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362.50 KB
- 文档页数:45
中考物理知识点大全一、声学。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例如,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声。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v_固>v_液>v_气。
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 声音的特性。
- 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例如,琴弦越紧,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 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例如,用力敲鼓,鼓面振幅大,响度大。
-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可以用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如我们能区分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首曲子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 - 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对听力造成严重损害。
- 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如给汽车安装消声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在道路两旁植树)、在人耳处减弱(如戴耳塞)。
4. 声的利用。
- 声可以传递信息,如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利用B超检查身体等。
- 声可以传递能量,如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等。
二、光学。
1. 光的直线传播。
-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如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等都是光直线传播的实例。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m/s,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2020中考物理复习易错知识点基础归纳总结汇总中考是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会对高中学习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对高考产生一定的影响。
只有在中考取得好成绩,才能考上好高中,接受更好的高中教育,这样高考考上好大学的机会才会比较大。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0中考备考复习的知识点归纳,方便大家学习。
2020中考物理备考易错知识点归纳1.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
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 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 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 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 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
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
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 惯性是属性不是力。
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
10. 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
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 1Kg≠9.8N。
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 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 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1.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而加速度则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加速度可以为正值、负值或零,分别表示加速、减速和匀速运动。
2. 力和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如果物体受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则说明了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F=ma,其中F 为力,m为物体质量,a为加速度。
3. 能量和功:能量是物体进行工作所具有的能力,单位为焦耳(J)。
功表示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计算公式为功=力×位移×cosθ。
4.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系统中,机械能守恒,即系统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与物体的位置有关。
5. 阻力和摩擦力:阻力是物体运动受到的,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
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6. 电路和电阻:电路是电流沿着导体或半导体的闭合路径流动的路径。
电阻是物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单位是欧姆(Ω)。
7. 静电和电荷:静电是指由于电荷分布不平衡而产生的现象。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相同电荷相互排斥,异电荷相互吸引。
8. 光线折射和反射:光线在两种介质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光线在与界面垂直的方向反射,根据角度相等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9. 声音的传播和声音的特性:声音是物质振动在介质中传播产生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由频率决定,响度由声音的强度决定,音色由声音的谐波成分决定。
10. 光的折射和反射:光是电磁波的一种,根据光的波动性质,光在与界面垂直的方向反射,而在与界面不垂直的方向折射。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力的基本概念考点解读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用符号F表示。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力不能单独存在)。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 N。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7.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④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同时产生、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同时增大、同时减小。
8.力的测量:(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3)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这种科学方法称作“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二、弹力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2.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弹性形变: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发生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3.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4.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
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同一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中考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2020版)物理知识的应用(一)1.声呐发出超声波(声速):测距和定位,如测海深。
雷达发出无线电波(光速):判断物体的位置.2.密度:鉴别物质,判断物体是否空心,判断物体的浮沉。
3.二力平衡: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测滑动摩擦力,测浮力。
4.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可制成重垂线、水平器。
5.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水坝下部建造得比上部宽,潜水深度有限定。
6.连通器的液面要相平:茶壶、锅炉水位器,自动喂水器,用U形管判断水平面。
7.相互作用力:游泳,划船,起跑、跳远向后蹬,跳高向下蹬8.大气压:自来水笔吸墨水,抽水机,茶壶盖上开一小孔,用吸管吸饮料,针管吸药液。
9:物体的浮沉条件:密度计,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孔明灯,盐水选种,测人体血液的密度,解释煮食物(如饺子)时,生沉熟浮等10.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杠杆是省力还是费力(看力臂,动力臂长省力),求最小动力(在杠杆上找到离支点最远的点画出最长力臂),判断动力变化情况,进行有关计算11.镜面反射:解释黑板“反光”;晚上看路时判断水面还是地面。
漫反射:能从各个方向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电影屏幕要粗糙。
12.平面镜成像:镜前整容,纠正姿势;制成潜望镜;万花筒;墙上挂大平面镜,扩大视觉空间;改变光路(如将斜射的阳光,竖直向下反射照亮井底);自行车尾灯;平面镜转过θ角,反射光线改变2θ角。
1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得到平行光,聚光的亮点有大量的能量可点火、烧断物体。
14.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制成变阻器(通过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油量表,制成简单调光灯,导线不用铁丝用铜丝,电热器的电阻要用镍铬丝15.蒸发致冷:吹电风扇凉快,泼水降温,包有酒精棉花的温度计示数低于室温,擦酒精降温16.升华致冷:用干冰人工降雨、灭火,在舞台上形成“烟”雾17.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减小)而升高(降低):高山上煮不熟饭,要用高压锅。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重点归纳总结(完整版)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导语】当你真正想完成⼀件事时,根本不会在意别⼈是否看到。
备考漫漫长路,和你⼀起默默地⾛下去。
以下是2020年中考物理88个简答题知识点,⼀起来看看吧! 1.在游泳池边向池底看去,感觉池⽔并不深,下⽔后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试分析:为什么池⽔深度看起来⽐实际的浅? 答:光从⼀种介质斜射⼊另⼀种介质时要发⽣折射,⼈从空⽓看河底,实际看到的是河底的虚像,虚像的位置⽐实际河底的位置浅。
2.通常⽪鞋的表⾯有许多⽑孔,不是很光滑。
当有灰尘附着在表⾯时,⽪鞋就失去光泽,涂上鞋油仔细⽤布擦⼀擦,⽪鞋就变得⼜亮⼜好看了,为什么? 答:因为⽪鞋的表⾯不光滑有灰尘,光射向鞋⾯后发⽣漫反射,这样⽪鞋就失去了光泽,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颗粒能填充到鞋的⽑孔中,⽤布仔细擦试,使鞋油涂抹得更均匀,鞋⾯就变得⼗分光滑,光射向鞋⾯后会发⽣镜⾯反射,⽪鞋看起来就更光亮更好看了。
3.当往玻璃杯中倒⼊半杯开⽔时,你会发现杯⼦的上半部模糊不清,请你⽤初中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答:往玻璃杯中倒⼊半杯开⽔时,开⽔蒸发产⽣⽔蒸⽓。
⾼温⽔蒸⽓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内壁就液化成⼩⽔珠,并附在玻璃内壁上,所以杯⼦的上半部模糊不清。
4.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开⽔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反⽽不出现“⽩⽓”想⼀想,为什么? 答:那是因为靠近壶嘴的地⽅温度⾼,从壶嘴出来的是⽔蒸⽓,⽽⽔蒸⽓是⾁眼看不到的。
⽽那些看得到的"⽩⽓"是⽔蒸⽓遇冷⽽液化了,成了液态的⼩⽔珠,所以看得见。
5.在沙漠中的仙⼈掌的叶⼦呈针状有什么作⽤? 答:沙漠中的仙⼈掌的针状叶⼦减⼩了表⾯积,可防⽌体内⽔分蒸发过快,有利于仙⼈掌在沙漠中的⽣存. 6.煨炖⾷物时,有经验的⼈总是先⽤⼤⽕将⾷物烧开,然后改⽤⼩⽕,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先⽤⼤⽕可以将⽔迅速烧开,达到相对的温度沸点,继续加热⽔的温度不变,但是要保持⽔持续沸腾,要持续加热,调⼩⽕,是为了维持⽔沸腾,让⽔温保持,及可以使⾷物熟得快,也可以节能。
2024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1. 物理量和单位- 物理量是经过量的可比较性抽象而得到的概念,如长度、时间、质量等。
- 单位是衡量物理量大小的标准,常见的单位有国际单位制(SI 单位制)和国际码单位制。
2. 运动和力- 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原因,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3. 动力学-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直到受到其它力的作用。
-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变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动能和功- 动能是物体具有的由于运动而产生的能量。
- 功是力对物体的作用所做的大小乘以力作用的距离。
5. 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个封闭系统中,当只有重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6. 电学基础- 电荷是宏观世界的基本单位,带正电的粒子为正电荷,带负电的粒子为负电荷。
- 电流是电荷通过导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量。
- 电压是单位正电荷间的电势能差。
7. 电路基础- 并联电路中,电流分流,电压相同。
- 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电压分压。
8. 磁学基础- 磁性物质可分为铁磁性、顺磁性和抗磁性。
- 磁场由磁体产生,有南北两极。
- 磁力是磁场对磁体或电流的作用力。
9. 光学基础- 光是一种电磁波,它表现出粒子和波动性。
- 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是光学的重要现象。
- 镜子产生的像分为实像和虚像,透镜产生的像分为正像和虚像。
10. 热学基础- 热量是物体间传递的能量。
- 热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总和。
- 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平均动能的一种度量。
以上是中考物理的基础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4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二)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020中考物理必考100条知识点汇总电学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2、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
(电压表可以测电源电压)3、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安全电压应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电压220V。
4、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玻璃、某些热敏电阻温度越高电阻越小)。
5、能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错,应该是“容易”,“不容易”)。
6、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和绝缘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7、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电阻的大小与电压、电流大小无关!8、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9、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10、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U/I;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
(测电阻和测电功率都要搞定U、I两个量,所以电路图一般也一样)11、串联电路中:电压U、电功W、电功率P、电热Q与电阻R成正比;并联电路中:电流I、电功W、电功率P、电热Q与电阻R成反比(简记为“串正并反”)12、在生活中要做到: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13、开关应连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两孔插座(左零右火),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地)。
14、“220V100W”的灯泡比“220V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15、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多并一个用电器,总电阻减小(越多并联用电器相当于越增加了总电阻的横截面积,电阻越小),总电流增大,总功率增大。
(无论在串联电路还是在并联电路中,某一个电阻的阻值变大了,则整个电路的等效总电阻也变大)16、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保险丝熔断,产生的原因有两个:①短路②总功率过大。
17、磁体自由静止时指南的一端是南极(S极),指北的一段是北极(N极)。
考点03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知识回顾】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光源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
2.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s m C /1038⨯=,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接近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也认为是s m C /1038⨯=,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s m C /1025.24/38⨯=,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s m C /1023/28⨯=为。
3.光年是指光在1年中的传播距离,1光年=3600s×24×365×3×108m/s=9.46×1015m 。
4.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例证。
如图,物体发出的光通过小孔投射到后面的屏上,形成左右相反、上下倒置的实像。
这就是小孔成像。
5.小孔成像的规律是: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所成的像是放大的(放大、缩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所成的像是缩小的(放大、缩小)。
考点二、光的反射1.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两种介质交界面(或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返回原来的介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同在同一个平面内(共面);(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分居);(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角)。
3.光反射时,若光逆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照射到反射面上,则反射光线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照射出去。
这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4.反射面是光滑平面,光线平行反射的叫镜面反射;如镜子、平静的水面等;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照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叫漫反射。
6.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当平行光照射时,镜面反射的反射光仍然是平行,而漫反射的反射光线是发散的,向各个方向都有。
考点三、平面镜成像1. 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成像规律是:(1)像与物大小相等;(2)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像与物左右位置颠倒;(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实像、虚像)。
2020年中考物理基本概念与要点提示一、搞清一些易忘易错的概念与公式(一)一些基本概念1、常见的数值常见物体的长度,如楼层高度;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普通中学生质量和体重、对地面的压强;人体温度;一张报纸平摊时对水平面的压强;大气压强的值;将一个鸡蛋从地面举过头顶所做的功;一些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等。
家庭照明电压值220V、每层楼高3m左右、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成人身高约1.60~1.80m、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人的心跳约1秒70~80次、人体电阻约为几千~几百千欧、人正常步行的速度1.4m/s、自行车一般行驶速度约5m/s、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30g、一张报纸平铺在桌面产生的压强约0.5Pa 等。
记住一些重要的物理常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水的密度、水的比热容等。
2、正确理解几个物理概念(物质物理属性):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s /t物质的密度:ρ=m/V物质的比热容:c=Q/(m△t)燃料的热值:q=Q/m导体的电阻:R=U/I3、知道以下计算公式:(1).速度:v=s/t(2).密度:ρ=m/V(3).重力:G=mg=ρVg(4).压强:p=F/S(5).浮力:①用测力计称量:F浮=G-F示;②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ρ液gV排;③漂浮或悬浮(二力平衡):F浮=G(6).杠杆原理:F1l1=F2l2(7).功:W=Fs(8).功率:P=W/t=Fv(9).机械效率:η=W有/W总(10).热量:Q吸=cm(t-t0)Q放=cm(t0-t)(11).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Q=mq(12).欧姆定律:I=U/R(13).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14).电功:W=UIt =U2t/R=I2Rt=Pt(15).电功率:P=W/t=UI(对于电热器=U2/R=I2R)(16).焦耳定律:Q=I2Rt=UIt =U2t/R= Pt(17)对于纯电阻,电流做功全部转化为热能:Q=W=Pt要特别注意:滑轮组吊重物时的机械效率:(1)η=W有/W总=(Gh)/(Fs)=G/(nF)(n段绳子吊物体)(2)η=W有/(W有+W额)=G/(G+G动)(不计绳重和摩擦)(二)切实理解一些重要规律要知道以下主要规律:(1)牛顿第一定律;(2)二力平衡的条件;(3)液体内部压强规律;(4)阿基米德原理;(5)杠杆平衡条件;(6)光的直线传播规律;(7)光的反射定律;(8)光的折射规律;(9)平面镜成像规律;(10)凸透镜成像规律;(11)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关系;(12)欧姆定律;(13)焦耳定律。
2020年中考物理常考知识点总结声与光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3.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②响度(声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7.真空中光速:c =3×108m/s=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
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运动和力1.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7.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考点01 声音的产生、传播与特性【知识回顾】考点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正在振动的物体叫。
2.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
考点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但不能传声。
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叫。
2.声速:声波在介质中的叫声速,声速大小跟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
在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人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
考点三、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特性有、和三个方面。
2.音调是指声音调门的高低。
音调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决定的。
频率越高,音调;频率越低,音调。
3.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
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有关,振幅越大,响度;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距声源越近,响度。
4.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征。
它与声源的材料、结构有关。
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肯定。
5.人的听觉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20 Hz到20000 Hz之间。
高于20000Hz叫,低于20Hz叫。
【考点梳理】考点一、声音的产生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发声体是什么,声音来源于什么物体的振动是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
有的时候为了迷惑学生,会考查一些诸如“高科技产品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之类的问题,但无论怎么出题、如何表达,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是考生需要牢记的,例如:手机声音是手机膜片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等等。
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多了解一些有关发声体的知识。
考点二、声音的传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有介质;没有介质,即便物体振动,我们也听不到声音。
这是声音能不能传播出去和我们能听到声音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为了考查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经常会出现太空中宇航员与地面通话,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电磁波的传播与声波的传播等考题。
沪科版物理2020中考复习专题《多彩的光(中)》一:知识点梳理1、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如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就叫做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发生在两种透明介质的交界面上,在发生折射的同时也发生光的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便弯折了。
海市蜃楼。
在岸上看水中的鱼在水中的位置变浅了。
游泳者从水中看岸上的树变高了。
4、光的色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5、色光的混合:(1)色光的分类:A 单色光:如果一束光只有一种颜色的光,这种光就称作单色光。
B 复色光:如果一束光包含多种颜色的光,这种光就叫做复色光。
(2)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研究表明,自然界中各种颜色的光都可以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得到,而中三种光不能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得到,因此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6、颜料的混合: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暖色调的颜料:黄、橙、红。
冷色调的颜料:绿、蓝、紫。
7、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透明物体的颜色跟它透过的色光颜色相同。
无色的通明体能透过所有色光。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不透明物体反色什么颜色的色光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就感觉到物体是什么颜色的。
白色物体反色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2020中考——(最全)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汇总2020初中物理知识归纳总结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单位是用来比较物理量的标准量。
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称为国际单位制(SI)。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
3.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和分(min)。
在国际单位制中,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钟等于60秒。
4.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的方法包括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和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永远存在且无法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
计算公式:v=s/t,其中s为路程,t为时间,v为速度,单位为米/秒(m/s)。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 或km·h-1.1m/s等于3.6km/h。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物理公式及使用条件速度公式:t s v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v s t =G = mg合力公式: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密度公式:V m=ρ浮力公式:F 浮=G – FF 浮=G 排=m 排g F 浮=ρ水gV 排F 浮=G压强公式:p =S Fp =ρgh帕斯卡原理:∵p 1=p 2 ∴2211S F S F =或2121S S F F =F 1L 1=F 2L 2或写成:1221L L F F =滑轮组:F = n 1G 总s =nh对于定滑轮而言: ∵ n =1 ∴F = G s = h对于动滑轮而言: ∵ n =2 ∴F = 21G s =2 h机械功公式:W =F sP =t W机械效率:总有用W W =η×100%热量计算公式:Q = c m △t(保证 △t >0Q 放= mq★电流定义式:t Q I =R U I =电功公式:W = U I tW = UI t 结合U =I R →→W2W = U I t 结合I =U /R →→W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P = W / P =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表达式:I =I 1=I 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表达式:U =U 1+U 2分压原理:2121R R U U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表达式:2121R R P P =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表达式:I =I 1+I 2分流原理:1221R R I I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表达式:U =U 1=U 2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表达式:1221R R P P =---------------------------------------------------- 补充公式 速度:v=s/t 密度:ρ=m/v 重力:G=mg压强:p=F/s(液体压强公式不直接考) 浮力:F 浮=G 排=ρ液gV 排 漂浮悬浮时:F 浮=G 物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功:W=FS功率:P=W/t=Fv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Gh/Fs=G/Fn(n为滑轮组的股数)热量:Q=cm△t热值:Q=mq欧姆定律:I=U/R焦耳定律:Q=I²Rt=U²/Rt=UIt=Pt(后三个公式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电功:W=UIt=Pt=I²Rt=U²/Rt(后2个公式适用于纯电阻电路)电功率:P=UI=W/t=I²R=U²/R初中物理概念汇总(一)光、电、热、力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 固>v 液>v 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合1224km/h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 ,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
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晚 (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①②④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L 5200m/s L 1497m/s L 340m/s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三、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练习: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练习:☆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
☆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响振动越大。
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⑴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⑵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⑴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⑵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练习:☆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4、面镜:⑴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①像、物大小相等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作用:成像、改变光路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⑵球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
凹面镜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
凸面镜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应用:汽车后视镜练习:☆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
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
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 紫外线《透镜及其应用》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二、透镜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3、填表: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