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82.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2.通过日常经历体验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关性,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

利用“生物循环示意图”、“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并能阐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能够简要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通过阅读“可可西里藏羚羊”的资料,能够举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通过分析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大气、水文、生物、植被、土壤各要素发展演化与干旱的环境相统一协调

通过“热带雨林的破坏“带来的影响,说明”牵一发而动全身“

通过分析“东北森林的变化“,学生能够说明森林的变化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进一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怀。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等观念。认识陆地环境的复杂多样和规律性,树立科学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

1.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表现(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

【教学难点】

地理要素间物质和能量交换、整体性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平衡功能;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知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具备基本的地理阅读分析、提取信息和能力。需要补充光合作用、分解作用等知识,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案例教学、启发示教学

【教具准备】

多媒体素材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展示:西双版纳自然风光视频,说明“一方水土一方情“,说明地理环境要素包括:大气、水、土壤、岩石、生物。

引入新课

[活动]读5.2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思考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生物、土壤、大气、水、岩石

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

①大气降水使土壤、水圈和生物不断获得水分的补给。

②水面的蒸发、土壤表面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水又以水汽的形式再进入大气。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固定下来,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植物死亡后,遗体被微生物分解,能量又被最终环境中去。

4、该例子说明了什么?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了相互渗透和相互相互作用的整体。小结:整体性的含义: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过渡]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产生新的功能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主要依赖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活动:地理环境与藏羚羊数量的关系?

藏羚羊的数量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基本恒定的现象

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平衡功能。

三、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要素的演化。

1、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

西北内陆地区地理环境各要素在景观上与干旱的环境相协调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例:热带雨林的砍伐

说明:自然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发生变化

案例教学

进一步说明“牵一发而动全身”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1、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

A、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B、使自然地理要素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C、具有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D、某些地理要素的生产能力

2、有关水土流失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土流失只是土壤的侵蚀过程

B、水土流失会导致地貌的变化

C、水土流失会导致植被的退化

D、水土流失会导致地方气候的变化

3、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分解作用

4、大气中的氧主要来自

A、水的分解

B、细菌的分解

C、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课例分析:

1.改变了教材观,变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课标;对教材进行整合重组。达到课标的要求。2.以活动为主线,疑问为主轴。

3.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落实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主体性的发挥;渗透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4.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容量

5.应进一步体现了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实施,应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

6.采用学案辅助教学

7.讲练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