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复习课件2015中考
- 格式:ppt
- 大小:464.50 KB
- 文档页数:230
《三峡》复习课件课件完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复习《三峡》这一课,该内容位于教材第十五章第二节。
详细内容包括:三峡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背景、旅游景点介绍以及环境保护措施。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复习,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三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峡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和气候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三峡历史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和重视三峡环境保护。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三峡地区的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三峡历史文化背景的掌握。
教学重点:三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介绍,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挂图、黑板。
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三峡风光图片,激发学生对三峡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复习内容。
2. 复习三峡自然地理特点:引导学生回顾教材内容,讲解三峡的地貌特征和气候特点,进行互动问答。
3. 复习三峡历史文化背景:介绍三峡地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了解三峡地区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名人。
4. 案例分析:以三峡旅游为例,讲解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三峡环境保护。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三峡地区地貌图,加深对三峡地貌特征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三峡自然地理特点地貌特征气候特点2. 三峡历史文化背景历史事件文化名人3. 三峡旅游业发展经济影响社会影响环境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三峡地区的环境保护措施,并谈谈你的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学生对三峡地区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仍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三峡地区的其他旅游景点和环保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三峡地区的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三峡历史文化背景的掌握。
《三峡》复习课件课件完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复习《三峡》这一章节的内容。
具体包括:三峡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地貌特征、气候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详细内容见教材第15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峡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和气候特点,增强地理知识储备。
2. 了解三峡地区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3. 提高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三峡地区历史文化知识的掌握。
重点:三峡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和气候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地图、图表。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长江三峡风光图片,引发学生对三峡的兴趣,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知识。
2. 讲解:详细讲解三峡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特点,穿插讲解三峡地区的历史文化知识。
a. 位置:长江上游,流经重庆、湖北两省(市)。
b. 地貌:峡谷地貌,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等。
c.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d. 历史:三国时期,刘备托孤;李白、杜甫等诗人留下著名诗篇。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三峡大坝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三峡工程建设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4. 例题讲解:分析三峡地区的地理特征,解释其形成原因。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地图、图表,分析三峡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三峡地理位置2. 三峡地貌特征3. 三峡气候特点4. 三峡历史文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教材,分析三峡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并列举至少三个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或人物。
2. 答案示例:三峡地区历史文化特点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
相关历史事件或人物:刘备托孤、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杜甫《登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三峡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和气候特点掌握较好,但对历史文化知识了解不足,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长江经济带建设,了解三峡地区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时事关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