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现代设计中巧妙的运用传统纹样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5
如何在现代设计中巧妙运用传统纹样
中国传统纹样是劳动人民在长年累月的劳动中,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饱含丰富的语言和强烈的民族情感。在当今西方强势文化主导着全球风尚的今天,本文将从中国传统纹样鲜活的生命力及其对现代设计的启示入手进行了深
入分析,进而阐明了传统文化之“根”对于现代中国设计的意义。我们只有植根于本土文化精华的土壤中,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意味的视觉设计文化。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中饱含了老百姓的喜闻乐见,是十分含蓄、经典的。正因如此,这些传统纹样被人们应用在特定的场合和场所中。事例证明传统纹样给劳动人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所以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纹样。传统与现代的问题说了很多年,可是我们如何从五千年的文化史中吸取营养,真正的把传统民族纹样的形式规律、审美特征以及表现方法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仍然是现阶段必须直面的迫切任务。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自成体系,其设计文化在世界传统文化史上也独树一帜。传统纹样是传统设计文化的产物,几千年来,中国工艺美术中传统纹样只所以具有极其鲜活的生命力,这与它和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文化渊源、情感表达方式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自然崇拜、图形记事使得最早的传统纹样得以产生.在汉代的装饰图案中,就有典型的吉祥装饰纹样的出现。
隋唐之际,在与外来纹样的融合中,创造出了诸如宝相花,宋元时期,传统纹样不断受到来自道教、佛教以及民间的影响,题材也日益丰富多彩,表现手法多样。到了明朝,传统的祥瑞思想转变为吉祥如意福寿富贵等世俗化的吉祥观念。清代装饰图案集历代之大成,达到了“纹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程度,把装饰纹样发展到了极致,并被广泛应用于印染、织绣、服饰、工艺品、建筑彩画及民间艺术等各方面,其形式多样、名目繁多。
传统如根,有根的设计艺术才能枝繁叶茂、日益强大,否则只是昙花一现,经不起时间的雕琢。西方现代设计乃至现代艺术就是基于传统之“根”才达到了今天的水平。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必然要建立在中国的传统基础之上。
从浅层次来讲,现代运用古代传统的“中国设计”不少,但从文化内涵来看,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很多所谓的对传统的借鉴常常是将传统纹样简单地修饰加工和复制拼凑,传统在这些作品中只是“美丽的外衣”。真正的“中国设计”应该是试图去发现一种既植根于我们民族的本土性,又对整个设计语言具有意义的东西,将潜在于我们无意识深处的“本土记忆”翻腾出来,重新置于大众眼前;应该是在寻找表现某种可以识别、分析、解读我们的传统艺术中渗透的我们民族的智慧、意境、精神的“中国特性”。
很多优秀的传统纹样之所以能传千载而不衰不灭,不仅仅因为它优美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中国式的智慧、意境和精神。这些纹样不仅是一种装饰图形,更是一种中国精神的图式。若把他们和西
方的艺术相比,我们便能感觉到,中国的艺术再华丽,比起西方依然是含蓄的和悠远的.这正是中国传统纹样艺术的可借鉴之处。
首先,中国传统纹样中的智慧是随处可见的。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先民们就开始使用图形来传达思想与沟通感情。
其次,意境的美在中国传统纹样中也是永恒的主题。正如王维诗歌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游;一朵折枝的花,带出的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气质。中国传统纹样创作中的这种意境,正是东方美学在艺术上的生动体现,令这些图形绽放出一种和谐的光彩。
其三,所谓“纹必有意,意必吉祥”,古代传统纹样在精神追求上也是极其丰富的.典型的如“玉之比德”,一种没有生命的东西,却用来把它喻为人的美德,因为它的坚硬、透剔、美好.相对于西方的设计纹样,中国传统纹样更富有喜庆、热烈、祥和的形式和意义,更利于烘染节日气氛。
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洗礼之后,传统纹样中独特的中国式神韵依然呈现出一种生命力。通过对中国传统纹样的智慧、意境以及内在蕴含精神深层次的理解、继承和发扬,我们可以找到无数现代设计可以传承的“根”。
当然,从传统中探寻本土设计的“根”,不是对传统直线性的继承,而是一种发展中的求舍,传承中的扬弃,是在民族传统中融人现代意识的再创造。真正的设计是融入到具体的生活行为之中的,在传统中
寻找本土设计语言,最关键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将传统重新置于当今文化之中切合设计所要表达的主题,用现代人的头脑去理解和表现。现代设计是工业化文明的产物。现代设计是为现代人以及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提供服务的艺术活动。
现代社会是一个创造视觉盛宴的时代,是一个充分利用一切图像力图把所有意义视觉化,追求视觉奇观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观念和方式已不可能完全摆脱西方生活模式的影响,更不可能回到古代。在传统中探寻现代本土设计,并不是要拒绝外来风格和外来文化。事实上,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一直以来就是催化文化艺术发展的源泉之一。外来新的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导入为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艺术更多的思考维度和素材,在融会贯通本国与外来文化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用自己的方式使合璧的文化与艺术找到新的位置。
对于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来说,这种因经济和产品消费所带来的人文精神与生活价值的一体化,很可能会给日常生活的人们带来一种深刻的影响,这是由于“本土精神”的失落所造成的.而设计则通过商业的营运,籍由从观念到生活的潜移默化,在其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
“世界的中国”,应以仍有“中国”为前提,中国以至东方的多样,是对世界的有趣丰富的伟大贡献.比如中国的京剧、汉字、红颜色、中国的园林、中国的斗拱给了设计师很多的启发,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并不仅仅是这些中国元素的拼凑与叠加,而是把这些元素加以整合、领会。此外,中国馆在细节方面也很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是在原有的文化基础上进行的,如果离开了传统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反思传统并不是为了对抗现代化,我们并不反对现代化进程,也无力反对,因为这是人类自身选择的进化过程。只是未经思考的现代化对于传统艺术而言往往是灾难性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统一于现代化大旗的现象背后,所消失的不仅仅是不同民族的记忆和情感,还有不同民族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我们只有充分理解传统装饰纹样的文化艺术价值,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才能将传统纹样的形式美、寓意美、智慧美和精神美融人到现代设计之中。中国的设计需要进步,但前进需要一个起点和底线。这个起点应该是基于中国的传统之上,底线也应该是不能抛弃中国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