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2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详案(最新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详案(最新7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7篇我们通过详细的教案,可以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教案的编写过程让教师能够更好地设计课堂活动和互动环节,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篇1课程学习目标目标解读1.理解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2.能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3.深刻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意义,能熟练应用相应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法指导三种力的认识是本章的基础,物体的受力分析必须准确,再利用力的合成和分解来解决问题。
课程导学建议重点难点掌握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特点,运用力的合成和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本章复习课建议用1节课的课时,关键仍然在对基础问题的复习上,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及对其大小、方向的认识,并能够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现阶段受力分析也只分析物体受力个数比较少、简单的情况,注意教学的层次性和渐进性。
课前准备本章知识学生的掌握情况可能有比较大的差异,要了解大多数学生处于什么状况。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收集学生提出来问题,注意一题多解的准备。
导学过程设计程序设计学习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媒体运用预习过程梳理知识确保每一位学生处于预习状态。
回顾本单元内容,可以查阅教材和以前的学案,对本章内容的知识体系和重点难点有所了解。
ppt演示课题及学习目标完成学案巡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展,学生填写学案的情况。
尽可能多得独立完成学案内容,至少完成单元体系构建的内容。
结对交流指导、倾听部分学生的交流,初步得出学生预习的效果情况。
就学案中有疑惑的内容与结对学习的.同学交流。
课堂探究小组讨论小组展示补充质疑教师点评主题1:对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总结弹力、摩擦力的特点,如何判断弹力、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1)分析甲、乙两位同学谁对谁错,为什么。
(2)说说对于发生微小形变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以及静摩擦力,我们该采用什么方法判断。
(3)说说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学案§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案一、机械运动1.定义: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无论是巨大的天体,还是微小的原子、分子,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
运动是,静止是。
二、物体和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的点。
①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因而其突出特点是“具有质量”和“占有位置”,但没有大小,它的质量就是它所代替的物体的质量。
②质点没有体积,因而质点是不可能转动的。
任何转动的物体在研究其自转时都不可简化为质点。
第一章第2页③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很大的物体也可简化为质点。
同一个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又不能看作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
3.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这种思维方法叫理想化方法。
质点就是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建立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
思考题:1.能否把物体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吗?2.研究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要研究这辆汽车车轮的转动情况,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3.原子核很小,可以把原子核看作质点吗?第一章第3页三、参考系1.定义:.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运动,得到的结果会。
3.参考系的选择: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选取参考系时要考虑研究问题的方便,使之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的简单。
在不说明参考系的情况下,通常应认为是以为参考系的。
四、坐标系:1.坐标系:为了定量研究运动,必须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这样才能应用数学工具来研究运动。
2.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
第一章第4页第一章第5页【学习心得】课后练习与提高1.下述情况中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是()A.研究小孩沿滑梯下滑。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5篇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的分解概念。
2、知道力的分解是合成的逆运算,并知道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学会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力。
4、学会用力的分解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情景的再现和实验模拟体会物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对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的分析,理解按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力的意义,并感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情景,激发求知欲望和探究的兴趣。
2、通过对力的分解实际应用的分析与讨论,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培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力的分解的概念,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按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
教学难点: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1、观察一幅打夯的图片,分析为什么需要那么多人一起打夯。
2、模拟打夯,指出用多个力的共同作用来代替一个力的作用的实际意义,突出等效替代的思想。
3、引出力的分解的概念:把一个力分解成几个分力的方法叫力的分解。
(二)一个力可分解为几个力?由打夯的例子可以看出一个力的作用可以分解为任意几个力,最简单的情况就是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
(三)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力遵循什么规则?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因此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也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四)力的分解实例分析以一个力为对角线作平行四边形可以作出无数个平行四边形,因此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有无数组解,但如果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那力的分解就只有唯一解了。
如何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呢?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
一、斜面上重力的分解[演示]用薄塑料片做成斜面,将物块放在斜面上,斜面被压弯,同时物块沿斜面下滑.[结论]重力G产生两个效果:使物体沿斜面下滑和压紧斜面.[分析]重力的两个分力大小跟斜面的倾斜角有何关系?[结论]通过作图和实验演示可看出倾角越大,下压分力越小而下滑分力越大。
高中物理必修一学案高一物理组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要点导学]1.质点:在某些情况下,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不考虑其_______,把物体看成是一个具有_______的点,这样的物体模型称为“质点”。
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被选来_______的其他物体称为“参考系”。
通常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如果不声明参考系,则默认以_______为参考系。
3.坐标系:为了定量研究运动,必须在参考系上建立_______,这样才能应用数学工具来研究运动。
[范例精析]例1 在研究火车从上海站到苏州或南京站的运动时间(通常只须精确到“分”),能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在研究整列火车经过一个隧道的时间(通常精确到“秒”),能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由此你得出什么看法?例2敦煌曲子词中有一首:“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请用物理学知识解释“山走来”和“山不动,是船行”。
你由此又得到什么看法?[能力训练]1、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考系。
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群山两岸走”,描述竹排的运动是以为参考系的,描述群山的运动是以为参考系的。
2、一个皮球从2m高处落下,与地面相碰后反弹跳起0.5m,则此过程中皮球通过的路程为m,位移为m,该球经过与地面多次碰撞后,最终停在地面上,则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皮球的位移是m.3、下列说法中指时刻的有()A.学校每天上午8点整开始上课B.学校每节课40minC.某次测验时间是100min钟D.考试9︰40结束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一定是体积极小的物体B.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问题,自行车都不能视为质点D.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被视为质点5、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但位移的大小和路程总是相等B.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C.位移仅取决于始末位置,而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线D.在某一运动过程中,物体经过的路程总大于或等于物体位移的大小反思:二、时间和位移[要点导学]1.如果用一条数轴表示时间,则时刻t就是时间轴上的_______,时间间隔Δt就是时间轴上的_______。
高一物理教案设计(优秀5篇)篇一:高一物理必修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它在某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在曲线这一点的切线上。
2、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外力与初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1、重点: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难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前边几章我们研究了直线运动,同学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什么是直线运动?2、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发生的是曲线运动,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新课学习展示图片:卫星绕地球的运动人造地球转弯的火车这几幅图中物体的运动轨迹有何特点?(轨迹是曲线)请大家举出一些生活中的曲线运动的例子一、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1思考: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除了运动轨迹不同,还有什么区别?2.观察课本P32图6.1-1和图6.1-2思考:砂轮打磨下来的炽热微粒。
飞出去的链球,它们沿着什么方向?3、讨论或猜测,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应该怎样?4、是不是象我们大家猜测的这样呢?让我们来看一个演示实验:教师演示课本P32演示实验验证学生的猜测,从而得到结论: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切线方向5、什么是曲线的切线呢?结合课本P33图6.1-4阅读课本P33前两段加深曲线的切线的理解。
6、阅读课本P33第四段,试分析推理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速度是________(矢量。
标量),所以只要速度方向变化,速度矢量就发生了________,也就具有________,因此曲线运动是________。
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1、提出问题:既然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那么由可知具有加速度,又由可知受力不为零,那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呢?2、实验探究器材:光滑玻璃板小钢球磁铁演示:小钢球在水平玻璃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目录一、运动的描述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1-2.1 基本概念 (2)§1-2.2 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4)§1-2.3运动图象问题 (7)§1-2.4 追击和相遇问题 (11)§1-2.5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 (15)1-2.阶段测试 (18)三、相互作用 (20)§3.1重力、弹力、摩擦力 (20)§3.2受力分析 (24)§3.3力的合成和分解 (27)§3.4共点力的平衡 (30)3.阶段测试 (33)四、牛顿运动定律 (35)§4.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35)§4.2牛顿第二定律 (39)§4.3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超重失重 (45)§4.4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连接体问题 (48)4.阶段检测(一) (51)4.阶段检测(二) (54)五、自选题 (56)一、运动的描述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2.1 基本概念【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质点、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2、清楚相似物理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自主学习】1、机械运动:定义:。
宇宙间的一切物体,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分子、原子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所以运动是的.平常说的静止,是指这个物体相对于其他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静止是的.2、参考系:⑴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的物体。
⑵同一个运动,如果选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观察到的运动情况可能不相同。
例如:甲、乙两辆汽车由西向东沿同一直线,以相同的速度15m/s并列行驶着.若两车都以路旁的树木作参考系,则两车都是以15m/s速度向东行驶;若甲、乙两车互为参考系,则它们都是的.⑶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但在实际问题中,以研究问题方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一般选取为参考系。
3、质点:⑴定义:⑵是否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成质点?试讨论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条件:⑶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客观并不存在。
高一物理必修一学案答案【篇一:高中物理必修1学案】xt>第1课时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课前自主学习㈠课本导读1.物体的_____________随时间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_______、最_____的运动形态。
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支叫做力学。
我们在学习力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机械运动的规律,还要学习其中的科学研究的方法。
无论从逻辑上还上从历史上讲,力学都是________的基础。
2.要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因是:任何物体都有一定的_______和_______,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要同时把物体上的各个点(无数个)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都描述清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物体只有一个点,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3.在一些情况下,我们如果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抽象为一个点,并不会对所研究的问题带来大的偏差。
把物体抽象成一个点,尽管与真实的自然界不相符,但是它使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单化,使我们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得以进行,不至于寸步难行。
例1.地球在绕太阳公转,同时又在自转,如果只研究地球公转,我们______(可以、不可以)把地球看成一个点,如果我们研究地球的自转_________(可以、不可以)把地球看成一个点。
例2.火车在铁轨上行驶,如果我们只研究火车整体的运动时,_________(可以、不可以)用一点来表示火车,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要研究火车车轮的运动,_________(可以、不可以)把火车看成一个点。
4.质点的概念:⑴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质点没有形状、大小、体积而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
⑵我们把物体看成质点时忽略了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和转动等次要因素,抓住了物体具有一的空间位置和________等主要因素。
高一物理教案人教版必修一5篇教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典型事例研究分析,揭示学科相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实质和价值及明确的应用方向。
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高一物理教案人教版必修一,方便大家学习。
高一物理教案人教版必修一篇1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曲线运动;2、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怎样确定的;3、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重点:1、什么是曲线运动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的确定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学难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前边几章我们研究了直线运动,下边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1、什么是直线运动?2、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发生的是曲线运动,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1、曲线运动(1)几种物体所做的运动a:导弹所做的运动;汽车转弯时所做的运动;人造卫星绕地球的运动;b:归纳总结得到: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
(2)提问:上述运动和曲线运动除了轨迹不同外,还有什么区别呢?(3)对比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和弯道上行驶的情况。
学生总结得到: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是时刻改变的。
过渡: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呢?2: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1)情景:a:在砂轮上磨刀具时,刀具与砂轮接触处有火星沿砂轮的切线方向飞出;b:撑开的带着水的伞绕伞柄旋转,伞面上的水滴沿伞边各点所划圆周的切线方向飞出。
(2)分析总结得到: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3)推理:a:只要速度的大小、方向的一个或两个同时变化,就表示速度矢量发生了变化。
b:由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所以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过渡:那么物体在什么条件下才做曲线运动呢?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1)一个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钢珠,如果从旁给它施加一个侧向力,它的运动方向就会改变,不断给钢珠施加侧向力,或者在钢珠运动的路线旁放一块磁铁,钢珠就偏离原来的方向而做曲线运动。
新课标高一物理必修1教案5篇新课标高一物理必修1教案篇1学习目标:1.知道滑动摩擦产生的条件,会正确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会用公式F=μF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因素。
3.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以及大小和方向。
4.理解静摩擦力。
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
学习重点: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并会用F摩=μFN解决具体问题。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静摩擦力的概念。
学习难点:1.正压力FN的确定。
2.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的判定。
主要内容:一、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滑动时,或者在另一个物体上有滑动的趋势时我们会感到它们之间有相互阻碍的作用,这就是摩擦,这种情况下产生力我们就称为摩擦力。
固体、液体、气体的接触面上都会有摩擦作用。
二、滑动摩擦力1.产生: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相互接触、相互挤压、相对运动、表面粗糙。
①两个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
摩擦力与弹力一样属接触作用力,但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不挤压就不会出现摩擦力。
挤压的效果是有压力产生。
压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也叫正压力,压力属弹力,可依上一节有关弹力的知识判断有无压力产生。
②接触面粗糙。
当一个物体沿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接触面粗糙,各凹凸不平的部分互相啮合,形成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即为摩擦力。
凡题中写明“接触面光滑”、“光滑小球”等,统统不考虑摩擦力(“光滑”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③接触面上发生相对运动。
特别注意:“相对运动”与“物体运动”不是同一概念,“相对运动”是指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以施力物体为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而“物体的运动”一般指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3.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这里的“相对”是指相互接触发生摩擦的物体,而不是相对别的物体。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学案(共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新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精品学案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习目标:1. 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抽象,知道实际物体在什么条件下可看作质点,知道这种科学抽象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2. 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和如何选择参考系。
学习重点:质点的概念、参考系。
学习难点:质点概念的理解。
自主学习:(一)、物体与质点1、观看鸽子飞行的录像。
思考:(1)要准确描述鸽子身上各点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不是容易事,困难和麻烦出在哪儿呢?(2)如果我们研究它从家里出发到你亲戚家送信,需要了解它各部分运动的区别吗?(3)如何才能较准确地描述它的运动呢?提示:有些时候为了便于分析,常常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
观看“神舟”5号运行时在指挥部荧光屏上的显示为一个小小的光点。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
物体变化,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用来代替物体的叫质点。
提示: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
质点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如果在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以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别是次要因素或无关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着质点。
2、思考:(1) 观看太阳系运行的模拟动画: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能否把地球视为一个点呢?(2) 观看火车运行模拟动画:一列沿京沪铁路运动的火车,若研究它从上海到北京的运动能否把它简化为一个点?(3)观看地球公转和四季变化的模拟动画:研究地球上各处的季节变化时,能否把它视为质点呢。
(4)观看火车过桥的图片。
研究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运动时,能否把它简化为一个质点?3、讨论:(1)物体是否在所有的情况下都能看作质点?(2)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是什么?(3)物理中的“质点”跟几何学中的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4)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随时都看成质点吗归纳:①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因而其突出特点是“具有质量”和“占有位置”,但没有大小,它的质量就是它所代替的物体的质量。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篇: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运动、空间和时间(第二一、课题:运动、空间和时间(第二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司南版二、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运动有多种类型,机械运动是一种简单的运动形式(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通常选择参考系时,要考虑研究问题的方便;在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才有意义.(3)、知道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知道时间的法定计量单位及其符号.2、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2)、学会用时间数轴来描述物体运动过程的时间和时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教学重点:1、参考系的概念,及学会合理选择参考系判断物理的运动情况2、学会用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3、学会用时间数轴来描述物体运动过程的时间和时刻五、教学难点:1、学会合理选择参考系判断物理的运动情况2、学会用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六、教学工具: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与内容(一)、本章课程的引入:结合课本16页内容,在学生自行阅读的基础,教师引入本章内容并简要讲解本章的学习要求(可见课本16页)(二)主要教学内容1、机械运动和参考系:(1)、各种运动:机械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等(2)、机械运动的定义:一个物理相对别的物理位置的变化,简称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基本形式(3)、参考系的概念:在描述物体运动时,选作标准的参照物,叫参考系教学过程:以课本所介绍的电梯运动为例来说明选择参考系的必要性并强调:对于同一运动,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观察和描述的结果可能会不同的。
(4)、参考系的确定方法教学过程1:学生讨论以下题目:例1、下列关于参考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b、被研究的物体必须沿参考系的连线运动;c、参考系必须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或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d、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
高一物理必修一教案(九篇)高一物理必修一教案篇一1.教材分析:本学期期采用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物理》必修一,必修一模块是高中物理共同必修模块,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完成这一模块的学习。
本模块划分为“运动的描述”和“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两个二级主题,模块涉及的概念和规律是高中物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有关实验在高中物理中具有典型性,通过这些实验学习,可以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及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全书分为四章,分别是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2.学生分析:今年的高一学生基础很好,虽然不如省重点中学的质量,但是和往年相比,学生要好很多。
除了少部分学生可以要求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外,大部分学生应定位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适应科学探究教学方法,培养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形成比较完整的牛顿力学体系。
3.教法、学法分析:针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取重知识和重概念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强调学生的课前预习,争取少讲、精练、多思考。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加强学生实验的教学,加强物理综合知识的分析和讨论。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
二、教育目标任务要求1.认真学习大纲和调整意见,理解教材编写意图。
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了解不同学生的主要学习障碍,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计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要特别强调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 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对课堂例题与习题要精心筛选,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少、求活,强调例题与习题的教育教学因素,强调理解与运用。
3.加强教科研工作,提高课堂效率。
要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掌握基本科学方法、形成科学世界观方面。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教案5篇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教案篇1一、导入新课质点的各式各样的运动,快慢程度不一样,那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呢二、新课教学(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知道速度是描述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2、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3、知道瞬时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同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二)学生目标完成过程1、速度提问:运动会上,比较哪位运动员跑的快,用什么方法学生:同样长短的位移,看谁用的时间少。
提问:如果运动的时间相等,又如何比较快慢呢学生:那比较谁通过的位移大。
老师:那运动物体所走的位移,所用的时间都不一样,又如何比较其快慢呢学生: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来比较,就找到了比较的统一标准。
师:对,这就是用来表示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在初中时同学就接触过这个概念,那同学回忆一下,比较一下有哪些地方有了侧重,有所加深。
板书:速度是表示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用v=s/t表示。
由速度的定义式中可看出,v的单位由位移和时间共同决定,国际单位制中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常用单位还有km/h、cm/s等,而且速度是既具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即矢量。
板书: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2、平均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位移都是相等的,那v=s/t是恒定的。
那么如果是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相等,那又如何白色物体运动的快慢呢那么就用在某段位移的平均快慢即平均速度来表示。
例:百米运动员,10s时间里跑完100m,那么他1s平均跑多少呢学生马上会回答:每秒平均跑10m。
师:对,这就是运动员完成这100m的平均快慢速度。
板书:说明:对于百米运动员,谁也说不来他在哪1秒破了10米,有的1秒钟跑10米多,有的1秒钟跑不到10米,但它等效于运动员自始至终用10m/s的速度匀速跑完全程。
物理必修一全册学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习目标】1.掌握质点的概念,能够判断什么样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并能判断物体在不同参考系下的运动情况。
3.认识坐标系,并能建立坐标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课前预习】1.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变化,也就是物体的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最的运动形态,称为机械运动。
是绝对的,是相对的。
2.质点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和,把它简化为一个,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的物理模型。
3.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是否随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
【课堂练习】1.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B.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C.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3.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写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B.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D.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4.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A.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B.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课后练习】5.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的多少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D.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6.坐在美丽的校园里学习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是静止不动的,这是因为选取作为参考系的缘故,而“坐地日行八万里”是选取作为参考系的。
第一篇: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章:探究匀变速运动的规律第三章:力物体的平衡第四章:力与运动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运动学问题是力学部分的基础之一,在整个力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讲运动的初步概念,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贯穿了几乎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尽管在前几年高考中单纯考运动学题目并不多,但力、电、磁综合问题往往渗透了对本章知识点的考察。
近些年高考中图像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它属于数学方法在物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内容要点课标解读认识运动1 理解参考系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选定2 认识质点模型建立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况简化为质点时间时刻3 街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4 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5 知道标量和矢量,位移是矢量,时间是标量6 了解打点计时器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运动信息物体运动的速度7 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8 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平均速度9 理解瞬时速度的意义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10 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11 是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用图象描述物体的运动12 理解物理图象和数学图象之间的关系13 能用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14 知道速度时间图象中面积含义,并能求出物体运动位移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一、运动的描述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2.1 基本概念 参考答案例1、B例2、AD 若末速度与初速度同向,即物体做单向加速运动,由V t =V 0+at 得,a=6m/s 2. 由V t 2─V 02=2ax 得,x=7m.若末速度与初速度反向,即物体先减速至零再加速,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V t =V 0+at 得,a=─14m/s 2, 由V t 2─V 02=2ax 得,x=─3m. 综上选AD例3、B 针对练习:1、B2、D3、BCD4、AD5、BC6、B 能力训练:1、D2、D3、D4、C5、C6、A7、BCD8、AC9、BD 10、解:设从甲地到丙地的路程是S ,由题设,V =12s s s 2V 2V +=12122V V V V +§1-2.2 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参考答案例1、解:v 0=15m/s ,a =-6 m/s 2,则刹车时间为 t =0v a-=2.5s ,所以滑行距离为 S =2002v a-=18.75例2、解:在连续两个10s 内火车前进的距离分别为S 1=8×8m =64m ,S 2=6×8m =48m. 由△S =aT 2,得a =△S / T 2=(S 2 -S 1)/ T 2=0.16m/s 2, 在第一个10s 内,由S =v o t +12at 2,得v 0=7.2m/s 例3、设全程的最大速度为v ,则S =v t/2 ① 又 v =a 1t 1=a 2t 2 ② t =t 1+t 2 ③ 联立三式得 t =12122()S a a a a +针对训练:1、ABC2、C3、ABC4、B5、(v 2-v 1)/T6、本题有多种解法,用图像法求解是较为简便的方法。
根据题意作出列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列车通过的位移在数值等于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梯形的面积值,即有 s =12v(t +t 2) =12v (t +t -t 1-t 3) 又t 1=v/a 1,t 3=v/a 2 则有121(2)2v vs v t a a =-- 得1211()2s v t v a a =++ 能力训练:1、AB2、C3、4、5.255、1406、解:解:由△S =aT 2,得a =△S / T 2=(S 2 -S 1)/ T 2=2.25m/s 2, 在头4s 内,由S 1=v o t +12at 2,得v 0=1.5m/s 7、解:由S =v o t 1+12at 12① S =v 1t 2+12at 22 ②又v 1=v o +at 1 ③ 联立得a =1212122()()S t t t t t t -+8、根据v t 2=2a 1S 1 S 1=800m v t 2=2a 2S 2 S 2=640m 则S =S 1+S 2=1440m 9、如右图所示 则S =2vt v =5m/s 10、解析:(1)由a =2st ∆知小球的加速度 a =2220150.1BC ABs s t --= cm/s 2=500 cm/s 2=5 m/s 2 (2)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即 v B =1520220.1AC s t +=⨯ cm/s=1.75 m/s (3)由于相邻相等时间的位移差恒定即s CD - s BC = s BC - s AB 所以s CD =2s BC -s AB =(40-15)cm=25 cm=0.25 m (4)设A 点小球的速率为v A因为v B =v A +at v A =v B -at =1.75-5×0.1=1.25 m/s 所以A 球的运动时间t A =1.255A v a = s=0.25 s ,故A 球的上方正在滚动的小球还有两个. 参考答案:11§1-2.3 运动图象问题例1、如图所示,根据升降机的速度图象,则矿井的深度h 可由梯形面积得出:h =12(10+25)⨯6 =105(m) 本题也可用平均速度求解,即先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每段的平均速度02tv v v +=,然后根据s = vt 计算即可:(1)匀加速上升阶段:h 1 = v 1t 1 = 02v + t 1= 062+⨯5 = 15(m)(2)匀速上升阶段:h 2 = v 2t 2 = 6 ⨯10 = 60(m)(3)匀减速上升阶段:h 3 = v 3t 3 = 02v +t 3 = 602+⨯10 = 30(m)所以,矿井深度h=h 1+h 2+h 3=15+60+30=105(m ) 例2、C 针对练习:1、B2、A3、AB4、⑴正、负、正⑵负、正、负⑶a 、相同 b 、此时二者速度相同c 、增大、t 0 能力训练:1、AC2、BC3、ACD4、BD5、ABD6、AC7、C8、C9、3m/s 2、为正;0,1.5m/s 2,负向§1-2.4 追击和相遇问题 参考答案:例1:解:①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设所用时间为t v 汽=at =v 自 t =10s最远距离x =x 自-x 汽 =v 自t -12at 2 =25m②设汽车追上自行车所用时间为t /此时x 自=x 汽v 自t /=12a t /2 t /=20s此时距停车线距离x =v 自t /=100m 此时汽车速度v 汽=a t /=10m/s例2:解:设两车恰好相撞,所用时间为t ,此时两车速度相等v 1-at =v 2此时位移关系如图s +x2=x1 x1=v 1t -12at 2 x2=v 2 t由以上计算式可得a =()2122v v s-所以要使两车不相撞a>()2122v v s-例3:解:①设刹车速度大小为av m 2=2ax ma =7m/s 2肇事车先匀速,后减速 x 匀+x 减=AB +BC x 匀=v A t ,t =0.7s v A 2=2a x 减由以上计算式可得 v A =16.7m/s②设肇事汽车从A 到E 仍做匀速 x 匀=v A t =11.7m x BE =AB -x 匀=5.8m 汽车从E 到B 做匀减速v A t EB -12a t EB 2=x BE t EB =0.38s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 v =EBt BD=6.8m/s 针对练习: 1.解:v =120km/h =1003m/s 汽车先匀速,后减速,直到停止s =x 匀+x 减=vt +22v a=155.56m2.解:若两车不相撞,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小,设此时所用时间为t ,此时v 客=v o -at =v 货 t =17.5s此时x 客=v o t -12at 2=227.5mx 货=v 货t =105m x 客> x 货+120 所以两车相撞3.解:设B 经时间t 速度减为0v 2-at =0 t =5s 此时x A =v 1t =20mx B =v 2t -12at 2=25m 所以此时没追上,AB 相距5m ,设A 走5m 所用的时间为t / v 1 t /=x B -x A t /=1.25s A 追上B 所用时间 t 总=t +t /=6.25s4、解:设在曝光的0.02s 内,石子实际下落的距离为l ,据题意则4cm :10cm =1.6cm :l , l =40cm =0.4m则可算出石子了开始被摄入时的瞬时速度为 0.420/0.020.02l mv m s s s=== 设下落的石子为自由落体,则有v 2=2gh222(20/)202210/v m s h m g m s ===⨯ 答:石子是从距这个窗子20m 的高处落下的。
新高一必修一物理教案(优秀10篇)高一必修一物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
2、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二、能力目标1、运用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
2、能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
3、会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有关问题(只限于一维运动).三、情感目标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推理方法。
2、使学生知道自然科学规律发现的重大现实意义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基本掌握动量守恒定律。
难点:对动量守恒定律条件的掌握。
教学过程:动量定理研究了一个物体受到力的冲量作用后,动量怎样变化,那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相互作用时,会出现怎样的总结果?这类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例如,两个紧挨着站在冰面上的同学,不论谁推一下谁,他们都会向相反的方向滑开,两个同学的动量都发生了变化,又如火车编组时车厢的对接,飞船在轨道上与另一航天器对接,这些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物体的动量都有变化,但它们遵循着一条重要的规律。
(-)系统为了便于对问题的讨论和分析,我们引入几个概念。
1.系统:存在相互作用的几个物体所组成的整体,称为系统,系统可按解决问题的需要灵活选取。
2.内力:系统内各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内力。
3.外力:系统外其他物体作用在系统内任何一个物体上的力,称为外力。
内力和外力的区分依赖于系统的选取,只有在确定了系统后,才能确定内力和外力。
(二)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演示】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的A、B两滑块在P、Q两处,在A、B间压紧一被压缩的弹簧,中间用细线把A、B拴住,M和N为两个可移动的挡板,通过调节M、N的位置,使烧断细线后A、B两滑块同时撞到相应的挡板上,这样就可以用SA和SB分别表示A、B 两滑块相互作用后的速度,测出两滑块的质量mA\mB和作用后的位移SA和SB比较mASA 和mBSB.高一物理必修一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问题中能够区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知道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矢量,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够画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3、知道力的两种不同的分类;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对某个力进行分析的线索和方法。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3篇(完整)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为您细心整理了3篇《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盼望能对您的写作有肯定的参考作用。
高中必修一物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学问的应用。
2、通过观看、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学问。
3、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声可以传递信息,声可以传递能量。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学问的应用。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学情预设】:学生举例:听天气预报,知道天气状况;听教师讲课,获得学问;碎石;楼道声控开关;声呐。
这一章我们学习了好玩的声现象,知道了声的概念特别广,包括我们能听见的声音和听不见的超声和次声,同学们你们知道生在我们生活、生产和现代技术中有哪些应用呢?可见声的利用特别广泛,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声的利用【设计意图】:由学生熟识的现象引入,表达生活与物理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学导并举、约26分钟为了便于讨论,我们把声的利用进展以下分类:(一)声在生活中的应用【学情预设】:举诞生活中利用声的例子。
在生活中我们利用声音获得信息:如听教师讲课,人与人的沟通,听播送,依据打雷声推断要下雨了等等,可见声音是我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勤于观看的习惯。
【学情预设】:观看图片,了解超声波加湿器原理。
(多媒体展现)超声波加湿器:北方枯燥的的冬季,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灌中的水会被破裂为很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的湿度。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学问面。
【学情预设】:思索,答复,进展比照,区分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
提问:超声波加湿器是用来传递信息吗?总结:可见声除传递信息外,还可以传递能量。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声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特点,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特点.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4.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课前预习---读】
1.速度—时间图像:
(1)、速度一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
( 2).在v—t图象中可以得到关于物体运动的那些信息:
2。
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是什么样的?
3.上节课我们自己实测得到的小车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2—2—2所示.
请大家尝试描述它的运动情况.
1)、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什么特点?
2)、匀减速直线运动有什么特点?
3)关于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
B、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
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
D、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思:根据匀变速直线的特点和加速度的公式看能否做下面的题:
1)汽车以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6m/s2的加速度加速,10s后速度能达到多少?加速多长时间后可以达到80km/h?
2).一火车以2 m/s的初速度,1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火车在第3 s末的速度是多少?
【课堂学习】
【课堂小结】:
速度-时间关系式 : 求初速度0v 公式变形 :
求时间t 公式变形 : 求加速度a 公式变形 :
【课后巩固—练】
1.以6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小车,如果获得2m/s2的与运动方向同向的加速度,几秒后它的速度将增加到10m/s ( )
A.5s
B.2s
C. 3s
D. 8s
2.匀变速直线运动是( )
①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②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③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④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的直线运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3.一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则在下图所示的运动图像中表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的是 ( )
【课后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