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除以整数评课稿(共7篇)

  • 格式:doc
  • 大小:21.83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小数除以整数的评课稿

《小数除以整数》评课稿

杨彦春

从教学方法分析:

一、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本课在设计导入时,并没有创设生活情境入手,而是屏幕上直接出示除法练习题复习导入,直接进入纯数学的研究氛围,带领学生回顾除法的算理。让学生复习旧知,在此基础上学习新本领,这就使学生很容易找到新知的生长点,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二、细致展示造就高效课堂。曹老师的课有一个鲜明的特色,那就是细致。曹老师让学生把自己的算法展示,并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想法,这样的情形很像电影中的慢镜头,它慢慢地向孩子们展示计算的过程,让孩子们的思绪在此间稍做停留和调整,更好地理解算理,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让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话可说,有话能说。

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有独学、对学、群学。曹老师将这三种形式运用的恰到好处,在新课导入时和a档题练习时采用了独学的形式让同学们独立完成习题,检验自身掌握知识情况。例题出示后让学生采用对学形式,讨论解题方法,总结哪种方法更简便,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重点。最后数学游戏环节运用群学形式是这节课的亮点,学生们积极参与游戏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从教学手段上分析:这节课在设计上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精美、简约而

不简单,能充分吸引学生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教具准备多样化比如小白板、题卡、数字卡片等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提升一个层次。

可以说这节课上得很成功,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达到了我们高效课堂的追求;真的是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教学建议:在比较252÷6=42和25.2÷6=4.2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时采用了对学的形式,但是曹老师并没有让学生交流讨论,如果让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有学生得出结论效果会更好。

篇二:《小数除以整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我是济南槐荫实验小学娄冉,我说课的内容是小数除以整数,下面我将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几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说课。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6-17页例1、例2的内容。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学习了表内除法,三年级下册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四年级上册学习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掌握了整数除法的基本方法,这节课是以整数除法的知识为基础,为下面学习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的小数除以整数以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打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小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占位以及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类推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4、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制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商的小数点定位问题。

四、教学策略

采用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力求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注意力较低年级有不同程度发展。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教学中注意抓住这些特点,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几道整数除法的计算题,如:

268÷4224÷4256÷6 345÷15(课件)

采用分组指定一题的形式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说224÷4这道题是怎样算的,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课件),让学生复习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明确这里的24表示24个一(鼠标滑动)。

(二)新知

1、教学例1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仅要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也要做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我对教材提供的问题情境重新设置。教材上创设了王鹏坚持晨练的情境,让学生解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的问题,由“4周跑步22.4千米”的信息列出算式:22.4÷4。我把这个情境调整为:在超市购物中,我去超市买了四盒奶,总共花了22.4元,每盒奶多少元钱呢?通过解决“每盒奶多少元钱?”列出算式:22.4÷4。购物和计算单价更接近学生的学习实际。在计算中,如果转化成整数除法来做,千米与米的进率是1000,计算难度大,不易口算;而元角的进率是10,便于计算。

其次,“估”是算的基础,在处理22.4÷4计算方法前,可以先让学生估算结果,并说说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接着让学生比较22.4÷4与224÷4的不同,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先自己尝试计算,有困难时和同伴商量,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你的想法。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汇报时学生可能会产生这几种做法:(课件)

方法一:22.4元=224角 224÷4=56角 56角=5.6元

方法二:先把22.4扩大10倍,变成224,用 224÷4=56,再把商缩

小10倍,得出结果是5.6

方法三:列竖式计算(一种24带小数点的,一种24不带的)

新课程鼓励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方法自主解决问题,所以不管学生有什么方法,都应该给予肯定。

当学生介绍第三种方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课件) 24或者2.4表示什么? 5的后面为什么要点上小数点?

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计算法则,突破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