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以尽量减少高层对裙房沉降的影响;悬挑结构应有足够
的强度、刚度和承载力;悬挑梁力的作用点应尽可能落在梁
下基础的中心,避免力作用于其下基础的外边缘上,形成基
础大偏心受压,造成基底应力不均,基础的外缘处的应力大
大超过地基承载力,发生塑性变形,沉降很大,致使悬挑梁向
下倾斜,导致裙房上部结构出现变形、裂缝等不良质量现象,
危害工程的安全及正常使用。悬挑梁下应与高层基础留出
≥200mm的空隙,亦可在梁下填松散材料,避免因悬挑梁下
沉将荷载压到高层基础上和改变悬挑梁设计模式。此方案
基础设计中应对基础的沉降进行计算,计算中应考虑高层与
裙房相互的影响。在采用计算软件进行计算时,应输入可靠
的计算参数(如附加应力值、压缩模量、经验系数、压缩深度
等),并考虑周邻建筑和地面荷载、沉降滞后的影响因素,使
计算值尽量趋近实际沉降值。还应对地基沉降做可靠、系统
的观测,如出现不符合设计控制值时,应按观测结果调整设
计方案。
[收稿日期] 2004-03-09
[作者简介] 贾 金(1963-),男,哈尔滨人,高级工程师,从
事结构工程专业。
大学校园规划中的广场设计
李冬梅1, 邢 军2, 刘建军3
(1.黑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哈尔滨 150010; 2.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哈尔滨 150001;
3.哈尔滨爱达投资有限公司, 哈尔滨 150010)
【摘 要】 广场设计作为城市设计的一部分,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人们室外休闲、交流、娱乐而
必不可少的场所。本文以黑龙江科技学院的科技广场为例,分析其所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高校校园环境营
造时,所应关注的内容,以期使高校的公共空间更好地形成有特色的、有活力的校园交流场所。
【关键词】 公共空间;识别性;交流场所;活动支持;界定
【中图分类号】 TU22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6864(2005)03-0017-02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的城市建设思想,已从过去的只
重视建筑单体的设计转到同样重视单体之间的城市外部空
间设计上来。城市设计所关注的就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
境所做的整体构思和安排。广场作为城市空间的主要类型
之一,已经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这个被称为是“城市会
客厅”的部分,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室外休闲、交流、娱乐而必
不可少的场所。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广场的建设。一
个好的广场可以成为一个地域的标志,可以增强周围环境的
活力,甚至可以增加一个地域对于其它地域的吸引力。广场
的建设量很大,相应的建设投资也很大,但并不是每一次的
建设都能收到预期的
效果,或者是使其在一个地域当中真正
发挥了作用。这就需要设计者和建设者来分析成败的原因,
为今后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借鉴。在这里以黑龙江科技学院
的科技广场为例,重点对大学校园中广场建设进行分析,来
达到借鉴的目的。
从黑龙江科技学院校园的主入口进入校园后,一个广阔
的校园广场,就会映入人们的眼帘,它的尺度足以引起人们
的震撼。这就是学院主楼前的———科技广场,广场表现出了
它的壮观与气魄。大学的搬迁对于有足够经费支持的学校
来说,尚且不是一件易事,更何况是对于一所并不富有的大
学,其难度更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难领会,广
场的广阔实际上所要表现的是搬迁者和建设者的胆识和魄
力。可是,这种对精神的表现一定要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吗?
而这样的表达能达到真正的效果吗?在对广场作了很多的
观察之后,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该广场的建设。
1 广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广场的建设模式单一,铺地规模过大
广场建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连接教学主楼和校园的主
入口,占地3万余m2,广场类型应该是主要建筑前的广场,
但也是整体校园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广场建设
全部采用同色、同质石材铺地,而且没有高差变化,所以看上
去更像是“建筑的托盘”。而且在广场建设上,也没有采取必
要的设计元素,使得广场更显得空空荡荡的。
1.2 广场与周围空间形态的关系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
对于一个占地较大的广场来说,能够与周围整体环境的
有机结合是至关重要的,从对该地区的鸟瞰图分析来看,这
个广场就像是大地上的一块“创可贴”,平平地贴在那里。虽
然紧邻它的村庄,显得有些凌乱和陈旧,但仍依稀可见出些
环境机理。与之相比,广场则显得过于没有生命了。
1.3 广场没有行为支持,缺乏吸引力
经过两年的使用,很遗憾地看到,广场的使用率几乎趋
近于零。只是在节假日有大型活动的时候,才会有组织地使
用,大概一年一、两次而已,而这种使用通常也只是占用了靠
近主楼的大概三分之一的面积。由于广场的位置关系,人们
从主入口进入校门后,必须从该广场穿越后,才能进入校园。
但在观察中发现,几乎所有的人在穿行的过程中,都是脚步
匆匆,仿佛要尽快逃离这个地方似的,而几乎没有人停下来,
对它加以感受。平时这里,也几乎没有人自发地到这里来,
更不要说,能形成什么活动景观。它确实是一个广场,但并
不是一个积极的室外空间,这样大的一块用地就这样在这里
闲置,不能不让人感到惋惜。
1.4 广场的尺度感有待推敲
17 李冬梅等:大
学校园规划中的广场设计只有从校园入口望过来,才会感到尺度对于建筑的作
用,而从其它的角度观看则只能感到的是空旷,即我们常说
的从某种单独的意义和角度建立起来的尺度,换个视角就显
得不合时宜了。由于广场几乎没有任何界定,所以巨大的尺
度感会让上面的人感到孤立无援。
1.5 广场建设缺乏识别性
如果没有主楼的存在,单纯地解读这个广场,会让人有
不知自己身处何方的印象。
1.6 广场的材料没有很好地考虑北方的气候条件
现在的广场建设全部采用的是单一灰色的花岗岩铺地,
只是对铺地上进行了方格网分割,但分割的材料采用的是剖
光的深红色花岗岩。这些剖光的石材,在下雪的时候,表现
的异常光滑,使得走在上面的人不得不小心翼翼。
2 广场应采取的解决措施分析
广场设计在城市设计3个层次中,属于微观设计的内
容。它要求我们在做设计研究的时候,要考虑得具体和能够
落到实处。广场设计是可以包含多种功能:节庆、交往、休
憩、观赏、游乐、健身、文化、教育等。它可以成为政治、经济、
历史、文化等多种信息的物质载体,是人们室外生活的舞台。
如何把这样的认识加入到科技广场当中来呢?究竟可以采
取哪些措施呢?
2.1 措施的目的
广场的建设不是单纯地用广场来烘托建筑单体,而是要
创造一个积极的、开放的、活跃的高校公共交往空间,让它起
到校园会客厅的作用。如此大的面积如果只是作为一年甚
至几年使用一次的活动场地,太奢侈了。应该在满足当前功
能的同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将其利用起来,建成一个
加强学生交流、休闲的好地方,从而达到提高师生学习和生
活质量的目的。
2.2 措施的内容
(1) 重新调整结构:保留现有广场组织大型活动功能,
但面积缩减到8000~10000m2,并通过利用地面高差等广场
设计要素给与界定,同时,给广场赋予新的更为丰富的内容。
将广场化整为零,化大为小,分成若干个子区域,增加动静分
区,在各区域内增加绿化覆盖,各子区域的内容包括:休闲
区、文化区、游乐区(溜冰园)、观赏区(植物园)、信息区等
等,并且通过轴线关系,在各区域内加强有机联系。
(2) 增加可识别性:在哈尔滨市高校中,黑龙江科技学
院有着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是唯一一所紧邻松花江畔的高
等学府。在广场的设计中,应着重反映出地域环境的特色,
来加强广场的可识别性。
(3) 完善广场美的形式:在进行分区的同时,注重其景
观艺术水平的体现。
(4) 提供舒适度与方便度:通过分区使广场能够给人
提供宜人的尺度,让人体验视觉和心理的舒适。同时明确与
校园内其它的功能区,如:学
生、教师生活区、教学区,进行有
机联系;在广场的边界增设自行车存放场地,用以增强广场
的可达性。
(5) 增加活力:用一些具体的元素:座椅、栏杆、路灯、
雕塑、花坛、绿篱———增加各区域内的活动支持。
(6) 加强与周边的和谐性:人与自然的和谐,已经越来
越被人类达成共识。人所居住的环境也应与自然环境共生,
即使是公共空间也要注意与周边的和谐。它不一定是周边
传统的继承,但却应该给该地域增加活力和更有内涵即生命
力的内容。
(7) 考虑广场的四维性:考虑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注重
各组成部分的连接点和转折点的设计。
(8) 意义性:校园广场的文化性、历史性、人文性应该
是其首先考虑的主题。并根据自身的学校特点,加以选择和
细化。
综上所述,广场设计在校园设计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它反映了校园整体设计的重要性,说明在任何一个环境
设计中,任何局部的好坏都会影响整体的得失。校园广场的
环境设计虽然只是校园设计一个方面的内容,但它的设计手
法却与校园的总体布局和环境质量密切相关,应该给与足够
的重视,而不仅仅是用高投入和大尺度来最终达到校园整体
性环境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杨文明.关于高校校园规划的思考[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
会科学版), 2001, (7).
[2] 赵薪发.开封大学校园规划浅析[ J].开封大学学报, 1995,
(2): 95-96.
[3] 苗日新.清华校园规划的原则及其体现[J].清华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 1996, (2): 83-87.
[4] 李明义.谈传统经商.文化与现代经营理念的结合[J].北京工
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7).
[5] 李润泉,董保真.西南石油学院校园规划设计的回顾与探讨
[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1994, (11).
[6] 王潇潇.燕园广场绿地景观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 2003, (6).
[7] 吴碧春.大学校园绿化浅议[M].广西高教研究, 1996, (3): 92
-94.
[8] 孙艳.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的要求[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 1994, (3): 35.
[收稿日期] 2005-02-05
[作者简介] 李冬梅(1969-),女,哈尔滨人,高级建筑师,从
事城市规划教学与研究工作。
欢迎订阅2005年《低温建筑技术》杂志
18低 温 建 筑 技 术 2005年第3期(总第1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