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之家
首页
教学研究
幼儿教育
高等教育
外语考试
建筑/土木
经管营销
自然科学
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
格式:ppt
大小:1.40 MB
文档页数:37
下载文档原格式
下载原文件
/ 37
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文本预览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认真区分“文化”与 “文明”。始于胡适,他将 “文明”(Civilization)定 义为“一个民族应付他的环境 的总成绩”。此对中国人的文 化研究是一种精确方向的引导。
3、文化与文明的区别联系 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现象,但
二者所涵盖的历史内容又有差异: “文化”的本质内涵是“自然的 人化”,人通过有目的的劳作, 将天造地设的自然加工为文化。 而“文明”则是文化发展到较高 阶段,或泛指对不开化的克服; 或指超越蒙昧时期(旧石器时代) 和野蛮
中国传统文化
江枰
金 虎 符
西周编钟
孔子雕像
铸有“中国”一词的何 尊
银芙蕖
唐咸通十四年(873)赐给法门寺的供佛具
wk.baidu.com
课外阅读书目: 1.《中国文化史概要》,谭家健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97年7月增订版。 1.《耍聪明的中国人》,石之轩著,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9年11月 版。 3.《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孙隆基 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4.《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 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至战国晚期,七国都纳入“中国”范 围,见《荀子》《战国策》等书,已 包含秦、楚、吴、越等地。 秦汉帝国建立后,“中国”领域放大, 包括东南至海、西北达于流沙的朝廷 管辖的广阔地区。 以“中国”为非正式国名,与异域外 邦相对称,首见于《史记·大宛列 传》。
“中国”作为与外国对等的国体 概念,萌发于宋代。
“文化”获得现代义,是在日 本人以此词对译西洋术语的过 程中开始的。
文化的本质内蕴是自然的人 化,是人的价值观念在社会实 践中对象化的过程和结果,包 括外在文化产品的创制和内在 心智、德性的塑造。
2、 文明 与“文化”相近的古典词是
“文明”。“文明”之“文” 指文采、文藻、文华;“明” 指开明、明智、昌明、光明。 联合而成的“文明”指从人类 物质生产(尤其对火的利用) 引申到精神的光明普照大地。
期(新石器时代)的历史阶段。进 入“文明”的标志有三:文字的发 明与使用、金属工具的发明与使用、 城市的出现。
因此,中国的文化史长达百万年 之久,而进入创制并使用文字和金 属工具的文明时代约4000年左右。
四、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对象 “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别。
文化史着眼于对诸种观念(文学 史、艺术史、史学史、哲学史、宗 教史等)侧面的综合考察,通过对 物化的精神和精神的物化的双向探 求,了解族群、民族、国家的文化 性格的生成机制、基本特色和发展 走势。
五 、中国文化的生态环境 1、地理环境: (1)中华文化拥有一个较之其他 古老文化更为辽阔的发展基地; (2)气候类型完备,地形、地貌、 流域繁复; (3)复杂的地理形势是中华文化 多样化发展的空间条件; (4)辽阔的疆域为中华文化的中 心转移提供了纵深腹地。
期末作文题: 选择现实社会中一种或一类明
显源自传统文化、根深蒂固且仍 为害甚大的弊端或痼疾,分析其 可能的源头,指出其危害,并就 减少或消弭其危害性提出你的办 法。
外人眼中的中国(文化)
这虽广大而不得富强的中国,有发明而不 能进步的中国,深于迷信而无信仰的中国, 家法森严而风俗颓败的中国。(法人Paul Valery语)
中华民族呈“多元一体格局”, “它所包括的五十多个民族单位 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多 元中的统一,统一中的多元,使 得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和现实格 局色彩缤纷、生机勃勃,在多样 性中保持了强劲的凝聚力。
三、释“文化”“文明”
1、文化 “文化”是汉语古典词,又在近代 被用来翻译西洋对应词,从而赋予 新的内涵。 “文化”构成整词,始于西汉末年 经学家刘向《说苑·指武》:“凡 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 后加诛。”这是与武力相对应的意 义上使用“文化”一词。
导论
一、释“中国” “中国”的初义是“中央之城”,即 周天子所居京师(首都),与“四方” 对称。 后来“中国”所指空间范围逐渐扩大, 有了多种引申:一是诸夏列邦,即黄 河中下游这一文明早慧、国家早成的 中原地带,居“四夷”之中;二是国 境之内;三是中等之国;四是中央之 国。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第一种。
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 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 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 如人,身体不如人。(胡适)
如果要列举中国文化一个最致命的 软肋的话,那么就是它一直缺乏真正 意义上的反思和忏悔,缺乏这种忏悔 的精神和习惯。在绝大多数问题上, 这个民族很容易坠入情绪的蛛网,坠 入是非纠葛之中;即使是反思,也只 是那种浅层次的、一种情绪和功利的 总结,很少有那种真正地、平和而有 深度地对于内心和人性的挖掘和警惕。 而且这样的思索又极容易受到各种各
中国只有家族,只有团体,没有个人,没 有个性。个性的沉没,是中国文化没有发展 的最大原因。(黑格尔《历史哲学》)
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他是高度文明的, 但从我们欧洲的观点看,他没有享受什么教 育,也并不文明。(维特评李鸿章)
自己人的评价
火轮船者,至拙之船也;洋炮者,至蠢之 器也。船以轻捷为能,械以巧便为利。今夷 船煤火未发,则莫能使行;炮须人运,而重 不可举。若敢决之士,血刃临之,骤失所恃, 束手待死而已。(王闿运)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两 国往来照会公文,言及中方,有 “大清”“中华”“中国”等多 种说法,而以“中国”用例最多。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在作为历史 范
畴的“中国”这一逐步扩展并定位的空 间
中得以发生、推进。
二、释“中华民族” “中华”是“中国”与“华夏” 的复合词的简称,较早出现在魏 晋南北 朝,以《魏书》《晋书》用例 为多。 由“民族”与“中华”组成的复 合词 “中华民族”,出现于晚清,曾 与“中国民族”同位并用。
样派别、立场、权力或者别有用心 的阴谋左右。这样的状态,使得我 们在五千年不算短的文明史中不断 地犯着同样的错误,缺少实质性的 进步和飞跃。
我们能够意识到历史的荒诞性,但 我们却意识不到现实的荒诞性。这 样的缺乏,是因为我们对于现实缺 乏足够的警觉,也缺乏一种由思想 高度所拉开的距离,以及对历史和 幻象应该保持的冷静。(赵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文档推荐
最新文档
饭店包间名字大全
word无法创建工作文件,请检查临时环境变量
自行车健身比赛开幕式讲话词
2018乡村医生个人工作总结
MySQL测试题 SQL
合勤NXC5200
铁路集中箱空箱调度优化建模案例(案例2)
微分几何教学大纲-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4.1.1_圆【精品】
(整容后办护照用)医院整容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