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的实践与研究 结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7.82 KB
- 文档页数:17
小学美术创新教学实施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前言在当今社会,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开展了“小学美术创新教学实施与研究”课题。
本报告旨在总结课题研究成果,为小学美术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与目的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美术教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足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创新美术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目的1. 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小学美术创新教学方法。
2. 分析小学美术创新教学的实施策略及效果。
3. 为小学美术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1. 小学美术创新教学理论研究。
2. 小学美术创新教学实践探索。
3. 小学美术创新教学效果评价。
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收集国内外美术教育相关论文、专著,分析现有教学方法及成果。
2. 实证研究法:在小学开展美术创新教学实践,收集数据,分析教学效果。
3. 访谈法:对学生、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创新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小学美术创新教学理论研究1. 创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2.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式、情境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美术创新教学实践探索1. 教学设计:结合小学生特点,设计富有创意的美术课程,如动画制作、手工制作等。
2. 教学实施: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创新教学方法,开展美术教学活动。
3. 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小学美术创新教学效果评价1. 学生兴趣: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创新教学的兴趣和满意度。
2. 教学成果:分析学生的美术作品、创新能力等指标,评价教学效果。
3. 教师反馈:收集教师对创新教学的反馈意见,总结教学经验。
小学美术作业方面研修总结美术作业是小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感,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本次研修中,我们重点关注了如何通过作业设计引导学生们发现美、创造美。
我们认识到,一个好的美术作业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
我们探讨了如何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来设计作业。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们注重于色彩的感知和基本图形的识别,鼓励他们大胆地使用颜色,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更多地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的元素,并在作品中进行再现和创造。
我们发现,美术作业的评价方式也需要创新。
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过于注重作品的外在形式,而忽视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探索。
因此,我们提倡采用过程性评价和同伴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启发。
在实践环节,我们组织了多次教学观摩和交流会。
在这些活动中,老师们展示了自己的教学案例,分享了在美术作业设计和指导中的心得体会。
通过观摩其他老师的教学,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我们还邀请了美术教育专家进行了专题讲座。
专家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小学美术教育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新颖的教学理念。
这些内容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研修的最后阶段,我们对本次研修活动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我们认为,美术作业的设计和指导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拓宽视野,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引导他们在美术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本课题问题的提出。
为了适应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个性化和综合素养教育已成为当代建构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基本趋势。
在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7月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均对学校开发美术校本课程作了明确决定和要求。
特别《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要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各地美术教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教师应努力做好”开发工作,有组织地进行调查、了解,充分加以利用,积极编写校本课程与教材,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
为此,我们应把以上各阶段的决定和要求作为最有力的研究背景,来弥补农村学校不能完整按通用教材实施美术教学内容。
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在美术综合探索领域,尝试开发适应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农村美术校本课程。
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学习探索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创设良好的探究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尽量在学校原有基础上突出校本的课程特色,尤其在充分尊重学校师生的个性以及学校和社会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上下工夫。
使之更好地成为国家、地方课程的补充,更好地达到提高学校美育质量,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因此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专家学者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使我们对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有了一定的认识。
“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源于本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这一思想波及到世界上众多的国家,产生了“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支配下的多种多样的操作模式,它已成为了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种潮流,也是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基本趋向。
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的实践与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美术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也备受关注。
美术作业是学生通过实践和创作来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方式,而评价方法则影响着学生对美术作业的认知和学习动力。
传统的美术作业评价方法主要以作品评比和教师评分为主,存在着主观性强、评价标准不明确等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探索和改进评价方法,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能力的发展。
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对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的实践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结合相关文献及调查研究,对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的现状及其实践探索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有效性和改进策略,为美术教育的改进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美术作业评价在中小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进行实践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的实践与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美术学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研究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可以为学校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设计和改进美术教学评价体系,提高学校的美术教学质量。
通过对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的研究,还可以为美术教育研究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的实践与研究对于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水平、改进美术教学评价体系、推动美术教育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对该领域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字数:271】2. 正文2.1 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的现状调查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的现状调查主要包括对当前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的实际运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多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我们发现目前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存在以下几个普遍现象:大部分学校采用传统的定性评价方法,主要以老师主观评价为主,缺乏客观标准和量化指标。
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的实践与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和改进,评价方法也在不断探索与完善。
美术作业作为学生学习美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其评价方法的科学与有效性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与挑战,如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方式单一等,亟需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为此,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的实践与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促进学生成长,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
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分析,结合实践经验,寻找适合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的方法,并评估其实践效果,为中小学美术教育提供有效的评价方法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的实践与研究,通过对当前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的现状进行分析,揭示其中存在的困难与挑战,探索可行的解决方案,总结出有效的评价方法,并评估其实践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当前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的现状,了解各种评价方式的特点和应用情况;2. 探讨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的困难与挑战,分析评价过程中的问题及存在的障碍;3. 通过实践探索,寻找针对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的有效解决方案,促进作业评价的科学化和规范化;4. 总结研究成果,提出可行的实践建议,为中小学美术教育提供指导;5. 评估实践效果,探讨不同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3 研究意义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指导学生学习、促进教学改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美术作业作为中小学美术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研究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价学生的美术表现,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的实践与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中小学美术作业的评价方法一直是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评价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
对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进行实践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的背景在于,美术作业不仅仅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只重视学生作品的外在表现,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潜在的艺术潜能。
需要深入探讨如何更科学、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提高美术教育的质量。
通过对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进行实践与研究,可以不断完善评价体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为实现教育目标提供有效的帮助。
研究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未来影响。
1.2 研究意义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的研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加以引导。
研究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教学水平,共同探讨更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
通过研究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增强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研究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概述中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法是对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所完成作品进行评定和反馈的方式。
评价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美术作业评价过程中,需要考虑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创造性、审美价值等方面,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美术水平和潜力。
小学美术课程的创新与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结题报告《小学美术课程的创新与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美术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然而,我国当前的小学美术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师资力量不足等。
因此,对小学美术课程的创新与实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小学美术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2. 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3. 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4. 促进我国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2.1 研究目标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小学美术课程的创新与实践研究,实现以下目标:1. 分析现有小学美术课程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措施;2. 探索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美术教学方法;3. 设计具有创新性的小学美术课程教案,并进行实践验证;4. 总结研究成果,为我国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2.2 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小学美术课程现状分析;2. 美术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3. 小学美术课程教案设计;4. 实践验证与成果总结。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3.1 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一线美术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3. 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创新性的小学美术课程教案进行深入分析;4. 实践验证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研究成果,检验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3.2 技术路线本课题的技术路线如下:1. 现状分析: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了解现有小学美术课程的问题;2. 创新研究:结合教育理念的发展,探索适应现代教育的小学美术教学方法;3. 教案设计:根据研究结果,设计具有创新性的小学美术课程教案;4. 实践验证: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教案,收集反馈意见,优化研究成果;5. 成果总结:整理研究过程和成果,撰写论文。
《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以单纯的学科知识体系所构建的课程,搭建了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形成的课程平台,将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了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在这四个领域中【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则注重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欣赏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
面对新的目标要求,需要教师树立全新的学生评价观,需要拓展对学生美术评价的范畴,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重视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需要我们针对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系统的、全面的评价方法。
评价不仅是个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是群体间交流的一种必要手段.无可否认,美术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师生双边的交流活动,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准确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这种学习反馈形式—学业评价会促使教与学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完整地、准确地体现出美术教育思想。
因此,如何选择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成为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们结合课题方案,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通过调查,掌握学生美术学习的现状,分析影响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试行)》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研究》课题总结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研究课题总结本文旨在总结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的研究课题。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本文提供了一些关键的观点和建议,以帮助教师们设计更具有效性和创造性的美术作业。
1. 引言美术作业在小学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艺术创作和表达,学生们能够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因此,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美术作业对于小学生的美术研究至关重要。
2. 目标和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的目标是探讨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的关键因素,并提供一些建议。
我们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研究报告,梳理了各种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3. 关键因素根据我们的研究,以下是影响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的几个关键因素:3.1. 综合性和跨学科有效的美术作业应该能够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他学科的知识。
例如,设计一个与语文教学相关的美术作业,通过绘画表达故事情节,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3.2. 创造性和启发性好的美术作业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且能够引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通过提供一些启发性的主题或材料,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们展现他们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3.3. 个性化和自主性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兴趣、能力和风格。
因此,美术作业设计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鼓励他们在作品中展现自己独特的特点。
通过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 建议和结论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得出以下几点建议:- 教师们应该多样化美术作业的设计,使其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 美术作业应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促进学科知识的整合和应用。
- 美术作业应该提供一定的创造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和想象力。
- 学生在完成美术作业时应该有一定的自主权,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艺术思维能力。
通过遵循以上的建议和原则,我们相信小学美术作业的设计将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审美素养。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于20XX年X月X日举办了小学美术评价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评价形式,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验美术的魅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活动内容1. 美术知识竞赛活动形式:采用笔试方式进行,内容包括美术基础知识、美术作品欣赏、美术创作技巧等。
2. 美术作品展示活动形式:学生自行创作美术作品,并在活动现场进行展示。
作品形式不限,可以是绘画、手工、摄影等。
3. 美术实践体验活动形式:邀请专业美术教师为学生讲解美术创作技巧,并现场指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
4. 美术课堂互动活动形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美术课堂互动,分享美术学习心得,交流美术创作经验。
四、活动过程1. 准备阶段(1)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形式等。
(2)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美术评价活动的认识。
(3)向学生宣传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2. 实施阶段(1)美术知识竞赛:学生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竞赛成绩优异。
(2)美术作品展示:学生作品形式多样,创意独特,展示现场精彩纷呈。
(3)美术实践体验: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4)美术课堂互动: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创作经验,现场气氛活跃。
3. 总结阶段(1)对活动进行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2)对优秀学生和教师进行表彰。
(3)收集活动反馈意见,为今后举办类似活动提供参考。
五、活动成果1. 学生美术素养得到提高,审美能力得到增强。
2.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团队协作意识得到提升。
3. 教师对美术评价活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4. 家长对学校美术教育给予高度评价,为学校美术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小学美术教学多元化评价的实践的研究》科研课题结题报告北厂小学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递的工具,它的内容和形式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在美术教学目标的制定、课型的设计、现代技术与美术课教学的整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却忽视或忽略了对美术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使得美术教学评价相对滞后。
加上其自身的特殊性,教师对学生的美术评价更容易步入误区。
误区一:(主观评价)教师认为美术教学评价就是教师评价,课堂上,学生作业刚完成,教师便凭主观意识给出一个等级评价(或优或合或待),打上“优”的固然高兴,但不知好在哪里,打上“待”的心里难过也不知差在何处……导致学生未能及时掌握学习信息,压抑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长此以往造成迷惑厌学情绪。
误区二:(传统评价)教师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作品,往往以画面干净、比例适当、涂色均匀为标准,忽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
同时评价形式单一,影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
误区三:(单一评价)教师除了只重视作业评价外,对学生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也采用简单的“一画定成绩”的做法。
即让学生临摹一幅画,然后给出一个成绩,未能很好地体现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要求,忽视了美术评价的全面性。
基于上述,构建一种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重创新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甚为重要,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理念;符合省义务教育美术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注意对学生学习目的、态度、审美意识的评价,注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评价”的要求。
本课题构建了多元评价的研究,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与积极性,通过评价促进活动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并给其他课程产生积极影响。
二、课题界说从理论方面讲,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了《2000——2010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指出了要立评价指标的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
小学低年级美术趣味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1. 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探索小学低年级美术趣味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和实践效果。
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的作业,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与参与度,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能力的发展,从而使研究更加积极主动。
2. 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包括:- 设计并实施一系列趣味作业,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分析学生参与趣味作业后的发展变化,如兴趣、参与度、创造力等;- 探讨趣味作业对学生美术学科研究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实践研究:- 选择小学低年级的一所学校作为研究对象;- 设计一系列富有趣味性的美术作业,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调查学生对趣味作业的反馈和参与度,并记录其艺术表现和创造力的发展情况;- 分析调查数据,结合教师观察和评价,进行研究结果的总结和归纳。
4. 研究结果经过研究和实践,我们得出以下初步结果:- 趣味作业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增强他们对美术学科的关注和热情;- 学生在参与趣味作业后表现出更高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能力,他们的作品更加独特和富有想象力;- 趣味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结论与建议基于研究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小学低年级的美术教学应注重趣味性,在作业设计中融入生动有趣的元素,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趣味作业,如绘画比赛、手工制作等,以满足学生不同的研究需求和兴趣;- 需要加强趣味作业的评估和教学反馈,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发展需求,从而进一步优化和改进作业设计。
6. 研究局限与展望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研究对象的选择、样本的代表性等。
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结合多个学校和年级的数据,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结论。
同时,可以进一步探索趣味作业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影响和意义,如情绪态度、社交能力等。
参考文献[填写参考文献]。
《小学美术学科作业设计的优化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美术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作业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如作业内容过于简单、缺乏创意,作业评价标准单一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也限制了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
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小学美术学科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以提高作业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目的1. 分析当前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的问题和不足。
2. 探索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和方法。
3. 为小学美术教师提供有效的作业设计参考和指导。
三、研究内容1. 对当前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作业内容的选取、作业形式的创新、作业评价的多元等方面。
2. 调研和总结国内外优秀的小学美术作业设计案例,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3. 基于美术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包括丰富作业内容、创新作业形式、多元化评价标准等。
4. 结合具体的教学场景和目标,设计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小学美术作业模板,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使用。
四、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教育理论著作、学术论文和教学案例,了解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的现状和问题。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一线美术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优化策略提供实证依据。
3. 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美术作业设计案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和经验。
4. 实证研究法:在实际的教学场景中,应用优化策略进行作业设计,观察和评估其效果和改进空间。
五、研究计划1. 第一阶段(第1-2个月):进行文献调研,了解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确定研究框架和方法。
2. 第二阶段(第3-4个月):通过调查研究,收集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分析当前作业设计的问题。
3. 第三阶段(第5-6个月):研究国内外优秀的美术作业设计案例,提炼经验和启示,提出优化策略。
小学美术实践性作业设计课题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特别是在小学阶段,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美术实践性作业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然而,目前小学美术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和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作业内容单一,缺乏创新性;作业难度不适当,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等。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设计和实施一种新型的、适合小学生的美术实践性作业,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小学美术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和实施,观察和分析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效果。
4.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对象为某小学的学生,共分为两个实验班和两个对照班。
5. 研究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新型的美术实践性作业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同时,我们也发现,这种作业的设计和实施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6. 研究结论通过本研究,我们得出结论,新型的美术实践性作业是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然而,这种作业的设计和实施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7. 研究建议基于本研究的结果,我们建议,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该加强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和实施,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作业的设计和调整,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以上就是本研究的基本情况,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能够为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小学美术作业布置与批改方式优化研究》阶段小结小学美术作业布置与批改方式优化研究阶段小结1.研究目的和背景随着小学美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对于美术作业布置和批改方式的优化需求也日益增加。
本研究旨在探讨和改进小学美术作业的布置方式以及批改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
通过对目前美术作业布置和批改方式的分析和整理,我们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些建议,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的研究体验和成果展示提供更好的支持。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的方法。
首先,我们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了解了目前关于美术作业布置和批改方式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然后,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通过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收集他们对当前美术作业布置和批改方式的意见和建议。
3.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3.1 布置方式存在问题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认为目前的美术作业布置方式存在问题。
其中,部分教师觉得作业布置过于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学生则认为作业内容难度不一,有的过于简单,无法提高自身的美术水平;有的过于复杂,无法按时完成。
3.2 批改方式亟待改进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目前的美术作业批改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教师们觉得批改工作耗时且繁琐,而且无法及时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反馈。
学生们则希望能够得到更为详细和具体的评价,以便改进自己的作品和提升美术水平。
4.优化建议基于调查结果和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我们提出了以下优化建议:4.1 布置方式优化增加多样性:美术作业布置应尽量避免单一的作业形式,可以包括绘画、手工、观察绘图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合理难度:作业难度应适当,既能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又能使学生有挑战感,提高研究积极性。
提供指导:可以提供参考书籍、网络教学资源等相关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
4.2 批改方式优化高效批改:教师可以采用评价表格、评分标准等形式,简化批改过程,提高批改效率。
课题名称:小学美术作业谈论方法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美术课程标准(试行)》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谈论主若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新课程标准》2011 版中也提出:谈论要充分必然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要战胜的弊端和发展方向。
因此,在授课中,正确的作业谈论方法能够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明确努力的方向,激发学生依照自己特色提升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从而完满、准却地表现出美术教育的思想,促进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提升,真切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
二、中心看法界定从理论方面讲,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拟定了《2000—— 2010 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指出了要谈论指标的多元,谈论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谈论系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领( 试行 ) 》重申成立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谈论系统,《纲领》指出:“改变课程谈论过分重申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谈论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升和改进授课实践的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谈论目的,需要成立一种崭新的美术课程谈论理念与谈论方式。
反对经过分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谈论方式。
我重申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必然学生与世界交往方式的多元方式。
重视学生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
因此谈论不应该过于看重于学生所获取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利害,而应重申对谈论对象人格的敬爱,重申人的发展,特别关注学生参加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立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着手实践以及所获取的经验与教训。
采用形成性谈论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谈论和在过程中的谈论,使谈论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同时重申谈论的激励性,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专长,发挥才华、努力创新。
三、研究综述纲领:1、美术作业谈论方式的单一性,2、美术作业谈论的空洞性, 3、美术作业谈论的冷峻性, 4、美术作业谈论中忽掠过程,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长远性:重点词:小学美术作业谈论存在问题研究对策面对以上传统作业谈论中存在的弊端,结合《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作业谈论的建议,教师应该成立新的谈论理念。
《小学美术作业设计与评价》课题研究阶段小结承担这个研究任务已经一个学期了,在我和崔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依据开题报告中提出的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结合我们的研究过程,现将这一阶段的研究情况做个简单的小结。
一、研究方法:(一)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访谈、测试等方法,调查、了解学生对“设计.应用”领域教学内容学习的兴趣,以及教师对这一部分内容教学的理解和教学资源、现状、目标的分析和把握,作业设计意图和依据,为课题深入开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二)行动研究法:围绕研究的课题内容,进行问题分析,制定研究计划,采取研究措施,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研究行动。
(三)案例研究法:结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的典型案例,研究作业的设计与评价与以往相比有哪些改进,并及时反思重建,提炼总结。
(四)经验总结法:通过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和教学论文等形式总结实践经验。
并找出可以借鉴的经验,用于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二、研究内容(一)调查了解现阶段师生教与学“设计.应用”这一教学内容的现状。
重点调查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这一教学领域学习的态度、状况及原因。
二是目前教师进行作业设计及评价方式、方法的分析。
(二)在作业设计时如何将书本知识和生活相联系,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进行梯次式的作业设计与评价,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快乐、体验成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创造力。
三、研究过程及成效:(一)调查分析现状在确立研究课题目标和内容后,我们首先进行了一项关于小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中教师作业设计与评价和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查,结果如下:1.教师的教学方式:在“设计.应用”领域教学中,很多教师作业的设计脱离生活实际,照本宣科,重视技能、技法的训练。
忽略了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习惯的培养。
评价只侧重知识和技能方面,忽略情感态度等高尚情操的养成。
2.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作业直接参考或改编老师示范和书本范例的人较多,在实践中缺乏主动参与和主动探究,使得很多作业虽然工整漂亮但却整齐划一,缺少生命活力。
《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方法研究》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评价活动是美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评价学生对学生学习美术起着至关重要的激励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儿童对美术的兴趣、激情、自信,关系到学生自身人格的健康成长。
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更不关心学生学习美术的情感态度。
久而久之,必然会使学生失去美术学习的兴趣
一、重视过程的评价
文学家罗曼·罗兰说:“不要只在乎事情的结果,只要曾经努力。
”努力的过程就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能简单的以学生最终的作品来给学生的能力进行定位。
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有的生长环境,个性的不同,成长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内在气质也就存在差异。
我们应该从学生学习过程中去发现学生的绘画热情,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挖掘他们的创造力,保护孩子的个性特点。
二、多元评价
在多元的美术教学评价里,我们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成果是多样的。
因此,除了对美术技能技法评价外,还要兼顾情谊和认知的评价。
而在评价者方面,我们不但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兼顾同学、家长对被评价者的评价,而我们最注重的是学生的自评。
三、客观评价
儿童作品是儿童一定阶段的内心世界的外现,具有儿童特殊的美术语言。
现在的评价我们应更加侧重于作品的内涵,发现作品中独特的亮点,进而来评价一件作品。
所以,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要尽量避免以成人的角度主观、武断的评价儿童作品,我们应给那些具有自己独特见解,独特风格的画给与充分的肯定,让学生找到自信,找到思维飞扬的激情。
使评价真实客观的反映学生的美术学习情况。
《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以单纯的学科知识体系所构建的课程,搭建了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形成的课程平台,将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了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在这四个领域中【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则注重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欣赏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
面对新的目标要求,需要教师树立全新的学生评价观,需要拓展对学生美术评价的范畴,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重视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需要我们针对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系统的、全面的评价方法。
评价不仅是个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是群体间交流的一种必要手段。
无可否认,美术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师生双边的交流活动,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准确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这种学习反馈形式—学业评价会促使教与学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完整地、准确地体现出美术教育思想。
因此,如何选择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成为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7/ 1为此我们结合课题方案,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通过调查,掌握学生美术学习的现状,分析影响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试行)》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小学生作业评价是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学评价应成为促进和激励学生上进的催化剂。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应树立多元化的评价观,重新定位评价,提出明确的、可操作性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我们的教育评价应该通过多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学习情景下进行。
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审美情趣、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闪光点,从而树立起学习信心,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本课题研究主要是针对小学美术作业评价设计的,欲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发展与教师在美术作业评价中个性化指导及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个性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研究中以课堂评价和课后作业评价为主,从观念上鼓励学生追求个性化,在方法上引导学生运用多样化、个性化的表现方法,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态度与评估方法上,17 / 2充分考虑其个性基础上所形成的差异,通过营造个性化的美术学习气氛,加强有效指导等多种手段,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使其美术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增强,并验证其普遍意义上的效果。
1、调查学生美术知识水平、表现方法及对美术学科的兴趣;2、研究现阶段美术教师的主要评价方法及标准,并作分析,定出较适合小学生的标准及方法;3、改变单一的教师评价方式,在实践中形成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课堂评价及作业评价),让孩子对这些评价感兴趣,并尽量参与进来,在评价过程中得到多种能力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1、从课堂评价与作业评价入手,通过美术教学的个性化评价,让孩子学会正确评价作品,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的审美能力和主动性,增进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美术学习自信心、学习能力乃至于其他方面能力得到发挥增强,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2、从教师作业批改入手,让批改作业不仅仅是单一的“优”、“良”、“及格”,还有孩子们从中可以获取的更多内容。
教师会逐步更新旧有的学生观、教学观及其学习观,加深对学生个性心理、教育学、美术教学模式及美术本体的认识,并改进教学,开发改善教学因素,掌握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达到更佳的教学成效。
3、通过对小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实践的研究,深化教学的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探索新的评价方式的过程中,促使美术教学评价的个性化发展,形成一个较为科学的更正面积极地作业评价体系。
17/ 34、发挥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
五、课题研究组成员:组长:杨春江组员:张书芹祁小兰六、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
针对当前美术课改中的问题,不断提出改革美术课堂教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方案,同时又依据课题研究实施进程中不断产生的新问题,进一步充实与修改完善计划方案,不断提出新的目标,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加强成果的应用与操作。
2、文献研究法。
对有关文献进行认真收集、查阅、分析、整理,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为课题研究提出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3、对照实验法。
针对某一研究问题同时在两个平行班开展对照实验,进行跟踪、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4、调查研究法:准备在研究前期,针对学生美术知识水平、评价方法及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开展调查。
5、经验总结法:研究过程中,不断地交流、总结,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并把研究成果变成理论。
七、课题汇报总结《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历时1年多,在探讨美术作业评价方式与培养学生人格等问题作了一系列的探索,17/ 4形成了一套较清晰的研究思路和较完整的研究成果,现将课题研究成果归纳如下:(一)培养学生热爱美术,乐于创造的习惯需要长期的过程:培养一个好习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培养孩子的美术作业习惯更需要孩子自己的坚持。
在去年九月,我校教研组的教师分别请各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做了一份调查,分别分析出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三个学段学生情况并进行汇总。
根据本次问卷调查发现:第1学段的学生喜欢美术的为100%,第2学段的为97.8 %(仅有一个学生说一般),第3学段的为95.4%。
几乎百分之一百的学生都认为应该完成美术作业,但事实上这些学生的作业完成率平均不到68%,并且年龄越高作业完成率越低。
分析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1、重视度不够。
虽说现今新课程理念下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了,但是整个社会层面、家庭、甚至由于升学的压力学校及孩子自己不得不倾斜于那些考高中、大学的“有用”学科。
并且这种普遍现象在短时间内解决不了,也造成美术教师的无奈与尴尬处境。
还有的家长不给学生准备美术课上需要的材料,认为花这些钱是浪费。
对于年纪小小的孩子,没有材料,固然喜欢美术也不能很好的投入学习。
2、学生自身的惰性。
周围环境的影响毕竟是外因,归根到底学生学习的惰性仍是主要问题。
不能完成美术作业的很多学生对其它学科的作业也无法完成。
因此,让孩子习惯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这是一个学习习惯的问题,需要孩子自己的坚持,还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是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内容。
17/ 53、兴趣的培养。
不少孩子由于没有兴趣,工具材料准备不全,便成了不能完成作业的理由。
的确,美术学科有别于其它学科,有的是绘画材料,有的是手工材料,有的需要花钱去买,还有的却要学生自己收集,对于大多数缺少主动性的孩子是个难题。
但是为什么仍有一半的孩子愿意去收集和准备呢?自然是对学科本身的兴趣,这样的孩子,乐于用美术语言来表达,他们一定是作业习惯非常好的。
怎样让大多数孩子都喜爱美术,乐于完成美术作业,是我们每一位美术教育者一生的思考。
以上三个基本原因中,后两者都是孩子自身的原因,因此,不妨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以各种不同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完成作业的目标,尽量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并及时评价,实在有困难的也能在第二天交上来做课后评价。
(二)构建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系列评价方案结合当前的教学改革需要,在学习有关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对在个性化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众所周知现在对于学生的评价需要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性以及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要从考察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度展开,由关于美术的知识与技能、对美术的兴趣和上课的态度、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等等几个互相关联的部分组成。
在研究过程中,尝试将评价的内容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大的方面划分开,其中前者包括构图、色彩与创意等,后者有合作精神、学17/ 6习态度与常规习惯等,这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在评价方案上,可用档案袋评价、图解式、表格式和小创作等多种形式进行,可以自评,也可以是他评,还可以进行分层评价。
实践证明,运用科学的评价理论构建的系列美术个性化教学评价方案,让美术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得以提高,表现和张扬个性的意识得到普及,学生的美术素养逐渐得到提升。
⒈图解式评价。
此评价方案适用于低年级学生。
小花是低年级最乐于接受的表扬形式,得到小花是他们最大的自豪,不同的花朵含义不同:“小嘴巴”图案说明他(她)在学习美术活动过程中积极思索、敢于大胆发言、质疑答疑;“心”形图案说明他(她)在创作活动中凸显了自己的感受,作品有自己的想法与创意;“小手”图案说明他(她)在创作手段上有自己的方式,或精巧细致、或新颖别致。
在作品完成之后,小朋友亲手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小花贴在作品中,这样,对于本次作品的不同角度的优点与下次作品努力的方向,每个人心里都会比较明确,有利于他们创作的持续发展。
⒉表格式评价。
此评价方案更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在三四年级中也有运用,这里只作简单的描述。
我们把所有与学习有关的因素分为美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大类。
其中非智力因素中含合作精神、学习态度、常规习惯几个要素;而美术智力因素含构图、色彩、创意等六个要素。
对每项都按初级和高级两个层面给出相应的定义。
17/ 7评价结果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评价结果☆☆☆☆☆☆☆☆☆☆构图饱满合作精神☆☆☆☆☆☆☆☆☆☆色彩丰富学习态度☆☆☆☆☆常规习惯创意独特☆☆☆☆☆最大优点是让简单方便,这种表格式评价方案只需要填星即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方方使学生对自己有所认识。
学生的评价有依据,面面,以得出努力方向。
如果一张作业需要两课时,教师可根据对学每次评价的项目最好不要超过三生的重点要求变换评价内容和项目。
项,而且标准要具体化。
⒊过程式评价。
比如说一张过程评价就是把它一个学习单元做为一个学习过程,画需要二课时,一个单元的课程约有四课时,合起来有八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每个时段学生易出现的问题,设定不同评价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