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题常考的题型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9
高中语文阅读题常考的题型介绍
一、语文阅读题成语使用题目。
首先根据题目要求,调动知识积累,明确成语的大致意义和感情色彩;然后聚焦语境中的关键词,就其大致意义和感情色彩做出判断。
[例1·2013年全国课标一卷·13]
下列各句中,双引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振振有词”,自以为理由充分,强词夺理,说个不休(贬义);语境关键词:欢迎(褒义)。感情色彩不恰当。
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中性);语境关键词:诗词文章(中性)。意义对象不恰当。
C.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火石,让小余心头淤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电光火石”,比喻事物瞬息即逝(褒义);语境关键词:顿时消散(褒义)。意义对象恰当。答案为C。
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中性);语境关键词:几家(中性)。意义对象不恰当。
这道题目,四个选项,200字左右。但考查的实质是: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振振有词,很受欢迎
B.浩如烟海典籍中的诗词
C.如电光火石,顿时雾散
D.只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其实,这四个选项里,有正面判断意义的“答案信息”,只有“顿时”一个词,其他仍然是干扰性的次要信息。
二、语文阅读题近义词语题目
首先聚焦近义词语的相异语素,比较差异;然后聚焦语境中与填入词语横线关系密切的词语,明确判断的依据。
[例·2013北京课标卷·3]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文学艺术创造来源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创作而形成的。
②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侧翻事故,交通、消防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
③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当电路里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从而切断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
A.原形处置融化
B.原型处治融化
C.原型处置熔化
D.原形处治熔化
第①组,聚焦“形”和“型”比较差异。形,形态,泛指;型,模型,特指。语境关键词:创作,特指的“原型”正确。
第②组,聚焦“治”和“置”比较差异。治,整治,对人;置,放置,
对物。语境关键词:事故,对物的“处置”正确。
第③组,聚焦“融”和“熔”比较差异。融,消融,还原成液态;熔,熔炼,固态变液态。语境关键词:保险丝,“熔化”正确。
综上,答案为C。
这道题目,三个句子,150多字,再加上三组近义词语。但考查的实质是:
填入横线的词语,正确一项是
①以真人为创作,②对事故做出,
③保险丝会。
A.原形处置融化
B.原型处治融化
C.原型处置熔化
D.原形处治熔化
如果用这样的题目来考,那每个考生都会,甚至小学生也不会错误。那么,考生失误,并非重要信息把握不住,而是被次要信息干扰所致。从这个意义来看,次要信息的干扰力量,足以把一位高考考生的智力水平降低到小学以下。
三、语文阅读题语言连贯题目
首先聚焦语句中关键性、相关性、关联性的词语(重要信息);然后依据重要信息寻求突破点,组合排序或作出判断。
[例·2013北京卷·4]
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①因为较弱的电磁辐射,也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
②人的大脑和神经会产生微弱的电磁波,当周围电器发出比它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时,人的神经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干扰。
③即使在不太强的电磁波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人也会受到影响。
④如果长时间出于这种强电磁波的环境中,人会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症状,强电磁辐射会使心血管疾病加重、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A.④①②③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 ②④③①
首先,聚焦四个语句中的关键性词语:①较弱的电磁辐射,②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③不太强的电磁波,④强电磁波。
将重要信息分组归类,显然,②④应属同类,而四个选项里,②④连在一起的,只有D。据此可知,答案为D。
这道题目,四个句子,170多字。但考查的实质是:
下列各项,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①较弱的电磁辐射。②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
③不太强的电磁波。④强电磁波。
A.④①②③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 ②④③①
十分清楚,聚焦重要信息是准确、快速完成题目的关键。
这种认识,是和语文学科的性质完全一致的。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语文是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在生活中,我们一辈子就在做一件事:分割两类信息,聚焦重要信息。只是我们往往处在“自发”状态,而非“自觉”状态。你认为重要的,并不见得重要;谁认为重要的才重要呢?题目认为重要的才重要。语文高考,一份试题,七八千字,二十道左
右的题目。根据题目,到相关文字中筛选、转化信息,不就得了吗?只是我们不再是“自发”,而是“自觉”。
阅读类题目的实质二
现代文阅读是集中体现高考阅读类题目实质的题目,各地高考试题对现代文阅读文本的称呼略有差异。
俗称“小阅读”的文本,大多为必考题目,一般被称为论述类文本。“小阅读”题目的形式主要是选择题目。
俗称“大阅读”的文本,有选考题目和非选考题目两类。选考题目的文本一般在实用类文章(传记为主)和文学类作品(小说为主)中选择;非选考题目的文本一般为文学类作品(散文为主)。“大阅读”题目的形式主要是简答题目。
谈阅读类题目的实质,我们更看重题目形式。
正因为“小阅读”文本的考查大多采用选择类题目,所以,“小阅读”名为阅读,实非一般意义的“阅读”。文本并不是阅读的目的,只是设置题目的依托;选择题和文本之间很少有深层联系。造成选项不符合文意的手法只有两种:“颠倒黑白”或“无中生有”。
[例1·2013年全国课标一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本阅读:2—3分钟准确把握文本思路。
大致步骤:①各语段之内,句与句比较,筛出重要语句;②重要语句内,词与词比较,把握重要词语;③连缀重要词语,把握语段大意和文章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