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17
2018上半年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5.19下)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导入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置身于优美的山水之中,看山山有情,赏水水有意。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永州觅得了一处这样的清幽之境,让我们随他一起走进《小石潭记》。
(二)词句点拨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联系上下文疏通文意,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2.学生提出字词理解上的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1)“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斗”和“蛇”本身是名词,作状语了,分别解释为“像北斗七星一样”“像蛇一样”。
(2)“犬牙差互”“犬牙”解释为“像狗的牙”。
(3)“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
“不可知其源”“不可久居”“明灭可见”中的“可”是“能”的意思。
(三)赏景探情1.赏景(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找出文中的语言,然后用一个词概括。
水清:“如鸣佩环”,“水尤清冽”,“尤”是“特别”的意思。
石奇:“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形态各异。
树美:“青树翠蔓,参差披拂”。
鱼灵:鱼在水中如同在空中游动,没有依傍,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像是和游者相互玩乐。
强调鱼的动态和静态描写,突出小石潭水清。
(2)探求小石潭的源头,结合文中句子回答。
明确:溪岸“斗折蛇行”“犬牙差互”。
(3)再次朗读课文,想象小石潭的美景。
(4)探究文章的写作顺序。
“伐竹取道”发现小石潭,然后将远镜头逐渐地拉近到潭底,看到了潭底的全石,近岸旁如坻、如屿、如嵁、如岩的卷石,又欣赏了覆盖、缠绕、摇动、连接,随风飘荡的青树翠蔓,走近到潭中,对潭中的鱼儿进行了特写,然后又从潭水的西南方向去探寻源头。
“移步换景”,按游览顺序来写景。
2.探情(1)思考美景中作者的心情如何。
“乐”,可从“心乐之”和“似与游者相乐”看出。
(2)结合课文和柳宗元的生平经历,思考心情由乐转凄的原因。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解析:初中语文一、单项选择题1、……讲解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引导学生体会“折柳”蕴含的惜别怀远之意,并举例进一步说明,下列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挑选一篇文章,与《秋天的怀念》《回忆我的母亲》组合完成散文周刊中“歌颂母亲”主题的组稿任务,下列适合的是(3分) 正确答案:B沈从文《湘行散记》3、……名著导读...推荐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下列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C老舍《济南的冬天》4、……学完《威尼斯商人》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文学人物画廊中的吝啬鬼”专题研究,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D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5、……《马说》......要求学生举出一个与“其真不知马邪”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下列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A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宗璞(《紫藤萝瀑布》)6、……许多经典名句都是在学习前人佳句的基础上创新而成要求学生举例说明,下列不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D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7、……《藤野先生》......一学生认为“反语”都包含激愤之情,另一学生举例提出异议,下列例子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8、……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围绕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内容展开研讨,下列观点正确的是(3分)正确答案:A阅读书报是提升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9、……自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阅读教学和评价建议”的相关内容发表一些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3分) 正确答案:B写作教学应当根据学生的困难适时提供指导10、……《荷叶母亲》选文旁边有一句批注:”这里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这段文字属于语文教材的哪一个系统(3分)正确答案:A强调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审美情趣11、...整体形象来理解的...教学思路中可以看到,我是联系整体来看细节......把自己的情感融进去,而不是冷漠地作纯技术分析,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3分)正确答案:B理解词义,给学生释义方法12、……阅读某教师和《孤独之族》备课笔记的片段,按要求答题。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学习古诗词中“月亮”意象,教师请学生举出古人借月亮抒发对亲人思念之情的例子,下列适合的是()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B.从今若许闲乖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C.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学生阅读《朝花夕拾》,学习了阅读散文集的基本方法,教师准备再向学生推荐一部自主阅读的散文集,下列适台的是()A.孙犁《白洋淀纪事》B.沈从文《湘行散记》C.斯诺《红星照耀中国》D.法布尔《昆虫记》3.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主题活动,让小组提交阅读交流的作品,下列不适合的是()A.鲁迅《社戏》B.刘成章《安塞腰鼓》C.老舍《济南的冬天》D.汪曾祺《昆明的雨》4.教师讲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指出两句的意思是交错互补的,请学生再找出一个例子加以体会,下列适合的是()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C.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D.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铣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学习朱自清的《春》,教师讲解“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一句的修辞手法,补充该修辞手法的例句,下列适合的是()A.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宗璞《紫藤萝瀑布》)B.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莫泊桑《我的叔权于勒》)C.我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强壮,而且不能冒险(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D.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让乔诺《植树的牧羊人》)6.学习戏剧单元,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在台词中融入唱词、民谣,快板等元素”的艺术效果,举出具有这种特征的作品,下列不适合的是()A.孙鸿《枣儿》B.老舍《龙须沟》C.魏明伦《变脸》D.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7.古诗中某些句子因为蕴含哲理而被后人反复引用,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某教师安排学生汇编这类诗句,下列不适合的是()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8.某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写出读后感,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阅读书报杂志是提升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B.阅读书报杂志对精神世界的影响更为强烈C.阅读文学作品有助于积累多样的写作素材D.鉴赏文学作品应该具有同样的个性化体验9.教研室研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年版),教师们围绕“写作教学和评价”各抒己见,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不同学段的写作教学应当按照统一标准进行B.写作教学应当根据学生的困难适时提供指导C.写作评价结果必须采用书面方式分等级呈现D.写作评价过程应该以教师的全面批改为中心10.教科书中《卖油翁》设置了一道练习题:“有人可能会问,高超的箭法真的能等同于往壶里罐油吗?好箭法真的只是‘手熟’而己吗?再读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题号题分得分一45二40三65总分150核分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学习古诗词中“月亮”意象,教师请学生举出古人借月亮抒发对亲人思念之情的例子,下列适合的是()(常考)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B.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C.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学生阅读《朝花夕拾》,学习了阅读散文集的基本方法,教师准备再向学生推荐一部自主阅读的散文集,下列适合的是()A.孙犁《白洋淀纪事》B.沈从文《湘行散记》C.斯诺《红星照耀中国》D.法布尔《昆虫记》3.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主题活动,让小组提交阅读交流的作品,下列不适合的是()(易混)A.鲁迅《社戏》B.刘成章《安塞腰鼓》C.老舍《济南的冬天》D.汪曾祺《昆明的雨》4.教师在讲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时,指出两句的意思是交错互补的,请学生再找出一个例子加以体会,下列适合的是()(常考)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C.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D.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学习朱自清的《春》,教师讲解“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一句的修辞手法,补充该修辞手法的例句,下列适合的是()A.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宗璞《紫藤萝瀑布》)B.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C.我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强壮,而且不能冒险(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D.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让·乔诺《植树的牧羊人》)6.学习戏剧单元,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在台词中融入唱词、民谣、快板等元素”的艺术效果,举出具有这种特征的作品,下列不适合的是()A.孙鸿《枣儿》B.老舍《龙须沟》C.魏明伦《变脸》D.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7.古诗中某些句子因为蕴含哲理而被后人反复引用,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
解析:A项诗句出自李白《月下独酌》,诗歌主要描写了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独斟独酌时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
B项诗句出自陆游《游山西村》,诗中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
C项诗句出自李煜《相见欢》,作者借“月”抒发了国破家亡之悲。
D项诗句出自苏轼《水调歌头》,该词是苏轼在中秋节怀念弟弟子由时所写,表达了对远在他乡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2.【答案】B。
解析:A项,《白洋淀纪事》是孙犁创作的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小说作品,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群象。
B项,《湘行散记》是沈从文先生创作的散文集,该散文集中主要记录了作者返乡途中所遇之人与所见之事。
C项,《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斯诺先生所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品重点描述了毛泽东和陕北红军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D项,《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
3.【答案】C。
解析:A项,鲁迅的《社戏》用抒情的笔语描写了优美的自然山水景致和淳厚的民风,赞美了农民子女的优秀品质。
文中演社戏、看社戏的习俗风情散发出了浓厚的乡土气息,体现了江浙地区社戏的民俗文化。
B项,刘成章的《安塞腰鼓》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展现了黄土高原上的民俗文化。
C项,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是作者对济南冬天天气状况以及自然风光的描述,没有涉及民俗文化。
D项,汪曾棋的《昆明的雨》描写了昆明雨季中的菌子、杨梅、缅桂花等事物,穿插了对昆明风土人情的描写,体现了西南地区的民俗文化。
4.【答案】D。
解析:题干诗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全句可译为“面对窗户和镜子,梳理我的头发,贴我的花黄”。
2018 ±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中学综合素质一、单项选择题1. 在全县校长经验交流会上.某校校长介绍完教学改革的情况后,强调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和增加谋外活动A. 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B. 体现素顾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C. 符合提升教学实力的需要D. 符合凝练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正确答案:A.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2、刚开学.班主任周老师言辞恳切地对学生讲:“迎接中考是这一年的重中之重,关系到的人生发展.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课外活动上。
”周老师的说法A. 合理.有利于学生复习应考B. 合理.体现了强烈的责任心C. 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D. .不合理,不利于学生主动发展正确答案:C.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3•张老师在班上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展“分享知识”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班上分享获.并及时加以点评。
张老师的做法A. 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B. 拓展了学生学习资源C. 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D. 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正确答案B拓展了学生学习资源4. 菜班主任制定的班干部竞选条件中规定.成绩在后10名的不能参造.理由是“连自己都管不好, 怎么能管好别人这种做法A. 正确.有利于学困生安心学习B. 正确.有利于刺激学困生上进C. 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D. .不正确,未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正确答案:D.不正确,未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张纲要(2010-2020年)》提岀了教育战略目标。
下列关于教育战略目标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 到2020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B. 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C. 到2020年,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形成D. 到2020年,基木实现教育现代化正确答案:C.到2020年,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形成6•菜中学违规向学生收取补课費。
依据《中华人民其和国教育法》,责令该校退还费用的机关是A. 教育行政部门B. 工商管理部门C. 检部门D. 公安部门正确答案:A.教育行政部门7•中学教师黄某认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侵犯其权利而提出申诉。
12018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语文教师面试真题汇编2018上半年山西省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题………………2-9 2018上半年安徽省芜湖市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题………10-17 2018上半年浙江省桐乡市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题………18-24 2018上半年辽宁省锦州市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题………25-28 2018上半年吉林省长春市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题………29-33 2018上半年湖北省武汉市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题………34-40 2018上半年湖北武汉市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题二………41-462018上半年湖北武汉市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题三………47-52 2018上半年吉林省白山市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题………53-60 2018上半年江苏省南京市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题………61-64 2018上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题………65-70 2018上半年河北石家庄市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题………71-76 2018上半年湖北省孝感市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题………77-81 2018上半年江西省南昌市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题………82-86 2018年最新教师资格证面试程序及面试考试大纲………87-95含有面试考试程序最新面试考试大纲目录初中语文《蜡烛》一、考题回顾2345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我们由“蜡烛”可以联想到人们常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写离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
(读完指导学生诵读)2.介绍作者西蒙诺夫。
3.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6 明确:本文的主要事件是写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一位南斯拉夫妇女不忍其暴尸战场,不顾年老体弱,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
1.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解析:《黄河颂》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回顾:1、题目:《黄河颂》2、内容: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3、基本要求:(1)十分钟内完成试讲(2)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代领学生更好的理解黄河的气魄(3)带领学生分析主题思想(4)配合适当的板书答辩题目:1、这篇课文想表达什么情感?2、在教学中,你选择的是直接分析课文內容及其情感,如果在分析课文前增加一个了解黄河的环节,你该如何设置?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解析及参考答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上课之前,先让我们静静地观看一段视频,聆听一段音乐,请你边看边听边发挥想象,然后说说你看和听后的感受。
(播放视频,学生欣赏《黄河大合唱》。
)2.大家谈谈刚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3.大家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激动、热血沸腾、悲壮等战斗的激情。
那么有谁知道这段音乐是在什么背景下,由谁创作产生的?(二)新课教学诵读课文,读出情感1.学习这首诗歌,首先要学会朗读,学会像诗人一样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母亲--黄河热情地歌颂!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朗诵好一首诗。
明确:①把握诗词的节奏、重音。
(语调激昂、感情豪迈。
)②时代背景的把握,对诗词语言的品味,调节自己的感情。
2018年上半年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第三批)为您带来《2018年上半年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第三批)》,来自考试回忆,仅供参考!更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的更新!希望给您带来帮助!祝您顺利通过考试!2018年上半年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第三批)初中语文《岳阳楼记》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昨天,我们感受了《岳阳楼记》的文采之美。
不过,华美的词藻下还有哪些妙处铸就了它的非凡风骨、朗朗英气呢?带着这样的疑惑,我们一起探幽觅胜。
(二)思想感情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说明了什么问题?b.作者在这里没有对岳阳楼详加描绘,原因是什么?c.课文三、四两段文字描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d.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e.“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f.“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g.“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教师引导。
2.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a.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奋发有为,有阔大的胸襟,和一般的“迁客”不同。
b.第一,作者明言“前人之述备矣”,因此不必再去重复;第二,从全文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于介绍岳阳楼的建造经过和它的b.构造及景物,而在于借景抒情,引发出自己的观点。
c.第三段描绘了洞庭湖一幅阴冷的画面,第四段描绘了洞庭湖一幅晴朗的画面。
d.“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做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转入议论,突出主旨。
e.“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2018上半年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5.20下)初中语文《未选择的路》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
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鲁迅也有“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的想法。
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做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做对路的选择。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首《未选择的路》有着特别的意蕴,它正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
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课文的录音,让学生标出朗读的停顿,然后让学生自由读。
2.点两名学生分别朗读,思考:(1)这首诗是写什么,引起了你哪些思考?学生讨论。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2)《未选择的路》中,“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这是一种怎样的表现手法?你还学过使用这种手法的课文吗?提示:人生之路;象征手法;《在山的那边》《白杨》等。
(三)深入研读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未选择的路》每一小节的意思:(1)伫立(思索)。
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2)决定(选择)。
(3)选择后的惆怅。
(4)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2.诗人为何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人迹更少的一条”“道路”? “这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也因为“人迹更少”,需要人们去开拓,从而拓展成为一条大道;正因如此,这条道路更具有魅力,可见作者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
3.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
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
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明确: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
选择的路一步步变为现实,而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对现实不满,总觉得还有其它的可能,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悔意由此而生,忧郁因此而起。
2018上半年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汇总《沁园春·雪》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PPT上播放视频《我爱你,塞北的雪》片断。
由“北方柔美深情的雪,过渡到北方豪迈的雪。
”这样导入从视听上吸引学生,营造气氛,开启学生形象思维(板书课题)。
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初读全词,在解题之后,指名学生轮读上下阙,全班听读,检查学生课前自读情况。
针对学生易错字音,借助投影仪进行正音教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齐读形式品味词的语音之美,初步感知教材(三)再读诗歌,体会意境1.词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图画?(北国雪景图)2.作者欣赏北国雪景的立足点在什么地方?(千米高的塬上)3.登高就能--(远眺),上阕有一个字能表达这个意思,这个字是--(望)。
4.作者在高处望见了哪些景物?(长城、大河、山脉、高原)5.如果说长城、黄河两个名词本身就带有雄壮的气势,那么作者怎样赋予山脉、高原奔放的气势?(使用比喻、拟人、化静为动)6.上述感受全是作者看到的吗?(不全是)其中带有很大的什么成份?(联想、想象)7.除此以外,作者还作了怎样的联想和想象?(在雪中想象雪后红日当空,白雪交映的壮丽景色)8.词中哪一句话可概括上阕这个意境磅礴,气势雄伟的画?(江山如此多娇)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9.作者这样评论古人,目的是什么?(评古为颂今——人民大众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10.词上阕写景下阕评古颂今,二者有什么关系?(前者是基础,正是由于“江山如此多娇”才会引无数英雄折腰,评古颂今就很自然)(四)拓展延伸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本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作者情感?(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六)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展开联想、想象,用一段文字描绘诵读本词时脑中浮现出的北方雪景画面。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沁园春·雪》艺术特色这首词的写景、议论与抒情是怎样结合的?【参考答案】这首词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诗。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中学综合素质一、单项选择题1.在全县校长经验交流会上,某校校长介绍完教学改革的情况后,强调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和增加谋外活动A.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B.体现素顾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C.符合提升教学实力的需要D.符合凝练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正确答案:A.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2、刚开学,班主任周老师言辞恳切地对学生讲:“迎接中考是这一年的重中之重,关系到的人生发展,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课外活动上。
”周老师的说法A.合理,有利于学生复习应考B.合理,体现了强烈的责任心C.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D..不合理,不利于学生主动发展正确答案:C.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3.张老师在班上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展“分享知识”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班上分享获,并及时加以点评。
张老师的做法A.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B.拓展了学生学习资源C.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D.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正确答案:B.拓展了学生学习资源4.某班主任制定的班干部竞选条件中规定,成绩在后10名的不能参造,理由是“连自己都管不好,怎么能管好别人”。
这种做法A.正确,有利于学困生安心学习B.正确,有利于刺激学困生上进C.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D..不正确,未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正确答案:D.不正确,未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张纲要(2010-20xx年)》提出了教育战略目标。
下列关于教育战略目标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到20xx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B.到20xx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C.到20xx年,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形成D.到20xx年,基木实现教育现代化正确答案:C.到20xx年,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形成6.某中学违规向学生收取补课費。
依据《中华人民其和国教育法》,责令该校退还费用的机关是A.教育行政部门B.工商管理部门C.检部门D.公安部门正确答案:A.教育行政部门7.中学教师黄某认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侵犯其权利而提出申诉。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解析:初中语文一、单项选择题1、……讲解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引导学生体会“折柳”蕴含的惜别怀远之意,并举例进一步说明,下列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挑选一篇文章,与《秋天的怀念》《回忆我的母亲》组合完成散文周刊中“歌颂母亲”主题的组稿任务,下列适合的是(3分) 正确答案:B沈从文《湘行散记》3、……名著导读...推荐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下列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C老舍《济南的冬天》4、……学完《威尼斯商人》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文学人物画廊中的吝啬鬼”专题研究,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D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5、……《马说》......要求学生举出一个与“其真不知马邪”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下列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A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宗璞(《紫藤萝瀑布》)6、……许多经典名句都是在学习前人佳句的基础上创新而成要求学生举例说明,下列不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D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7、……《藤野先生》......一学生认为“反语”都包含激愤之情,另一学生举例提出异议,下列例子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8、……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围绕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内容展开研讨,下列观点正确的是(3分)正确答案:A阅读书报是提升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9、……自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阅读教学和评价建议”的相关内容发表一些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3分) 正确答案:B写作教学应当根据学生的困难适时提供指导10、……《荷叶母亲》选文旁边有一句批注:”这里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这段文字属于语文教材的哪一个系统(3分)正确答案:A强调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审美情趣11、...整体形象来理解的...教学思路中可以看到,我是联系整体来看细节......把自己的情感融进去,而不是冷漠地作纯技术分析,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3分)正确答案:B理解词义,给学生释义方法12、……阅读某教师和《孤独之族》备课笔记的片段,按要求答题。
8月7日...8月8日...8月9日...8月10日...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3分)正确答案:C名著阅读导读作业可以既有限制性,又有选择性13、……《苏州园林》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师:我来讲讲分析说明文的方法,大家看大屏幕......这几句话采用了作比较的方法,鲜动生明地说明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的特点......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3分)正确答案:A教师甲的总结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事物进行准确说明14、……阅读某教师关于写作教学的论文片段,按要求答题......有些学生的习作,整体的段落安排比较清楚,但各段的层次却不清晰。
......对上述教学论文片断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3分)正确答案:C教科书选文均可作为训练习作层次的典型材料15、……阅读某教师设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匾额文化”活动方案,按要求答题......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活动四:......对上述活动方案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3分)正确答案:C活动三能够体现生活化的语文教学理念二、案例分析题16、……阅读某教师《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实录片段,完成第16题......师:课文中用了......师:作者为什么要运用这么多与“走”相关的动词?生:......(1)评析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目的。
(10分)(2)评析该教师课堂反馈的方法和效果。
(10分)正确答案:(1)答题要点①课堂提问主要目的是发挥教师在学习中的引导、点拨作用。
②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运用这么多与‘走’相关的动词”引导学生得出孩子们爬山时不同的状态和心情;第二个问题“‘踏’字可以看出父亲的什么”引导学生读出父亲的智慧;第三个问题“在父亲的帮助下,儿子有变化吗”引导学生借“探”“踩”读出了“我”在父亲帮助下重拾信心、走向成功的形象;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升华。
(2)答题要点①该教师实现课堂反馈的方法主要是提问引导、举例示范,效果甚佳。
②该教师通过三个问题的引导,带领着学生一步步读出父亲的智慧和“我”在其中赢得的宝贵人生经验;并且在学生研读与“走”相关动词运用内涵出现困难时给学生用“飞跑”进行举例示范,学生在此之下很好地研读出“蹲”“攀”等动词的丰富内涵。
17、……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17-18题。
......读书·实践·收获①我曾为一段曼妙的钢琴曲所触动......②抱着这样的烦恼......③我才恍然大悟......请从第②段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③段找出一处病句,分别改正。
(8分)正确答案:错别字:“曲服”的“曲”改为“屈”,“振撼”的“振”改为“震”。
病句: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便是我所要实现的能打动人心的旋律。
应改为: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便是我所要演奏的能打动人心的旋律。
18、……请指出该习作的一个缺点,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12分) 正确答案:缺点:标题与内容契合度不高。
改进建议:该文标题为“读书?实践?收获”,而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阅读《贝多芬传》给“我”带来了收获,并没有强调与“实践”的关系,因此,可以在文中加入自己在阅读《贝多芬》后努力付诸实践的内容。
三、教学设计题19、……阅读文本材料和相关要求,完成第19-21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的角度,写出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的认识,不少于200字。
(20分)正确答案:语文课程是最富有人文内涵的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就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强化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文言文,在教学其中蕴含的情感之前,需要学生对文言文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本课有很好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选用好的导入形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运用范读、自读等多种阅读的方法,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了解文章大意,感受读书的乐趣,领悟文言文的美;最后再对课文进行深度挖掘,有条理的引导学生发掘文章内涵。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的备课,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情况,及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20、……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
(20分)正确答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认识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懂得人处于困境能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走向灭亡的道理。
【确立依据】①依据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内容较为浅显,说理性强,学生在了解文章阐述的道理的基础上,还要学习文章的说理方法,即论证的方法以及排比、比喻等修辞的运用。
②单元介绍对教学作出了一定的指导:学生学习本单元课程,要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③本文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本文主要阐述的是要有所成就就会有所磨炼,逆境中更应具备勇气和力量。
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文言文,有一定的文言语感以及文言常用语法的积累,但学生受生活经验限制,对文中所要表达的的道理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也不能够在情感上完全树立此意识,因此会作为讲解的重点。
21、……选择其中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方案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25分)正确答案:【选择的教学目标】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认识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有没有听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呢?这是谁的名言呢?看来大家都有所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孟子,走进他的思想主张。
(二)初读感知1.文章简介、作者简介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范读:听读注意:读音、停顿、重音、节奏。
(2)自由朗读课文,解决文言字词。
(3)再次朗读,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3.翻译全文。
结合课下注释以及其他资料翻译全文。
(三)深入研读 1.文章开头部分主要叙述了什么呢? 2.这六位古代贤能的人有何异同呢? (时代不同,经历相似) 3.孟子运用他们的事例想要说明什么道理呢?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起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1)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炼的句子是:必先苦其心志(2)在生活上经受磨炼的句子:劳起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2)在行动上受磨炼的句子是:行拂乱其所为(3)受磨炼的益处的句子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4.除了这些事例之外,孟子还做了怎样的论述?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愈。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5.文章的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 (点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 6.经过刚刚对课文的分析,文章是怎样论证的?运用了哪些手法? 文章开头列举古代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
(摆事实) 这些事例暗示:逆境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
紧接着就归纳概括第一段的事例,说明困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
(讲道理) 第二段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进一步阐发上述结论。
(正反面) 最后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章正面论述生于忧患,反面论述死于安乐。
(四)巩固提高学过今天的课文你有何启示?对你以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指导作用呢?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注意引导) (五)小结作业小结:回顾本课所揭示的道理,诵读课文,结束课堂。
作业: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并结合社会现实写一篇感悟,题目自拟。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解析:高中语文一、单项选择题1、……古代诗歌中的“云”意象,体悟其多样的内涵。
下列含“云”意象的诗句,意图表现人生哲理的是(3分)正确答案:C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等飞来峰》)2、……引入其他相关小说名作,引导学生体会自然环境描写的妙处,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A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3、……开展散文专题教学,围绕“乡土情怀”选择阅读篇目,下列作品适合的是(3分)正确答案:B贾平凹《秦腔》4、……欧洲古典主义戏剧的“三一律”创作原则,下列遵循这一原则的代表作是(3分)正确答案:A关汉卿《窦娥冤》5、……梳理文中重要字词,下列字词释义不正确的是(3分)正确答案:A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效,仿效)(《庄子逍遥游》)6、……文言文......下列语句中的“则”表示承接关系的是(3分)正确答案: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