九年级化学复习 第三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 格式:ppt
- 大小:2.33 MB
- 文档页数:16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复习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复习鲁教版一、单元概述本单元复习主题是“海水中的化学”,主要涉及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海水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元素和矿物质,如氯、钠、镁、钾、硫等。
了解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对于我们掌握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知识点回顾1、海水组成及特点海水主要由水分子、溶解物质和悬浮颗粒组成。
海水的特点包括高盐度、高氯含量以及温度、盐度、pH值等方面的变化。
2、海水中的化学物质海水中含有大量盐类,如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等。
此外,海水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溴、碘、铀等。
3、海水淡化海水淡化是指将海水转化为淡水的工艺过程。
主要方法包括蒸馏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等。
4、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海水中的化学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领域,如制盐、制碱、制溴等。
三、知识点提升1、海洋化学资源开发的新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在不断进步。
例如,海水淡化技术不断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也在逐步实现,如利用海藻制备生物燃料和化工原料等。
2、海洋环境污染与保护随着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海洋环境,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强污染源控制、实施海洋环境监测和治理等。
四、知识点应用1、计算海水中某种元素的含量。
2、比较不同海域海水的盐度、温度和pH值差异。
3、分析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4、设计一种从海水中提取某一种化学资源的实验方案。
五、单元总结本单元复习了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包括海水的组成及特点、海水中常见的化学物质、海水淡化技术和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等。
通过回顾和提升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海洋化学资源,为未来的海洋开发与保护做出贡献。
我们需要注意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一、海洋化学资源1、海水中的物质(1)海水由96.5%的水和3.5%的溶解的盐组成。
①海水中主要有4种金属离子(Na+、Mg2+、Ca2+、K+)和2种酸根离子(Cl-、SO42-)。
当把海水蒸干时,任一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都可以结合构成一种盐,故海水中主要的盐有:Na2SO4、NaCl、MgSO4、MgCl、CaSO4、CaCl、K2SO4、KCl。
②海水之最:含量最多的金属离子:Na+,含量最多的非金属离子或酸根离子:Cl-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Na海水盐分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Cl。
(2)海水制镁Ⅰ.流程:Ⅱ.化学方程式:①MaCl2+Ca(OH)2=Mg(OH)2↓+CaCl2②Mg(OH)2+2HCl=2H2O+MgCl2③MgCl2通电Mg+Cl2↑注意:①海水中原本就有氯化镁,为什么要先加石灰乳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加盐酸得到氯化镁呢?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很低,要想得到它,首先要设法使之富集。
提取镁时,如果直接以海水为原料,则将其中的氯化镁转化为沉淀的过程就是为了使镁元素富集;如果以卤水为原料,则在海水晒盐阶段就经过了一次富集,转化为沉淀的目的即可使镁元素进一步富集,又可除去其中的氯化钠等杂质。
②从海水中提取镁时,选择石灰乳做沉淀剂的原因是什么?因为石灰乳价廉易得,大海中富含贝壳,它们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可就地取材通过大海制得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高温CaO+CO2↑、CaO+H2O=Ca(OH)22、海底矿物(1)可燃冰①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固体——极易燃烧②形成:由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
③优点: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同等条件下的煤或石油产生的热量多得多。
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
注意:①纯净的天然气水合物呈白色,形似白雪,可以像固体酒精一样直接被点燃,被形象的称为“可燃冰”。
九年级化学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化学这门学科,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为我们打开认识世界的新大门。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海水中的化学”可是一个重要的板块。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海水中蕴含的化学奥秘。
首先,我们要了解海水中的主要成分。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当然是水啦,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溶解在海水中的无机盐,那也是种类繁多。
其中,含量最多的盐类是氯化钠,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食盐。
此外,还有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钙等多种盐类。
那这些盐是怎么来的呢?这就得提到地球上的水循环和岩石风化等过程。
雨水降落到地面,冲刷着岩石和土壤,将其中的矿物质溶解并带入河流,最终汇入大海。
经过漫长的时间积累,就形成了海水中丰富的盐类成分。
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开发可是有着重要意义。
就拿氯化钠来说,通过晒盐等方法将其提取出来,不仅能满足我们日常生活中烹饪调味的需求,还是许多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
比如,用氯化钠制取氯气、氢氧化钠等化工产品。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
海水中的镁主要以氯化镁的形式存在。
要提取出镁,首先要将海水引入沉淀池中,加入石灰乳,使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
然后将氢氧化镁沉淀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溶液。
最后,通过电解氯化镁溶液,就能得到金属镁。
从海水中提取溴也是一个有趣的过程。
溴在海水中的浓度很低,通常是以溴离子的形式存在。
提取溴时,先向海水中通入氯气,将溴离子氧化成溴单质。
然后用空气将生成的溴吹出,并用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吸收。
最后,再用氯气将溴离子氧化,就可以得到高浓度的溴单质了。
除了这些常见的元素,海水中还蕴含着许多稀有元素,比如铀、锂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这些稀有元素的提取和利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学习海水中的化学时,我们还会接触到海水淡化的知识。
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不能直接饮用和用于农业灌溉。
因此,海水淡化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常见的海水淡化方法有蒸馏法、反渗透法和电渗析法等。
蒸馏法的原理比较简单,就是通过加热海水,使水分蒸发变成水蒸气,然后将水蒸气冷却凝结成淡水。
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必备基础知识第一节: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物质:水离子:氯离子盐:氯化钠海水中常见的盐有哪些:氯化钠、氯化镁等2、以贝壳(主要成分碳酸钙)、海水、盐酸为原料海水制镁5个化学方程式:CaCO₃+H₂O=高温=CO₂↑+CaO 分解反应H₂O +CaO=== Ca(OH)₂化合反应MgCl₂+Ca(OH)₂=Mg(OH)₂↓+CaCl₂(富集)复分解反应Mg(OH)₂+2HCl=MgCl₂+2H₂O 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MgCl₂=通电=Mg+Cl₂↑ (熔融状态)分解反应3、可燃冰形成条件:由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
优点:1、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同等条件下的煤和石油产生的热量多2、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4、海底的矿物资源有:1、煤、石油、天然气2、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3、锰结核5、如何判断海水和蒸馏水的方法?物理方法:取样,蒸发,有固体残留的是海水没有的是蒸馏水。
化学方法:取样品,滴加硝酸银,没有白色沉淀的蒸馏水。
方程式:NaCl+AgNO3 =AgCl!+NaNO36、海水淡化的方法?每种方法的原理是什么?方法:膜法和热法,膜法又称反渗透法,原理:颗粒大小不同。
热法中较为常见的是多级闪急蒸馏法,原理:沸点不同。
第二节:1、海水晒盐的方法:盐田法(太阳能蒸发法)过程:现将海水引入蒸发池,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变为饱和的食盐水,再晒就结晶析出。
粗盐的成分:氯化钠和杂质(不溶、可溶),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溶液中还有哪些盐(氯化镁、氯化钙等)?2、粗盐提纯:除不溶性杂质步骤?溶解、过滤、蒸发每步所需仪器?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
溶解:烧杯,玻璃棒。
过滤: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
蒸发:蒸发皿、玻璃棒的三次作用分别是?加速溶解、引流、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3、蒸发过程中,什么时候停止加热?大量固体析出4、除可溶性杂质: 氯化钠中混有氯化镁、氯化钙和硫酸钠,如何除去?写出加入的试剂及顺序要求?有几种加法?(碳酸钠在氯化钡之后加)(1)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除去SO4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 + BaCl2 =BaSO4↓ + 2NaCl(2)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除去Mg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 +2NaOH=Cu(OH)2↓+2NaCl(3)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Ca2+和过量的Ba2+,过滤除去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 CaCl2 = CaCO3↓+2NaClNa2CO3+ BaCl2 = BaCO3↓+2NaCl(4)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即可除去过量的CO32-和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HCl + NaOH = NaCl +H2O(5)将溶液蒸发、结晶,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上述试剂的顺序中加入氯化钡溶液除去SO42-,一定要放在加入碳酸钠溶液除去Ca2+之前,因为碳酸钠溶液是用来一并除去过量的Ba2+.5、何时加入稀盐酸?加入三种试剂后,将沉淀过滤后在加入稀盐酸加碳酸钠和稀盐酸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碳酸钠的作用是除去钙离子和钡离子。
海水中的化学(单元复习课)简介教学设计海水中的化学(单元复习课)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溶液的组成、溶解的过程;酸碱盐的性质,也能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
只不过这些知识还不完整,知识结构不系统。
本节课让学生归纳零散的概念间的逻辑关系,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化。
学生能解决单一任务,但是还不具备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对中考试题的能力,因此本节课本节课围绕中考针对性训练,通过训练---反思--总结,提高了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海水中的化学(单元复习课)效果分析从学生情况来看,本节课把知识网络的绘制放在课下完成,并在课堂的伊始,小组合作交流评价展示,目的是让学生先自己构建知识网络,归纳零散的概念间的逻辑关系,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化;提纲契领地指引学生课后的复习方向。
与传统的课堂尾声绘制知识网络不同,纵观整堂课教学,其教学效率较高。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运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了起来,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效果自然好了起来。
从这节课本身来看,本节课围绕中考针对性训练,通过训练---反思--总结,提高了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受益面较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所以本节课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来看,通过对海洋中蕴藏的丰富资源及其利用,在溶液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对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与蒸馏等知识的复习,以及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海水中的化学(单元复习课)教材分析课标把初中化学的课程内容划分为五大领域,本单元分2个课题,第1个课题以物质的溶解度展开,加深对溶液的理解;第2个课题通过氨碱法制纯碱,学习盐类的性质,以及复分解反应的知识。
课标对这两部分内容的要求是1.从定量的角度介绍溶解的限度问题,并通过活动与探究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2. 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3. 初步认识常见的几类反应,能用于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九年级化学分上下两册,共11个单元,本单元处于下册第八单元,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盐的性质,另一个是溶解度。
九年级化学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生环境,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海水。
海水中包含了各种化学成分,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九年级化学中,我们学习了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本文将围绕这些知识点展开讨论。
1. 海水的物理性质海水是一种混合物,其中包含了多种物理性质。
首先是海水的颜色,它通常为蓝绿色。
这是因为海水吸收了红色和橙色的光线,而反射了蓝色和绿色的光线。
此外,海水的深度对色彩的呈现也有影响。
水深越浅,颜色越明亮;水深越深,则颜色越暗淡。
其次是海水的密度。
海水的密度比淡水高,这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各种盐类和矿物质。
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的密度也逐渐增加。
这对生物在不同深度的海水中生存和繁衍都有很大的影响。
最后是海水的盐度。
海水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其中以氯化钠的含量最大。
盐度的浓度会影响海水的密度和温度,从而对海洋环境和生物产生影响。
2. 海水中的离子和淡水相比,海水中含有更多的离子和化学物质。
其中最重要的是氯化物、钠离子、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这些离子在海洋环境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氯化物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离子。
它们来自海洋中的多种化合物,如氯化钠和氯化镁等。
氯化物能保持海水的电解质平衡,同时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也有贡献。
钠离子是海水中第二多的离子。
它们和氯化离子一样,来自多种化合物,特别是氯化钠。
钠离子在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肌肉和神经系统正常运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硫酸根离子是来自硫酸的离子。
它们在海洋环境中起到了稳定盐度和pH值的重要作用。
同时,硫酸根离子还参与了海洋环境中的多种化学反应,如钙离子的沉淀等。
碳酸根离子则是海洋环境中最重要的电解质之一。
它们在碳酸盐循环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碳酸循环是地球上最大的自然平衡之一,通过生物和非生物过程,使得地球上的海洋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得到平衡。
3. 海水的影响海洋中的化学物质和离子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首先,海洋中的氯化物、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都能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海水的化学组成
海水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水体资源之一,其化学组成复杂多样。
海水主要由水和溶解在其中的各种物质组成,下面将详细介绍海水的化学组成。
主要成分
1.水:海水的主要成分是水,占据了海水总重量的绝大部分,约为
96.5%。
2.盐类:盐类是海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氯化钠、硫酸镁、
硫酸钠、硫酸钙等。
这些盐类在海水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3.溶解气体:海水中还含有各种气体,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这些气体的含量会受到温度、深度等因素的影响。
主要离子
1.氯离子(Cl-):是海水中最主要的阴离子,占据了海水中离子总浓度
的绝大部分。
2.钠离子(Na+):与氯离子在海水中呈现最主要的正负配对,氯离子和
钠离子的浓度比例基本稳定。
3.镁离子(Mg2+)、钙离子(Ca2+):海水中还含有少量的镁离子和钙离
子,但它们对海水的理化性质有一定影响。
其他物质
1.硅酸盐:海水中含有少量的硅酸盐,这些物质对海洋生态系统尤为
重要。
2.微量元素:海水中还含有各种微量元素,如锰、铁、铜等,这些元
素虽然含量较少,但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总的来说,海水的化学组成是一个相对稳定且复杂的体系,其中水和盐类是海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各种离子和溶解物质共同构成了海水独特的化学特性。
以上是对海水化学组成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九年级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海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水源之一,它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其中包含了多种重要的化学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学生需要了解的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海洋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一、盐度和溶解度海水的盐度是指水中所含盐分的含量,一般使用"盐度‰"来表示,即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盐分质量。
海水中主要溶解的盐类有氯化钠、硫酸镁、硫酸钠等。
九年级学生需要了解海水中盐度的测量方法以及盐度对水中物质溶解度的影响。
二、酸碱性质海水是碱性的,其酸碱性主要由水中的溶解氧、二氧化碳等物质决定。
九年级学生需要了解海水中酸碱性的测定方法,以及海水环境中酸碱性对生物生长和物质溶解的影响。
三、海水中的气体海水中主要溶解的气体有氧气、二氧化碳等。
氧气是海洋生物呼吸的重要气体,二氧化碳则参与了海水的酸碱平衡。
九年级学生需要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海水中的溶解度,以及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四、海水中的微量元素除盐分外,海水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包括铁、锌、铜等。
这些微量元素对海洋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具有重要的影响。
九年级学生需要了解海水中微量元素的来源、浓度以及它们在海洋食物链中的传递规律。
五、海水中的有机物海水中的有机物主要包括腐植酸、蛋白质等,它们来源于海洋生物的代谢产物和悬浮颗粒物的降解。
九年级学生需要了解海水中有机物的组成和分解过程,以及有机物对水的营养状况和光照条件的影响。
六、海水的污染海洋环境面临着来自各种人为活动的污染威胁,如工业废水、农业排放和海洋交通等。
九年级学生需要了解海洋污染的原因和分类,以及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七、海水的利用海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九年级学生需要了解海水的利用方式,如海水淡化、海洋石油开采和海洋能源利用等,以及这些利用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综上所述,九年级学生应该了解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包括盐度和溶解度、酸碱性质、气体、微量元素、有机物、污染和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教学设计乳山市府前路学校【附】: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自主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一】——海水制镁(课本61页) [问题1]:请在箭头上方添入相应的物质或方法。
海水或卤水 氢氧化镁 氯化镁 镁 写出上述海水制镁的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海水中本身就含有氯化镁,经过上述转化过程提取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3]:如何验证海水中的MgCl 2已完全转化为Mg(OH)2? [问题4]:通过学习,你都知道哪些海水之最? 【学习任务二】——海水“晒盐”(课本66—68页) 盐湖出产天然碱(主要成分为纯碱晶体),你能解释为什么冬季可以从湖中“捞”碱,夏季可以晒盐。
[问题3]: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的实验步骤有哪些?每一步需要哪些仪器?每一步都用到了相同的玻璃仪器是什么?该仪器在每一步中的作用是什么?[问题4]: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水中还含有哪些可溶性杂质?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杂质离子有哪几种?我们采用什么方法除去这些杂质离子?在除杂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学习任务三]——“海水淡化” (课本63—64页)[问题1]:我们学过的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哪些?蒸馏法和膜法淡化海水的原理是什么?[问题2]:蒸馏法淡化海水如何证明小试管中得到的水为淡水? [问题3]:为了使水蒸气冷凝的效果更好,可对实验装置做哪些改进?[问题4]: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后溶质质量______,溶剂质量_______,溶液质量________,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
(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____________【问题归档】: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学习,你完成了上述三个学习任务了吗?你还有哪些疑惑问题,请写在下面。
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考点知识清单一、含钠化合物之间的转化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含钙化合物之间的转化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①海水制镁1.海水中的物质。
(1)海水中最多的物质是水,最多的盐是____________。
在海水中,溶解的盐的含量占__________;最多的2种金属离子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最多的非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__。
《海水中的化学》单元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海水是一种典型的溶液,以及溶液的组成。
2、通过归纳总结开发利用海水的方法,复习巩固“海水提镁”“海水制碱”的原理;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和海水淡化的方法,对比二者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理解蒸馏、蒸发、结晶的关系。
3、通过绘制知识网络图,将本单元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4、通过交流、讨论,提升化学观念,如溶液是一种混合物,海水“晒盐”和海水淡化都是在用物理的方法分离混合物,而“海水制镁”和“海水制碱”是用化学方法改造物质,从而认识到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有两种途径: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教学重点1、利用溶液知识重新认识海水中的化学,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2、注意提升自己的化学观念和化学理念,领悟到对终身学习有益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威海,对于大海我们并不陌生。
本节课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大海,探秘海水中的化学知识,本节课我们复习——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学习目标】首先,了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
【任务一】认识海水的组成人们称大海是“蓝色的聚宝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已经知道,海水中蕴涵着丰富的物质资源,请看大屏幕:海水成分(各离子含量)的图表。
通过图表,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意图:认识海水的组成,知道海水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质是盐,溶剂是水。
【任务二】开发和利用海水(一)提出问题:海洋是人类的聚宝盆,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从中获取有用的物质,你知道从海水中可以获取哪些物质?意图:总结人类获取物质的方法:(一)物理方法(二)化学方法(二)重点强化1、“海水提镁”“海水制碱”的原理。
(一位同学板书,其他同学完成在导学案中)。
意图:复习巩固“海水提镁”“海水制碱”的流程和原理。
2、海水晒盐、海水淡化的原理?对比二者的区别。
意图:复习蒸馏、蒸发、饱和溶液、结晶、的概念,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例:( 2014烟台)海水淡化。
初中化学海洋化学资源-揭秘海水中的物质一、考点突破知识点考纲要求题型说明海水中的物质海水制镁1. 知道海水中含有的常见的化学物质;2. 理解海水制镁的流程。
选择题填空题海洋资源是现在我们国家比较重视的资源,是中考出题的热点,在中考中占3-10分。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海水中含有的物质;海水制镁的流程。
难点:海水制镁的流程。
考点精讲:知识点一:海水中的化学资源海水中水约占总质量的96.5%;可溶性盐约占3.5%,含量最多的盐是氯化钠。
其中Cl-:55.06%, Na+:30.61%,SO42-:7.67%,Mg2+:3.69%,Ca2+:1.15%,K+:1.01%,其他:0.72%。
(如图)【规律总结】海水中最多的物质是水,最多的金属离子是Na +,最多的非金属离子是Cl -,最多的盐是NaCl 。
知识点二:利用海水提取镁1. 主要流程:将石灰乳加入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再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就能得到金属镁。
流程图如下:海水或卤水氢氧化镁氯化镁镁石灰乳盐酸通电−→−−−→−−−→−−2. 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有: Ca (OH )2+MgCl 2===CaCl 2+Mg (OH )2↓ Mg (OH )2+2HCl ===MgCl 2+2H 2O MgCl 2通电Mg+Cl 2↑3. 涉及到的主要基本操作有:过滤、蒸发、通电。
4. 金属镁的主要用途: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
提分宝典:【高频疑点】 海水制镁流程剖析1. 沉淀出氢氧化镁,是向海水中加入石灰乳,为什么不是氢氧化钠等其他碱类?原因:1:氢氧化钠的价格比较贵,使用不划算;原因2: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使海水中氯化钠的含量增高,达到饱和以后会析出,会和氢氧化镁一块被过滤出来,导致沉淀出的氢氧化镁不纯。
2. 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时,经历了“氯化镁→氢氧化镁→氯化镁”的转化过程,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海水中的氯化镁含量低,通过加入石灰乳沉淀出氢氧化镁,过滤,再加入稀盐酸这样得到的氯化镁更纯净,含量更高。
海水主要成份化学式
海水是地球上最为广泛的天然水体之一,其主要成分包括多种无机化合物和溶
解气体。
本文将介绍海水中的主要成分化学式及其含量。
海水中的主要成分及化学式
1.氯化钠(NaCl):氯化钠是海水中含量最丰富的化合物,占据海水
总溶解物质的约85%左右。
2.硫酸镁(MgSO4):硫酸镁是海水中第二丰富的溶解物质,占据海
水总溶解物质的约3.7%。
3.硫酸钙(CaSO4):硫酸钙是海水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占据海水总溶
解物质的约1.2%。
4.氯化钾(KCl):氯化钾是海水中的一种重要无机盐,占据海水总溶
解物质的约1.1%。
5.碳酸钠(Na2CO3):碳酸钠在海水中含量较低,占据海水总溶解物
质的约0.1%。
海水中其他重要成分
除了上述提到的主要成分外,海水中还包含了微量元素和其他有机物质,例如:•硫酸钾(K2SO4):硫酸钾是海水中的微量成分之一,其含量较低,但对海洋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
•碳酸钙(CaCO3):碳酸钙是海水中的重要有机物质,对珊瑚礁的形成和生长起着关键作用。
•氯化镁(MgCl2):氯化镁是海水中的微量成分之一,对海水的盐度和离子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溴化物(Br-):溴化物是海水中的微量元素之一,虽然含量较低,但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结语
海水中的化学成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地球科学、海洋生态学等
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海水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海水的性质和功能,进一步探索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第三单元海水中の化学一、海洋化学资源1、海水中の物质(1)海水由96.5%の水和3.5%の溶解の盐组成。
①海水中主要有4种金属离子(Na+、Mg2+、Ca2+、K+)和2种酸根离子(Cl-、SO42-)。
当把海水蒸干时,任一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都可以结合构成一种盐,故海水中主要の盐有:Na2SO4、NaCl、MgSO4、MgCl、CaSO4、CaCl、K2SO4、KCl。
②海水之最:含量最多の金属离子:Na+,含量最多の非金属离子或酸根离子:Cl-含量最多の非金属元素:O,含量最多の金属元素:Na海水盐分中含量最多の非金属元素:Cl。
(2)海水制镁Ⅰ.流程:Ⅱ.化学方程式:①MaCl2+Ca(OH)2=Mg(OH)2↓+CaCl2②Mg(OH)2+2HCl=2H2O+MgCl2③MgCl通电Mg+Cl2↑注意:①海水中原本就有氯化镁,为什么要先加石灰乳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加盐酸得到氯化镁呢?海水中氯化镁の含量很低,要想得到它,首先要设法使之富集。
提取镁时,如果直接以海水为原料,则将其中の氯化镁转化为沉淀の过程就是为了使镁元素富集;如果以卤水为原料,则在海水晒盐阶段就经过了一次富集,转化为沉淀の目の即可使镁元素进一步富集,又可除去其中の氯化钠等杂质。
②从海水中提取镁时,选择石灰乳做沉淀剂の原因是什么?因为石灰乳价廉易得,大海中富含贝壳,它们の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可就地取材通过大海制得石灰乳,反应の化学方程式为:CaCO高温CaO+CO2↑、CaO+H2O=Ca(OH)22、海底矿物(1)可燃冰①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固体——极易燃烧②形成:由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の冰状固体。
③优点:燃烧产生の热量比同等条件下の煤或石油产生の热量多得多。
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
注意:①纯净の天然气水合物呈白色,形似白雪,可以像固体酒精一样直接被点燃,被形象の称为“可燃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