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43.39 KB
- 文档页数:89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全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 能够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3.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能够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4. 掌握简单的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计算。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学会使用数学工具,如直尺、圆规等。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1. 小数的意义2. 小数的读写方法3. 小数的比较第二单元:小数的加减法1. 小数的加减法法则2. 小数的加减法计算3. 小数的进位和借位第三单元:倍数和因数1. 倍数和因数的定义2. 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3.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第四单元:简单的几何图形1. 矩形的性质2. 正方形的性质3. 三角形的性质4. 圆的性质三、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 使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运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3. 测验成绩:定期进行测验,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计划(此处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详细安排,包括每个单元的教学时数、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六、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2. 教具:黑板、粉笔、直尺、圆规、三角板等3. 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4. 作业材料:练习册、习题集等七、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6单元)一、升和毫升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简单周期三、观察物体四、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运动与身体变化五、解决问题的策略六、可能性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八、垂线与平行线●怎样滚得远九、整理与复习附录混合运算第一单元:升和毫升第1课时:认识容量和升教学内容:教材1-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课件、量杯、纸杯。
教学过程:一、教学“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如何验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操作,可以两个容器互相注水比较。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
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1.出示例2情景图。
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知道物品后面的几升代表什么意思吗(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
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那么1升有多少呢我们可以用量杯来量出1升水。
师操作用量杯量出1升水,让学生观察。
继续操作:教师取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将刚才量出的1升水倒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说一说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多少猜一猜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验证过程中提问:为什么要从里面量而不从外面量3.继续感受1升水多少。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6篇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的:●学生对除数十位上的数较小,个位上的数又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学会灵敏运用试商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拟、灵敏运用知识的才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灵敏运用试商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沟通。
1.让学生口算。
145 158 164 254 245 263 156 147 156+15 258-252.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256 160 159 1203.笔算下面各题。
33〕2 8 0 38〕1 8 0独立试做,反思做法,到达灵敏运用让学生观察复习3得两道题是用什么方法试商的?各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4。
〔1〕出例如4:学校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2〕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14026=〔3〕让学生利用学过的试商方法进展试商。
完成后说说有什么感觉?〔4〕小组讨论有没有别的试商方法。
然后进展小组汇报交流。
〔5〕老师把学生说的几种情况板书,让他们比拟那种方法简便一些,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敏运用,选择适宜你自己的试商方法。
学生观察、比拟哪一种方法简便些?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例题和做一做的题目中除数有什么特点?这类题目用什么方法试商简便些?使学生认识到:遇到除数是14、15、16、24、25、26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可以利用口算直接想出商几,这样试商比拟简便。
三、练习练习十五第512题第5题,全班共同练习,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第6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分析^p 解决问题。
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
做完后,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导讨论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络?第7~11题,实际应用的题目。
学生通过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既稳固了计算的方法又体会了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第12题,是开放题。
让学生自主选择条件,独立解答,再互相交流思路。
四、总结。
〔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 一、教学目的本册教材包括如下内容:四那么混合运算;多位数的认识;多位数的加减法;角;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相交与平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可能性;总复习八个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全册第一单元:认识分数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进行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解决。
教学内容1. 分数的读写方法2. 分数的大小比较3.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教学步骤1. 引入分数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数的含义。
2. 讲解分数的读写方法,举例进行说明。
3. 开展分数的大小比较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4. 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举例进行说明。
5. 开展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第二单元:认识小数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进行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解决。
教学内容1. 小数的读写方法2. 小数的大小比较3. 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教学步骤1. 引入小数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小数的含义。
2. 讲解小数的读写方法,举例进行说明。
3. 开展小数的大小比较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4. 讲解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举例进行说明。
5. 开展小数的加减法运算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第三单元:整数的乘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含义,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整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 整数乘法的应用教学步骤1. 引入整数乘法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整数乘法的含义。
2. 讲解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举例进行说明。
3. 开展整数乘法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4. 讲解整数乘法的应用,举例进行说明。
5. 开展整数乘法的应用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整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第四单元:认识钟表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钟表,理解钟表的读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钟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一、升和毫升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简单周期三、观察物体四、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运动与身体变化五、解决问题的策略六、可能性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八、垂线与平行线怎样滚得远九、整理与复习课时教案第一单元课题认识容量和升第 1 课时总第个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2.让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1升的观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茶杯、水、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烧杯等。
教学过程:一、先学探究1.什么是容量?2、取出两个差不多大小的容器,想办法比较,谁的容量大一些?谁的容量小一些?2.完成P5页,“练习一”第1题3.你知道关于“升”的哪些知识呢?从家里找出正好装1升的水的容器,用1升的容器倒水测量家里脸盆、水桶等容量,将1升的容器带进课堂。
二、交流共享1.谈话: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升与毫升这两个计量单位吗?在哪里见过?(指名学生回答)师:看来升与毫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极广,几乎随时随地可能接触到。
今天开始我们要来学习升和毫升。
2.出示两个茶杯(粗细相同,高度不一样),引出容量。
谈话:这两个茶杯都是空的,仔细观察,再比一比,这两个茶杯哪一个能盛比较多的水?师:比较高的那个茶杯能盛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少一些。
(板书:容量)我们可以说:较高的那个茶杯的容量要比较矮的那个茶杯的容量大。
讨论:在小组内说说看,你对容量是怎样理解的?举例说明。
2019年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一、升和毫升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简单周期三、观察物体四、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运动与身体变化五、解决问题的策略六、可能性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八、垂线与平行线●怎样滚得远11.11.九、整理与复习附录混合运算第一单元:升和毫升第1课时:认识容量和升教学内容:教材1-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课件、量杯、纸杯。
教学过程:一、教学“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如何验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操作,可以两个容器互相注水比较。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
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1.出示例2情景图。
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知道物品后面的几升代表什么意思吗?(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
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那么1升有多少呢?我们可以用量杯来量出1升水。
师操作用量杯量出1升水,让学生观察。
继续操作:教师取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将刚才量出的1升水倒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说一说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多少?猜一猜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验证过程中提问:为什么要从里面量?而不从外面量?3.继续感受1升水多少。
小学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全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四位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
2. 会进行万以内的整数加减法计算。
3. 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 学会使用小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 利用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数的认识1. 学习四位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
2. 掌握万以内的整数加减法计算。
第二单元:分数1. 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学会使用小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三单元:几何图形1. 认识和掌握常见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2. 学习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第四单元:统计1. 学习利用图表进行数据展示和分析。
2.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利用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和测试,评价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
2. 通过观察和交流,评价学生在过程与方法中的表现。
3. 通过问卷调查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情况。
五、教学计划(此处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每个单元的教学计划,包括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2.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几何图形模型等。
3.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等。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热门12篇)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课本第1—3页中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说一说”、“算一算”、“想一想”。
教学目标1、通过“购物”的问题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3、能正确计算有关(不含括号)的两步式题,掌握脱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步(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例1、例2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问: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2、生汇报,谈话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出示例1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2)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独立解决。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探讨运算顺序,强调书写格式。
③练习:101×11-900585÷9+152、教学例2.出示例2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2)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独立解决。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应找回多少元”这个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引导探讨运算顺序。
③练习:52+12×4110-11÷793对比、发现引导对比所练习题,发现有何相通之处?从而引导归纳出(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
4指导完成第3页“想一想”中的题。
三、巩固应用。
1、练习一第7页第3题:数学医院。
⑴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找找错在哪?⑵正确计算。
2、解决问题。
练习一第7页第2题四、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作业布置。
练习一第7页第1题。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2篇教学内容课本第1—3页中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说一说”、“算一算”、“想一想”。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全册数学教案上册
教案一:认识数
教学目标
-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认识数的概念。
-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0-100的数字。
- 学生能够将数字与实际物品进行对应。
教学准备
- 数字卡片0-100
- 实际物品,如纸张、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其中的数字,并询问学生他们认识哪些数字。
2. 引导学生认识数字0-100:教师通过展示数字卡片,逐个让学生读出数字,并帮助他们理解每个数字的含义。
3. 数字与实际物品对应:教师展示一些实际物品,如纸张、铅笔等,然后让学生用数字卡片来对应实际物品的数量。
4. 练: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用纸和笔书写出对应的数字。
5. 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强调数字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际物品与数字之间的对应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的概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增强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下节课可以通过游戏形式来巩固学生对数字的认识。
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 2 )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本课时共( 4 )页 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本课时共( )页 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本课时共( )页 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 本课时共()页 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 本课时共( )页 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 本课时共()页 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 本课时共( )页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 本课时共( )页 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本课时共( )页 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 本课时共( )页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 本课时共( )页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 本课时共( )页 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本课时共( )页 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本课时共( )页 第( )页。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6篇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能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能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投影出示)提问:谁来说说量角的方法是哪几步?上面哪个角是90?哪个角小于90?哪个角大于90?2、引入新课。
我们看到,角是有大有小的。
那么,根据角的大小能不能把它们分成几类呢?可以不可以根据角的大小把它画出来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角的分类和画法。
(板书课题)二、教学角的分类1、认识直角的度数。
(1)提问:你还能说一说见过的哪些角是直角吗?(板书:直角)(2)请你指一指三角尺上的直角。
直角是多少度呢?请大家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尺上的直角,然后告诉老师,你量出直角是多少度。
直角是多少度?(板书:直角是90)提问:数学书封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课桌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黑板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为什么这些角都是90?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一个角都是多少度吗?为什么?(3)画出下列图形。
提问:这个角多少度?为什么?你是怎样知道它是直角的?指出:我们已经学过,凡是标有这个符号“司”的角就是直角。
2、认识平角。
(1)再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的图形叫做角?请看老师来画一个角。
先点一个点,再用直尺,从这点出发向相反的方向画两条射线。
提问:这个图形是角吗?为什么?(边提问边在上面表示出)(2)谁来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在哪里,两条边在哪里?这个角与以前看到过的角比较,你能看出它的两条边有什么特点?现在请大家看一看,这个小木条组成的角,(把两条小木条旋转成一个平角)它的两条边也有什么特点?像这样,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的角,就叫做平角。
(板书:平角)(3)一个子角是多少度可以怎样知道呢?请大家一起来量黑板上的平角,看看是多少度。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平角,再量一量自己画的平角是多少度。
课题一、除法总第1课时个人加工、备注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教学内容:教材第1页例题,“试一试”,第2页“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⒈充分利用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已积累的除法计算经验,引导他们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⒉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⒈灵活掌握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学会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
⒉学会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⒈笔算:48÷4=65÷6=93÷3=⒉指名学生板演,说一说计算过程。
二、教学新课⒈创设情境,出示例题图。
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要帮助解决什么问题?要求“要打成几包”怎样列式?⒉学习口算方法:⑴提问:60÷20等于几?你们会口算吗?⑵组织学生分组交流口算方法并汇报讨论情况,师小结。
⒊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
⑴出示四组题,要求学生竖着一组一组地完成。
⑵集体订正,并说说可以如何口算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
⒋学习笔算方法:⑴60÷20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试列,指名学生板演。
⑵订正:说说自己笔算的方法,错误的学生请你找出原因。
⑶练习:80÷40。
学生独立完成,并同桌交换批改,说说笔算过程。
⒌教学试一试⑴出示试一试:96÷20150÷30。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⑵说说笔算过程,并问问学生怎样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
⒍练习85÷40,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三、想想做做⒈估算下面各题:80÷40= 160÷80= 200÷50 = 210÷70= 270÷90=⑴学生口算。
其中一、二题说说口算方法,口算方法合理就可以,不强求统一。
⒉“想想做做”第2题右边两题。
学生练习并验算。
说说计算方法,商的位置,验算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5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5篇四年级数学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数学学习的含义,吸取其中的精华,感悟数学其中的奥妙。
四年级数学教案能够提升四年级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那么你知道四年级数学教案的写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希望你喜欢。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1教学内容:P6/例3 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新授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24+24+12=48+12=60(元)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
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48+12=60(元)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等等。
出示例4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全册数学教案上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两位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3. 学习平面图形的认识,了解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4. 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利用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借助图形软件,让学生亲身体验图形的变换和组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实际应用价值。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和合作。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两位数加减法1. 两位数加法:不退位加法和退位加法。
2. 两位数减法: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
3. 加减混合运算。
第二单元:分数1. 分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3. 应用题:分数的应用。
第三单元:平面图形1. 平行四边形、梯形的认识。
2. 周长的计算方法。
3. 面积的计算方法。
第四单元:数据收集与分析1. 数据的收集方法:调查、实验等。
2. 数据的整理方法:分类、排序等。
3. 数据的分析方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情境为背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动画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3. 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数学知识和应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正确性和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全册一、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目标。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四年级上册数学内容,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本教案包括四年级上册所有的数学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与比较、加法和减法的计算、长度和质量的测量、图形的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等。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研究积极性。
三、教学步骤和教学重点1. 数的认识与比较教学步骤:- 通过具体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认识并比较不同的数。
-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数字的直观感知和比较能力。
2. 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教学步骤:-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 教授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进行简单加法和减法计算的能力。
3. 长度和质量的测量教学步骤:- 教授长度和质量的基本单位。
-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尺子和天平进行测量。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进行长度和质量测量的能力。
4. 图形的认识教学步骤:-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图形,并了解它们的特征。
-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直尺和量角器绘制简单的图形。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认知和绘制能力。
5.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步骤:- 通过具体的物品和图形,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的概念。
- 教授分数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分数的初步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和教学建议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课堂练、小组合作和个别测试等方式进行。
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教学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以上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全册》的简要内容,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全册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四年级上册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数的认识:认识自然数、整数、分数和小数;2. 数的比较和排序:掌握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方法;3. 数的运算:学习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法则;4. 数的应用:学习数的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案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2. 理论联系实际: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3. 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能力,采用差异化教学,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4.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2. 新知探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 知识讲解:对新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4. 练习巩固:通过各种练习题和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5.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6.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7.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参与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2. 课堂练习评价:通过课堂练习的表现,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3. 作业评价: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情况;4. 测验评价:通过定期的测验,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2. 教具:数学教具、计算器、白板等;3. 多媒体教学资源:PPT、视频等。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1. 及时总结和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2.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和改进;3. 不断学习和更新数学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育才小学集体备课方案设计
育才小学集体备课方案设计
育才小学集体备课方案设计
育才小学集体备课方案设计
育才小学集体备课方案设计
育才小学集体备课方案设计
育才小学集体备课方案设计
育才小学集体备课方案设计
育才小学集体备课方案设计
育才小学集体备课方案设计
育才小学集体备课方案设计
育才小学集体备课方案设计
育才小学集体备课方案设计
育才小学集体备课方案设计
育才小学集体备课方案设计
育才小学集体备课方案设计
育才小学集体备课方案设计
育才小学集体备课方案设计
育才小学集体备课方案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总第43 课时课题:第六单元可能性举例说明。
老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继续添上1个蓝球讨论:公平吗?为什么?指出:在这个游戏中,关键是要考虑摸到红球的次数和摸到黄球的次数是否一样多,所以在放球的时候,红球和黄取要放得一样多。
由于摸到蓝球等于没摸,所以并不影响游戏的结果,所以还是公平的。
继续添上2个蓝球、1个绿球……小结:决定胜负求数的个数相同,那这个游戏就是公平的。
二、练习巩固:1、很多游戏都需要考虑公平性,比如:(第1题出示)看图后回答:用左边的转盘,谁赢的可能性大一些?有右边的转盘呢?用哪个转盘做游戏是公平的?为什么?2、(第2题)……你认为在哪几个口袋里摸球是公平的?同桌互相说说理由,再全班交流3、(第3题)扑克牌游戏。
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怎样修改游戏规则,才能使游戏公平?交流,老师一一板书。
比较多种方法,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三、你知道吗?在足球比赛的时候,常用抛硬币来决定开场。
你认为公平吗?为什么?师生共抛10次硬币,并做好记录。
你发现了什么?(虽然说是公平的,但在10次里,并不是出现了5次正面、5次反面。
有的组甚至出现了正面次数远多与反面的情况。
)总第44 课时课题:练习十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教学内容:67-68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和与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快速口答1.口答1-5题,要求说清楚理由用上一定、可能、不可能2.注意样本中哪一个出现的次数多,任意摸一次,哪一个的可能性就大。
二练习1.第6题弄清题意摸出红铅笔的可能性大?(红5蓝1,红4蓝2)摸出红铅笔和蓝铅笔的可能性相等。
(红3,蓝3)2.第7题摸出的结果可能有多少种?(共有9个样本,因而就是9种)摸出单数的可能性大,还是双数的可能性大?(单数几个?双数几个?)3.第8题学生做这样的正方体,同桌合作,试一试,并填写统计图。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第一课时:(认识容量和升)教材简析:本课内容包括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容量单位经常用来度量容器里容纳液体的体积。
本册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容量和容量单位,是因为这一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
尽量早点教学容量以及容量单位,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
由于在体积之前教学,因此采取了直观认识、直觉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
第一道例题通过三个活动使学生从不同的层次认识容量这一新的概念,同时产生认识容量单位的心里需求,由此过渡到第二道例题容量单位“升”的教学,感受升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实验认识1升容量的大小,从感性上认识1升有多少。
“想想做做”培养学生以不同的方法比较容器的容量,认识容量单位“升”。
学情分析:学生的已有生活知识经验是:1.容器越大,能盛的水就越多;2.对正方体容器的感性经验。
第一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建立“容量”概念的表象至关重要,并为深层次理解“容量”的含义打下基础,学生建立概念的线索是“感性材料→数学含义→概念的具体化”。
第二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理解、体会“1升到底有多少”也是很重要的;虽然通过一个标有“1L”烧杯似乎也能让学生体会这“1升到底有多少”,但这样无法让学生将“升”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衔接起来,学生的认知也是“无本之木”,是表面化的,很难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2、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1升的观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准备:电子课件,量杯,每组一把同样大小的水壶,每组不一样大小的杯子,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小组自带大小不一的容器。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2019年7月第一单元升和毫升认识容量和升【教材简析】本课内容包括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容量单位经常用来度量容器里容纳液体的体积。
本册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容量和容量单位,是因为这一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
尽量早点教学容量以及容量单位,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
由于在体积之前教学,因此采取了直观认识、直觉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
第一道例题通过三个活动使学生从不同的层次认识容量这一新的概念,同时产生认识容量单位的心里需求,由此过渡到第二道例题容量单位“升”的教学,感受升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实验认识1升容量的大小,从感性上认识1升有多少。
“想想做做”培养学生以不同的方法比较容器的容量,认识容量单位“升”。
【学情分析】学生的已有生活知识经验是:1.容器越大,能盛的水就越多;2.对正方体容器的感性经验。
第一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建立“容量”概念的表象至关重要,并为深层次理解“容量”的含义打下基础,学生建立概念的线索是“感性材料→数学含义→概念的具体化”。
第二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理解、体会“1升到底有多少”也是很重要的;虽然通过一个标有“1L”烧杯似乎也能让学生体会这“1升到底有多少”,但这样无法让学生将“升”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衔接起来,学生的认知也是“无本之木”,是表面化的,很难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2、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1升的观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准备】电子课件,量杯,每组一把同样大小的水壶,每组不一样大小的杯子,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小组自带大小不一的容器。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动物园里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争夺冠军比赛,那就是老虎和狮子正在进行的“喝酒决赛”。
老虎一连喝了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了2杯就摇摇晃晃了,老虎得意地说:“我是森林中的酒仙,森林中的冠军!”狮子不服气地嚷道:“你的杯子小,我的杯子大。
所以我是冠军!”老虎和狮子谁也不肯让步,争得面红耳赤。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他们谁说的有道理呢?生1:老虎一连喝了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了2杯就撑不住了,所以老虎的肚量大,老虎是冠军。
生2:狮子用的杯子比老虎用的杯子大,所以冠军应该是狮子。
二、探索领悟,认识容量1、初步认识容量谈话:同学们的两种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全面,(教师这时取出两个不一样大的杯子。
)这是大小不一的两个杯子,这个是老虎用的杯子,而这是狮子用的。
如果有学生说了两种想法,就说:你想得很周到,我们不仅要看喝的杯数,还要看杯子的大小。
提问:同样是一杯酒,你们认为哪一杯多?生:大的杯子里盛的酒多。
谈话:对,一看就知道大杯子比小杯子盛的酒要多,在数学上,我们就说,盛液体多一些的杯子的容量比较大。
盛液体少一些的杯子的容量比较小。
板书:容量2、加深对容量的认识出示两个大小不一的杯子1号和杯子2号。
谈话:比较完了狮子和老虎的杯子容量,看看这两个杯子,你觉得哪一个杯子的容量大呢?生1:杯子1号大。
生2:杯子2号大一些。
谈话:光凭眼睛估计得到的结果可能有误差,我们可以想一个办法来验证说明两个杯子容量的大小。
提问:想个什么办法呢?生1:我们可以先把杯子1号装满水,倒入杯子2号中,如果杯子2号中水满时,杯子1号中还有水的话,说明杯子1号的容量大,杯子2号的容量小;如果杯子2号里的水没装满,说明杯子2号的容量大。
生2:用同一个杯子往里面倒水,倒得杯数多的那个杯子容器量大。
生3:在这两个杯子里都装满水,把水倒到有刻度的杯子里,数字大的那个杯子的容量大。
谈话:同学们的想法真多啊!根据某某同学说的,我们就用这种倒水来验证一下吧!(根据同学刚才的说法操作验证。
)通过这种倒水的方法可以得出水壶一号的容量比较大。
3、做“想想做做”第1题,做“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比较完了那两个杯子的容量大小,我们现在来比一比这三个杯子的容量大小吧!先猜一猜,这三个杯子的容量关系怎样呢?结果是不是和我们猜测的一样呢?用你喜欢的方法小组一起合作验证一下。
学生操作、交流。
4、进一步感受容量的含义谈话: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中这个杯子中盛了多少水。
你能说出这个杯子的容量是多少吗?可能一下子回答老师的问题有一点困难,在回答之前我们小组可以讨论一下,或者借助你手边的一些容器,把这一大杯水倒入我们的一次性杯子中,看看可以盛多少杯。
小组活动,将一大杯水分别倒入各自准备的一次性水杯中。
提问:谁来说一说,这一大杯水可以倒几杯?生1:我们组倒了2杯不到点。
生2:我们小组只倒了3杯半。
生3:我们的小组倒了3杯还多一点。
谈话:如果别人这样告诉你,说这个容器能盛2杯不到,或者说能盛3杯半水,或者说能盛3杯多一点。
你能知道这容器的准确容量吗?谈话:因此,我们需要给容量定出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我们的容量单位。
三、联系生活,认识容量单位升1、认识升谈话:请同学们拿出从家中带来的各种容器,分别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带来的容器上标明的容量是多少,用的是什么单位。
小组交流。
谈话:生活中有很多的容器上都标有容量单位升或者毫升,亳升这个容量单位,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提问:你知道图中的这些容器盛的水、油、饮料的容量各是多少吗?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学生回答。
明确:计量这些容器盛了多少水、油、饮料等液体,通常用升作单位。
升可以用符号“L”来表示。
板书:升、 L谈话:今天我们这节数学课主要来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升。
板书课题:认识容量和升谈话:老师手中有一个容器,上面标着,“净含量2L”。
这里的净含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净含量而不用容量呢?净含量和容器的容量有什么关系呢?有谁知道吗?讲述:“净含量”是指某种容器中实际容纳物体的多少。
如,一瓶饮料的净含量是1升,是指瓶子里装的饮料本身有1升,但瓶子的容量可能会比1升略大,因为通常不会装的满满的。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除了我们课堂上这些容器标有容量大小,生活中我们还会看到另外一些,你见过题目中的3个容器吗?你能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容量吗?3、认识1升谈话:我们已经知道计量容量的单位是升,那么1升究竟有多少呢?谈话:要想科学地认识升这个单位,我们先来认识这个量杯(出示量杯),请组长从袋子中拿出我们的量杯。
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谈话:1升水到底有多少呢,我们来做个实验。
(出示正方体)这是一个空心的正方体,它的长、宽、高都是1分米。
现在我们在正方体容器内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杯中,看一看有什么发现呢?生:正方体内的水倒入量杯中正好是1升。
谈话:如果一个容器是正方体,容器内部的长、宽、高都是1分米,这个容器盛的液体正好是1升。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升。
4、深化对1升的认识的实践活动。
学生活动一谈话:看一看我们小组里面有没有容器的容量正好是1升的呢?谁来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
谈话:虽然这些容器的形状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容量都是1升。
学生活动二(想想做做第一题)谈话:下面这些容器你见过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出示课件。
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设计意图: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学习估算容量的方法)学生活动三谈话: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一些容器,你能根据刚才我们对1升的认识,估计一下它的容量吗?学生估计。
谈话:刚才我们学生估计地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吧!学生实验验证。
交流反馈。
谈话:通过我们实验,我们得出了热水瓶的容量是?脸盆呢?沙锅呢?我们这个碗呢?还有我们这个烧水壶呢?机动:看来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对一些容器有了一定的估计能力。
第14页四、总结评价,课外延伸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得愉快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2、如果老虎和狮子要举行第二次比赛,你认为应该有一些什么规定?【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自制量器的过程中感受并进一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让学生练习估计一些常见的容器的容量,并能对自己的估计作适当解释,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让学生练习用自制的量器测量一些液体的多少,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情境中提取的数学问题加以解释和说明。
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感知1升有多少。
难点:培养学生对容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了解了容量的含义、认识了升;还知道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1升)升可以用什么字母符号来表示?(L)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升。
(板书课题:认识升)二、自主探究,实践求知谈话: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1升的量器?(学生会兴趣高涨,急于表现自己)出示题目要求:做一个1升的容器,并分别标出1/4升、1/2升和3/4升。
让学生根据手中的材料,以组为单位讨论怎样做。
每组选一人汇报讨论方案。
选出可行的方案(往一个上下一样粗的瓶子里倒入1升水,在瓶上贴上纸条,在1升处记上记号。
把纸条1升处以下的部分平均分成4份,并分别做上记号)。
动手制作。
教师加强巡视,注意个别指导。
3.提问(1)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是怎样制作的?(2)有没有不同的标法?(1/2L和2/4L)它们的大小相同吗?(一样大)4.用自己做的1升的量器来量一量(1)量出1升水,试一试1升水能倒满几纸杯?让学生在组内合作完成。
待学生做完后,提问:1升水能倒满几纸杯?新课标第一网你一天能喝这样的几纸杯水?你喝的水够1升吗?谈话:同学们要注意每天多喝水,预防疾病的发生。
(2)先估计桌子上放着一碗水比1升多还是比一升少,再量一量它大约有多少升。
先让学生以前获得的感受与经验把一碗水与1升水进行比较,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估计意见。
再实际量一量,来验证估计。
三、运用新知,展示能力做“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拿出带来的容器,例如碗、锅、盆等。
用自制量器盛1升水。
把水倒入自带容器里,观察水面高度。
观察本组其他同学容器里水的高度。
全组同学一起讨论,估计这些容器的容量各是多少升,再量一量。
看哪组估计的水平高。
解决白菜博士提出的问题谈话:再找几个容器,先估一估能盛多少升水,再用自制量器量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