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642.50 KB
- 文档页数:12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三高中生物必修三是高中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与进化、生物多样性等内容。
以下是关于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知识点总结。
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2)细胞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主要由纤维素构成,提供细胞结构的支持和保护。
(3)细胞质:包括细胞器、细胞基质等,是细胞内的其他组成部分的集合。
(4)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参与细胞呼吸过程,产生ATP。
(5)核糖体:位于细胞质中,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6)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器的合成和分泌。
(7)细胞核:包含细胞的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2. 遗传与进化(1)基因:是继承性状的单位,由DNA分子构成。
(2)DNA分子:由核苷酸组成,包含遗传信息,是基因的携带者。
(3)RNA分子: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4)受精过程: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进行基因的传递和遗传物质的混合。
(5)遗传的规律:包括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基因单一性、随机分离、自由组合)和硬汉·温克尔曼的遗传规律(基因分离、基因连锁)。
(6)突变:指基因发生的突然变异,可引起基因型和表型的差异。
(7)自然选择:通过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使适应环境的个体生存并繁殖,进化出适应性更强的物种。
3. 生物多样性(1)生物分类:以形态特征、遗传关系、生理特征等为基础,将生物种类划分为不同的分类级别。
(2)生物分类的方法:包括形态分类法、生态分类法和进化分类法等。
(3)现代生物进化论:生物进化论是指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基础,通过对化石、遗传和生态学证据的研究,认为物种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而发展演化的。
(4)物种形成:包括分离隔离、适应不同环境、进化适应等过程。
(5)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物栖息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系统。
(6)生物多样性保护:包括建立保护区、限制非法捕猎、保护重要物种等多种措施。
(经典)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一、遗传1.遗传是一种古老的生命现象,具有同源、异构、交叉和重组的特点,及生物起源、物种保持和演进的功能;2.遗传信息是在生物体中存储下来的,以核酸DNA以及表达信息所以RNA为载体;3.遗传机制是指生物体因外界刺激而诱发的变化;有染色体基因数量和结构变化,DNA的修饰和突变,基因的表达变化,以及传播、传递和演化等多种机制;4.遗传的原理是可以把父母两代的特性集结在,通过DNA来继承,从而形成新的一代;5.进化是生物体演变过程中遗传物质经过变异而形成新基因的结果,通过淘汰自然环境不适者而取得适应环境、发展演化的过程。
二、细胞分裂1.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是细胞增殖的基本过程,是细胞生命史中一个重要的活动;2.细胞分裂的过程可以分为:染色体的复制、染色体的分割和负责数量变化的细胞质分裂三个步骤;3.染色体复制:在有丝分裂期间,发生核内DNA褪色,扩增,双分裂和缠结等一系列过程;4.染色体分割过程: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分裂两份,然后染色体分割成两条单分裂染色体就会被拉到细胞质的两侧;5.负责细胞数量变化的细胞质分裂:最后发生的细胞质分裂,是细胞数量变化的关键,当细胞质被拉多时,会形成一个胞膜中央的分割带,随着胞膜的被拉变细,最后就把细胞质分成两份,完成了细胞分裂。
三、代谢1.代谢是生物体内一系列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以及矿物质相互由酶发生反应、互相转化的过程;2.合成代谢指的是物质由小分子聚集起来构成大分子,从而储存或产生热能;3.碳水化合物代谢指的是碳水化合物--糖有氧和无氧代谢,它利用糖的若干代谢反应获得细胞里的能量;4.脂质代谢指的是脂质的活化、胆固醇的合成、脂肪酸的转化、甘油三酯的氧化,以及油脂的合成和分解;5.蛋白质代谢指的是蛋白质的合成通过一系列的调节受到激素的影响而开始,尤其是胰岛素和生长激素。
生物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一、生命的物质基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体现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然而,这些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与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存在很大差异,这又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
生物体的化合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每种化合物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生物体的重要能量来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蛋白质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基础;核酸则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二、生物体的结构基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能够完成生命活动的各种过程。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共同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遗传和变异:生物体通过遗传保持物种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变异产生新的性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内环境与稳态: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其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稳态的维持涉及到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等多个方面的调节机制。
四、生物体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体具有应激性,能适应周围环境,同时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体通过一系列的生命活动,与周围环境形成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以上只是对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实际上每个知识点都有更深入的内容需要学习和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以加深对生物学的认识和理解。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2、体液之间关系: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时外正内负静息电位→ 刺激→ 动作电位→ 电位差→局部电流2、3、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S区→说,H区→听,W区→写,V区→看)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细胞外液(如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关于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通用5篇)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中的必修三的知识并不深奥,只要大家认真学,做好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就能取得理想成绩。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汇总,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篇1一、落的结构1、生物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群落是由本区域中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课本P713、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4、种间关系: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结果对一方有利一方有害。
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或空间等。
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提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5、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植物分层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食物和微环境不同。
(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
影响因素:地形、光照、湿度、人与动物影响等。
4、意义: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二、群落的演替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1、初生演替:(1)定义: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2)过程:地衣→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2、次生演替(1)定义: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1.体液浆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外界环境淋巴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胆固醇3.内环境中可以代谢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存在的物质气体:O2 CO2等其他物质:激素抗体维生素组织胺神经递质4.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消化酶,与细胞呼吸、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
5.消化道,呼吸道及肺泡腔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环境;汗液,尿液,泪液,消化液能与外界直接接触,它们不属于内环境,也不是体液。
6.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蛋白质。
7.血液 = 血浆 +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8.组织水肿的原因:营养不良性组织水肿: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质含量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慢。
过敏性组织水肿:过敏反应出现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部分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液增多。
淋巴管阻塞性组织水肿:淋巴管阻塞导致淋巴向血浆的回流受阻,同时淋巴管从组织液吸收的液体也减少,导致组织液增多。
代谢性组织水肿:组织细胞代谢旺盛,向组织液释放的物质增多,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的量增加。
肾小球炎:使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浓度下降,吸水能力弱。
9.细胞生活的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
血细胞:血浆。
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
10.外界的O2进入红细胞至少穿过5层生物膜:肺泡壁的一层细胞(2层),毛细血管壁的1层细胞(2层),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1层)。
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血浆至少穿过5层生物膜:线粒体(2层),肝细胞的细胞膜(1层),毛细血管壁的1层细胞(2层)。
红细胞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需要穿过6层生物膜:红细胞(1层),毛细血管壁的1层细胞(2层),组织细胞(1层),线粒体(2层)。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考点总结一、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植物的组成和生长过程:植物主要由根、茎、叶和花组成。
植物的生长包括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张两个过程。
2.植物的营养需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并需要养分(如氮、磷、钾等)和水分来维持生长。
3.植物的激素调控生长: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4.植物的生殖方式: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其中性生殖包括花受精和胚胎发育等过程。
二、动物的生长与繁殖:1.动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长包括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张两个过程,不同动物的生长速度和方式有所不同。
2.动物的生殖方式:动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其中性生殖包括卵生和胎生两种方式,无性生殖包括二分法和芽生等方式。
3.动物的生殖系统:动物的生殖系统包括雄性生殖系统和雌性生殖系统,它们通过生殖器官和性激素参与繁殖过程。
4.动物的生殖行为:动物的生殖行为包括求偶行为、交配行为、育儿行为等,这些行为对于确保后代繁衍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遗传基础知识:遗传基础知识包括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染色体的构成和遗传规律等,了解基因的遗传方式和遗传规律能够帮助我们认识生物的遗传特征。
2.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基因的表达调控包括转录调控和转录后调控等。
3.突变与变异:突变是指基因发生的突发性改变,而变异是指基因座的多态性,突变和变异对于生物的进化和适应具有重要的作用。
4.进化理论:进化理论包括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现代进化综合理论,这些理论解释了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并产生新物种的。
四、生物的多样性与保护:1.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分类包括分类的基本原则和分类的方法,分类的基本原则包括形态分类、生态分类和进化分类等。
2.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三个层次,它们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资源非常重要。
高中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分子基础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的组成与选择性通透性- 细胞质的组成与细胞器的功能- 细胞核的结构与作用2. 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核酸的类型与遗传信息的传递- 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及其生物学意义二、细胞的能量转换1. 光合作用- 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意义与影响因素2. 呼吸作用- 糖酵解、柠檬酸循环与氧化磷酸化的步骤- 呼吸作用的能量产出与效率三、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分子基础- DNA的复制与修复- RNA的转录与翻译- 基因的表达调控2. 遗传的细胞基础-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过程- 染色体的结构与数目变异3. 进化论- 物种的起源与演化- 自然选择与生物多样性- 遗传与进化的关系四、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1.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 人体健康与疾病-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广五、生物技术的应用1. 基因工程- 基因克隆与基因编辑技术-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2. 生物制药- 疫苗的开发与应用- 生物药物的制备与使用3. 生物信息学- 生物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生物信息学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六、实验技能1. 基本实验操作- 显微镜的使用与细胞观察- 生物样本的采集与处理2.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实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实验数据的统计与解释七、生物伦理与社会责任1. 生物伦理- 生物实验中的伦理问题-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伦理考量2. 社会责任- 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 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请注意,这个概要是为了帮助您创建一个Word文档而提供的,您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删除内容。
在实际的Word文档中,您可以使用标题、子标题、列表和表格等格式化工具来组织这些内容,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 1)体液:人体内的总称,分为(约占)和(约占)。
(2)内环境:指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含、、等。
2、血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3、用图示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的关系:4、血浆的主要成分有:;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邻近,但又不完整相同,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血浆中含有许多的,而组织液淋巴中含量较少。
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浸透压:①定义:是指溶液中②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③血浆浸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浸透压90%以上来自于;细胞外液的浸透压约为KPA,相当于的浸透压。
( 2)酸碱度:正常人体血浆中酸碱度范围:,与缓冲溶液中、有关。
若食品呈酸性,与发生中和反响;若食品呈碱性,与发生中和反响。
( 3)温度:正常的温度保持在度左右。
6、列举惹起组织水肿的要素:。
7、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
8、9、内环境的稳态:( 1)定义:稳态是指正常机体经过作用,使协调活动,共同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固状态;( 2)调理体制:当前以为是机保持稳态的主要体制,此中在此中饰演了主要角色。
但保持内环境稳态的调理能力是的。
( 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
( 4)参加内环境稳态的系统直接参加物质互换的系统:、、和。
起调理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神经调理)、内分泌系统(体液调理)、免疫系统(免疫调理)第二章第一节经过神经系统的调理1.神经调理的基本方式:;反射的构造基础:;反射弧由五部分构成;此中效应器是指。
2.反射发生的条件:。
3.喜悦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觉外界刺激后由相对变成明显的的过程。
4.喜悦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形式:以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类电信号也叫;( 2)过程:①未受刺激时: 神经纤维处的电位为电位,表现为,形成原由:;②受刺激时 : 产生电位,表现为,形成原由:。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总结一、生物基因的分离与组合生物基因的分离与组合是遗传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理解生物遗传规律的关键。
遗传学研究揭示了生物种群内个体之间的遗传关系,为物种进化提供了重要支持。
基因的分离是指在个体的染色体复制和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基因发生了随机分离,分别进入细胞的不同子细胞中。
这个过程是由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提出的,即在杂种第一代的染色体分离过程中,基因在两个同源染色体上分离。
基因的组合是指通过性别配子的结合,不同的基因可以同时组合在一个个体上。
这个过程是由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提出的,即在杂种第一代的基因组合过程中,两对不同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二、遗传的规律与方法遗传的规律是生物遗传学的基本规律,揭示了基因在不同个体间的遗传传递方式。
遗传的方法是利用这些规律,通过实验研究和实际操作,来控制和改良生物的遗传性状。
1.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观察和统计,总结出了两个重要的遗传规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定律描述了同源染色体上相同基因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分离现象;自由组合定律描述了杂种第一代基因组合的可能性。
2. 重组技术重组技术是近年来遗传工程领域的重要突破,通过将不同来源的基因进行剪切和重组,可以将物种间的基因进行互相组合,创造出具有新性状的生物体。
这项技术在农业、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3.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一种常用的农作物育种方法,它利用不同品种之间的杂交优势,在子代中获得更好的遗传特性。
杂交育种可以使农作物的产量、抗病能力、适应性等方面得到提高。
4. 突变育种突变育种是一种利用植物或动物自然或人工诱发的突变变异,筛选和培育出具有有益基因或性状的新品种。
突变育种是一种传统的育种方法,通过选择和繁殖有突变特征的个体,达到改良遗传性状的目的。
三、人类的生殖和发育人类的生殖和发育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揭示了人类繁衍后代的整个过程,包括生殖器官的发育、性激素的调节以及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的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约占细胞体积的2/3,细胞外液约占1/3,主要由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需要注意的是,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因此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也不属于体液或细胞外液。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组成,其中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蛋白质(血浆蛋白)、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废物包括尿素、尿酸、乳酸等,气体包括O2、CO2等。
调节方面则包括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等。
需要注意的是,血红蛋白和消化酶不属于细胞外液成分。
蛋白质的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相关,溶质微粒越多,渗透压越高。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酸碱度方面,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值在7.35-7.45之间。
缓冲对包括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
温度方面,人的正常体温维持在37℃左右,温度主要影响酶的活性。
四、稳态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包括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
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相对稳定,而非静态不变。
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稳态调节机制包括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
然而,人体稳态调节能力存在一定的限度。
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激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稳态会遭到破坏。
内环境稳态的破坏会导致细胞代谢紊乱,因此,内环境稳态是正常生命活动必要的条件。
组织水肿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和渗透问题。
代谢废物运输困难主要是由于淋巴管堵塞,而渗透问题则与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有关。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一、细胞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同时具有营养代谢、自我复制等生命活动。
细胞内有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它们分别负责不同的生命活动。
2.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生物细胞增殖和生物发育的基础。
由于不同生物细胞组织类型不同,其分裂方式也不同。
常见的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绿色植物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从二氧化碳和水中合成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葡萄糖,同时会产生氧气。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产生能量的过程,能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二、遗传学1. DNA的结构和作用DNA是生物体细胞内重要的遗传物质,具有基本的双螺旋结构。
DNA的作用包括遗传信息的储存和转移,控制基因表达等。
2. 基因和染色体基因是DNA的一部分,负责控制细胞内物质代谢和生物体发育等。
染色体是细胞内DNA分子在有机体核内的线状聚集的结构,它是基因的载体。
3. 遗传变异和遗传性状遗传变异是基因或染色体发生变异,使得生物个体的遗传特征发生改变。
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所决定的性状或特征,如血型、眼色等。
三、细胞分化与发育1. 生物的不同时期与发育过程生物体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特征,在生命过程中不断发育成熟。
生物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胚胎发育、胎儿发育和出生等各个阶段。
2. 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发育过程中逐渐产生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如心脏细胞、肠壁细胞等。
细胞分化由基因调控,其实质是不同基因在不同细胞中的表达的差异。
3. 发育与环境因素发育受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机械性刺激、营养成分、药物、外界温度和湿度等,还包括内在环境因素,如激素和神经传递物质等。
四、进化1. 进化的概念和证据进化是生物种类不断变化和适应环境条件的过程。
生物学家通过化石记录、动物行为学、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方式来证明进化的存在。
高中生物必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是中学生物学教材中的一部分,主要涵盖了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进化与适应以及大自然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多个知识点。
下面将按照相应的格式,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1. 遗传物质DNA与基因
1.1 DNA的结构和特点
1.2 基因的概念与特征
2. 遗传的分子基础
2.1 DNA的复制与遗传信息的传递
2.2 RNA与蛋白质的合成
3. 遗传的分子机制
3.1 基因突变与遗传变异
3.2 突变的类型与影响
二、进化与适应
1. 进化的基本概念
1.1 进化的含义和重要性
1.2 进化的证据与支持
2. 物种起源与发展
2.1 生物进化的过程与机制
2.2 物种形成与分化
3. 进化的因素与作用
3.1 自然选择的原理与应用
3.2 适应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三、大自然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1. 物质的循环
1.1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
1.2 水的循环与水系的重要性
2. 能量的流动
2.1 光合作用与光能转化
2.2 生物能量的转化与代谢
3.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调控
3.1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平衡与调节 3.2 生物能量的流动与食物链的构建
以上是对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的简要总结,主要包括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进化与适应以及大自然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内容。
希望这份总结能够对您的学习和复习有所帮助。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易错警示动物激素化学本质的归纳下丘脑: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1)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垂体:促激素、生长激素??胰岛:胰岛素、胰高血糖素(2)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3)固醇类激素:性激素。
7、激素调节的实例(1)血糖平衡的调节?血糖的________和去路?参与调节的主要激素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3)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重要意义!8、体温调节(1)人体热量的主要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2)主要的产热器官:骨骼肌和肝脏。
(3)炎热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效应器:汗腺、毛细血管等。
9、水盐调节(1)调节中枢:下丘脑。
(2)调节途径侧向背光一侧运输(2)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3)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面多,向光面少),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生长素(温特,琼脂实验):吲哚乙酸(I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3、植物激素(赤霉素,细胞x,脱落酸,乙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4、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在植物体中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分布: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5、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茎>芽>根人教版生物必修三学习方法1.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
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
2.衍射记忆法。
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
高中生物必修三重要知识总结通用三篇高中生物必修三重要知识总结 1一、生长素的发现:1、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2、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3、琼脂块有吸收、运输生长素的作用;4、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5、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二、生长素的合成: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又称极性运输;运输方式:主动运输分布:各器官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的分布在生长素旺盛部位.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是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2、作用:a、促进细胞的生长;(伸长)b、促进果实的发育(培养无籽番茄);c、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d、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3、特点具有两重性: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发挥的作用与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根〈芽〈茎).四、其他植物激素:1、恶苗病是由赤霉素引起的,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2、细胞__素促进细胞__(分布在根尖);3、脱落酸抑制细胞__,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4、乙烯:促进果实成熟;5、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6、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7、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优点: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如:2、4-D奈乙酸. 高中生物必修三重要知识总结 2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实验原理:1.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应知应会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什么是体液?包括哪几部分?含量约各占少?2、细胞外液包括哪几部分?各组分的关系是?(画图表示)3、什么是内环境?其作用是?4、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有哪些?5、血浆和组织液、淋巴化学成分相近,主要的差别是?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有哪些?7、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什么?8、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什么物质的含量有关?9、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什么物质?10、人的血浆渗透压的大小约为多少?11、正常人血浆pH值为多少?12、血浆pH能够保持稳定的原因是?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2、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什么?由几部分构成?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4、什么是反射?反射的类型有哪些?举例?5、反射的结构基础是?6、反射弧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7、反射形成的条件是?8、静息电位的特点?形成原因?9、兴奋时动作电位的特点?形成原因?10、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形式是?11、局部电流形成的原因和方向是?1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是?1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外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14、什么是突触?突触由哪几部分构成?15、常见的突触类型?1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17、递质的释放是什么方式?是否耗能?18、兴奋传递中信号的转变?在突触小体中发生的信号转变是?19、传递特点?原因是?20、什么是激素调节?什么是体液调节?关系?21、常见的内分泌器官及其分泌的激素是什么?22、熟记抗利尿激素、TRH、生长激素、TSH、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雄性激素、雌性激素的分泌器官、化学本质和生理作用。
23、举例说明激素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哪些方面?24、什么是血糖?血糖的正常范围?25、血糖的来源和去路?26、最主要的来源和去路是什么?27、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有哪些?分别由什么内分泌细胞分泌?28、血糖调节的方式?主要是哪种调节方式?29、在你吃饭后,你的血糖含量是如何保持稳定的?30、高血糖一定会出现糖尿吗?31、糖尿病形成原因?32、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有哪些方式?33、简述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34、什么是反馈调节?35、激素调节有哪些特点?36、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38、免疫系统的组成是?39、免疫器官的种类和作用?40、免疫细胞的种类?41、免疫活性物质的种类?42、T细胞和B细胞的起源和成熟的场所?43、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44、具有识别抗原功能的细胞?45、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46、体液免疫参与的细胞?47体液免疫的过程?48、体液免疫的“作战武器”?49、细胞免疫参与的细胞?50、细胞免疫的过程?51、细胞免疫的“作战武器”?5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53、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体现了T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哪种方式?54、抗体是由什么细胞产生?它的作用是什么?抗体的化学本质?55、其合成的场所是?分泌出细胞外的方式是?抗体主要分布在哪里?其合成及分泌出细胞外需要哪些细胞器参与?56、淋巴因子来自于什么细胞,其作用是?57、溶菌酶有何作用?58、免疫过强会造成哪些疾病?59、过敏反应的特征是什么?60、免疫过弱会引起哪些疾病?61、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哪些?62、免疫学的应用有哪些?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2、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的原因是?内因和外因分别是?3、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4、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运输方式是?5、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什么特点?6、两重性的含义是?7、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8、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9、根向地性和茎背地性的原因有?10、生长素类似物在生产中有哪些应用?11、无子番茄是怎样形成的?12、植物激素有哪几大类?主要作用分别是?第四章种群和群落1、什么是种群?2、种群数量特征有哪些?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3、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适用范围是?注意事项是?4、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是怎样?5、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特征是?6、种群的空间特征有哪些常见类型?7、如何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8、“J”型曲线产生的条件(或原因)是?增长速率如何变化?9、“S”型曲线形成的原因是?增长速率如何变化?10、“K”值的含义是?11、渔业捕捞中维持种群数量为K/2的原因是?12、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13、计数前,应对培养液所做的处理是?原因是?14、计数时培养液如何滴加?多余的液体如何处理?15、对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如何计数?16、小方格中酵母菌过多,采取的措施是?17、在计数时只记(被、不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酵母菌?18、计数结束后血球计数板如何清洗?19、什么是群落?20、群落的特征有哪些?21、什么是丰富度?常用的统计方法是?我国从南方到北方,群落的丰富度有何变化?22、群落的种间关系有哪些?各举一例。
生物必修3知识点归纳一、遗传与进化1.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性状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自由分配定律。
2.基因与染色体:基因是指控制遗传特征的DNA分子,位于染色体上。
3.突变:指基因或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可能导致基因型和表型的变异。
4.DNA与RNA:DNA是遗传物质,存储了生物体遗传信息;RNA在蛋白质合成中起到传递基因信息的作用。
5.DNA复制:指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为细胞分裂和生殖提供了遗传物质。
二、细胞分裂与生长1.细胞周期: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个阶段。
2.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是多细胞生物体细胞的主要分裂方式。
3.无丝分裂:是单细胞生物体细胞的主要分裂方式,包括发芽、分裂、成熟和死亡四个阶段。
4.生长与发育:生长是指生物体体积和质量的增加,发育是指生物体从出生到成熟的过程。
5.组织与器官: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单位,不同的细胞组合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三、基因工程1.DNA技术:通过基因重组、DNA复制与突变等技术手段对基因进行操作和改造。
2.基因克隆:将特定基因从一个生物体中分离并导入另一个生物体中,使其表达目标蛋白质。
3.转基因生物: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生物体中,使其具备新的性状或功能。
4.DNA测序:指确定DNA的碱基排列顺序,是基因研究和基因工程的关键技术。
此外,生物必修3还包括了基因和性别、人类遗传病、进化论与发展生物学等内容。
学习生物必修3的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的遗传和进化规律,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1、体液血浆细胞外液组织液淋巴等①体液: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
②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全数体液的2/3。
③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全数体液的1/3。
④血浆: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⑤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细胞间隙液。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为组织细胞通过营养物质,细胞的代谢产物也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⑥淋巴:小部份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淋巴。
淋巴内悬浮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能够协助机体抵御疾病。
注意:血液并非满是体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2、三者关系:血浆营养物质组织液↑淋巴循环淋巴循环: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聚集到淋巴管中,通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进入心脏,参与全身血液循环。
二、细胞外液的成份1、血浆:水(90%),蛋白质(7%-9%),无机盐(1%),剩余部份为血液运输的物质,如各类营养物质(葡萄糖)、各类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2、组织液、淋巴:成份与血浆相近,但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3、总结: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
(必然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大小要紧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要紧为Na+、Cl-。
37℃时,人血浆渗透压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注意:渗透压即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量: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大。
二、酸碱度:正常人血浆接近中性,PH为。
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温度: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样维持在37℃左右。
4、总结: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的媒介。
(二)内环境的稳态1、转变规律: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份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稳中。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1.生命的特征:生命的复杂度、活动、生命的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统一、继承与变异等。
2.生物的组织结构:细胞是生物组成和活动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
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的功能和作用等。
4.生物的物质组成: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差异,生物的主要有机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核酸等。
第二单元:植物的结构和功能1.植物的组织结构:表皮组织、维管束组织、根、茎、叶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2.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光合作用的途径、光合产物的利用等。
3.植物的物质的运输和代谢:植物的物质的运输方式、根的吸水与运输、叶片的气孔和气体交换、植物的代谢过程等。
4.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殖:植物对光、温度、水分和土壤等环境因素的适应,植物的生殖方式。
第三单元:动物的结构和功能1.動物基本身體结构:雙體構造、器官系統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适应生境的特征: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行为特征等适应不同生境的特点。
3.动物的运动与调节:动物的运动方式、各种感觉器官和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等内容。
4.动物的营养和消化:动物的营养方式和途径、消化吸收的过程、呼吸和排泄等内容。
5.动物的繁殖和发育:动物的繁殖方式、发育的过程、内节肢动物的变态等内容。
第四单元:生物的遗传变异1.遗传的基本单位:基因的概念、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结构、基因的表现形式、基因的多态性等内容。
2.遗传的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正交配和连锁互换等遗传规律。
3.DNA与遗传信息传递:DNA的结构和复制、RNA的合成与功能、蛋白质合成过程等。
4.进化与自然选择:物种的起源和发展、自然选择的概念和作用等。
5.动物和植物的生物技术应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组织培养、农业和医学的应用等。
第五单元:生命系统的稳态平衡1.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生态系统的层次、物种组成和种群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等。
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细胞内液约2/3体液血浆细胞外液约1/3 组织液淋巴2、细胞外液间的关系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体液环境叫做内环境二、细胞外液的成分三、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1、渗透压概念: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接近中性,pH约为7.35-7.45。
由人体内的缓冲物质(缓冲对)进行调节,常见的缓冲对为H2CO3/NaHCO3,Na2HPO4/NaH2PO4等。
3、温度一般为37℃。
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内环境稳态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知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脑、脊髓周围神经:脑神经、脊神经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神经元(神经细胞)神经纤维:轴突+髓鞘神经:众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侧包裹着结缔组织的膜。
二、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兴奋相对静止状态显著活跃状态外界刺激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概念: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这种电信号叫做神经冲动。
传导方向:双向。
1、静息电位(未受到刺激):内负外正2、动作电位(受到刺激):内正外负3、局部电流: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由于存在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的类型轴突——树突型轴突——胞体型突触小体:轴突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前膜突触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传递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方向:单向。
方式: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神经递质产生:内质网、高尔基体成分:乙酰胆碱等作用: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去向:作用后被分解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一、激素调节的发现1、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人类发现的第一个激素是促胰液素)内分泌器官激素种类作用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促进垂体释放次甲状腺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垂体生长激素促……激素促进生长发育和代谢促进其他腺体发育、释放激素肾上腺肾上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血糖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兴奋度胸腺胸腺激素与免疫有关胰腺胰岛素胰高血糖素降低血糖升高血糖性腺(卵巢、睾丸)性激素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有关、维持第二性征二、激素调节实例1、血糖平衡调节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正反馈:促进原来生命活动(+表示)负反馈:抑制原来生命活动(-表示)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下丘脑↓TRH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TSH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细胞代谢三、激素调节的特点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第三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1、体温恒定的调节2、水盐平衡的调节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①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总结: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第四节免疫调节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人体的三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一道防线非特异非特异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二道防线性免疫性免疫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2、体液免疫3、细胞免疫4、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①自身免疫病②过敏反应③免疫缺陷病过敏反应的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胚芽鞘:尖端感光产生生长素,在胚芽鞘基部起作用2、生长素: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本质为吲哚乙酸(IAA)。
3、植物向光性原因: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的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4、植物激素:由植物体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2、运输方向: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又称极性运输3、运输方式:主动运输4、分布:各个器官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果实和种子等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生理功能不同,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引起的生理功能不同,由于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
2、顶端优势: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导致侧芽发育受到抑制,从而表现出顶端优势。
3、生长素类似物:与生长素(IAA)具有相似生理效应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α-萘乙酸、2,4-D等。
第三节其他植物激素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名称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CK)脱落酸(ABA)乙烯合成部位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根尖根冠、萎蔫的叶片等植物体各个部位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促进细胞分裂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果实成熟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一节种群的特征一、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特征)1、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集合计算方法:种群个体数量/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2、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①样方法(植物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动物)包括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②标志重捕法(运动能力较强的动物)二、出生率和死亡率三、迁入率和迁出率四、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五、空间特征①均匀分布②随机分布③集群分布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一、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模型:N t=N0λt含义:N0为该种群起始数量,t为时间,N 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二、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概念: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最大值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第三节群落的结构一、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丰富度是群落的基本特征。
二、种间关系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如猫头鹰捕食田鼠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互相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如牛和羊争夺草地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与另一种生物(寄主或宿主)的体内或者体表,摄取宿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如:蛔虫、绦虫、虱子等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如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三、群落的空间结构①垂直结构:与光的利用有关②水平结构:不同地段种群分布不同,同一地段种群密度也有差别第四节群落的演替一、演替的类型1、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
2、初生演替概念: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土上进行的演替。
例: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3、次生演替概念:指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例: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弃耕农田→荒芜→一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灌木阶段→森林阶段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发展。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一、生态系统的范围1、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2、类型: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2、食物链和食物网①食物链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②食物网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③营养级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被称为各个营养级举例:植物蝗虫青蛙蛇鹰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四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第五营养级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能量流动的过程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出、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过程一个来源: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三个去向:①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②沿食物链、食物网传递给下一营养级③流向分解者二、能量流动的特点1、单向传递2、逐级递减: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只有10%-20%,故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
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碳循环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CO2、碳酸盐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交换形式:CO2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传递形式:有机物物质可以反复利用,但能量只能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1、二者同时进行,彼此依存,不可分割2、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3、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4、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的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5、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正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能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物理信息: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化学信息:生物碱、有机酸、性外激素等行为信息:蜜蜂跳舞、雄鸟的“求偶炫耀”如孔雀开屏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生命活动正常进行时,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2、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