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江苏省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98.58 KB
- 文档页数:12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对外文化交流也在不断开拓。
但也出现了将一些“非主流”思潮的文艺作品视作当代中国文化主流,热捧那些格调低下、 的文艺人士的现象。
( )要知道,各种文化艺术间的借鉴交流、各种文化艺术的发展有其基本规律。
对此,我们固然要注意正确引导国际舆论,但也要重视各种艺术形式的全面发展,不能 。
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的升级不可能 ,我们任重道远。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夸大其词 顾此失彼 一蹴而就B. 不赞一词 厚此薄彼 一马平川C. 夸大其词 厚此薄彼 一马平川D. 不赞一词 顾此失彼 一蹴而就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国外对当代中国主要文化艺术的认知匮乏、当代中国文化艺术作品与产品欠缺国际竞争力是根本原因。
B. 当代中国文化艺术作品与产品欠缺国际竞争力、国外对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认知匮乏是大家的共识。
C. 大家认为国外对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认知匮乏,当代中国文化艺术作品与产品欠缺国际竞争力。
D. 这主要是因为国外对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认知匮乏,当代中国文化艺术作品与产品欠缺国际竞争力。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各种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有其基本规律,各种文化艺术间的借鉴交流有其基本原则。
B. 各种文化艺术间的借鉴交流有其基本原则,各种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有其基本规律。
C. 各种文化艺术间的交流借鉴有其基本原则,各种文化艺术的发展繁荣有其基本规律。
D. 各种文化艺术的发展繁荣有其基本规律,各种文化艺术间的交流借鉴有其基本原则。
【答案】1. A 2. D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02高三语文(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在既有模型的基础上,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根据数据训练和引导不断更新模型,初步展现出类人的创造性。
这种强大的理解分析综合能力,不仅代表着技术上的突破,更是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定冲击。
关于技术对人类的取代过程,法国著名的技术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认为,技术对人的取代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对人技艺知识的剥夺,对人生活知识的剥夺,对人理性知识的剥夺。
整个剥夺过程被斯蒂格勒称为人的“无产阶级化”。
在斯蒂格勒看来,“无产阶级化”并非指人的经济状况的贫穷,而是指技术的“智能化”导致的人的“愚钝化”,抑或“废人”化。
也就是说,技术发展不仅能够取代人类身体,代替人类的生产劳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类提供生活选择设计选项让人们在其中作出价值选择,甚至代替人们选择如何生活。
那些失去知道“怎么做”的知识的人会被视为“废人”,因为他们不再拥有可以自给自足的知识,甚至也失去了“生活的知识”。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理性思考能力以及逻辑判断能力会不断下降,越来越趋于平庸化、扁平化。
2024年江苏各地高三语文二模卷【语言文字运用题】汇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木星恐怖地上升着,渐渐占据了半个天空。
这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云层中的风暴,那风暴把云层搅动成 A 的线条。
我知道,那厚厚的云层下是沸腾的液氢和液氦的大洋。
著名的大红斑出现了,这个在木星表面维持了几十万年的大旋涡大得可以吞下整整三个地球。
这时木星已占满了整个天空,地球仿佛是浮在木星沸腾的暗红色云海上的一只气球!而木星的大红斑就处在天空正中,如一只红色的巨眼盯着我们的世界,大地笼罩在它那阴森的红光中……小小的地球能逃出这巨大怪物的引力场,真是令人_ B __。
从地面上看,地球甚至连成为木星的卫星都不可能。
我们似乎就要掉进那无边云海覆盖着的地狱中去了!但领航工程师的计算是精确的。
暗红色的迷乱的天空继续缓缓移动,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西方的天边露出了黑色的一角,那黑色迅速扩大,其中有星星在闪烁——地球正在冲出木星的引力魔掌。
我们的星球在木星表面拉起了如山的液氢和液氦的巨浪。
木星巨大的引力把地球加速甩向外太空。
离开木星时,地球已达到了逃逸速度,它不再需要返回潜藏着死亡的太阳系,而是向 C的外太空飞去。
漫长的流浪时代开始了。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19.下列句子中的“似乎”和文段中加点的“似乎”,表意相同的一项是(3分)A.实验进行到一半,他们似乎就要找到突破点了,可惜结局并不令人如意。
B.他看到前方四五十米处似乎躺着一个人,便跑回车里,告诉班长。
C.他望了我一眼,轻声地说:“时间不早了,我们似乎该启程了。
”D.这一双眼睛似乎是娇嫩的矢车菊的蓝色,眼神柔和而又温暖。
20.画波浪线句子中作者将地球比作“气球”,将木星的大红斑比作“巨眼”,请分析其语意效果。
(4分)18.A.乱七八糟B.不可置信/难以置信C.无边无际/广阔无垠(评分建议:一空一分,如有其它成语,言之成理即可。
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和同行相比,郭开先生的精神也是的。
多年来,他不囿陈见,著述严谨,哪怕是一个脚注,一个标点,他都细加推敲,,在业内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A.质疑当仁不让无微不至B.置疑不遑多让无微不至C.置疑当仁不让一丝不苟D.质疑不遑多让一丝不苟D2.下列楹联与所吟咏的名胜古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此地似曾游,想当年列坐流觞未尝无我仙缘难逆料,问异日重来修禊能否逢君②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流,古今无尽大江流③杰阁重开,依然万里群峰小斯楼更上,犹觉千秋此地高④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A.①醉翁亭②岳阳楼③鹳雀楼④蓬莱阁B.①兰亭②黄鹤楼③鹳雀楼④滕王阁C.①醉翁亭②黄鹤楼③天一阁④滕王阁D.①兰亭②岳阳楼③天一阁④蓬莱阁B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月光洒满庭院,,,,。
,,。
她脚下的绿茵和近旁的花草也披了月光,柔软无声地在她脚下延展。
①泛着皎洁的月光②承载着银色的光华③在那里荡漾④喷水池里的微波⑤远处枝叶扶疏的桂树⑥轻逸而静寂⑦烘出淡灰的影A.④②⑥⑤⑦①③B.⑤②⑦⑥⑦①③C.⑤①⑦④②③⑥D.④①③⑦⑤②⑥B4.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A.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B.送到江头惆怅尽,归时重上去时船。
C.田翁烂醉身如舞,两个儿童策上船。
D.蓑笠双童傍酒船,湖山相引到房前。
C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盛溪绿生志胡胤嘉吾乡吕水山先生,通博异才,微及艺事,率尔造极。
书法精劲,画无尘埃气。
余尝得其所写《双柑图》,枝叶扶映,生气可摘。
性好奖成人材,凡有片长,引接不倦。
我家乡的吕水山先生,通达渊博,才能特出,稍一接触艺术之事,就能达到最高境界。
书法精妙道劲,绘画没有尘俗之气。
绝密★启用前2024届江苏省苏州中学新高考调研卷高三语文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新闻真实性作为新闻的生命和底线原则,是媒体的立身之本。
16世纪,“事实”一词最早在英语中出现,当时它的定义是:“真正发生或真实存在的事物;因此,与纯粹的推断相反,它是一种经过实际观察或可靠证据证明的特殊的真相。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真实性成为大众传媒内容产业运作的核心,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去中心化和平权化的网络空间激活了行动者的传播行为,以人为媒的传播结构随之产生,这一结构极大冲击了传统媒体的地位,并对原有的新闻价值理念和新闻实践产生一定影响。
虚假新闻的泛滥、反转新闻的产生、新闻边界的游移以及受众的信任降低等问题,都指向了社交媒体时代真相悬置这一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真相悬置作为社交媒体时代的一种景观,与数字技术对新闻业所产生的严重威胁不无关系,并表现为多重因素结构性运作机制的结果。
20世纪90年代,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分析新闻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范式和理论起点。
场域以隐喻式的抽象概念,通过关系的角度阐释社会结构与文化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行动逻辑。
从分析的角度来看,每个场遵循自身特有逻辑,不同位置的占据者依据掌握的资本种类和数量,运用包括惯习(性情系统)在内的各种策略进行权力斗争,旨在维续或变更场域内的力量构型。
新闻界是一个场,但却是一个通过收视率被经济场加以控制而难以自主的场,同时又以其结构,对所有其他场施加控制力。
全国大联考2020届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不再是隐私权的客体,也不是人格权衍生出的财产权的组成部分,而成为国家、企业和个人共享的数据资源。
因此,关于个人信息的立法不应再狭隘地局限于个人利益或私权保护,应侧重规范信息资产合理开发中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应更好地发挥个人信息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中的公共产品作用。
个人信息作为传统法律上人格权的客体,一直处于静态而稳定的法律关系之中。
然而,近十年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正经历着一场重大变革。
这一变革的根本原因:随着社交时代的到来,数据量激增,云计算普遍运用,物联网雏形逐渐显现等,数据资产在政治、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中的核心地位愈发凸显。
与在传统隐私权或人格权保护中个人居于主导地位不同,在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时代,单个主体作为大量信息流的一个末梢,其可识别性的符号化特征在以关联关系为核心的大数据要求的全样本分析中,已经成为模糊的信息加工客体。
个人信息不是纯粹的私法权利客体,享有与使用它而产生的利益不能仅从私权保护的角度进行狭隘的思考。
就个人信息的范围而言,在个人提供的信息产生的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中,既有个人所创建的信息,又有他人参与创建或主要由他人创建的信息(如信用信息和信誉信息等),故而,已经不能完全从隐私权或人格权的私有化属性方面进行边界厘定。
在大数据时代,单一性个人信息的价值越来越不明显。
个人信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微观效应,迅速让位于大数据时代全部样本的信息挖掘产生的分析价值和预测效用。
个人信息保护方式必须向此种经济和科技运行模式妥协,由此构建新型的个人信息公开化和可利用化的法律规范。
个人信息经过数据企业的批量或整体性加工,变成符合一定目的数据资产。
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数据资产作为深度把握社会财富流动、维护社会秩序、节约社会资源、预测及避免重大系统性风险的公共数据。
2020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回娘家秋子红秋葵是杨家屯最漂亮的媳妇,娘家远在大山深处。
由于缺水,娘家一带漫山遍野光秃秃的,农作物只长山芋和荞麦。
这一年遇上天旱,山芋秧子一棵棵萎了,荞麦下不了种,家里实在揭不开锅,爹便托人带领秋葵走出数百里的大山,来到杨家屯,于是,秋葵便成了比自己大十岁的杨木根的媳妇。
木根知道秋葵心里最怕人碰的痛处,暗想,一定要善待秋葵,不能让她伤心难过。
但木根也与其他男人一样,火气一上来,轻则咆哮如雷,甚或抬手就是一把掌,“啪”的一声掴在秋葵脸上。
秋葵转过身,躲着人,用手捂了脸,只让泪水从指缝间悄悄流出。
这事儿若摊在村里别的媳妇身上,肯定要嚎、要闹,等嚎够了闹够了,肯定会卷起包袱回娘家。
然后,娘家的七大姑八大姨九个伯母六个婶子肯定要找上门来理论,最终,等男人上门陪够了礼道够了歉,媳妇才在娘家兄弟们的护送下,大摇大摆走进家门。
秋葵娘家远,受了委屈,泪只流在自己心里。
流完了,照样像往常一样喂猪、烧饭、拉土、锄麦,悉心伺候木根、孩子和公婆。
转眼间,儿子小根已经4岁。
春节过后,小根在街上玩,看到邻居家的叔叔用自行车驮了媳妇和娃儿去外公家。
小根看得心热,急忙跑回家,扯着秋葵衣角,说要去外公家。
秋葵刚才还笑着的那张脸顿时不自然起来,嘴唇哆嗉着说:“乖儿子,外公家远,明年咱们有钱了,就去外公家。
”小根哪里肯听这一套,跺着脚又哭又闹,木根大喝一声,小根“哇”的一声哭了,秋葵急忙将小根搂在怀里,也哭了。
这时,木根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横竖不是个味儿。
后来,小根渐渐懂事了,便再也不提要去外公家的事了。
再后来,家里的光景一天天好了起来,秋葵便常常念叨要回娘家。
这一年,秋葵攒够了车票钱,正要商议着回趟娘家,不料公爹殁了。
等埋葬了公爹,木根欠下一屁股债,秋葵便将车票钱给了木根。
又一年春天,木根刚从县城火车站买了车票。
2024江苏省高三语文综合模拟卷-2(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2023广东三校开学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自然之天”视角下的天人关系属于宇宙论范畴,主要探讨人与自然如何相处,是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来源。
无论是老子所言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还是孔子所说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或是庄子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都是指人与天地万物是相互联系的、始于同一宇宙本源的有机整体,倡导顺应自然、清静无为、人合于天的“天人合一”。
而且这些保护自然的理念在传统社会也都得到了实践。
我国早在尧舜时代就设有管理山林川泽、草木鸟兽的环保机构及管制“虞”,商周时期出现的“网开一面”“里革断罟”的著名典故就是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雏形。
孟子与梁惠王论政时就明确提出了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理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梁惠王上》)秦代还颁布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田律》。
要回答中国传统社会为什么会产生如此超前的“天人合一”绿色环保思想,还需要还原到历史的客观情境中寻找答案。
《周易》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民以食为天”的中国是典型的农业社会,古代的圣人正是在观察天地之道的基础上发现、总结、掌握自然时令的变化规律,所以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天文历法在中国古代格外先进,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就发现了大量天文现象记载。
而且,当下仍广泛使用的二十四节气也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因此,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不仅对应着当代的绿色发展观,还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必然选择,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名篇名句默写苏州期初调研四、名句名篇默写 (8分)11.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朝菌不知晦朔,▲,此小年也。
(《庄子·逍遥游》)(2) ▲,恐年岁之不吾与。
(屈原《离骚》)(3)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4)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5)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6)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7)好学近乎知,▲,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8)牢骚太盛防肠断,▲。
(毛泽东《和柳亚子》)四、名句名篇默写 (8分)11.(1)凌万顷之茫然 (2)蟪蛄不知春秋 (3)只是当时已惘然(4)汩余若将不及兮(5)苔痕上阶绿 (6)直挂云帆济沧海(7)力行近乎仁(8)风物长宜放眼量南京市六校联合体期初测试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______,靡有朝矣。
(2)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
(3)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4)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
(5)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纫秋兰以为佩。
(7)敏于事而慎于言,_________________,可谓好学也已。
(8)判天地之美,_______________。
11.(1)夙兴夜寐 (2)欲辨已无言 (3)术业有专攻 (4)玉盘珍羞直万钱 (5)渺沧海之一粟 (6)扈江离与辟芷兮 (7)就有道而正焉 (8)析万物之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8月测试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屈原《离骚》)(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出师表》)(3)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写作专题根据(南京市、盐城市3月第二次模拟、扬州市3月阶段性检测(二)、南京师大附中一模试卷、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检测试卷、丹阳市 3月质量检测、南通市全真模拟试卷二、南通市全真模拟试卷三、南京市浦口区江浦高级中学校校内第二次模拟、盐城市大丰区南阳中学3月考前综合训练(一))语文试题汇编而成南京市、盐城市3月第二次模拟八、作文(70 分)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70 分)某开发商宣传,将在一商业区和住宅楼盘之间配建一所中学。
不少家长认为,学校应该远离商业区,给孩子一个纯粹的学习环境,周边最好没有餐饮、购物及娱乐场所。
也有专家认为,校园是“小学校”,社会是“大学校”,没有必要刻意切断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开发商则认为,学校建在住宅和商业区之间最合理,能解决就近入学问题,还可以促进社会繁荣发展。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学生龚明的身份完成写作。
1.给规划局写一封信,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合理建议。
2.写一篇“告家长书”,表明你的观点和态度,提出希望与建议。
3.给报社写一篇评论文章,负责任地表达你的观点和态度。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略扬州市3月阶段性检测(二)八、作文(7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自选。
生活中,处处有局限。
看不见是一种局限,看得见同样是局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具体考查话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
“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
所以解题的关键在于对话题的准确解读。
审题:材料的核心关键词是“局限”。
第一句指出“局限”在生活中的普遍性;第二句通过“看不见”和“看得见”两个方向相反却又互相补充的视角,证明“生活中处处有局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020级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学科参考答案1.D A项张冠李戴,原文“短板弱项仍集中在农民农村”,而“深度贫困地区与绝对贫困人口”是扶贫攻坚时期的短板。
B项因果倒置,原文说“乡村振兴将陷入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状态,物质丰裕不可能自动带来精神丰盈,进而会出现内生动力弱化、乡风文明衰退、凝聚力衰减,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会受到影响。
”C项于文无据,原文只是强调此项工作的重要,并没有“首要工作”之说。
2.B“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为加快城镇化提供条件”不是满足乡村振兴对人才的迫切需要,而是鼓励农民走向城镇。
3.C破解东北人才困境不只是乡村,也包括城市,因而不属于乡村振兴。
4.(1)论证层次清晰、逻辑严谨。
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首先总说乡村振兴起到关键作用,接着分别从三方面指出乡村振兴应遵循的策略,即应将乡村振兴全面融入国家与地方的政策体系并全方位推进;精准施策;着重落实三个重点方面。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回扣论点,提出希望。
(2)论证方法丰富多样。
采用了因果论证、假设论证、类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5.(1)乡村振兴需要精准的顶层设计。
需要国家与地方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政策体系并全方位推进;未来农业发展需要加快整个农食系统向高效、高值和绿色方向转型。
(2)因地制宜,绿色经济。
乡村振兴只有因地制宜才能行稳致远,当前特别需要找到适合各地的实践路径,充分利用好当地资源。
(3)可持续发展,提升农业产业结构。
为提升农业韧性、实现低碳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农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和结构转型。
(4)鼓励人才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培养本乡本土人才并激发其内生动力至关重要,同时引导城镇人才下乡,才能满足乡村振兴对人才的迫切需要。
6.B养鸟不是“生活失去方向”,是父亲重拾生活信心,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一种手段。
7.A环境描写为父亲的出场做铺垫,没有推动情节发展。
8.①表层含义:父亲花了许多精力和钱财从各地动物研究所进口鸟蛋,用进口的母鸡孵出来的鸟;②象征着父亲。
默写专题江苏省2022届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考试试卷1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
(2)李密在《陈情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3)李白《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极写光阴易逝、人生短暂,真是妙笔生花。
江苏省2022届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考试试卷2(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运用对比来论证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从而说明能否以诚相待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关键,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中,感慨时光飞逝难以追赶,表达时不我待更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庭坚在《登快阁》中巧用典故,分别运用伯牙断琴和阮籍青白眼之事抒写自己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2022届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考试试卷3(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竭诚相待而不傲物远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的手法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皇的奢靡是建立在百姓的痛苦之上,连一丝一毫都要掠夺,却从来不加珍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江苏省2022届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考试试卷4(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写作专题天一中学八、作文(7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我们总是在寻找这样的突破口:学业获得更大成功,经济获得跨越发展,科技获得超越寻常的进步。
突破口,有时能找到,有时始终不见踪影。
这就是人生的状态。
21. 略。
参照2019年江苏高考作文评分要求执行江苏省百校联考高三年级第三次考试八、作文(7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在后面紧跟着向同一方向行动叫跟。
跟,可能步调一致,可能少走弯路,可能快速到达目标,也可能失去自我。
世界上的许许多多的人或事大多这样。
八、作文(70分)21.略扬州中学八、作文(70分)21. 根据材料,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树木因为扎根于深厚的土壤,才会越长越茂盛;人因为懂得扎根,才会成就生命的精彩。
略南通市八、作文(7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自选。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礼记.大学》)科学世界是无穷的领域,人们应该勇敢去探索。
(童第周)让一切未发现的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
(牛顿)南京市十校八、作文(70分)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可能,就走在时代的前面;如果不能,那就同时代一起前进;但是决不要落在时代的后面。
你对以上材料有怎样的体验或看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略常熟中学六、作文(70 分)21.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处处有镜子,除了一般的镜子,人、事也都可为镜。
通过不同的镜子,我们可以整理衣装,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与成长,还可以看到时代的变迁与发展……略六校联盟202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学情调查八、作文(7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20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倒觉得附庸风雅也不全是坏事,因为这正显得风雅当道,风雅有“善势力”,逼得一般人都来________。
附庸风雅者多半是后知后觉,半知半觉,甚或不知不觉,但是他们不去学野蛮,却来学风雅,也总算________,有心向善,________。
A. 攀比见机行事无可厚非B. 攀附见机行事无可非议C. 攀比见贤思齐无可非议D. 攀附见贤思齐无可厚非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这是苏东坡最难过最沮丧的一段时光,说也奇怪,这位大诗人在最难过的日子却写出了最好的诗歌。
________在诗里不但可看到宁静满足,还有与自然的浑然一体,以及对自然的静谧喜悦。
①此时愤怒与苛酷的火气已无,只剩下安详平和与顺时知命的心境。
②显然和他在杭州年轻时之富有火气大为不同了。
③按照中国标准,他的诗到这时才达到完全成熟的地步。
④甚至他对自然之美的喜悦与生活乐事的享受,也比以前更洒脱而不执着。
⑤他对陶渊明的诗越发爱好,那首《西斋》和陶诗相比,简直可以乱真。
A. ③①④②⑤B. ③⑤②①④C. ⑤①②④③D. ⑤②③①④3. 下列诗句所写的节气,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蒹葭白露早纷纷,上下参差意象分。
②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③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④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
A. ②③①④B. ②③④①C. ③②①④D. ③②④①4. 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一扇晴窗,在面对时空的流变时飞进来春花,就有春花;飘进来萤火,就有茧火;传进秋声,就来了秋声;侵进冬寒,就有冬寒。
闯进来爱情就有爱情,刺进来忧伤就有忧伤,一任什么事物到了我们的晴窗,都能让我们更真切地体验生命的深味。
A. 生命就像四季一样,有繁盛也有衰败,有欢乐也有忧伤。
B. 直面纷繁的现实,向世界敞开心扉,才能收获圆满人生。
C. 要保持心灵的晴明,用心去感受生命中所经历过的一切。
D. 时空的流变,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幻莫测,人生多姿多彩。
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临川县古永安寺复寺田记(明)汤显祖天下有闲人则有闲地,有忙地则有忙人。
何谓忙人?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此皆天下之忙人也,即有忙地焉以苦之。
何谓闲人?知者乐山,仁者乐水,此皆天下之闲人也,即有闲地焉而甘之。
甘苦二者,诚不知于道何如,然而趣则远矣。
朝市之积,则有田庐;山水之馀,则为寺观。
故寺观者,忙人之所不留;而田庐者,闲人之所不夺也。
临川古为名郡,五峰、三市在焉。
三市者,市也。
五峰之间,闻有观九,寺十三。
盖入明以来,大为忙人割夺尽,乃至稗粥无所。
而古永安寺境界岿然独完.,其田则大半无有矣。
邑侯袁公起于蕲、黄,来宰于兹。
披图而叹日:“临川人之憎闲人也,一至此乎!有能从吾言而反其田者,吾徒也。
”于是郡弟子刘某首籍.所买田若干亩,上之侯以归于寺,侯为欣然。
而适是时,有僧大千购得南都藏经以至,而尊置之寺。
侯曰:“有其书矣,而无其人何?”于是有浮梁僧水月,精心苦行,通于评唱之义,适来寓斯。
人士与游,始知有所谓宗门者。
久之,长干寺僧大初来讲《莲华经》,听者千余人。
得田而食,无不欢喜赞叹,曰:“此固我侯之福田也。
”嗟夫!当忙人之急得此田也,岂不曰彼无父母妻子之属,先王所禁游民者,吾非真有所憎利其田,姑以蕃其种类云耳。
嗟夫!此所谓夺闲人之物以将养忙人也,固一其说。
然试以语彼,使天下皆忙人而无一闲人,皆忙地而无一闲地,则亦岂成其世相也哉!且今所从游于二氏者,彼亦有所业,非所禁游民也。
如其为游民,法固禁之久矣。
所惜者,游人之非游,而闲人之未尝闲也。
非闲非游,不可以涉道。
如以食百千万人之闲者夺以养百千万忙人,其必无冀于有道者矣,则亦蕃其种类而已。
然则侯所为存寺者,或不在田而在道。
饭器无殊.,香色有异。
后之游闲往来食于兹田者,其亦有感于侯之弘愿云。
(选自《汤若士小品》,有删节)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而古永安寺境界岿然独完.完:完好B. 于是郡弟子刘某首籍.所买田若干亩籍:登记C. 姑以蕃.其种类云耳蕃:捍卫D. 饭器无殊.,香色有异殊:不同6.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作者认为天下有闲人也有忙人,朝市的忙人忙于积累财富,闲人纵情山水着意寺观,两者志趣不同。
B. 临川县原来有很多的寺观,但后来忙人将寺观田产掠夺殆尽,大多寺观景象衰败,僧人稗粥无所。
C. 僧人大初在长干寺讲习《莲花经》时,听众有上千人,都能得到寺田的供给,大家非常感激袁公。
D. 作者非常看重悠游闲适的状态,他认为把供养闲人的财富掠夺去供养忙人,是不利于道的弘扬的。
7.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 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此皆天下之忙人也,即有忙地焉以苦之。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临川人之憎闲人也,一至此乎!有能从吾言而反其田者,吾徒也。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古永安寺的复兴有哪些体现?请根据第二段简要概括。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泊凫矶江馆赵嘏风雪晴来岁欲除,孤舟晚下意何如。
月当轩色湖平后,雁断云声夜起初。
傍晓管弦何处静,犯寒杨柳绕津疏。
三间茅屋东溪上,归去生涯竹与书。
9. 诗歌颔联和颈联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它们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1) 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2) 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3) 问君西游何时还,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4) ______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5) __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6) 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7) 己欲立而立人,________________。
(《论语·雍也》)(8) ________________,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病起书怀》)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主角陈彦忆秦娥突然那么想回她的九岩沟了,她就坐班车回去了。
她已经很久没回来过了。
家里除了老爹,全都进了省城了。
本来她也是想把老爹接进城去的。
可爹说要守老房子、守老屋场、守老坟山。
娘说:“你爹主要是舍不得他那一摊子皮影戏呢。
”还没到易家老屋场,忆秦娥就听到了锣鼓闹台声。
敲得很专业,很讲究。
甚至让她有些疑惑,哪里会有这样讲究的锣鼓敲家呢?有老汉、老婆子、娃娃们,在陆陆续续朝易家老屋场赶着。
突然,有人认出了忆秦娥,一条沟里就迅速沸腾了。
连各家各户的狗,也都跟着主人跑出来,对着不明真相的事体,乱叫乱咬起来。
终于,忆秦娥在几十个老汉、老婆子、娃娃的簇拥中,回到了易家老屋场。
第一个映入眼帘的,竟然是她舅胡三元。
没想到,他已回九岩沟老家了。
他是跟她爹一道,支起了这个皮影摊子。
她突然发现,舅老了。
老得满头白发,几乎没有一根青丝了。
在正规剧团,武场面一般最少都由五六个人组成。
而在这里,七八样乐器,全都是她舅一人操作着。
除板鼓、战鼓、大鼓外,还兼吹着唢呐、管子。
忆秦娥的出现,让整个易家老屋场立即轰动起来。
她舅是因为敲打得太投入,没有发现她。
她爹果然是老了,老得把两颗门牙都丢了。
她问爹:“门牙怎么没了?”气得他爹直抱怨说:“问你舅去,问你那个死舅去。
”原来爹的两颗牙,也是让舅在排练时,拿鼓槌无意间敲掉了。
舅是嫌他把小锣“喂”慢了半拍。
气得爹当时还跟她舅打了一架。
但一想到皮影摊子得用人,尤其是像她舅这样的好把式、大把式。
不用,找谁去?爹最后只好忍了。
爹说:“你这个死舅,又能拿他咋的?把他告到派出所,抓到局子里去?可他毕竟是我的妻弟、你的亲舅呀!一辈子可怜的,都坏在这‘瞎瞎起手’上了,他是敲了一路的板鼓,也敲了一路的牙,还坐了一路的牢。
老了老了,回到九岩沟,我还能再把他送到法院去?现在好了,就让他一个人敲。
咱这摊摊,也养不起那么多下手。
要敲,除非把他自己那一嘴狗牙,全敲掉算了。
”这天,他们唱的是《白蛇传》。
当满九岩沟的人,知道省城名角忆秦娥回到老家了,并且还要“亮几嗓子”时,很快,就把莲花岩、三叉怪、五指峰、七子崖的人全都招了来。
村上还烧燃了多年没用的汽灯,一下把个易家老屋场照得明光光、亮晃晃的。
连那些已经失明多年的老人都说:“亮,今晚咱九岩沟真亮堂!”西湖山水还依旧,憔悴难对满眼秋。
霜染丹枫寒林瘦,不堪回首忆旧游……忆秦娥唱得声情并茂,眼含热泪,她舅敲得精神抖擞,气血贲张。
她随便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移步,一个呼吸,一个换气,一个拖腔,甚至一个装饰音,她舅都能心领神会地给以充满生命活性与艺术张力的回应。
那是高手对高手的心灵点化,是卯头对榫口的紧致楔入,是门框对门扇的严丝合缝,是老茶壶找见了老壶盖的美妙难言。
好唱家一旦与好敲家对了脾气,合了卯窍,那简直就是一种极高级的唱戏享受了。
这种享受,他们舅甥之间过去是有过好多次的,但哪一次都没有今天这般合拍、入辄、筋道、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