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岗位分离制度

岗位分离制度

岗位分离制度
岗位分离制度

医院财务会计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

依据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要求,必须加强医院的财务制约与监督,合理设置会计岗位,做到不相容岗位必须相互分离。

一、收入相关岗位设置

(一)提供服务与收取费用岗位必须相互分离;

(二)价格管理与价格执行岗位必须相互分离;

(三)严禁由一人办理收入业务的全过程。

二、支出相关岗位设置

(一)支出申请与审批岗位必须相互分离;

(二)支出执行与审核岗位必须相互分离;

(三)严禁由一人办理支出业务的全过程。

三、货币资金相关岗位设置

(一)出纳与票据管理岗位必须相互分离;

(二)出纳与会计档案保管岗位必须相互分离;

(三)出纳与收入、支出、债权、债务账面的登记岗位必须相互分离。

四、药品及库存物资相关岗位设置

(一)采购与验收、保管岗位必须相互分离;

(二)采购、验收、保管与会计记账岗位必须相互分离;(三)付款审批与付款执行岗位必须相互分离。

五、固定资产相关岗位设置

(一)采购与验收、保管岗位必须相互分离;

(二)采购、验收、保管与会计记账岗位必须相互分离;(三)严禁由同一部门或一人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全过程。

“评定分离”制度的思考模板

杭州市招投标改革“评定分离”制度的思考 招投标“评定分离”制度是对现行的评标办法的全面创新,具有遵循国际惯例、突出业主定标权,落实业主负责制、实现市场主体权责统一等特点,并实现了招投标过程全公开。2012年12月21日在市建委牵头组织的全市招投标工作会议上重点研究讨论了试行招投标“评定分离”办法的相关事项,会议同意杭州市人民检察院办案、专业技术及其他用房异地迁建装修工程先行开展试点工作,并就“评定分离”办法的实施程序、方法、监督机制等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一、项目“评定分离”基本情况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市检察院”)招标的杭州市人民检察院办案、专业技术及其他用房异地迁建装修工程装修面积为38400平方米,共19层,该项目为杭州市财政全额拨款项目,核定预算造价为3234.6786万元。 2013年5月14日该项目办理招标核准登记,投标企业资质要求为建筑装修装饰壹级;建造师资质为建筑工程壹级,并采用2011年度杭州市建筑施工企业行业信用等级评价为“优秀”的企业。在办理招标核准登记同时,招标办与业主单位多次共同探讨、协商后确定了招标文件备案文本。 2013年5月17日后该试点项目上网公开发布了招标公告和

招标文件。此次发布的“评定分离”招标文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招标方式明确采用资格后审公开招标,定标方式由招标人采用一比一对比票决制进行; 2、信价量化评审中进入评审区间的单位为9家单位; 3、本工程招标控制价经财政审查性备案后,按评标基准价=投标最高限价×30%+二次算术平均值×70%的方式确定评标基准价; 4、技术标评审除采用通过制评审外,评标委员会应对技术标进行认真、细致的评审,根据投标单位技术标优劣分出甲、乙、丙三个档次,并附详细的评审意见和建议供招标人定标参考; 5、因定标需要,投标文件份数为一正八副共九份; 6、招标文件增加了定标委员会的组成方式及定标票决制等具体定标办法。 2013年6月8日9点30分,在杭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第四开标室进行了公开开标,招标人、投标人授权代表参加了开标会议,共有22家单位参加了投标。开标时招标人同时提供了经检察系统查询的企业犯罪记录,串标、围标违法行为记录的密封件。 2013年6月8日13时30分,对项目进行了评标,评标委员会共有7人组成,其中5位专家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2位专家为招标人代表。根据招标文件要求,评标委员会先计算评标基准价,再取评标基准价与投标报价之差绝对值最小的通过资格审

不相容岗位分离说透

终于有人把内部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说透彻了!一、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概述 即经济业务的授权者和执行者要分离,执行者与记录者、监督站要分离,物资财产的保管者和使用者与记录者要分离。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 单位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首先要考虑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的;其次要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与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不相容岗位是指设置的岗位不能交叉,不能重叠,不能由一个人担任。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与费用等所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按不相容职务分离的要求,必须合理设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无论各行各业,从总体上看,不相容职务主要分为五种: 授权批准职务、业务经办职务、会计记录职务、财产保管职务、稽核检查职务。 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它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使得单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联系,并受其监督和制约。 内部控制在形式上表现为一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制衡、彼此联结的方法、措施和程序。不相容职务岗位相互分离,是内部控制有效性保障的首要措施和手段。科学界定和设置职务岗位,明确不相容职务岗位相分离,将有效保证经营管理合法、资产安全、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实现发展目标。管理层和决策层,在积极贯彻执行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把这种现代管

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

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本单位内部管理规范,建立规范得工作秩序,提高业务工作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会计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以及单位内部管理得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得不相容岗位,实施相应得分离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得工作机制。 第二章不相容岗位分离得目标与原则 第三条不相容岗位分离达到以下基本目标 1、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准确; 2、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得安全、完整; 3、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与单位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得贯彻执行。 第四条不相容岗位分离应遵守以下原则 1、不相容岗位分离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以及单位得实际情况;

2、不相容岗位分离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经济与业务活动得所有人员,任何个人不得拥有超越不相容岗位分离规定得权力; 3、不相容岗位分离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经济与业务活动得各项工作及相关岗位; 4、不相容岗位分离应当保证单位内部工作岗位得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得合理划分,确保各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5、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应当随着外部环境得变化、单位业务职能得调整与管理要求得提高,不断修订与完善。 第三章不相容岗位分离得内容 第五条不相容岗位主要包括:负责人、业务经办、会议记录、档案管理、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职务.经济业务事项与会计事项得审批人与经办人及记账人员职责权限应当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1、出纳人员不得监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与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得登记工作,不得兼任票据核销工作; 2、货币资金得收付及保管应由被授权批准得出纳人员负责,其她人员不得接触;

贷款公司员工规章制度

贷款公司员工规章制度 篇一:小额贷款公司的管理制度(全集) 附件1 信贷管理基本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信贷管理,规范信贷行为,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 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的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是全公司信贷业务经营和管理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制 定各类信贷管理制度和办法的基本依据。 第三条本制度所指信贷业务是公司对客户提供各类信用的总称。包括贷 款、贴现、承兑、信用证等资产和或有资产业务。 第四条本制度所指信贷人员是公司参与信贷业务经营和管理的人员。第五条本制度所指信贷部门是指有权办理和经营信贷业务的部门。第六条贷款的发放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贷款规定。坚持“三农” 为本,农业、农村、农民优先;审慎经营,择优扶持;审贷分离、分级审批和安

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统一的原则。公司依法办理信贷业务,不受任何单位和个 人强制干预。 第二章基本制度 第七条实行信贷准入管理制度。信贷准入管理包括准入对象、准入条件、 准入过程和准入权限的管理。 (一)严格准入对象。公司信贷准入对象主要包括: 1、“三农”客户。指一般农户、农村专业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 他涉农企业。 2、一般客户。指辖区内的自然人、法人和机构客户。 3、重点客户。指信用等级高,偿债能力强,无不良记录,发展前景好,综 合效益佳的中小客户。 4、个人消费客户。包括住房、商用房、汽车、助学等消费需求客户。 5、重点项目。指对公司具有较大贡献度,列入政府发展计划的重点项目。 6、优势区域。指经济发达,信用环境好,地方政府重视,支持农信社发展 的区域。 7、优势行业。指具有垄断优势的系统行业、具有比较优势的支柱产

“三跨三分离”信访事项处理制度

“三跨三分离”信访事项处理制度 “三跨三分离”信访事项是指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和人事分离、人户分离、人事户分离的信访事项。 1、“三跨三分离”信访事项的解决和化解,坚持以下工作原则: 依法按政策办事的原则; 以事发地或属事单位为解决和化解的责任主体的原则; 解决问题与教育疏导、依法处理相结合的原则; 严格落实责任的原则。 2、“三跨三分离”信访事项的解决和化解的工作责任: 解决和化解“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信访事项的责任。由事发地政府或有权处理的部门负责解决和化解,其他地方或部门予以配合; 解决和化解“跨地区和部门”信访事项的责任。由有权处理的地方或部门牵头负责解决和化解,相关地方或部门负责做好上访人员的思想教育、劝返接回和相关的维稳工作; 解决和化解“人、事、户分离”信访事项的责任。由事发地政府负责解决和化解,户籍地负责做好上访人员的思想教育、劝返接回和相关的维稳工作。户籍地和常住地不在同一地区的,由常住地负责做好上访人员的思想教育、劝返接回和相关的维稳工作。 3、“三跨三分离”信访事项的解决和化解的工作要求:

对跨乡镇(街道)、县直部门的信访事项,先由乡镇(街道)、县直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协调不拢,再由县级联席办牵头协调处理; 对跨区县(区)、区直部门的信访事项,先由区县(区)、区直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协调不拢,再由区联席办牵头协调处理; 跨区州、省直部门的信访事项,先将信访事项调查清楚报区联席办,由区联席办于相关区州、省直部门进行协调。协调不拢,由区联席办上报省联席办协调处理; 对跨省及中央直属部门的信访事项,将信访事项调查清楚报区联席办,由区联席办上报省联席办协调处理。 4、“三跨三分离”信访事项的解决和化解的工作步骤:确定重点,进行交办;研究方案,逐案化解;加强督导,推动落实;完善制度,健全机制。 5、“三跨三分离”涉法涉诉信访事项,按涉法涉诉案件的有关规定办理。

不相容职务的分离

日常业务中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分离原则不相容职务 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1)会计职务与出纳职务分离,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2)会计职务与审计职务分离; (3)支票保管职务与印章保管职务分离; (4)支票审核职务与支票签发职务分离,支票签发职务由出纳担任,其他会计人员不得兼任; (5)银行印鉴保管职务、企业财务章保管职务、人名章保管职务分离,不得由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合同业务的全过程(1)合同签署(或委托签署)职务与条款订立职务分离; (2)条款订立职务与法律顾问职务分离; (3)合同谈判职务与合同定价职务分离; (4)合同履行职务与收付款职务分离;

(5)合同审计职务与上述职务分离 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固定资产采购业务的全过程(1)批准采购职务与采购经办职务分离; (2)询价定价职务与确定供应商职务分离; (3)采购职务与验收职务分离; (4)付款审批职务与付款执行职务分离; (5)采购职务、入库登记职务、会计记录职务分离 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投资业务的全过程(1)投资计划的编制职务与投资的审批职务分离;(2)投资业务的操作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分离;(3)有价证券的保管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分离;(4)投资股利、利息的经办职务与会计核算职务分离 直系亲属“回避”(1)企业领导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企业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职务; (2)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企业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职务; (3)纪委委员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企业或下属企业的主要领导人职务

内部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探讨

内部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探讨 一、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概述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概述,概括而言,即经济业务的授权者和执行者要分离,执行者与记录者、监督站要分离,物资财产的保管者和使用者与记录者要分离。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单位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首先要考虑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的;其次要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与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不相容岗位是指设置的岗位不能交叉,不能重叠,不能由一个人担任。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与费用等所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按不相容职务分离的要求,必须合理设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无论各行各业,从总体上看,不相容职务主要分为五种:授权批准职务、业务经办职务、会计记录职务、财产保管职务、稽核检查职务。 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它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使得单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联系,并受其监督和制约。内部控制在形式上表现为一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制衡、彼此联结的方法、措施和程序。不相容职务岗位相互分离,是内部控制有效性保障的首要措施和手段。科学界定和设置职务岗位,明确不相容职务岗位相分离,将有效保证经营管理合法、资产安全、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实现发展目标。管理层和决策层,在积极贯彻执行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把这种现代管理理念和措施落实到位,切实做到不相容职务岗位相互分离,那么,制定的发展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二、目前内部控制不相容职务存在的现状。 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着许多漏洞和不足,总结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缺乏内部牵制的理念许多企业受企业规模和所有制形式的限制,管理方面的视野和境界相对较弱,对于如何建立一个合理的权责分配体系和内部牵制制度的认识不成熟,有的甚至不了解不相容职务的相关概念,许多企业管理人员更多的是凭借经验工作,信任谁就让谁干,没有考虑到对员工进行监督和限制,更没有考虑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管理。(二)不相容职务设置不完善部分企业能够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设置不相容职务,但设置的不规范、不完善。不相容职务一般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

商业银行信贷审查委员会工作制度模版

商业银行信贷审查委员会工作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授信管理,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规范xx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本行)授信业务集体审议程序,切实落实审贷分离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本行信贷管理制度,成立xx市商业银行信贷审查委员会(以下简称贷审委),并制订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贷审委实行民主讨论,记名投票表决的集体审议原则。 第二章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 第三条贷审委成员由贷审委主任、常任委员和备案委员共计7名组成。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贷审委可设专家委员(包括法律及有关行业专家等)。 第四条贷审委负责对各贷款经营单位送审项目综合各委员意见形成集体决议,为总行有权审批人决策、批准授信业务提供参考意见。 第五条贷审委集体审议形式可采取召开贷审委会议和贷审委成员会签方式。原则上应以召开贷审委会议方式进行审议,但低风险项目、已落实上一次贷审会条件的复议项目以及特殊情况报总行行长批准的项目可采取会签方式进行审议表决。 第六条贷审委委员职责: (一)贷审委主任:由总行副行长轮流担任,为总行行长指定的贷审委会议牵头人,负责保障审议的民主化、程序化和科学化,保证会议在公正、透明、民主的气氛中进行; (二)常任委员:由贷审委主任、风险管理部、业务发展部、计划财务部、内部审计部、合规管理部总经理以及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担任,按规定出席贷审委会议,尽职评估授信风险,充分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 (三)备案委员:从无参会项目的城区支行行长(副行长)中产生, 按规定尽职评估授信风险,充分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 (四)专家人员: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贷审委会议可聘任法律人员或行业专家提供法律和行业咨询意见。专家人员不具有表决权。 第七条贷审委下设秘书处,秘书处设在总行风险管理部,负责上报贷审委审议项目资料的接收、整理,完成资料的齐整性和准确性审查;做好贷审委会议记录和结果汇总、上报、传递及通知等工作。 第三章会议召开及流程 第八条贷审委实行例会制度,原则上每周举行1次会议。遇特殊情况经总行行长批准可召开临时会议。需提交贷审委审议的事项原则上实行“本周送审、下周上会”的制度,即本周内送至总行风险管理部风险审查中心进行审查的项目,经风险审查后,除退件或提请补充完善资料外的项目,于送审后的第二周报贷审委进行审议。 第九条贷审委秘书将审议项目清单报总行行长审阅并批准会议相关事项,包括审议内容、会议时间、会议牵头人等。 第十条贷审委秘书在会前一天应将需贷审委会议审查项目资料以电子文本发送参会委员,条件允许时,可以向委员印发纸质文本,供委员分析研究。 第十一条贷审委会议流程 (一)会议牵头人清点到会委员结构和人数,达到规定后宣布会议开始。 (二)审议项目情况介绍。由业务经办机构(部门)负责人和客户经理介绍项目情况。 (三)风险审查情况汇报。风险管理部风险审查中心向贷审委报告风险审查评估情况,提出审查意见,供贷审委委员参考。 (四)会议讨论。贷审会委员提出质询,业务经办机构(部门)负责人和客户经理回答相关问题,贷审会成员进行讨论并独立表决。

小额贷款公司贷后管理制度

小额贷款公司贷后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贷后管理,防范信贷风险根据《贷款通则》、《贷款管理 责任制度》、《贷款操作规程实施细则》等有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贷后管理是指从贷款发放后至贷款本息收回或信用结束全过程的 信贷管理行为。贷后管理内容包括信贷档案管理、客户维护和贷后检查、贷后风险预警及处置、贷款本息收回、不良贷款管理、贷款风险责任认定、贷款管理责任移交、贷款总结评价等。 第三条贷后管理坚持规范管理流程、明确工作职责、健全约束机制、及时 预警风险、有效控制风险的原则。 第四条贷款责任人包括贷款发放责任人和贷款管理责任人。 贷款发放责任人是指贷款发放过程中履行调查、审查、审批等职责并对形 成贷款风险需承担相应责任的相关人员。 贷款管理责任人是指贷款发放后履行搜集整理信贷资料、客户维护、贷后检查、贷后风险预警及处置、本息收回、不良贷款管理、贷款总结评价等日常管理工作职责的公司信贷岗位人员。 第二章信贷档案管理 第五条信贷档案以客户为单位建立内容包括客户及担保人基本情况(含评 级授信情况)、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款审批、贷款发放、贷后检查、本息收回、呆帐核销等过程中形成的与贷款有关的资料。 第六条信贷档案管理内容包括信贷档案资料的搜集、整理、立卷、归档、 保管、调阅、移交、销毁等。 第七条公司是信贷档案管理的责任机构要指定专职或兼职人员进行信贷 档案管理。

第八条具体管理制度《信贷业务档案管理制度》执行。 第九条公司信贷档案资料应真实完整、合法有效。 第十条对信贷档案管理情况每年进行一次专项检查。 第三章客户维护和贷后检查 第十一条客户维护内容包括收集客户意见提供宏观政策和市场信息推 介公司金融产品提供结算便利、做好客户咨询服务帮助客户合理安排资金 促进客户提升经营水平等。 第十二条公司对重点客户和优良客户要指定专人负责维护每季至少进行 一次回访。 重点客户包括经董事会会审批的客户、行业龙头客户及本公司贷款余额最大 十户。重点客户回访内容主要是提供最新经济金融政策和市场行业信息掌握客户生产经营状况做好客户咨询服务帮助客户安排资金促进客户提升经营水平等。 优良客户包括近三年在公司借款均能按期还本付息的客户。优良客户回访主 要内容是了解客户服务需求提供优先便捷服务推介公司金融产品拓宽合作领域等。 贷款管理责任人对管辖客户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回访做好客户的咨询服务 工作帮助客户解决实际困难等。 第十三条信贷员将回访的情况每次以文字记录并归入信贷档案回访总结 材料分别于每年的6月20日和12月20日前报信贷管理部门。 第十四条贷后检查分为贷后管理检查和信贷资金跟踪检查。 (一)贷后管理检查是指贷款发放后贷款管理机构对贷后管理工作情况进行 的检查基本内容包括信贷制度建设及执行、贷款台账与统计准确性、信贷档案资料真实完整性、操作程序规范性、贷后风险预警及处置及时性、不良贷款管理等情况。 (二)信贷资金跟踪检查是指贷款管理责任人对客户履行借款合同、生产经营 状况、经营效益等情况进行的检查基本内容包括客户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

探掘分离制度

探掘分离制度 为保证探放水施工质量和顺利进行,在探放水作业时,一切和巷道掘进有关的作业活动都停止作业,实行探掘分离制度: 1.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只能在上次探放水探明的允许掘进距离内掘进;当掘进工作面即将掘出允许掘进位置时,防治水科要提前8小时报告煤矿安全指挥中心,煤矿安全指挥中心收到信息后立即向队部和探放水队下发探放水通知单,工作面停止掘进(通知单要备案存档留底),通知单要相关科室负责人签字; 2.探放水队队部和掘进工作面队部负责人在接到探放水通知单时,要立即准备相关工作 3.探放水队接到探放水通知单时,队长要对即将进行的探水作业,进行计划、安排;并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能正常使用; 4.掘进工作面负责人接到通知单后,在探水班要立即停止一切和掘进有关的工作,并清理巷道,为探放水队施工人员创造良好的作业条件; 5.探放水作业人员现场作业时要严格按照探放设计施工。 6.现场探放水作业期间,跟班矿长、防治水科人员和驻矿安检员到现场监督作业。 7.不合格的钻孔需要重新探钻,防治水人员结合工作面情况制定探钻位置。 8.探放水作业完毕后,探放水作业人员填写工作面探放水排版,

跟班矿长、防治水科人员及驻矿安检员验收,符合实际情况签字,不符合可拒绝签字。 9.探放水作业完毕后,探放水人员认真填写探放水日报表,要求字迹工整,数据符合现场作业。 10.日报表填写完毕后,跟班矿长和施工单位班长、防治水科科现场人员对探放水钻孔进行验收,并认真填写《探放水钻孔施工、验收台帐》,由班矿长和施工单位班长签字,不符合实际钻探情况可拒绝签字。 11.防治水科人员结合现场实际钻探情况填写《探放水钻孔施工、验收台帐》后,报安全副矿长、安全指挥中心主任和总工程师审查后存档。 12.总工程师审查合格后,防治水科向队部下放掘进通知单,详细说明工作面允许掘进距离;掘进面工人开始进行掘进;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四章控制活动第二十九条规定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要求企业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一含义: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它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使得单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联系,并受其监督和制约。) 二内容: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必须贯彻不相容职务分工的原则,其内容包括:) ①对每一项业务不能完全由一人经办; ②钱、账、物分管,例如,仓库保管员负责原材料的收、发、存和管理工作,并负责登记原材料的数量,而相关的账务处理则由会计人员负责; ③有健全严格的凭证制度。 三单位内部应加以分离的主要不相容职务: ( 一般情况下,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为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五个步骤。如果上述每一步都有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分别实施或执行,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从而便于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概括而言,在单位内部应加以分离的主要不相容职务有:) ①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和执行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如有权决定或审批材料采购的人员不能同时兼任采购员职务。 ②执行某些经济业务和审核这些经济业务的职务要分离,如填写销货发票的人员不能兼任审核人员。 ③执行某项经济业务和记录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如销货人员不能同时兼任会计记账工作。 ④保管某些财产物资和对其进行记录的职务要分离,如会计部门的出纳员与记账员要分离,不能兼任。 ⑤保管某些财产物资和核对实存数与账存数的职务要分离。 ⑥记录明细账和记录总账的职务要分离。 ⑦登记日记账和登记总账的职务要分离。

信贷管理制度

信贷管理基本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信贷管理,规范信贷行为,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 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的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是全公司信贷业务经营和管理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制定各类信贷管理制度和办法的基本依据。 第三条本制度所指信贷业务是公司对客户提供各类信用的总称。包括贷款、贴现、承兑、信用证等资产和或有资产业务。 第四条本制度所指信贷人员是公司参与信贷业务经营和管理的人员。 第五条本制度所指信贷部门是指有权办理和经营信贷业务的部门。 第六条贷款的发放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贷款规定。坚持“三农”为本,农业、农村、农民优先;审慎经营,择优扶持;审贷分离、分级审批和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统一的原则。公司依法办理信贷业务,不受任何单位和个 人强制干预。 第二章基本制度 第七条实行信贷准入管理制度。信贷准入管理包括准入对象、准入条件、准入过程和准入权限的管理。 (一)严格准入对象。公司信贷准入对象主要包括: 1、“三农”客户。指一般农户、农村专业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他涉农企业。 2、一般客户。指辖区内的自然人、法人和机构客户。 3、重点客户。指信用等级高,偿债能力强,无不良记录,发展前景好,综合效益佳的中小客户。 4、个人消费客户。包括住房、商用房、汽车、助学等消费需求客户。 5、重点项目。指对公司具有较大贡献度,列入政府发展计划的重点项目。 6、优势区域。指经济发达,信用环境好,地方政府重视,支持农信社发展的区域。

7、优势行业。指具有垄断优势的系统行业、具有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和具有后发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等。 “三农”客户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 (二)严格准入条件。公司办理信贷业务坚持“有条件、保安全、创效益”原则。 1、基本条件: (1)《贷款通则》规定的条件。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前景看好。 (3)具备评信条件的客户,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无不良信用记录。 (4)用途合规合法。 (5)第一还款来源充足,担保合法、有效、足值,还款计划切实具体。 (6)公司规定的其他条件。 2、除以上基本条件外,对不同类型客户,还须符合相应的准入条件。 (1)公司类客户: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资产负债比率一般不得超过70%,净资产收益率原则上不得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正值;或有资产业务存入规定比例保证金。 (2)机构类客户:实行独立经济核算,财务管理规范,经费自给率50%以上,收支有盈余,还款来源落实可靠。以上两类客户申请项目贷款的,项目资本金比率不得低于30%,建设资金来源落实可靠。 (3)自然人客户:有合法身份、固定住所、正当职业、稳定收入和良好信用。 (三)严格准入过程:公司办理信贷业务的准入过程要按照客户申请与受理、调查与分析、审查与评估、评级与授信、贷审与审批五个环节进行,不得逆程序、少程序操作。 (四)严格准入权限。公司办理信贷业务要坚持“分级审批、分级管理”原则,严格按照权限办理。

诉讼分离制度

诉讼分离、分类处理信访工作制度 诉访分离的定义 为解决信访渠道入口过宽的问题,浙江、广东、山东等地在省《信访条例》中新增“访诉分离”为信访工作原则,即按照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严格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 各级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对涉法涉诉事项不予受理,引导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向有关政法机关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支持政法机关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尊重政法机关依法作出的法律结论。落实诉访分离原则,将改变经常性集中交办、过分依靠行政推动、通过信访启动法律程序的工作方式,可以更好地运用法治方式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避免以信访终结代替司法终结,实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与维护司法权威的统一。 诉访分离的实质 实施诉访分离,不是限制信访人的权利,而是要改变经常性集中交办、过分依靠行政推动、通过信访启动法律程序的工作方式,把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纳入法治轨道,更好地综合运用法治的方式来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与维护司法权威的统一。 诉访分离的提出背景、原因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以案件形式进入司法渠道,诉讼与信访交织、法内处理与法外解决共存的状况不

断涌现,少数群众“信访不信法”、“弃法转访”、“以访压法”等现象比较突出。涉诉信访问题日益成为影响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涉诉信访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实现涉诉信访法治化,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 “信访制度改革提升民众法律意识”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傅郁林认为,此次涉诉涉法信访制度改革,实质上是涉诉涉法信访程序和强化纠错方式上的重大变革。 以往,涉诉涉法信访上访群众有冤错案件、瑕疵案件不知道去哪里上访,出现了信访部门、政法部门多头上访的现象。上访群众和办理信访事项的政法机关都浪费了很大的成本。上访群众会浪费时间、精力、金钱等成本,政法机关会在处理时增加时间、政务成本,信访事项的办理也会因此出现效率不高的问题。诉讼与信访分离后,无论对上访群众还是政法机关,都会减少程序,节约成本,办理的效率也会提升。 群众之所以上访,是因为所经历的案件大多数存在司法不公的问题,因此如何在改革过程中强化纠错方式尤为重要。此轮改革通过办案质量终身负责、上级政法部门审查监督、倒查追责机制强化了纠错方式,这对于维护司法公正将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涉诉涉法信访制度改革实际上是行政信访方式逐步退出司法领域,有利于维护司法权威,提升民众的法律意识。

不相容职责岗位设置原则

**集团不相容岗位职责设置原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减少错误与舞弊的可能性,规避管理风险,形成内部的相互牵制与监督的制度性保障,**集团总部及其下属控股公司在进行岗 位设置时,应遵循制衡原则,将有互相监督、牵制作用的职责予 以分离,以确保不同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第二章原则 第二条成本效益原则是岗位设置的根本原则。即内部控制应当在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前提下,合理权衡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争取以合 理的成本实现更为有效的控制。如增加控制所带来的收益增加, 无法弥补缺少控制所形成的损失,则不增加控制。 第三条不相容职责岗位分离的基本原则 (一)授权批准职责与执行业务职责相分离; (二)执行业务职责与监督审核职责相分离; (三)执行业务职责与会计记录职责相分离; (四)财产保管职责与会计记录职责相分离; (五)执行业务职责与财产保管职责相分离。 第三章具体表现 第四条货币资金业务不相容职责 (一)收款、票据开具与相应会计记录; (二)款项支付的申请、审批、付款、会计记录; (三)现金的保管与盘点清查; (四)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与复核;

(五)公司财务专用章保管与法人章保管; (六)会计凭证的记录与保管; (七)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 债权债务账目登记工作; (八)银行账户秘钥管理与支付秘钥管理。 第五条采购及预算业务不相容职责 (一)采购需求申请与审批; (二)供应商推荐、比价、确定; (三)技术标与经济标评审; (四)下订单、验收、付款; (五)项目目标成本编制与审批; (六)预结算编制与审核; (七)采购职能与预结算职能。 第六条租赁或销售业务不相容职责 (一)租赁或销售业务的定价、调价审批与执行; (二)租赁或销售业务的折扣审批与执行; (三)租赁或销售业务的经办与收款; (四)租赁或销售业务的合同签订、复核与收款; (五)租赁或销售款项确认、收取与相关会计记录; (六)租赁或销售退回处置与相关会计记录; (七)租赁或销售软件数据录入与复核; (八)存货(产权、实物)盘点与相关会计记录。 第七条行政业务不相容职责 (一)固定资产采购预算编制与审批; (二)固定资产采购、验收、款项支付与相关会计记录; (三)固定资产盘点、处置与相关会计记录;

信贷业务管理制度

信贷业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信贷管理,规范信贷行为,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的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是全公司信贷业务经营和管理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制定各类信贷管理制度和办法的基本依据。 第三条本制度所指信贷业务是公司对客户提供各类信用的总称。包括贷款、贴现、承兑、信用证等资产和或有资产业务。 第四条本制度所指信贷人员是公司参与信贷业务经营和管理的人员。 第五条本制度所指信贷部门是指有权办理和经营信贷业务的部门。 第六条贷款的发放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贷款规定。坚持“三农”为本,农业、农村、农民优先;审慎经营,择优扶持;审贷分离、分级审批和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统一的原则。公司依法办理信贷业务,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强制干预。 第二章基本制度 第七条实行信贷准入管理制度。信贷准入管理包括准入对象、准入条件、准入过程和准入权限的管理。 (一)严格准入对象。公司信贷准入对象主要包括: 1、“三农”客户。指一般农户、农村专业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他涉农企业。 2、一般客户。指辖区内的自然人、法人和机构客户。 3、重点客户。指信用等级高,偿债能力强,无不良记录,发展前景好,综

合效益佳的中小客户。 4、个人消费客户。包括住房、商用房、汽车、助学等消费需求客户。 5、重点项目。指对公司具有较大贡献度,列入政府发展计划的重点项目。 6、优势区域。指经济发达,信用环境好,地方政府重视,支持农信社发展的区域。 7、优势行业。指具有垄断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等。 “三农”客户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 (二)严格准入条件。公司办理信贷业务坚持“有条件、保安全、创效益”原则。 1、基本条件: (1)《贷款通则》规定的条件。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前景看好。 (3)具备评信条件的客户,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无不良信用记录。 (4)用途合规合法。 (5)第一还款来源充足,担保合法、有效、足值,还款计划切实具体。 (6)公司规定的其他条件。 2、除以上基本条件外,对不同类型客户,还须符合相应的准入条件。 (1)公司类客户: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资产负债比率一般不得超过70%,净资产收益率原则上不得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正值;或有资产业务存入规定比例保证金。 (2)机构类客户:实行独立经济核算,财务管理规范,经费自给率50%以上,收支有盈余,还款来源落实可靠。以上两类客户申请项目贷款的,项目资本

行政处罚查处分离制度

哈密市环境保护局行政处罚 查处分离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环境行政处罚,提高办案质量,保证公平、公正、公开执法,切实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环境行政处罚制度》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指查处分离,是指对环境执法的立案和调查、审核和决定、执行等执法职能进行相对分离,使执法权力分段行使,执法人员相互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制度。 环境监察大队负责环境违法行为立案、调查、相关文书送达和执行相关工作,监察大队应对案件材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合法性负责。 依法行政办公室负责案件的审核、处理及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依法行政办公室应对整个案件质量负责。 其他环境执法机构的行政处罚暂不适用本制度,案件结案后应按规定向依法行政办公室及时备案。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一般程序处理的行政处罚案件。 第四条依法行政办公室原则上不能少于两人,组成人员不能交叉任职。监察大队的调查和执行人员不得为相同人员。监察大队和依法行政办公室的分管局长不得为同一人。 第五条监察大队、依法行政办公室应建立健全案件移送、结案、销案登记制度,对案件相关信息进行登记存档。 第二章案件调查 第六条监察大队应对涉嫌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违法行为进行初步调查,并在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重大案件立案应报主管局长或局长批准。 第七条监察大队依法运用简易程序处理的案件,可以依法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在决定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报依法行政办公室备案。 第八条监察大队除收集违法事实的证据外,还应查明违法情节轻重的相关事实,并调取相关证据。主要内容包括:(一)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责任主体、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姓名等相关信息。 (二)违法行为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程度及社会影响: 1、排放量、转移量大小及违法持续时间;

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讲解学习

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

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 第一条为了促进单位内部管理规范化,加强内部会计监督,建立规范的工作秩序,提高业务工作水平,强化中心内部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规定以及本单位内部管理的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 第三条不相容职务分离应当达到以下基本目标: (一)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 (三)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第四条不相容职务分离应当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一)不相容职务分离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范,以及单位的实际情况。 (二)不相容职务分离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及业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不相容职务分离规范的权力。 (三)不相容职务分离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和业务的各项工作及相关岗位。

(四)不相容职务分离应当保证单位内部工作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确保各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五)不相容职务分离办法应当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第五条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负责人、业务经办、会计记录、档案管理、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职务。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与经办人及记帐人员职责权限应当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1)货币资金的收付及保管应由被授权批准的专职出纳人员负责,其他人员不得接触; (2)出纳人员不能同时负责总分类账的登记工作; (3)出纳人员不能同时负责非货币资金账户的记账工作; (4)出纳人员应与货币资金审批人员相分离,实施严格的审 批制度; (5)货币资金的收付和控制货币资金收支的专用印章不得由 一个人兼管; (6)出纳人员应与货币资金的稽核人员、会计档案保管人员 相分离; (7)负责货币资金收付的人员应与负责现金的清查盘点人员 和负责与银行对账的人员相分离要进行此类操作的,必须征得相关操作员的授权,并接受授权者的监督。

贷款业务审贷分离管理办法试行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 贷款业务审贷分离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起权责对称、部门制约、运作规范、高效有序的信贷管理组织体系,规范信贷行为,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基本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审贷分离是按照“横向平行制约”原则,将信贷业务办理过程中的调查、审查、审议、审批、审批后发放和管理等环节的工作职责科学分解,由不同层次和不同部门(岗位)承担,实现相互制约和支持。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区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含农村合作银行)办理的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信社足额存单质押小额贷款以外的所有其他贷款业务。 第二章机构设置及其职责 第四条农村合作银行、旗(县、市、区)联社实行审贷部门分离,设立客户部门、信贷管理部门和信贷业务审查委员会(简称贷审会)。农村合作银行、旗(县、市、区)联社的分支机构应实行审贷岗位分离,设立客户岗、信贷管理岗和信贷业务审查小组(简称贷审组)。具备条件的分支机构和单一法人信用社,也可实行审贷部门分离。 第五条客户部门(岗)、信贷管理部门(岗)各司其职、相互制约,直接向农信社法人机构的主任(行长)负责。 第六条客户部门(岗)主要职责有:

(一)负责辖区内客户的拓展; (二)受理客户信贷业务的申请,进行贷前调查和评估; (三)组织开展对企业客户信用等级的初评; (四)信贷业务经有权审批人审批后,与客户签订信贷合同; (五)对客户进行贷后管理,包括贷后跟踪检查、到逾期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催收,搜集和整理信贷业务记录及客户和担保人资料; (六)负责贷款风险监测、控制的基础工作,对可能危及信贷安全的客户变化因素,及时进行风险预警,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七)负责相关信贷业务报表的初始统计分析与上报。 第七条信贷管理部门(岗)主要职责有: (一)对客户部门(岗)提供的客户资料和调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合法性进行审查,提出贷与不贷以及贷款额度、利率、还款期限、还款方式及风险防范措施等审查意见; (二)对客户部门(岗)提供的客户信用等级初评材料进行审查,提供信贷政策、信贷管理制度等的咨询和法律援助; (三)负责贷款风险分类的认定; (四)负责信贷资产质量的监测考核,风险资产的处置、呆帐贷款核销的审查和上报; (五)依照信贷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拟定辖内信贷管理实施细则,并负责组织实施; (六)对辖区内农信社信贷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及辖内的信贷业务进行检查; (七)负责相关信贷业务报表的统计、分析与上报; (八)负责信贷业务人员的培训。

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

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它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使得单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联系,并受其监督和制约。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必须贯彻不相容职务分工的原则,其内容包括: ①对每一项业务不能完全由一人经办; ②钱、账、物分管,例如,仓库保管员负责原材料的收、发、存和管理工作,并负责登记原材料的数量,而相关的账务处理则由会计人员负责; ③有健全严格的凭证制度。 一般情况下,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为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五个步骤。如果上述每一步都有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分别实施或执行,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从而便于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概括而言,在单位内部应加以分离的主要不相容职务有: ①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和执行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如有权决定或审批材料采购的人员不能同时兼任采购员职务。 ②执行某些经济业务和审核这些经济业务的职务要分离,如填写销货发票的人员不能兼任审核人员。 ③执行某项经济业务和记录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如销货人员不能同时兼任会计记账工作。 ④保管某些财产物资和对其进行记录的职务要分离,如会计部门的出纳员与记账员要分离,不能兼任。 ⑤保管某些财产物资和核对实存数与账存数的职务要分离。 ⑥记录明细账和记录总账的职务要分离。 ⑦登记日记账和登记总账的职务要分离。 【关于货币资金的不相容职务】 按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财会[2001]41号)的要求,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货币资金的收付及保管应由被授权批准的专职出纳人员负责,其他人员不得接触; (2)出纳人员不能同时负责总分类账的登记工作; (3)出纳人员不能同时负责非货币资金账户的记账工作; (4)出纳人员应与货币资金审批人员相分离,实施严格的审批制度; (5)货币资金的收付和控制货币资金收支的专用印章不得由一个人兼管; (6)出纳人员应与货币资金的稽核人员、会计档案保管人员相分离; (7)负责货币资金收付的人员应与负责现金的清查盘点人员和负责与银行对账的人员相分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