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的主要护理诊断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一,胸痹的发病机制胸痹是由多种原因导致心脉痹阻,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其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发作期主要是气滞、寒凝、痰浊、血瘀痹阻心脉;缓解期主要是气血阴阳亏虚,血脉失于滋养、温煦而痹阻不通.胸痹的病位以心为主,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病理性质主要表现本标实,虚实夹杂.发作期以标实表现为主,缓解期主要气血阴阳亏虚。
临证应分清标本虚实,治疗上应补中寓通,通中寓补,通补兼施,当以补正而不碍邪,祛邪而不伤正为原则,不可滥补,猛攻。
预防调节:本病必须高度重视精神调节,避免大喜,大怒,忧思无度,保持心情平静愉快。
不宜感受寒冷,居处除必须保持安静、通风,还要注意寒温适宜.饮食调摄方面,不宜过食肥甘、戒烟,少饮酒,宜低盐饮食,多吃水果及富含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饮食宜清淡,食勿过饱。
二,急、慢性胃炎的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一)主要护理诊断1.疼痛:上腹部痛:与胃粘膜的炎性病变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胃粘膜的炎性病变所致的食物撮人、吸收障碍有关。
3.焦虑:与呕血、黑便;与病程迁延不愈有关.4知识缺乏:缺乏急、慢性胃炎的病因及病情进展知识;缺乏急、慢性胃炎的自我护理知识.(二)主要护理措施1.休息急性胃炎及慢性胃炎的急性发作期中,病人应卧床休息;慢性胃炎恢复期,病人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2.疼痛的护理遵医嘱给予局部热敷、针灸、按摩,或给止痛药物等缓解上腹部的疼痛,同时护士应安慰、陪伴病人以使病人精神放松,消除其紧张恐惧性心珲,保持情绪稳定,从而增强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3.蚀食护理急性胃炎及慢性胃炎的急性发作期病人一般可给于无渣、半流质的温热饮食。
如少量出血可给予牛奶、米汤等以中和胃酸,有利于粘膜的修复。
剧烈PKni、呕血的病人应禁食,可静脉内补充营养.恢复期可进食富含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定时进餐、少量多誓、细嚼慢咽,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如胃酸缺乏者可酌情食用酸性食物如山楂、食醋等.4.心理护理病人往往因为出现呕血、熙便或症状反复发作而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心理。
急性胆囊炎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评估患者有无胆汁淤滞、细菌感染,是否处于妊娠期,有无免疫功能降低、细菌感染病史。
2、评估腹痛的部位、性质及放射性肩背部疼痛病史。
3、辅助检查:腹部 B 超、X 线平片、胆道造影、CT 或 MRI 检查。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培养。
5、心理及社会支持状况: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病检查和治疗的认知、家庭经济状况及有无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
二、护理措施1、禁食水,伴严重呕吐者行持续胃肠减压,可使胆汁分泌减少,并有利于胆汁的引流。
2、协助患者取半卧位,以减轻疼痛。
3、病情观察:(1)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等感染性休克征象;出现感染性休克时,按外科休克护理常规护理。
(2)密切观察患者腹痛及腹部体征变化,右上腹有明显压痛和肌紧张。
墨菲(Murphy)氏征阳性可在右上腹触及肿大胆囊,胆囊穿孔后可出现腹膜炎体征。
4、对症护理:(1)对已明确诊断的患者,可应用镇痛药和解痉药,以解除肝胰壶腹括约肌的痉挛而止痛。
(2)高热的患者,可用药物或物理方法降温。
5、遵医嘱进行补液、抗感染、纠酸、护肝等治疗,以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改善全身情况。
6、利胆治疗。
7、经积极治疗,病情继续发展,并出现右上腹剧痛、高热、虚脱等中毒症状时,应立即转外科行手术治疗。
三、健康指导1、消除患者紧张和恐惧心理,做好安慰和解释工作,让患者配合治疗。
2、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劳逸结合,不适随诊。
四、注意事项1、对诊断不明确的急腹症患者,不可随意应用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和治疗。
2、禁食期间应静脉补充营养,待胃管拔除后,给予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的饮食。
胆囊炎诊断要点及护理措施1.胆囊炎诊断要点1.1临床诊断法依据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表现症状,对患者进行仔细检查并做出病情分析,可以对该病进行初步诊断。
一般来说患者会伴有反复性发作的胆道疾病史、慢性的上腹痛或消化不良等症。
一些患者受不同因素影响在胆绞痛发作时会表现出右肩背部部位放散性疼痛、机体中毒、黄疸、消化道症状等,临床还可综合考虑右上腹、瘀胆性肝肿大等症,此时应借助实验室或仪器进行辅助检查,进而对急性或慢性胆囊炎做出诊断。
1.2影像检查诊断腹部平片:显示胆囊结石中约1/5为阳性;急性胆囊炎的判定法是胆囊肿大、炎性包块存在软组织影像,胆囊附近的肠管呈反射性肠郁积症状;患者右胸部存在积液,盘状肺不张等,此外胆囊若各层均有积气对诊断病症比较有利。
胆囊造影:若患者属于急性胆囊炎不做此检查。
患者口服碘番酸药物,药物作用肝后进胆汁排出,进入到患者胆囊内浓缩,在10-12分钟后做胆囊造影,普通人的造影是梨状,患者饮食后半小时成缩小状。
造影异常表现为影像呈像较浅或不显影;若为充盈缺损影像,可能是结石或肿瘤。
2.胆囊炎护理措施2.1常规护理患者取半卧位,手术后前两天禁食。
若患者进行了胆肠吻合治疗,要为其胃肠部位施压,等到肠鸣复原或排气后停止施压,予以流质饮食。
患者体温正常后停止使用抗生素药物。
在其禁食期间应补充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营养液等,若患者持续疼痛可用杜冷丁等药物进行镇静止痛护理。
2.2对腹腔引流的护理在术后2天时拔除一根,术后三天拔除另一根。
若患者的胆汁较多,在拔除第二根时随即置入一根软橡皮管,将其引流到消毒瓶中,或使用负压进行吸出。
在术后第五天拔除另一根引流管,等到患者的胆汁停止排出时,最后拔除橡皮管。
若患者的胆汁量并未减少,要注意及时查明原因。
2.3对T管的处理方式要对其进行有效加固,以防出现脱落或扭曲变形。
将其另一端应与透明的消毒瓶进行连接,对胆汁量进行详细记录,正常情况下每天排出330-480毫升,超出此范围太多或排出量较少时为异常情况。
急性胆囊炎的主要护理诊断:(1)知识缺乏:缺乏疾病和手术相关知识。
预期目标:患者能说出拟行手术以及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
(2)疼痛:与疾病及手术后伤口疼痛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自述疼痛减轻或可忍受疼痛。
(3)有感染的危险:与腹部切口及多种导管(引流管、尿管、输液管)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未发生感染,引流管按时拔除,切口一期愈合。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胆汁流入肠道受阻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获得足够营养摄入,体重稳定。
(5)焦虑:与手术及担心预后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术前准备和术后治疗及护理。
医院胆囊炎患者护理常规【病理】在解剖上,胆囊是一个盲袋,有细长而弯益的胆囊管与胆管相通,因而容易发生梗阻并引起急性胆囊炎,或在急性炎症消退之后,留下慢性炎症的改变。
引起胆囊胆汁流出梗阻的最常见的原因,是胆囊结石,80%〜95%的急性胆囊炎病人,胆囊内含有结石。
其他引起梗阻的原因尚有胆道蛔虫、胆囊肿瘤、胆囊扭转、胆囊管狭窄。
由于细菌感染或胆囊内浓缩胆汁的刺激,亦可引起胆囊颈部黏膜的充血水肿,并发生梗阻,此等原因所致的急性胆囊炎,一般统称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便于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相区别。
继发于胆道感染时胆囊的急性炎症改变,一般不作为一个单独的疾病。
另外的一种非结石性胆囊炎是发生于严重创伤、重大手术后的病人,病人多有过低血压、休克等循环动力紊乱,并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的表现,故此时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是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一项表现。
急性胆囊炎开始时均有胆囊管的梗阻,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黏膜充血、水肿,胆囊内的渗出增加。
外观上,胆囊肿大,张力较高,胆囊壁呈水肿、增厚、血管扩张、浆膜面上有纤维素性渗出,并常与附近的脏器有纤维素粘连。
如果胆囊梗阻不能缓解,胆囊内压力将继续升高,促使囊壁发生血循环障碍,导致胆囊壁坏疽及穿孔。
当合并有细菌感染时,上述的病理过程将发展得更为迅速。
当胆囊的梗阻一旦解除,胆囊内容得以排出,胆囊内压降低之后,胆囊的急性炎症便迅速好转,部分黏膜修复,溃疡愈合,形成纤维瘢痕组织,胆囊壁水肿消退,组织间出血被吸收,急性炎症消退,取代之为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和胆囊壁的纤维增生而变厚,呈现慢性胆囊炎的病理改变。
反复多次的胆囊管梗阻及急性胆囊炎发作,胆囊壁纤维瘢痕化、肌纤维萎缩、胆囊黏膜脱落、胆囊萎缩,完全丧失其生理功能。
【发病机制】引起急性胆囊炎的原因主要有:1胆囊管梗阻,多由结石引起,当胆囊管突然受阻,存留在胆囊内的胆汁浓缩,高浓度的胆盐可损伤胆囊黏膜,引起急性炎症改变,当胆囊内已有细菌感染存在时,则胆囊的病理改变过程将加快并加重。
急性胆囊炎教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讲的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急性胆囊炎。
不知道同学们之前对胆囊炎有没有了解,或者是听过却不了解。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急性胆囊炎。
首先我们来看看课堂目标,我们需要掌握的是急性胆囊炎的定义、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之前的课,我们在消化系统概述中学过了关于胆囊的位置和解剖结构,请大家回忆一下,胆囊功能以及位置。
提示大家一下,胆囊的主要功能呢,有三个。
以下是胆囊的功能:1、储存浓缩的胆汁,肝脏日分泌胆汁600~ 1000ml,在胆囊内浓缩4~17倍2、保护胆道粘膜,胆囊每日可分泌粘液20ml,起到润滑作用,使胆道粘膜不致受损3、调节胆道压力还有这事胆囊的解剖位置:人的胆囊是一个梨形袋状器官,约10厘米,紧靠肝脏,储存黄绿色胆汁,胆汁又肝脏产生并进入小肠以帮助消化食物中的脂肪,肝脏产生的多余的胆汁储存在胆囊中,食物如小肠时,胆囊肌肉壁收缩,使胆汁沿胆管流入小肠。
相信大家已经回忆起来了,胆囊是在我们的右上腹,紧靠着肝脏,相对别的脏器来说,比较小。
它和肝脏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两个联系起来记忆,同学们下去自己去复习肝脏的五个功能。
好了,在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呢,我们说到胆囊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那么为什么它这么常见呢,是不是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啊,饮食水平啊,有关,现在好多人生活不是很规律,就像下面:1、饮食-------脂肪、糖、蛋白质含量高2、卫生-------烤串、油炸3、营养配伍--------又穷到富生活水平好了,吃的也好了,加上不运动就是现在人们最大的特点,所以医院里晚上总是会有病人来,就是晚上吃夜宵,导致腹痛,所以呢,大家要多多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还有跟家里人多讲讲合理饮食,适度锻炼。
好,回到正题,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急性胆囊炎,首先是它的定义。
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是指发生在胆囊的急性化学性和(或)细菌性炎症。
它是发生在胆囊部位的炎症。
急性胆囊炎的症状及治疗急性胆囊炎为临床中十分常见的急腹症类型,最近几年,由于我国的经济、饮食、环境、生活方式等均发生了相应变化,因而患急性胆囊炎的人数也在呈现上升走势。
急性胆囊炎的患病原因十分复杂,同多种因素均有着一定联系。
而患病后,还会对患者的胆囊黏膜造成严重影响,当病情持续发展时,还会引发急性坏疽胆囊炎的出现,生命安全方面也将产生一定威胁,同时还会有各种不同的严重并发症。
因此,必须及时把握好该疾病的相关症状,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
1什么是急性胆囊炎,为何会发病胆囊属于一种消化器官,在人体中有着重要作用,可存储和排出胆汁,对胆道压力也有着调节效果,同时还能消化脂肪。
然而,当胆囊受到各种刺激因素或细菌感染影响后,便会发生相应的炎症。
目前,临床将胆囊炎分做了急性与慢性两种类型,但大部分患者均为急性。
就急性胆囊炎而言,从字面上理解,即急性发生的一种胆囊炎症。
急性胆囊炎的发生主要和细菌侵袭和胆囊管阻塞有关,属于一种胆囊炎症。
而通过对具体病因的分析,发现具体又可受到化学性炎症、机械性炎症、细菌性炎症的影响。
化学性炎症是受到磷脂酶的作用,使得机体会生成溶血卵磷脂,进而引发化学炎症。
而机械炎症是因胆囊腔中的压力上升,胆囊黏膜和胆囊壁在巨大的压力影响下发生缺血现象而引发。
细菌性炎症则主要同各种胆囊中的菌群(链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属)有关。
研究发现,细菌性炎症占据了胆囊炎病因的50%以上,有时甚至还可以达到80%。
2急性胆囊炎有什么症状表现在患急性胆囊炎后,患者主要会出现以下四种典型症状,即疼痛、恶心/呕吐、黄疸、畏寒/发热。
(1)疼痛。
该症状最为明显,一般为突然发生,且疼痛感十分强烈,可涉及到整个腹部。
患病初期,患者的疼痛主要在上腹剑突位置,且疼痛感不严重,但有持久性特点,在病情的不断深化发展之下,机体的疼痛感也会不断变强,后续还会逐渐转到右上腹位置,并呈阵发性逐渐严重,部分患者还会有绞痛感,但其绞痛程度大小不一,且持续后也不会有缓解现象,使用解痉剂也不能取得显著成效。
急性胆囊炎的术后护理
一、急性胆囊炎的主要护理诊断:
(1)知识缺乏:缺乏疾病和手术相关知识。
预期目标:患者能说出拟行手术以及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
(2)疼痛:与疾病及手术后伤口疼痛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自述疼痛减轻或可忍受疼痛。
(3)有感染的危险:与腹部切口及多种导管(引流管、尿管、输液管)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未发生感染,引流管按时拔除,切口一期愈合。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胆汁流入肠道受阻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获得足够营养摄入,体重稳定。
(5)焦虑:与手术及担心预后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术前准备和术后治疗及护理。
二、急性胆囊炎的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变化,定时观察与记录。
2)特殊观察:注意黄疸、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胃肠减压及腹腔引流的性状和量。
3)特殊护理:T型引流管的护理,注意以下几点:
①妥善固定,保持通畅,在改变体位或活动时注意引流管的水平高度不要超过腹部切口高度,以免引流液反流。
②观察记录胆汁的量及性状。
③保持清洁:定期更换外接的引流管和引流瓶。
④拔管:一般术后14天,无特殊情况,可以拔除T形管。
拔管指征为:黄疸消退。
无腹痛、发热,大便颜色正常;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呈透明金黄色,无脓液、结石,无沉渣及絮状物,就可以考虑拔管。
拔管前先在饭前、饭后各夹管1小时,拔管前l-2 日全日夹管,如无腹胀、腹痛、发热及黄疸等症状。
说明胆总管通畅,可予拔管。
拔管前还要在X射线下经T 形管作胆道造影,造影后必须立即接好引流管继续引流2-3天,以引流造影剂,减少造影后反应和继发感染,如情况正常,造影后2-3天即可拔管。
⑤拔管后局部伤口以凡士林纱布堵塞。
1~2日会自行封闭。
⑥拔管后1周内,警惕有无胆汁外漏甚至发生腹膜炎等情况,观察患者体温、有无黄疸和腹痛再发作,以便及时处理。
4)伤口的护理:观察伤口情况,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如有渗液,及时更换敷料。
如有胆汁渗漏,应以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
5)协助患者排痰及早期活动,增强体质,防止并发症。
6)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控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7)饮食指导:给予低脂饮食1个月以上,且以少量多餐为原则,多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