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中国古代货币发展演变
- 格式:ppt
- 大小:7.44 MB
- 文档页数:3
中国古代的货币制度中国古代货币制度是中国货币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货币以贝壳、铜器、银锭、金银锭、纸币等形式存在过,其产生、发展和演变,与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发展紧密相关。
一、古代货币的产生和演变最早的古代货币是贝壳,商周时期已经有了以贝壳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
贝壳货币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铜器货币。
铜瓦、铜鼓、铜锅、铜刀等作为货币的铜器经过了漫长的、逐步的发展,实现了财富的储存和价值的流通。
铜器货币盛行了500多年,到了公元前3世纪左右,金银货币开始逐步代替铜器货币。
其中,银布为基础的银锭货币发展最为迅速,成为历史时期货币制度中的主要货币,流通范围几乎遍及国内外。
二、古代货币的特点和作用古代货币的特点是它实现了财富储存和价值流通的功能,从而促进了商品交换和贸易活动的发展。
货币的出现,既消除了直接交换中的限制、不便和低效,又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和交换的效率。
货币使生产资料和产品的交换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扩大,加速了物质财富创造和积累的速度。
此外,货币还具有存储价值、支付手段、表征权利等多重功能,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古代货币制度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货币制度是一种国家经济制度,它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古代货币制度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市场交易和城市建设等方面的繁荣。
货币制度对物价水平、通货膨胀、收入分配、社会流动性等经济和社会问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古代货币制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关乎整个国家经济和贸易的平稳运转,同时也影响到社会整体的政治、文化与道德。
四、古代货币制度的传承和发展中国古代货币制度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商周时期的贝壳货币,到金银锭和纸币货币,中国货币历经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承载了丰富而较浓的历史文化底蕴。
古代货币学与財寶研究,成为古代社会和文化、历史、经济等诸多学科领域的重要分支,被广泛地应用到文物考古、博物馆、藏品鉴定、文化交流等众多方面。
课题15古代的货币、信贷、契约课标要求了解中外历史上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链接·选择性必修1·P86-87]一、货币的演进历程1.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时间表现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春秋战国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
纸币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元朝(1)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
(2)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明朝(1)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2)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清朝(1)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2)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链接·选择性必修2·P38-39]2.世界古代货币的发展(1)公元前11世纪,古埃及开始用铜块和银块作为货币。
(2)公元前8-前7世纪,小亚细亚出现金属铸币。
3.货币诞生的意义(1)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
(2)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
知识拓展交子交子,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发行于北宋前期的成都。
最初的交子实际上是一种存款凭证。
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
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纸卷上,再交还存款人,并收取一定保管费。
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
二、信贷1.世界地区时间概况两河流域公元前22—前21世纪出现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廷也从事放贷业务。
借贷有利息规定,也有社会救济性质的免息借贷古埃及公元前16—前11世纪出现较完备的借贷合约,借贷行为必须有证人,还要履行担保等程序,受到法律保护古希腊公元前4世纪货币经营行业开始兴起,出现汇票的雏形2.中国(1)先秦:《周礼》中已有借贷纠纷的记载。
古代中国的货币体系以铜币为基础。
更早的货币形式目前尚未被发现。
最初的铜币形状多种多样,有刀币、布币、蚁鼻钱等很多形式。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全国的铜币以秦国的铜钱为标准。
金币在古代中国很罕见。
春秋和战国时期,中国南方长江流域的楚国曾经使用过金饼和金片。
但是在其他的地区和朝代里,黄金主要用于装饰和保值用途。
唐朝以后,白银货币逐渐得到广泛流通。
虽然国库和官方银库里的白银按照统一的成色与重量铸造成元宝以便存放,但是流通的白银却不是铸币,而是以零碎的块状流通,在市场上使用时要经过计算成色、秤量重量这些繁琐的手续。
大块的银锭要用夹剪切割,零碎的小块银锭需要在银匠那里重新铸造成更大的银锭。
中国不使用白银铸币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政治的不稳定性,官方无法为发行的银币提供担保,同时由于战乱频繁,民众经常将白银窖藏起来,导致市场流通额不足以支持银本位货币系统。
由于携带大量的铜币极其不便,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北宋时期,出现了交子的纸币。
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之一。
但是比起现代意义上的纸币来,它更像一种汇票。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沿用了纸币,并将其视为解决经济困难的妙法之一。
他们不顾实际的货币流通额和经济水平,发行了大量没有保证的纸币,造成了最早的通货膨胀。
元朝被由汉族人建立的明朝取代。
其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保守的农本主义者。
他认为纸币是异族的东西,应该加以摈弃。
但是明朝自己也发行了名为“大明宝钞”的纸币。
这种纸币在民间很少使用。
明朝中后期,白银开始大量流入中国,成为和铜钱一样普遍的金属货币。
清朝时期,白银已经成为国家的主要货币单位(“两”)。
清朝末年,墨西哥的银元开始在中国大量流通。
作为历史考点而言,世界史部分,主要是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可以兑换黄金和各国实行可调节的钉住汇率制,是构成这一货币体系的两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维持这一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它有监督国际汇率、提供国际信贷、协调国际货币关系三大职能。
选必1复习主题6:货币与赋税制度(第五单元)姓名:班级:【知识梳理】一、货币演变(一)中国货币的使用1.古代货币的演进2.近现代货币的演进(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趋势:使文书重量这种金属重量单位向通宝、元宝这种货币符号演变,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
补充2:宋朝交子出现的原因原因:北宋商品经济繁荣;铁钱笨重不便流通;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展;四川地区特殊的贸易和货币环境;民间的首创和官方的推动。
补充3:明代白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的原因。
原因:铜钱铸造困难,纸币易贬值;白银价值高、便于贮存交易,得到民间广泛认可;明代商品经济及对外贸易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大;政府税制改革(一条鞭法)的推动;新航路开辟,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补充4:南京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背景①国内货币制度混乱;②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美国大量收购白银,导致白银外流;③巩固统治、发展经济的需要。
补充5:金本位制度崩溃的原因、影响原因: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后,各国黄金储备锐减;各国转嫁危机,实行货币贬值与关税战;一战后欧洲及英国实力的下降。
影响:对世界: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关税壁垒、汇兑不稳);对英国:英镑地位下降。
补充6: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何建立?其实质?有何意义?瓦解原因?(1)建立原因客观原因:经济大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的教训,须建立有效机制,重构秩序;二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主观原因:美国企图建立自己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2)实质:以美元为中心,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3)意义:积极:①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②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国际金融。
局限: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4)瓦解原因:①布雷顿森林体系自身存在缺陷;②美国经济实力相对衰弱(越战、石油危机、滞胀危机);③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加强;④单一的货币制度难以满足经济多元化趋势,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
高三高考历史一轮课时练习: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一、单选题1.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世界银价暴涨,导致中国白银外流,影响中国经济。
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紧急安定货币金融办法》,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收兑全部白银归国库,作为发行法币的准备金;所有税赋及一切公私款项的收付,都应使用法币,不得使用金银。
此举()A.导致银元流通B.消除了通货膨胀C.统一了全国货币D.稳定了世界经济2.商周时期,黄河流域的一些地区,青铜铸造的农具“镈”在人们的财物交换中开始充当一般等价物,后来随着交换的频繁和扩大,成为一种普遍流通的实物货币。
这反映出当时()A.商业模式出现转型B.货币体系逐渐成熟C.民间贸易走向繁荣D.社会经济不断发展3.从1980年4月开始,中国实行外汇兑换券制度,即外国游客和华侨在华消费不能直接使用人民币或外国货币,必须先在中国银行将外币兑换为外汇券,再用外汇券在友谊商店、涉外饭店等指定地点消费。
这一政策的推行()A.反映了对外开放的水平进一步提升B.说明旅游业市场得到了健全和规范C.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积累外汇资金D.增强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4.由于世界经济大恐慌的爆发,中国进入了经济萧条时期,随即美国的购银政策更进一步造成了金融恐慌,国民政府对外求援,但因英、美、日三国的冲突而受阻。
白银出口征税与改组中国、交通二行又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情形日益恶化,面临财政危机的国民政府,最后不得不实施改革,关于这一时期的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B.铸造银元以之为法定货币C.国民政府实行了法币改革D.币制改革开始发行金圆券5.1984年6月,安徽省马鞍山市发现了三国时期吴国大将朱然的墓,发掘出钱币6000多枚,97.5%是两汉时期的各类五铢,其他包括秦朝的半两,新莽时期的货泉、布泉、大泉五十,蜀汉的直百五铢钱、太平百钱、定平一百、太平金百,以及孙吴政权自铸的大泉五百、大泉当千等钱币。
考点34货币一、选择题1.汉武帝初,中央政府特别发行了一种区别于地方的银锡合铸的大额货币,称为“白金币”,形状为圆形龙纹币、方形马纹币、椭圆形龟纹币,分别等值于在市面上流通的三千、五百、三百铜钱,面值远远高于当时普遍流通的银、铜的自然比价。
朝廷这种做法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B.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C.使中央垄断了铸币权D.保障了商品市场稳定“中央政府特别发行了一种区别于地方的银锡合铸的大额货币,称为‘白金币’……面值远远高于当时普遍流通的银、铜的自然比价”,可知中央用不等值的金属货币换取等值的货币,属于中央对财富的掠夺,故选A项;“中央政府特别发行了一种区别于地方的银锡合铸的大额货币”仅是一种经济政策,无法体现对地方的控制,排除B项;题干材料“区别于地方的银锡合铸的大额货币”反映了地方也有铸币权,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D项,排除。
2.唐朝后期,长安、扬州等商业发达城市已出现“柜坊”“飞钱”等金融元素。
北宋时,出现了种类繁多的信用票据和信用货币,主要包括茶引、盐引等期票类交引和交子、会子等汇票类兑换券两种类型。
这一变化说明()A.交通迅速发展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商业信用体系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松弛“金融元素”到“信用票据”“信用货币”的变化反映的是信用体系的变化,且由题干材料“商业发达城市”“交子”“会子”等,可知是在商业领域,因而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商业信用体系的发展,故选C项;“信用票据”“信用货币”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而不是交通迅速发展的产物,排除A项;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并未完成,排除B项;唐宋时期统治者仍固守重农抑商政策,而且商业信用体系的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而不是政府政策的产物,排除D项。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
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
Shanghai Lix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会计史》期末考查论文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与演变学生姓名高云年级2014级专业会计学学号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一、货币在会计中的重要性货币是用作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和记帐单位的一种工具,是专门在物资与服务交换中充当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人们的商品价值观的物质附属物和符号附属物。
货币形式的重要性,首先是因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作为社会生产必然形式的市场经济下,企业等类型的生产单位,它们所生产的产品要想得到社会的承认,不可能离开货币形式。
只有当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能够成功地实现销售,体现为货币收入的时候,企业才能够生存下去。
其次,货币形式的重要性在于,在发达的或较发达的商品市场经济下,为货币类资产交易服务的各类社会主体,已经成了社会的一个生产部门。
一方面,这意味着,这个相当特殊的生产部门的正常运行,已经成了其他生产部门如物质类商品生产部门能否正常运行的十分重要条件。
另一方面,作为相对独立的生产部门,在其商业化经营过程中,将形成本部门的新增价值、新增利润。
二、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中国的古代货币制度,与其它国家不同,不存在什么本位制度,也没有主币副币之分,往往金、银、铜、谷、帛以及后来的纸币都同时不同程度地行使货币的职能,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所侧重而已。
各个朝代的货币制度也很不一致,即使一个朝代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也有种种变化和区别,叙述起来不胜枚举。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独领风骚,所以此时中国货币形式的演变、货币理论的研究、货币制度的发展以及货币制造技术工艺的进步,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古代亚洲各国货币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
(一)、最早的货币我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币,起源于商朝。
货币的出现是以商品交换的发展为前提的,商朝是奴隶制社会,完成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而且手工业和商业显着发展。
手工业分很多种,细致的分工引起了广泛的商品交换活动,加速了货币的产生。
古代钱币的发展史
1.天然贝币:早在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天然海贝已经被用作货币,如商代的琥珀
金币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无文铜贝。
2.夏代至秦朝:中国的货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秦朝。
夏商时
期主要使用实物货币,即天然贝。
西周晚期除了贝币外,还流通了一些无固定形状的散铜块、铜渣、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
3.先秦货币:春秋战国时期,商品交换的繁荣推动了金属铸币的使用,货币形态多样化,
如空首布、铲布(农具铲的演变)、蚁鼻钱(铜贝的高级形式)、刀币等。
这一时期,货币体系因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4.秦朝货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统一的货币制度,以秦半两为主,但由于政策问题
导致货币减重,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
汉朝初期,刘邦为了筹集军需自行铸钱,并在汉武帝时期正式确立了五铢钱作为官方货币。
5.货币文化的演进:随后的朝代,如唐朝、明朝、清朝等,都在货币文化和铸造技术上进
行创新和发展。
例如,唐朝的开通元宝、宋朝的交子、元朝的纸钞等,都是各自时代的代表性货币。
6.货币体系的完善:中国古代货币体系非常完善,包括多种形态和用途的货币,如布币、
刀币、圜钱、蚁鼻钱、方孔圆钱等。
这些货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趋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古代货币的演变趋势是一个广泛而有趣的研究领域,它呈现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历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货币经历了从最初的物物交换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的发展演变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仅是货币媒介形式的变迁,更是中国古代文明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人们通过物物交换来满足各自的需求。
然而,由于物物交换所带来的不便和困难,古代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一种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
最初,贝壳、石器、布匹等具有价值和易于携带的物品被作为交换媒介使用。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金属的使用逐渐成为了交换媒介的主要形式。
从最早使用的贝壳货币到后来的铜、银、金等金属货币,中国古代货币的形态逐渐演变。
铸币技术的进步和交易活动的频繁发生,推动了古代货币的发展与多样化。
例如,战国时期的铜铁钱、秦朝的铜贝、隋唐时期的银元宝等,都是古代货币形态丰富多样的代表。
古代货币的发展与演变不仅是经济领域的重要变革,也与政治、文化等方面紧密相关。
例如,随着玉石的珍视,玉币逐渐成为了一种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钱币上的铭文和图案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文化特色。
这些文化元素的融入赋予了古代货币一种独特的艺术价值。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趋势是一个持续发展与变革的过程。
它不仅是经济交换的媒介,更是历史进程和文化传承的见证。
通过研究古代货币的演变趋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历程,从中获得对现代货币发展的启示和借鉴。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在概述部分,首先介绍中国古代货币的重要性和其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引出了研究中国古代货币演变趋势的需求。
接下来,文章结构部分会简要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架构,明确每个部分的内容和重点,为读者提供清晰的思维导向。
最后,在目的部分,明确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并总结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趋势,从中寻求对现代货币发展的启示。
我国货币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货币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国的货币形式经历了由实物货币到铜钱、纸币的转变,并最终发展为现代的信用货币体系。
1. 实物货币时期在远古时期,人们交换物品时采用等价交换的方式,即以物易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选择一些较为稀有、易于保存和携带的物品作为货币,如贝壳、玉石等。
这种以实物作为货币的形式被称为"实物货币"。
2. 铜钱时期公元前6世纪,中国开始使用铜质货币,这标志着货币形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铜钱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交易,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
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中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铜钱货币体系。
3. 纸币时期公元7世纪,唐朝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飞钱",这是货币形式发展的又一个重大里程碑。
纸币的出现,不仅方便了货币的流通,也为未来的信用货币奠定了基础。
之后,各朝代均有纸币发行,但一直未能形成完善的纸币货币体系。
4. 近代货币体系的建立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影响下,中国开始建立近代银行业和现代货币体系。
194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币开始正式发行流通,成为新中国的法定货币。
5. 信用货币体系的确立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人民币为核心的信用货币体系。
现代信用货币主要依赖于国家信用,具有无限流通性和无固定本源价值等特点,更加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
中国货币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形态变迁的客观规律,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到多元的漫长演进过程,最终确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货币体系。
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与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货币用途的需要,人们开始采用一些具有普遍接受性的商品作为货币。
最早的商品货币是矿石、布匹等,这些物品具有易保存、易携带和稀缺性等特点,逐渐成为了交换媒介。
商代是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的重要阶段。
商代时期,我国的经济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商业活动得到迅猛发展。
商代的货币形式主要是铜贝和铜刀。
铜贝和铜刀在商代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了商代最具特色的货币形式之一西周时期,朝廷开始使用青铜器作为货币,成为周代货币的主要形式。
周代的青铜货币主要包括大铜鼎、大铜壶等,这些器物在农业社会中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商业活动中被广泛应用。
秦朝建立后,王权集中,货币制度也得到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各国各自印刷的铸币,统一发行了贵重的铜币,以“贯钱”为基本货币单位。
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开始走向统一和标准化。
随着历代王朝的更替,货币制度也不断发生变化。
隋唐时期,纸币开始出现,成为重要的交易媒介。
宋元时期,纸币逐渐取代了铜钱成为主要货币形式。
明清时期,纸币和铜钱并存,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与演变是一个持续的历史过程,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迁。
从最早的实物交换,到后来的商品货币、铜钱、纸币等,每一种货币形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与演变,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人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途径。
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和文化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单元目标检测卷十四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周朝,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
史料记载“厉王虐,国人谤王”“郑子产作丘赋(军赋制度),国人谤之”。
这反映出该时期( )A.统治者都很重视社会舆论导向B.国人的意见左右了国家的决策C.原始民主对当政者有制约作用D.政治体制具有近代民主的色彩2.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对临时大总统有选举、弹劾等权力,但却没有赋予临时大总统解散参议院的权力,即参议院和临时大总统是一种单向制约关系。
这项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确立责任内阁制度B.保障议会中心地位C.提高政府行政效率D.限制袁世凯的权力3.明朝景泰元年(1450年),“以边事孔棘,令天下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限千人止”,后纳银也可入监。
万历三年(1575年),张居正认为“方今急务,惟在正人心、明学术”,奏请明神宗取消景泰以来的做法,并考核现有生员,学业期满文理不通的发充胥吏或罢黜为民。
张居正的这一举措( )A.解决了明朝选官制度的积弊B.放松了政府对士人的人身控制C.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D.体现了士大夫经世致用的抱负4.1367年,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给事中,洪武六年(1373年)始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设置了六科给事中。
下表内容为六科给事中的具体职权。
据此可知,明朝六科给事中的设置( )A.沿袭了唐朝三省六部制B.确立了直属六部的监察机关C.有利于维护封建秩序的稳定D.改变了当时的行政决策方式5.下面是清政府创办的主要新式学堂分类统计表。
清政府此举( )外国语学校京师同文馆(1862年)、上海广方言馆(1863年)、广东同文馆(1864年)、湖北自强学堂(1893年)军事学校福建船政学堂(1866年)、江南水师学堂(1890年)、天津水师学堂(1880年)、天津武备学堂(1885年)技术实业学校天津西医学堂(1888年)、上海电报学堂(1866年)、山海关铁路学堂(1896年)A.适应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需要B.违背了“中体西用”的思想C.使西学在中国得到普遍认同D.导致封建统治日益陷入危机6.英国内阁制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任。
秦汉唐货币制度的演变
秦汉唐货币制度的演变是一个从分散到集中,再到统一的过程。
秦朝通过统一六国,确立了圆形方孔的圆钱作为统一的货币标准。
这一时期,货币制度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从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的转变,以及黄金计量单位的变化。
汉代的货币制度继承了秦朝的货币制度,主要以黄金与铜钱为主,但黄金的计量单位从溢改为了斤。
到了汉武帝时期,废半两,行五铢钱,五铢钱一直是主流的货币形式。
唐朝的货币制度经历了重大变革。
唐高祖李渊在公元621年开始改革货币制度,废除了通行720年的五铢钱,开始铸造“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的形制沿用秦朝方孔圆钱,但规定每十文重一两。
这一改革标志着唐朝货币制度的统一,同时也反映了唐朝经济的繁荣和对稳定货币政策的需求。
此外,唐朝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货币和财政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