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81牛顿第一定律》
- 格式:docx
- 大小:23.80 KB
- 文档页数:5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确认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经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3.能通过生活经验和大量事实认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能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所涉及的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实验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初中生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推理过程及理解。
【教学难点】利用惯性现象解释现象。
教学过程1【导入】课堂回忆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改变是指什么?(1)、运动速度改变: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由快变慢;由慢变快。
(2)、运动方向改变;运动状态不变是指的是什么呢?2【讲授】新课讲授1、生活中的现象:推自行车:用力推,自行车就运动;不用力了,自行车会停下来。
说明了什么?运动需要力吗?2、思考: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吗?3、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4、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5、什么是惯性?就是物体保持原来(一开始)运动状态的性质。
3【活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猜想:阻力大?会_____。
阻力小?会____。
设计并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毛巾、棉布、木板、刻度尺。
(2)实验方案:斜面、小车实验4【活动】分析交流1.为什么小车要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自由滑下?2、为什么要用同一辆小车,同一个斜面,从同一高度,滑下?3.小车在水平桌面上速度变小的原因是(还有推力吗?)4.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永远运动下去5【活动】课堂练习1、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原来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教案: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教案:8.1牛顿第一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牛顿第一定律。
教材的章节为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第8章第1节。
具体内容包括:1. 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表述;2. 惯性的概念及其与质量的关系;3. 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表述;2. 学生能够理解惯性的概念及其与质量的关系;3. 学生能够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惯性的概念及其与质量的关系;2.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表述,以及其应用和实际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2.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感受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2. 讲解: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表述,引导学生理解惯性的概念及其与质量的关系;3. 例题: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让学生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实际问题;4.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表述;2. 惯性的概念及其与质量的关系;3. 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表述;2. 请解释什么是惯性,并说明其与质量的关系;3. 请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个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表述,以及惯性的概念;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其他物理定律,如牛顿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以便更好地理解物体运动规律。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案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难点与重点”和“教学过程”两个部分。
这两个部分是整个教案设计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下面将对这两个部分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惯性的概念及其与质量的关系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课,主要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意义以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验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很强的好奇心,可以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学会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推导过程和理解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3.实例分析: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
4.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小车、滑轮、绳子、阻力板等。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文并茂的内容和实例动画。
3.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生活实例和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乘坐公交车时的前倾后仰,提问学生这些现象与力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2.呈现(10分钟)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讲解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规律。
通过课件和实例动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 牛顿第一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牛顿第一定律。
教材中第8章的第1节,详细介绍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包括惯性、力和运动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惯性的概念,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 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一定律。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惯性的概念。
2.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室用具、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实验室中的物体,思考物体运动的原因和停止运动的原因。
2. 知识讲解:讲解力和运动的关系,介绍惯性的概念,阐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3.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4.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 板书设计:板书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包括惯性、力和运动的关系。
7. 作业设计:(1)请解释惯性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解释力和运动的关系。
(3)完成课堂练习。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力和运动现象,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重点和难点解析:惯性的概念及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一、惯性的概念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需要注意的是,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不是力,不能与重力、摩擦力等力混淆。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整体构思】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2.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3.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4.知道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5.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6.能分析惯性现象在生活中的利用和危害【预习提示】1.牛顿第一定律。
2. 惯性。
3.运动和力的关系。
4.控制变量法。
【教学流程】一、学生展示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又叫做______。
2.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以____的作用,力是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物体从______变为运动或从______变为静止,物体速度的______或______发生变化,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
4.正在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_________仍然向前运动,但汽车的速度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由于汽车受到________的缘故。
5.马路上的汽车突然启动时,站在车上的乘客将会________倾倒,行驶的汽车急刹车时,站在车上的乘客将会向_______倾倒,这两个现象都是由于人有_______而造成的。
6.在航天飞行器中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其身体_________惯性。
(没有/仍具有)7.虽然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是不存在的,但是由于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___________的基础上的,经过________而得出的,因而是正确的。
9.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B.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当它由运动变为静止时才有惯性C.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三要素相同,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D.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站在车上的人在水平方向一定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10.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直接由猜想得到的B.直接由日常经验得到的C.直接由实验得到的D.通过分析事实、概括、推理得出的二、目标定向用力推小车,小车运动远一段距离停下。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8.1 牛顿第一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1. 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及表述;2. 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3. 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 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及表述,能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 掌握实验探究方法,能通过实验现象分析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3. 了解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小车、滑轮、毛巾、粗布等);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运动现象,如滑梯、溜冰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知识讲解: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及表述,解释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3.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阻力条件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4. 例题讲解: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汽车紧急刹车、运动员起跑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介绍牛顿第一定律在交通工具、体育竞技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及表述;2. 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3. 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倒;(2)运动员起跑时,为什么要用力蹬地。
2.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物体运动现象,结合实验探究和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了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一定律揭示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外力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能够运用这一定律解释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如“外力”、“匀速直线运动”等可能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2.难点:对“外力”和“匀速直线运动”等抽象概念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定律的本质。
2.演示法:通过实验和实例,展示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实验器材、实例图片、多媒体课件。
2.学具:笔记本、笔。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学过的内容,如力和运动的关系。
然后提问:“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本节内容。
2. 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并用语言描述定律的含义。
同时,展示一些实例,如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空中飞翔的鸟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实例是否符合牛顿第一定律。
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如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即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2.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和公式。
3.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与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相关的问题。
4.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和公式的理解、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具体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2.教具:实验器材、投影仪、计时器、活动策划。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复习(10分钟)教师可通过提问、复习前一课时的内容回顾等方式导入,旨在唤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思考。
利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2. 概念讲解(15分钟)师生共同探讨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和含义,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并通过展示实验现象或生活例子,帮助学生加深对该定律的理解。
3. 实验观察与总结(25分钟)3.1 展示实验现象教师进行小范围实验,如将纸片放在桌子上踢掉;再进行大范围实验,如在桌子上放置一个书本,用力拉书本,然后突然松手。
3.2 观察实验现象请学生观察实验过程,结合实验现象回答问题,如:纸片为什么飞出去?书本为什么突然停下来?3.3 总结实验规律通过实验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即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外力的合力为零。
4. 引入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和公式(20分钟)4.1 引入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引导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一切物体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其上。
”4.2 引入牛顿第一定律的公式教师通过提问和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公式:F = ma,即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5. 练习与应用(30分钟)根据教材提供的练习题,让学生个别完成,并进行批改和讲解。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是本章的第一节,也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意义以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了解惯性的概念,并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力、运动和摩擦力等基础知识,对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原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惯性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实际问题,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掌握惯性的概念,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惯性的概念。
2.难点:如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惯性的概念。
2.实验法:用于观察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3.讨论法:用于探讨如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小车、滑轮、摩擦力计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乘坐公交车的体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乘客需要系安全带。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牛顿第一定律。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以及惯性的概念。
同时,通过一些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下 8.1《牛顿第一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物理八下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内容和意义。
具体内容包括:1. 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即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 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运动状态的保持原因,即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内容,掌握其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牛顿第一定律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其对物理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如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内容和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思考它们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
2. 概念讲解: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内容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保持原因。
3. 例题讲解:分析实际问题,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牛顿第一定律定义: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内容: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即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意义:揭示了物体运动状态的保持原因,即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2. 详细内容:(1) 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及含义(2) 惯性的概念及性质(3) 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4) 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和实际意义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含义,掌握惯性的概念及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牛顿第一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惯性的概念及性质。
2.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验证和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小车、滑轮、弹簧秤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描述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如乘坐公交车时的前倾和后仰,引发学生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思考。
2. 知识讲解: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含义,通过示例和动画演示,让学生理解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
3.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变化,引导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分析。
4.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与牛顿第一定律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目,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并提供解答和解析。
6.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现象符合牛顿第一定律,哪些不符合,并解释原因。
六、板书设计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外力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3. 应用:分析实际问题,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解释下列现象是否符合牛顿第一定律,并说明原因:a. 乘坐公交车时,车辆突然刹车,乘客会前倾。
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教案:8.1 牛顿第一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教材的第8.1节,主要讲述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出: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一定律对于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含义;2. 培养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和原理;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惯性现象,如乘坐公交车时的前倾和后仰等;2. 理论讲解: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牛顿第一定律的动画解释,让学生理解惯性的概念;3. 实验演示: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如硬币放在卡片上快速抽出卡片,让学生观察硬币的惯性现象;4. 例题讲解: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6. 板书设计:板书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公式;7. 作业设计:布置一些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题,让学生课后练习;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和讨论牛顿第一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六、板书设计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含义;2. 举例说明如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3. 思考和讨论牛顿第一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一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案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案(通用6篇)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案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这一章的知识属于动力学的知识,是研究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只在懂得了动力学的知识才能据物体所受的力确定物体的位置,速度变化的规律,才能够创造条件来控制物体的运动。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作为动力学的核心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作为牛顿物理学的基石,首先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着重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而后讲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体惯性的概念。
为后续的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2)、教学三维目标①知识与技能1、借助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其主要推理过程及结论。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②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到结论的方法。
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3、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物理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得严密的科学态度教育,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2、通过对伽利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3)、教学重点及依据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只所以认为它是它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理由是在于本节课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通过这节课的科学探究及实验论证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揭示其认识事物的规律及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4)、教学难点及依据教学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
学生在从生活经验中得到了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认识。
物体的运动是力的结果。
为了使学生摆脱些种观念,树立正确的认识,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严密的推理,转变错误观点。
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教案_8.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_8.1牛顿第一定律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问题驱动和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从而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一定律。
课程设计思路从学生已知的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出发,通过实验和分析,引导学生探究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规律。
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能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难点:理解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车、滑轮组、钢尺、木块。
学具:笔记本、笔。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一辆停在斜坡上的小车,讨论如果撤去斜坡的支持力,小车会发生什么情况。
2. 实验探究:(1) 教师演示实验: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滑轮组拉动小车,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
观察小车在运动过程中的状态。
(2) 学生自主实验:学生分组,用钢尺和木块模拟小车和斜坡,进行实验,观察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4. 知识讲解: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定律的意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乘坐电梯时为什么不会随着电梯的加速而向前跌倒。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难点:理解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如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为什么会向前冲。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选择了停在斜坡上的小车这一情景,是因为它能够直观地展示出物体在受力和不授力时的状态变化。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8.1 牛顿第一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物理教材,主要涉及第8章第1节的内容,即牛顿第一定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 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含义;2. 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和解释;3.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理解和表述牛顿第一定律;2. 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表述;2. 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例子,如一个运动的足球突然停下来,引发学生对运动和力的思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牛顿第一定律。
2. 知识讲解:a. 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含义;b. 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和解释;c. 通过实例说明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3.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与牛顿第一定律相关的例题,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一定律。
4.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与牛顿第一定律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含义;2. 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和解释;3. 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含义;2. 请用文字表述牛顿第一定律;3. 请举例说明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研究牛顿的其他定律,或者探讨牛顿第一定律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表述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是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中的第一定律。
教案:8.1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一、教学内容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运动的和静止的物体》,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本节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掌握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以及理解惯性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掌握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2. 让学生掌握惯性的概念,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理解,惯性的概念。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以及如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小车、木板、滑轮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乘坐公交车时的前倾后仰,引导学生思考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2. 新课讲解:(1)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定律的内容。
(2)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并分析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3)讲解惯性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关系。
3. 实例分析: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实际问题,如碰撞、滑倒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8.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下列现象,并用牛顿第一定律加以解释。
实例1:乘坐公交车时,车突然刹车,乘客会前倾。
实例2:放在桌面上的书本,突然抽掉桌面,书本会掉落。
(2)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2. 答案:(1)实例1:乘客前倾是因为车辆突然刹车,乘客的身体惯性使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导致前倾。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过程与方法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不加研究、分析而只凭经验,对物理问题决不能主观臆断. 正确地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科学研究问题的态度.2.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惯性现象.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学以致用.教学重点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现象及对日常惯性现象的解释.教学难点对日常惯性现象的解释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三幅图片,分别为:1、如果我们不再蹬地,滑板车最终会停下来.2、运动的小球会停下来3、快速转动的陀螺会停下来.思考: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2、新课教学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思考: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呢?点拨:亚里士多德思想: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撤去这个力,物体就会停止运动.伽利略思想:通过实验表明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的作用.提问:到底哪个说法正确呢?实验演示: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设计目的:探究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维持实验设计思路:以小车为例,尽量减小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看小车运动的情况.(怎样使小车运动更远?)相同条件:相同的小车、小车开始运动速度相同(同一斜面、从同一高度静止开始下滑)不同条件:表面不同即阻力不同实验器材:木板、小车、棉布、毛巾、斜面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实验次数表面材料阻力大小滑行距离速度变化快慢1 毛巾最大最短最快2 棉布较大较长较快3 木板较小长较慢二、牛顿第一定律前人对上述问题的看法:伽利略推理:如果表面相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则物体速度不会减小,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点拨:1)“牛顿第一定律”表达的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 2)物体的运动不需力来维持.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注意: 1)一切物体: 是指宇宙中所有物体,不论物体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 可见牛顿第一定律是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2)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是定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3) 时候: 强调了“没有受到力作用”与“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瞬时对应的关系. 物体在什么时候不受外力,这个物体就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一瞬时的运动状态不变.4)总: 是指“一直”的意思. 5)保持:是指“不变”.6)或: 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态决定,原来静止就保持静止,原来运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想想议议推理 玻璃 最小 最长 最慢 推理 某材料 最最小 最最长 最最慢推理 想象理想平面无阻力无限长不变①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下面的一颗,情况怎样?②想想看,身体向前倾、向后仰的原因是什么?三、惯性及惯性定律惯性:我们把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点拨:1、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即无论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物体是受力还是不受力,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2、惯性不是力,在解答问题时,只能说“由于惯性”、“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由于惯性的作用”、“克服惯性”等,否则就将惯性和作用混为一谈.3、所有的物体都有惯性,但不同物体的惯性大小是不同的,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惯性越小,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知识拓展: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行驶中的汽车和自行车刹车时,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止,即使紧急刹车,也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才能停下来. 因此,对机动车辆行驶的速度加以限制,骑自行车时不要骑得太快,都是为了避免因车辆不能即使停住而造成交通事故.启发并设问:地球在自转,我们所在的地面以大约360 m/s的速度运动着. 如果我们从地面跳起来并且跳得足够高,由于地球仍然在转动着,当我们落回地面时,会不会因为地面转过了很大的一段距离,而使我们落到原位置的前方或后方呢?努力向上跳起来,看看你会落在哪里?上述想法正确吗?怎样解释观察到的现象?科学世界:汽车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安全带安全气囊例题解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B.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受力才能运动.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可以有两种表现状态,同时也说明物体不受力时也能运动,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用绳子栓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B )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分析】原来小球受绳拉力作用在做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在光滑水平方向上就没有再受到力了,因此小球将保持绳断时刻的速度大小和方向而运动.3、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你学习到什么?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惯性:把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3、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4、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4、习题巩固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物体受力才会运动B、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C、停止用力,运动的物体就会停D、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因2、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外力突然消失,则它将(D )A、立即停止B、速度减小,最后停止C、运动方向变为与原来相反D、做匀速直线运动3、如果物体不受外力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静止的物体永远保持静止B、运动的物体是不会停下来的C、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D、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4、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受到一个外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是否一定会改变?解答: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对应的受力情况是"不受力"或"受合力为零". 在此基础上再施加给此物体一个外力,此时物体受合力一定不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是初中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难点,它是通过实验对比分析推理得出的理想状态下物体不受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与它紧密相连的是惯性及应用惯性解释简单惯性现象。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
2.使学生领会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方法。
3.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4.知道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5.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6.能分析惯性现象在生活中的利用和危害。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解释惯性现象的过程中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渗透物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
2.通过探究与交流,使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讨论的愿望,认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牛顿第一定律、认识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小车、斜面、木板、毛巾、棉布。
一、新课引入:
观看图片,回忆生活中玩滑板车时,我们需要用力向后蹬地,滑板车才能向前运动,而如果不去蹬地,滑板车会慢慢停下来。
同学们思考,是什么让滑板车运动,又是什么让滑板车停下来的。
这里有两种观点:正方认为:玩滑板车时,人不蹬地,车最终会停下来。
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反方认为:滑板车滑行时,人没有蹬地,车还继续前进。
说明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车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
你觉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二、知识讲解:
两千多年以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在人类历史上统治了近一千七百年。
他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如果这个力被撤销,物体就会停止运动。
而这种说法很符合人们对生活中各种现象的认识。
后期,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他认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
并做了一个理想实验来反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阻力,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聪明的你们觉得他们哪种观点是正确的呢?让我们一起用物理学的方法,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木板、毛巾、棉布。
实验步骤:a.将毛巾放在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放,观察小车
在毛巾面上运动的情况;b.将棉布放在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放,观察小车在棉布面上运动的情况;c.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放,观察小车在木板面上运动的情况。
记录实验数据。
对比滑行距离,分析受到阻力情况。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伽利略分析了理想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进一步推测:理想情况下,小车在光滑表面滑行时,阻力大小为零,则小车的速度就不会减小,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牛顿总结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说明,一切物体都遵循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表达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总保持静止,原来运动就总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匀速直线运动下去;物体具有这种把原来运动状态保持下去的性质;物体的运动不需力来维持;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思考:牛顿第一定律说,物体不受外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物体为什么会保持这种状态呢?不受力是指物体不受到外因的影响,那么运动或者静止就是它自身的属性。
一贯属性,习惯使然,我们称之为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
你正在沿着街道悠闲的散步,如果没有人突然打断你,你仍然会保持之前的状态。
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尝试用惯性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如在杯子中盛满牛奶,突然急速拉动杯子,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牛奶向右洒出。
因为牛奶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当被子突然向左运动,牛奶因为有惯性,要保持静止状态,所以向杯子右侧洒出。
跑动中的人,脚被绊住,为什么会向前倒?跑动中的人开始向前运动,脚被绊停止,而身体有惯性,要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向前摔倒。
汽车突然加速时,人们为什么会不自觉的向后倾倒?当汽车从停止状态起动时,人的脚底由于摩擦而随之静止,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慢速行驶的运动状态,所以加速时,人会后仰。
汽车突然刹车时,人们又会向前倾,为什么?当汽车刹车时,人的脚底由于摩擦而随之静止,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会保持继续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刹车或减速时,人会向前倾。
生活中还有很多惯性的现象,有些是有利的,有些是要避免的。
我们要如何应用、避免惯性呢?乘坐汽车时,我们要系紧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造成的危害。
向下重击榔头柄,榔头会夹紧木柄,这就是利用榔头的惯性使它与榔头柄更紧密的嵌套在一起。
请同学们举例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并回答是利用还是避免。
解释惯性小实验中,为什么可以只把一枚硬币弹出而不影响其他硬币的位置。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一、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三、惯性现象及解释
惯性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区别。
惯性:物体的性质.没有任何条件,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在不受力条件下,物体的运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