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三)
- 格式:docx
- 大小:22.21 KB
- 文档页数:3
1.1.尚书正式以“台”称,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独立机构的时期是()。
A.魏晋南北朝B.曹魏C.西晋D.东汉【答案】:D2.2.西魏时期,相国宇文泰制定并建立六官制度,所依据的是( ) 。
A.《礼仪》B.《礼记》C.《礼》D.《周礼》【答案】:D3.3.隋代改革国家政务体制,所设三台包括谒者台、御史台和()。
A.少府监B.殿内省C.都水台D.司隶台【答案】:D4.4.在中国历史上,一度废除丞相制度,由皇帝直接领导六部是()。
A.唐朝B.宋朝C.明朝D.元朝【答案】:C5.5.明朝行政管理体制的主体是()。
A.三省六部B.三省C.一省D.六部【答案】:D6.6.清代掌管礼仪、学校、科举等事务的是()。
A.国子监B.吏部C.户部D.礼部【答案】:D7.7.明代首创的国家政务部门是()A.通政司B.大理寺C.都察院D.六部【答案】:A8.8.清末改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居各部之首的是()。
A.资政院B.大理院C.法部D.外务部【答案】:D9.9.把省作为固定行政区的是以下那个朝代,()。
A.宋朝B.明朝C.元朝D.清朝【答案】:C10.10.清代各省主管本省财政和民政的官员称()。
A.按察使B.学政C.布政使D.提督【答案】:C11.11.唐代行政机构“道”的主要长官称()。
A.州牧B.知府C.太守D.节度使【答案】:D12.12.“路”级行政机构始设于()。
A.唐朝B.宋朝C.秦朝D.汉朝【答案】:B13.13.宋代为造成正副职之间的相互监督和牵制,在府、州一级设立的副职长官是()。
A.通判B.知府事C.提举常平司D.知州事【答案】:A14.14.近代以来部分省最早成立军政合一的军政府是()。
A.戊戌变法时期B.甲午战争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答案】:C15.15.在现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市制兴起的时期是()。
A.北洋政府B.南京国民政府C.南京临时政府D.广州国民政府【答案】:B16.16.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曾在省与县政权之间设置()。
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三章古代中央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一、简述辅政制度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二、第一,宰辅制度的发展变化始终是围绕着皇权进行的。
在历史上,许多尊贵的官员及其实际职责,其实都是逐渐演变而来的。
宰辅名称的不断变化,正标志着皇权对相权控制的加强和中央集权制的强化。
三、第二,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促使宰辅制度本身不断发生变化的主因。
皇权与相权一直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又是相克相制的。
宰辅的地位过尊,权力过大,必然要引起皇帝的猜疑。
西汉第一任丞相萧何,屡遭刘邦怀疑,不得不自坏名誉以释刘邦之疑。
不断防范和削弱相权,不断为维护和加强皇权而采取新措施,建立新体制,乃是这方面的发展规律。
四、第三,宰辅制度受到社会和阶级关系的影响。
宰辅制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某一君主出于臆想设计的产物,它是奠基在各个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总体之上的重要政治制度。
各种政治势力的沉浮升降及其力量对比变化,促使宰相体制也发生变化。
五、第四,统治集团对国家机器的调整也是宰辅制度变化的重要原因。
在社会经济和政治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原有的宰辅体制往往不能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促使最高统治者对国家机器进行必要的调整。
例如,清代军机处的出现,这有力地说明,基于集中权力和提高统治效能的政治调整,经常导致宰辅制度发生重要的变化。
六、二、简述职官制度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古代国家官制非常复杂,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社会的发展导致阶级关系的变化,官僚群体的出现,基本打破了世袭的贵族。
以流动的、可以升降调动甚至罢黜的官僚组成职官队伍,是人事制度的一大进步。
在君主专制集权制度下,一切设官任职以及对此的调整,无不先从君主的统治利益出发。
离开君主专制这一特点,就无法理解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及其演变。
其次,中国古代长期以儒家思想作为设官分治的指导原则。
儒家的德治、礼治、礼法伦理纲常等基本原则总是贯彻始终的,仅是依据不同需要对《周礼》作了一些不同的解释而已。
中国政治制度史写在前面本文档为国开chongq的辅导资料,旨在帮助学员完成形考任务三,详细介绍中国政治制度史。
本文将按时间顺序,从古代到现代,介绍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重点关注政治制度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古代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
在夏朝,政权以王公贵族为核心,实行封建制度。
商朝的政治体系基于世袭制和贵族统治,而周朝则采用了封建制度和分封制。
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通过封赏土地和官职来巩固自己的政治权威。
政治权力从皇帝一级逐渐递减,传递至地方政府和官僚阶层。
这种政治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几千年。
帝制与封建制秦朝的统一战争导致了中央集权和帝制的出现。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并建立了皇帝制度,国家机器变得更加集中,政治权力归于一人之手。
随后的汉朝延续了这种中央集权的制度,但在统治过程中加强了地方政权的自治。
隋唐时期,中国政治制度出现了明显的封建特征。
唐朝帝国在地方政府之下设立了州、县、乡等行政区域,每个地区都有相应的官僚体系来管理事务。
官僚体制与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发展到唐朝之后,科举制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特点。
科举制度源于隋朝,唐朝将其发扬光大并加以完善。
根据科举制,官员的选拔完全依靠考试成绩。
这种制度实施了数百年,一直延续到清朝。
科举制度有助于加强政府对官员的控制,减少了贵族和土地所有者对政府的影响。
官员选拔的公平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为中国社会提供了相对的社会流动性。
民主制度的尝试辛亥革命后,中国迅速进入了现代化进程,启动了一个新的政治制度的尝试。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提出了三民主义的理念,其中包括国民参政权、民选政府和民主选举。
然而,中国在20世纪初期的政治不稳定和战乱导致了这些民主制度建设的中断。
国共内战后,中国进入了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时期。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政治制度彻底改变。
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实行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1、古代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置来看,其中枢系统以(宰相)为核心。
2、文武分职的专职官僚体制取代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是在(战国)。
3、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围绕维护皇权而建立的职官体系中,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为主干。
4、(汉武帝)时,丞相的权力开始削弱。
5、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6、唐代自开元以后,成为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并有专印的是(中书省)。
7、宋代(参知政事)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
8、隋代中央监察机构中负责监察中央官员的是(御史台)。
9、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10、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尚书省)。
11、清军机处成立后(内阁大学士)更无实权,往往作为清政府对某些重臣明升暗降的一种手段。
二、判断题1、中国古代君主独裁下的封建官僚行政体制萌芽于秦朝时期,初步形成于西汉时期,至东汉开始在全国统一确立。
(错)2、春秋时期,将、相分治始成定制。
(错)3、汉武帝末年,自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后,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者往往为掌军国大政的实际丞相。
(对)4、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
(对)5、隋炀帝杨坚统一全国后,正式确定了决策、审议和执行三大系统的三省制。
(错)6、唐代后期的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政权力机构,简称枢府,掌军国机要务、军籍、武官系统管理和任免,边防、兵备布置,出纳军事密令等。
(错)7、始设于雍正年间的南书房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
(错)8、元朝正式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执掌最高军政事务。
(错)9、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以诏书形式宣布。
至此,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
(对)10、三省制使丞相之权一分为三,由独相制到群相制演变,有利于皇权的集中。
(对)11、金代海陵王完颜亮时废三省制,正式确立尚书一省为中央最高行政中枢机构。
(对)三、名词解释1、中枢核心系统:指官僚机构中奉行君主旨意议策、决策,总领政务的机构,它的主体即宰相机构及其制度配置。
2、中朝官:又称"内朝官",与以丞相为首的正式职官系统的"外朝"相对应,由宫廷内供皇帝差遣的侍从性质的文武官组成。
总的特点是无定职、无定员、无官署,主要任务是在皇帝左右任护卫、陪从、处理文书、备顾问和随时差遣等。
3、尚书台:官署名,东汉时设置,又称"中台",为实际总领政务的机构,长官尚书令、尚书仆射。
尚书台下设三公、吏部、民、客、二千石和南北两主客六曹分领事务,南朝梁时改称尚书省。
4、内史省:即中书省。
中国古代对帝王、尊者实行避讳制度,隋代,为避文帝的父亲杨忠的讳名,改中书省为内史省。
5、翰林学士:官名。
唐玄宗时舍学士院,挑选用文才的朝臣任翰林学士,德宗时,翰林学士得以随侍皇帝左右,充任顾问,起草机密诏书,权力日重,有"内相"之称。
6、枢密使:官名。
唐代宗时设置,以宦官充任,掌中枢机密要务,时称"内枢密使",权力日重,侵夺相权。
五代史设枢密院,枢密使多由武将充任,宋代枢密使掌军政,与宰相并称"执政"或"执宰"。
7、政事堂:唐代宰相集体议政、决策之处。
初设于门下省,后移至中书省。
开元十一年(723年),中书令张说又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作为宰相的秘书机构。
8、内三院:清太宗时设立的官署名。
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和内弘文院,分别掌管修史、起草诏命和皇族教育等事宜。
三院各设大学士1人,顺治时改称内阁。
9、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入关前后的最高权力机构。
议政王大臣会议源于八旗的旗主会议,议政王大臣全由满族贵族担任,权力极大,凡军国大政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决定,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随着军机处的设立,权力被不断削弱,至乾隆后期始最后取消。
10、"南书房":南书房本为康熙皇帝读书处。
康熙十六年为加强皇权,康熙帝挑选了一批翰林官入南书房当值,称"南书房行走",除陪侍皇帝充任文学侍从外,还秉承帝旨,起草诏令,一度成为中央发布政令的机构,其后,南书房参与机务的权力为军机处所取代。
11、三公制:秦朝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12、"使相制":唐代后期,有一种特殊的宰相称为"使相",多指节度使兼宰相(即节度使兼"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这种使相实为优崇性职务,并不过问宰相政事,因此并非实际上的宰相。
13、"二府制":宋代,中枢机构又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三省制向"二府制"过渡。
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
14、军机处:军机处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始设于雍正年间,当时正值对西北准噶尔部用兵,因内阁距皇宫较远,加上为保密考虑,为处理军机要务,始于雍正七年(1729)设军机房,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的清代实际最高权力机构。
15、内阁:官署名,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仿照宋制,从翰林院等文翰机构挑选了几名文臣充任文渊阁、东阁、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的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披阅奏章,随侍左右,以备顾问。
实际上是皇帝的秘书。
四、简答题1、秦朝时期三公的涵义及职能。
答:三公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由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大夫寺构成中央的中枢核心机构。
丞相(也称相国)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掌军政,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御史大夫为副丞相,兼掌监察百官。
2、唐代宰相制度的基本特征?答:第一,群相制。
宰相是集体的而非个人。
第二,有共同的办公地点和集体议事会议称为"政事堂"。
第三,既有分工,又集体议政。
决策、审议、执行三大系统有机结合,办事效率高,政策性失误相对较少,有利于唐代政局之相对稳定。
第四,科举进士逐渐成为宰相来源的主体。
唐代大兴科举,科举宰相日益增多并逐步成为中枢系统的主体。
第五,使相制。
唐代后期,有一种特殊的宰相称为"使相",多指节度使兼宰相。
这种使相实为优崇性职务,并不过问宰相政事,因此并非实际上的宰相,至于以宰相衔兼地方节度使、盐铁使等的也可称为"使相"。
但这种宰相兼任外官的使相,回朝后一般还继续行使宰相权力,这与以外官兼宰相的"使相"有所不同。
3、元代"一省制"概述。
答:元朝正式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其间虽三次设立过尚书省,但不领宰相事而只是主管全国财政,相当于宋代的三司使司,且旋置旋废,不为定制)。
执掌最高军政事务的仍为枢密院,但地位较中书省低。
长官为枢密使(由太子兼任),其下有枢密副使、同知院事等官。
4、春秋战国时期的宰相制度萌生情况概述。
答:春秋时期,各国中央一级的主要职官仍承袭西周制度,尚无太多的变化,但宰相制度确已显端倪。
各国都相继出现君主之下执掌朝政的职官。
他们的职掌和地位相当于后来的宰相。
各国的最高执政这时也有直接称"相"的。
战国时期,宰相制始告初步形成。
名称虽不一致,职掌却是相同的,协助国王处理全国政务,由国王任免。
这一时期的宰相多为客卿,由布衣而置相位者为数不少。
5、清代的内阁是一个什么机构?与明代内阁相比有那些变化。
答:清代内阁与明代内阁相比并不具备中枢性质,官居一品的内阁大学士没有参预国家重大政务的权力,远远比不上明内阁大学士的权力。
特别是军机处成立后,内阁的票拟诏旨等权又为军机处侵夺。
内阁大学士更无什么实权了,清政府往往还以此作为对某些重臣明升暗降的一种手段。
6、列举清代军机处的职能及基本特征。
答:军机处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的清代实际最高权力机构。
军机大臣的主要职掌是每日晋见皇帝,商讨处理军国大事;草拟皇帝诏旨并负责将诏旨下达给各级部门。
军机处自雍正以后虽成为实际处理全国军政要务的权力机构,但它不是法定的正式独立的政府部门,直属于皇帝。
它没有正式的官署,只有值班办事的地点(位于皇宫内隆宗门附近);但军机处也只能奉承皇帝旨意办事,并没有任何独立决策权力,实际上也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
皇权的发展到清朝达到高度浓缩程度。
7、辽、金中枢系统概述。
答:辽朝官制的特点是所谓"北、南面官"制,中枢机构形式上也分为北面官和南面官两大系统,而且北面官又分北、南二大分支系统,北面官的中枢机构为北、南宰相府,各设左、右宰相、总知军国事、知军国事等,总领政务。
辽北面官系统也设有北、南枢密院,北枢密院掌军事,南枢密院掌吏部。
金代的中枢机构仿宋制而有所变化。
金初,实行勃极列制度,"勃极列"在女真语中意为治理众人,是金朝的最高权力中枢。
煦宗时,沿用汉制,废除勃极列制度,在中央推行三省制度,但实际权力集中在尚书省。
海陵王完颜亮时又废三省制,正式确立尚书一省为中央最高行政中枢机构。
五、论述题1、论述中国古代中枢系统发展演变的线索。
答案要点: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置来看,可以分为以宰相为核心的中枢系统和一般政务执行系统两个层级。
所谓中枢核心系统指官僚机构中奉行君主旨意议策、决策,总领政务的机构,它的主体即宰相机构及其制度配置。
中国封建官制中的中枢机构从战国到清,总体线索是由将相制到三公制、三省制、二府制、一省制、内阁制和军机处。
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制度在各国的逐次建立,封建的职官制度也相应形成,将、相分治始成定制。
秦朝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为主干,其中的"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职权最重,由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大夫寺构成中央的中枢核心机构。
汉承秦制,西汉初年仍以三公系统为中枢核心机构。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
隋唐五代中枢机构以三省制为主体、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虽置,均为荣誉性职位,无实权,无僚属。
宰相机构为三省。
唐朝立国后,上承隋制,继续完善和发展了三省制。
宋代,中枢机构又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三省制向"二府制"过渡。
"中书门下"与枢密院这种所谓"二府制",构成宋代的中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