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收益分配政策提纲.doc
- 格式:docx
- 大小:12.96 KB
- 文档页数: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收益分配行为,维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收益分配活动,包括利润分配、股利分配等。
第三条公司收益分配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收益分配的基本规定第四条公司的收益分配应当以净利润为依据,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进行。
第五条公司年度利润分配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二)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三)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四)向股东分配股利。
第六条公司法定盈余公积金的提取比例为净利润的10%,任意盈余公积金的提取比例由公司董事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第七条公司股利分配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利润分配方案应当充分考虑公司长期稳定发展需要;(二)利润分配方案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三)利润分配方案应当保证公司具备一定的现金储备能力;(四)利润分配方案应当有利于公司股票价格的稳定。
第三章收益分配的程序第八条公司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由公司董事会提出,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第九条公司董事会应当在年度股东大会召开前至少30日,将利润分配方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第十条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利润分配方案后,公司董事会应当及时履行相关程序,向中国证监会等相关部门报送。
第十一条公司利润分配方案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董事会应当在股东大会召开后2个月内完成分配方案的实施。
第四章收益分配的监督第十二条公司监事会对公司收益分配活动进行监督,确保收益分配的合法、合规。
第十三条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本制度规定,擅自改变收益分配方案或者损害公司利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六章特别规定第十六条对于公司合并、分立、减资、增资等特殊情况,公司收益分配按照以下规定执行:(一)合并、分立:公司合并、分立后,原公司的股东权益按照合并、分立协议进行分配;(二)减资:公司减资时,按照减资比例对股东进行分配;(三)增资:公司增资时,按照增资比例对股东进行分配。
公司章程范本中的盈余分配政策一、前言在公司章程中,盈余分配政策是一项重要内容,它规定了公司在盈余产生后如何处理和分配利润。
良好的盈余分配政策能够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分配利益给股东,同时促进公司的稳定运行。
本文将探讨公司章程范本中的盈余分配政策内容。
二、盈余分配政策的目标和原则公司章程中的盈余分配政策应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经营发展需求制定,旨在实现以下目标和原则:1. 促进公司的稳定发展:盈余分配政策应确保公司能够持续运营和发展,为未来的投资和扩张提供资金支持。
2. 保护股东利益:盈余应公平合理地分配给股东,确保他们能够分享公司经营成功所带来的利益。
3. 合规运营:盈余分配政策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保持合规性。
4. 提高资本回报率:盈余分配应优先用于提高资本回报率,以满足股东对收益的合理期待。
三、盈余分配方式公司章程中的盈余分配方式可根据公司的特定情况进行制定,以下为常见的盈余分配方式:1. 现金分红:公司可根据盈余状况决定是否进行现金分红,并按照股东持股比例分配红利。
分红金额可根据公司的收益来决定,也可以根据股东的选择进行。
2. 转增股本:公司可将盈余用于转增股本,即向现有股东配发新的股份,增加股东持股比例,使股东分享公司增值的收益。
3. 积累留存:公司可决定将盈余留存为未分配利润,用于未来投资和业务发展,并提升公司的资本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4. 偿还债务和利息:公司如有债务或利息支付责任,盈余可用于偿还债务和支付利息。
5. 优先股分红:如果公司发行了优先股,则优先股股东有权享受优先股分红权益,公司章程中应明确优先股分红的相关规定。
四、盈余分配决策程序在制定盈余分配决策时,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决策程序和相关规定,确保决策过程合规、公平和透明。
1. 作出决策的权力:公司章程中应规定盈余分配决策应由董事会或股东大会作出。
并明确决策权的行使方式和程序。
2. 决策依据:公司应依据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和财务状况等因素,确定盈余分配的依据和具体标准。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投资收益分配行为,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其全资、控股子公司(以下简称“子公司”)的投资收益分配。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投资收益分配,是指公司对投资所得的利润、股息、利息、租金等收益的分配。
第二章分配原则第四条公司投资收益分配遵循以下原则:(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投资收益分配应公平、公正、公开,确保投资者利益不受损害。
(二)合法合规原则:投资收益分配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
(三)稳健经营原则:投资收益分配应与公司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及未来发展需要相适应。
(四)风险控制原则:投资收益分配应充分考虑投资风险,确保公司财务稳健。
第三章分配范围第五条公司投资收益分配范围包括:(一)投资所得的利润、股息、利息、租金等收益;(二)投资资产处置所得的收益;(三)其他投资收益。
第四章分配方式第六条公司投资收益分配方式如下:(一)现金分红:公司将投资收益以现金形式分配给投资者。
(二)股票股利:公司将投资收益以股票形式分配给投资者,增加投资者持有公司股份。
(三)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公司将投资收益转入资本公积金,在特定条件下转增股本。
第五章分配比例第七条公司投资收益分配比例根据以下因素确定:(一)公司盈利能力:投资收益分配比例应与公司盈利能力相适应。
(二)公司发展战略:投资收益分配比例应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三)公司财务状况:投资收益分配比例应充分考虑公司财务状况。
(四)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第八条公司投资收益分配比例一般不低于当年税后利润的10%,具体比例由公司董事会提出,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第六章分配程序第九条公司投资收益分配程序如下:(一)公司董事会根据公司盈利情况、投资收益分配原则及分配比例,提出投资收益分配方案;(二)公司监事会对投资收益分配方案进行审核,并提出意见;(三)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投资收益分配方案;(四)公司董事会根据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投资收益分配方案,制定具体实施计划;(五)公司按照实施计划,进行投资收益分配。
公司的收益分配制度一、背景介绍本公司致力于规范公司的收益分配制度,旨在保障公司股东、员工和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和稳定性。
本制度旨在明确收益分配原则和方式,确保公平公正,同时为员工提供发挥个人能力和贡献的空间。
二、管理标准1.公司收益分配原则:1.1 全员共享:公司的收益应根据员工的贡献和绩效进行合理分配,充分体现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1.2 合法合规:公司的收益分配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存在违法行为或损害利益相关方的情况。
1.3 稳定和可持续:公司的收益分配应促进公司的稳定发展,并为公司未来的投资和发展提供合理的回报。
2.收益分配方式:2.1 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员工的固定薪酬,根据员工的岗位和工作经验确定,并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调整。
2.2 绩效奖金:绩效奖金是根据员工的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进行的激励措施,由各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和绩效评估结果进行分配。
2.3 分红和股权激励:公司收益的一部分将用于股东分红和股权激励,确保股东的合法权益和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3.分配流程和决策:3.1 分配决策:公司收益分配由董事会和股东会决策,按照公司章程和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请相关部门提供相关数据和意见。
3.2 分配流程:收益分配流程应透明、公开,确保信息的传递准确和及时,避免产生误解和不满。
3.3 员工参与:公司鼓励员工参与分配决策的程序,可以通过员工代表、调查问卷和反馈机制等方式征求员工意见。
三、考核标准1.员工绩效考核:1.1 考核内容:公司将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公司目标的实现情况、团队合作和专业能力等方面进行绩效考核。
1.2 考核指标:公司将制定明确的考核指标和权重,包括员工个人目标、团队目标和公司整体目标,以保证公平公正。
1.3 考核周期:公司将设定考核周期,并在每个考核周期结束后,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和考核。
2.薪酬调整:2.1 调整机制:根据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和公司经济实际情况,公司将进行薪酬调整,确保员工薪酬与绩效相匹配。
公司收益分配章程1. 引言本公司收益分配章程旨在准确规定公司内部关于收益分配的相关事宜,以确保公司收益的合理分配,并建立一个公正、公平的分配机制,以促进公司的稳定发展和股东间的和谐合作。
2. 背景公司作为一家盈利性组织,其股东对公司的经营活动和利润分配具有合法权益。
因此,公司需建立一套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以确保公司各方利益的平衡和维护。
3. 分配原则3.1 公司收益分配应基于经营业绩和股东权益。
3.2 公司收益分配应公平、公正、透明,遵循合法的税务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
4. 分配方式4.1 现金分配公司收益将根据每位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进行现金分配。
现金分配将在每个财年结束后的30天内进行,通过银行转账或现金支付的方式进行。
4.2 股票分配公司收益可通过以发行新股或向现有股东配售新股的方式进行股票分配。
股票分配的比例将根据每位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确定。
4.3 公积金分配公司收益的一部分可作为公积金存放,用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和扩张。
公积金的使用应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
5. 分配决策5.1 公司收益分配决策应遵循公司法定机构的决策程序。
5.2 公司法定机构应召开股东大会或董事会会议,就收益分配提出具体方案并进行讨论和表决。
5.3 分配决策应在法定机构成员的监督下进行,以确保决策的透明度和合法性。
6. 变更与修订6.1 对公司收益分配章程的任何修改或修订应经过股东大会的表决,并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达到合法生效的要求。
6.2 公司应及时向股东通报收益分配章程的修改或修订,并确保股东理解和接受修改的内容。
7. 其他规定7.1 公司收益分配章程的执行由公司法定机构负责监督,并确保按照章程的规定进行分配。
7.2 公司应保留对公司收益分配章程的最终解释权,并有权根据法律法规和经营需要对章程进行解释和调整。
结论:公司收益分配章程的制定和实施,是公司内部重要的管理制度,其合理性和公正性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稳定发展和股东间的关系。
公司将持续秉承公平公正原则,依法合规地进行收益分配,并根据经营状况和股东权益的变化,及时修订和完善本章程,以推动公司的持续发展和股东的共同繁荣。
公司收益分配规则(通用版)
概述
本文档旨在规定公司内部的收益分配规则,确保公平、合理地分配公司的盈利。
基本原则
- 收益分配应基于成员的贡献和业绩。
- 分配规则应透明公开,让所有成员了解并参与其中。
- 分配应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并遵守公司内部约定。
分配比例
公司的收益将按照以下比例进行分配:
- 公司创始人:X%(创始人根据其创立公司的贡献和风险来确定比例)
- 高级管理层:Y%(根据其在公司管理和发展方面的贡献来确定比例)
- 员工:Z%(根据其工作表现和贡献来确定比例)
分配方式
- 公司收益将以现金或股权的形式进行分配。
- 分配周期为每年一次,具体分配时间由公司决定。
- 分配金额将根据公司利润和业绩进行评估和决定。
分配决策
- 分配决策由公司的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共同决定。
- 决策过程应遵循公司决策程序,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 决策结果将及时通知公司的所有成员。
变更和解释
- 公司收益分配规则可能会根据公司的发展和业务需求进行调
整和变更。
- 任何对规则的变更应经过公司董事会的批准,并及时通知所
有成员。
- 对于分配规则的解释和执行权归公司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所有。
总结
公司收益分配规则的制定旨在确保公司内部的公平和透明,同时激励成员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所有成员应积极参与和遵守这些规则,共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
---
*请注意,本文档的内容仅供参考,并可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最终的分配规则应经过公司内部的正式决策程序确认。
*。
企业盈利分配管理制度1. 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明确企业盈利分配的原则和程序,保障企业盈利的合理分配,激励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员工。
2. 盈利分配原则2.1 公平原则:盈利将按照员工的贡献和业绩进行分配,公平合理。
2.2 激励原则:通过盈利分配,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业绩和创造价值。
3. 盈利分配程序3.1 年度盈利分配方案制定公司每年制定盈利分配方案,具体包括分配比例和分配对象,由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共同商定,并向全体员工公示。
3.2 盈利分配比例确定盈利分配比例将根据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和贡献程度进行确定。
高绩效的员工将获得较高的分配比例,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工作。
3.3 分配对象确定盈利分配将根据员工所属部门、职位和个人贡献来确定。
高层管理人员将享有较高的分配比例,但也需要兼顾其他员工的合理权益。
3.4 盈利分配公示和执行公司将在指定时间公示盈利分配结果,并进行公正公平的执行。
盈利分配将以金钱形式发放给员工。
4. 盈利分配管理4.1 盈利分配监督公司将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盈利分配的实施情况以及员工的反馈意见,并及时解决纠纷和问题。
4.2 盈利分配调整当企业经营状况发生变化时,公司有权对盈利分配方案进行调整,但需提前征求员工意见,确保公平和合理性。
4.3 盈利分配制度的评估和改进公司将定期评估盈利分配制度的运行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5. 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公司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扣减分配比例等,以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6. 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并提供相应的解释和指导文件。
任何对本制度的修订必须经过董事会的批准并进行公示。
企业收益分配政策提纲企业收益的分配问题设计到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如何分配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探讨问题。
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探讨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企业分配制度经历了多次变迁。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企业收益分配的现状,并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提出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税利分流;投资;收益分配随着经济体制的变迁,对企业收益分配制度的探索一直在相应变革当中。
目前理论界对企业的税后利润应不应该分配的问题已无争议,因为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市场化原则,国家作为企业的投资者就应该取得相应的回报。
既然要分配,那么归属主体、上缴比例和使用去向这些后续问题也就成为目前讨论的热点问题,另外与分配体制相配套的法律、体制等的健全建设也就需要提上日程。
一、企业收益分配制度的现状2013 年2 月,国务院批转,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第十条规定: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收益分享机制;全面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合理分配和使用国有资本收益,扩大国有资本收益上交范围;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上交比例,十二五期间在现有比例上再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新增部分的一定比例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
从整体来看,相对于1994 年至2007 年央企只交税不上交利润来说,2008 年以来央企按比例上缴利润的政策无疑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使得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根据财政部提交的报告,2012年,中央企业上缴的红利970. 83亿元,2011 年为765.01 亿元,2010 年为558.7 亿元。
但是由于适合目前经济状况的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制度没有现存的模式,而国外的相关经验在为我所用时也是存在一些国情差异的限制,所以虽然经过了六七年的发展和完善,目前的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制度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二、企业收益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1.企业收益分配中征缴比例不合理目前的利润分配制较过去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进,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有企业的巨额利润与较低的利润上缴比例不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并且与国际上国企35%的利润上缴比例有着巨大的差距。
公司利润分配计划范本引言
1. 利润分配政策
公司将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利润进行分配,确保合法合规。
公司将优先满足股东的权益,确保股东能够获得合理的回报。
公司将合理调配利润,保留一定比例的利润用于未来的发展和投资。
公司将根据员工的贡献和表现来奖励员工,激励员工积极工作。
2. 利润分配原则
公司将根据股东的股权比例进行分红,以确保股东获得相应的利润。
公司将根据员工的绩效和职位等级来确定员工的奖励比例,以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
公司将保留一定比例的利润作为未分配利润,用于公司的发展和投资。
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利润分配政策来制定适合自身的利润分配原则。
3. 利润分配方案
公司将按照每年的利润情况,确定利润分配的比例和金额。
公司将公开透明地向股东和员工披露利润分配方案,并定期进行利润分配。
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利润分配政策来制定自己的利润分配方案,确保其合理有效。
4. 利润分配的报告和审计
公司应当定期发布利润分配报告,向股东和相关方公开披露利润分配情况。
公司应当选择独立的审计机构,对利润分配进行审计,并公开披露审计结果。
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利润分配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结论。
企业收益分配制度).txt﹃根网线''尽赚了多少人的青春い有时候感动的就是身边微不足道的小事。
﹎破碎不是最残酷的最残酷的是踩着这些碎片却假装不疼痛固执的寻找﹎将来就算我遇见再怎么完美的人,都有一个缺点,他不是你,_____下辈子要做男生,娶一个像我这样的女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企业收益分配制度一直处在不断地变革当中,在计划经济时期与西方企业大相径庭的企业收益分配制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也正逐步趋于国际化。
但由于我国企业收益分配制度受企业产权制度的制约,使其有着国际化趋势中的中国特色西方企业收益分配制度的演变及特点尽管在西方工业经济200多年的历史中,企业收益分配制度在不断的演变,但归纳起来笔者将其概括为两大阶段,一是开始于工业社会初期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传统收益分配制度阶段;二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还方兴未艾的现代企业收益分配制度变革阶段西方企业收益分配制度的产生和变革,受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影响。
影响企业收益分配制度的市场主要有由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构成的产品市场、由资本和劳动力构成的要素市场。
正是这些市场的供求关系,导致了西方传统企业收益分配的形成和现代企业收益分配的变革西方工业社会初期,生产力落后,产品市场需求量相对较大;产品的供不应求刺激着无数工厂的兴起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导致了资金需求量的急剧上升。
然而,形成于农业经济时代的资本原始积累极其有限,资本严重供不应求,企业出资者自然会抬高其出资的筹码,因此在产品供不应求的时代,最有利可图的便是成为企业产权主体,参与企业剩余利润分配,从而获得永久性剩余索取权。
这样,企业财务资本所有者便成为了企业收益分配的主体。
而工业经济初期,产品生产主要以自然资源为加工对象,依靠前人的集体智慧和经验进行生产加工,企业不需要高水平的技术人员;由于产品供不应求,企业之间竞争不明显,企业管理者也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监工”,不需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决策、谋划,企业所需的只是普通的劳工。
公司收益分配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阐述公司的收益分配方案。
公司的收益分配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决策,不仅关乎员工的薪酬福利,还涉及到公司的长期发展和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在制定公司的收益分配方案时,我们考虑了员工的贡献、公司的发展目标以及股东的期望,力求实现公平、公正和可持续的发展。
2. 收益分配原则公司的收益分配遵循以下原则:2.1 公平原则公司的收益分配应当遵循公平原则,根据员工的贡献程度和价值创造程度进行合理的分配。
我们将充分尊重和认可员工的工作成果,通过考核和绩效评估等方式进行评估,确保分配的公平性。
2.2 激励原则公司的收益分配应当激励员工提升工作动力和表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将表现突出的员工与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相结合,通过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激励,建立激励机制,推动员工贡献最大化。
2.3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原则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应建立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共同追求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
在收益分配中考虑员工的个人发展与公司的长期利益相结合,鼓励员工为公司的持续创新和发展做出贡献。
3. 收益分配方案3.1 员工薪酬和福利公司将根据员工的工作成果和职位进行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分配。
具体的薪酬方案将根据岗位的不同和市场竞争情况进行定期调整,以确保员工的薪酬能够反映市场价值。
同时,公司也会提供一系列福利待遇,包括但不限于社会保险、医疗保障、休假制度、培训发展等。
通过提供丰厚的薪酬和完善的福利待遇,公司旨在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
3.2 绩效考核和奖励制度公司将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和奖励制度,以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
绩效考核将定期进行,包括定性和定量指标的评估,以客观的标准衡量员工的工作表现。
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公司将给予适当的奖励,包括但不限于年终奖金、提成、股票期权等。
3.3 股东分红和利润归集公司的股东将根据持股比例分取公司的利润。
在确定利润分配比例时,公司将综合考虑股东的权益和公司的长期发展规划。
公司收益分配管理政策一、背景收益分配是公司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员工的薪酬待遇、股东权益以及公司未来的发展和利益回报。
为了更好地规范公司的收益分配工作,确保公平公正,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公司整体竞争力,特制定本收益分配管理政策。
二、收益分配原则1. 公平公正原则:公司将根据员工的贡献、职位级别和业绩绩效来进行收益分配,确保对于各个层级的员工都能公平地获得相应的奖励。
2. 盈利优先原则:公司需要优先考虑盈利能力,在保证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提高盈利的比例,从而为员工提供更好的薪酬待遇。
3. 长期发展原则:公司鼓励员工保持长期的发展关系,通过持续的研究和成长,为公司带来更多的价值,享受更高的收益分配。
三、收益分配范围和比例1. 薪酬福利:公司将根据员工的职位级别和绩效情况,设定相应的薪资和福利政策。
薪资的核定将以市场平均水平为基准,与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公司的盈利能力相结合,确保员工获得公平合理的薪酬待遇。
2. 奖金分配:公司将设立年度奖金计划,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个人贡献和团队协作情况,以及公司的盈利状况,确定奖金的分配比例和标准。
奖金分配应公平公正,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业绩。
3. 股权激励:公司将适时设立股权激励计划,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并激励他们为公司长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股权激励的比例和范围将根据员工的职位级别和贡献进行评估和确定。
四、收益分配管理流程1. 总体策划:公司将每年制定收益分配总体策划,包括薪酬福利、奖金分配和股权激励的计划和预算。
2. 绩效评估:公司将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机制,以客观的指标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
绩效评估结果将作为奖金分配和股权激励的重要参考依据。
3. 分配决策:公司将组织相关部门和决策者进行讨论和决策,确定收益分配的具体比例和范围。
同时,应充分听取员工的建议和意见,确保决策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4. 宣布与执行:公司将通过内部通知等方式向员工宣布收益分配的结果和方案,并及时执行。
企业收益分配管理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个基于公司的经营目标和利益最大化原则的收益分配管理制度。
该制度将确保公司内部收益的合理分配,促进员工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以推动公司业绩的稳定增长。
2. 收益分配原则公司的收益分配将遵循以下原则:- 公平公正:对于公司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收益,将公平公正地进行分配;- 绩效导向: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程度,以及公司的整体业绩,进行收益分配;- 鼓励创新:对于创新和改进带来的收益,将提供适当的奖励和激励措施,以鼓励员工的创新能力和积极性;- 合理稳定:收益分配应合理稳定,避免过度分配或集中分配,以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
3. 分配方式和标准3.1 基础工资基础工资是员工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将根据员工的岗位职责、工作经验和市场薪资水平来确定。
3.2 绩效奖金基于员工在绩效评估中的表现,将颁发绩效奖金。
评估标准将根据员工的目标达成情况、工作质量和贡献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3.3 利润分成公司实现盈利时,将根据不同部门或项目的贡献度进行利润分成。
具体分成比例将根据相关部门或项目的经营状况和贡献程度来确定。
3.4 股权激励为了激励员工长期投入和忠诚于公司的发展,公司将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员工在公司持续工作一定期限后,将有机会获得公司的股票或期权,并享受未来资本增值所带来的收益。
4. 分配程序和管理4.1 年度收益分配计划公司将会每年制定一份年度收益分配计划。
该计划将包括收益分配方式、标准和具体实施细则等内容,以便员工明确收益分配的规则和权益。
4.2 绩效评估公司将定期进行绩效评估,以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程度。
评估结果将作为绩效奖金和收益分成的参考依据。
4.3 监督与改进公司将建立一个监督机制,对收益分配进行监督和审核,确保其公平公正。
同时,将定期评估收益分配制度的运行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5. 员工权益保障公司将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保障,并提供透明公正的分配过程。
企业收益分配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收益分配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管理问题。
为了确保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并合理分配收益给相关方,建立一套科学、公正、透明的收益分配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目的与原则1. 目的:建立企业收益分配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确保企业收益合理分配,既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又兼顾员工和股东的利益,并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2. 原则:a) 公正公平原则:收益分配应公正公平,不偏袒任何一方,体现价值贡献和风险责任的对等关系。
b) 奖励激励原则:通过收益分配激励,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企业创新和发展。
c) 长期稳定原则:收益分配应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保持稳定的分配比例,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d) 透明度原则:收益分配制度应公开透明,让所有相关方都能了解和监督分配过程。
三、收益分配的主要方式1. 利润留存:企业将一部分利润用于业务扩展、研发投入、资本积累等,以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
2. 分红发放:企业根据股东的持股比例,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利润红利。
分红发放可以以现金方式或股票方式进行。
3. 员工激励:通过员工持股、股权期权、绩效考核等形式,让员工分享企业的成长和收益,激励其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4. 社会责任:企业可以将一部分收益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回馈社会,提升企业形象。
四、收益分配管理流程1. 收益核算:企业每年结束后,按照会计准则对收益进行核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 收益分配决策:在核算完成后,企业应由董事会、股东大会等决策机构根据相关规定和原则,制定收益分配方案。
3. 分配方式确定:根据收益分配方案,确定具体的分配方式,例如确定留存利润比例、分红标准、员工激励政策等。
4. 分配执行:将收益按照分配方案进行执行,确保各类收益按时、按比例分配给相关方。
5. 监督与评估: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对收益分配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五、管理制度的保障措施1. 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收益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防范风险和内部失误。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收益分配行为,保障公司、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本章程适用于公司所有收益分配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利润分配、股利支付等。
第三条公司收益分配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分配方案合理、透明。
第二章收益分配政策第四条公司收益分配应当综合考虑公司盈利能力、现金流状况、资金需求、投资计划等因素。
第五条公司实行按比例分配利润的政策,具体分配比例由董事会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提出,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第六条公司应当保证留存收益的合理比例,以支持公司持续发展。
第七条公司在分配当年利润时,应当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比例不得低于当年税后利润的10%。
第八条公司在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后,经股东大会决议,可以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第九条公司当年税后利润,在扣除法定盈余公积金、任意盈余公积金后,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分配:1. 对股东进行利润分配;2. 补充公司流动资金;3. 用于公司再投资或扩大生产;4. 用于其他合法用途。
第三章分配程序第十条公司董事会应当每年在次年度第一季度末前,提出公司上一年度的收益分配方案,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第十一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收益分配方案后,董事会应当及时执行。
第十二条公司收益分配方案执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董事会可提请股东大会审议调整分配方案。
第四章监督与管理第十三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收益分配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分配过程合法、合规。
第十四条公司应当定期向股东披露收益分配情况,接受股东监督。
第十五条公司财务部门负责收益分配的具体实施,确保分配方案得到有效执行。
第五章附则第十六条本章程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章程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施行。
第十八条本章程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调整。
企业收益分配政策提纲
企业收益的分配问题设计到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如何分配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探讨问题。
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探讨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企业分配制度经历了多次变迁。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企业收益分配的现状,并结合我国目前的
经济形势,提出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税利分流;投资;收益分配
随着经济体制的变迁,对企业收益分配制度的探索一直在相应变革当中。
目前理论界对企业的税后利润应不应该分配的问题已无争议,因为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市场化原则,国家作为企业的投资者就应该取得相应的回报。
既然要分配,那么归属主体、上缴比例和使用去向这些后续问题也就成为目前讨论的热点问题,另外与分配体制相配套的法律、体制等的健全建设也就需要提上日程。
、企业收益分配制度的现状
2013年2月,国务院批转,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第十条规定: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收益分享机制;全面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合理分配和使用国有资本收益,扩大国有资本收益上交范围;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上交比例,十二五期间在现有比例上再提
高5个百分点左右,新增部分的一定比例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
从整体来看,相对于1994年至2007年央企只交税不上交利润来说,2008年以来央企按比例上缴利润的政策无疑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使得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根据财政部提交的报告,2012年,中央
企业上缴的红利970. 83亿元,2011年为765.01亿元,2010年为558.7亿元。
但是由于适合目前经济状况的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制度没有现存的模式,而国外的相关经验在为我所用时也是存在一些国情差异的限制,所以虽然经过了六七年的发展和完善,目前的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制度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二、企业收益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
1•企业收益分配中征缴比例不合理
目前的利润分配制较过去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进,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有企业的巨额利润与较低的利润上缴比例不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并且与国际上国企35%的利润上缴比例有着巨大的差距。
另外,虽然目前上缴比例是按照行业划分层次来制定的,但是在每个层次内部并没有再具体细分,这一方面还有待改进。
具体来看,在每个层次内部,虽都属同一行业,但是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盈利状况自然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若均使用同样的上缴比例,显然有失公允。
最后是没有考虑地域方面的差异,虽同属于一个行业但是分布在不同省份的企业利润率差别也是很大的。
2•企业收益分配的征缴对象不够合理
在收缴对象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过去的征缴范围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要求,一方面过去的规定使部分新兴行业的国有企业没有被纳入红利上缴的经营范围之内,在一定意义上造
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和人民群众权益的受损;另一方面大量高收益、高盈利能力的中央企业没有被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来,部分企业钻了现行制度的漏洞,导致民财不能为民用。
3.收益分配制度在企业内部的不合理现象
虽然有一部分利润留在了企业内部,但是这并不表示这部分利润就属于企业、国家没有任何过问的权利了。
国有资本收益在分配时留给企业的那部分,其实质是国家基于对企业之前生产经营的认可而对企业的再投资。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这部分利润应该投资于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但是目前不同行业的国有企业之间的盈利能力和行业发展前景差别很大。
鉴于目前普遍存在的国有企业高管年薪过高、职工福利待遇过好的认知,对这部分利润进行有效的监督并且及时将相关信息予以披露,让人民能够对这部
分利润的去向予以了解,不仅对公众有利,对于国有企业的形象和发展也是有帮助的。
4.企业收益分配未明确公共支出比例
国有企业的性质是全民所有,因而相对于普通的上市公司来说,其股东更具有社会普遍性。
既然国有企业占用了那么多全民所有的资源,而其资源的运用是否恰当与全民利益密切相关,那么民众就有知情权,国有企业应该适时地披露相关信息并且应该比普通的上市公司披露的更多。
如果国有企业认为自己成本高、利润少、上缴比例太高,那就应该将相关成本数据披露出来,只有让公众了解了实际情况才能得到公众的理解;如果国有企业认为自身需要投资和发展所以利润不能上缴,那就应该将相应的
投资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披露出来,来证明其合理性,让公众予以理解。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不管在哪种情
况下,充分的信息披露对于国企和公众来说,都是有益处的。
但是我国目前没有针对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国有企业和普通的上市公司披露一样的信息,这完全没有体现其全民所有的性质。
三、健全企业收益分配制度的建议
1•企业收益分配中征缴比例要稳步提高
目前,我国企业利润上缴的最高比例是15%,即使再加上现
行25%的企业所得税,联系到国有企业尤其是垄断性的国有企业每年的巨额利润这一基数,每年留存于企业的利润数额仍然很是巨大。
本来垄断性的国有企业的存在就是依靠国家的政策保护和全社会共享的社会资源,在不用承担竞争风险的同时获得超过市场回报率的高额利润,若再不将利润上缴、用其超高利润回报社会,就根本体现不出其存在的价值。
企业收益分配政策提纲(2)
我国2010年发布的《关于完善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规定,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范围的有2户中央管理企业、623户教育部所属企业、3户文化部所属企业、2户农业部所属企业、1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所属企业和21户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所属企业,总共652户,上缴比
例也调整为分别按四类企业税后利润的15%, 10%, 5%和免税。
从2012年起,新增工信部、体育总局所属企业等301家,且按照中央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政策第三类企业归类,上缴利润比例为税后净利润的5%。
从以上范围来看,目前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范围的还仅限于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中国烟草总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很多中央企业(金融类)和地方国企都没有纳入,而另一方面这些企业的高盈利同样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庇护,不上缴利润也违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
因而为了更好的保障国家作为出资人获得分红的权益,逐步扩大国有企业利润
的上缴范围是大势所趋。
3•改善企业内部收益分配制度存在的不足
对于改善企业内部收益分配制度,企业需要强化人力资本参
与企业收入分配中去,关键是要完善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入分配方面的制度和人力资本流动方面的各项制度,并能通过法律形式
加以固定,必须构建完整的适应股票期权推行的法律体系。
首先,构建人力资本产权的法律制度。
一是在法律上确认人力资本所有权属于人力资本载体;二是完善人力资本流动、人力资本使用方面的制度,包括劳动报酬、人员招聘、选拔、晋升、调动、解雇解聘等方面的法规:三是在《公司法》、《企业法》等中明确规定人力资本所有者有权享有企业的剩余分享权和控制权;四是通过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和法人治理结构的相关政策,对国有企业实行股票期权计划加以政策引导与保护。
五是对现行规定中阻碍
股票期权计划的条款进行修改,例如目前证券法规定个人持股不能超过公司发行在外总股份的0.25%,显然不利于发挥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
六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形成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
4•企业收益分配要明确公共支出比例
在企业收益分配中,要明确公共支出比例就需要实现企业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目前很多学术界人士都认为我国的国有资本收益对于民生的支持力度太小,没有体现国有资本收益应该为全民受益的初衷。
社科院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就认为央企上缴的红利应将相当一部分投入到与民生直接相关的领域中。
那到底怎样决定国企内部的福利、企业投资与对外分红之问的比例关系呢?首先是要建立起完善、科学的国企利润分红指标体系;其次是
在再分配时能够合理利用这些收益,使国有资本收益能发挥最大化的作用、全民福利最优化。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高效有序的运行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投资方面要留足资金;同时,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对国企自留的那部分利润的使用进行过规制,这些相关的经验可以供我们借鉴,在今后的核定相关福利支出的最大额度时,要根据现实情况酌情制定,并且要加强监督和检查,以限制企业过度分红。
通过对于我国企业收益分配制度的现状解析,我们发现我国国有资本收益分配体制虽然在一定时期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成绩,但是由于没有现有的模式可循现行的分配制度仍然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仍然需要继续努力,改革的步伐也要加快。
目前,新的收益分配体制已初见雏形,但是十八大以后,我国的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收益分配体制的建立也要适应这些变化,进而努力解决这些矛盾。
[1]翟可,冷悦我国国企利润分配制度现状、成因及其完善
[J] .
企业研究,2012,1:17-19.
[2] 丁培•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些思考[J].企业导报,2012,
22 (76).
[3]华国庆.我国国有资本收益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法学论坛,
2012, 1: 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