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制度环境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10
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制度环境分析
摘要:制度环境是影响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重要外生力量,主要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其中,经济体制变革形塑着高等教育结构变迁中的利益主体;政治体制改革决定着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方向与路径;文化传统和观念影响着高等教育结构的深度变迁与优化。当然,制度环境变革也带来了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一些问题。因此,如何在现存制度环境下对现有的制度进行再设计是实现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关键。
关键词:高等教育:结构变迁:制度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5)03-0023-04
制度环境是指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基本政治、社会法律的基础性规则。“制度环境”一词最初产生于新制度经济学,属于经济行为的概念,后被逐步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制度环境既是维系社会秩序良性运转的基本规则,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高等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其良好运行必须依托于良好的制度环境,并受制度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或变迁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制度环境中,并且不同的制度环境甚
至是同一制度环境下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其结构变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所以,我们不能离开制度环境泛泛而谈高等教育结构的变迁,而是将其放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来解读该种制度环境与高等教育结构变迁之间的内在关系。
虽然影响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制度环境有很多,但对于世界上任何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来说,政治、经济、文化都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制度环境,尤其是对于“后发外生型”的国家来说,经济、政治、文化传统更为重要。因此,从引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制度环境出发,即以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来探讨其对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影响显得尤为
重要,并进而构建起“制度”与“高等教育结构”之间关系的内在契合点,暂且忽略其他因素。
一、经济体制变革形塑着高等教育结构变迁中的利益主体
经济是一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决定一国教育发展程度与水平的根本性因素。而经济体制变革则是推动教育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
1.经济体制变革改变了大学的办学方式
一是经济体制变革中某些卓有成效的制度或措施被移
植到高等教育领域中,推动了大学办学方式的转变。比如,大学组织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政府的惯性做法,而是开始多
途径探索与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为学校自身的发展谋求更多、更广的社会资源;经济领域改革中要求企业必须具有明确的独立法人地位,促使大学增强办学的自主性,确立了大学的独立法人,并且使大学成为“面向市场、独立办学”的主体;贯穿经济领域改革始终的公平竞争和效率优先的理念,促进大学组织内部通过制定与实施教学、科研相关奖励制度,丰富和完善了大学内部治理的内容与途径。
二是经济体制变革,特别是竞争机制引入教育领域后,大学组织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积极探索各种形式来寻求和挤占新的生存空间。尤其是在扩招的制度环境下,有的大学通过土地置换、组建教育集团、新建学校、异地设立分校等方式来占据其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同时,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一些省份为了抢占市场和拥有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纷纷采取院校合并与升格、鼓励民间资本建立民办院校等方式扩大办学规模,并且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有计划地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客观上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变迁。
2.经济体制变革确立了市场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经济体制变革促使社会结构发生分化,并且在分化中呈现出多元的社会结构形态,这就促进了新的社会组织的形
成。社会组织作为新生力量在积极参与社会多领域变革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而且。这种力量以一种新的姿态参与到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中,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样需要社会力量为其注入新的活力。社会力量在不断发展壮大中对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投资体制有着深远影响,深化了办学体制、投资体制改革并且使其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向。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多元利益主体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这在客观上为市场力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同时这种认同要求必须建立其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即以市场为驱动力的资源整合与调配方式,进而发挥市场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市场力量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最终确立,走的是“体制外扩张”的道路,经历了较长一段时期的力量博弈与较量。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就已经提出“鼓励民间办学”了,然而,直至2003年《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颁布与实施,才使得以市场为主要驱动力的民办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系
统的“合法性”地位得到巩固与最终确立,民办高等教育由此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民办高等教育“合法性”地位的确立,标志着市场在高等教育结构变迁中主体地位的确立,市场力量由此成为推动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又一利益主体。
3.经济体制变革推动了政府内部权力的分化和转移
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社会运行机制、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这些变革必然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高等教育也不例外。经济领域的变革必然要求政府改变单纯依靠行政指令管理高等教育的惯性模式与思维.而是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实现其宏观指导与管理职能。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催生了政府内部权力的分化和转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中实现了快速发展。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主体,向政府索要办学自主权的呼声日益高涨,为此,政府与大学之间进行了长期的较量和博弈,这种较量和博弈也使政府意识到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迫切性与必要性。因此,客观上推动了我国政府实现内部权力分化与转移的改革进程。尤其是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急剧扩张,区域高等教育办学效益与水平的差异性在规模扩张中表现更为突出,这种差异性决定了不同区域间高等教育发展程度与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央政府在资源有限的背景下难以对全国的高等教育进行统一统筹、管理和规划,这就需要地方政府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发展区域高等教育,进而提升区域高等教育办学实力与办学水平。这些都在客观上推动了政府内部权力的分化和转移。二、政治体制改革决定着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方向与路径在社会的多元结构中,政治主导着国家生活,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