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机(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27 MB
  • 文档页数: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 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5
病 因 的分类
4.陈无择的三因分类法

外所因:六淫
内所因:七情
不内外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虫兽所伤
5.本书的病因分类法:

外感致病因素:六淫,疠气
内伤致病因素:七情,饮食,劳逸
其他致病因素:外伤,虫兽伤,烧烫伤,冻伤
邪 如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耳 内肿痛或流脓等。
28
性质和致病特征
火 2.火热易扰心神
轻者,心神不宁而心烦、失眠。 重者,扰乱心神,出现狂躁不安,神昏谵语等症。

29
性质和致病特征
3.火热易伤津耗气 热淫于内,迫津外泄,气随津脱;
火 热盛耗津,直接伤阴。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

六气的异常变化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
使人致病--外感病邪
8
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外感性 季节性 地域性 环境性 相兼性 转化性
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9
概念
凡致病具有轻扬开泄、善行数变、动摇不定、多

兼他邪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致病特征

一、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3)寒中胃肠,脘腹剧痛。 (4)寒客肝脉,少腹或阴部冷痛。
14
性质和致病特征
3.寒性收引

(1)气机收敛,筋脉挛急。
(2)寒邪侵表,恶寒、发热、无汗等。
(3)寒客血脉,头身疼痛,脉紧。 (4)寒客经络关节,挛急作痛,屈伸不利。

屈伸不利:如图所示
15
概念
湿
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湿邪。
同:皆为阳盛,都属外感邪气,致病相同。
邪 异:热邪致病多表现为全身性弥漫性发热征象; 火邪致病多表现为某些局部症状。 如肌肤局部红肿热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
27
性质和致病特征
1.火热为阳邪,其性趋上
火 “阳盛则热”,发为实热性病症--恶热、烦渴、汗
出、脉洪数等症。 火性趋上,易侵害人体上部,尤以头面部多见。
可致病的病理产物:痰饮,淤血,结石
6
中医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
中医探究病因的主要方法:辨症求因
概 辨证求因——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
证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
依据。这种方法称为“辨症求因”,又称“审

症求因”。
7
一、六淫
第 基本概念
一 六气:风、寒、暑、湿、燥、火

六种自然界气候变化。
二、风性善行而数变

10
致病特征
风 三、风性主动 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 如眩晕、震颤、抽搐等。 四、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邪 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11
概念
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寒邪
寒 伤寒与中寒的区别: 伤寒:寒客肌表,郁遏卫阳。 中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
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而致。

内湿:由脾失健运,水湿停聚而成。
16
性质和致病特征
湿
1.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属水,故为阴邪;湿留脏腑经络,阻遏气机。
①湿邪困脾:泄泻、水肿、尿少等。
②湿阻胸膈:胸膈满闷。
③湿阻中焦:脘痞腹胀,食欲减退。

④湿阻下焦:小腹胀满,小便淋涩不畅。
17
性质和致病特征
2.湿性重浊
湿 (1)重——症状具有沉重感——头重如裹,四肢 沉重,如“湿痹”或“着痹”等。
(2)浊——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
①湿浊在上:面垢眵多;
②湿滞大肠:大便溏泄、下痢脓血;

③湿浊下注: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 ④湿淫肌肤:湿疹浸淫流水。
18
性质和致病特征
3.湿性黏滞
第四章 病因病机
1
第一节 病因
2
目的与要求
1.掌握病因的概念。 2.掌握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和各自的致病特点。 3.掌握疠气的致病特点。 4.掌握七情的概念,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5.熟悉饮食失宜、劳逸过度的致病规律和特点。 6. 熟悉痰饮、瘀血的基本概念
瘀血的形成原因和致病特点。
3
病因的概念
病因--引起疾病的原因.
头昏、目眩、面赤等。
“散”即暑邪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气随津脱,津
气两伤,可见口渴尿少,气短乏力。

23
性质和致病特征

3.暑多挟湿
临床常见:
暑热症:发热、烦渴症。
湿阻症:身热不扬、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
泄不爽等。

24
概念

凡致病具
有干燥、收敛
特性的外邪,
称为燥邪。

温燥与凉燥的区别:
温燥:发于初秋,燥与热合。 凉燥:发于深秋,燥与寒合。
概念

凡夏至之后,立秋之前,致病具有炎热、升
散、兼湿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
伤暑与中暑的区别:

起病缓,病情轻者为“伤暑”;
发病急,病情重者为“中暑”。
21
性质和致病特征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伤人多见高热、心烦、面赤、脉洪大等。

22
性质和致病特征
2.暑邪升散,扰神伤津耗气

“升”即暑邪易上扰心神,侵犯头目,可见胸闷、
wenku.baidu.com

25
性质和致病特征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邪为病,出现各种干燥、涩滞的症状。如口鼻
燥 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皲裂,毛发不荣,尿少 便干等。 2.燥易伤肺 影响肺之宣降,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 痰中带血,甚则喘息胸痛等。

26
概念

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邪。
火邪与热邪的区别:
湿 (1)症状的黏滞性——排泄物及分泌物多滞涩不
畅。如:痢疾大便排泄不爽;淋证小便滞涩不畅。 (2)病程的缠绵性——如湿温、湿疹、湿痹等反 复发作,缠绵难愈。

如图所示:
19
性质和致病特征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
湿邪为病,多侵袭人体的下部。
如水肿、湿疹等病以下肢较为多见。

下肢的水肿 如图所示:
20
概 病因学说:研究各种病因的概念、形成、性质、
致病特点及其所致病证临床表现的理 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病 因 的分类
1.《内经》阴阳分类法:
生于阳——得之风雨寒暑

生于阴——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2.《内经》三部分类法:
喜怒不节则伤脏
风雨则伤上

清湿则伤下
3. 张机传变途径分类法: 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


12
性质和致病特征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遏卫阳: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涕等。
寒中脾胃: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
寒中少阴:恶寒肢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

精神萎靡、脉微细等。
13
性质和致病特征
寒 2.寒性凝滞
(1)滞涩不通,不通则痛。
(2)寒客肌表经络,头身肢体关节疼痛,
如“寒痹”或 “痛痹”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