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门卫安全管理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37.87 KB
- 文档页数:43
消防、门卫安全管理制度
1、消防安全例会制度
为及时了解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情况,解决涉及消防安
全的重大问题,研究、部署、落实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计划和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特制订
本制度。
(一)会议召开时间
每月召开一次,一般为本月中旬,会期半天。
(二)参加会议人员
单位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或各部门分管消防安全
的负责人)及其他有关人员。
(三)会议要求
会议通常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召集,并应形成会议纪要或决议。会议建立专门台账,主要是:会议记录(专
人记录);因故不能到会的要履行请假制度。
(四)会议主要内容
1、通报本单位存在的火灾隐患和省内外重特大火灾情况。
2、通报有关消防新法规、上级有关政策文件要求。
3、听取下属各部门开展消防安全工作的情况汇报。
4、总结通报前一阶段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情况。
5、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订改进措施,解决工作中遇
到的重大问题。
6、明确当前消防安全工作重点和目标,提出下一步工作意
见和要求。
2、防火巡查制度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公安部令第61号)要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人员密集场
所应每日进行防火巡查,并结合实际组织夜间防火巡查。(一)巡查人员
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每周制订巡查排班表,明确巡查人员执勤时间、频次。(旅馆、商店、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时间应至少买2h巡查一次。大型商店(集贸市场)、医院、养老院及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和幼儿园应组织每日夜间防火巡查,且不应少于二次。)
巡查人员组成:
(二)巡查部位
等重点部位,容易发生火情部位、高价值部位。
(三)防火巡查内容
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
急照明灯是否完好;
3、消防设施、器材是否保持正常工作状态,消防安全指示
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4、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关闭严密;
5、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是否在岗;
6、下班后,清除烟头、发热源等杂物情况;
7、其他需巡查的情况。
(四)巡查情况处置
1、巡查时应填写巡查记录,巡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在记
录上签名;
2、巡查中应及时纠正违法违章行为,消除火灾隐患,无法
整改的应立即报告,并记录存档;
3、巡查中发现初起火灾应当立即报警并及时补救。
3、防火检查制度
防火检查应定期开展,各岗位应每天一次,各部门应每周一
次,单位应每月一次。对建筑消防设施检查,应执行地标《消
防安全管理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
(一)检查人员
检查人员组成:
(消防安全管理人、各部门负责人等)。
(二)检查部位
等重点部位,容易发生火情部位、高价值部位、消防设施等。(三)防火检查内容
1、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
2、安全疏散通道、楼梯,安全出口及其疏散指示标志、应
急照明;
3、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
4、灭火器材配置及其完好情况;
5、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情况;
6、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消防控制设备运行情况及相关记
录;
7、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8、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
9、防火巡查落实情况及其记录;
10、火灾隐患的整改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11、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防火、防爆和防雷措施的落实情
况;
12、楼板、防火墙和竖井孔洞等重点防火分隔部位的封堵情
况;
13、消防安全重点部位人员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
况。
(四)检查情况处置
1、检查时应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在记录上签名;
2、检查中应及时纠正违法违章行为,消除火灾隐患,无法整
改的应立即报告,并记录存档;
4、消防宣传与培训制度
单位应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与培训。
(一)宣传、培训形式
1、对公众开放的人员密集场所应通过张贴图画、消防刊
物、视频、网络、举办消防文化活动等形式对公众宣传防
火、灭火和应急逃生等常识;
2、学校、幼儿园和托儿所应对学生、儿童进行消防知识的
普及和启蒙教育,组织参观当地消防站、消防博物馆,参
加消防夏令营等活动;
3、其他单位宜采取集中上课方式,并宜使用课件、影视等
多媒体教学。注意理论教学与现场讲解、实际操作相结合,巩固教学效果。
(二)培训周期
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对从业人员的集中消防培训,并应对新
上岗员工或有关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培训。
(三)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应参加
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四)对特殊工种人员(电工、焊工等)应进行专门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五)培训台站
培训建立专门台账,主要是:培训记录(专人记录);上课情
况(实现上课签到制度);因故不能到课的要履行请假制度。
(六)宣传教育培训内容
1、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消防安全的操
作规程等;
2、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3、建筑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