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医学(绪论)-2011.9
- 格式:ppt
- 大小:2.33 MB
- 文档页数:5
第一章心身医学概述所谓心身医学,从广义的角度,是指医学领域所有涉及心理与生理关系的问题。
从狭义的角度,则主要涉及心身疾病的基础和临床问题。
两者都与医学和心理学有关,因此心身医学应属交叉学科。
心身医学概述部分讨论心身医学概念的产生、现代心身医学的组成、发展与现状及心身医学的重要性。
第一节心身医学概念的产生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是研究心身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的狭义概念是研究心(心理)和身(躯体、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主要的实际研究领域是心身疾病。
广义的概念是研究正常和异常的心理与生理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疾病的多因素发病机制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在现代医学中,心身疾病有着较长的历史和丰富的研究内容。
心身医学这一名词1922年由德国学者Felix Deatsch提出,但追溯历史可以发现,德国精神病学家Johann Heinroth在1818年就提出“心-身”(mind-body)的概念,并最早描述了躯体的整体性和心与身的不可分割性。
1844年,Jacobi用“psychosomatic”一词强调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机制中的重要地位,1872年,Tuke撰写了《健康和疾病中心理对躯体的影响》一书,为心身医学奠定了基础。
1930年,Krehl更是提出“没有疾病,只有病人”的箴言,他的学生Weizaecker 将精神分析的知识应用于内科临床,并提出:“要研究活人,研究者必须把自己卷入到被研究者的生活里去”。
Bergmann通过研究证实了器质性变化前的功能紊乱可分为若干阶段,并创造了“功能病理学”(functional pathology)这一术语,功能病理学研究心理事件与神经症行为方式和内脏疾病的关系,这些研究推动了德国心身医学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Mitscherlich在前西德成立了第一个心身医学诊所。
1954年德国创刊了《心身医学与精神分析杂志》。
论心身医学摘要:心身医学是将人看作是既有躯体又有脑及心理活动并且和环境密不可分的具有生物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的双重属性的人,用整体的观念来诊治病人的疾病和促进人类健康的一门学问。
本文对心身医学进行讨论,并试图借助各种方法、手段,促使形成积极的心身互动关系,以利于守住健康、防范疾病或促使康复,使生存质量改善。
关键词:心身医学; 心身互动; 诊断; 治疗正文:心身医学是一门以整体的人为对象的交叉边缘学科,最直接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研究在人类疾病的产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的躯体-心理-社会交互作用。
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激烈的工作竞争,导致我们处于紧张状态,这些紧张状态必然导致人体基本功能的失衡,产生种种不适状态和生理性疾病,我们把这类紧张状态病统称为现代文明病或心身疾病。
我们只要有情绪上的变化,必然会伴随发生躯体上的变化。
比如,每当紧张恐惧的时候,就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冷汗、脸色苍白、浑身发抖,血压也会升高等,这种现象被称为心理生理反应,久之,就可能造成躯体上的损害,使某些脏器发生病理性的变化。
近年来,心身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心身疾病及心身医学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1心身医学的由来心身医学科学体系确立于20世纪30年代。
至今有80年左右的历史。
西方医学最早对心身关系的认识是与西方哲学中灵魂与肉体的本质及相互关系的认识分不开的,而文艺复兴运动及自然科学、生理学及生物学、化学及边缘学科的发展促进了西方医学对心身关系的认识。
而在中医理论中,早在2000年前典籍中即有精辟论述,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有“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喜伤心”、“忧伤肺”等情志内伤学说。
并提倡“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心病须要心药医”等。
其内容涵盖了中医心身思想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护理及养生等诸多方面。
2心身医学的理论基础人是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体,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国外心身医学的历史发展现状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PSM),它主要从精神与躯体的相互关系,即心身相关的立场来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规律和防治方法临床心身医学是研究疾病的倾向性、易患性、疾病的起因、预后、病躯体和心理方面的前躯性特征、心身相关的规律。
因此,心身医学的研究涉及医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发展:古代西方医学的心身医学思想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们不理解心理现象,从而普遍相信鬼神。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为身心二元论者,他们认为灵魂可以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精神可与物质分离。
与此相对立,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等是身心一元论者,他们认为精神与肉体是不可分离的。
名医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腊医学的创始人,被誉为“医学之父”,他的著名“体液说”认为,人体含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4种体液;如其比例正常就属健康,否则为病态。
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学说对当今心理学的性格分类仍有影响。
古希腊医学认为身心是密不可分的。
希波克拉底尚认为,医师治疗的不仅是疾病,更是患病的人。
因而,诊治疾病应注重患者的性格心理特征以及社会生活对患者疾病的影响。
在文艺复兴时期,大多数学者认为,身心是不可分离的。
而哲学家笛卡儿则认为躯体与精神是截然有别的;躯体具有广延性,思维则无广延性,思维寄居于躯体。
18世纪,随着生物学和生理学的发展,该问题从哲学层面获得了较好的解决。
人们意识到,并非所有物质都具有心理或精神属性;只是某种特殊结构的物质,即大脑和神经系统,才具有心理活动。
由于受机械论自然观的影响,该时期总在寻找精神、灵魂或思维所属具体物质的形态结构,这对心身医学科学的发展实际上是颇为局限的。
现代心身医学的创立与发展心身医学本身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现代心身医学的理念与学科体系是在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成果的基础上创立并发展的。
心身医学的研究不但促进了本学科的发展,其成果亦为其他医学学科提供了某些重要概念。
浅谈对心身医学的几点认识1. 引言1.1 心身医学的定义心身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分支,它强调身体和心理之间的密切关系,认识到人体内心理与生理之间的相互作用。
心身医学的定义包括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综合关注,它关注个体身心整体的健康,旨在通过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帮助人们维持身心健康的状态。
心身医学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是一种以整体性、个体化和综合性为特点的医学模式。
心身医学的定义涵盖了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个体的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心身医学的理念和方法,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身体和心理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保持身心健康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在当今社会,心身医学的定义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以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健康需求和挑战。
1.2 心身医学的意义心身医学的意义在于将人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整合到一个统一整体中,重新定义了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传统的医学模式往往只关注病理学和治疗,忽视了人体各方面的综合影响。
而心身医学则强调身心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认为心理状态和生理疾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心身医学的意义在于提醒人们关注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促进个体的整体健康。
通过心身医学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为保持身心健康提供更全面的方法和策略。
心身医学对于慢性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心理疾病等慢性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这些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心身医学的意义还在于强调预防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调适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心身医学的意义在于重新定义了健康与疾病的概念,提倡综合治疗和预防策略,为维护个体的整体健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心身医学的理念和实践,可以实现人类身体和心灵的完美结合,促进整体健康的实现。
2. 正文2.1 心身医学的基本原理心身医学的基本原理是指人体的心理和生理相互作用,即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心理致疾的不同学说长期以来,许多研究者都充分注意到心理因素可以致病,包括躯体疾病这一事实。
然而,基于不同的学术背景、站在不同的角度,人们对致病的具体机理却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与阐述,形成了不同的学说,且大多在某些方面反映了一些客观机理。
这既表明心理致病与心身障碍普遍存在,机理错综复杂;也提示研究临床心理问题之难度,毫不逊色于生物机理,需要人们在综合的基础上,做出创造性思考。
因为心理本即复杂于生物,更何况探讨的是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考虑到中医学研究生的知识结构需要,在此择其要地做些介绍:一、不同学科和学派的观点我们先就主要的学科与学派的观点做些介绍,至于他们所提出的一些重要理论,则详细见后文讨论:1、精神分析学派(School of Psychoanalysis)的观点,此学派的开山鼻祖是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受弗氏学说影响,现代心身医学的创始人亚历山大(F.Alexander)和邓巴(Dunbar)在20世纪40-50年代,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较系统地研究了心理因素导致躯体疾病的发病原理。
亚氏认为,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的发生,需具备三个条件:①潜意识(Subconscious)中压抑的心理冲突(Mental Conflict):多因在童年时代产生的心理冲突,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去;成年后再接受心理刺激时,又可使童年冲突再现。
②源自遗传性的某些器官的易罹患特点,也就是先天性的一些缺陷。
③自主神经的过度活动性。
亚历山大认为心身疾病只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器官。
例如,副交感神经系统被过度激活,常常与依赖、需要和希望等迫切的心理活动有关;而交感神经系统被过度激活则往往与紧张、愤怒、悲惧、应急等剧烈的心理活动有关;两者间的失协调,常促使其支配的器官产生病变。
临床上,当经常处于紧张、焦虑、应急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反复亢进确实可促使高血压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偏头痛、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等疾病的产生;而持续处于抑郁、恐惧等状态时,又可活化副交感神经而产生哮喘、溃疡病、皮肤病、心脏猝死、癌等心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