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 倍 1教案 沪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21.01 KB
- 文档页数:3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知道“倍”是由两个数量比较得到的。
2、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3、渗透比的思想方法和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以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4、在认识“倍”的教学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联系实际问题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会用“倍”来描述两种事物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小鸟、小鸭、12个圆片、3个三角形等。
重难点突破方法:通过课件演示,学生动手圈一圈、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等方法突破重难点。
一、激趣引入课前播放《喜羊羊和灰太狼》歌曲。
(生跟着音乐唱)上课,师生问好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这个动画片吗?(喜欢)今天呀是喜羊羊的生日,来了许多客人为他庆祝生日,瞧,他正在为客人们准备水果呢!我们也去看看他准备了些什么?苹果苹果苹果(点击课件出现3个)师说有几个苹果,生说3个。
梨梨梨梨梨梨(点击课件出现6个梨)师说有几个梨,生说6个。
师:苹果和梨比,它俩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生:梨比苹果多3个,师:.你一下就看出来了,真了不起。
还有吗?生答师重复师:这就是原来我们在比较时都是比的“多少”,比较还有一种方式你们知道吗?预设1:有学生会说到倍。
师:太棒了,的确如此,这里呀藏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呢!(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预设2:师揭示,他们还有一种关系是倍数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倍的知识。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建立"倍"的概念⒈由“份”到“倍”⑴苹果有3个,梨有6个,如果把3个苹果看作1份,(课件出示1份)那么梨里面有几个3(生2个3)也就是6里面有2个3(课件出示6里面有2个3),那么3个苹果为1份,6个梨就有这样的几份呢?(指名2~3名)师:你们都同意吗?(同意)是呀!我们把3个苹果看作一份,那么6个梨也就是这样的。
倍教学内容:(倍、划船、转杯)教学目标:1、掌握“将什么定为1份”的本领。
2、知道几个△就是△的几倍,并会列算式。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获得新知的喜悦教学重点:认识“倍”教学难点:谁是谁的几倍教学关键:用实物帮助理解教学准备:每张桌子黄豆若干.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
课件二、探索新知。
1、看“黄船”图,引出“倍”。
师:今天小朋友们去游乐园划船,他们坐的船有红色、黄色、绿色三种,我们今天就来看看不同颜色的船上面的人数之间有几倍的关系。
师:我们先来看看黄色的船,把黄船上的三个人圈一圈,表示看做一份,那么黄船的人数是1个3,1个3表示3的1倍。
个别说说、同桌相互说说、齐读句式:把(3)看作一份,1个3,表示(3)的(1)倍。
黄船上的人数:3 1=3或1 3=3这就是今天要学的新本领:倍(板书课题)。
2、认识“几个3就是3的几倍”。
(1)看“绿船”图。
(1)师:我们把黄船上的三个人圈一圈,表示看做一份,那么绿船上的人数有这样的两份,2个3也表示3的2倍,所以我们可以说绿船上的人数是黄船人数的2倍。
(板书出示,边圈边说)(2)请学生来学样说一说(把黄船上的人数看作1份,绿船上的人数有这样的2份,2个3也表示3的2倍,所以绿船上的人数是黄船上人数的2倍。
算式:2 3=6或3 2=6)3、练一练(1)出示黄船与红船人数请同学来说一说语言表述:把()看做一份,()的人数有这样的()份,3个3也表示3的3倍,所以()的人数是()的()倍。
(学生个别说,同桌互说。
)4、小结:几个3就是3的几倍。
[说明:这里的新知识不是老师强加于他们的,是学生通过旧知识主动获取的,体现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倍”是乘法的重要含义之一,要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思维过程,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运用新知。
1、观察“转杯”图。
(1)同桌互说转杯中人数的倍数情况。
(2)独立完成课本第15页第2题的填空。
《“倍”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目标:1、知道“几个▲就是▲的几倍”,会用乘法算式表示“▲的几倍”。
2、会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初步建构“倍”的概念。
4、在“倍”的学习中,体会数学表达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知道“几个▲就是▲的几倍”。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磁性小圆片(20个)。
学生:小圆片(20个)、垫板、学习单。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几个▲就是▲的几倍”,初步建构“倍”的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点,让学生通过情景,结合实物图圈一圈、说一说,借助学具“小圆片”边摆边说,分析事物之间存在的倍数关系,并能用乘法算式正确表示,帮助学生加强理解。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复习“几个几”: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乘法,老师想考考你们掌握得如何,请看图,图上表示的是几个几相加?(课件出示图片)师:谁能快速地说出这幅图表示的是几个几相加?(2个2相加)师:好的。
几个几相加?(5个3相加)师:这幅图呢?你来说。
(4个3相加)同意吗?(同意)我们小朋友学得真不错!2、情境“萝卜图”:(1)找一找关于萝卜的数学信息:师:今天,有一位新朋友将和我们一起学习数学本领。
(出示图片:小白兔)小白兔喜欢吃...(萝卜)同学们都知道小白兔爱吃萝卜,兔妈妈为它准备了许多萝卜。
来看看,图上都有哪些萝卜?(2)教师随学生的汇报,在黑板贴出胡萝卜的种类、数量:生:有胡萝卜和白萝卜。
(板书:胡萝卜白萝卜)师:好,我们来看看,几根白萝卜?生:3根白萝卜。
(贴板书:3张“白萝卜”图片)师:再来数一数胡萝卜有几根?一起说,胡萝卜有...生:6根胡萝卜。
(贴板书:6张“胡萝卜”图片)(3)比较胡萝卜和白萝卜的数量,你发现什么?师:白萝卜有3根,胡萝卜有6根,请你比较一下胡萝卜和白萝卜的数量,你发现什么?(预设①:白萝卜的根数比胡萝卜少3根;预设②:胡萝卜的根数比白萝卜多3根。
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的内容,主要学习倍的认识,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倍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倍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鞭。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两个数之间的倍关系,引出倍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倍的概念,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倍的概念。
3. 案例分析: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归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倍(第一课时)2. 倍的概念3.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4. 例题及解析5. 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本P32页第1、2题。
2. 自选一道题目,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并写出解题过程。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PPT展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对倍的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掌握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引导。
同时,对于学具的准备,可以增加一些实物,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倍的概念。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或技能。
在本节课中,教学难点包括倍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这些难点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为了更好地突破这些难点,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 利用具体的事例和实物模型来引入倍的概念。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几倍》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够通过具体的物品和教师的示范,理解“几倍”的概念,知道“几倍”是用来计数的。
(2)能够灵活运用“几倍”概念,通过多种算法,解决“几倍”的应用问题。
(3)能够从生活中感受“几倍”的实际应用。
2. 能力目标:(1)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考问题。
(2)能够运用数学方法,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观察周围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发扬探究精神。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和掌握“几倍”的概念。
2. 运用“几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几倍”的概念。
2. 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几倍”概念,解决多种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
2. 合作探究法。
3. 摸式授课法。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1)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根据教师的描述,猜测物品的数量。
(2)学生猜测后,根据实际情况,教师进行引导和说明。
(3)教师可以出示多个物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判断,来判断物品的数量,并进行“几倍”的类比。
2. 合作探究(1)教师出示多个物品,让学生们组成小组,进行自己的猜测和测算。
(2)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可以利用各种方法,测算物品的数量。
(3)小组展示自己的测算结果,并进行对自己的结果进行比较和验证。
3. 摸式授课(1)教师出示多个实物,让学生通过摸的方式,来判断物品的数量。
(2)学生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通过摸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的猜测。
(3)教师在学生的探究中,通过巧妙引导和提示,让学生明白“几倍”的概念。
4. 综合运用(1)教师出示多种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几倍”的概念,进行解决。
(2)学生可以通过课上的学习和实践,来灵活运用“几倍”的概念,解决不同的问题。
(3)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几倍”的应用。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倍》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倍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用。
2.能够熟练使用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理解倍数的概念。
2.理解倍数的运用方法。
3.能够将倍数应用到实际问题当中。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教师拿出一张铁路运货单,向学生询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铁路上的货物是如何安排运输的吗?这时,也许会有孩子会回答说通过货车,但这并不是完整的答案。
教师这时候将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了解到铁路运输是许多运输方式的综合运营,比如火车、卡车和船舶等。
新课讲解教师说:“我们今天要学习关于倍数的知识。
它是数学中非常重要并且实用的概念。
”接下来,教师将开始对倍数的概念、运用以及举例进行详细讲解。
1.倍数的概念大家是否认为1、2、3、4、5,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子刮在教学板上写下这些数字,然后让学生思考。
接着,教师向学生解释了倍数的概念,倍数指的是几倍数,即既能够被另一个数整除,同时这个数也能够整除它。
以2、4为例,数4是数2的两倍,数2就是数4的一半。
那么我们可以写作:2是4的1/2,4是2的2倍。
再举个例子,分别写出4的倍数是哪些数:4×1=4,4×2=8,4×3=12,4×4=16……那么,1、2、3、……都是4的倍数吗?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想,然后再慢慢引导学生去验证。
还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例如让学生想想4乘以什么数能够得到2,能够得到3,以此类推。
学生在思考之后,会得出一个结论,即只有能够被整除的数才是4的倍数。
2.倍数的运用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最小的倍数,如4的最小倍数是4,8的最小倍数是8,16的最小倍数是16……学生是否能够举出其他数的最小倍数呢?接下来,让我们来学习倍数的运用。
以4的倍数为例,让学生在纸上写下0、1、2、3、4、5这些数字,并在其旁边写上是否为4的倍数。
这将帮助学生理解4的倍数的概念和运用。
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让他们学会找出4的倍数,并将这个理解应用到其他数中,例如5、6、7、8等等。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倍》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倍”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倍”的概念进行计算。
2.能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和解释“倍”的概念,并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倍”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则。
2.能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和解释“倍”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倍”的概念进行计算。
2.应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倍》教材。
2.笔、纸、计算器、小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活动1:小组讨论 - 老师出示图片,图片上有一些水果,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如果有2个苹果,你想要多少个苹果?如果有3个苹果,你想要多少个苹果? - 让学生讨论后,呈现答案,引导学生发现苹果的数量是原来的几倍。
活动2:游戏操练- 老师出示一个数字,例如4,要求学生把数字连续加几次,例如加2次、3次,问他们加几次之后的数是多少。
直到学生发现这个数字是原数的几倍。
-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游戏,互相出题,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概念讲解和练习概念讲解: - 老师让学生回忆和总结导入活动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得出“倍”的概念: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个数是原数的几倍。
- 老师通过白板等方式,以多种方式表示和解释“倍”的概念,例如用数字、图形等等。
练习: - 让学生完成若干道书面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题目,用“倍”的概念来计算。
-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难度,加大或减少乘法的位数。
3. 应用拓展活动1:实际应用 - 老师给学生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例如购物时的价格、水果摊上的水果等。
让学生用“倍”的概念来计算和解答一些问题。
- 学生可以在小组中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答案,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活动2:游戏竞赛-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倍”的计算比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出示一系列题目,谁先回答并回答正确,即可获得积分。
倍教学内容:二年级第一学期P14、15教学目标:1、知道几个a就是a的几倍。
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会用乘法算式表示。
3、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建立“倍”的概念,知道几个a就是a的几倍。
难点:“倍”的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一、感悟倍,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师:今天,小兔子来跟小朋友们一起学习数学本领。
1、出示:3只白兔灰兔的只数是白兔的加倍师:灰兔有几只?你是怎么想的?生:灰兔有6只。
加倍就是再加上相同的一份,3+3=6。
师:我们把3只白兔看作一份,灰兔有这样的2份,灰兔的只数是白兔的加倍,也可以说灰兔的只数是白兔的2倍。
(出示三句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倍。
师:这里的2倍就是指灰兔有像白兔这样的2份。
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倍。
师:你们明白了吗?谁来说说看?师:灰兔的只数是白兔的几倍呢?你是怎么想的?生:我把3只白兔看作一份,灰兔有这样的4份,所以灰兔的只数是白兔的4倍。
师:谁能把三句话完整的说一说。
师:请你跟你的同桌说说这三句话。
师:白兔有几只?生:3只师:我们说灰兔的只数是白兔的4倍,也可以说灰兔的只数是几的4倍?生:灰兔的只数是3的4倍。
师:几表示什么意思?生:3只白兔。
师:3只白兔是1份,3只白兔的4倍就是3的4倍。
师:用乘法算式怎么表示3的4倍呢?生:3×4师:仔细看一下灰兔的只数,想一想跟学过的哪个知识有关?生:几个几师:灰兔的只数有几个几呢?生:4个3师:灰兔的只数既可以说成是4个3,也可以说成是3的4倍,所以3的4倍就是4个3。
师:现在灰兔是白兔的几倍?(手势表示)生:0倍、1倍师:你是怎么想的?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倍,如果把白兔的只数看作1份,灰兔有白兔这样的2份,我们就说灰兔是白兔的2倍;灰兔有这样的4份,就是白兔的4倍。
现在灰兔有白兔这样的1份,灰兔的只数是白兔的1倍。
师:2个就是3的2倍3, 4个3就是3的4倍,1个3就是3的1倍,几个3就是3的几倍。
倍(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并能用“倍”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并能用“倍”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
2. 引导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自备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PPT展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倍”的关系。
-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倍的认识”。
2. 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式,探索“倍”的概念。
-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倍”的定义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应用-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 学生互相检查答案,讨论解题思路。
- 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倍”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
-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板书设计:1. 倍的认识2. 内容:- “倍”的概念-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倍”的应用作业设计:1. 请学生完成教材P56页的练习题1、2、3。
2. 请学生用“倍”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了“倍”的概念,掌握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并能用“倍”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沪少课标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乘法、除法(一)》第三课时《倍》二、教材分析“倍”在小学数学里是一个重要概念,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与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整数倍”的概念,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小数倍、分数(表示分率)、百分数、比的内容的基础,也可以看成是对“整数倍”的拓展。
建立倍的概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
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倍的含义比较难理解。
与学生在一年级就已掌握的“比大小”相比,倍虽然也反映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但它反映的是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因而较之“比大小”更抽象一些。
三、学情分析“倍”这一概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是日常生活中学生也遇到一些关于“倍”的描述,所以潜意识中倍也有自己的认识。
对本课的学习,学生是在已经初步理解了乘法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倍的概念,完成旧经验的补充、完善和提升,形成新经验,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提高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对比、分析等活动中,感知“倍”的本质属性,理解“倍”的意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结合情境,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画一画、想一想”等操作活动,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构“倍”的直观模型。
3.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推理、迁移及表达能力,发展基本的数学素养,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六、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希沃课件、教学助手、磁性草莓、种子若干2.学具准备:活动单、草莓学具若干七、教学内容(一)课前互动,复习旧知1.()只为一份,一共有()个2。
倍使用教材: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第一学期(试用本)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明确倍是两数之间的比较关系。
2.理解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存在的份数关系,进而理解“倍”的概念。
3.能借助操作图例等手段表述关于倍的语言。
4.能够说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摆学具的过程中建立倍比关系的表象并加以深化。
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1.在交流中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好习惯。
2.在经历倍的概念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渗透比的思想方法和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建模,通过看图直观的认识几的几倍。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对词游戏,我说“长”,你说“短”。
我说“粗”,你说“细”。
那我说“胖瘦”,你可以找个什么词语来和我对是同类呢?(高矮,多少,远近等。
)师:你们说的词似乎和老师风马牛不相及。
你们为什么说是同类呢?(都是两种事物在进行比较)。
二、研究新知:1、男生的人数和女生进行比较,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师:秋高气爽,小朋友们出去郊游了。
仔细看图,男生的人数和女生进行比较,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男生比女生多2个。
)2、三个女生可以划一条船,那我们把女生的3个人看作1份,几个男生有这样的1份?男生的人数和女生进行比较,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怎样说?(如果把女生的人数看作一份,男生有这样的1份多两个。
)男生的人数有这样的一份多点。
3、(增加2个男生)现在男生的人数和女生有什么关系?(男生有3个就有这样的1份,男生有这样的2份还多3个。
)男生有这样的2份多点。
4、(增加2个男生)现在男生的人数和女生有什么关系?这种情况和我们前面研究的内容有什么不同?(男生的人数正好有这样的3份。
)小结:男生的人数和女生进行比较,如果我们把女生的人数看作1份,那男生的人数就有这样的3份。
5、请同学们观察这几幅线段图,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1)1份红绳子的长度蓝绳子的长度蓝绳子和红绳子的长度在进行比较,我们把红绳子的长度看作1份,那蓝绳子的长度就有这样的6份。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倍》数学教案活动目标:1.能理解数字的倍数概念;2.掌握用算法快速计算某个数的倍数;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倍数概念。
教学重点:1.理解数字的倍数概念;2.掌握用算法快速计算某个数的倍数;教学难点:1.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倍数概念;2.补充一些扩展知识。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组数字卡片;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互动,出1,2,3,4,5的倍数,让学生大声朗读;2.出其他数的倍数,让学生判断对错;3.分组,出不同的数,让学生猜测这些数的倍数;4.让学生评选出一组最好的猜测规则并说明原因。
二、讲授1.告诉学生什么是倍数,需重点讲解“倍”的意思;2.演示怎样快速计算某个数的倍数;3.巩固练习,出题练习快速计算,如:4的倍数,9的倍数等;4.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倍数问题。
三、巩固1.学生自己找数,判断是否是其他数字的倍数;2.出一些扩展知识,如:如何快速判断一个数是否是5、10的倍数等。
四、作业留一些列式计算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的练习题。
同时提出每日计算倍数练习。
五、板书“倍”的概念和快速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一些实际问题以及快速计算方法的演示来让学生理解倍数概念。
同时也引导学生自己寻找、掌握其他数字的倍数运算。
但要注意的是,应该写一些相应的练习题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在课后加深理解多练习。
同时也可以加强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熟练地运用倍数相关知识。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倍》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倍数”以及如何用数学方法计算倍数。
2.掌握用乘法口诀表进行快速计算。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倍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乘法口诀表的使用。
3.倍数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介绍倍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学生掌握乘法口诀表的使用。
2.教学难点:通过实际问题,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倍数的应用方法。
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第一课时(40分钟)1.课前导入(5分钟):–让学生简单回顾加减法的概念。
2.教学内容(20分钟):–介绍“倍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简单加减法的运算,了解倍数的概念,并运用乘法口诀表进行倍数的计算。
3.练习(15分钟):–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让其自己计算答案,并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正确地完成练习。
第二课时(40分钟)1.课前导入(5分钟):–让学生回顾前一节课所学内容。
2.教学内容(20分钟):–进一步讲解乘法口诀表的使用,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该表进行倍数的计算。
3.练习(15分钟):–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自行完成,并对其作答情况进行检查。
第三课时(40分钟)1.课前导入(5分钟):–让学生简单回顾前两节课所学内容。
2.教学内容(20分钟):–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倍数的应用方法。
3.练习(15分钟):–分发练习题,并鼓励学生用所学到的方法尽可能多地解决问题。
第四课时(40分钟)1.课前导入(5分钟):–让学生回顾前三节课所学内容。
2.教学内容(20分钟):–介绍进一步的应用实例,并鼓励学生通过类比、思维转换等方式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其他问题的解决中。
3.练习(15分钟):–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用乘法口诀表计算出题目中的答案,并在下次课堂上进行讲解。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讲授法、练习法以及实践应用法相结合的授课方法。
同时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问答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深入了解有关知识点,丰富学生数学知识。
教学评价学生每节课的课堂参与情况、答题正确率以及作业完成情况均为对本课教学效果的主要评价标准。
教学内容:课本18——19页教学目标:1、倍的认识:知道“倍”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一种数量关系。
“几个a就是a的几倍”。
2、会根据事物之间的倍数关系用乘法算式表示。
3、在学习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观察与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倍的建模,知道“几个a就是a的几倍”。
教学难点:倍的概念的理解及语言表达。
教学准备:媒体、课堂练习纸、几组比较的物品、双色片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几组物品(小朋友的直尺和老师的直尺;一颗希望之星和一版希望之星;篮球和乒乓球;老师和小朋友)师:徐老师两只手上的物品有什么不同?(依次是长短不同,多少不同,大小不同,高矮不同等)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进行事物间的比较,在比较中我们常用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等词语来形容。
今天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个词,它也是比较两个量的时候经常用的。
它就是“倍”(出示课题)二、新授:1、引入“倍”的概念:出示划船图师:我们先来收集划船图中的信息,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些什么?(每条船上有三个小朋友,一共有六条这样的船,就是有6个3时18个小朋友在划船。
其中一条是黄色的,两条是绿色的,三条是红色的)(1)黄船图: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
有1条黄船,船上有3人,我们可以把它看作1个3。
用乘法算式表示就是1×3=3。
1个3也可以说成3的1倍。
还可以用乘法算式3×1=3表示。
(2)绿船图:师:那么绿船上的人数又可以看做几个几呢?(2个3,乘法算式表示为:2×3=6)它和黄船上的人数比较有怎样的关系?(绿船上的人数是黄船上的加倍)也就是说把黄船上的3个人看作一份,绿船上的人数有这样的2份。
2个3即可以说是3的加倍,也可以说成3的2倍。
所以绿船上的人数是黄船上的2倍。
还可以用算式3×2=6表示。
谁再来说说这里的2倍是把什么看作一份量。
(黄船上的人数)(3)红船图:师:谁能用这样的句子来说说黄船上的人数和红船上的人数的关系?()个3也可以说成3的()倍。
《倍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倍”的概念,能够运用“倍”来描述数量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倍”的概念,能够运用“倍”来描述数量关系。
2. 教学难点:建立“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倍”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故事内容:小明和小红去公园玩,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有4个香蕉。
小明说:“我的苹果是你的香蕉的2倍。
”小红说:“我的香蕉是你的苹果的2倍。
”他们争论不休,到底谁说的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倍”的认识。
2. 新课(1)初步感知“倍”的概念。
通过举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倍”的概念。
例如:小华有3个橘子,小亮有9个橘子。
小亮的橘子是小华的橘子的3倍。
(2)建立“倍”的概念。
通过比较,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例如:小明的铅笔是小红的铅笔的2倍,小红的铅笔是小刚的铅笔的3倍。
引导学生发现,倍数关系是相对的,与参照物有关。
3. 巩固练习(1)基本练习。
出示一些简单的倍数关系,让学生判断并描述。
例如:小红的糖果是小明的糖果的3倍,小刚的文具是小华的文具的2倍。
(2)提高练习。
出示一些稍复杂的倍数关系,让学生判断并描述。
例如:小华的橘子是小明的橘子的3倍,小亮的橘子是小红的橘子的2倍,小明的橘子是小刚的橘子的几倍?4.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倍”来描述数量关系。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身边的物品,找出倍数关系,并描述给家长听。
五、板书设计《倍的认识》一、故事导入二、新课1. 初步感知“倍”的概念2. 建立“倍”的概念三、巩固练习1. 基本练习2. 提高练习四、小结五、课后作业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几倍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二年级第一学期第37页。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 理解几倍的含义。
2. 学会用除法计算几倍。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小组交流能力。
2. 能在生活中进行灵活运用。
3. 培养初步探究、验证的思想。
[情感目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几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过程1. 师: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一起到大森林里去。
(播放《狮子王》片断和音乐)2. 师:你从图上看到些什么?生:大狮子2只、小狮子6只、大象4只、长颈鹿3只。
师:在这些动物的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现:(1)小狮子的头数是大狮子的3倍。
(2)小狮子的只数是长颈鹿的2倍。
(3)大象的只数是大狮子的2倍。
3. 这些都是讲动物之间的倍数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几倍》,出示课题。
二、验证几倍并探究算法。
1. 师:你能在这三个倍数关系中任选其中的一个,用学具摆一摆,验证你们的结论吗?(小组合作操作进行验证)学生汇报:(以大、小狮子为例)A:大狮子2只、小狮子6只,2的3倍是6,所以小狮子的只数是大狮子的3倍。
B:大狮子2只、小狮子6只,6里面有3个2,所以小狮子的只数是大狮子的3倍。
C:摆一摆,圈一圈看出小狮子的只数是大狮子的3倍。
师:通过验证,你们的结论十分正确。
2. 那么有什么方法能直接计算出几倍吗?可以先尝试列式,有困难的同桌先讨论一下。
(学生尝试练习)学生汇报:(以大、小狮子为例)师:现在求小狮子是大狮子的几倍?你为什么用除法计算?A:要算小狮子是大狮子的几倍就是算6里面有3个2,所以用除法。
B:要算小狮子是大狮子的几倍就是算2的几倍是6,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小结:所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什么方法来算?3.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这些动物之间存在这3种倍数关系,那么就只有这3种?(大小狮子合并成8头。
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将什么定为1份”的本领。
2.知道几个△就是△的几倍,并会列算式。
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感受获得新知的喜悦。
教学重点:
认识“倍”。
教学难点:
谁是谁的几倍。
教学准备:
每张桌子黄豆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口答:2+2+2+2+2+2=8+8+8+8=
表示个2表示个8
师:说得真好,这是我们前几天学的本领,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
二、探索新知。
1.观察“划船”主题图。
师:小胖的学校组织他们去公园春游了,这是他们在划船的情景,从这张图中你知道些什么?(小组讨论。
)
汇报:(1)一共有6条船,1条黄船,2条绿船,3条红船。
(2)每条船上的人数都是3人。
(3)绿船的人数是黄船人数的加倍。
2.看“黄船”图,引出“倍”。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有1条黄船,船上有3人,就是几个几?(1个3)算式呢?(13=3)1个3还表示3的1倍,算式:31=3。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本领:倍(板书课题)。
3.认识“几个3就是3的几倍”。
(1)看“绿船”图。
师:刚才有同学说“绿船人数是黄船人数的加倍。
”说得很好,这是一年级学的本领。
也就是——把黄船上的人数看作1份,绿船上的人数有这样的2
份,2个3也就表示3的2倍,所以绿船上的人数是黄船上人数的2倍。
谁会列算式?
23=6或32=6(板书)。
(2)看“红船”图。
师:谁会学说这句话,告诉大家,黄船人数和红船人数的关系?(把黄船上的人数看作1份,红船上的人数有这样的3份,3个3也就表示3的3倍,所以红船上的人数是黄船上人数的3倍。
算式:33=9。
)
(学生个别说,同桌互说。
)
(3)看“划船”主题图。
师:一共有几个人在划船?你们是怎样想的?(小组讨论。
)
汇报:因为每条船上有3人,有6条船,所以一共有18人在划船,也就是3的6倍是18。
算式:36=18。
小结:几个3就是3的几倍。
4.练习。
2个2 4个8
2的倍的倍
==
三、运用新知。
1.观察“转杯”图。
(1)同桌互说转杯中人数的倍数情况。
(2)独立完成课本第2题的填空。
2.出示“量绳”图。
(1)问:把什么看作一份?第3组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2)独立完成课本第3题的填空。
四、巩固新知。
看谁做得又好又快(课本第4题)。
五、体验收获,反思评价
今天你学的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