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滴定剂与待 测物均吸收
产物吸收
Vsp
Vsp
24
8.5.4 络合物组成的测定
1. 摩尔比法: 固定cM ,改变cR
A
1:1 1.0 2.0
3:1 3,0 c(R)/c(M)
25
2. 等摩尔连续变化法:
M:R=1:1
cM + cR = c(常数)
M:R=1:2
0.5 cM/c cM/c
0 0.2 0.4 0.6 0.8 1 0 0.2 0.4
Co2+ Fe2+,Sn4+
16
测Co2+ :(生成络合物性质不同) Co2+, Zn2+, Ni2+, Fe2+ 测Fe3+:(控制pH) Fe3+, Cu2+
pH= 2.5 钴试剂R
CoR,ZnR NiR,FeR
H+
CoR, Zn2+ , Ni2+ , Fe2+
SSal
FeSSal(紫红) Cu2+
如不能通过控制酸度和掩蔽的办法消除干 扰,则需采取分离法。
17
2. 物理法—选择适当的测定波长
钍-偶氮砷III A 试剂 络合物 络合物 试剂 A 钴-亚硝基红盐
515
655
415
500
λ/nm
λ/nm
18
选择适当的参比溶液
1. 仅络合物有吸收,溶剂作参比。 如 phen—Fe2+ 标准曲线 2.显色剂或其他试剂有吸收,试剂空白作参比。 例:邻二氮菲光度法测Li2CO3中的 Fe, 参比溶液为不含Li2CO3样品的所有试剂。 3.待测液有吸收,试样空白作参比。 如测汽水中的 Fe 4.干扰组分与显色剂有反应,又无法掩蔽消除时:
6
电荷转移吸收光谱
分子中金属离子轨道上的电荷吸收光能后转移到 配体的轨道上,或按反方向转移,这种跃迁称为电 荷转移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光谱称为荷移光谱。 本质上属于分子内氧化还原反应 ε一般都较大(104左右),适于微量金属的检测 例:Fe3+与SCN-形成血红色配合物,在490 nm处 有强吸收峰。其实质是发生了如下反应: [Fe3+-SCN-]2+ +hν= [Fe2+-SCN]2+
C=S,-N
O O
(共轭双键)
一些含有n电子的基团,本身没有生色功能,但当 它们与生色团相连时,就会发生n—π共轭作用,增 强生色团的生色能力,这样的基团称为助色团。
: : :
助色团:-NH2,-OH,-X (孤对电子)等
2
:
红移和蓝移
3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解析
了解共轭程度、空间效应、氢键等;可对饱和与不饱 和化合物、异构体及构象进行判别。 ⑴ 在200~750nm波长范围内若无吸收峰,则可能是 直链烷烃、环烷烃、饱和脂肪族化合物或仅含一个双 键的烯烃等。若有低强度吸收峰(ε=10~100 L·mol1·cm-1),(n→π跃迁),则可能含有一个简单非共轭且 含有n电子的生色团,如羰基。 ⑵ 若在250~300 nm波长范围内有中等强度的吸收峰 则可能含苯环。
0.33
0.6 0.8 1
M + nR
MR n
26
8.5.5 一元弱酸离解常数的测定
HL H++L
HL、L 颜色不同
Ka=[H+][L]/[HL]
高酸度下,几乎全部以HL存在,可测得AHL=εHL·c(HL); 低酸度下,几乎全部以L存在,可测得AL =εL·c(HL). 代入整理:
配制一系列c相同,pH不同的溶液,测A. ε HL ⋅[H+]⋅ c(HL) ε L ⋅ K a ⋅ c(HL) A=ε HL [HL]+ε L [L] = + + K a +[H ] K a +[H+]
22
8.5.3 光度滴定
NaOH滴定 对硝基酚 pKa=7.15 间硝基酚 pKa=8.39 ∆ pKa=1.24
间硝基酚
酸形均 无色. 碱形均 黄色
对硝基酚
V1 V2 V(NaOH)/mL
23
典型的光度滴定曲线
依据滴定过程中溶液吸光度变化来确定终点的滴定分析方法。
滴定剂吸收
被滴物吸收
Vsp
Vsp
13
[FeR3 ] lg [Fe′]
pH3~8为适宜 的酸度范围
14
3. 显色温度及显色时间 (c(M)、 c(R) 、 pH一定)
A 50℃
25℃
另外,还有介 质条件、有机 溶剂、表面活 性剂等.
t /min
15
8.4.3 测定中的干扰以及消除方法
1.化学法
测Co2+ :(掩蔽法) Co2+, Fe3+ (2)Sn2+ ⑴NaF Co2+ SCN- Co(SCN)2 (蓝) 3FeF6 SCN- Co(SCN)2
21
8.5.2 多组分的测定
a) 在λ1处测组分x, 在λ2处测组分y. b) 在λ1处测组分x; 在λ2处测总吸 收,扣除x吸收,可求y. c) x,y组分不能直接测定 A1=εxλ1bcx+ εyλ1bcy(在λ1处测得A1) A2 =εxλ2bcx+ εyλ2bcy(在λ2处测得A2)
εxλ1, εyλ1, εxλ2, εyλ2由x,y标液 在λ1, λ2处分别测得.
7
朗伯-比尔定律
ε =A/bc (L·mol-1·cm-1)
A= ε b c
吸收物质在一定波长和溶剂条件下的特征 常数; 不随浓度c和光程长度b的改变而改变。在 温度和波长等条件一定时,ε仅与吸收物质 本身的性质有关。 反映了光度法测定该物质可能达到的最大 灵敏度。
8
8.4 显色反应与分析条件的选择
1)掩蔽被测组分,再加入显色剂,作参比. 2)加入等量干扰组分到空白溶液中,作参比.
19
8.5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8.5.1 单一组分的测定
1. 金属离子: Fe-phen, Ni-丁二酮肟, Co-钴试剂 2. 磷的测定: DNA中含P~9.2%, RNA中含P~9.5%, 可得核酸量.
H3PO4+12(NH4)2MoO4+21HNO3 =(NH4)3PO4·12MoO3+12NH4NO3+12H2O
[L]
K
a
=
AH L - A
A- A
或 pK a = pH + lg A - A HL [H + ]
27
A- A L
L
[HL]
MO吸收曲线
曲线 1 2 3 4 5 6 pH 1.10, 1.38 2.65 3.06 3.48 3.98 5.53,6.80
A
1 2 3 4 5 6
Aa(HL)
Ab 6
AH
+
β3
H+
OH-
FeR3
β3=1021.3
c(R)≈[R´]=10-4mol·L-1
[FeR 3 ] β3 β 3′ = = 3 [Fe ′][R ′] α Fe(A) ⋅ α 3 R(H)
[FeR 3 ] lg = lg β 3 − lg α Fe(A) − 3lg α R(H) + 3lg[R′] [Fe′]
1.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σ电子、π电子、n电子。
当外层电子吸收紫外或可见辐射后,就从基态向激 发态(反键轨道)跃迁。主要有四种跃迁,所需能量 ΔΕ大小顺序为: n→π* < π→π* < n→σ* < σ→σ*
1
有机物分子具有紫外-可见光吸收性质的必 要条件:分子中含有不饱和基团。 含有π键的不饱和基团称为生色团, 生色团:-N=N-,-N=O,
5 4 3 2 1
由每份溶液的一 对pH、A,可求 得一个Ka, 取平 均值即可.
Ab (L) 550 600
28
350
Aa 400 450 500
λ/nm
习 题
8.5 (不要求计算桑德尔灵敏度) wk.baidu.com.8 8.11
29
磷钼黄(ε小) Sn2+ 磷钼(V)蓝(ε大)
20
3. 蛋白质测定—溴甲酚绿、考马司亮蓝等 4. 氨基酸测定—茚三酮(紫色化合物) 5. 水质检测: NH4+、NO2-、Mn2+、Fe2+、 SO42-、Hg2+---6. 药物含量测定—比吸光系数定量;荷移 光谱法测定. 7. 紫外吸收(UV): NO2-、NO3-、SO42-、 SO32-、CO32-、SCN-、酪氨酸、色氨 酸、苯丙氨酸、蛋白质等。
10
8.4.2 显色条件的确定
1. 显色剂用量(c(M)、pH一定)
c(R)
Mo(SCN)32+ 浅红 Mo(SCN)5 橙红 Mo(SCN)6- 浅红
c(R)
c(R)
Fe(SCN)n3-n
11
2. 显色反应酸度(c(M)、 c(R)一定)
pH pH1<pH<pH2
12
邻二氮菲-亚铁反应完全度与pH的关系 Fe2++3R
8.4.1 显色剂与显色反应
无机显色剂: SCN- ,(NH4)2MoO4 有机显色剂: (p386 附录II.5)
邻二 氮菲
N N OH N OH
PAR
N
N
NH NH N
S N
双硫腙
9
显色反应的选择
灵敏度高,一般ε>10 4; 选择性好; 显色剂在测定波长处无明显吸收, 对照性好, ∆λmax> 60 nm; 反应生成的有色化合物组成恒定,稳定; 显色条件易于控制,重现性好.
4
(3)若在210~250 nm波长范围内有强吸收峰, 则可能含有2个共轭双键;若在260~300 nm波长 范围内有强吸收峰,则说明该有机物含有3个或3个 以上共轭双键。 (4)若该有机物的吸收峰延伸至可见光区,则该 有机物可能是长链共轭或稠环化合物。
5
2.金属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金属配合物的生色机理主要有三种类型: ⑴ 配体微扰的金属离子d-d电子跃迁和f-f电子跃 迁: ε很小,对定量分析意义不大 ⑵ 金属离子微扰的配体内电子跃迁 与成键性质有关,若静电引力结合,变化一般很 小。若共价键和配位键结合,则变化非常明显。 ⑶电荷转移吸收光谱 在分光光度法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