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名女红军出发长征 为何只有28人到延安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9
《红星照耀中国》专题练习第五、六篇(含答案)《红星照耀中国》专题练习第3周(含答案)第五篇长征1.下列对华南苏区六年取得的成绩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红军成旅、成师地消灭了国民党的军队。
B.重新分配了土地,减轻了捐税。
C.建立了大量的合作社,失业、鸦片、卖淫、奴婢、买卖婚姻在苏区绝迹。
D.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活动,苏区基本扫除了文盲。
2.根据红一军团编制的旅程表,长征的路线长达()A.二万五千里B.一万八千零八十八里C.七千英里D.八千英里3.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的总人数为()A.三万多人B.一万来人C.不到两万D.不到三万4.作者附在《过大草地结尾的的旧体诗是()A.《七律·长征》B.《忆秦娥·娄山关》C.《念奴娇·昆仑》D.《清平乐·六盘山》5.红军由于被剥夺了伴攻、伏击或在公开交战中出奇制胜的机会,不得不采取新战略,他们开始把他们的主要力量放在______________上6.判别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红车开始施行总退却的时候,当时良多人认为红军完了,这是为红军送葬出殡。
()(2)从江西出发,历经广东、广西湖南红军损失惨重,其原因一是大量运输队拖了先锋部队的后腿,二是红军出发的路线不变,南京方面可以预计红军的大部分方向。
()(3)红军在贵州占据了四个月,攻占了贵州省主席王家烈的司令部并活捉了王家烈。
()7.阅读下列选段,回答题目①带领紅军先锋部队的是批示员刘伯承,他曾在四川一个军润的军队里当过军官刘伯承熟悉这个部落民族,熟悉他们的内争和不满。
他出格熟悉他们痛恨汉人,并且他能够说几句彝族话。
他奉命前去谈判友好联盟,进入了彝族的境内,同鼻族的首领进行谈判。
他说,族人反对军阀刘湘、刘文样和国民党;红军也反对他们。
彝族人要保持独立;红军的政策主张中国各少数民族都自治。
界族人痛恨汉人是因为他们受到汉人的压迫,但是汉人有“白汉”和“红汉”,正如彝族人有“白彝”和“黑彝”,总是杀族人,压迫彝族人的是白汉。
1934年8月,红六军团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由中共中央代表任弼时,军团长萧克,政治委员王震率领,从江西遂川突围西征,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转战,冲破敌军重重封锁线,行程2500公里,于10月24日在黔东地区与贺龙部红二军团胜利会师。
红六军团先期突围西征,拉开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序幕!出发时,红六军团两个师及直属机关分队共9758人,其中女红军有10余名。
她们是:李贞、张吉兰、陈罗英、陈琮英、周雪林、戚元德,其余姓名不详。
1935年11月19日,红二、红六军团退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开始进行战略转移。
长征即从此开始。
1936年7月2日,红二、红六军团在四川甘孜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7月9日,按中革军委决定正式组成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政治委员任弼时。
红二方面军组成两个梯队,继续北上,于1936年10月22日在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胜利完成长征。
红二方面军长征中的女红军,总共为20多名,她们是:马忆湘、朱国英、伍秋姑、李贞、杜玉珍、张四妹、张吉兰、陈罗英、陈琮英、范庆芳、周雪林、胡越强、秦金美、戚元德、曾林红、蹇先任、蹇先佛,以及殷成福和她的女儿侯幺妹、儿媳刘大妹等。
她们没有单独编队,没有统一建制,大都分散在政治机关、宣传队、电台机要部门、医疗卫生单位、随军被服队等。
其中有政治工作干部、机要人员、宣传队员、医务护理人员、炊事员和被服人员等。
她们当中既有姐妹,还有母女、婆媳,各司其职,各自随军征战。
殷成福--一家8口参加长征殷成福,湘西大庸土家族人,时年已近50岁,1934年12月参加红军,在家属连被服队当缝纫工。
她的丈夫侯昌千、小叔子侯昌贵、大儿子侯清芝、儿媳刘大妹、二儿子侯清平、女儿侯幺妹、小儿子侯宗久等人,当时都参加了红军。
小叔子和大儿子、二儿子3个青壮年,作为战斗员编入红军队伍;殷成福和丈夫、儿媳、女儿、小儿子5人,都在家属连被服队做工。
长征中,儿媳刘大妹因身怀有孕难以随军,在翻越中甸雪山时被留在当地,寄养在老乡家中分娩,后被敌人杀害。
随中央红军长征的30名女红军核心提示: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为30名,红二十五军7名,红二方面军20多名,红四方面军约3000名。
在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时,笔者以多年所收集到的有关资料,首先为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30名女红军撰写出三五百字不等的生平简历。
文章摘自《党史博览》2005年第10期作者:卢振国鲁书平原题为:随中央红军长征的30名女红军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有30名女同志随军参加,她们是:王泉媛、邓六金、邓颖超、甘棠、危秀英、危拱之、刘英、刘彩香、刘群先、杨厚珍、李坚真、李伯钊、李建华、李桂英、吴仲廉、吴富莲、邱一涵、陈慧清、金维映、周越华、钟月林、贺子珍、钱希均、萧月华、康克清、曾玉、谢飞、谢小梅、蔡畅、廖似光。
其中:甘棠、李桂英和谢小梅3人,1935年3月随红军到达云贵川边时,因奉命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或另有任务而脱离长征队伍,各奔征程;王泉媛、李伯钊、李建华、周越华、吴仲廉、吴富莲、康克清7人,于1935年6月红军第一、四方面军会师后,被调动或被留在红四方面军。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长征胜利会师后,李伯钊、李建华、周越华、康克清4人到达陕北;王泉媛、吴仲廉、吴富莲3人西渡黄河,参加西路军艰苦作战。
王泉媛曾任西路军妇女独立团团长,在河西作战被俘后死里逃生,后来辗转流离而沦落为民;吴富莲曾任西路军妇女独立团政治委员,在河西作战被俘后坚贞不屈,吞针而死;吴仲廉曾在西路军第九军政治部敌工部当干部,在河西作战被俘后押至青海西宁,后与张琴秋、陶万荣等一起被押到南京,入“反省院”,1937年8月由周恩来营救出狱,于10月初回到延安。
因此,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30名女红军,于1935年10月、1936年10月先后到达陕北者为24名。
现将30名女红军按姓氏笔画作一介绍。
王泉媛,原名欧阳泉媛。
江西吉安人。
1913年7月12日生。
17岁与本乡农民王照斗结婚,按乡俗随夫改姓,叫王泉媛。
红军长征到陕北后究竟还剩下多少人?[博客帖]文章提交者:passional 加贴在中国历史铁血论坛/bbs73-0-1.html1934年10月,在夜色掩护下,中央红军从赣南的于都县突破敌军包围圈开始长征。
出发前夕的10月8日,中革军委做了一个《野战军人员武器弹药供给统计表》,里面分别统计了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和军委纵队、中央纵队共计86789人。
上述人员中除了红军部队外,还有中央纵队中的少量政府机关人员和几千名临时召集来搬运物资的民夫。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的武器弹药十分缺乏,全军共有枪4万支、子弹80万发,平均每支步枪只有十几发子弹,轻机枪才有百余发子弹。
中央机关的许多人手里只有刀矛,长征队伍中年纪最大的徐特立(出发时58岁)为自卫,手里拿着一支红缨枪,有时还当拐棍用。
[ 转自铁血社区/ ]突围西进之初,由于领导人过分强调保密,事先没有做好动员,广大干部战士都不知道要到哪里去。
对于久经战斗考验的老战士来说,坚决服从命令已成习惯。
刚动员参军的一些新战士和民夫看到越走越远,却出现思想波动,加上行军疲惫,陆续出现一些掉队落伍。
在赣南、粤北突破第一、第二道封锁线时战斗并不激烈,却减员1.3万人。
通过第三道封锁线即湘粤交界的郴县至宜章一线时,发生了激烈战斗,减员8600余人。
由于红军在经过粤汉铁路时动员了部分工人入伍,部队略有补充,接近湘江前还有近7万人。
11月下旬中央红军进至位于湘江附近的第四道封锁线,经九天血战才杀出一条通道,减员高达3 万多人。
特别是多由新兵组成的八军团下属两个师基本被打散,全军团仅剩1000余人。
许多领导人后来感慨,长征前匆忙组建这种新部队,虽名义上增加了番号却缺乏战斗力,还不如把这些新成分用来充实久经战斗锻炼的老部队。
与张国焘南下错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红一方面军在北方却获得了新的发展。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会合了在当地的红军7000余人,恢复了红一方面军番号。
当时陕北人少地贫,发展红军困难,于是1936年春红一方面军东征山西,扩大了红军8000人。
长征中的女性来源:《同舟共进》作者:吴东峰摘要1936年朱德却告诉过海伦·斯诺,在长征初期,确有强奸的问题。
后来由于严明了纪律,这种现象得以控制。
强奸犯经军法审判后当场处决。
部队到达延安后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参加长征的红一方面军中有30名妇女干部,女护士和女勤务兵寥寥无几,30名女干部无一人在长征中牺牲。
但并非其它各军都是如此。
红四方面军就有两千名妇女,还组成妇女独立团,在长征中经历了一些殊死战斗。
著名女作家丁玲认为,长征中当女人很难。
她说,参加长征的妇女当然是“贤惠的女性,但她们又是一批能吃苦耐劳的女性,不然就不可能长征二万五千里,从江西一直走到陕北”。
她们有马,但她们常常不骑。
不少人有丈夫,但她们常开玩笑说:“骡子比丈夫好。
可以没有丈夫,但不可以没有骡子。
”怀孕是最苦的,有些妇女说,在长征途中怀孕堪称最大的灾难。
挺着不断胀大的肚子日夜行军可不是闹着玩的,骑在马背上也一样不好受,孩子生下后又得扔掉……她们无论如何要坚持工作下去。
毛泽东夫人毛泽东夫人贺子珍在长征途中没有与丈夫一道行军。
当时红军规定极严,夫妇不能在一起。
贺子珍由于怀孕,便与大多数妇女一起被分配在休养连,只有周末或在驻军休整的几天里才可与丈夫见面,而这种休整在长征初期是极少的。
从井冈山时期开始,“星期六晚上见面”的规定一直执行。
若遇丈夫有病,妻子需要照顾丈夫,则可以例外。
除此之外,这一规定在长征中从来没有改变过。
刚过赤水河之后的一天晚上,在赤水河渡口附近,贺子珍在傅连暲医生的看护下生下一个女孩,这是她生的第四个孩子。
当时国民党正在追赶红军,毛和红军总部凌晨4时就要撤离,因此无法作出照料婴儿的适当安排,也不可能把孩子带着一起长征。
孩子生下来几小时后就从贺子珍那里抱走,也没来得及起个名字,只用一块黑布把孩子裹着,连同一二十块银元托付给一对农民夫妇抚养。
以后再也没有打听到女孩的下落。
贺子珍生完孩子后,又回到休养连。
当她所在的队伍抵达云贵边界上的盘县羊场时,遇到了敌人的空袭。
一花一叶战地女杰:贺子珍的身体里嵌入17块弹片在悲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活跃着一群特殊身影,她们中有中央领导同志的夫人、有女干部,也有普通女兵。
饥饿、疾病、血战、死亡,没有什么能阻挡住她们前进的脚步,这一群可亲可敬的巾帼英雄在弥漫的硝烟中一路穿行。
作者常敬竹说,1995年冬天,他同作家董保存穿行在北京城区的大街小巷,苦苦寻找当年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
那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他们依旧乐此不疲,因为每一个采访对象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惊喜,一种久违的精神在召唤着他们、激励着他们、感动着他们。
尽管,当年风华正茂、叱咤风云的红军女战士大多已经告别人世,而女红军留在漫漫征途上的那些美丽故事依然那样荡气回肠、动人心魄。
1935年4月初的一个晚上,女红军们刚拖着疲倦的身体赶到贵州盘县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一群敌机嗡嗡地叫着突然从山后飞过来,其中一架快速俯冲下来,一阵激烈的机枪子弹迎头扫射,三枚炸弹投向休息营地。
战士们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沟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势把一些人遮蔽起来,但要命的是一些红军伤员躺在担架上根本动不了。
贺子珍本来是隐蔽在路边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顾个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担架,这时,一枚炸弹投了下来,在她身边顿时腾起一股烟尘……敌机飞走了,枪声、爆炸声停止了,硝烟和尘土渐渐消散开去。
贺子珍的身体里嵌满了弹片,鲜血把军衣浸染得殷红。
一场紧张的抢救开始了。
警卫员骑马去总卫生部请来李芝医生,为贺子珍救治。
李芝先为贺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针,然后做了全身检查,发现在她的头部、上身、四肢共有17块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弹片,在没有实施任何麻醉的情况下,手术开始了。
贺子珍疼得浑身大汗淋漓,眼里噙满泪花,却坚持一声不吭。
身体浅层的弹片终于被一块块取出,而深入体内的弹片却难以取出,成为战争留给她的一份永久纪念。
一袋干粮有个小红军叫小兰。
小兰才13岁。
她的爸爸、妈妈都被地主逼死了,她也被地主拉去干活,受尽了地主剥削和打骂。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漫漫征途。
两年后,万里长征胜利结束,红军战士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铸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数以万计的革命先烈,在长征这幅长卷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而在梅州的革命青年中,也有52人在此留下了印记,其中有3位女性,分别是李坚真、萧月华和谢小梅。
但谢小梅没有完成长征。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童年联络员1913年,谢小梅出生在福建龙岩的一个革命家庭。
她的父亲叫谢如湘,是在龙溪石码做蚊香的生意人。
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革命家庭,大哥谢仰周、二哥谢仰堂、三哥谢仰真都参加了当年福建地下党的活动。
常年的耳濡目染给谢小梅这个幼小的生命注入了革命的血液和红色的基因,也为她以后从事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
8岁那年,谢小梅随母亲来到石码。
5年后,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父亲不幸病逝。
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小梅再也无法升学了。
那一年,她13岁。
由◎ 张育梅细说谢小梅,人生长征不止两万五千里于三个哥哥都在为革命而工作,谢小梅在石码新田厝的家,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地下党的一个联络站。
到石码指导工作的领导人经常在这个联络站里接头,并大都安排在离她家不远的九龙江边小船上进行隐蔽。
那时,革命活动频繁,来往的人也多,为了不暴露这条绝密的交通线,一切都要小心谨慎。
联络站便需要有个联络员,以便及时传递消息,同时,还要做些掩护工作。
母亲和大哥都不便“出面”,小小年纪的谢小梅成了最理想的人选。
那时的省委领导和地下工作者收到谢小梅送来的情报,也会时不时地指点一下小姑娘如何绕过敌人的眼线把情报安全送到我军手里,这些启发和帮助让谢小梅变得胆大心细,她总能机敏地绕过敌军,从不因为情报的延迟而误了重要军机。
也是在这一年,经过地下工作者谢兆萍的介绍,谢小梅正式成为一名共青团员,从此真正踏上革命的征途。
1928年,15岁的谢小梅已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为了更好地支持三位哥哥的革命工作,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她成功地找到了一份电话公司女话务员的工作,这给了她一个了解敌情开展地下工作的合法身份,使她成为党组织在当地的又一双眼睛。
关于红军长征的10个问题1.“长征”一词的由来“长征”一词最早出现在1935年2月23日中央红军总政治部发布的《告工农劳苦群众书》。
1935年5月,朱德以红军总司令名义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出现“红军万里长征”之句。
据考证,这张布告出自时任总政治部宣传部宣传干事的陆定一之手。
1935年6月,一、四方面军会师,红四方面军向中共中央的报告中称“西征军万里长征”。
8月,中共中央在毛儿盖召开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出:“一方面军的一万八千里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空前伟大的事业“。
9月,中央俄界会议上出现中央红军经过“两万余里的长征”之语。
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吴起镇召开会议,宣告“中央红军的长征任务已经完成”。
11月,先后以中共中央委员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名义发表的两个宣言中宣布:“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为北上抗日,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历尽艰难险阻,胜利到达中国西北地区”。
1935年12月,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完整地论述了长征的意义。
从此,“长征”一词成为了具有特定内涵的历史语汇而广泛流传开来。
2.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的人数据1934年10月8日中革军委公布的《野战军人员武器弹药供给统计表之据》中的数字:红一军团19880人;红三军团17805人;红五军团12168人;红八军团10922人;红九军团11538人;军委纵队4893人;中央纵队9583人。
共计86789人。
3.中央红军为何要从于都出发长征一是因为中革军委制定的西征路线是要走红六军团的老路,即沿赣粤边界进湘南,而于都正位于这个方向。
二是当时中央苏区已大为缩小,敌军从各路逼进,而于都方向则是对红军攻击不太积极的粤军,对突围有利。
三.当时红军已和粤军首领陈济棠秘密谈判借道,于都正处在粤军让路的位置。
4.红都瑞金和将军县兴国萧华回忆,周恩来曾说过这样的话:北京南京不如瑞京(瑞金),中国外国不如兴国。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到底保存了多少兵力?2012年04月29日08:32人民网[导读]中央红军主力到达陕北时约7000余人;红25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时兵力约3400余人;红四方面军除去牺牲的西路军2万余人,保存下来约1.2万人;红二方面军长征胜利时人数为1.1万余人。
总计3万多人。
转播到腾讯微博在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前,各苏区的红军曾发展到30万人。
1934年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被迫长征。
那么长征期间红军兵力发生了哪些变化?长征到达陕北时红军还有多少兵力?毛泽东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中说:“经过长征,这三十万人缩小到两万多人,到陕北以后,补充了一点,还是不到三万人。
”毛泽东在1971年视察南方讲话中进一步说:“长征前红军三十万。
到陕北剩下二万五千人。
”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在《学习和时局》一文中说:“共产党在一九三七年,因为在内战时期受了挫折的结果,仅有四万左右有组织的党员和三万多人的军队。
”那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到底是3万多人,还是2.5万人?各路红军长征胜利分别保存了多少兵力?一、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期间兵力有哪些变化?到达陕北时保存了多少兵力?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军委第1野战纵队(由红军总部和干部团组成,下设4个梯队)、第2野战纵队(由中共中央机关、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后勤部队、卫生部门、总工会、共青团等组成)和第1、第3、第5、第8、第9军团,共8.6万余人。
1934年11月底至12月初,中央红军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战役中遭受了重大损失。
红军过湘江后,已从长征开始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
这是“左”倾教条主义领导者实行逃跑主义所造成的严重恶果。
1935年1月中央红军占领遵义,在此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
据统计,遵义会议时,中央红军的兵力总数约为3.7万余人。
1935年6月,中央红军翻越雪山夹金山后,于四川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此时,中央红军人数已减少至2万余人。
红军长征:为何湘江之战前没打大仗却减员2万多人核心提示:既然突破前三道封锁线总体上没有打大仗,可全军减员却达2万多人,这其中,除了一部分属于战斗减员,还有一部分因国民党飞机轰炸伤亡,以及伤残病留在当地外,有相当部分是掉队、逃亡造成的。
承担大搬家物资搬运的中央教导师,“从一开始部队的思想就比较混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怀疑和谣言,逃亡现象每天都在发生,增加了部队行军的困难”。
(《红军长征回忆史料》,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版)并且“出发1个月来,教导师没有参加什么大的战斗,光是逃亡、掉队、伤残病等非战斗减员已达三分之一之多”。
该师是1934年8月底由各县独立团和游击队组建而成的,直属中革军委领导,下辖3个团,约6000多人。
这就意味着长征仅一个月的时间,中央教导师非战斗减员即达2000余人。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画卷中壮丽的一页。
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有部分红军将士在战斗的空隙坚持写日记,真实地记录了长征途中的重大事件、重要战役、行军路线、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以及红军将士紧张艰苦的战斗生活,成为伟大长征精神的历史见证。
这些日记也是研究长征的重要历史文献。
近读时任红五军团第十三师师长陈伯钧和时为红一军团第三师第一团总支书记肖锋的日记,有两个问题感受颇深。
减员与“扩红”:长征前期的两种情况中央红军从根据地出发开始长征时,总兵力为8万余人。
其中红一军团19880人,红三军团17805人,红五军团12168人,红八军团10922人,红九军团11538人,军委纵队(即红星纵队)4893人,中央纵队(即红章纵队)9583人,总计86789人。
(中革军委《野战军人员武器弹药供给统计表之据》,1934年10月8日)对于这个数字,学术界并无不同意见,但许多关于长征的著述在讲到中央红军湘江之战的损失时,基本上都是这样表述的:“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与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余人。
”“突破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是长征以来最紧张最激烈的一次战斗。
红军长征大数据一、时间中央红军从1934年10月10日到1936年10月22日,共742天,合2年零12天。
二、人数长征出发:约300000人;长征结束:约25000人。
抵达终点者为出发人数1/12。
1、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出发人数86789人,抵达终点约六七千人。
2、红四方面军:出发人数8万多人,1936年到陕北约3万人(含西路军)。
3、红二方面军:出发人数1.7万人,抵达终点约1万余人。
4、红25军:出发人数2981人,1935年到延安3400人。
三、行程总行程6.5万余里;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
红二方面军:二万余里红四方面军:一万余里。
红25军:近万余里。
长征经过省:14个。
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西康(原为四川一部分)、甘肃、陕西等。
翻越大山:40余座,其中5座大山终年积雪,海拔4000米以上20座山。
跨过大河:近百条,其中大河24条。
四、战斗600余次重要战役战斗;15个整天进行大决战;中央红军平均每天一个遭遇战;攻占大小城市62座。
五、年龄主要领导人平均年龄31岁;军级领导平均年龄28-29岁;师、团将领平均年龄25岁;年龄最小的红军:9岁。
长征开始时,9位元帅平均年龄36.5岁;8位大将平均年龄31.7岁;48位上将平均年龄25.9岁;157位中将平均年龄23.8岁。
六、牺牲营以上干部432人;其中,师职干部80多人。
七、功勋1955年首次授衔,中将以上245名中222人参加过长征。
红一方面军:元帅8人,大将7人,上将31人,中将91人红二方面军:元帅1人,大将1人,上将3人,中将24人红四方面军:元帅1人,大将2人,上将14人,中将51人八、装备平均每百人拥有枪支数仅40余支,平均每支枪只有不到56发子弹。
中央红军参加长征的30名女兵人生结局(二)中央红军参加长征的30名女兵人生结局(二)11、李伯钊,重庆人。
1911年生。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为中共党员。
1925年冬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9年与杨尚昆结婚。
1930年冬回国。
1931年到闽西革命根据地,任闽粤赣军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兼彭杨军政学校政治教员;同年秋到瑞金,任中央军政学校政治教员,《红色中华》编辑,高尔基戏剧学校教务主任、校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教育部艺术局局长。
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干事。
1935年9月,被派到红四方面军办文艺训练班,随军南下川康边。
1936年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工农剧社社长,同年7月随红二方面军长征北上,到达陕北。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编审委员会主任,晋东南鲁迅艺术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中共中央北方局文委委员等职。
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华北局文委委员,华北解放区文联副主席,华北文工团团长等职。
建国后,历任中共北京市委文委书记,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兼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任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和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等职。
是第四、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妇联执行委员和第四届常务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4年4月17日在北京逝世。
著有话剧剧本《长征》、《北上》及《李伯钊文集》等。
12、李建华,原名涂秀根。
江西高安人。
1915年生。
高小毕业。
1930年参加红军,在红三军团当文书。
1931年初,到红军无线电报务员训练班受训,毕业后调红军总司令部电台工作,当报务员。
1934年初,调军委二局(侦听情报)当报务员。
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
遵义会议后,由二局调到三局工作。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到红四方面军工作。
后随红四方面军南下川康边。
1936年7月继续长征北上。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随红军总部到达陕北。
黎平1.1934年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在_黎平__举行会议。
经过激烈争论,提出的到敌军力量比较薄弱的去开辟新的根据地的建议得到与会多数同志的赞同,会后,红军经腹地向黔北挺进。
2.红军长征在省遇到最大的当地军阀__王家烈_阻击。
3.黎平位于_<黔>、<湘>、广西<桂>__三省交界,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有利于红军隐蔽集中。
4.黎平会议召开前,中央红军原计划前往黔东北与__红二、红六军团_会合,但根据敌军已在湘西布下重兵,并向黔东北集结的严重情况,主放弃这一计划。
5.黎平会议接受了的正确意见,并通过了_《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__。
6.黎平会议是一次关系红军命运、中国革命前途的重要会议,会议及时、严肃地指出了__失败主义和游击主义____是当时的主要危险倾向,要求红军全体指战员坚决发对这种倾向。
7.1934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负责人所在的军委纵队,抵达瓮安县的一个小乡镇_猴场__,准备抢渡乌江、挺进黔北,实现黎平会议上的战略方针。
8.1935年元旦,红军强渡_乌江__的战斗打响。
至1月6日,红三军团全部渡河完毕后,中央红军全部渡过了这一天险,粉碎了敌人围歼红军的企图。
9.以下哪次会议不是在会议之前召开的:_狗〔苟坝会议__。
仁怀1.1935年3月,红军第四次渡过赤水河后,介石惊慌失措,以为红军又要进攻___,调集部队严防死守,并飞赴督战。
2._四渡赤水之战__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惊心动魄、最精彩的军事行动,是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是红军战争史上的奇观,是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典。
3.1935年,军委在撤离前,决定以红九军团留下的部分指战员为骨干,吸收原县革命委员会成员等,组成红军_遵〔义湄〔潭绥〔阳__游击队。
该游击队一直坚持到1938年1月。
4.1935年3月,红军在转战时成立了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为最高的军事指挥机构。
长征中女红军的故事作者:王晓平来源:《共产党员·综合版(河北)》 2016年第10期王晓平在从瑞金到延安的滚滚铁流中,时不时地会闪现过一群红军女战士的身影。
她们以超常的毅力,克服外界和自身的双重挑战,同男同志一样爬雪山、过草地、啃树叶,经受了种种生与死的考验,留下了许多悲壮、感人的故事。
蔡畅:高唱《马赛曲》的红军大姐在中央红军参加长征的30位女红军中,蔡畅的年龄最大,党龄最长,资格最老,是名副其实的红军大姐。
包括周恩来、聂荣臻在内,不少红军高层领导同志,都习惯地尊称她为“蔡大姐”。
长路漫漫,艰险而又枯燥。
蔡畅为了鼓舞大家,就经常讲一些她在法国里昂、巴黎等地如何勤工俭学,在电灯厂、皮鞋厂、印刷厂、毛巾厂的做工情景,以及留苏期间了解到的苏联妇女生活、工作的情况。
蔡畅讲得绘声绘色,生动有趣,战士们都听得入了神儿,忘记了行军的疲劳。
有时,蔡畅为鼓舞士气,还给同志们唱支歌,大家听到蔡大姐的歌声,就自然地加快了脚步。
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红一师第一团到达安顺场。
在团长杨得志的指挥下,十几名勇士组成敢死队,由南向北强渡大渡河。
他们凭借着一艘简陋的小木船,冒着对岸敌军密集的火力,冲过惊涛骇浪,终于击溃守敌,占领了滩头阵地,控制住对岸渡口。
蔡畅目睹了全过程,她被勇士们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深深震撼。
蔡畅心情激动地说:“我要为勇士们歌唱!”说着,面对着在河岸集结等候着过河的红军队伍,尽情地唱起了《马赛曲》,接着又唱起了《国际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己经沸腾……”铿锵有力的歌声唱出了红军战士英勇战斗的心声,引起了他们强烈的共鸣。
很多年后,仍然有老红军对安顺场渡口蔡畅引吭高歌的一幕记忆犹新。
邓颖超:重病不忘关爱同志1932年5月,邓颖超到江西中央苏区后,由于工作劳累,饮食营养不足,肺病复发,咯血不止。
长征出发时,她曾向上级要求留在苏区养病,同时避免给部队增加负担,但中央决定让她随同红军走,她坚决服从。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三大主力到底还剩多少人?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三大主力到底还剩多少人?秋兰讲史2015-07-12 09:45 在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前,各苏区的红军曾发展到30万人。
1934年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被迫长征。
那么长征期间红军兵力发生了哪些变化?长征到达陕北时红军还有多少兵力?毛泽东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中说:“经过长征,这三十万人缩小到两万多人,到陕北以后,补充了一点,还是不到三万人。
”毛泽东在1971年视察南方讲话中进一步说:“长征前红军三十万。
到陕北剩下二万五千人。
”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在《学习和时局》一文中说:“共产党在一九三七年,因为在内战时期受了挫折的结果,仅有四万左右有组织的党员和三万多人的军队。
”那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到底是3万多人,还是2.5万人?各路红军长征胜利分别保存了多少兵力?一、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期间兵力有哪些变化?到达陕北时保存了多少兵力?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军委第1野战纵队(由红军总部和干部团组成,下设4个梯队)、第2野战纵队(由中共中央机关、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后勤部队、卫生部门、总工会、共青团等组成)和第1、第3、第5、第8、第9军团,共8.6万余人。
1934年11月底至12月初,中央红军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战役中遭受了重大损失。
红军过湘江后,已从长征开始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
这是“左”倾教条主义领导者实行逃跑主义所造成的严重恶果。
1935年1月中央红军占领遵义,在此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
据统计,遵义会议时,中央红军的兵力总数约为3.7万余人。
1935年6月,中央红军翻越雪山夹金山后,于四川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此时,中央红军人数已减少至2万余人。
1935年9月,在张国焘企图危害中央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为贯彻北上方针,避免红军内部可能发生的冲突,决定率领红一方面军的第1、第3军(原第1、第3军团)编为陕甘支队北上。
长征冷知识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为了躲避国民党的围剿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定,其历时两年,行程达到了2万5千多公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里程碑。
长征的冷知识有很多,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鲜为人知的事实。
第一,长征的开始并不是从江西瑞金出发。
常常被人们误认为长征的起点是从江西瑞金出发,但实际上,长征的起点是从福建省建宁县出发的。
红军在福建北部一度建立了苏区,但由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红军只能转战到陕西,从而开始了漫长的长征。
第二,长征途中,红军遭遇了严峻的自然环境。
长征途中,红军不仅要面对国民党的围剿,还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
他们穿越了陡峭的雪山、茫茫的草地、深不见底的河谷等各种地形。
在这样的环境下,红军不仅要进行战斗,还要应对饥饿、疾病、寒冷等各种困难。
第三,长征中的红军不仅仅是战士。
长征中的红军队伍不仅仅包括了战士,还有许多妇女、儿童、老人等。
他们为了革命事业,不顾一切地加入了红军队伍,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在长征途中,同样承受了种种困苦和磨难。
第四,长征中的红军与当地居民发生了许多互动。
长征途中,红军与当地居民发生了许多互动。
在他们经过的地方,当地居民给予了他们热情的支持和帮助。
有的当地居民提供了口粮和庇护所,有的还加入了红军队伍。
这些互动使得红军能够在长征途中得到一定的补给和支持。
第五,长征中的红军建立了许多苏区。
长征途中,红军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建立了许多苏区。
这些苏区成为红军在长征途中的重要根据地,为他们提供了补给和后勤支持。
苏区的建立使得红军能够在长征途中得到一定的休整和重组。
第六,长征的成功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为了躲避国民党的围剿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定,其成功不仅使红军队伍得以保存,也使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长征的成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征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事件,也是一段充满艰辛和牺牲的历程。
长征的冷知识使我们对长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延安的「女红军」只剩下1000多人长征,中国革命史上的丰碑,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中国工农红军用双腿,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共经过14个省,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多少崇山峻岭、激流险滩、风雨如磐的日夜。
在行军途中,女红军的衣食住行几乎都是原始标准。
她们最头痛的是来例假,阴雨天被淋得像落汤鸡。
当时在敌人的尾追下部队不停地赶路,尽管腹部绞痛、两腿发抖,但捂着肚子也得一步一步往前挪。
她们付出了更多的辛劳和血汗,战胜身体和生理的困难。
据统计,当时参加红军长征的女兵约有8000多名,可是胜利到达延安的只剩下1000多人。
红军长征路上的奇特经历,是一份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
在红军长征艰苦卓绝的路途中,据说红军有三怕。
一怕“寄”长征的环境恶劣,饥、寒、湿郁积,对女红军的身体摧残很大,甚至有的造成终身不孕,因为身体的状况,不得不“寄”在当地的老乡家里,这就意味着举目无亲,孤单寂寞或与当地人结婚。
因此,伤病员宁愿忍受千辛万苦,也不愿跟“寄”字沾边。
当时女红军还喊出了口号:不掉队,不带花,不当俘虏,不得八块钱(被“寄”时发八块大洋)。
二怕生孩子许多女同志在长征出发前就已经怀孕了,只好带着身孕长征,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临产,正所谓“生”不逢时。
这些女红军受尽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
据参加过红军的老人回忆称:有位女同志在敌人追击的时候生孩子,但又不能停下来,结果就是边走边生。
小孩子头出来后,用手托着,另外两个同志托着这位女红军,当时没有马骑,小孩子出生后,只能跟着部队走,场景惨不忍睹。
红军长征有严令规定不准带孩子。
因此,长征途中许多“绝情寡义”的母亲,忍痛割爱,把孩子托付给当地的老乡抚养。
三怕草地沼泽1935年到1936年红军沿着海拔3500多米的高原草地跋涉前进,那里没有树木,没有人烟,没有飞鸟,一个死寂的世界。
最怕的就是暗流丛生的茫茫沼泽地,郁葱的青草下面是黑黝黝的水坑,淤黑色的积水散发出腥臭气味,腐草松软、泥泞不堪,在郁郁葱葱的青草之下,更是满布机关陷阱的大泥潭,只要稍一不慎,失足其间,就会陷于灭顶之灾。
30名女红军出发长征为何只有28人到延安?本文摘自《世纪桥》2010年第18期作者:刘仕雄1937年9月的一天,一个披头散发、衣衫褴褛的女子流落在重庆街头,不远处一个男人紧紧跟在她身后,在一个拐角处那个男人走到她的跟前悄悄地问:“你到那儿去?”女子回答:“回家。
”“家在那儿?”,女子答:“江西。
”“怎么回去?”女子答:“讨饭回去!”“你身子这么弱,就是讨饭也走不到。
我倒有一个住处,不知你愿意不愿意去。
”女子被这位男人带进了新华日报附近的一个小饭馆。
不久,她与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接上了头。
这个流浪的女子就是红军女战士李桂红。
在参加中央红军长征中的30名女红军中,只有李桂红和阚思颖在中途留了下来,其她28人都安全到达了延安。
在延安,她们思念着这两个失去联系的姐妹,多次电告四川地下党的同志要设法找到两人。
罗世文告诉李桂红:“蔡畅同志从延安来了电报,她说你在长征中表现得很好,要我们立刻介绍你到延安去。
”随后,董必武将李桂红接到了武汉中共中央长江局招待所,由邓颖超陪伴来到了周恩来的办公室。
在周恩来、董必武和邓颖超面前,26岁的李桂红像无家可归的小孩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母亲的怀抱一样,尽情地倾诉着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红军纵队)悲壮的战斗历程。
1938年元旦,在汉口中共中央长江局会议室,周恩来设宴招待即将奔赴抗战前线的项英、周子昆、张云逸等新四军领导同志。
宴会间,神色凝重的“周恩来把一位身材苗条、留着齐耳短发的女同志介绍给大家:这就是李桂红同志,长征中她没有走到延安,但她走得比我们还要艰难啊!”周恩来说的“艰难”,就是指李桂红在红军纵队的艰苦经历,特别是她在长宁梅硐山区留下的一段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
隐藏梅硐红军长征到达云南扎西时,中央决定组建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留在川滇黔边区活动,掩护中央红军主力转移。
中央红军四渡赤水转移后,红军川南纵队就成了蒋介石的心腹大患。
蒋介石抽调尾追中央红军的一部分嫡系部队和云贵川的军阀武装及地方团队10多万人,亲自部署对只有1000余人的红军纵队进行“三省会剿”。
一时间,战争乌云密布,“川南各县布满了重兵”,国民党重兵向宜宾一带集结,妄图将红军纵队一举消灭。
恰在这时,已有数月身孕的纵队司令部政治指导员李桂红行走困难,不能再随部队作战,红军纵队领导人决定由司令部总支书记阚思颖陪伴其隐藏在长宁梅硐山区,交中共梅硐区委保护。
李桂红1911年出生在江西寻乌一个贫苦家庭,不满4岁时父亲就死了,母亲把她卖给一个吹喇叭的家庭当童养媳。
红军打下寻乌县城时,她听了红军总司令朱德的演讲之后就跟着红军的队伍走了。
21岁时就成为会昌县麻州区委书记、红军中著名的“扩红”突击队队长,被中央政府授予“扩红模范”称号,“在会昌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在川南艰苦的斗争中,李桂红与红军纵队政委余泽鸿结为夫妻。
“一簇红艳艳的杜鹃花,就是余泽鸿同志送给她的结婚礼品”;阚思颖是南溪县一个富裕家庭的小姐,参加革命后长期从事秘密工作。
1928年任上海中央特科交通员,转移到中央苏区后任党的交通总站秘书,在邓颖超的直接领导下工作。
她的哥哥就是著名的红色特工刘鼎(阚思竣)。
纵队司令变节“刘湘曾经向部下表示过他对红军入川的原则:红军只要不危及我们的生存,就虚与周旋,绝不对消;……”蒋介石对刘湘的“剿匪”态度非常恼怒,“发来急电斥责刘湘,声言若再后退拿总指挥官是问。
”现在对只有1000余人的红军纵队,刘湘则表现得非常“努力”,但始终以不伤其自身实力为前提,因此,密令宜宾(第六区)专员冷薰南、泸州(第七区)专员裴刚负责招降红军干部,“剿、抚”并举,以“抚”为重。
遵照裴刚指令,叙永县县长将红军纵队司令王逸涛的妻子秘捕并送泸州关押,并写密信给王逸涛,以逼其“投诚”。
不久,正在重庆焦躁不安的蒋介石就收到了来自泸州保安司令部的一封密电,内容是红军纵队司令受降了。
蒋介石大喜,1935年9月13日电示各部:“现川滇黔边区赤区,由前伪政治部主任之余匪泽鸿指挥,战斗能力已失,加之王之努力反共,川南剿匪军事自必急转直下,肃清当在指顾间矣……”同时,蒋介石命令“将王逸涛通缉案撤销,各军政机关、各部队,以后文告电令及报载关于川南残匪,应一律改称余泽鸿匪部,勿再称为王部。
”国民党《新蜀报》对王逸涛的叛逃进行了大肆渲染:“目前第七区专员秉承蒋(介石)、贺(国光)意旨,设法招抚,两次派员深入王之滇边老山……推诚招抚,王逸涛因不赞成共匪策略,遂下决心投诚反共……来泸隐居专署密室,由专署代呈委座,准予反共自新……”蒋介石亲自任命王逸涛为川南招抚特派员,专门组织“特别行动队”(简称别动队)。
1935年11月7日,刘湘电令宜宾、泸州专员:“顷奉委座号蓉行参战电开,拟康处长泽全节放王逸涛,请予以川南招抚特派员名义,发派赴第七区潘司令官处,专报招抚事宜等除准照办,经费由行营发给并给委外,并暂由陈师长万仞指挥。
”王逸涛率领的“特别行动队”在川军第五师陈万仞师长的指挥下,四处搜集情报,捕杀隐藏的红军伤病员,招降意志薄弱者。
返回本版推荐给好友发新贴回复王逸涛是大革命时期入党,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在井岗山根据地时担任朱德警卫员是老红军。
因此,在长征中组建红军纵队时,他担任了红军纵队司令。
王逸涛的叛变,使中共梅硐区委雪上加霜。
宜宾专暑密电中共梅硐区委是1935年3月红军纵队到达梅硐时由中共川南特委组建的地方党委和政权组织。
此前,王逸涛曾带领红军到过梅硐,他熟悉红军纵队的活动规律,秘密掌握了中共梅硐区委及两名女红军隐藏下来的情况。
此时的梅硐山区已是血雨醒风、乌云密布。
一天,“别动队”侦悉长宁梅硐藏有6名红军伤员和女红军的情况,四川省第六区(宜宾)专署迅速下达秘密通令:“本区辖境已无股匪,惟查长宁所属乡镇,尚有赤匪潜伏工作,派员前往该县暗中查拿究办”。
红军纵队在司令员叛变、政委徐策在战斗中牺牲的极端困难情况下,政治部主任余泽鸿挺身而出,担任川南特委书记、红军纵队政委,率领红军纵队与强敌进行殊死的战斗,在川滇黔边区对国民党基层政权造成了很大的震动,各县县长纷纷向上司告急:声称红军纵队“声势浩大”,“形势严重,有进窥县城企图”,地方“团力不足”,要求派劲旅“分布清剿”。
使大量国民党军无法脱身“追剿”中央红军。
叛徒王逸涛千方百计招抚余泽鸿,以使川南战事平息,好向上邀功,但遭到余泽鸿的痛斥。
余泽鸿是长宁县梅硐乡人,在1929年就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是我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上海群众运动中有名的领导人”。
余泽鸿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煅炼了坚强的革命意志,多次面临生死考验而英勇不屈。
1935年8月6日,宜宾专员冷薰南在致长宁县长李鸣和的电报中称:“查余匪系该县红硐场人,虽不谙军事,然志向坚决,曾一再宣言:‘有三支枪也要革命’,确系共党中坚分子……”12月27日,王逸涛在接受《江安通讯》记者采访时也称:“在泸州川南师范时,(泽鸿)即与我私交极好,我脱离匪部后,曾多方派人赴泽鸿处劝其来归,同做反共工作,不料泽鸿执迷不误”、“在泽鸿本人,本事极好,若得反共,不啻为国家民族增一坚强分子”。
不甘心失败的王逸涛加紧搜捕女红军李桂红,因为他知道李桂红是余泽鸿的妻子,只有抓住了李桂红才能招降余泽鸿。
因此,王逸涛组织大批敌特人员和铲共义勇队、清共委员会、“模范”保安中队等地方反共武装开往梅硐,捕开大网“缉拿”两名女红军。
“别动队”与梅硐区委的较量悄悄地展开了。
黄二嫂“撒粪”退敌女红军李桂红和阚思颖打扮成当地农妇,由梅硐区委安排在名叫“李树湾”的山上隐藏,后又住到梅硐山区“坳田坡”靠编竹筐为生、外号叫“黄萝筐”的贫苦农民家里。
“坳田坡”地处大山之中,森林茂密,终年云雾缭绕,“黄萝筐”家又在山顶上,视野开阔,是两个女红军隐藏的好地方。
“黄萝筐”妻子黄二嫂为人正直、善良,热情照顾女红军。
李桂红是江西口音,有外人时就装成哑巴不说话。
“她家只有两间房子,一张床让给我(李桂红)和阚思颖睡,她家四人睡到牛棚里”。
一天早晨,两个农民打扮的人在“坳田坡”下东张西望,曾在中央苏区从事地下交通工作、在中央特科工作时被李克农称为“阚大姐”的阚思颖意识到情况危急:一定是敌人侦察到了她们的落脚点。
她马上回屋与李桂红商量转移,两人刚一走出门,发现10几个敌人已出现在山下,向黄二嫂家扑来。
已来不及转移,情况万分危急。
这时,黄二嫂急中生智,将女红军藏在床前的地窖里。
黄二嫂在窖板上撒些柴灰,遮住窖板的缝隙,把准备浇菜的一担粪和一些农具放在窖板上,在屋内泼了几瓢粪水。
这时,敌人已到屋门口,一名敌兵想争头功,抢先一步进屋就踩了粪水,大骂一声就退了出去。
李桂红后来回忆到:“我和阚思颖各有支小手枪,在窖里下了决心,只要敌人打开窖板,我们就开枪,打死一个算一个,自己也准备死在窖洞里。
”草屋又矮又黑又臭,敌排长逼着几个敌兵捂着鼻子进屋仔细搜查。
事也凑巧,正当敌排长一只脚踩在窖板上,即将发现地窖时,突然发生地震,草房摇动,敌排长全身浅得是粪水,慌忙带着敌军冲出屋外,胡乱打了几枪逃命去了。
当晚,得到女红军遇险报告的梅硐区委书记邓楷到黄二嫂家,将两名女红军转移到背后松林山上的岩腔里,白天躲在山上岩洞里,山高林密,敌人不易发现,由当地妇女们装着砍柴和割草给女红军送饭,晚上再接到老乡家里住。
不甘心扑空的敌人第二天又来到黄二嫂家搜查,目的是专门搜查窖坑。
“我(余世敏)和余新煜、复妹弄在窖坑里,敌人把窖坑打开来看,是我们三个人住在里面,因为窖坑是女红军住过的……这时两个女红军已换掉在松林里去了。
”鼻下藏身黄二嫂家被查,使区委十分震惊。
两名女红军是在十分秘密的情况下来到坳田坡的,为什么敌人很快就来搜查?区委书记邓楷的眉头紧锁了起来。
自从王逸涛叛变后,邓楷就一直在思索区委内部是否有王逸涛留下的情报人员,邓楷敏锐的眼睛密切注视着身边的人员,特别是知道梅硐桂花坪王树三家秘密联络站的几个人员。
在岩洞里,女红军不断回忆着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身边工作时的情景,想念着正在与敌人拼杀的战友。
电视剧《长征》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毛泽东指着“那个像棺材一样的东西”,问身边的一个女红军是什么?女红军告诉毛泽东:“照肺用的仪器,宁都暴动时带来的”。
毛泽东问:“你们就一直抬着它?”女红军点点头,毛泽东毫不迟疑地说:“扔掉它,轻装前进。
”这个剧情中女红军的真实原型就是时任苏区政府卫生部担架连指导员的李桂红。
伟人的谆谆教诲和信任的目光,在女红军的脑海里萦绕,战友、亲人的脸庞在眼前浮现,让两名女红军忘记了山上的寒冷、寂寞和危险。
晚上回到群众家里时,她们不忘摘上几朵红妍妍的杜鹃花带去,这是女红军唯一能送给群众,表达谢意的“礼物”。
以后,“红杜鹃”就成了乡亲们谈论女红军的暗语。
过了一段时间,李桂红既将分娩,不能在山上住了,怎么办?正在焦虑之时,交通员传来余泽鸿要女红军转移到他家隐藏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