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分层作业初探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6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浅析一、前言语文作业是学生巩固学习成果、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通过作业设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对语文作业分层设计进行浅析。
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是指按学生阅读水平、语文基础、学习任务等因素,将作业分为高、中、低三层,以满足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选择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作业。
语文作业分层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表现如下:1. 提高个性化教学的效果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更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不会在学习上出现瓶颈。
2. 促进学习动机的提高因为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更加适合学生的真实水平,学生会更有信心完成作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
这会促进学习动机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促进自主学习的实现不同难度的语文作业要求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不同。
因此,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时,可以更加自主地选择个人能力所及的难度。
这会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发展。
四、怎么进行语文作业分层设计?1. 全面了解学生水平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前提是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基础和阅读水平。
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阅读水平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语文水平,建立起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关系。
2. 考虑语文作业种类语文作业种类多样,如练习题、作文等。
设计时要根据语文作业的种类,选择不同难度的作业,这有助于学生掌握不同的语文能力和技能,提高整体语文素养。
3. 分析学习任务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将语文作业分为高、中、低三个难度等级。
例如,对于阅读理解,可以分为基础练习、梳理与筛选、深度分析三个难度级别。
这有利于学生针对性地完成作业。
4. 考虑学生自主选择在具体语文作业分层设计中,可以通过不同颜色或编号,标记不同作业的难度等级。
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初探(五篇范例)第一篇: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初探初中作文分层教学初探小店街道一中王玉珍一.作文分层教学模式的提出及其意义能挑千斤担的只让他挑五百,能挑九十九的也让他挑二百五,一个吃不饱,一个撑破了胃。
这种畸轻畸重的教学现象就是现代班级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最大冲突,它难以协调学生的个体差异,更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实施作文分层施教,使学生作文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在作文教学中探索分层教学的新路,不失为当前激发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有益尝试。
二.分层教学,异步达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不同的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作文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先后达到大纲的要求。
学生需要自主的学习,使自己主动地接受知识,而不需要教师强求一致的填鸭式教学。
作文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别,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实施作文教学。
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辅导下愉快地学习,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同时,教师鼓励竞争,及时表扬和调整目标要求,这符合学生的好胜心理,更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内动力。
一方面,教师重点辅导了中下生,为他们学习扫清障碍,不盲目批评学生,学生心理平衡了,心情愉快了,有利于促进中下生积极向上;另一方面,教师适当引导上等生,为他们进一步探索知识指明方向,学生觉得自己在不停地向知识的新领域迈进,心里1 有说不出的愉快,有利于上等生的不断进取。
因此,分层教学适应于各层次学生学习心理,不但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甚至杜绝缀学厌学现象的产生,使每个学生都乐学、会学、善学,感受到“个个有特长,人人成天才”的成才愉悦。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一)学生分层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合理分层,对自己的教学对象的了解程度如何,是作文分层教学成败的关键。
分层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初探分层教学模式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该方法以不同水平的学生为出发点,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层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在语文教学中,分层教育模式也是一个常用的方法。
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语文水平和特点,因此采用分层教育模式,能够使每个学生得到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
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际运用,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要素和参与者,分为基本的三层:学生层、教师层以及课程层。
下面,我们将分别从不同层次进行探讨如何实现基于分层模式的初中语文教学。
1.学生层面初中语文学生的水平差异比较明显,有些学生缺乏阅读习惯,对于课本中的文章理解困难;有些学生学过的单词不少,但不知道如何把它们用起来。
这时,就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分层教育的目的是保证每个学生得到适当的教育与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首先分析每个学生的语文水平、特点和需求,把他们按照语言水平和学习能力划分为不同的层级,以便后面的教育方式的针对性指导。
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师来说,必须要认识到人的差异性,注重个体差异,因此对每一个学生要有深入的了解。
在分层时,可以参考学生在语文成绩方面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各层的分布,确定每个层级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
比如,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置专门的课程阅读教学;对于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则要引导他们注重写作和积累词汇。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案例化教学,反复练习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教师层面教师是分层教育的核心,只有教师确定合理的分层,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提供选择性的教育内容,是分层教育的关键。
基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不一样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各学生各取所需,以尽可能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师层面,首先要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为学生赋予生动形象,以便他们能够快速理解文本的意思。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浅析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将语文作业划分为不同
的层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分层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提
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分层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将作业划分为不同的难易层次。
对于掌
握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思考性、挑战性较高的作业,帮助他们提高思维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练习性、总结性较多的作业,帮
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这样的分层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
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分层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设计一些生活化、趣味化的作业内容,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积极参与其中。
可以设计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作业,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感受到语文的实用价值,增强学习的动力。
通过这样的分层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喜爱程度,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有助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分层
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进行辅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
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分层设计的方式,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从而提高
整体的学习质量。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浅析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将语文作业按难易程度进行
分类,以便帮助学生有效地完成作业,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对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进行
浅析。
一、分层设计的目的
1. 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分层设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选择适当
的作业,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按时完成作业,并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分层设计可以针对不同的需求和兴趣,为
学生提供适应性更强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分层设计,学生可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相互
合作、交流,共同进步,提高学习效果。
二、分层设计的原则
1. 分层分类。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将作业分为基础、提高和拓展三个层次,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作业。
2. 不同层次的作业内容相互衔接、递进。
每个层次的作业都要有一定的难度,既能
与上一层次的学习内容相对应,又能为下一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
3. 规定合理的完成时间。
对于每个层次的作业,都要规定合适的完成时间,既不能
过短导致质量下降,也不能过长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进度。
4. 综合评价。
对于分层设计的作业,教师要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完成的质量、时间
和方式等方面,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和指导。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布置策略浅谈摘要:课后作业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实际运用有着重要意义。
而作业的分层次设计则可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与语文素养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
对此,在“双减”政策推行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注重对语文作业的分层次设计,注重作业设计中的针对性与个性化特征,以保证分层次的语文作业可以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和价值,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业;分层布置引言作业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它不仅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也是促进学生知识巩固与内化的一项重要手段。
近些年,很多教师和家长为了能让学生分数提高,便布置大量的学习任务,将学生课余时间几乎挤占一空。
繁重的作业压力下虽然在短期内学生成绩有可能会出现一定提高,但从长远来看,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非常不利,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也会受到严重挫伤。
“双减”政策便是针对这一教育问题而出台的解决办法,旨在减轻学生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就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来说,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遵照“双减”政策要求,对作业设计进行合理优化改革,使其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一、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教学优势在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作业设计往往是围绕基础的读与写展开,而二者中又以机械性写的部分居多。
同时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为了让学生快速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会采用增加作业量的办法,这就导致学生不仅要重复地写,还要完成繁重的作业量,课业压力很大。
对作业进行分层次设计,可以使语文学习目标具体化,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针对性的作业训练,进而在保证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从以往的语文作业完成情况来看,许多学生面对繁重的语文作业,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并未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而且以往的语文作业是围绕教材内容展开设计的,形式枯燥、单一,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并不清楚应对知识掌握到何种程度,也不清楚自己应完成哪些学习目标。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一、作业设计和执行面临的困难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总体目标之一是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强调提升作业设计品质,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的作业。
为了解目前作业设计现状,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市农村初中和城内初中开展调查,发出有效问卷2300份,收回有效答卷1840份,有效率为百分之八十。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和实施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作业设计系统性较差,较少考虑学生多种学习要求调研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作业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和教辅。
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师自主设计或创编的作业任务很少。
作业设计的系统性差,且作业任务的布置方式比较统一,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多种学习需求。
(二)作业设计形式不够丰富,未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调查结果显示,作业设计形式不够丰富,仍然以书面作业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可见,探索多样化的作业设计方式必要且重要。
(三)作业评价体系不够科学,不能精准诊断和反聩学情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存在滞后和片面性问题,且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相对单一,主要着眼于作业完成的量和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和状态评价较少,难以起到及时、精准诊断和反馈学情的作用。
二、分层作业的概念分层作业是根据学生个性、能力差异,设计和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课程视域下的作业设计与评价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205105)研究成果。
安英娟(定州市教研室,河北保定073000)摘要: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提高作业效率,设置分层次、弹性、个性化的作业成为必需。
设计分层作业需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成绩、综合评价成绩等对学生进行分层,再立足于学科特点和学生个性需求设计学科分层作业,制定相对应的评价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整体认知水平。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浅析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作业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部分,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
分层设计的作业是一种针对学生差异化需求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1.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一刀切的作业布置方式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分层设计的作业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布置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处于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从而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
2.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通过分层设计的作业,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取得成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作业后,他们的学习信心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从而更加愿意主动地去学习。
3.促进学生共同发展分层设计的作业可以让学生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完成相应的任务,这样可以减少学生之间的差距,避免了因为学习能力差异而导致的自卑和自大情绪的产生,促进全班学生共同发展。
二、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方式1.任务分层作业的任务可以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分层。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任务可以更加具有挑战性,涉及更多的思辨和拓展性内容;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任务可以更简单一些,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
学生们阅读一篇文章后,按照不同的能力水平,安排不同难度的问题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2.资源分层作业所提供的资源也可以按照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分层。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拓展性阅读资料和参考文献;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基础性的资料和指导性图片。
这种分层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形式分层作业形式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分层。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通过写作、演讲等形式进行表达和展示;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通过填空、选择题等形式进行作答。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浅析一、引言语文作业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巩固课堂所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对语文作业进行合理的分层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进行浅析,讨论其设计原则和方法,以期提高语文作业的教学效果。
二、设计原则1.循序渐进原则分层设计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在设计语文作业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要根据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学习能力,从易到难的顺序安排作业内容,逐步提高难度。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适当的挑战下,渐渐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2.灵活性原则分层设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如果学生对某一部分知识已经掌握得很好,可以在作业中适当调整难度,让学生有更大的挑战;如果学生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好,可以在作业中加强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综合性原则语文作业既要注重知识点的训练,又要与其他学科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作业设计中,可以多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三、设计方法1.分层评估在进行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前,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学习能力。
可以通过考试、作业和课堂表现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制定相应的分层设计计划。
2.知识点分层根据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学习能力,将每个知识点进行分层,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
初级层次的作业主要是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中级层次的作业是基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高级层次的作业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知识进行创新和整合。
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作业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在不同层次上有所突破。
3.情境设计在作业设计中,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在写作作业中可以设置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话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和感受进行写作;在阅读理解作业中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和表达的力量。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浅析初中语文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而语文作业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如何设计分层的语文作业,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意义、方法和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分层设计的意义1. 提高学习兴趣: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兴趣来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使得学生更有兴趣去完成和参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都是不同的,分层设计的语文作业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和指导。
3. 促进学习:分层设计的语文作业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进行布置,使得学生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水平上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1. 分层分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如高、中、低三个层次,再根据不同的层次布置不同难度和类型的作业。
2. 题目选择:在设计分层语文作业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不同题材和类型的题目,以及不同难度和要求的题目,使得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和能力。
3. 知识点强化:在设计分层语文作业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对一些重点难点的知识点进行强化,使得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4. 批改评价:在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语文作业后,可以根据不同的层次进行相应层次的批改和评价,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和学习能力。
三、分层设计的实施策略1. 强化导入:在布置分层语文作业前,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测评和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分类,并进行相应的导入和引导,使得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这种分层设计的作业布置。
3. 提供资源支持:在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语文作业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和学习指导,如提供一些优质的学习网站和教学视频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初中语文教学中分层作业初探
[摘要]分层作业是初中语文分层教学中的一个必要环节。
设置分层作业必须兼顾学生的语文知识层次、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个性特征三个方面。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如下问题:分层作业设计的合理性,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层次能力个性分层作业
早在三千多年前,教育大家孔老夫子就曾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原则,明代礼学家朱熹则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很好地对这一原则的内涵进行了阐释。
在现行教学实践中,运用“分层作业”的教学模式,是解决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问题的有效途径。
更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
一、分层作业的内涵
俗话说得好“十个手指有长短”,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秉乘的遗传因素、天赋素质、生理条件各不相同,他们的心理特征、物质生活基础、生存发展环境也各有差异,这就决定了每一个学生具有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能力与个性特点,分层作业正是依据这些因素,将学生分成优中差三个不同的类型,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设置适合于他们的不同层次作业,以利于每一个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知识学习和运用的能力。
二、分层作业的必要性
新课改的核心理论是“一切为了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核心内容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其目的是充分发掘学生学习的潜能,让不同的学生可以获得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语文教师和学生身上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取得可喜的成绩,与此同时,也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由于陈腐的教学观念作崇和传统教学模式固有的影响,在执行新课改、落实新课程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急功近利,片面追求教学质量,而不知探究新方法、创建新思维的现象,相当部分教师依旧是按部就班或“新瓶装旧酒”,“胡子眉毛一把抓”,在设置作业时,把所有学生不加区别地“一锅烩”,因而,导致了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所以说在语文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设置分层作业。
三、分层作业的合理性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明确提出:“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青年人的年龄和心理力量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安排都适合学生的能力”。
这就是说教学内容的安排首先要考虑教学对象的“可接受性”,教学内容的展示始终要贯彻“可接受性原则”,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可接受性原则要求教学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使他们在智力上、体力上和精神上都不会感到
负担过重”,现阶段我国提倡素质适应能力,其要义就在于“全体性”和“全面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时,必须搞好分层作业工作。
为体现分层作业的合理性,语文教师首先得在备课上下功夫:一备“新课标”,分清目标要求高低等级;二备教材,明确教材重难点;三备作业,把握作业难易度;四备学情,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五备学生,分析学生素质优劣。
从而确定分层作业的目标任务,针对学生优、中、差,设计a、b、c级三个层次的不同类型作业。
四、分层作业的具体实施方法
1、学生分层的依据
在语文分层教学中实践分层作业模式,必先解决学生分层的问题,对于学生分层应当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建议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潜能、学习状况、学习反映能力、学习参与兴趣及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综合评估,将学生分成优、中、差三个类别,当然,因为教学是动态的,学生发展是动态的,以上分类也该是动态的,要注意适时调整。
2、作业分层的要求
布置分层作业时不加区别地把所有学生“一锅烩”是造成学生不能认真完成作业、抄袭作业、不按时交作业,甚至不交作业的根本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分层作业的弹性,也就是把作业分成a、b、c三个层次。
为了落实好这一重要环节,
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在精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状况、分清知识难易度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分层作业,尤其要注意题型的多样性。
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完成基础题、大部分学生能完成迁移题,优秀学生能完成综合题。
布置作业分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让基础和能力较差的同学在完成自己的必做作业后,适当选做相对难度较大的作业,对学习优秀学生则附加一些高难作业,创设相对紧张而宽松的气氛,比如让差生在完成a级作业后,可以让他去努力尝试b级题目。
语文教师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批改作业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宗,学有所得,乐在其中。
下面是在教学中为《济南的冬天》设计第一课时的一套分层作业,敬请指正。
a级: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1)山尖全白了,给蓝天xiāng()上一道银边。
(2)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3)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jì()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水藻真绿,把终年_______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2)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______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________上一件带水纹的花
衣……
a、贮蓄露穿
b、贮藏露披
c、贮蓄显穿
d、贮藏显穿
b级:
1、将“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一句还原到下面的语段中,位置正确的一处是()
(a)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b)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c)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在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d)
2、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作者围绕这一特点写了哪些内容?
c级: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家园的感情。
1、划分结构层次,并归纳大意。
2、思考: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3、分层作业的评价
教育目标不同学生的层次不同,在作业批改及评价时手段也须
不同,不能等同视之。
一般来说,对于不同等级的学生在完成相对层次的作业时,应给予适时的肯定,尤其是对于中、差生在出色完成了b级、c级语文作业时,要及时鼓励他们去挑战更高层次的语文作业,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知识、运用语文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促使他们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发展。
比如说当一个差生很好地完成了a 级语文作业时,语文教师可以这样对他说:“你完成的很不错,能不能试着做一做b级作业题呢?”
以上所述,是在近几年课改实践中获得的一些经验体会,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完善。
(作者单位:武汉市新洲区辛冲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