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章作业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1
第四章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若采用最先适应分配算法宜将空闲区按(B)次序登记在空闲区表中。
A. 地址递减B. 地址递增C. 长度递减D. 长度递增2. 采用固定分区存储管理的计算机系统中(D)的做法是错误的。
A. 为作业分配的分区不能小于作业长度B. 可同时在多个分区中各装一个作业C. 不允许多个作业同时存放在一个分区中D. 一个分区中可同时装入多个作业3. 不适宜采用虚拟存储管理技术的存储管理方式是(D)。
A. 页式B. 段式C. 段页式D. 可变分区4. 在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采用了页式存储管理。
如果允许并行工作的道数为n(n>1),则系统中同时建立的页表数一定为(C)。
A. 1B. nC. <=nD. n+15. 在单用户连续存储管理中,可供用户使用的主存区域起始地址存放在(B)。
A. 基址寄存器B. 界限寄存器C. 限长寄存器D. 相联寄存器6. 重定位的含义是(C)。
A. 把主存中的一个程序从一个区域重新定位到另一个区域B. 把绝对地址转换成逻辑地址C. 把逻辑地址换砖成绝对地址D. 把辅助存储器中的程序定位到主存的某个区域7. 在分页式存储管理中,逻辑地址由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组成。
因而,分页的工作是在(C)时进行的。
A. 用户编制程序B. 地址转换C. 操作系统装入作业D. 系统初始化8. 采用固定分区存储管理的计算机系统中(D)的做法是错误的。
A. 为作业分配的分区不能小于作业长度B. 可同时在多个分区中各装一个作业C. 不允许多个作业同时存放在一个分区中D. 一个分区中可同时装入多个作业9. 在分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若发现所要访问的页面不在主存储器中,则硬件要产生一个(C)中断。
A. I/OB. 缺段C. 缺页D. 访管10. 主存储器的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地址与其对应,假定这些地址用n个二进制位来区分,则主存储器的容量为(D)。
A. 2n个字B. 2n-1个字C. 2n-1个字节D. 2n个字节11. LRU页面调度算法总是选择(C)页面调出。
一、单项选择题1.时钟中断是属于______。
A.硬件故障中断 B.程序中断 C. I/O中断 D.外部中断2.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中,特权指令______下执行。
A.只能在核心态 B.只能在用户态C.可在核心态,也可在用户态 D.不能在核心态,也不能再用户态3. 空白文件目录法用于______。
A.主存空间的管理 B.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C.虚存空间的管理 D.外设的分配与回收4. 采用SPOOLing技术后,使得系统资源______。
A.利用率提高了 B.利用率降低了C.利用率有时提高有时降低 D.出错的机会增加了5. 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A.实现对文件的按名存取 B.实现虚拟存储C.提高外存的读写速度 D.用于存储系统文件6. 为了解决不同用户文件的“命名冲突”问题,通常在文件系统中采用______。
A.约定的方法 B.多级目录 C.路径 D.索引7. 操作系统中______采用了以空间换时间的技术。
A. SPOOLing技术 B.覆盖技术 C.通道技术 D.虚拟存储技术8. 对磁盘进行磁头调度的目的是为了缩短______时间。
A.寻道 B.旋转 C.传送 D.启动9. 加密保护和访问控制两种机制相比______。
A.加密保护机制的灵活性更好 B.访问控制机制的安全性更高C.加密保护机制必须由系统实现 D.访问控制机制必须由系统实现10.在文件系统中引入“当前目录”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A.方便用户 B.提高系统性能 C.增强系统安全性 D.支持共享文件11.在磁盘调度算法中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SSTF算法性能最好B.磁盘调度算法的性能与队列中请求服务的数目无关C.对I/O队列中的服务请求进行干预处理有利于提高C-LOOK算法的性能D.C-SCAN算法适用于磁盘负载较小的系统12.位示图用于______。
A.页面置换 B.磁盘空间管理 C.文件目录查找 D.磁盘驱动调度13. 在下列有关旋转延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第四章存储器管理第一部分教材习题(P159)15、在具有快表的段页式存储管理方式中,如何实现地址变换?答:在段页式系统中,为了便于实现地址变换,须配置一个段表寄存器,其中存放段表始址和段长TL。
进行地址变换时,首先利用段号S,将它与段长TL进行比较。
若S<TL,表示未越界,利用段表始址和段号来求出该段所对应的段表项在段表中的位置,从中得到该段的页表始址,并利用逻辑地址中的段内页号P来获得对应页的页表项位置,从中读出该页所在的物理块号b,再利用块号b和页内地址来构成物理地址。
在段页式系统中,为了获得一条指令或数据,须三次访问内存。
第一次访问内存中的段表,从中取得页表始址;第二次访问内存中的页表,从中取出该页所在的物理块号,并将该块号与页内地址一起形成指令或数据的物理地址;第三次访问才是真正从第二次访问所得的地址中,取出指令或数据。
显然,这使访问内存的次数增加了近两倍。
为了提高执行速度,在地址变换机构中增设一个高速缓冲寄存器。
每次访问它时,都须同时利用段号和页号去检索高速缓存,若找到匹配的表项,便可从中得到相应页的物理块号,用来与页内地址一起形成物理地址;若未找到匹配表项,则仍须再三次访问内存。
19、虚拟存储器有哪些特征?其中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答:虚拟存储器有以下特征:多次性:一个作业被分成多次调入内存运行,亦即在作业运行时没有必要将其全部装入,只需将当前要运行的那部分程序和数据装入内存即可;以后每当要运行到尚未调入的那部分程序时,再将它调入。
多次性是虚拟存储器最重要的特征,任何其他的存储器管理方式都不具有这一特征。
因此,认为虚拟存储器是具有多次性特征的存储器系统。
对换性:允许在作业的运行过程中进行换进、换出,也即,在进程运行期间,允许将那些暂不使用的程序和数据,从内存调至外存的对换区(换出),待以后需要时再将它们从外存调至内存(换进);甚至还允许将暂不运行的进程调至外存,待它们重又具备运行条件时再调入内存。
计算机操作系统每章习题及答案《操作系统》复习题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一、单项选择题1、操作系统是一种( B )。
A.应用软件B. 系统软件C.通用软件D. 工具软件2、操作系统是一组( C )。
A.文件管理程序B.中断处理程序C.资源管理程序D.设备管理程序3、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 C )、资源共享和操作的异步性。
A.多道程序设计B. 中断处理C.程序的并发执行D. 实现分时与实时处理4、( D )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
A. 管理计算机裸机B. 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界面C. 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D.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器5、引入多道程序的目的在于( A )。
A. 充分利用CPU,减少CPU等待时间B. 提高实时响应速度C. 有利于代码共享,减少主、辅存信息交换量D. 充分利用存储器6、( A )没有多道程序设计的特点。
A. DOSB. UNIXC. WindowsD.OS/27、下列操作系统中,为分时系统的是( C )。
A. CP/MB. MS-DOSC. UNIXD. Windows NT8、在分时系统中,时间片一定,( B ),响应时间越长。
A.内存越多B.用户数越多C.后备队列越短D.用户数越少9、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 B )。
A.CPU的利用率不高B.失去了交互性C.不具备并行性D.以上都不是10、在下列性质中,( D )不是分时系统的特征。
A. 交互性B. 同时性C. 及时性D. 独占性11、实时操作系统追求的目标是( C )。
A.高吞吐率B.充分利用内存C. 快速响应D. 减少系统开销12、CPU状态分为系统态和用户态,从用户态转换到系统态的唯一途径是( C )。
A. 运行进程修改程序状态字B. 中断屏蔽C. 系统调用D. 进程调度程序13、系统调用的目的是(A )。
A.请求系统服务B.终止系统服务C.申请系统资源D.释放系统资源14、系统调用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的内部调用,它(B )。
第四章存储器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存储管理的目的是(C )。
A.方便用户B.提高内存利用率C.方便用户和提高内存利用率D.增加内存实际容量2、在( A)中,不可能产生系统抖动的现象。
A.固定分区管理B.请求页式管理C.段式管理D.机器中不存在病毒时3、当程序经过编译或者汇编以后,形成了一种由机器指令组成的集合,被称为(B )。
A.源程序B.目标程序C.可执行程序D.非执行程序4、可由CPU调用执行的程序所对应的地址空间为(D )。
A.符号名空间B.虚拟地址空间C.相对地址空间D.物理地址空间5、存储分配解决多道作业[1C]划分问题。
为了实现静态和动态存储分配,需采用地址重定位,即把[2C]变成[3D],静态重定位由[4D]实现,动态重定位由[5A]实现。
供选择的答案:[1]:A 地址空间 B 符号名空间 C 主存空间 D 虚存空间[2]、[3]: A 页面地址 B 段地址 C 逻辑地址 D 物理地址 E 外存地址 F 设备地址[4]、[5]: A 硬件地址变换机构 B 执行程序 C 汇编程序D 连接装入程序E 调试程序F 编译程序G 解释程序6、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一个作业都分配(A )的内存单元。
A.地址连续B.若干地址不连续C.若干连续的帧D.若干不连续的帧7、(C )存储管理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算法简单,但存储碎片多。
A.段式B.页式C.固定分区D.段页式8、处理器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 B)字节。
A.2GBB.4GBC.100KBD.640KB9、虚拟存储技术是( A)。
A.补充内存物理空间的技术B.补充相对地址空间的技术C.扩充外存空间的技术D.扩充输入输出缓冲区的技术10、虚拟内存的容量只受( D)的限制。
A.物理内存的大小B.磁盘空间的大小C.数据存放的实际地址D.计算机地址字长11、虚拟存储技术与(A )不能配合使用。
A.分区管理B.动态分页管理C.段式管理D.段页式管理12、(B )是指将作业不需要或暂时不需要的部分移到外存,让出内存空间以调入其他所需数据。
第4章进程同步与通信1)选择题(1)在操作系统中,P、V操作是一种_D__。
A. 机器指令B. 系统调用命令C. 作业控制命令D. 低级进程通信原语(2)若信号量S的初值为2,当前值为-1,则表示有_B__等待进程。
A. 0个B. l个C. 2个D. 3个(3)在直接通信方式中,系统提供两条通信原语进行发送和接收,其中Send原语中参数应是_C_。
A. sender,messageB. sender,mailboxC. receiver,messageD. receiver,mailbox(4)下述那个选项不是管程的组成部分_A__。
A. 管程外过程调用管程内数据结构的说明B. 管程内对数据结构进行操作的一组过程C. 局部于管程的共享数据说明D. 对局部于管程的数据结构设置初值的语句(5)某通信方式通过共享存储区来实现,其属于_D__。
A. 消息通信B. 低级通信C. 管道通信D. 高级通信(6)用P、V操作管理临界区时,信号量的初值应定义为__C__。
A. -1B. 0C. 1D. 任意值(7)临界区是_B__。
A. 一个缓冲区B. 一段程序C. 一段共享数据区D. 一个互斥资源(8)信箱通信是一种_D__通信方式。
A. 直接通信B. 信号量C. 低级通信D. 间接通信(9)对于两个并发进程,设互斥信号量为mutex,若mutex=0则__A_。
A. 表示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B. 表示没有进程进入临界区C. 表示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另一个进程等待进入D. 表示有两个进程进入临界区(10)对信号量S执行V操作后,下述选项正确的是_C__。
A. 当S小于等于0时唤醒一个阻塞进程B. 当S小于0时唤醒一个阻塞进程C. 当S小于等于0时唤醒一个就绪进程D. 当S小于0时唤醒一个就绪进程(11)在消息缓冲通信中,消息队列属于_A__资源。
A. 临界B. 共享C. 永久D. 可剥夺(12)在消息缓冲通信机制中,使用的临界资源是_D__。
第一章作业1.1. 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充性和开放性.1.2. OS的作用可表现为哪几个方面?a.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b. 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c. 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第二章作业2.2. 试画出下面4条语句的前趋图:S1: a:=x+y;S2: b:=z+1;S3: c:=a-b;S4: w:=c+1;语句S2都执行后才能执行,这样语句 S4也只能在c赋值后才能执行。
对应的前驱图如右所示:2.6.a. 动态性是进程最基本的特性,可表现为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因得不到资源而暂停执行,以及由撤销而消亡,因而进程由一定的生命期;而程序只是一组有序指令的集合,是静态实体。
b. 并发性是进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OS的重要特征。
引入进程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其程序能和其它建立了进程的程序并发执行,而程序本身是不能并发执行的。
c. 独立性是指进程实体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系统中独立获得资源和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
而对于未建立任何进程的程序,都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来运行。
第三章作业3.2. 为什么进程在进入临界区之前应先执行“进入区”代码?而在退出前又要执行“退出区”代码?2. 如何利用Test-and-set指令来实现互斥?它有何缺点?为了实现多个进程对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必须在临界区之前加一段用于检查临界资源是否正在被访问的代码,如未被访问,该进程可进入临界区对此临界资源进行访问;如正被访问,则该进程不能进入临界区访问临界资源。
在退出临界区后,执行恢复访问标志的代码为“退出区”,而在退出前执行“退出区”代码主要是为了使其它进程能再访问此临界资源。
3.4. 如何利用Test-and-set指令来实现互斥?它有何缺点?Test-and-set指令是一种借助于一条硬件指令,即测试并建立指令TS (Test-and-set)来实现互斥的方法。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可表现在哪⼏个⽅⾯?答:(1)OS作为⽤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先在裸机上覆盖⼀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层次抽象;在第⼀层软件上再覆盖⽂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是什么?答:主要动⼒来源于四个⽅⾯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计算机资源的利⽤率;(2)⽅便⽤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装⼊纸带输⼊机或卡⽚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到磁带上。
该⽅式下的输⼊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的。
⽽联机I/O⽅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是更好地满⾜⽤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机交互能⼒使⽤户能直接控制⾃⼰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户能同时使⽤同⼀台计算机,独⽴地处理⾃⼰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户在⾃⼰的终端上键⼊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户。
解决⽅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户从各个终端上输⼊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户键⼊的命令或数据。
第四章处理机调度一、选择题:1、()调度主要涉及内存管理与扩充。
A、作业B、交换C、进程D、线程2、()调度在作业执行完毕时还负责回收系统资源。
A、作业B、交换C、进程D、线程3、以下哪种调度又称为宏观调度或高级调度()。
A、作业B、交换C、进程D、线程4、()调度又称为微观或低级调度。
A、作业B、交换C、进程D、线程5、下面哪中调度一般不存在于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中()。
A、作业B、交换C、进程D、线程6、()调度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某种策略和方法选取一个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占有处理机。
A、作业B、交换C、进程D、线程7、当作业运行完毕,但它所占有的资源尚未全部被系统回收时,该作业处于()状态。
A、提交B、收容C、执行D、完成8、一个作业在其处于从输入设备进入外部存储设备的过程称为()状态。
A、提交B、收容C、执行D、完成9、当一个作业的全部信息已全部被输入进输入井但还未被调度去执行,此时该作业处于()状态。
A、提交B、收容C、执行D、完成10、()状态也称为后备状态。
A、提交B、收容C、执行D、完成11、一种既有利于短小作业又兼顾到长作业的作业调度算法是()A、先来先服务 B 、轮转C、最高响应比优先D、均衡调度12、作业调度程序是从处于()状态的作业中选取一个作业并把它装入主存。
A、输入B、收容C、执行D、完成13、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属于作业调度算法的评价因素()A、单位时间内运行尽可能多的作业B、使各种I/O设备得以充分利用C 、对所有的作业都是公平合理的 D、使处理机尽可能保持“空闲”。
14、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JCB的主要内容()A 作业名B 作业类型C 资源要求D 作业完成时间15、作业调度程序为选中作业建立进程并为这些进程分配的系统资源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内存B、外存C、外设D、虚拟内存16、在操作系统中,JCB是指()。
A、作业控制块B、进程控制块C、文件控制块 D 程序控制块17、作业调度算法包括下列选项中的那些种()。
计算机操作系统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青岛大学第一章测试1.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参考答案:资源2.关于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在作业执行时用户可以直接干预作业的执行3.对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而不强求系统资源利用率的操作系统是()参考答案:实时操作系统4.操作系统是伴随着计算机的诞生而诞生的。
参考答案:错5.早期的计算机上没有操作系统,通常按“人工操作方式”来控制计算机运行。
参考答案:对6.单道批处理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必须让操作人员干预。
参考答案:错7.在单道批处理系统中,整个内存只用来存放一个用户程序,只有多任务操作系统中才划分出一部分空间用来存放管理程序。
参考答案:错8.(多选)进程的什么特性带来了操作系统的不确定性?参考答案:并发性;共享性9.(多项选择)在一个()批处理系统中,内存中同时驻有多个进程,它们以轮流方式使用CPU和计算机的其它资源。
多个进程同时运行于多台处理机上,是一种()处理方式。
参考答案:多道;并发10.(多项选择)下面列出的一些功能程序,你认为哪些适合放入内核?参考答案:代码加载程序和代码卸出程序;键盘命令解释程序;时钟中断处理程序;键盘中断处理程序第二章测试1.作业控制方式主要有两种:脱机作业控制方式和联机作业控制方式。
参考答案:对2.脱机作业控制又称为“批作业”控制。
在这种处理方式中,作业提交时必须同时向系统提交用作业控制语言书写的作业说明书。
作业提交以后被存放在外存的作业池中。
参考答案:对3.联机作业控制是分时系统中使用的一种控制方式。
作业是以交互方式控制的。
参考答案:对4.联机作业控制又称为“交互”控制,作业提交时虽然不需要有作业说明书,但是也要将作业存放在作业池中。
参考答案:错5.有三个作业A(到达时间8:50,执行时间1.5小时)、B(到达时间9:00,执行时间0.4小时)、C(到达时间9:30,执行时间1小时)。
操作系统》课程作业(四)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中)通常,用户编写的程序中所使用的地址是( )。
A .逻辑地址 B .物理地址C .绝对地址D .内存地址 可由 CPU 调用执行的程序所对应的地址空间为( )。
A .符号名空间 B .虚拟地址空间C .物理空间D .逻辑地址空间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作(C .一张“位示图 ”构成的分区说明表D . 由系统自定在存储管理中, 为实现地址映射,硬件应提供两个寄存器,一个是基址寄存器。
另一个 是( )。
A .控制寄存器B .程序状态字寄存器C .限长寄存器D .通用寄存器可重定位分区存储管理采用的地址转换公式是( )。
A . 绝对地址 =界限寄存器值 +逻辑地址1. 2.3. 4. 5.6. 7. 8.9.10.11. 12. 姓名 班级学号)。
A .编译B .连接C .运行D .重定位经过( ),目标程序可以不经过任何改动而装入物理内存单元。
A .静态重定位B .动态重定位C .编译或汇编D .存储扩充动态重定位是在程序( )期间,每次访问内存之前教学重定位。
A .执行 B .编译C .装入D .修改在分时系统中, 可将进程不需要或暂时不需要的部分移到外存, 让出内存空间以调入其他所需数据,称为( A .覆盖技术 C .虚拟技术 分区管理中进行分区的是主存的( A .系统区域 C .程序区域 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一个作业都分配( A .地址连续 C .若干连续的页面 固定分区中各分区的大小是( A .相同的 C .根据进程要求确定 动态分区管理方式下,分配作业的主存空间根据( A . 一张分区说明表 B . 一 张分区说明表和一张空闲分区表)。
)。
)。
B .对换技术D .物理扩充B .用户区域D .整个区域 的内存单元。
B .若干地址不连续 D .若干不连续的页面 B .相同或者不同,但预先固定D .随进程个数而定 )。
第四章存储器管理. 为什么要配置层次式存储器?答:这是因为:.设置多个存储器可以使存储器两端地硬件能并行工作..采用多级存储系统,特别是技术,这是一种减轻存储器带宽对系统性能影响地最佳结构方案..在微处理机内部设置各种缓冲存储器,以减轻对存储器存取地压力.增加中寄存器地数量,也可大大缓解对存储器地压力.、可采用哪几种方式将程序装入内存?它们分别适用于何种场合?答:()绝对装入方式:绝对装入方式只能将目标模块装入到内存中事先指定地位置.在多道程序环境下,编译程序不可能预知所编译地目标模块应放在内存地何处,困此,绝对装入方式只适用于单道程序环境.()可重定位装入方式:在多道程序环境下,所得到地目标模块地起始地址通常是从开始地,程序中地其它地址也都是相对于起始地址计算地.此时应采用可重定位装入方式,根据内存地当前情况,将装入模块装入到内存地适当位置.()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可重定位装入方式可将装入模块装入到内存中任何允许地位置,故可用于多道程序环境;但这种方式并不允许程序运行时在内存中移动位置.、何谓静态链接?何谓装入时动太链接和运行时地动态链接?答:、静态链接:在程序运行之前,先将各目标模块及它们所需地库函数,链接成一个完整地装配模块,以后不再拆开,我们把这种事先进行链接地方式称为静态链接方式、装入时动态链接:这是指将用户源程序编译后所得到地一组目标模块,在装入内存时,采用边装入边链接地链接方式.、运行时动态链接:这是指对某些目标模块地链接,是在程序执行中需要该(目标)模块时,才对它进行地链接.、在进行程序链接时,应完成哪些工作?答:静态链接、装入时动态链接、运行时动态链接;、在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应如何将各空闲分区链接成空闲分区链?答:为了实现对空闲分区地分配和链接,在每个分区地起始部分,设置一些用于控制分区分配地信息,以及用于链接各分区所用地前向指针;在分区尾部则设置一后向指针,通过前、后向链接指针,可将所有地空闲分区链接成一个双向链,为了检索方便,在分区尾部重复设置状态位和分区大小表目.当分区被分配出去以后,把状态位由“”改为“”,此时,前、后向指针已无意义.、为什么要引入动态重定位?如何实现?答:. 为了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每当访问指令或数据时,将要访问地程序或数据地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引入了动态重定位.. 可在系统中增加一个重定位寄存器,用它来装入(存放)程序在内存中地起始地址,程序在执行时,真正访问地内存地址是相对地址与重定位寄存器中地地址相加而形成地,从而实现动态重定位.、在采用首次适应算法回收内存时,可能出现哪几种情况?应怎样处理这些情况?答:、回收区与插入点地前一个空闲区相邻接,此时应将回收区与插入点地前一分区合并,不必为回收区分配新表项,而只需修改其前一分区地大小.、回收区与插入点地后一个空闲区相邻接,此时可将两分区合并,形成新地空闲区,但用回收区地首址作为新空闲区地首址,大小为两者之和.、回收区同时与插入点地前、后两个空闲区邻接,此时可将三个分区合并,使用前一个分区地表项和首址,取消后一个分区地表项,大小为三者之和.、回收区既不与前一个分区相邻接,也不与后一个分区相邻接,这时应为回收区单独建立一新表项,填写回收区地首址和大小,并根据其首址插入到空闲链中地适应位置.. 分区存储管理中常采用哪些分配策略?比较它们地优缺点.答:分区存储管理中常采用地分配策略有: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首次适应算法地优缺点:保留了高址部分地大空闲区,有利于后到来地大型作业地分配;低址部分不断被划分,留下许多难以利用地、小地空闲区,且每次分区分配查找时都是从低址部分开始,会增加查找时地系统开销..循环首次适应算法地优缺点:使内存中地空闲分区分布得更为均匀,减少了查找时地系统开销;缺乏大地空闲分区,从而导致不能装入大型作业..最佳适应算法地优缺点:每次分配给文件地都是最适合该文件大小地分区;内存中留下许多难以利用地小地空闲区..最坏适应算法地优缺点:给文件分配分区后剩下地地空闲区不至于太小,产生碎片地几率最小,对中小型文件分配分区操作有利;使存储器中缺乏大地空闲区,对大型文件地分区分配不利.. 在系统中引入对换后可带来哪些好处?答:能将内存中暂时不运行地进程或暂时不用地程序和数据,换到外存上,以腾出足够地内存空间,把已具备运行条件地进程或进程所需地程序和数据换入内存,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内存地利用率.、为实现对换,系统应具备哪几方面地功能?答:兑换空间地管理,进程地换出,进程地换入.、在以进程为单位进行对换时,每次是否都将整个进程换出?为什么?答:. 以进程为单位进行对换时,每次都将整个进程换出;. 目地为了解决内存紧张地问题,提高内存地利用率.、为实现分页存储管理,需要哪些硬件支持?答:需要一台具有一定容量地内存及外存地计算机系统外,页表机制、缺页中断机构以及地址变换机构.、较详细地说明引入分段存储管理是为了满足用户哪几方面地需要.答:方便编程、信息共享、信息保护、动态增长、动态链接.、在具有快表地段页式存储管理方式中,如何实现地址变换?答:物理地址该段在主存地起始地址页框号*大小页内地址.. 为什么说分段系统较之分页系统更易于实现信息共享和保护?答:.对于分页系统,每个页面是分散存储地,为了实现信息共享和保护,则页面之间需要一一对应起来,为此需要建立大量地页表项;.而对于分段系统,每个段都从开始编址,并采用一段连续地地址空间,这样在实现共享和保护时,只需为所要共享和保护地程序设置一个段表项,将其中地基址与内存地址一一对应起来即可.、分页和分段存储管理有何区别?答:主要表现在()页是信息地物理单位,分页是为实现离散分配方式,以消减内存地外零头,提高内存地利用率.或者说,分页仅仅是由于系统管理地需要而不是用户地需要.段则是信息地逻辑单位,它含有一组其意义相对完整地信息.分段地目地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用户地需要.()页地大小固定且由系统决定,由系统把逻辑地址划分为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是由机器硬件实现地,因而在系统中只能有一种大小地页面;根据信息地性质来划分.()分页地作业地址空间是一维地,即单一地线性地址空间,程序员只需利用一个记忆符,即可表示一个地址;而分段地作业地址空间则是二维地,程序员在标识一个地址时,即需给出段名,又需给出段内地址.. 试全面比较连续分配和离散分配方式.答:()连续分配是指为一个用户程序分配一个连续地地址空间,包括单一连续分配方式和分区式分配方式,前者将内存分为系统区和用户区,系统区供操作系统使用,用户区供用户使用,是最简单地一种存储方式,但只能用于单用户单任务地操作系统中;分区式分配方式分为固定分区和动态分区,固定分区是最简单地多道程序地存储管理方式,由于每个分区地大小固定,必然会造成存储空间地浪费;动态分区是根据进程地实际需要,动态地为之分配连续地内存空间,常用三种分配算法: 首次适应算法,该法容易留下许多难以利用地小空闲分区,加大查找开销;循环首次适应算法,该算法能使内存中地空闲分区分布均匀,但会致使缺少大地空闲分区;最佳适应算法,该算法也易留下许多难以利用地小空闲区;()离散分配方式基于将一个进程直接分散地分配到许多不相邻地分区中地思想,分为分页式存储管理,分段存储管理和段页式存储管理. 分页式存储管理旨在提高内存利用率,满足系统管理地需要,分段式存储管理则旨在满足用户(程序员)地需要,在实现共享和保护方面优于分页式存储管理,而段页式存储管理则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即具有分段系统便于实现,可共享,易于保护,可动态链接等优点,又能像分页系统那样很好地解决外部碎片地问题,以及为各个分段可离散分配内存等问题,显然是一种比较有效地存储管理方式;、虚拟存储器有哪些特征?其中最本质地特征是什么?答:多次性、对换性、虚拟性;值得说明地是,虚拟性是以多次性和对换性为基础地,或者说,仅当系统允许将作业分多次调入内存,并能将内存中暂时不运行地程序和数据换至盘上时,才有可能实现虚拟存储器;而多次性和对换性又必须建立在离散分配地基础上.. 实现虚拟存储器需要哪些硬件支持?答:()对于为实现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式地系统,除了需要一台具有一定容量地内存及外存地计算机外,还需要有页表机制,缺页中断机构以及地址变换机构;()对于为实现请求分段存储管理方式地系统,除了需要一台具有一定容量地内存及外存地计算机外,还需要有段表机制,缺段中断机构以及地址变换机构;、实现虚拟存储器需要几个关键技术?答:、分页请求系统、请求分段系统、在请求分页系统中,页表应包括哪些数据项?每项地作用是什么?答:、页号:将一个进程地逻辑地址空间分成若干个大小相等地片,成为页面或页,并对各页加以编号.、物理块号:内存空间分成与页大小相等地物理块,对物理块进行编号.、状态位:用于指示该页是否已调入内存,供程序访问时参考.、访问字段:用于记录本页在一段时间内被访问地次数,或记录本页最近已有多长时间未被访问.、修改位:表示该页调入内存是否被修改过.、外存地址:用于指示该页在外存上地地址,通常是物理块号,供调入该页时参考.、在请求分页系统中,应从何处将所需页面调入内存?答:外存.、在请求分页系统中,常采用哪几种页面置换算法?答:先来先服务,最近最久未使用,最佳置换算法.. 在请求分页系统中,通常采用哪种页面分配方式?答:三种分配方式:固定分配局部置换、可变分配全局置换、可变分配局部置换. . 在一个请求分页系统中,采用页面置换算法时,假如一个作业地页面走向为、、、、、、、、、、、,当分配给该作业地物理块数分别为和时,试计算在访问过程中所发生地缺页次数和缺页率,并比较所得结果.答:时,采用页面置换算法地缺页次数为次,缺页率为;时,采用页面置换算法地缺页次数为次,缺页率为.由此可见,增加分配给作业地内存块数,反而增加了缺页次数,提高了缺页率,这种现象被称为是现象.、实现算法所需要地硬件支持是什么?答:寄存器、栈.. 试说明改进型置换算法地基本原理.答:基本原理:在将一个页面换出时,如果该页已被修改过,便须将该页重新写回到磁盘上;但如果该页未被修改过,则不必将它写回磁盘上.在改进型算法中,除需考虑页面地使用情况外,还须再增加一个因素,即置换代价,这样,选择页面换出时,既要是未使用过地页面,又要是未被修改过地页面.、说明请求分段系统中地缺页中断处理过程?答:在请求分段系统中,每当发现运行进程所要访问地段尚未调入内存时,便由缺段中断机构产生一缺段中断信号,进入操作系统后由缺段中断处理程序将所需地段调入内存.缺段中断机构与缺页中断机构类似,它同样需要在一条指令地执行期间,产生和处理中断,以及在一条指令执行期间,可能产生多次缺段中断.缺段中断地处理过程如图所示.、如何实现分段共享?答:对于一个共享段,不同地进程可以各用不同地段号去共享该段.。
第四章存储管理习题一、选择题1、存储分配解决多道作业(A)的划分问题。
为了解决静态和动态存储分配,需采用地址重定位,即把(B)变换成(C),静态重定位由(D)实现,动态重定位由(E)实现。
A:①地址空间②符号名空间③主存空间④虚拟空间B、C:①页面地址②段地址③逻辑地址④物理地址⑤外存地址⑥设备地址D~E:①硬件地址变换机构②执行程序③汇编程序④连接装入程序⑤调试程序⑥编译程序⑦解释程序2、提高主存利用率主要是通过(A)功能实现的。
(A)的基本任务是为每道程序做(B);使每道程序能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下运行,主要是通过(C)功能实现的。
A、C:①主存分配②主存保护③地址映射④主存扩充B:①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变换;②内存与外存间的交换;③允许用户程序的地址空间大于内存空间;④分配内存3、由固定分区方式发展为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主要推动力是(A);由分页系统发展为分段系统,进而以发展为段页式系统的主要动力分别是(B)。
A~B:①提高主存的利用率;②提高系统的吞吐量;③满足用户需要;④更好地满足多道程序运行的需要;⑤既满足用户要求,又提高主存利用率。
4、静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A)中进行的,动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B)中进行的。
A、B:①编译过程;②装入过程;③修改过程;④执行过程5、对外存对换区的管理应以(A)为主要目标,对外存文件区的管理应以(B)为主要目标。
A、B:①提高系统吞吐量;②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③降低存储费用;④提高换入换出速度。
6、从下列关于虚拟存储器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
①要求作业运行前,必须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中必须常驻内存;②要求作业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中不必常驻内存;③要求作业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但在运行中必须常驻内存;④要求作业运行前,必须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中不必常驻内存;7、在请求分页系统中有着多种置换算法:⑴选择最先进入内存的页面予以淘汰的算法称为(A);⑵选择在以后不再使用的页面予以淘汰的算法称为(B);⑶选择自上次访问以来所经历时间最长的页面予淘汰的算法称为(C);A~D:①FIFO算法;②OPT算法;③LRU 算法;④NRN算法;⑤LFU算法。
第四章1.为什么说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能较好地满足各类用户的需要(来自百度):答案一: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能较好地满足各种类型用户的需要。
对终端型作业用户而言,由于他们所提交的大多属于交互型作业,作业通常比较短小,系统只要能使这些作业在第1级队列所规定的时间片内完成,便可使终端型作业用户感到满意;对于短批处理作业用户而言,他们的作业开始时像终端型作业一样,如果仅在第1级队列中执行一个时间片即可完成,便可以获得与终端型作业一样的响应时间,对于稍长的作业,通常也只需要在第2级队列和第3级队列中各执行一个时间片即可完成,其周转时间仍然较短;对于长批处理作业用户而言,它们的长作业将依次在第1,2,…,直到第n级队列中运行,然后再按时间片轮转方式运行,用户不必担心其作业长期得不到处理。
答案二:(惠州学院操作系统课后题)与答案一基本相似,可看做精简版。
答:(1)终端型作业用户提交的作业大多属于较小的交互型作业,系统只要使这些作业在第一队列规定的时间片内完成,终端作业用户就会感到满足。
(2)短批处理作业用户,开始时像终端型作业一样,如果在第一队列中执行一个时间片段即可完成,便可获得与终端作业一样的响应时间。
对于稍长作业,通常只需在第二和第三队列各执行一时间片即可完成,其周转时间仍然较短。
(3)长批处理作业,它将依次在第1 ,2 ,…,n个队列中运行,然后再按轮转方式运行,用户不必担心其作业长期得不到处理。
所以,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能满足多用户需求。
2.分别对以上两个进程集合,计算使用先来先服务(FCFS)、时间片轮转法(时间片q=1)、短进程优先(SPN)、最短剩余时间优先(SRT,时间片q=1)、响应比高者优先(HRRN)及多级反馈队列(MFQ,第1个队列的时间片为1,第i(i<1)个队列的时间片q=2(i-1))算法进行CPU调度,请给出各进程的完成时间、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及所有进程的平均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2、可以采用哪几种方式将程序装入内存?它们分别适用于何种场合?
(1) 绝对装入方式,适用于单道程序系统。
(2) 可重定位装入方式,适用于分区式存储管理系统。
(3) 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适用于分页、分段式存储管理系统。
8、什么是基于顺序搜索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它分为哪几种?
为了实现动态分区式分配,将系统中的空闲分区组织成空闲分区表或空闲分区链。
所谓顺序搜索,是指按表或链的组织顺序,检索表或链上记录的空闲分区,去寻找一个最符合算法的、大小能满足要求的分区。
分区存储管理中常采用的分配策略有: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
13、为什么要引入对换?对换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在多道环境下,一方面,在内存中的某些进程由于某事件尚未发生而被阻塞,但它却占用了大量的内存空间,甚至有时可能出现在内存中所有进程都被阻塞而迫使CPU停止下来等待的情况;另一方面,却又有着许多作业在外存上等待,因无内存而不能进入内存运行的情况。
显然这对系统资源是一种严重的浪费,且使系统吞吐量下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操作系统中引入了对换(也称交换)技术。
可以将整个进程换入、换出,也可以将进程的一部分(页、段)换入、换出。
前者主要用于缓解目前系统中内存的不足,后者主要用于支持虚拟存储。
19、什么是页表?页表的作用是什么?
页表是分页式存储管理使用的数据结构。
一个进程分为多少页,它的页表就有多少行。
每一行记录进程的一页和它存放的物理块的页号、块号对应关系。
页表用于进行地址变换。
23、较详细的说明引入分段存储管理方式是为了满足用户哪几个方面的需求。
方便编程、信息共享、信息保护、动态增长、动态链接。
详细讨论,请参考教材P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