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及市场情况
- 格式:docx
- 大小:56.72 KB
- 文档页数:4
行业及市场情况
说明:服装定制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人类产生之初。在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自给自足的经济阶段,服装都是个人手工制作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化分工的不同,出现了专门做衣服的裁缝和裁缝店。如今,人们对服装个性化和独特性的要求日渐增长,批量生产的成衣已不能满足着装需求,一些特殊场合需要穿着的服装便会通过定制渠道来解决。服装定制是以消费者为中心而展开的,消费者在服装定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对于服装定制市场的发展前景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服装定制;市场;前景,成为了这个行业的关键词。
1、行业情况
引例:“报喜鸟”2008年度报告分析
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由多位自然人和自然人控制的法人共同持股,各自持股比例比较接近,股权较为分散,没有一人的持股比例超过50%。
报喜鸟的主营业务范围包括男士系列中高档品牌上衣、西裤、衬衫、T恤和夹克衫的生产和销售。
2008年报喜鸟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0.22%;营业利润1.67亿元,较上年增长60.40%;实现净利润1.23亿元,比上年增长48.39%。2008年报喜鸟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大幅度增长主要由于2008年公司收购上海宝鸟服饰有限公司80%股权。
2008年宝鸟服饰实现营业收入4.12亿元,占合并营业收入的44%;实现净利润3412万元,占合并净利润的28%。
截止2008年12月31日,报喜鸟品牌商务系列销售网点637个,新推出的S.Angelo时尚品牌销售网点45个。2008年报喜鸟实施品牌系列化,将报喜鸟品牌细分为经典系列、商务系列及时尚品牌S.ANGELO,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扩大营销网络和品牌建设也是2008年报喜鸟营业收入和利润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
报喜鸟制定了公司《品牌发展战略(2008-2012)》,提出围绕品牌提升、渠道建设、产品研发、物流信息系统完善等方面提升公司竞争力。
2008年,报喜鸟先后研制竹炭芳香西服、采用“胸衬加衬加省”新工艺生产的西服等新产品,并进行了前身粘衬版型工艺、前袖窿拉纤条工艺、覆胸衬工艺、衣领版型、工艺结构设计、裤子版型、工艺改进等重大工艺版型改进,使公司产品更适合穿着者。同时,报喜鸟在意大利设立了米兰研发中心。
报喜鸟采用SAP系统技术,优化门店系统,加快数据处理速度,提高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进一步加强了公司快速反应能力和对门店的控制能力。报喜鸟强化销售激励机制,逐步降低国外服装加工业务比重,积极开展高端个人量身定制carlbono业务、团体定制bono业务和网络定制销售ebono业务,2008年6月用于网上销售的报喜鸟电子商务网正式上线运行。
2014年1-6月各渠道服装销售额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淘宝网
2、市场趋势:高端定制前景看好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购买力也在不断增强,中国正在快速缩短登上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的时间。据《罗博报告》统计,仅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中国人的出境奢侈品消费额已经累计达到240亿人民币,超过了日本和欧洲,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最大的买家,中国消费者在海外的奢侈品消费支出,占到了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总支出的60%以上。
虽然数据统计显示,在2012年年底,服装行业42家上市公司的存货总量高达483亿元,普通服装市场库存严重过剩。同时,国内较高购买力因国外奢侈品的吸引大量释放到海外,然而,现在国际上很多大牌在中国已经随处可见,由品牌带来的增值感不断下降,有些带明显标识的奢侈品甚至给消费者减分,因此,定制市场尤其是高级定制市场仍是一个全新的蓝海。目前,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高端客户群体对于服装的个性化、功能化要求日益提高,在大牌设计师紧缺的背景下,高级定制甚至不是有钱就能买的。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说,现在,定制的人群主要是文体明星、政府要员和商界名流。政府首脑及要员出访,代表的是国家形象,其穿着既要突出个人品位,又要与个人形象气质相契合。文体明星是潮流的引领者,他们经常参加各种公众活动,最需要突出个性。商界名流经常参加重要论坛和私人派对,这种场合名流云集,大家都穿高级大牌,一不小心就会撞衫,定制就显得很有必要。“只有当消费者开始追求个性和品质时,定制才可能出现。”赵萍说,中高收入人群都有定制需求,只是频率不同,高收入人群更频繁,中等收入人群在某些重要场合,会偶尔定制如婚纱、礼服等。
业内研究报告中也指出,随着消费者对定制的认识逐渐提高,消费升级以及消费者需求变化推动服装产业升级,定制将成为品牌服装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并不是随便一家企业都可以做高端定制的,除了价高料贵、纯手工制作等硬性因素的制约外,更多的是在软实力上的缺陷。
“中国定制在发展过程中有过曲折,主要是服务对象和市场定位不明确,市场定价也没有把握好。”赵萍说,有些定制对中国元素的演绎太过泛滥,显得不伦不类。企业必须拥有既有中国文化底蕴又具有国际时尚嗅觉的时尚大师,才能设计出真正的上品。中国还很
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对设计师的培养和塑造很迫切。
著名服装设计师王玉涛介绍,“高端定制对技术要求非常高,工人至少要有10-15年经验。30岁以下的人,无法从事高端定制。”
玫瑰坊的郭培女士在回忆自己的从业经历时也表示,有刺绣从业经验的人才是最短缺的,为此只能自己培养人才,玫瑰坊用15年培养了300绣工,都是从最基础的学起。
据了解,“口口相传”是高端定制打开市场的重要方式,“从事高端定制一定要有深厚的积累,不管是设计师还是制作者,都不可能一入行就从事高端定制。”王玉涛告诉记者,这种积累,包括技艺的纯熟,也包括设计师和品牌的影响力。只有这样的积累,才能吸引住客户。
但这样的营销推广模式使得中国高端定制品牌遭遇到来自国际品牌的挤压。国际知名品牌在中国占据最好的店面,拥有完善的销售渠道,加上中国人惯有的“洋的就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