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寒湿腰痛中药方剂

寒湿腰痛中药方剂

寒湿腰痛中药方剂

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痛处喜温,得热则减,苔白腻而润,脉沉紧或沉迟。治法:散寒除湿,温经通络。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寒湿腰痛中药方剂,希望能帮到你。

寒湿腰痛中药方剂

干姜、茯苓、狗脊、杜仲、威灵仙、鸡血藤各30g,白术、炙甘草各20g,炮附子(先煎1h)、麻黄、细辛、怀牛膝各15g,7服,日1服,水煎分2次服。

麻黄细辛附子汤、四逆散合方加味:干姜、茯苓、柴胡、白芍、狗脊、杜仲各30g,白术、炙甘草、枳实各20g,炮附子15g(先煎1h),麻黄、细辛各12g,4服,日1服,水煎分两次服。

寒湿腰痛中药方剂

方药:渗湿汤。方中干姜、甘草、丁香散寒温中,以壮脾阳;苍术、白术、橘红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诸药合用,温运脾阳以散寒,健运脾气以化湿利湿,故寒去湿除,诸症可解。寒甚痛剧,拘急不适,肢冷面白者,加附子、肉桂、白芷以温阳散寒。湿盛阳微,腰身重滞,加独活、五加皮除湿通络。兼有风象,痛走不定者,加防风、羌活疏风散邪。病久不愈,累伤正气者,改用独活寄生汤扶正祛邪。寒湿之邪,易伤阳气,若年高体弱或久病不愈,势必伤及肾阳。以食盐炒热,纱布包裹温熨痛处,冷则炒热再熨,每日4次左右;或以坎离砂温熨患处,药用当归38g、川芎50g、透骨草50g、防风50g、铁屑10,兼见腰膝酸软,脉沉无力等症,治当散寒除湿为主,兼补肾阳,酌加菟丝子、补骨脂、金毛狗脊,以助温阳散寒。本证配合温熨疗法效果较好kg,上五味,除铁屑外,余药加醋煎煮2次,先将铁屑烧红,以上煎煮液粹之,晾干,粉碎成粗末,用时加醋适量拌之,外以纱布包裹敷患处。

湿热腰痛症状:

腰髋弛痛,牵掣拘急,痛处伴有热感,每于夏季或腰部着热后痛

剧,遇冷痛碱,口渴不欲饮,尿色黄赤,或午后身热,微汗出,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活络。

方药:加味二妙散。方中以黄柏、苍术辛开苦燥以清化湿热,绝其病源;防己、萆藓利湿活络,畅达气机;当归、牛膝养血活血,引药下行直达病所;龟板补肾滋肾,既防苦燥伤阴,又寓已病防变。诸药合用,寓攻于补,攻补兼施,使湿热去而不伤正。临证多加土茯苓、木瓜以渗湿舒筋,加强药效。热重烦痛,口渴尿赤者,加栀子、生石膏、银花藤、滑石以清热除烦。

湿偏重,伴身重痛、纳呆者,加防己、萆藓、蚕砂、木通等除湿通络。兼有风象而见咽喉肿痛,脉浮数者,加柴胡、黄芩、僵蚕发散风邪。湿热日久兼有伤阴之象者,加二至丸以滋阴补肾。

治风寒湿痛类中成药

治风寒湿痛类中成药 定风止痛胶囊 【主要成分】白附子、白芷、防风、僵蚕、羌活、三七、天麻、天南星。 【适应症】祛风化痰,行瘀散结,消肿定痛。用于风痰瘀血阻络引起的关节肿胀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及破伤风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小儿酌减。外用,创面用盐水清洁,将药粉撒于患处,或用香油调敷。 风湿定胶囊 【主要成分】八角枫、白芷、徐长卿、甘草。 【适应症】活血通络,除痹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肋神经痛,坐骨神经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粒,一日2次,六天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儿童、孕妇、心脏病患者、过度衰弱有并发症者禁服。 风湿圣药胶囊 【成份】两面针、七叶莲、宽筋藤、过岗龙、威灵仙、鸡骨香。 【主要成分】土茯苓,桃仁,玉竹,五味子,黄柏,防风,羌活,独活,防己,威灵仙,蚕砂,绵萆{解} 桂枝,当归,红花,人参,青风藤,穿山龙。 【适应症】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未变形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粒,一日3次。 骨筋丸胶囊 【主要成分】乳香、没药、白芍、延胡索(醋制)、三七、木香、红花、郁金、独活、牛膝、秦艽、桂枝、血竭、马钱子(制)。

【适应症】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止痛。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病、跟骨刺、增生性关节,大骨节病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4粒,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金乌骨通胶囊 【主要成分】金毛狗脊、淫羊藿、威灵仙、乌梢蛇、土牛膝、木瓜、葛根、姜黄、补骨脂、土堂参。 【适应症】滋补肝肾,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用于肝肾不足,风寒湿痹引起的腰腿酸痛,肢体麻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禁忌】孕妇禁用。 金骨莲胶囊 【主要成分】透骨香、汉桃叶、大血藤、八角枫、金铁锁。 【适应症】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用于风湿痹阻所致的关节肿痛、曲伸不利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 2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服药后会有食道哽阻,不适之感,或胃肠不适感。 【禁忌】儿童、孕妇禁用。 强力天麻杜仲胶囊 【主要成分】川牛膝、当归、地黄、独活、杜仲、附子、藁本、槲寄生、羌活、天麻、玄参、制草乌。 【适应症】散风活血,舒筋止痛。用于脑卒中引起的筋脉掣痛,肢体麻木,行走不便,腰腿酸痛,头痛头昏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粒,一日2次,15天为一疗程。 强筋健骨胶囊【强筋健骨片】

中医治疗腰痛

中医治疗腰痛(一) 《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十九《腰痛第七》:“凡腰痛有五:一曰少阴,少阴肾也。十月万物阳气皆衰,是以腰痛。二曰风脾,风寒着腰,是以腰痛。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腰痛。四曰暨腰,坠堕伤腰,是以腰痛。五曰取寒眠地,为地气所伤,是以腰痛。痛下止,引牵腰脊,皆痛”。 腰痛可因感受寒湿、湿热,或跌仆外伤,气滞血瘀,或肾亏体虚所致。其病理变化常表现出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闪挫为标的特点。 中医辨证论治: 概述 临证首先宜分辨表里虚实寒热。大抵感受外邪所致者,其证多属表、属实,发病骤急,治宜祛邪通络,根据寒湿、湿热不同,分别施治。由肾精亏损所致者,其证多属里、属虚,常见慢性反复发作,治宜补肾益气为主。 寒湿型 【证见】腰部冷痛重着,转则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脉沉。 【治法】散寒祛温,温通经络。 【方药】 1.主方甘姜苓术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 处方:干姜12克,炙甘草9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杜仲、独活各12克,狗脊20克,牛膝15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腰息痛,每次2粒,每日3次。 (2)舒筋活络丸,每次1-2丸,每日2次 (3)腰椎痹痛丸,每次1丸,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二术苡仁汤(刘国普验方) 处方:白术30克,薏苡仁20克,苍术15克。水煎服。 (2)干姜苍术散(李振琼《奇效验秘方》) 处方:干姜50克,苍术10克,当归15克,95%酒精适量。将上药研细末,过筛,于患部外敷热烤。每日1次。 (3)强腰散(张鉴铭验方) 处方:川乌30克,肉桂30克,干姜30克,白芷20克,胆南星20克,赤芍20克,樟脑30克。将上药共研为极细粉末,每次30~50克,开水冲调如糊状,摊于纱布,趁热时敷贴于痛处,隔日1换。 湿热型 【证见】腰痛处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尿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通络。 【方药】 1.主方四妙散(张秉成《成方便读》)加减 处方:苍术、黄柏各12克,薏苡仁30克,忍冬藤、萆薢各20克,木瓜、防己、海桐皮、牛膝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腰痛验方秘方

腰痛验方秘方 [通治方] 龚信:补肾汤,治一切腰痛。 破故纸(酒炒)小茴(盐酒炒)玄胡索牛膝(去芦,酒洗)当归杜仲(酒炒)黄柏(酒炒)知母(酒炒)各9克 上锉1剂。生姜煎服。 --《古今医鉴》卷十 [辨证方] 1、寒证 陈士铎:人有露宿星月下,感犯寒湿之气,腰痛不能转侧,方用转腰汤。 白术30克杜仲15克巴戟天15克防己1.5克肉桂3克苍术9克羌活1.5克桃仁5粒 --《辨证奇闻》卷五 梁子材:五积散,治腰骨脚骨酸痛,寒邪客于经络者。 当归苍术(米泔水浸)陈皮各3克麻黄(去净节)厚朴(制)干姜枳壳(面煨,去瓤)各2.4克半夏(制)白芷各2.1克党参(去芦)桔梗肉桂(去皮,另炖)茯苓各1.5克川芎1.2克 加生姜3片、葱3根煎。 --《不知医必要》卷三 陈修园:新定薏仁汤,治腰痛筋挛,难以屈伸者。 薏仁30克附子3~6克木瓜4.5克牛膝6~9克 水煎,空心服。 --《医学从众录》卷六

董建华:凡见疼痛较剧、遇寒更甚、局部不温、舌黯不红者,为寒盛,川乌为必用之品,配伍麻黄,其力更宏。 川乌5克麻黄10克桂枝6克酒当归10克地龙10克木瓜l0克甘草5克 曾治一郭姓患者,腰能疼痛如掣,向下肢放射,不能直立步履己二月,夜间疼痛加剧,形寒肢麻,肢端不温,舌器苔白,脉沉细,西医诊为坐骨神经痛,前虽投温经散寒之品,疗效不著。此乃痼阴沉寒凝于经脉,非川乌、麻黄之属,难以奏功,遂投上方6剂,服后腰痛大减,已能直立。守方加鸡血藤20克,又进6剂,疼痛缓解,已能独自行走。 --《当代名医临证精华·痹证专辑》 尚尔寿:加减阳和汤方乃吉林名老中医尚明斋所传,系《外科全生集》阳和汤加减化裁而成,尚老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取得较好疗效。余用数年,屡用屡效,一般服药3~4剂即有明显效果。 麻黄10克熟地20克油桂5克白芥子15克焦白术15克鹿角霜50克玄胡25克桃仁15克赤芍15克茯苓15克生甘草15克 水煎服,每日l剂。 --《千家妙方》上册 张鉴铭:强腰散,治慢性腰腿痛。 川乌30克肉桂30克干姜30克白芷20克南星20克赤芍20克潮脑30克 将上药共研为极细粉末。每次用30~50克,开水冲调如糊状,摊于纱布上,趁热时敷贴于痛处,隔日一换。 彭素珍,女,50岁,厨师。患腰痛数年,入冬更甚,屡治无效,疼痛加剧,卧床二月余。来时左侧下肢不能触地,需人搀扶,呈跳跃状进,询前诊断为“增生性脊柱炎,伴左侧坐骨神经痛”。检查:腰肌萎缩,膝呈蜷屈状不能伸,伸则剧痛,面色青白,畏冷着重衣,脉沉迟。诊为寒痹型腰腿痛。以强腰散l00克外敷,5次后痛稍减,10次后痛大减,可步行来院,经二月余治疗,已基本痊愈。 --《中国中医药报》1990;3:5

伤寒论治疗腰痛的方剂

伤寒论治疗腰痛的方剂 摘要: I.伤寒论简介 A.伤寒论作者 B.伤寒论内容 C.伤寒论对中医的重要性 II.腰痛的症状和原因 A.腰痛的症状 B.腰痛的原因 III.伤寒论中治疗腰痛的方剂 A.桂枝汤 B.桂枝加桂汤 C.桂枝加芍汤 D.桂枝加黄汤 E.桂枝加朴杏汤 F.桂枝加附汤 G.桂枝去芍汤 H.桂枝去芍加附汤 I.桂枝救逆汤 J.桂甘龙牡汤 K.桂枝人参汤

L.桂枝附子汤 M.白术附子汤 N.桂枝去桂加苓术汤 IV.伤寒论治疗腰痛方剂的现代应用 A.现代研究进展 B.临床应用案例 C.注意事项 正文: 【伤寒论简介】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东汉末年的张仲景。伤寒论是中医经典之一,对中医学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伤寒论主要讲述了伤寒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其中包括了许多有效的方剂,对现代中医临床仍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腰痛的症状和原因】 腰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劳累、久坐、姿势不当、腰椎间盘突出等。腰痛的症状包括腰部疼痛、腰部酸软、腰部沉重等,严重时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伤寒论中治疗腰痛的方剂】 伤寒论中治疗腰痛的方剂有很多种,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剂: - 桂枝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有温阳解表、祛风止痛的作用。 - 桂枝加桂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有温阳解表、祛

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腰部冷痛、拘急疼痛的患者。 - 桂枝加芍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有温阳解表、祛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腰部疼痛、拘急疼痛的患者。 - 桂枝加黄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有温阳解表、祛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腰部疼痛、黄疸的患者。 - 桂枝加朴杏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有温阳解表、祛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腰部疼痛、咳嗽的患者。 - 桂枝加附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有温阳解表、祛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腰部疼痛、寒湿痹证的患者。 - 桂枝去芍汤:桂枝、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有温阳解表、祛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腰部疼痛、拘急疼痛的患者。 - 桂枝去芍加附汤:桂枝、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有温阳解表、祛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腰部疼痛、寒湿痹证的患者。 - 桂枝救逆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有温阳救逆、调和营卫的作用,适用于腰部疼痛、阳虚寒凝的患者。 - 桂甘龙牡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等组成,有温阳救逆、镇静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腰部疼痛、惊悸失眠的患者。 - 桂枝人参汤:桂枝、人参、白术、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有温阳救逆、补气健脾的作用,适用于腰部疼痛、脾胃虚弱的患者。 - 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有温阳救逆、祛寒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腰部疼痛、寒湿痹证的患者。 - 白术附子汤:白术、附子、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有温阳救逆、健

【好方难求】治疗腰腿痛中药偏方锦集

【好方难求】治疗腰腿痛中药偏方锦集 腰腿痛是以腰部和腿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伤科病症,主要是由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腰肌劳损、肿瘤、先天发育异常等诱发25-59岁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或长期久坐人群为多发人群。中医学认为,该病与肾虚、风邪入侵有密切关系。 ↓《方1.》↓ 羌活胜湿汤 【组成】羌独活、蒿木、川芎各6g,防风、秦艽、苓皮、桑枝各9g。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风湿腰痛。 【出处】湖北中医杂志 ↓《方2.》↓ 党参白术治腰腿疼 【方剂】党参30克,茯苓20克,白术怀牛膝各12克,法半夏、陈皮、元胡克,桑寄生、杜仲各15克,大枣5枚,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补肾健脾,利水除湿,通络止痛。 【主治】腰腿疼。 加减:气短、乏力、气血两虚明显者,加黄芪30克,当归12克;脾虚便溏者,酌加淮山药15克,芡实10克;瘀阻痛甚者,加续断15克,威灵仙10克。 【验证】用此方治疗腰腿疼患者8例,均获痊愈 ↓《方3.》↓ 活血通络汤 【组成】地鳖虫、苍术、萆蘚、当归、川牛膝、秦艽各10g,黄柏15g,车前子12g,木防己6g。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湿热腰痛。腰痛伴有热感,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

数。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方4.》↓ 猪尾巴治腰痛 猪尾巴1-2根,党参、当归、枸杞子各15克。将猪尾巴用沸水煮10分钟,洗去表皮脏物。再把上述3味药材和猪尾巴一起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煮,煮熟后去药渣,吃猪尾巴肉饮汤。每日1剂,一般服用5-10剂,腰痛可以治愈。 ↓《方5.》↓ 散寒通络汤 【组成】地鳖虫、苍术、秦艽、当归、赤芍、怀牛膝、桑寄生各10g,独活、防风、川芎各6g。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寒湿腰痛。腰部冷痛重着,连及两腿,转侧不利,虽静卧痛不减。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方6.》↓ 麦麸加醋治老年腰腿痛 麦麸3斤,加入1斤陈醋,一起拌匀,炒热至水分收干。取1剂的量30克趁热装入布袋中,扎紧袋口立即热敷患处,凉后再炒热重敷。每3小时敷1次,每次敷30分钟,每日1剂,至3斤麦麸用完为1个疗程。 ↓《方7.》↓ 腰痛散 【组成】陈刀豆10g,(烧灰)补骨脂1.5g,肉苁蓉、杜仲各3g,青石盐少许,猪肾1只。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末,取青石盐少许与各药拌匀并装入1只洗净的鲜猪肾内,用青菜叶包裹猪肾,再以水调黄泥做外衣,放入燃烧的各壳灰内煨熟,除去黄泥及菜叶,以白酒送服,每日1次,连服3次。

中医治疗腰痛

精选文档 中医治疗腰痛 《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十九《腰痛第七》:“凡腰痛有五:一曰少阴,少阴肾也。十月万物阳气 皆衰,是以腰痛。二曰风脾,风寒着腰,是以腰痛。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腰痛。四曰 暨腰,坠堕伤腰,是以腰痛。五曰取寒眠地,为地气所伤,是以腰痛。痛下止,引牵腰脊, 皆痛”。 腰痛可因感觉寒湿、湿热,或跌仆外伤,气滞血瘀,或肾亏体虚所致。其病理变化常表现出 以肾虚为本,感觉外邪,跌仆闪挫为标的特色。 中医辨证论治: 概括 临证第一宜分辨表里虚实寒热。大略感觉外邪所致者,其证多属表、真实,发病骤急, 治宜祛邪通络,依据寒湿、湿热不一样,分别施治。由肾精损失所致者,其证多属里、属虚, 常有慢性频频发生,治宜补肾益气为主。 寒湿型 【证见】腰部冷痛重着,转则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脉沉。 【治法】散寒祛温,温通经络。 【方药】 1.主方甘姜苓术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 处方:干姜12 克,炙甘草9 克,白术15 克,茯苓20 克,杜仲、独活各12 克,狗脊20 克,牛膝15 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腰息痛,每次 2 粒,每天 3 次。 (2)舒筋活络丸,每次 1-2 丸,每天 2 次 (3)腰椎痹痛丸,每次 1 丸,每天 3 次。 3.单方验方 (1)二术苡仁汤 (刘国普验方 ) 处方:白术30 克,薏苡仁20 克,苍术 15 克。水煎服。 (2)干姜苍术散 (李振琼《奇效验秘方》 ) 处方:干姜 50 克,苍术 10 克,当归 15 克, 95%酒精适当。将上药研细末,过筛,于患 部外服热烤。每天 1 次。 (3)强腰散 (张鉴铭验方 ) 处方:川乌30 克,肉桂 30 克,干姜 30 克,白芷 20 克,胆南星20 克,赤芍 20 克,樟脑30 克。将上药共研为极细粉末,每次 30~ 50 克,开水冲调如糊状,摊于纱布,趁热时敷贴 于痛点,隔日 1 换。 湿热型 【证见】腰痛点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痛苦加重,活动后可减少,尿赤。舌苔黄腻, 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通络。 【方药】 1.主方四妙散(张秉成《成方便读》)加减 处方:苍术、黄柏各12 克,薏苡仁30 克,忍冬藤、萆薢各20 克,木瓜、防己、海桐皮、牛膝各15 克,甘草6 克。水煎服。 .

治“腰间盘突出”的专方!散寒气,消湿气,化淤血,解除腰痛

治“腰间盘突出”的专方!散寒气,消湿气,化淤血,解除腰 痛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理论依据:《中药学》、《实用中医风湿病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跟你聊聊,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 什么是寒湿型腰间盘突出啊?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病症。它指的是,患者有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改变,表现为腰痛不已,不能转侧,行走困难,遇寒加重或发作。 这么说,不形象。我还得给你举例子。 我所在的这个小区,有一个物业工作人员,年纪大概60多岁。 前一阵子,赶上下雪,他在晚上值班以后,就出来拿工具扫雪。

可能是头天晚上休息不好,也可能是当时气温太低,这个人干着干着,腰忽然就疼上了。疼得他呀,把铁锹一扔,直咧嘴,啥都干不了了,一动不敢动。 他也不知道是听谁说的,通过层层关系,找到我。人家连走都走不了了,我只好到办公室去看他了。 当时见,患者正在床上撅着呢。 刻诊,见脉沉细,舌苔淡白。整个人愁眉苦脸。 细问得知,这个人以前就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几乎每一次犯病,都是在冬天。后来,他在行动起居上多加小心,渐渐养得算不错。本以为没啥事儿,结果这一次不小心,再次犯病。 我想了想,告诉他说,我这里有一张方子,我先给你写出来。你呢,必须得到医院做个检查,看问题到底在哪里。如果确属腰椎间盘突出,没有别的问题,你再尝试着用。 他说好。 方见—— 麻黄3克,当归9克,赤芍4.5克,制川乌4.5克,制乳香、制没药各4.5克,地龙6克,防己12克,威灵仙4.5克,川牛膝4.5克,木瓜4.5克,三七粉4克(吞)。每日一剂。水煎2次,混匀之后分早晚两次温服。 结果,这个人当天下午就到医院做检查。医师恰好精于中西医结

除寒祛湿的中药方

除寒祛湿的中药方 能除寒祛湿的中药方有哪些呢?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除寒祛湿的中药方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除寒祛湿的中药方 黄芪20克,独活10克,防风10克,炙甘草10克,川椒10克,制附子10克,白术10克,牛膝10克,川芎10克,细辛5克,炮干姜12克,当归9克,桂枝9克,葛根6克,秦艽6克,制乌头6克,山茱萸6克,生大黄3克,白酒2000克。 除寒祛湿的中药 一般祛风散寒的药物主要包括白花蛇、虎骨、五加皮、乌梢蛇等,能够缓解因为身体受到风寒而引发的关节疼痛的病症,而清热祛湿的药物则包括臭梧桐、络石藤、桑寄生等药物,可以起到小便赤黄、身体发热及口干舌燥等的症状,因此用药需谨慎。 除了中草药之外,大家还要注意日常生活中需要尽量多吃点有祛湿效果的食品,如栗子粥、薏米粥、胡萝卜粥、红豆粥等,这些粥类能够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同时还能够将身体内的湿气、毒素排出体外,预防便秘等情况出现。 切忌乱用祛湿草药,以免会引发副作用!陈皮、甘草、生姜、红枣、茯苓、荷叶等的趋势效果也是非常理想的,如果从养生的角度莱说,进行食疗的话,效果是比较缓和的,也能避免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体内有寒湿的症状及祛湿方 一、体内有寒湿的症状 1、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代表体内可能有寒。颜色越是发暗,就代表寒湿越重。 2、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湿。 3、反复的溃疡.html" target="_blank" class="relatedlink">口腔溃疡,代表体内有寒。 4、口臭时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 5、咳嗽时痰是稀白的,代表体内有寒。

6、流清鼻涕,代表体内有寒。 7、流出的汗是凉汗,代表体内有寒。 8、爱喷嚏.html" target="_blank" class="relatedlink">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代表体内有寒。 9、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代表体内有寒。 10、经常腹痛、腹泻,代表体内有寒。 11、脸上长痘和斑,代表体内有寒。 12、长湿疹、皮癣.html" target="_blank" class="relatedlink">牛皮癣、白癜风,代表体内有寒。 13、手、脚长年冰冷,代表体内有寒。 14、脚踝浮肿,代表肾虚、肾寒。 15、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状,代表体内有寒湿。疼痛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代表体内寒湿越重。 二、祛寒湿的方法 血足是祛寒湿的根本。 身体内血液充足,肾气就足,就能保证血液循环的通畅,全身就会温暖舒适。寒湿在充足的血液、流动畅快的血流面前是无立足之地的。没有了寒湿,就不会出现这疼那疼,也就不会长斑、长痘、长癣。 1、运动后全身感到温暖。 经常运动、经常体力劳动及做家务的人,会感到体内的热量大。这是因为运动生热,起到了驱散寒湿的作用。但是,如果只是注重运动而体内的血液不足,运动后就会疲乏,抵抗力下降,寒湿会乘虚而入,身体仍会虚弱多病。 2、适当出汗是祛寒的最好方法。 适当出汗可以祛寒。不管是运动后出汗,吃了温热食物而出汗,还是泡脚后微微发汗,都可以达到祛寒的效果。 3、饮食祛寒。 常吃辛辣、温热的食物可以祛寒。由于地理气候的不同,各地区都有适合当地的祛寒饮食习惯。如北方喜欢吃葱、姜、蒜、辣椒、牛肉、羊肉这些温热、高热量的食物排寒;四川人喜欢麻辣;贵州人喜欢酸

寒湿腰痛中药方剂

寒湿腰痛中药方剂 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痛处喜温,得热则减,苔白腻而润,脉沉紧或沉迟。治法:散寒除湿,温经通络。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寒湿腰痛中药方剂,希望能帮到你。 寒湿腰痛中药方剂 干姜、茯苓、狗脊、杜仲、威灵仙、鸡血藤各30g,白术、炙甘草各20g,炮附子(先煎1h)、麻黄、细辛、怀牛膝各15g,7服,日1服,水煎分2次服。 麻黄细辛附子汤、四逆散合方加味:干姜、茯苓、柴胡、白芍、狗脊、杜仲各30g,白术、炙甘草、枳实各20g,炮附子15g(先煎1h),麻黄、细辛各12g,4服,日1服,水煎分两次服。 寒湿腰痛中药方剂 方药:渗湿汤。方中干姜、甘草、丁香散寒温中,以壮脾阳;苍术、白术、橘红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诸药合用,温运脾阳以散寒,健运脾气以化湿利湿,故寒去湿除,诸症可解。寒甚痛剧,拘急不适,肢冷面白者,加附子、肉桂、白芷以温阳散寒。湿盛阳微,腰身重滞,加独活、五加皮除湿通络。兼有风象,痛走不定者,加防风、羌活疏风散邪。病久不愈,累伤正气者,改用独活寄生汤扶正祛邪。寒湿之邪,易伤阳气,若年高体弱或久病不愈,势必伤及肾阳。以食盐炒热,纱布包裹温熨痛处,冷则炒热再熨,每日4次左右;或以坎离砂温熨患处,药用当归38g、川芎50g、透骨草50g、防风50g、铁屑10,兼见腰膝酸软,脉沉无力等症,治当散寒除湿为主,兼补肾阳,酌加菟丝子、补骨脂、金毛狗脊,以助温阳散寒。本证配合温熨疗法效果较好kg,上五味,除铁屑外,余药加醋煎煮2次,先将铁屑烧红,以上煎煮液粹之,晾干,粉碎成粗末,用时加醋适量拌之,外以纱布包裹敷患处。 湿热腰痛症状: 腰髋弛痛,牵掣拘急,痛处伴有热感,每于夏季或腰部着热后痛

『腰痛集』治疗腰痛的中药偏方倍力丸中药方剂

『腰痛集』治疗腰痛的中药偏方倍力丸中药方剂 腰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常可放射到腿部,常伴有外感或内伤症状。那么,腰痛怎么治疗?接下来中华秘方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治疗腰痛的中药偏方倍力丸中药方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处方 牛膝(去芦,酒浸)1两,羌活(生)1两,巴戟(去心)1两,官桂(去粗皮,怀干)1两,天麻(酒浸)1两,狗脊(生,去毛)1两,萆薢(生)1两,杜仲(去皮,姜汁制,炒去丝)1两,茴香(淘去沙,炒)1两,桐皮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川乌头(炮,去皮脐)1两,青盐1两(别研),没药(制研)半两,木香(湿纸裹煨)半两,防风(去芦,洗)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用黑牵牛4两,微炒取粉,和面同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腰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盐汤送下。 摘录 《魏氏家藏方》卷八。 腰痛 腰痛,中医病证名。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其发病常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挫闪为标。治疗时实证重在祛邪通脉活络,虚证重在扶正,补肝肾、强腰膝、健脾气是常用治法。腰痛日久,虚实夹杂,治疗应掌握标本虚实,选用祛邪和培本的方法。治疗本病,除内治外,尚可配合针灸、按摩、理疗、拔火罐、膏贴、药物熏洗等方法综合治疗,疗效较好。

历史沿革 1.腰痛一证,古代文献早有论述,《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首先提出了肾与腰部疾病的关系密切。《素问·刺腰痛》根据经络循行阐述了足三阳、足三阴及奇经八脉经络病变时发生腰痛的特征和相应的针灸治疗。 2.《金匮要略》论述了寒湿腰痛的发病、症状与治法。 3.《诸病源候论》在发病上强调肾虚,风寒留着、劳役伤肾,坠堕伤肾及寝卧湿地等因素。 4.《丹溪心法·腰痛》指出“腰痛主湿热、肾虚、瘀血、挫闪、痰积”。 5.《七松岩集·腰痛》指出:“然痛有虚实之分,所谓虚者,是两肾之精神气血虚也,凡言虚证,皆两肾自病耳。所谓实者,非肾家自实,是两腰经络血脉之中,为风寒湿之所侵,闪肭挫气之所碍,腰内空腔之中,为湿痰瘀血凝滞不通而为痛,当依据脉证辨悉而分治之。”对腰痛常见病因和虚实作了概括。 6.《证治汇补·腰痛》指出:“唯补肾为先,而后随邪之所见者以施治,标急则治标,本急则治本,初痛宜疏邪滞,理经隧,久痛宜补真元,养血气。”这种分清标本先后缓急的治疗原则,对临床很有意义。 腰痛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西医学的腰肌纤维炎、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病变、腰肌劳损等腰部病变以及某些内脏疾病,凡以腰痛为主要症状者,可参照本节辩证论治。 病因 1. 外邪侵袭多由居处潮湿,或劳作汗出当风,衣着单薄,或冒雨着凉,或暑夏贪凉,腰府失护,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入,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腰痛。湿性粘滞,所以感受外邪多离不开湿邪为患。 2. 体虚年衰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劳役负重,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或房室不节,以致肾精亏损,腰府失养而发生腰痛。

名医名方:腰舒汤(中医方剂)

名医名方:腰舒汤(中医方剂) [组成] 党参10g,当归10g,狗脊20g,丹参10g,川牛膝10g,制川乌6g(先煎1小时),桑寄生10g,熟地10g,全蝎粉3g(装胶囊用药汁分三次吞服)。 [加减] 风寒痹阻型加羌活10g,秦艽12g,防风10g,细辛3g;寒湿痹阻型加肉桂10g,鹿角胶20g,细辛3g;湿热痹阻型去川乌加苍术12g,黄柏10g,薏苡仁30g,茵陈10g;气滞血瘀者加甲珠10g,川芎10g;肝肾不足型偏肾阴虚者去川乌加山茱萸12g,女贞子15g,旱莲草10g;偏肾阳虚者加肉苁蓉12g,淫羊藿10g,仙茅10g。 [煎服法] 水煎三次,将三次药汁混合,分三次温服,日一剂。十剂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二天。 [功能] 补肝肾、益气血、祛寒湿、通经络。 [主治] 腰椎间盘突出症。 [方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痛”、“腰痛连膝”、“肾亏”、“痹证”等范畴。肝肾亏虚、风寒湿邪外袭或跌仆损伤皆可致腰部气血瘀滞,经脉闭塞,阻滞不通而发病。肾虚为病发之根本,痹、伤为标,瘀血贯穿病之始终。肾虚不能控制和约束椎体的结构形态,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对神经根或马尾神经产生机械性压迫或刺激;另一方面病变部位还产生化学性变化,释放出含糖蛋白、蛋白及类组胺物质,使神经产生水肿和无菌性炎症而出现腰腿疼痛诸证。病变椎体局部的静脉瘀血所致的微循环障碍,也是神经根压迫综

合征的一个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 用腰舒汤治疗此病,方中杜仲、桑寄生、狗脊、川牛膝为君,以补肝肾、壮筋骨、益气血、除风湿;当归、党参、熟地为臣,以补气养血;全蝎、制川乌通经络、祛寒湿以镇痛;再佐以丹参以其寒凉之性防温热太过,还能增强其养血活血之力。诸药共奏补肝肾、益气血、祛风湿、通经络之功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明,补肾药物具有调节机体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能较好的改善骨关节退化趋向;活血通络药物能扩张血管、减少血小板及红细胞凝聚、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消除炎性反应和周围组织水肿,促进新陈代谢和加速致痛物质的吸收,有利于骨关节、软组织、神经的恢复。 郭剑华,1945年生,四川荣县人。1963年毕业于四川省泸州医学专科学校中医专业。现为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软伤病房主任,主任中医师。1992年评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现担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专委会常务委员、重庆市针灸学会副会长、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实用中医药杂志》副主编。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从医40余年,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发表中医论文50余篇,出版中医专著4本,完成科研7项,获中国专利4项。学术上突出中医综合治疗特色,主张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擅长于治疗颈、肩、腰、腿痛等疑难杂症。

4味中药就能治疗腰下冷痛,一热一利、一燥一和腰下冷痛是何因?

4味中药就能治疗腰下冷痛,一热一利、一燥一和腰下冷痛是 何因? “我身体很健康,每年体检报告只有一项眼睛近视的问题。可为什么,我腰部酸冷疼痛得厉害呢?”同事抱怨道,“快帮我把个脉,看看是什么情况,是不是肾虚?” 同事老李是名运动健将,40出头的他,羽毛球打得特别好,在单位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每年都能在各羽毛球比赛中获得奖杯。他身体也特别好,全身肌肉发达,没有一点赘肉,一看就非常健康,可就是被腰疼这个毛病困扰着! 经过问治:他能吃、能喝、能睡,大小便等一切正常。脉诊:脉象沉迟。 “运动健将,放心,您这不是肾虚。只是寒湿外袭引起的腰下冷痛,问题不大,只需要4味中药就能搞定。”我笑着说。 老李惊讶道:“确定只是受了寒吗?难怪我吃了那么多枸杞都不起作用!” “枸杞是个好东西,若不对症,吃多少都没用。”我接着说,“除了寒,还有湿。您每次运动完肯定是一身汗,但是又不会及时把湿衣服换掉,所以造成寒湿侵袭身体。” 老李恍然大悟:“赶紧开方。” 腰下冷痛 大家好,我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蔡华 兵药师,希望大家喜欢我分享的内容,对中医 药和养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参与粉丝 互动,我们一起学习和探讨有趣的中医药知识。 药品使用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咨询我,我会为大 家解答。 肾著病,以腰重冷痛为主要症状,病因起源为寒湿外袭,痹着于腰部所致,腰为肾之府,故以“肾著”为名。

腰下冷痛,多起于劳动出汗之后,衣里冷湿,没能及时更换;或居住环境卑湿,久而久之,寒湿之气侵于腰间,导致腰以下冷痛,如坐水中,腰重而冷。 寒湿之邪着于肌里,并未伤及脏腑,所以患者饮食正常,小便正常。邪气虽然是由外部侵入人体,但没有表证,不适合用发汗的方法。 治宜用温化寒湿之法。 尤在泾:“肾受冷湿,着而不去,则为肾 着。然病不在肾之中脏,而在肾之外府,故其 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 《金匮要略》 肾著汤 组成:甘草白术干姜茯苓 功用:祛寒除湿。 主治:肾著病。身重腰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饮食如故,口不渴,小便自利,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缓。 方中取干姜辛热之性,以温中祛寒;茯苓淡渗利湿。一热一利,热以胜寒,利以胜湿,寒去湿消,则病本得除。白术健脾燥湿,以助茯苓除湿之力;甘草调诸药而和脾胃。一燥一和。 四药合用,共奏祛寒除湿之效,寒湿尽去,则冷重自愈。 本方为治疗寒湿腰痛的常用方剂。 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寒湿者,可用本方加减。 干姜 所以腰痛可不一定是肾虚哦。

胡希恕经方医学:仲景治疗腰痛的四个经方,值得学习收藏

胡希恕经方医学:仲景治疗腰痛的四个经方,值得学习收藏 胡希恕经方医学专 | 导读:腰痛是以腰部一侧、两侧或正中发生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前期在治疗新冠患者的过程中,有不少患者出现了腰痛的症状,经方辨治确有疗效。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共论及4个治疗腰痛的处方,本期与各位同道一起温习。 胡希恕经方医学 八味肾气丸 【方剂组成】干地黄二两四钱,山药一两二钱,山茱萸一两二钱,泽泻九钱,牡丹皮九钱,茯苓九钱,桂枝三钱,附子三钱。 【用法】上八味,研细末,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方解】主用生地,佐以补中益气的山药,收敛固脱的山萸肉,以滋精气壮血脉。复以茯苓、泽泻利小便,丹皮祛瘀血,桂枝通利关节,附子振兴沉衰。故此治瘀血水毒交互为患而陷于里阴证,以至下焦少腹不仁小便不利、或失禁、或腰腿酸软、或痛、或虚热烦者。 本方证用六经理论分析,本方证是以里虚寒饮兼见津血虚挟瘀、且外有表寒,即为太阴少阴合病兼血虚、血瘀、寒饮之证。从脏腑生理看,排尿不顺畅,多由肾气虚,气化不利所致。本方强壮补虚,使肾气旺,气化正常,而使排尿正常。用本方治子宫下垂亦常有验。他如老人小使失禁、男子阳痿、妇人带下等亦多用本方。总之下焦虚证多用之,名为肾气丸,即由于此。 【仲景论述】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言:“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注解:虚劳病,见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为外寒里饮、血虚血瘀可用八味肾气丸治疗。本方证少腹拘急与四逆汤的腹拘急,同属阴寒虚证。拘急在少腹为虚寒在下焦,故腰痛与小便不利,皆虚寒所作,因以本方主之。

【胡希恕先生医案】 王某,女,75岁,病历号 5157,初诊日期 1966年2月 22 日。 左半身不遂已半年,近1月来尿频、遗尿、淋沥不尽,口干思饮,四肢逆冷腰酸疼,苔白、脉沉细。证属里虚兼外寒、气化不利,与肾气丸: 干地黄24克,山萸肉10克,山药10克,茯苓10 克,牡丹皮10克,泽泻18 克,桂枝3克,制附片3 克。 结果:上药服1剂,诸症明显好转,继服6剂痊愈 甘姜苓术汤(肾着汤) 【方剂组成】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方解】本方是由甘草干姜汤加茯苓、白术而成。茯苓、白术并用,温中祛寒,故反治小便自利。甘草干姜汤温中生津液,而起救逆和强壮作用。重用干姜,伍茯苓、白术更治湿痹,因此,该方治肾着之腰以下冷痛,故古代称该方为肾着汤。 【仲景论述】 《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注解:古人以腰属肾,湿痹在腰而名为肾着。腰被寒湿,故其人身体重而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但反不渴而小便自利,与一般的水气病不同,水不在胃,故饮食如故。病在下焦,故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此病多由身劳汗出、衣里冷湿而久久得之,宜以甘姜苓术汤主之。 麻黄汤 【方剂组成】麻黄三钱,桂枝二钱,杏仁三线,炙甘草一钱。 【用法】以水三杯煎成一杯,去滓温服。覆取微似汗。 【方解】麻黄透表,又佐以杏仁的宣气,故能迅开腠理,通气以致汗。表证必伴有气上冲,故用桂枝以镇之。发汗须虑亡津液,又用

甘草干姜汤配方

甘草干姜汤配方 【方剂名】甘草干姜汤,出自汉·《伤寒论》。 【组成】炙甘草四两(12克)、干姜二两(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辛甘化阳,温养肺胃。 【主治】主治伤寒误汗后,四肢厥冷,咽中干,烦躁吐逆,以及肺痿吐涎沫而不咳,遗尿,小便数者,苔白,脉细弱。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咳嗽、遗尿、血症、腰痛等病症。 1.咳嗽:甘草干姜汤辨证加味治疗肺寒咳嗽(包括风寒咳嗽、寒饮咳嗽、寒湿咳嗽、虚寒咳嗽)48例,疗程3天到半年,以临床症状及X线片改变作为疗效判定标准。结果:总有效率95.8%。认为舌淡苔白、口不渴或渴而少饮是肺寒咳嗽的辨证要点;在用药上甘草为主药,用量宜大15~30克,对于外感风寒的咳嗽,可干姜、生姜同用。(《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0年第4期) 2.遗尿:甘草干姜汤加味治疗16例咳时遗尿患者,5剂1个疗程,1个疗程后咳嗽遗尿症状完全消失者8例,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者6例。(《新中医》2011年第12期) 3.血证:本方辨证加减治疗晚期肺癌咳血20例,以咳血控制及症状消失为完全缓解。结果:完全缓解30%,部分缓解70%,总有效率100%。(《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第11期)

4.腰痛本方加味联合温针治疗寒湿腰痛50例,疗程10日,以临床症 状为疗效标准。结果:痊愈41例,显效5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 有效率98.o%,明显优于对照组。(《中国针灸》1997年第5期)【方解】甘草干姜汤见载于《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处所载剂 量一致,均为炙甘草4两、干姜2两。在《伤寒论》第29条,本方用于 治疗伤寒挟虚误汗,致阴阳两伤者,急用本方辛甘化阳,先复中焦阳气。 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篇中,用本方治疗虚寒 肺痿,旨在辛甘合用,温复阳气,使肺治节有权,气化得司。丹波元简说:“此证虽云肺中冷,其源未尝不由胃阳虚乏。”可见中、上焦虚寒证均可 用本方治疗。脾阳不足者,加人参、白术;少阴厥逆,加附子;肺寒痰饮,加麻黄、半夏、细辛等。 【现代研究】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 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腹泻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草 干姜汤具有化痰、抗炎、止咳的作用,其中甘草含甘草酸、甘草甜素、甘 草黄酮、异甘草黄酮醇、甘草素等,具有类皮质激素样作用,其提取物具 有祛痰止咳、保肝降酶、保护胃黏膜、增强免疫等多种作用,但大剂量长 期使用有钠水潴留的副作用。 【方歌】甘草干姜二药齐,温肺运脾暖四肢,金匮用以治肺痿,咳嗽 多涎尿也遗。 。

腰痛的中医治疗方法

腰痛的中医治疗方法 腰痛的中医治疗方法1、寒湿型 腰部冷痛重着,转则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脉沉。 散寒祛温,温通经络。 1.主方甘姜苓术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 处方:干姜12克,炙甘草9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杜仲、独活各12克,狗脊20克,牛膝15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腰息痛,每次2粒,每日3次。 (2)舒筋活络丸,每次1-2丸,每日2次 (3),每次1丸,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二术苡仁汤(刘国普验方) 处方:白术30克,薏苡仁20克,苍术15克。水煎服。 (2)干姜苍术散(李振琼《奇效验秘方》) 处方:干姜50克,苍术10克,当归15克,95%酒精适量。将上药研细末,过筛,于患部外敷热烤。每日1次。 (3)强腰散(张鉴铭验方) 处方:川乌30克,肉桂30克,干姜30克,白芷20克,胆南星20

克,赤芍20克,樟脑30克。将上药共研为极细粉末,每次30~50克,开水冲调如糊状,摊于纱布,趁热时敷贴于痛处,隔日1换。 (4)补骨脂 处方:肾虚腰痛,为末酒服,或同杜仲、胡桃丸服。 腰痛的中医治疗方法2、湿热型 腰痛处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尿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清热利湿,舒筋通络。 1.主方四妙散(张秉成《成方便读》)加减。 处方:苍术、黄柏各12克,薏苡仁30克,忍冬藤、萆薢各20克,木瓜、防己、海桐皮、牛膝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每次l丸,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土鳖虫粉:土鳖虫7只,焙干研成粗末,用白酒30毫升浸泡1昼夜,去渣,分服,每日1剂。 (2)补肾活血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当归、赤芍、木瓜、泽泻各10克,生地黄15克,桃仁、红花、川芎、桂枝、蜂房各6克,丹参9克,茯苓12克。水煎服。 腰痛的中医治疗方法3、肾虚型 临床常见类型可分为肾阳虚,肾阴虚,肾气虚 熟地黄、附子(炮附片)、肉桂、山药、山茱萸(酒炙)、菟丝子、鹿角

有效治疗腰痛4个中药方

有效治疗腰痛4个中药方 有时候会无故的腰痛,让人感觉到很烦恼。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痛”。“肾”与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等多种生理功能密不可分。因此,人体百病及衰老都与“肾”有牵连。 在临床中,肾虚分肾阴虚和肾阳虚,此外还有肾气虚。阴虚和阳虚的治疗有很大不同,有用热性药温补,和用平性或凉性药滋补之分。如果阴虚再用热药,势必更为伤阴助火,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会“火上加油”。另外,中医还有“阴阳两虚”之说,即指脏腑阴阳俱虚,或气血两虚,或肾阴阳俱虚的病证。此症多见于素体虚弱及久病的患者。治疗原则应阴阳双补,并根据阴阳虚损的情况,有所偏重,分主次施治。 肾虚腰痛不能随便吃药进补,一定要因人因病,辨证下药。 肾阳虚性腰痛,服用腰痛宁胶囊可对症治疗。由中药马钱子、麻黄、土鳖虫、川牛膝、僵蚕、乳香、没药、全蝎、苍术、甘草等10味草药配制而成,诸药共奏驱寒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之效,用于治疗风寒凝滞而肿痛之慢性腰肌劳损、腰椎增生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效。 其次,因外力的跌打损伤引起气血瘀滞型腰痛,以及因风寒湿邪侵及膀胱经和督脉,造成气血凝滞、脉络不通所致的经络痹塞型腰痛,服用腰痛宁胶囊均是对症的。 肾阴虚性腰痛,则主要是五心烦热、身体羸瘦、腰背酸软、疼痛无力、口干舌燥、便秘尿赤以及头晕心烦、性情急躁易怒等或湿热腰痛、肾阴阳两虚性腰痛应慎重治疗 方一腰痛方 【组成】黄芪15~30克,当归12克,川芎8克,赤芍10克,熟地15克,升麻5~8克,乌药8~12克,地龙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益气壮腰,活血通络,调气止痛。

经方治疗腰痛(14则经典方)

经方治疗腰痛(14则经典方) 内科、外科、妇科、骨伤科、康复理疗科等临床科室中有大量的腰痛病人,腰痛既是一个独立证候,又是多种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腰痛在基层是一个极其常见的重要病种,根据不同原发疾病、人群体质倾向和腰痛发作特点,可选择以下经方治疗。 葛根汤 推荐处方生葛根30~60 g,生麻黄10 g,桂枝10 g,生白芍或赤芍10 g,生甘草5 g,生姜15 g或干姜5 g,红枣20 g。水煎餐后温服。方证提要体格壮实,易疲劳困倦、易受凉感冒,皮肤干燥、咽部不红的腰痛患者。常用加减素有大便干结者,宜加大黄5~10 g或制大黄10~15 g。 五积散 推荐处方生麻黄10 g,肉桂10 g,白芍10 g,制半夏10 g,陈皮15 g,枳壳15 g,苍术40 g,白芷10 g,川芎10 g,炙甘草10 g,当归10 g,茯苓10 g,桔梗15 g,厚朴10 g,干姜10 g,生姜15 g。水煎分2次餐后温服。方证提要腰痛伴见恶寒无汗、头晕疲乏、身困疼重、腹胀恶心、大便失调,舌苔白腻者。 越婢加术附汤

推荐处方生麻黄10~15 g,生石膏30~50 g,炙甘草5 g,生姜10 g,大枣15 g,炒白术10 g,制附片10 g。水煎分2次餐后温服。方证提要腰痛伴腿脚疼痛或膝关节肿痛,口渴汗出,脉浮而二便无异常者。常用加减兼见下肢水肿、脉沉,加茯苓、防己。 桂枝芍药知母汤 推荐处方桂枝20 g,白芍15 g,生甘草10 g,麻黄10 g,生姜20 g,白术15 g,知母15 g,防风15 g,制附片20 g。制附片先煎30~40分钟,水煎分2次温服。方证提要腰痛见其人身体偏弱怕冷,伴见头晕乏力、关节肿痛或腿脚疼痛者。注意事项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柴胡桂枝汤 推荐处方柴胡15 g,黄芩10 g,姜半夏10 g,党参10 g,炙甘草5 g,桂枝10 g,白芍10 g,生姜10 g,大枣15 g。水煎温服。方证提要腰背疼痛伴见到表证与肠胃症状者,如低热或不发热、微恶寒或往来寒热,恶风自汗,身体或关节疼痛,胸胁满闷,心下不适,恶心或嗳气或有纳食无味、腹中气串等诸多不适,且其人常愁眉苦脸。常用加减表证明显者可加羌活、独活;方中白芍可根据大便情形,便干用生白芍,不干用炒白芍。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推荐处方柴胡15 g,黄芩10 g,姜半夏10 g,党参10 g,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