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师德规范的当代价值_林藩

中国传统师德规范的当代价值_林藩

中国传统师德规范的当代价值_林藩
中国传统师德规范的当代价值_林藩

收稿日期:2000-07-30中国传统师德规范的当代价值

林 藩 徐丽仙

摘 要:通过对中国传统师德规范中 教之以事而喻诸德 、 师者,人之模范 、 博喻 、 知新 诲人不倦 等有关问题的论述,指出其对当今师德建设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中国 师德规范 当代价值

师德,作为调节教师职业内部利益矛盾及其师生关系的手段是伴随着教师职业的产生而产生。在我国,教师职业是较早出现的职业,因此,教师职业道德也就由来已久,构成了传统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教师道德时,深感到无论它的局限方面,还是它的合理部分,都无不为当今师德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因此,挖掘、整理传统师德的宝贵财富是师德建设的重要一项课题。中国传统师德规范十分丰富,本文仅就其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四条主要的师德规范作些分析。

教之以事而喻诸德

礼记 文王世子 指出: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 。所谓老师,就是通过传授事实而晓喻道德。按儒家的观点,晓喻道德实质上就是要晓喻 礼 。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1)可见在儒家那里,礼是一切法律和与之相类的规定、条例的总纲和纲要,学习能达到礼就到头了,这样就叫做达到了道德的极点。相反不知礼就无异于禽兽,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2)。所以, 不学礼,无以立 (3)。而学礼不能无师, 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 (4)教师可以正确解释,教授礼,无礼是无法端正人的行为,去掉不符合礼的思想和行为,无师就不知礼是什么了。可见教 事 是喻 德 的前提和保证,喻 德 是教 事 的体现和结果,而礼则是道德的表现形式。传统师德揭示了教 事 与喻 德 (礼)之间的关系这具有合理的因素。 第一,教 事 与喻 德 的统一。教 事 要喻 德 ,喻 德 离不开教 事 ;教 事 须围绕喻 德 ,喻 德 是教 事 的归缩,是通过教 事 实现的。在以儒家传统为主流的传统师德中,重视的是教师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即 礼 的教育,以致于唯道德教育是举,这虽然有其狭窄的一面,但它揭示了教 事 与喻 德 之间的手段与目的关系,这对于今天我们正确认识 教书育人 这一重要的师德规范是有启发的。

教书育人就是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现育人的目的,教书与育人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但是目前在教学活动中,要防止有两种片面的认识,第一种是把 教书育人 简单片面地理解为 既教书又育人 ,把教书、育人当作两种独立的职责。其实,教书育人包含两层的意思:一是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书的目的。在这个意义上,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不是两种目的(两种职责);二是教书即育人。没有不育人的教书,只有育什么人、怎样育人、在什么方面育人而已。通常人们说: 教师就是教书 ,这说的是教师的职责是教书,但这里的教书,实质是育人的教书,离开育人的教书是不存在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教书是育人的代名词,或者说教师的职责可以用教书或育人两个词来替换,但不是两项职责。第二种片面的认识,是把育人简单地等同于德育。育人的内容是全面的,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德育是育人的重要方面,但不是育人的全部。那种把育人完全等同于德育,把教书与育人割裂的认识是不利师德建设的。

第二,教 事 与 礼 的统一。教 事 与 礼 是教 事 与喻 德 的转化形式,这一转化不但规定了教 事 的具体目标,而且规定了教 事 的具体性质,那就是通过教师的教,让世代承袭封建的礼制,并以此规范每个人的思想、言行,从而培养一代代封建制的 孝子贤孙 这其中的局限是不言自明的,但是强调教育与社会政治相结合却则值得借鉴。任何一个时代的教育都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都是该时代精神、时代特征、时代要求的反映,正是教育根源于社会的政治经济,于是才有了不同时代的教育特征、不同时代的教育要求,也才有了规范和评价一定时代的个人与集体的教育道德品质、教育道德行为的标

5

闽江职业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

准。今天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防止教育非政治的倾向。江泽民同志在最近发表的一系列讲话中,强调了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里讲政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其基本精神同样适用于教育领域,讲政治的要求在教育领域就体现为教育要坚持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造就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教育(师)是否坚持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是今天衡量教育(师)道德的核心标准。

师者,人之模范

师者,人之模范 (5),模范就是榜样,作为人师就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不同的榜样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榜样问题倍受历代的教育思想家们所重视。传统师德的榜样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尚品行的榜样。 论语 子路 中强调教师应身正,指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荀子则认为: 夫师以身正仪而贵自安身也 、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6),强调教师要 正仪 ,要 善先 。而清代陆世仪在 思辩录辑要 中更强调: 人品不立,则自知不足以师 ,同时代的张行简在 熟中琐言 端品 中说: 为师之道,端品为先。模范不端,则不模不范矣 等等都认为没有高尚的品行,没有先于人的品行都不能为人师。二是业精的榜样。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 (7)强调了教师必须有高于人的理论知识水平,才能完成 传道、受业、解惑 的任务。

在传统师德中关于榜样的论述是随处可见,同时封建的价值倾向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对教师的高标准、严要求则是宝贵的经验。

第一, 师者,端品为先 。教师不但要有高尚的品德而且还要为 先 。这在今天师德建设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一方面 端品为先 是教师出好 产品 的保证。教师的劳动是造就人、培养人的劳动,劳动 产品 的质量关联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质量。良好的品德才培养出质量合格的接班人,不良的品德只能培养出社会的破坏者,一定意义上良好的教师品德,精深的学业就能为社会、为人民做出有益的事情;而不良的教师品德,精深的学业只能成为坑害社会、坑害人民的帮凶。因此 师者,端品为先 既是师德的要求,又是对教师的忠告;另一方面, 端品为先 有利于师风、教风、校风乃至社会风气的转变。从业人员的道德风貌对社会风貌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貌有利于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反之不良的道德风貌,则有碍于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尤其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如教师、公务员等),其道德风貌对人的影响、社会风气的影响特别重大。因此重视从业人员的道德风貌尤其是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人员的道德风貌的建设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今天要改善社会风气,就要特别强调从业人员尤其是强调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人员的 端品 要为先。

第二, 以其身为学生之律度 。(8)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要言传而且还要身教。身教主要有两层的意义:一是显性的身教,即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自觉地对学生的影响,二是隐性的身教即教师在活动中,自然地将自己的作风、志向、观点、态度、兴趣、爱好、生活方式、为人处事等对学生形成的示范。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注意教学的效果,还要注意人格示范的效果;既要注意课内的效果,还要注意课外的效果;既要注意正式活动的效果,还要注意非正式活动的效果;既要注意显性的教育效果,还要注意隐性的教育效果,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良好的榜样。 博喻 、 知新

礼记 学记 中指出 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作为人师必须广泛地通晓知识。王充也有同样的看法, 古今不知,称师如何! (9)那么要实现 博喻 就要有 知不足 的态度,正如 礼记 学记 所言: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等等。传统师德从教师的特殊地位出发,在强调教师要博喻的同时还要求教师要 知新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温习旧知识,会有新体会、新发展 这些思想虽然未必尽意,但值得借鉴。

第一,学而知不足。 知不足 其正向的意义就在于要求人们要虚心地学习;其反向的意义就是 我不如人 , 礼记 学记 明确指出: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等等这些道出了一个共同的认识;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识 无知 。作为人师应该要有比学生更丰满的知识储备,教师就是 知识、本领、技能 的化身,这是作为教师的根本条件。但是这又不等于每位教师,时时处处、方方面面的知识、本领、技能都 丰满 了,因此每位教师只有认清了这点,才能 自反 、 自强也 (11)。

第二,学而致用。王充在谈到教师的 博学 问题时,指出: 古今不知,称师如何! (12)在这里王充把

6

2000年第3期 闽江职业大学学报

知 与 师 联系起来。 知 是为了 称师 , 称师 必有 知 ,这种学用结合的师德要求也是中国传统师德的一大特点。今天,为什么许多学生厌学呢?原因多种多样,但是若从教的角度分析,一大原因就是教员离开了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离开了各自学科的特点研究教什么、怎么教,同时也离开了自身的需要时代的需要、学生的需要研究学什么、补什么,因此导入了 学离开教 教离开生 生而厌学 的教学怪圈。如果我们能从先哲的学用结合的思想中醒悟的话,于教学、于社会就大有裨益。

第三,学而思进。孔子认为 温故 ,能够 知新 。事实上,他却蕴含着另一个思想: 学 能够 知新 。我们正面临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这意味着一个知识的老化与新知识出现迅猛的时代的到来,要挑战这个时代,无疑只有学、不停顿地学。但是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没有学完了的时候,因此不论时代怎样发展,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不会随之变化的,这就是:一学是为了思。学是为了增强人类认识的力量,以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水平;二学是为了创造。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新时代的到来都是人类知识水平、创造能力展示的结果。一个缺乏创造力的社会,必然是停滞不前甚而是倒退的社会。在教育作用日益被认清的今天,作为教师就必须为人类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学,为了推进社会的发展而学习,学习再学习。

诲人不倦

仁是孔子道德的核心,仁的基本精神就是 爱人 , 爱人 在教师道德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 诲人不倦 (13)。那么如何做到不倦地诲人呢?其一,教师对学生要循循善诱、教诲不倦。子路能成为难得的政材,就是得益于孔子的教诲。其二,必须 有教无类 (14)。人有差别,如贵贱贫富智愚善恶之分,但唯有教育是共同的,人人都应该接受教育。其三,要因材施教。对不同能力、志向、品德的人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唐代的韩愈认为: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只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5)韩愈把有才能的人比作千里马,指出饲养千里马不能用饲养普通马的方法,如果等同于一般的马来喂养,就不能充分发挥

千里马的才能。这些思想虽有其阶级的、时代的局限,但就对教育的一般性要求,在今天还是有价值的。 首先,作为人师要有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学生的能力、品德等个性特征差异很大,要将这些不同特征的学生,引向同一发展目标,教师的教是不易的,但要不倦地教更是不易,这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但是在今天,有不倦的教的精神还不够,更要有科学地教的精神,这才是负责的态度。其次,诲人必须一视同仁。学生的个体特征不同,差异也大,但是他们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完善自身、发展自己的权利,因此学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第三,诲人又是有规律的。韩愈强调,千里马与一般马不能用同样的办法来饲养,否则就不能充分发挥千里马的才能。同理,学生个性特征的差异决定了诲人的方法不能千篇一律,今天在 面向全体 全面 培养的基础上,还必须因人而异发展个性,培养 专长生 ,使教育真正合符规律地发展。

以上以儒家传统为主流的中国传统师德的四条基本规范,是以仁爱之心为核心,构成了有机统一的整体,它曾对中华民族的职业道德发展有过十分巨大的影响,它的合理成分应该成为今天师德教育的有益养料。

注释:

(1) 荀子 劝学

(2) 礼记 曲礼上

(3) 论语 季氏

(4)(6) 荀子 修身

(5)杨雄 声言 学行

(7)黄宗羲 南雪文案 续师说

(8) 蔡元培全集 第二卷 中学修身教科书 教员

(9)(12)王充 论衡 谢短

(10) 论语 为政

(11) 礼记 学记

(13) 论语 述而

(14) 论语 卫灵公

(15) 韩昌黎集 卷十一 杂说四

作者单位:福建教育学院政教系 闽江职业大学成教院责任编辑:林友华

7

闽江职业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

传统孝道与现代孝道

传统孝道与现代孝道 肖波 每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我们民族给出的答案是“导民以孝,以孝侍亲”,以孝文化作为解决养老问题的思想基础。面对今日中国“银发社会”浪潮到来之挑战,应着力推动传统孝道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现代孝道筑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 传统孝道以养老敬老为基本要求 传统孝道主张养老敬老。孝老敬亲是中国人伦道德的根本,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伦理思想资源。 ⒈“奉先思孝”、善事父母,民以敬老为德。 爱敬父母是孝最基本的内容。孝之爱敬,从何而来?《礼记·祭义》有云:“立爱自亲始”,这种“爱人”之情来源于父母与子女的血缘亲情;是一种出自自然人性,发自子女内心的对父母的亲近、敬重。 “善事父母”是孝文化最基本的要求。这首先指“能养之孝”。孔子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要求“事父母,能竭其力”;在“能养之孝”的基础上,孔子又提出“敬亲之孝”。他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即是说如果对父母不是由衷地敬爱,那养父母和养牲畜就没有什么差别。在这里,孔子援“敬”入“孝”,拓宽和升华了孝的内容。那么,怎么才算敬养,怎么才算孝子之行呢?《孝经》中提出来了“五备”:“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也,然后能事其亲。”“五备”的要义在于要将父母放在心上,以诚敬的心情做好“生、养、死、葬”中的每一件事。这一点实际上为后世对老人的“精神慰藉”“人文关怀”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⒉“导民以孝,以孝侍亲”,国以敬老为计。 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洪荒年代”有过集体养老。“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事。”(《金文诂林·卷八》)社会处于一种原始、初级的集体养老的阶段,扶养老人是全氏族成员的共同责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养老方式由集体养老逐步转变为家庭养老。这首先是因为,物质生活资料有了相对剩余,私有财产的范围逐渐扩大。这就为人们的“亲亲之私”及养老方式变化提供了客观条件。二是由于婚姻家庭形式发生重要变化。人类社会逐渐步入

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伦理学说的现代价值 中华民族以五千年文明和优良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而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而自豪。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加之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荡,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愈益多样化。在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挥中国传统伦理学说的积极进步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概述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条目繁多,内容丰富而庞杂。仁、义、礼、、信合称“五常”,是儒家从古代众多的学说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五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这五种道德规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个人修养的最主要的内容。它贯穿于整个道德生活之中,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道德素质的培养和道德精神的形成。对中华文明、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仁 仁是指同情、关心和爱护这样的心态,即“仁爱之心”。仁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仁的基本精神是克己复礼,爱人。克己复礼讲的是如何对待自己,爱人讲的是如何对待别人。克己复礼是仁的出发点,爱人是仁的终极关怀。儒家的仁爱观念源于家庭血缘亲情,又超越了血缘亲情,它要求在尊亲敬长的自然道德情感的基础上,由己推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层层向外递进,最终达到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仁政是“爱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思想家不仅把“仁”视为做人的基本准则,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情感要求,还往往希望把“仁”的精神渗透于政治运作之中。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仁”演绎成为许许多多的道德要求和政治信念,包括爱国主义,民族气节等。应当说,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生取义”,历史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 (二)、义 义是指正当、正直和道义这样的气节,即“正义之气”。义是社会共同利益、根本利益的总和,是社会是非善恶观念的出发点。作为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义总是体现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之中。时代仍然需要正确的义利观。历代儒家在义利关系问题上的各种探讨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儒家传统义利观念所包含的“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义以为上”等思想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见利忘义”的观念也应该批判和唾弃,但是,对于那些只重义而否认利的观点,我们也应予以扬弃。 (三)、礼 礼是指礼仪、礼貌和礼节这样的规矩,即“礼仪之规”。礼的基本精神是等级、有序、和谐。礼的形式即礼仪、礼节、礼制,待人、接物、处事之道。礼的内容即礼的基本精神。作为一种传统道德规范,礼在提高个人道德素质、保持人际关系和谐、维系社会秩序安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人向来把“礼”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礼仪之邦来表明我们是文明的,不讲礼仪是不文明的。中华民族礼义之邦的形象的塑造,与礼的观念的深入人心有着密切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礼的道德规范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受到等级制度及尊卑观念的影响,往往存在着人格不平等的消极方面。这是我们今天需要加以扬弃的。 (四)、信 信是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这样的品行,即“诚信之品”。信是真、诚、实的总和。“信”不是简单的诚实,信用才是“信”最基本的内涵。它不仅要求人们在自己的行为上要诚实和守信,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某一个事物、某一种理念认识上的坚定可靠,反映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信是立人之道,是立政之本。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了它,并且积极地加以提倡。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历来被人们所肯定、所推广。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社会作用 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正因为中华民族确立了“仁、义、礼、信”的道德体系,倡导了这样一种道德

孝道文化心得体会3篇

孝道文化心得体会3篇 孝道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美德之一,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修 身之本,也是中华文化之根。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孝道文化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孝道文化心得体会范文1:20XX年4月20日,我们二龙中心校 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山东省亲情教育系列活动办公室主任、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等栏目总导演、山东省天下父母文化传播中心秘书长吕明晰《凝神聚气共筑中国梦》的专题讲座。在3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吕明晰老师围绕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如何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孝道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好行动等方面为我们全体教师上 了一堂生动的传统文化教育课。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孝道”一直被历朝历代 深深重视,甚至被奉为“国之根本”。孝,作为中国传统的道德准则,千百年来规范着世世代代,贯彻于万户千家。其内涵就是善事父母、尊敬父母。应该说,经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孝”是完全可以同社会道德融合的,值得广泛倡导,大力弘扬。我觉得,如果把“尊重老人,孝敬父母”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切入口和着力点,把中华民族“崇孝”的传统美德植入到学生的大脑中,融于学校的德育体系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能辐射到家庭和社会。试想,当父母在家里感受到子女的孝敬时,他们又怎能不去更加孝敬自己的父母。如此这般,间接提高了家庭的文明程度,又必将推动和促进社

会的稳定、和谐与进步。“百善孝为先,一切事情都应该从孝道做起。他认为“孝”是人格完整的基础,有“孝”的人也有责任心,有担当,知恩图报。“孝”是成功的保证,有“孝”的人讲义气、有爱心,会得到大家的合力相助,能够成就大的事业。 通过这次报告,让我更深刻地认识了“孝道”的真正含意,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把吕老师的这种观念传承给我的学生,让他们都成为孝敬长辈的人,这样才能做一个人格完整的人,才能让大家看到“凝视聚力,实现中国梦”的美好社会。 孝道文化心得体会范文2:今天我们学校举行了孝道讲座,东山书院,丽江学校以及我们华南中英学校的许多优秀少年都讲述了他们的事迹。其中一个大姐姐的演讲让我最是感动,同时也让我对“孝”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那是一位六年级的大姐姐,她的爸爸在建筑工地当工人,工作非常辛苦,她的妈妈也经常在那里干活。每当大姐姐看到她的父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时,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于时,大姐姐决定开始到工地帮父母干活,减轻他们的负担。开始的时候,大姐姐的手上布满了茧子,因为这项上作实在太累了。但想到父母的劳累,她坚持了下来,还帮她爸爸争到了不少工资呢! 我在我们学校也被评选为十佳孝心少年。有一次我妈妈炒菜时不小心被烫伤了,我连忙放下手中的作业,问道:“妈妈,您的手没事吧?”妈妈说:“没事,只是一点小伤而已。”但我还是赶忙拿了一些烫伤药帮妈妈擦上。妈妈很高兴的说:“我们家的小家伙开始学会关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 窦坤1,2,新科1 (1.师大学教育学院,710062;2.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710063)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传统文化究竟能为当代中国带来什么,又能在多元共生的全球对话背景下给世界以何种影响,需要我们深入地反思与追问。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涵入手,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仅靠延续,更需要创造性的转换,使其得到良性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摒弃出于对现实利益的得失和民族情节的片面做法,全面理性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成良好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历史的镜鉴和现实的渊源,促进全球文化的平等与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文化传承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涵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三个小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在西周初期有三种含义:天子所属之城, 即京师,与四方诸侯相对举;商周封域,与远方相对举;专指以为中心的地区,即夏区,用于周所封诸侯,称为诸夏,与四夷相对举。在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形成过程中,中国的含义多次发生深刻的变化。由专指中原发展为包括所有郡县,进而发展为包括所有边疆,由专指汉民族发展为包括中国各民族,由中华的统称发展为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传统,是指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袭着、流变着的各种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传统是来自于过去,而现在仍有生命力的东西。所以说,传统不仅有历史意义,而且拥有超越历史的意义。“文化”一词源于《易经》。《易经》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正天下。”其意是按照人文进行教化。到了汉代,文化成为相连的常用词,多为“以文德治天下”之意,或与未经教化的“野蛮”、“质朴”相对举。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除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外,有时又专指文学艺术,如“文化部”、“文化部门”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本土上创造的文化,它从远古延续到今天,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其中,从夏、商、周以来至鸦片战争前的这一大段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畴,它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地理 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世代形成、积淀,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同而流传下来的中国古代文化,它不但占据了中国文明社会的绝大部分时期,而且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当代的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要义 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 在动力,也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

试析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观念及其现实意义

试析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观念及其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道德规范忠国孝亲道德情感儒家文化 论文摘要:忠孝作为调节社会人伦关系的基本规范,有它自己的起源、发展轨迹,既有阶级性又具有全民性,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价值。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忠国孝亲的传统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忠、孝道德规范的起源、发展 我国古代社会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般分为“君臣、父子、夫妇、长幼(兄长)朋友”五大类,即所谓“五伦”。在五伦之中,把君臣关系和父子关系视为最重要的人伦关系。调整父子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子女对父母及长辈要尽顺从、敬养义务,即“孝”。调整君臣关系的基本准则是臣民对君主要绝对的服从,即“忠”。在封建社会里,忠孝是处理人伦关系的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孝的观念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即母权制度向父权制度过渡的时期,由于血缘关系的明确和私有制的产生,子女可以从父母那里直接继承财产。 为了表达对父母及长辈生育抚养的感恩、崇敬和哀思之情,天长日久,便产生了孝的观念。到了西周时期,便有“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浩》)的记载意思是说,农事完毕之后,人们便赶着牛车外出做些买卖,是为了孝敬自己的父母。“善父母为孝”(《尔雅·释训)。意思也是敬爱、奉养父母。这与现代“孝”的观念

在含义上就比较接近了。“孝”的功能最初只是调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家庭伦理,认为这是做人立身之本,“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孝经》)并无社会规范的意义,后来儒家把“孝”扩展到宗族、社会、国家,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道德准则。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意思是说,在家庭或家族的关系中维持其稳定和睦,必须做到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辞妇听,国家才能安宁。孔子特别看重孝,把它做为其仁学的根本,孔子的学生还进一步说明了倡导孝梯之道的社会政治意义。“其为人也孝梯,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意思说,只要人人做到“孝梯”,就不会犯上作乱,天下就会太平。这无疑会有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所以儒家文化中的孝梯思想受到历代统治者高度重视,并居于整个封建社会的一切道德规范的基础和首位,也就不难理解。儒家把孝推广到社会,便移“孝”为“忠”。把维护宗法血亲关系同维护封建等级制度联系起来。于是忠孝便为一体,孝是忠的基础,忠是孝的结果,忠是孝的扩大,孝是忠的缩小。一个人在家能孝顺父母,在朝就能忠君,所以便有“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历代统治阶级也都标榜“以孝治天下”汉代以后,都将忠孝规范赋于法律的效力,《唐律》中把“不忠”、“不孝”作为“十恶”的重罪。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等级特权和宗法关系,竭力抬高忠、孝的作用,提倡愚忠、愚孝把忠、孝道德规范引向岐途。这也是没落地主阶级保守性、反动性在道德上的反映。是忠、孝道德规范历史局现性的反映。它并不影响忠、孝这个中华传

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

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 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向上崇善为价值追求的传统美德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举世公认,并超越了时空、跨越了国度、泽润四海,已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为中华儿女世代敬仰传承。激发传统美德软实力,集聚道德正能量,是一个具有迫切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时代命题。 弘扬传统美德符合文明传承历史规律。中华民族饱经内忧外患,历尽兴衰起落,在一次次涅槃重生中熔炼着自己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这是保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具有顽强生命力和无穷魅力的文化根基,是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继承、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对文明传承历史规律和中国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尊重和把握。弘扬传统美德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 弘扬传统美德顺应道德危机现实呼唤。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生活方式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弘扬传统美德,抓住了解决当前社会生

活中存在的道德滑坡和道德危机等问题的牛鼻子,顺应了人民群众对良好道德风尚的期待与向往,唤起了人们内心善良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以大爱、真善、孝亲、诚信等,传播释放正能量,重振精神家园,构建正常社会道德秩序。弘扬传统美德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 弘扬传统美德绽放传统文化支撑价值。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中华美德的价值支撑。传统美德以其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独特贡献,引领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流方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提供了丰富的独具特色的价值滋养,强化了我国民族道德文化在多样化社会思潮中的主体地位,凝聚激励着人们的信心和勇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担当责任。弘扬传统美德具有全局的文化价值。 弘扬传统美德指导基层群众道德实践。道德力量是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当前,利益格局、社会结构和群众生产经营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基层精神文明建设遇到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从农村生产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实际的出发,弘扬传统美德,有利于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和正确的道德判断。增强道德责任,提升基层群众文明素质,规范城乡社会道德行为,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谈谈你对孝道的理解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谈谈您对孝道的理解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就是一种“善事父母”的日常伦理意识、规范与实践,实际上它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整个中国文化的首要精神,其影响之大、涵盖之广,既深且远。孝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人生观、宇宙观为一体的核心与首要观念。孝就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道德之首。对当代中国影响深远且发展至今又具有新的时代特点。 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就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就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与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孝不仅在中国文明中有其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它不仅就是一种亲子间的伦理价值观念与规范,而且包含着宗教的、哲学的、政治的、法律的、教育的、民俗的、艺术的等诸多文化意蕴,可以说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就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 孝的一般意义就是孝敬父母,其具体内容在儒家经典—《孝经》中有明确说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又谓:“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子如何事亲呢?“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诚然,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残害人性、盲从盲信、极不平等为特征的“愚忠”、“愚孝”,我们应该批判、剔除之;但就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者的基本思想,则就是中华民族数千年调整、与谐家庭关系所积累起来的伦理规范,就是历代人们所认同的传统文化精神,在我们今天仍须继承与发扬。这就是因为,孝敬父母不但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就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它不但可以促进家庭的与睦、团结,也能帮助社会与国家的稳定,使社会正气上升。 对于孝亲敬长的合理的孝,我们应大力弘扬;而对于残害人性、盲从盲信、极不平等为特征的“愚忠”、“愚孝”,我们则应批判、剔除之。 孝就是中华文化的中华伦理的鲜明特点。中国文化虽然就是由儒释道等多种要素组成的,但其中心则就是儒学,而仁学又为儒学之主要精神,但仁学之精神却就是完全由孝道出发的。所以孝道也可以说即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孝就是贯穿天、地、人、祖、父、己、子、孙之纵向链条,孝就是中国文化逻辑之网的纽带与核心。又由于在孝中已经全部包含了儒家亲亲、尊尊、长长的宗旨,因而成为儒家文化甚或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孝就是中国文化中出现最早的伦理观念与德目之一。在周代,孝就是尊祖敬宗的宗教与人文合一的意识,再发展,才产生了“善事父母”的人文伦理意识。从孝义的产生、发展本身来瞧,它就就是合天道与人道为一的观念,把天、祖、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从孝本身的内涵瞧,也就是把自然亲情的天道与亲子伦理的人道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孝在中国文化中就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纵向链条。因此,孝意识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 孝就是传统伦理的元德。“百事孝为先”。孝就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德之首。正如《孝经》所说:“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孝就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精神基础。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孝,不仅就是德之本,教之所由生,而且也就是古代政治伦理精神基础。这不仅体现在思想家的著述与文化观念中,而且也贯彻实施在古代社会的政治中。孝之所以成为仁之根本,关键在于孝就是维护封建社会政治、社会稳定的伦理精神基础。 孝道在中国传统社会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它不仅就是传统伦理文化的基石,而且就是整个文化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基石。简而言之,泛孝主义就是孝在传统社会的地位,但在当代社会,孝不可能再继续享有这样的地位了。它只适用于家族主义盛行的传统农业社会,而不适合于宏扬个性独立的现代工商社会。于就是,在范围上,孝道只能局限于家庭之内;在性质上,孝道只能局限于亲子之间。 在建设当代社会的孝文化的过程中,实现由传统孝道向现代新孝道的创造性转化就是至为重要的。那么较之于传统孝道,现代新孝道有哪些特点呢?主要可以概括为:1、人格平等性。2、义务并行互利性。3、注重感情性。4、强调自律性。到了现代社会,它律性的孝道失去其原有的作用与功能,现代社会中,个人独立自主的倾向很强,她律的孝道训练不易为子女接受,也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比较明智的办法,只有代之以自律的孝道教育。在这种教育过程中,父母应该放弃以权威的方式训练子女盲目的服从与外表的恭敬,改以理喻的方式教导子女理解善待父母及其她人的重要与意义,从而学得设身处地的孝道原则。这样的孝道原则则属于个人自己的,不必靠外在的权威或规范来监督,即能自动自发的做出自己认为适当的孝行,所以,这种孝道就是自律性的而不就是她律性的。 总之,我们既要继续发扬我国孝亲尊老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要吸取重视代际亲子平等的合理因素,在新时代

中国孝道文化

中国孝道文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中国孝道文化至今已经流传了几千年。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制走向灭亡,封建制逐步确立的时期。随着宗法奴隶制的日趋瓦解,“礼崩乐坏”。而当时的孔子认为要稳定社会秩序,必先稳定家庭,如果不树立父母家长的权威,就无法达到家庭的稳定,进而也就无法稳定社会。所以,孔子提倡“孝”。 孔子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是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从这里可以看出,“敬”是孝道的精神本质。 孔子认为应把行孝与守礼结合在一起。如果说孝道的精神本质是“敬”,那么如何表达出这种“敬”呢?这就是:行为要符合礼,而孔子则直接将此看作是孝,《论语·为政》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无论父母生前或死后,都应按照礼的规定来行孝。 孝、悌也是孝的基本要求,《论语》中多次以孝悌连用,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悌:敬兄,而敬兄长的实质,则是要求人们将家庭血亲中的等级推广到社会关系中去,所谓“出则弟”就是这个意思,它主要表现的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准则。 孔子还提出“几谏”的原则。孔子认为,父母若有错,子女可以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劝谏,以免陷父母于不义,这就是他所说的“事父母几谏”《论语·里仁》。“几谏”的原则兼顾到孝敬与社会群体利益这两个方面,具有一定的民主精神。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敬养上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敬亲。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淡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也就是说,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内容,例如:茶文化、服饰文化、书画文化、和文化等。无论是在过去的封建王朝还是在当今社会,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巨大的时代价值。此文就对其中“和”与“礼”文化在当代的价值进行粗略的发表一下个人的见解。 中国传统文化大精华所在,便是和谐的思想,“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范畴。“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关系的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和谐放在了首位。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强调不偏不倚,及而不过,强调一种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人的品性与天地合一,四肢对四季,五脏对五行,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描述得至善至美,“天人合一”是一种合谐的境界,更是一种诗化了的人生宇宙的至高境界。 传统“和”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和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理想观;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化观;民贵君轻的政治观;德主刑辅的治理观;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道德观;修身正己、以德化人的教育观;恒产与均平的经济公平观;以义统利、群己和谐的社会伦理观;国家统一、协和万邦的民族国家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等等。这其中的许多成分可以通过扬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用。在实践路径与方法方面,儒家以“中庸”的思想方法认知和谐,通过培养造就“君子”来促进和谐,用伦理道德维系和谐等,在今天也有可借鉴之处。 两千多年来,传统“和文化”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文明风尚的养成、人才的造就、政德政风的淳化等,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直到今天,贯穿其中的人文精神和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等价值取向,仍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源泉。 对于当代中国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谐,不仅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更具有强烈的美学意义,哲学的况味,它所能涵盖的不仅仅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范畴,而且上升到了人生信仰的范畴,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人人生境界的提升,弥补信仰上的迷失,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另一大精华所在便是“礼”。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其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礼强烈地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言论和行动。重礼仪、守礼法、行礼教、讲礼信、遵礼义已内化为一种民众的自觉意识而穿于其心理与行为活动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基本表征。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著名思想家颜元的“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亡”等都充分反映了礼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相伴而生、相伴而长。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礼扮演了最核心的角色,对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今天,我们学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不能不对礼乐文明有所了解。礼是“修、齐、治、平”的大经大法。周公制礼作乐,中国文化的底蕴从此得以确立,其后经过孔子及其弟子的弘扬,成为博大精深可以经纬万方的巨大体系,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法。 “礼”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讲究亲和政策和伦理亲情。人际伦理,社

传统孝道在养老中的作用及现实意义(精)

第卷第期年月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思想发见】 传统孝道在养老中的作用及现实意义 潘建锋 (湖南科技学院科研处,湖南永州 摘要: 中国传统孝道有许多敬老、养老的思想和措施,并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养老敬老的思想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孝道作为伦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中国传统养老中起到了保障、凝聚、调控和稳定社会的作用。因此,在我国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之时,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孝道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敬老养老思想;《孝径》;老龄化社会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基金项目: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青年课题(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 ;湖南省舜文化研究 基地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 ; 修回日期: 作者简介: 潘建锋( ,男,湖南永州人,副教授。 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传统的农业国家,与此相适应的传统孝道内容十分丰富。在中国传统孝道中有大量关于敬老、养老思想和安老的措施,其中就确定

了亲属的扶养义务,将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奠基于家庭制度。这些养老敬老的孝道思想和行为,促进了中国社会的人际和谐、家庭幸福和社会的稳定。 一、传统孝道中的养老思想 中国古代孝道有许多安老、养老、敬老的思想和实施方法。《尚书?酒诰》中记载:“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这里,孝与养是联系在一起的。《尔雅?释训》说:“善父母为孝。”也就是说孝之本义是“善事父母”。孔子提出:“老者安之,朋 友信之,少者怀之。”“安老”是孔子的重要社会思想。孟子在谈到世俗之孝时曾 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 也。”[ ] 这里所列五项中直接提出以奉养父母者即 有三项。孟子还发挥了孔子的“安老”思想。首先,他把最初产生和存在于家庭 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从人的本性上提出了:“老吾老以 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其次,提倡:“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他把养老与“有善”、“仁人归矣”联系起来,并推崇“养老敬贤”、“敬老慈幼”。《孝经》对赡养父母之道也有专门的规定:“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中国传统孝道中许多养老的思想和措施,虽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能是一种社会理想,但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养老敬老的思想文化传统。传统孝道思想中,养老尽孝主要包括事生与事死两方面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孝敬事亲”,无违父母。要求对父母既养且敬,不能违背父母的意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传统美德与当代价值观

传统美德与当代价值观 摘要:当前,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地位显而易见。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日趋多样化以及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的新形势下,思想文化呈多元化态势:有历史的和现实的,有外来的和本土的,有进步的和落后的,有积极的和颓废的。这种交织直接冲击着当代人的思想意识,造成社会上的信仰危机现象,进而影响着当代人们价值观及社会价值体系的形成。如何有效地利用中华传统美德处理好这一问题,这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对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特别重大。 关键词:儒家思想;诚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 一、引言 康德有句名言: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深深震撼人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在报刊、电视等传媒抑或现实中看到、碰到这样的事情:有人发生危难,人们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麻木曾让多少人心冷至极。在你求助的眼眸里,看到的却是麻木与无谓,在你对自身的损失感到痛心时,却也为许多人灵魂的凋敝感到悲哀。也曾看过这样的报道,有人在车上当众受辱,虽然车上看客如云,却没有一个人能挺身而出,听着那撕心裂肺的救命声渐行渐弱&&是啊,面对恶行,三个人用言语表现出来的勇敢,胜过一个人用行动表现出来的勇敢;三个人用行动表现出来的勇敢,胜过一个人用生命表现出来的勇敢──有些悲剧的深刻意义,不在于一个勇敢者的生命死了,而在于更多人的灵魂死了。 就中国而言,我们今天看到的某些人道德感的麻木,固然有着当代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的复杂背景,但从个体行为的心理过程到表现形式,都是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弃绝。拔一毫利于天下而不为,见危不救,见困不扶,这样的表现,即使有千万个理由,难道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人们都有趋利避害之心,我们难以苛责面对危险的普通人;但是,我们同样难以容忍个体完全非道**的趋避对人类共同生活准则的破坏,因为:每一次这样的选择不是没有结果的,这结果就是──对内,麻木了自己的道德感;对外,纵容了邪恶势力。 二、中国传统美德的形成、发展与基本内涵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思想中,儒家思想始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儒家传统道德,在人民的思想观念中影响深远,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带动了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与发展 首先,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提出了礼、义、廉、耻四个道德要素。管子对这四个要素非常看重,称四维张则君令行,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意思是说,这四大道德要素如果能够弘扬,君主的政令就能够畅通,反之国家就要灭亡,从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强调了这四大道德要素之重要。何谓四维?管子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把仁、义、礼、智、信五大道德要素整合在一起加以全面阐述和规范的,是汉代的董仲舒。他说仁谊礼智信,五常之道,要在世间推行,以此教育民众,改变民间陋习,形成良好的民风。文中的谊即义。《汉书董仲舒传》写道夫仁谊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王者修饬,故受天之晁,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仁义礼智信这个五常之道,即五大道德要素。官方把仁义礼智信明确为整个国家要

浅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收获和现代意义

浅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收获和现代意义 【摘要】: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之大是我们难以想的,与中国的未来息息相关,中国的发展需要以文化为动力,它的重要性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它的影响力是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性,而不至于受外来文化的侵扰,创造一种属于中国本国民族文化,才能让中国立足世界文化之林而不败。然而,改革开放三十四年来,西风劲吹,大众文化愈来愈向自私化、娱乐化、庸俗化等方向发展,这时我们必须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因为文化传统源于历史又超越历史,具有现实的精神生命和文化范式,富有时代意义和现代价值。【关键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收获现代意义 一、前言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威武不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易经》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这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刚健和自强的思想激励着中国人不畏强暴、壮怀激越、无畏进取、为光明而奋斗。常言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涌动的今天,并行不悖的是文化寻根。现代化大潮的冲击,让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物质文化方面当被问及为中国的什么感到自豪是许多人的回答:长城、四大发明等。可是我们弘扬它们的目的不在于标榜中国在历史上多么强大与辉煌,因为这是一段逝去的荣耀。而在于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开创幸福的道路奠定基础,这也符合文化本身的定义:一切可以增进人类幸福的行为。 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所创造的辉煌业绩 (一)文化体系 当我们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常常骄傲地论及这么一个现象,即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自从形成以来绵延五千年而从未发生重大断层的文化体系。我们暂且不论形成这种“一枝独秀”的现象是由于中华文化的优越性或是地理气候等因

论孝道的当代价值

论孝道 文学院汉语国际131 1301062018 欧娇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文献资料殷商甲骨卜辞之中已有“孝”字,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通俗点讲,孝就是子女对长辈的尽孝道,用心呵护老人,有如乌鸦反哺一样。 孝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传统美德。有一个“芦衣顺母”的故事,春秋时期有一个叫闵损的鲁国人,字子骞,是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经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他的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后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后母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在我看来,孝就是子女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那么首先得有父母然后才有子女,也就是说父母的先尽到自己对子女的责任和义务。父母对子女的生活和学习应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是无条件的,除了法律另有规定以外,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免除,即使父母离婚,仍应负担抚养义务。另外,父母对子女有教育的责任。父母得用爱心教育孩子,即使不成材也要成人,让他们感受到父爱和母爱以及家庭的温暖。 其次是子女对父母尽孝道。通常子女对父母尽孝有两种方式,一是物质输出,一是感情输出。有的子女常年在外,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在家陪伴父母,所以选择了物质输出。他们辛苦工作,奔波劳累,不仅为了养活自己,同时也为了给父母更好的生活条件,让父母衣食无忧。除此以外,还有一类子女,可能他们没有物质方面的优势,但是他们会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去照顾父母,陪父母聊聊天说说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无法评定哪一种就是绝对正确,哪一种就是缺妥当的。可能把这两种结合起来会更好一些,给予父母物质和感情的双输出,让他们不因生活本质、柴米油盐而发愁,也不因孤单寂寞,空虚冷清而失落。孝顺父母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父母是最亲的人。如果父母对子女尽到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子女却不孝顺他,只能说这个人的人格是不健全的。一个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 但需要注意的是,子女对父母尽孝一定不能够愚孝,不能什么事不经考虑就义无反顾的一头栽进去做。孝是不能没有原则的,出发点必须是为了对方好的。汉代人赵歧所做的《十三经注》。他在注释孟子上面的话时,说:“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这里他把无后解释为了“不娶无子”,从此开始了两千多年的误解。但有意思的是,他认为第一不孝,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意思是第一不孝,是对父母拱伏无违地屈从,容忍他们做没有道德的事情。由此可见,这一点从古代就被人提出来了,所以我们得谨记于心。 这么多年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潜移默化,深远而持久的。首先它可以帮助人们修身养性。从个人来讲,孝

中国传统节日的道德价值及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的道德价值及现代意义 来源:浙江文明网作者:浙江工商大学常建军编辑:汪维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西方节日在中国越来越被国人接受,而中国本土的传统节日却越来越被人们忽视,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侵蚀越来越明显。而周边的韩国、日本等在传统节日的维护上却显示出极其的重视,反观中国大陆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在经历韩国端午申遗风波之后,不管是学者还是民众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节日。中心城市在经历13年春节禁止燃放爆竹之后在2006年开始限定时间区域进行燃放,2008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被确定为法定假日等等一系列举措显示了中国政府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但传统节日的启示意义并没有充分发扬,而是停留在简单的表面,忽视其深层的内涵。在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当前,我们需要振兴我们传统节日,更需要对其包含的道德价值进行发掘、转化,体现传统节日深厚的道德价值,使人们在节日中感受传统道德的力量,为现代社会提供新的道德资源。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 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很多的节日,有的已经消失,也有很多至今仍在被人们熟知。流传至今的节日经历了每一个时期的积淀,逐渐积累了丰富的道德内涵,不仅影响着过去人们的生活,还将继续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以至其他民族的人。在发展中形成其特殊性,那就是内涵形式丰富性,影响深远性,富有道德性。 丰富性。传统节日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每个节日都有其仪式、物质载体等。比如春节,贴福字表达对生活的良好祝愿,大红色彩代表一种喜庆色彩,守岁是对来年生活的期望,压岁钱是长辈对孩子们的祝福,还通过贴春联、放爆竹、拜年等一系列民俗活动表达对未来生活得期盼。在端午节,不仅吃粽子、赛龙舟,还对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彰扬。在清明节有折柳、戴柳、放风筝、祭祖、扫墓、踏青等习俗。元宵节闹花灯、吃元宵,在中秋节赏月、吃月饼期盼团圆。丰富多样的仪式物质包涵着民族历史形成和积淀下来的心理、性格、信仰、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以及诸多民族文化深层结构内涵的价值取向,是民族精神最具特色的展示。传统节日还是一个民族优秀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美工技艺、文学艺术、传统道德的重要载体。 深远性。流传现在的几大传统节日,一般都具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春节、元宵、端午、七夕、重阳等,在汉代已基本定型,清明、中秋在唐代也已出现。这些传统节日伴随着民族的生产与生活实际,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延续、变异、发展,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民众在这些年复一年的传统节日中接受连续不断的伦理道德及风俗习惯的熏陶,并按照这种伦理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对后代进行相应的道德教育。“传统节庆生活中的祭祖、祭灶、拜月,以及清明踏青、登高辞青、除夕守岁等活动,均无一例外地是少长咸集,共同去参与其中。如此,儿童便身在其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节庆文化的洗礼和教育”。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渊源,影响着以前的民众,也影响着现在的生活。传统节日是“是一种无声的命令,不是法律的法律,不管地位高低,贫贱富贵,都得遵守,否则就会受到社会的指责,人们的嘲笑。”

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孝

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孝 观看视频《一份账单》谈感想; 新闻回报: 事件一:84岁老人春节露宿女儿家门外4天3夜,6个子女均不管 事件二:多次下毒谋杀亲父,不孝之子获刑八年 事件三:旅日留学生因学费问题在机场刀刺母亲 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 中国孝文化起源于何处? 中国孝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始祖伏羲、女娲。后经过儒家思想总结提升传播,使得孝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伏羲、女娲十分强调后代子女的教育和孝道,要求后代子女孝敬父母、兄弟姐妹紧密团结,共同振兴中华民族。孝文化,变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历经几百万年发展起来。 中国孝文化发展 中国传统孝文化历经了古时期的萌芽、西周的兴盛、春秋战国的转化、汉代的政治化、魏晋南北朝的深化、宋明时期的极端化直至近代的变革,是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西周:《礼记·王制篇》说: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 春秋战国: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 汉王朝就提倡“以孝治天下”,选拔官员也把“孝”作为一个基本标准; 唐朝时,参加医学、算学、律学考试的人不用读五经,但《论语》、《孝经》却不能不读,类似现代大学的“公共课”宋代,儒学伦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其间宣扬的孝道有的偏离了儒家的基本原则,在历史上起到了较大的误导作用; 清代的康熙、乾隆等也极力提倡孝道,他们经常举行“千叟宴”,颁诏“旌表百岁”。】 孝文化的基本内涵 “孝”字最早见于殷商甲骨卜辞,它是一个会意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由“老”与“子“的上下结构组成,像是青年大扶着老年人行走,象征老少之间建立起来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尔雅?释训》云:“善父母为孝”。由此观之,“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于侍奉和赡养父母的意思。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所作的解释,传统中国文化中孝亲观念的内容远远超过了它的字面意义。 从内容上说,孝道的范畴包括尊养父母、友爱兄弟、和睦妯娌、团结连襟、尊师崇贤、敬长爱幼、扶贫济困,以及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等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有两种形态:狭义的孝是赡养父母,即父母年老后,身体的衰弱不能劳动,子女要主动奉养父母,使他们得以安度晚年;广义的孝指奉献社会,即做一切事情要合乎道德规范,能受到人们的称赞,使父母在精神上获得安慰和满足。实际上这样的孝涉及了子女的整个行为。 简言之,孝道的基本内容包括尊老、敬老、养成老、送老,不外乎“敬爱父母,返思祖先”。从动机来看,孝是一种敬本心理;从效果看,孝又是一种管理手段,它将礼法的外在约束与仁义的内在自觉相统一,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服务。 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孝的观念不止于孝敬父母而已,孝敬是孝道的开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