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股文对明代前期戏曲创作的影响_以_香囊记_的骈偶倾向为例

八股文对明代前期戏曲创作的影响_以_香囊记_的骈偶倾向为例

八股文对明代前期戏曲创作的影响_以_香囊记_的骈偶倾向为例
八股文对明代前期戏曲创作的影响_以_香囊记_的骈偶倾向为例

2011年3月 河北学刊 M ar .,2011

第31卷第2期 H ebe iAcade m ic Journal

Vo.l 31 No .2

八股文对明代前期戏曲创作的影响

以 香囊记!的骈偶倾向为例

马琳萍,朱铁梅

(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5)

[摘 要]八股文对明前期戏曲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香囊记!上。通过对 香囊记!与八股文文本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正如徐渭所言, 香囊记!的对偶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八股文移植而来的。邵璨通过对前腔体制的创造性改造实现了这种移植。

[关键词] 香囊记!;八股文;对偶;前腔

[作者简介]马琳萍(1970 ),女,河北省定州市人,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戏曲研究。

朱铁梅(1965 ),女,辽宁省沈阳市人,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7 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11)02-0116-04 [收稿日期]2010-10-10

八股文对明前期戏曲创作的影响问题由徐渭在 南词叙录!中提出。他说:?以时文#为南曲,元末,国初未有也,其弊起自 香囊记!。?

[1](P243)

并且认为 香囊

记!模仿八股文进行创作的主要表现是?好用故事作对

子?[1](P243)。徐渭之后的四五百年间无人对此论断作过回应,更谈不上对其表现加以讨论。20世纪初,胡适在 缀白裘序!中首次提及此命题,并用它来评价明清的所有传奇:?明朝的大名士徐文长曾批评邵文明的 香囊记!,说他是%以时文为南曲&,其实,这一句话可以用来批评一切传奇。?

[2](P438)

其后,周贻白对胡适之说

进行了反驳,认为?以时文为南曲?主要指内容:?%以时文为南曲&,决不单是文章的形式方面使用 诗经!或杜诗语句入曲及用故事作对子,主要的是以揣摩经义而作文的主旨应用到传奇方面来宣扬礼教。?

[3](P244 245)

钟书则认为徐渭评指的是词藻:?徐青藤 南词叙录!论邵文明 香囊记!,即斥其%以时文为南曲&,然尚指词藻而言。?

[4](P32)

可见,目前曲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莫衷

一是,尚停留在感觉推测的层面,对徐评及事实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既没有提出来,更没有落实到戏曲及八股文的文本层面作具体深入的比照分析。

实际上,?用故事作对子?包含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修辞层面的用典;二是语言形式层面的对偶。关于用典,笔者已有专文论述?,这里只讨论对偶问题。

众所周知,?体用排偶?(是八股文的文体特征之一。那么, 香囊记!中的?对子?是否真如徐渭所说从八股文移植而来?如果是,这种移植又是怎样进行的?另外, 香囊记!与明前期其他两出戏曲 琵琶记!、 五伦全备记!有着明显的模仿与承继关系,为什么徐渭要断定?以时文为南曲,元末,国初未有也,其弊起自 香囊记!??在此,本文拟在与明前期其他戏曲相互参照的基础上,用文本细读的方式,通过 香囊记!与八股文的比较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一、 香囊记!对偶的形式特点

对偶作为一种通用型修辞方法,它的基本要求是:出对句句子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完全相同,相同位置句子成分的词性、词类大致相当。完全符合此标准的对偶通常被视为严对或工对,不同程度背离此标准的对偶则被视为宽对。

116

#?(?时文?指时下流行之文,通常指科举应试之文。因考试内容不同,不同朝代时文所指亦不同。唐代指律赋,宋代指律赋、论策或经义,明清则指四书义、五经义,即今所谓八股文。袁枚 与俌之秀才第二书!云:?昌黎所称下笔大惭者,诗赋也,唐之时文也。文文山 跋李龙庚墓志!云:%今虽圣贤不能不为时文,然非其心之所安,故苟足以讫实则已矣。&此策论也,宋之时文也。?(袁枚: 小仓山房诗文集!卷31,第186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商衍鎏云:?八股文即制义,或曰时艺、时文、八比文,又有称之为四书文者,以题目取于四书也。?(商衍鎏: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227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

参看拙作 从用典看?香囊记+对八股文的模仿与借鉴!(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明史)选举志二!:?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 易!、 书!、 诗!、 春秋!、 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明史!,第1693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骈体文中的对偶就是标准的严对。一般戏曲中的对偶在两句对的基础上虽出现了三句对、四句对等诸多名目,但对偶的基本要求并未改变。王骥德曲律!卷二论对偶!说:?对句需要字字的确,斤两相称方好。?[5](P126)?斤两相称?即字数、结构、词性、词类等的大致相当。

香囊记!中的对偶有很少一部分是严对。例如,?李密陈情,犹怀乌鸟之思。皋鱼出仕,至有风木之恨。?[6](第4出逼试!)?公孙刎而程婴佐赵,召伯死而管仲匡齐。?[6](第31出潜回!)等等。很明显,这类对偶与骈体文及一般戏曲中的对偶完全一致,所以很难说它们是从八股文移植而来。

但是,在香囊记!中,数量最大、最有代表性的对偶方式却是宽对。它有一定的对偶之形,却又不完全符合对偶的基本要求。因为它是利用前腔曲子的重复而形成的曲与曲之间的对偶,所以笔者把这种对偶称为前腔式对偶。其表现形式特点如下:

首先,这种对偶很少表现为单句间的短对,更多表现为句群间的长对。它借助前腔曲子的重复而形成,曲牌有几个句子就会形成几句间的对偶。如第二十五出辞婚!:?,解三酲?天涯彩衣思报本,空含泪望孤云。归迟恐怀风木恨,不得高堂终养亲。还思忖,总然是天长地久,怎负亲恩。 ,前腔?他乡锦衣思补衮,空回首望风宸。孤衷自持臣子分,不得当朝亲事君。还思忖,总然是天高日远,怎负君恩。?[6](第25出辞婚!)两只重复的曲辞间形成连续七句的长对。其次,这种对偶除去两组句子相对以外,还有三组、四组甚至五组句子相对的情况出现。有几支重复的前腔曲子就会形成几组对句。例如,第二出庆寿!中的,锦堂月?组曲,以四支重复曲子形成宽对的关系。再者,这种对偶不追求出对句字数、结构的完全一致,而是整齐之中有错落;也不避字、词、甚至句的重复,在重复之中显示出一种回环照应的关系。例如,第三十二出媾媒!,以三支曲子相对,其中有:?,六幺令?相如未得遇文君,空思慕卷中人。 ,前腔?桃园有路可通津,何难会景中人。 ,前腔?豪门欲与缔朱陈,凭传语意中人。?[6](第32出媾媒!)?卷中人?、?景中人?、?意中人?,在内容上与前句典故对应分别有所指,形式上又有重复之处,重意对而不重形对的特点很明显。又如,第二十九出邮亭!,以两组前腔分别相对,其中有:?,集贤宾?心似捣,为子妇离多愁少。 ,前腔?心似捣,为手足离多愁少。 ,莺啼序?心似捣,为骨肉离多愁少。 ,前腔?心似捣,为子妇离多愁少。?[6](第29出邮亭!)中间只置换两个字,基本上是整句间的重复。

由此可见,香囊记!的宽对在对偶形式上很不严格,呈现出一种似对非对的面貌。这已经与骈体文及一般戏曲中的对偶大异,而向着八股文之?体用排偶?#迈进了。

二、八股文对偶的形式特点

八股文的行文方式是骈散相间。其中的骈即是排偶,主要出现在比、股之中(扇题出现在扇中),是八股文的主体部分。虽然八股文排偶的使用因人、因时、因文风而异,但亦以宽对为基本特征,形式上与香囊记!的前腔式对偶甚为相似。

(一)在八股文中,既有单句间的短对,也有句群间的长对,但总体上以后者居多。在单题(指题目只有一个独立完整的意义)中,虽然从两比到四比甚至更多,比数有所不同,但都要求长对短对相间。也就是说,至少要有一半的比数是长对。如王鏊的名作百姓足,君孰与不足![7](化治四书文!卷3),只后比是两句短对,而提比、中比为四句长对,束比为七句长对。在扇题?中,全部是两个以上句群的长句对。如陈献章古之为关也一章![7](化治四书文!卷6),以?古之为关?与?今之为观?各为一扇,是长达十七句的句群对。

(二)在八股文中,在两两相对的形式外,有三组、四组、五组句子并列相对的情况出现。如三扇题,便是以三组句群并列相对,分别阐发相对举的三层意思。四扇、五扇依此类推。如王鏊的大国地方百里 三节![7](化治四书文!卷6),起讲后,便以三大扇分论?大国?、?次国?、?小国?,每扇一百三十字左右,三扇长对,形成鼎足之势,分别阐述三种土地制度的异同,意对的痕迹很鲜明,句式的错落、重复也很突出。又如,李东阳由尧舜至于汤 三节!文[7](化治四书文!卷6),起讲以后便以三大扇相对,接连阐发?自尧以至于汤?、?自汤至于文王?、?自文王至于孔子?儒家之道薪火相传的三个阶段,构成一个完整的道统说。两篇八股在对偶上都表现出重意对而轻形对特点,正是典型的八股扇对之法。

(三)八股文的排偶不追求出对句字数、结构的完全一致,不避字词甚至句的重复,而且有意追求这种重复,以起到加强语意、回环相应的作用。这便是当行本

117

.文学评论.

#?八股文的?排偶?是我们今天意义上排比与对偶的结合,而不同于一般的对偶。它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排比的形式特点,如形成对偶的句子句数

不限,不避重复等。

指二扇、三扇、四扇、五扇题。主要是以章节中的排句为题,题目本身包括两层以上对举的意义,要求分扇而对,称为扇题(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235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

色的八股风味。以钱福春秋无义战一章![7](化治四书文!卷6)文为例来看。提比:?然或讳不书败,或虽败不讳,其辞不同,要皆随事以示讥而已,以为合于义而许之者谁与?或称人以贱之,或称师以讥之,所书不同,要皆因文以见贬而已。以为合于义而许之者谁与??两句字数结构全不相同,并以最后一句的完全重复见回环相应的效果。中比:?天下有大分,上下是已。天下有大权,征伐是已。?后比:?然其分也,不可得而犯也。其权也,不可得而僭也。?这两比句式完全一致,只置换关键的几个字以见意义的不同。

由此可见,八股文的排偶形式是极其灵活的。整齐之中有错落,重复之中显出回环照应,在宽松的形对中显示出意对的严格。

三、香囊记!的意对与八股文的意对

正如刘熙载艺概)经义概!所言:?立柱须明三对,大抵言对不如意对。?[8](P177)重意对而不重言对、形对,是八股文排偶的突出特点。从以上举例分析可以看出,香囊记!正是借鉴了这一点来形成自己的对偶体式。香囊记!意对的具体方法如下:

其一,围绕所要阐发的五伦义理来设置前腔曲子的数目。或有几人就设几曲,每人一曲,从不同方面分唱,或由一人从不同角度主唱。其二,通过加强前腔曲辞之间的逻辑关系,强化其意义的相称或相对。使其或正反,或虚实,或顺逆,或分合,从多角度、多侧面阐发同一问题。例如,第三出讲学!,旨在阐发为学尚志之道。故设置四曲,让四人从不同角度发表意见,形成衬托对举的关系,净的狂傲自大,丑的放荡轻狂,末的急功近利,均从反面与生的温良恭俭、明理重义的为学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目的是为了突出张九成的为学尚志之道。又如前边举到的庆寿!中的,集贤宾?四曲。生外旦贴四人分别从不同角度表达庆寿之意。张九成作为长子首唱,是祝寿之起,总说要向乌鸟一样报答慈母之恩的心愿;张九思从兄弟角度次唱,承兄长之愿,表达要协助兄嫂,定省晨昏侍奉母亲;邵贞娘作为儿媳再唱,换一个角度,从家和万事兴的角度来祝寿;最后,由张母从教子成名、显耀门庭的角度总结收束整套曲辞。四支曲子起承转合,互衬互补地展示出慈孝方方面面的内容。

这些意对之法对八股文借鉴的痕迹十分明显。意对之法在八股文论中称为股法。唐彪读书作文谱!卷七云:?文章大法有四:一曰章法,二曰股法,三曰句法,四曰字法。四法明而文始有规矩矣。?[9](卷7,P84)而章法、股法、句法在意对这个层面上往往交叉牵连,所以意对之法就成为八股文创作的基本大法。其内容相当庞杂,此只就与本文相关者择要论之。

首先,在四比之间,八股文意对讲求起承转合,分合有序,回环照应,层层递进。艺概)经义概!云:?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合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兼顾起合也。??柱分两义,总须使单看一比则偏,合看两比则全。若单看已全,则合看为赘矣。?[8](P177)

其次,在股与股之间,八股文意对十分讲究二元对称互补原则。顾炎武说:?每四股之中,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其两扇之格,则每扇之中各有四股,其次第之法亦复如之。故今人相传谓之八股。?[10](P594)艺概)经义概!云:?章法之相间,如反正、浅深、虚实、顺逆皆是。句法之相间,如明暗、长短、单双、婉峭皆是。?[8](P181)刘熙载还进一步把八股文的出对句方法总结为七法,具体包括反正之法、分总之法、浅深虚实之法、开合之法等,完全是根据二元对称互补原则而来。

很显然,香囊记!的种种意对之法,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受到了二元对称互补原则及其思维方式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香囊记!中的?对子?很大程度上是移植八股文的排偶而来。徐渭所说并非虚言。那么,这种移植是怎样进行的?与明前期其他戏曲相比,邵璨又是怎样对旧有的传奇体制进行了改造?这是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

四、邵璨对前腔体制的改造

前腔,是传奇在音乐编排上的一种主要方法,具体指作者接连重复运用同一曲牌来制曲,在重复的曲子前不再标注曲牌名,而以[前腔]代之,或者以[又]来标志。它是传奇乐曲体制的主要特点之一。邵璨正是通过改造旧有的前腔体制才实现了对于八股文排偶的借鉴,最终使前腔由纯粹的制曲方式转变成为适合说理议论的行文方式。

(一)与前代曲家相比,邵璨使用前腔的力度明显加大。笔者对香囊记!与前代戏曲的用曲总数及其中的前腔曲数分别作了统计:拜月亭记!共四十出,用曲约305支,前腔曲约163支,占总曲数的53%;荆钗记!共三十五出,用曲约283支,前腔曲约204支,占总曲数的72%;琵琶记!共四十二出,用曲约348支,前腔曲约234支,占总曲数的63%;五伦全备记!共二十九出,用曲约310支,前腔曲约201支,占总曲数的65%;香囊记!共四十二出,用曲约279支,前腔曲约204支,占总曲数74%。如果把香囊记!与琵琶记!独立出来作更细致的比较,则会有进一步的发现。琵琶记!四十二出中,全用前腔的场次是三出,只有一支变曲其余全为前腔的场次是九出,二者相加占到全剧

118

河北学刊 2011)2

的29%,接连使用五支变曲以上的场次是五出;香囊记!四十二出中,全用前腔的场次是五出,只有一支变曲其余全为前腔的场次是十四出,二者相加占到全剧的45%,接连使用五支变曲以上的场次为零。

对以上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与前代戏曲特别是与其极度仿效的琵琶记!相比,邵璨用曲的总数在大大降低,而使用前腔的总数及频率即曲子的重复率有了明显提高。这只能说明,邵璨的注意力从音乐曲牌的创新求变转向了曲辞的经营构建。这是作品更趋于案头化、文雅化的一个显见的标志。在这个过程中,对前腔曲辞的改造成为邵氏写作的重点。

(二)与前代作品相比,邵璨强化了前腔这一乐曲体制曲辞上的意义。

在邵璨之前,前腔只是作为一种纯粹的制曲方式被使用,仅具备单纯的音乐意义。所以,在前代戏曲中,前腔曲子虽然在曲调上完全相同,但并不强调在曲辞字数上的齐整和内容上的逻辑联系。邵璨则改变了这一点,大力强化了其曲辞上的意义。为此,他进行了三个步骤的改造:1 在句式上,截多补少,促作整句,使整套前腔曲子的曲辞趋于整齐。2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赋予其一定的对偶之形。3 强化前腔曲辞之间的逻辑联系,使其或正或反,分合有致,成为阐发五伦义理的有效手段。

其中,最关键的步骤是句式的整齐化,它是形成对偶的必要条件。而整齐化最显见的标志是所有前腔曲辞曲有定句、句有定字,字句数目大体一致。为了说明问题,笔者对香囊记!与荆钗记!、琵琶记!、五伦全备记!作了细致的比较,方法是从它们前二十出中取出逢五、逢十场次中的第一套前腔曲,比照每一曲每一句的字数。结果很明显,香囊记!前腔句式的整齐化程度是最高的,做到了所有前腔曲子句数、字数的高度一致。而其他几部传奇要么曲无定句,要么句无定字,在句式上都呈现出长短错落,参差不齐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香囊记!才具备了形成前腔式对偶的先决条件。由此,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徐渭所谓?以时文为南曲?之弊起自香囊记!而不是为香囊记!极度仿效的琵琶记!或五伦全备记!的原因。

总之,邵璨在对传奇前腔体制进行整齐化 形对 意对三级跳式的改造之后实现了对八股文排偶的借鉴与移植。这一改造的直接后果是,香囊记!的前腔体制由纯粹的制曲方式转变成为适合说理的行文方式,这就迈出了它对八股文这一议论说理文体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全方位借鉴的第一步。由此可以看出八股文对明前期戏曲创作发生影响的具体轨迹。

[参考文献]

[1]徐渭.南词叙录[A].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M].北

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2]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补遗[M].济南:齐鲁书社出

版社,1989.

[3]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4]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补订本.

[5]王骥德.曲律[A].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M].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6]邵璨.香囊记[A].毛晋.汲古阁六十种曲(第一集)[M].北

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

[7]方苞.钦定四书文[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刘熙.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9]唐彪.读书作文谱[M].长沙:岳麓书社,1989.

[10]顾炎武.日知录[M].长沙:岳麓书社,1996.

Looki ng at the Im pact of E i ght-part E ssay O ver the Creation of

E arl y M i ng Dra ma Through Antithesis T endency of?X iang N ang-ji?

MA L i n-p i n g,Z HU T ie-m ei

(D epart m ent of Chinese&L iterat u re,Shijiazhuang C ollege,Shijiazhuang050035,China)

Abst ract:The m a i n perfor m ance of I mpact o fE i g ht-part essay over dra m a o fM i n g Dynasty earlier peri

od is?X iang N ang-ji?.Thr ough w ith the co mpari n g and ana l y si n g of the e i g ht-part essay and?X iang

N ang-ji?,we can fi n d ou,t j u st li k e w hat Xu W ei sa i d,the parallelis m and antithesis of?X iang Nang-

ji?w as transplanted fro m the eight-part essay s'paralle lis m and an tithesis to a great exten.t Shao Can re alized this k i n d of transp lantati o n through the creati v e transfor m ati o n to the legendary q ianqiang syste m.

K ey W ords:?X iang Nang-ji?;The eight-part essay;Antithesis;Q ian Q iang

[责任编辑、校对:马春香]

119

.文学评论.

中国股市大事记(1984.11—2009.12)

中国股市大事记(1984.11—2009.12) 序言 本大事记是为写作小说《沪吉诃德和深桑丘——戏说中国股市二十多年》做准备而编。从最初的股市——静安柜台市场到2009年是23年。如果从上海交易所成立的1990年开始算是19年。 我参看了网友“悠悠白云”收藏的帖子《中国大陆股市17年大事记》1,但是找不到作者。笔者也看过网上转载的张志雄的《中国股市17年》2以及其他一些文章。在定稿之前,我看到了阿奎的《喧哗与骚动——新中国股市二十年》3。该书史实较为详尽,我参考阿奎的书为本大事记添加了一些内容(一千多字)。小说中前几节内容(1988-1991)的写作也参看了阿奎的书。本人在此向以上作者致谢。本大事记还包含关于法人股市场、柜台市场、H股市场、次贷危机等内容。各种恶性事件也是本大事记重点,笔者希望本大事记是到目前为止恶性事件最全的大事记。技术上,笔者将前后关联的事件尽可能地放在一处叙述。另外,笔者还提供了《沪深股市走势图1990.5—2009.5》(参看封底),同时减少了行情的文字叙述。希望本文有助于读者对中国股市的认识和理解,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1991年及之前 (1) 1984年11月14日,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小飞乐”股票发行。小飞乐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只股票。1986年11月,邓小平接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林,赠送了一张飞乐音响的股票。虽然有报道说深宝安和北京天桥成立股份制企业更早,但是发行股票,小飞乐在先。 1 行情和政策叙述较多,忽略了一些重大事件,比如德隆事件。见https://www.doczj.com/doc/1d14712032.html,/blog/static/ 3063229520089972310607/。 2 分析讨论有深度,作者经历的事件突出,但是作为大事记,内容缺很多。离股市较远的铁本事件反倒被重点讨论。见https://www.doczj.com/doc/1d14712032.html,/bbs/dispbbs.asp?boardid=57&id=163747和https://www.doczj.com/doc/1d14712032.html,/ viewthread.php? tid=226761&page=1&authorid=59936。 3 阿奎. 喧华与骚动——新中国股市二十年[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影响音乐剧行业发展的几大外因

影响音乐剧行业发展的几大外因 (2013-09-13 22:16:29) ▼ 标签: 分类:产业解读 音乐剧 妈妈咪呀 猫 产业 文化 这些年来,业界一直在谈论和期待着音乐剧的春天。春天的标志是什么?大约得有一个量化的指标。以个人的看法,至少偌大的中国,五部音乐剧同时上演,或者至少,一个城市里,三部音乐剧同时上演,连演三个月以上。做到这些,大约算得上音乐剧的春天吧。事实上,这些指标虽然只是一些预设,却不苛刻,百老汇与伦敦西区不能比,即便国与日本,也早已将这些指标远远地超越了。 前一段时间看文章,谈到互联网行业很多强大的跨国公司,如雅虎、谷歌、易趣等,纷纷在中国遭遇落败,而且都败给了本地同质化的公司。这些声名显赫的跨国公司,在其他国家发展得大多兴旺,唯独在中国落败,是何原因?如果只是一两家,也许是经营问题,但集体落败,不免令人感到与“更大的因素”有关了。 由此联想到音乐剧行业近些年来的发展,似乎也碰到这样的问题——作为西方舶来品的音乐剧及其运作模式,在中国多少有些水土不服。拿来说吧。十几年来,引进多部海外经典音乐剧,证明了其市场是全国最好的,为此很多公司萌发了在开始音乐剧产业化的雄心壮志。可多年过去,无论原创还是本土化,大型音乐剧能长演三个月以上的一部也没有,更不用说三部大戏同时长演了。也就是说,的音乐剧产业还远未成型,其他城市更不用说了。 值得留意的是,一家落户本地的音乐剧制作公司,两年里陆续推出《妈妈咪呀》和《猫》中文版,第三年又推出改编自国的音乐剧《寻找金钟旭》和《公主的盛宴》中文版。这一系列举措,可谓成果丰硕、阵势不小。但是,如果将其反响与当年亚洲各国相比较,会发现巨大差异。30年前的日本与十几年前的国开始音乐剧本土化的时候,属于爆发式增长,即一经上演后,多个城市长演不衰,随即音乐剧的产业模式开始落地生根,枝繁叶茂。而我们的音乐剧本土化的反响,相比就小得多,更谈不上爆发式。首轮演出一两个月,依靠一系列宣传,尚有不错反响,到了第二轮,情况便会明显弱于前一轮,到第三轮,会更弱,显得后继乏力。换句话说,我们的音乐剧环境缺乏惯性消费,只要不大做宣传,就难以引发市场长期自发购票的状况。

戏曲主持词

戏曲主持词 各位来宾、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晚上好! 在我们迎来建党85周年之际,今晚,由尉犁县新世纪戏曲艺术团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豫剧专场晚会。近几年来,我县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上不忘“发挥特色文化,培养民间文艺”,使传统戏曲在尉犁耀出烁烁光芒。新世纪戏曲艺术团成立于2002年,共有演员20人,一直以来都得到了县委、县人民政府及广大群众的关心与支持,并在文体部门的扶持下茁壮成长。几年来多次参加全县文艺汇演,每次都能得到戏迷们的认可。为了庆祝建党85周年,也为了让喜欢戏曲的朋友们过足戏瘾,艺术团的演员们精心排练了今晚的节目。 首先大家将欣赏到的是由马爱琴、张献玉、张国梅、胡素霞、李兰英、赵金凤、魏租臣、姜玉莲等人为大家带来的全场戏《辕门斩子》,请欣赏。 一场《辕门斩子》让人听得十分过瘾,也显示了演唱者们扎实的演唱功力。 下面由艺术团小演员张蕊蕊为大家带来一曲《唢呐独奏》,大家欢迎。戏曲节目主持词2018戏曲主持词(2)|返回目录 1. 各位来宾、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晚上好! 在我们迎来建党85周年之际,今晚,由×××新世纪戏曲艺术团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豫剧专场晚会。近几年来,我县在加强精神

文明建设上不忘“发挥特色文化,培养民间文艺”,使传统戏曲在尉犁耀出烁烁光芒。新世纪戏曲艺术团成立于2002年,共有演员20人,一直以来都得到了县委、县人民政府及广大群众的关心与支持,并在文体部门的扶持下茁壮成长。几年来多次参加全县文艺汇演,每次都能得到戏迷们的认可。为了庆祝建党85周年,也为了让喜欢戏曲的朋友们过足戏瘾,艺术团的演员们精心排练了今晚的节目。 首先大家将欣赏到的是由马爱琴、张献玉、张国梅、胡素霞、李兰英、赵金凤、魏租臣、姜玉莲等人为大家带来的全场戏《辕门斩子》,请欣赏。 一扯辕门斩子》让人听得十分过瘾,也显示了演唱者们扎实的演唱功力。 下面由艺术团小演员张蕊蕊为大家带来一曲《唢呐独奏》,大家欢迎。 感谢张蕊蕊的精彩演奏,下面请欣赏由胡素霞为大家带来的《五世请缨》中的选段《一家人欢天喜地把我请》。 一曲《一家人欢天喜地把我请》唱腔曲调婉约,情感细腻,耐人回味,让戏迷们看的入迷,听的过瘾。 下面请欣赏由李兰英为大家带来的唱段《穆桂英挂帅选段:校场点兵》。 一曲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校场点兵”,是穆桂英在校场点兵遣将时的一段唱,充分体现了穆桂英的踌躇满志和精忠报国的热血情怀,唱腔高亢清亮,铿锵有力。

20年100只大牛股的启示

20年100只大牛股的启示:更长的山坡足够湿的雪 2010年12月04日黄婷第一财经日报 在当前的经济转型期,大市值的公司将会从新兴产业、医药、消费行业中涌现出来 巴菲特说投资如同滚雪球,最重要是要找到足够湿的雪和足够长的山坡。在A股过去20年的这段山坡上,沿路滚下来的雪球,哪些成为了足够大的雪球?而在接下来更长的那段山坡中,又有哪些雪足够湿,能够成为未来的大雪球? 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统计了过去20年涨幅最大的100只股票,试图从这百只大牛股的诞生历程中寻找出牛股的成长逻辑。 时间——牛股的成长秘籍 “足够长的山坡”,这句话绝对经典。上市以来涨幅前100名的牛股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上市时间足够长。 这100只牛股平均上市时长达到14年。 其中,“老八股”中就有6只股票跻身涨幅榜牛股的行列,“老八股”是上海在上世纪80 年代股份制试验阶段涌现出的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90年代初成立前就发行交易、分红、增发、换股等等。这些“老八股”最初是每股面值100元的,在1993年之前曾大比例拆细。 飞乐音响(600651.SH)、爱使股份(600652.SH)、方正科技(600601.SH)、申华控股(600653.SH)、ST方源(600656.SH)和飞乐股份(600654.SH)等“老八股”,上市时间长达20年,涨幅也在A股全部股票中名列前茅,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几只股票复权后涨幅高都存在历史原因。老凤祥(600612.SH)、格力电器(000651.SZ)等股票也均进行过股本拆细。 真正靠时间养出来的大牛股还有万科A(000002.SZ)、汇通能源(600605.SH)、*ST沪科(600608.SH)、金丰投资(600606.SH)、中国宝安(000009.SZ)和南坡A(000012.SZ),这6只股票上市时间均达到19年,仅次于“老八股”。 在涨幅榜前20名的股票中,则有18只上市时长超过10年。 牛股路径:高增长+股本扩张 除了山坡足够长,足够湿的雪更是牛股的第一要素。在百只涨幅榜牛股中,就有一批股票上

中国戏曲大全

中国戏曲大全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篇一:中国戏曲种类分类大全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粤剧、庐剧、徽剧、淮剧、沪剧、吕剧、湘剧、柳子戏、茂腔、淮海戏、锡剧、婺剧、秦腔、碗碗腔、关中道情、太谷秧歌、上党梆子、雁剧、耍孩儿、蒲剧、陇剧、汉剧、楚剧、苏剧、湖南花鼓戏、潮剧、藏戏、高甲戏、梨园戏、桂剧、彩调、傩戏、琼剧、北京曲剧、二人转、二人台、拉场戏、单出头、河北梆子、漫瀚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梅花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鼓、评弹、单弦、山东快书、

山东琴书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地方戏曲具体分布:北京市:京剧北昆西路评剧北京曲剧河北省:河北梆子评剧丝弦老调哈哈腔河北乱弹武安平调武安落子西调蔚县秧歌隆尧秧歌定县秧歌四股弦唐剧横岐调、上四调山西省:蒲州梆子山西中路梆子山西北路梆子上党梆子锣鼓杂戏耍孩儿戏灵邱罗罗上党皮黄上党落子永济道情戏洪洞道情戏临县道情戏晋北道情戏襄武秧歌壶关秧歌沁源秧歌祁太秧歌繁峙秧歌朔县秧歌孝义碗碗腔曲活碗碗腔弦子腔凤台小戏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大秧歌二人台漫瀚剧辽宁省:海城喇叭戏辽南影调戏蒙古剧彩扮莲花落吉林省:二人转吉剧新城戏黄龙戏黑龙江省:龙江剧陕西省:秦腔汉调二黄阿宫腔合阳跳戏合阳线戏陕西碗碗腔陕西老腔眉户戏弦板腔陕西道情戏陕南花鼓戏陕南端公戏安康弦子

音乐剧对大学生的影响

学院:地质学院班级:勘查技术与工程2011-1班姓名:相光辉学号:201101171230 音乐剧对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追求物质的享受,而是不断向着精神文明前进。大学生是时代的人才,也要不断追求着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能否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当时代发展需要的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面临的紧迫问题,它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国家提出了“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的素质教育口号。而各大高校开设音乐剧赏析这一课程也正是响应了这一口号,音乐剧有它自己独特的地方,它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对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字:大学生高校音乐剧素养 正文:音乐剧作为一种独立于舞台的音乐戏剧形式,经历了百年来的发展后,已经成为了活跃于二十世纪世界艺术舞台上最重要的舞台音乐形式之一。它凭借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及自身巨大的亲和力,赢得了大众的青睐和喜爱。关于音乐剧的起源,目前说法甚多:一说起源于欧洲19世纪古典轻歌剧和喜歌剧;一说起源于美国本土的由乡村歌曲、黑人灵歌与爵士音乐和流行歌舞拼装而成的歌舞杂耍;一说起源于19世纪英国人创造的“音乐滑稽剧”和“音乐喜剧”;一说是1866年的《黑钩子》以及后来的“话剧加歌舞”的戏剧类型。另外还有一种“综合起源说”,认为音乐剧这种极为复杂的文化现象,不大可能仅从单一文化源流中生成,它必须从多种文化成分中吸取养料构筑自己的艺术血肉,因此它的形式来源必须是多元化的。 音乐剧的特征 1. 综合性 音乐剧是由音乐、舞蹈、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为了表现舞台故事而创作的有关音乐,常常综合了多种形式、多种风格,特别是常常把歌剧、轻歌剧和爵士乐整合为一个有机体。 2. 现代性 音乐剧不再应用传统的音乐舞蹈和简单的舞台技术。首先在音乐方面,不再坚持美声唱法,而是用最符合当代观众需求的唱法。因此,早期有爵士乐为主的音乐剧,后来有摇滚乐的音乐剧、乡村音乐的音乐剧等。总之,风格是非常现代的。在舞蹈方面,不只是过去美式的踢踏舞,不单有了芭蕾舞的动作,还有体操式的舞蹈动作和其它很多现代舞蹈语言。同时,舞台技术也很现代化,一些先进科技的布景技巧和印象、灯光方面的先进技术都登上了音乐剧的舞台。 3. 多元性 音乐剧不再坚持单一的艺术形式,从其演唱有古典唱法和各类通俗唱法可以看出来这一特点。音乐剧的题材从古代到现代,从轻喜剧到重喜剧,从科幻到神话,无所不有。音乐也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公式化模式的束缚。音乐传统有爵士、摇滚、乡村音乐、迪斯科、灵魂乐,也有大混合式的作曲。有偏向歌剧的,也有偏向轻歌剧的,还有轻歌舞剧。舞蹈也是多种流派,异彩纷呈的。 4. 灵活性

中国戏曲详细教案

一、课程名称:中国戏曲介绍课时:2个学时 二、背景分析:戏曲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同学们对中国戏曲 还不够了解,不能经常接触戏曲。 三、教学内容:中国戏曲 四、教学目标: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相关知识,并学会哼唱具有代表性的戏曲,简要说出他们的起源 五、教学过程: 【引入课程】1、先介绍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然后放[天仙配],为讲戏曲作铺垫,将同学们带入戏曲的氛围中 【初步了解】1、介绍戏曲相关知识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1]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2-5]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坠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放[刘海砍樵] 2、戏曲行当 生、旦、净、丑各个行当都有各自的形象内涵和一套不同的程式和规制;每个都行当具有鲜明的造型表现力和形式美。 3、艺术特色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4、唱腔 第一种是抒情性唱腔,其特点为速度较缓慢,曲调婉转曲折,字疏腔繁,抒情性强。它宜于表现人物深沉而细腻的内心感情。许多剧种的慢板、大慢板、原板、中板均厉于这-类。放[女驸马] 第二种是叙事性唱腔,其特点为速度中等,曲调较平直简朴,字密腔简,朗诵性强。它常用于交代情节和叙述人物的心情。许多剧种的二六、流水等均属于这一类。放[花木兰] 第三种是戏剧性唱腔,其特点为曲调的进行起伏较大,节奏与速度变化较为强烈,唱词的安排可疏可密。它常用于感情变化强烈和戏剧矛盾冲突激化的场合。各戏剧中的散板、摇板等板式曲调都属于这一类。 5、国五大戏曲剧种

第三届电视戏曲节目'兰花杯'

第三届电视戏曲节目“兰花杯” 创优评析终评结果 一、一等奖 8个 1、《戏曲采风》--《藏书人家》中央电视台 2、《大秦之声》—四大名旦的产生、秦腔的传承与发展陕西电视台 3、《梨园春》版《红灯记》河南电视台 4、九州大戏台—走进陈永玲的艺术世界中央电视台 5、《越女争锋一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挑战赛》中央电视台 6、《海峡元宵乐》小陶阳京剧演唱会福建海峡电视台 7、《2006相约梨园—欢聚淄博》迎春电视戏曲晚会淄博电视台 8、《宰相刘罗锅》北京电视台 二、二等奖 13个 1、《中华神韵,放飞江苏》 纪念梅兰芳诞辰110周年江苏广播电视总台 2、《人民的艺术家宋长荣》淮安电视台 3、《胡风汉月》石家庄电视台 4、《“吉祥如意”大叫板—少儿组》陕西电视台 5、《2005萍乡市电视戏曲春节晚会》萍乡电视台 6、《奉献杯”全国戏曲梅花奖元旦电视戏曲晚会》安阳电视台 7、《“大戏台”走进平凉大型戏曲晚会》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

8、《秦香莲怒打包公》趣味短剧河南电视台 9、《河洛戏苑》栏目“河南地方戏曲名家名段赏析”洛阳电视台 10、《黄梅阁》特别节目安庆电视台 11、超级票友太原电视台 12、《跟我学》霸王别姬中央电视台 13、《梨园春》FLASH《新月下相会》河南电视台 三、三等奖21个 1、《戏曲采风》--妇唱夫随中央电视台 2、新编历史京剧《大足》重庆渝中广电中心 3、《乡村戏苑---二人转演员翟波专场》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 4、《戏曲化妆系列》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 5、现代淮海戏《豆腐宴》淮安电视台 6、《大秦之声》中国秦腔四大名旦晋京演出陕西电视台 7、《擂台紧急风》第53期 全国戏迷选拔赛邯郸站河南电视台8 、《爱我山河、强我中华》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型评弹演唱会苏州广播电视总台 9、《相约菊城—电视戏曲晚会》开封电视台 10、2005年《迎春戏曲晚会》石家庄电视台 11、“二女争夫”古装戏曲小品广州电视台 12、人圆月圆—元宵戏曲晚会安徽电视台

中国股市大事年表989--2007

中国股市大事年表1989--2007 1989年,深股开市,中国在1949年之后终于有了第一代股民。 1991年,沪市老八股登场。 1992年5月21日,沪指从616点蹿至1265点,随后几天又登顶1420点。监管层赶忙悬崖勒马,并加快新股上市速度。到了11月,沪市创出393点新低。 1994年7月30日,“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同时出台,沪指从333.92点一路涨至1052.94点。 1995年,指数又在政策指挥下玩了一把过山车:先是5月18日证监会下发紧急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沪指当天涨幅40%多;但仅过两天,国务院证券委宣布当年新股发行规模将在二季度下达,沪指瞬间跌去16.39%。 1999年5月19日,沪市上涨51点,深市上涨129点。空前的大牛市在9月9日最终奠定。当天,三类企业获准入市,沪指大涨103.52点。 2001年6月14日,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股市随后一路暴跌至1514点。 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发布通知宣布启动股改试点。10天后,4家上市公司被迅速圈定进入股改首批试点程序。 2005年12月6日,上证指数开始了长达一年的逼空行情, 2006年12月14日以16年新高2249点收盘。 2007年2月,节后行情并未因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而下挫,盘中多个板块全线扬升,个股行情更是演绎疯狂,沪指昂首站上了3000点,并刷新了历史新高。 2007年3月18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2007年5月9日,中国股市演绎诡谲行情,历经午间黑色25分钟的惊险一跳之后,上证综指收盘顽强站稳4000点整数关口,收于4013.09点,全天上涨63.07点。 2007年5月15日,沪深股市由于交通银行的上市,沪指直接高开,但之后走弱,银行股成为盘中跳水的最大动力。午后大盘又出现一波快速跳水,截至收盘,上证综指跌破3900点关口。 2007年5月19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爵士乐在音乐剧中的地位与作用

题目浅析爵士乐在音乐剧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姓名与学号林嘉颖3090100768 指导教师张重辉 年级与专业机械电子工程0902 所在学院机械工程学系

浅析爵士乐在音乐剧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摘要 自从爵士乐诞生并进入音乐剧,便一直为音乐剧带来源源不断的激情,活力与惊喜。本文以《芝加哥》,《西部故事》,《爵士歌手》等经典音乐剧为切入点,通过对爵士乐与音乐剧各自的发展历程与特点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爵士乐不仅在音乐上充实着音乐剧的构架,而且在音乐剧的戏剧特征,情感表达,情节发展,精神内核,及商业支持,等各个方面影响着音乐剧的发展。随着多种音乐的不断融合,爵士乐也会在这个大背景下吸收各种音乐风格的精华,同时更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在音乐剧中将有进一步的发展,他的地位也不会因为音乐的融合而被削弱。 关键词 爵士乐音乐剧发展地位 一追根溯源 1.1爵士乐的起源与特点 有关爵士乐的起源素有多种说法,但是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其起源于19世纪末的新奥尔良。当时的历史背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 1 首先爵士乐是一种“混血产物”——以英美传统音乐为基础,混合了布鲁斯、拉格泰姆(拉格泰姆自身就是欧洲和非洲音乐传统集大成的一种音乐形式),及其它音乐类型(如蓄奴制时代的做工歌曲、儿歌及舞曲等)(文献【1】)。在当时的新奥尔良是多种文化流派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地方,这也更加加快了爵士乐的发展。爵士乐起源的多样性从根源上表明了爵士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正是由于爵士乐的多样性使其能够不断向前发展变化,因此为音乐剧提供了大量音乐素材。 2 在17世纪中期之前新奥尔良地区白种人和黑种人之间的通婚促进了欧洲与非洲传统的融合。这些通婚后繁衍下来的子孙后代,称作克里奥耳人。与传统黑人不同,克里奥

(完整版)中国戏曲基础知识

中国戏曲基础知识 【戏曲虚拟】指用艺术的虚来表现生活的实的过程,是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它利用舞台的假定性,灵活处理时间、空间。在艺术和生活的关系上,力求神似而不求形似。如以划桨虚拟行船,以摸索虚拟夜晚,以更声表示时间变化等。对自然环境、物体、人物、自然现象等,同样采取虚拟的手法,借助观众的联想来完成艺术创造。戏曲节奏戏曲术语。是使唱念打诸般艺术手段统一的共同要素。由戏曲形体动作节奏和音乐节奏两部分组成,二者相辅相成。戏曲的唱念、表演、舞蹈、武打等都有很强的节奏性。它能帮助表现人物情绪、点染戏剧色彩,烘托和渲染舞台气氛。 【戏曲程式】戏曲表演中形成发展起来的艺术及技术上的格律和规范。它把生活中的语言和动作提炼加工,使唱、念、做、打和音乐伴奏、化妆、服装等都形成规范化的表演法式,使生活的形态音乐化、舞蹈化、规范化。如表演中的关门、行船、跑马等,都有基本固定的格式。它比生活中的自然形态更富有表现力,更具形式美,程式又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有所丰富、变化和发展。 【压轴】一台折子戏演出中倒数第二个剧目。因最后一个剧目称大轴得名。 【串】演戏俗称“串戏”,因脚色须连贯成队故称串。一说串字来源于“爨”字,因旧时也以“爨”或“爨弄”泛称演剧。 【反串】指艺人扮演原所属行当外的角色。如旦行演员演生行或武

生等。 【客串】非职业演员参加戏班演出称客串。 【票友】旧时对戏曲、曲艺的非职业演员、乐师的通称。相传清代八旗子弟凭清廷所发“龙票”,赴各地演唱子弟书,不取报酬,为清廷宣传,后就把非职业演员称为票友。【优伶】古代以歌唱、舞蹈、滑稽、杂技表演为业的艺人之统称。一般认为以表演戏谑为主的称“俳优”,以表演乐舞为主的称“倡优”。演奏音乐的艺人称“伶人”。宋元以来,常称戏曲演员作优伶。 【行当】传统戏曲角色的类别。近代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总分行方法。每个行当中各有若干分支,如生又分为老生、小生等。各剧种在分支的层次和名目上又有繁简之别。 【生】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演男性人物。生行初见于宋元南戏,后除元杂剧外,历代都有,一般扮演青壮年男子,是剧中主要人物。随着艺术的发展,生行又据所扮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划分为许多专行,如老生、小生、武生等。【旦】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扮演女性人物。旦的名目初见于宋代歌舞,宋杂剧已有装旦,后历代都有这行脚色,又大都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点划分为许多专行,如正旦、花旦、贴旦、闺旦、武旦、老旦、彩旦等。【净】俗称“花脸”、“花面”。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一般认为是杂剧和金院本的副净演变而来。面部化妆用脸谱、唱用宽音或假音,动作大开大阖,大都扮演性格刚烈或粗鲁*险的男性人物。按扮演人物性格、身份及其艺术特点,又划分为许多专行,如京剧的正净、副

戏曲节目可以这么“+”—以常州戏曲广播微信公告号为例

广播戏曲节目可以这么“+” ——以常州戏曲广播微信公众号为例 文/ 谢晓东、邓小珍 【摘要】常州戏曲广播的微信运用是结合新媒体特征的改变。借势新媒体,微信公共号不仅成为常州戏曲广播的传播渠道和内容平台,也为听众与主持人、戏曲名家之间提供便捷的交流平台,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更成为戏曲广播“互联网+”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戏曲广播;互联网+;广播+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不断深入,对于广播而言,既是冲击,也是机遇。尤其是“互联网+”概念一出,各行业都推出了自己的“+”策略。“广播+”的加号后面可以是那些能够为广播电台注入鲜活元素的新创意、新思维,如互动模式、活动营销等,由此,“广播+”将给传统广播带来新的拓展空间。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变化,2015年元月起,常州戏曲广播推出微信公众号,主打“好戏好曲好广播,好听好玩好生活!实时互动、活动公告、票友空中联欢;弘扬、发展并推动地方戏曲文化。”目前为止吸纳粉丝八千多人,而且都是戏曲广播的“忠粉”和“铁粉”。英国传播学者克里斯·韦斯科特说过:“广播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死亡,但是会改变。”常州戏曲广播的微信运用就是结合新媒体特征的改变。借势新媒体,将微信公众号引入戏曲广播的传播渠道和互动环节,为听众与主持人、戏曲名家之间提供便捷的交流平台,同时最大程度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微信公共号不仅成为常州戏曲广播的内容平台,更成了戏曲广播“互联网+”的重要工具。 一、社会老龄化背景下,老年网民稳步增长 据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88亿。其中,60岁及以上的网民比例从2014年的2.4%增长到3.9%,而在10年前,这一比例仅为0.8%。这意味着,我国60岁以上的网民已经超过2500多万人。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一是由于宽带网络和智能手机日益普及,增加了老年群体接触新媒体的机会,而新媒体也逐渐变得越来越人性化,老

中国股市历次大跌全记录文本

中国股市历次大跌全记录 中国股市历次大跌全记录 第一次大跌:1992年5月至1992年11月,上证指数从1429点跌至400点,历时5个月,最大跌幅72%。 1992年5月21日,沪市突然全面放开股价,大盘直接跳空高开到1260.32点,较前一天涨幅高达104.27%,上证指数当天从616点飙升至1265点,三天后冲高至1420点,股票价格一飞冲天,其中,5只新股市价面值狂飙2500%至3000%,上证指数首度跨越千点。 1992年6月12日,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调高至3‰,当天市场没反应,盘整一月后从1100多点跌到300多点。 1992年8月10日,发售新股认购抽签表,发生震惊全国的“8·10风波”,之后三天,股市受此影响暴跌22.2%,上证指数跌去400余点,与5月25日的1420点相比净跌640点,两个半月跌幅达到45%。 1992年11月17日,联农股份(天宸股份600620)人民币股票上市,当日沪指跌至386.85点,收盘393.52点,完成最后一跌,此后股指一路上行,至1993年2月16日,收在1558.95,涨幅296.16%。 关键词:调高印花税、8·10风波。

第二次大跌:1993年2月至1994年7月,上证指数从1553点跌至325点,历时18个月,最大跌幅达79%。 1993年2月16日“老八股”宣布扩容,上证指数从1558.95点一直下泄到1994年7月29日的最低325.89点,跌幅达79.10%。 1994年7月29日,《人民日报》刊登证监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措施(年暂停新股发行上市;严控上市公司配股规模;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围),昭示1993年上半年熊市后管理层的坚定信心,引起八月狂潮,俗称“三大政策”,上证指数从当日收盘的333.92点涨至1994年9月13日的1052.94点,涨幅达215.33%。 关键词:扩容、三大政策。 第三次大跌:1994年9月至1996年1月,上证指数从1053点跌至512点,历时16个月,最大跌幅达51%。 1995年1月3日实行T+1交易制度;1995年2月23日,“3·27国债期货事件”爆发,5月17日国债期货市场关闭,5月18日股市井喷,5月19日“3·27”事件始作俑者管金生被捕。

中国传统文化戏曲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戏曲资料 中国戏曲是在民间艺术的土壤里发芽生根的。歌舞作为中国戏曲的重要因素,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据《书经·舜典》记载,我们的祖先在庆贺打猎收获时,会披着各种兽皮在用石器相互击打出的节奏中跳着、唱着,欢庆胜利的成果。到了春秋时代,歌舞成了欢庆丰收、庆贺战争胜利、祭祀神灵、驱魔禳疫等民俗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戏曲艺术的另一个源头是装扮表演。《史记·滑稽列传》中优孟模仿孙叔敖的表演,可以看做一个宫廷讽刺喜剧。从《北史·柳彧》的记载和新疆唐墓出土的歌舞戏《踏摇娘》泥塑看,除具备以歌舞演故事的特点外,在化装方面亦采用了面具、假扮等艺术手段。 戏曲艺术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武术。战国时期发展起来的角抵戏到了汉代时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带有戏剧色彩,如《西京杂记》所记载的角抵戏《东海黄公》、《黄帝战蚩尤》。 戏曲形成的最初形式是杂剧。所谓杂,有将各种技艺杂合在一起的意思。宋杂剧代表剧目之一《目连救母》,就是一个脱胎于民俗活动的节目。当时北宋都城开封的艺术家们以佛经中目连救母的劝善故事为纽带,将民间的说唱、装扮、武术、杂技等表演艺术结合在一起,在中元节表演,受到观众的欢迎。此后,七夕至中元节举办盂兰盆会,演目连戏成

了各地的一种传统习俗。 戏曲形成后,伴随着各种民俗演出逐步成熟和发展起来,产生了300多个剧种和数以万计的剧目。民俗为戏曲艺术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同时戏曲艺术又为民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1氏族聚居的村落产生原始歌舞,并随着氏族的逐渐壮大,歌舞也逐渐发展与提高。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还保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如傩戏;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 2、繁荣 12世纪中叶到13世纪初,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宋杂剧和金院本,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 3、延展 16世纪明朝中叶,江南兴起了昆腔,涌出了《十五贯》、《占花魁》等戏曲剧目。这一时期受农民欢迎的戏是产生于安徽、江西的弋阳腔,昆腔受封建上层人士的欢迎。 4、鼎盛 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写人民群众心中的英雄,如穆桂

戏曲电视节目策划书范文

戏曲电视节目策划书范文 背景环境: 一、背景分析:当下,娱乐文化差不多被提高到了一具前所未有的地位,也成为我们那个时代大众消费的要紧精神产品。单调的戏曲节目,已别能再吸引大众的眼球。 二、企划动机:就目前为止,戏曲类的节目,大多生存艰苦。唱念做打,选段演唱都已过于守旧,难以将戏曲推广。信、周杰伦都曾在歌曲中加入戏曲演唱,让人耳目一新。将戏曲与流行音乐或与多种艺术表演形式的结合将是节目组重点打造的对象。《相约花戏楼》之我爱唱戏算是建立在这一宗旨之上。让戏曲别再枯燥,老少咸宜。 节目设定: 一、节目名称:《相约花戏楼》之我爱唱戏 二、节目类别:全民参与的一档戏曲唱歌节目 三、节目主旨:推广戏曲,弘扬传统文化 四、节目目标:为喜欢戏曲者提供展示自身素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五、节目定位:为喜欢戏曲以及多种形式结合的大众提供平台 六、节目形态:年纪性别别限、曲终别限,个人或团体参加竞赛,并有观众参与的互动型录播节目 七、节目内容:推陈出新,凡是参赛者表演曲目,必须经过再加工,戏曲与单种艺术形式或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 节目点评,此时期有两部分组成。首先是场上观众对参赛者的表演发表意见;然后由现场嘉宾做点评。 观众打分,评委的点评以及观众自身的推断,对参赛者的表演进行评价,采纳10分制。 评委打分,综合参赛者的表演进行打分, 由主持人宣布最后结果,每期设立两个晋级名额,晋升半决赛。 八、节目特色:融戏曲与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于一身,发掘戏曲的传统魅力。 九、节目风格:睿智轻松 十、主持人串联风格:有才气,稳重之中别失幽默 十一、节目长度:60分钟每期 十二、单集节目构成:片头;参赛者vcr、参赛者亮相、竞赛进行、评委点评、加分题、最终决定 十三、播出时段:暂定 十四、播出次数:暂定 十五、节目集数:21集。前16集为预赛,17-20集为半决赛,21集为决赛。 十六、单集晋级安排:前16集每场设立两个晋级名额,17-20集每场设立一具晋级名额,21集决出总冠军。 十六、参赛者节目安排:为增加节目的可看性,可对参赛者表演的节目,由专业人士进行适当的辅导和修正。 十七、参赛者服装以及化妆安排:由专业人士对参赛者进行指导,提升节目整体形象。 节目宣传: 络媒体:经过安徽卫视络战略合作伙伴搜狐、安徽电视、新浪、百度贴吧进行宣传。将单集参赛者具有可看性的表演视频上传到安徽电视播客、优酷视频等各大门户视频站。 平面媒体:在省内具有知名度的平面媒体上整版宣传,如《新安晚报》等 电视媒体:在节目播出前以及播出中,安徽电视台给与一定时刻段宣传。安徽卫视的各综艺节目中,可有主持人进行介绍《相约花戏楼》之我爱唱戏。

舞美在音乐剧中的作用

舞美在音乐剧中的作用 答:舞台美术包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的综合设计,它在音乐剧中的作用如下: 1.“音乐剧”是一种集歌、舞、剧于一身的表演艺术形式。音乐剧以其优美动听的音乐和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吸引了众多观众,其千变万化的舞台美术更是带来了超乎想象的视觉享受,体现剧目的内涵与韵味。 2.舞台上大到宫殿、亭台楼阁,小到一张桌子、一个酒杯、乃至一件小饰物,都是舞台美术设计者们绞尽脑汁设计的对象。别出心裁的设计往往能更好的突出音乐剧的主题,给演出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 3.绚烂多彩的布景,五光十色的灯光,变幻莫测的效果,再配上华美的音乐和服饰等,追求造型的逼真,视觉的质感和历史的真实度,给每位喜欢音乐剧的观众带来超强的感官刺激,从而使现代人的审美观得到满足。 4.舞台美术的任务是根据剧本的内容和演出要求,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中运用多种造型艺术手段,创造出剧中环境和角色的外部形象,渲染舞台气氛。 5.舞台美术在材料使用,灯光配置,综合了现代意识,使得不孤立于剧情之外,设计出体现现代的美学价值作品。灯光的不断变换,呈现出层出不穷的特技效果,令人震撼。灯光更具穿透力,五色缤纷,多角度多方位显现。使观众身临其境。饱受感染。舞台美术可以在音乐剧中增强逼真的视觉效果,又快捷省事。 6.道具制作的材料,同样也已使用许多新兴的更为心境的材质。在如音响效果,已充分利用数码录音技术,先进而又逼真,而且快速、方便。总之所有的声、光、化、电等新媒体与新介质,已使整个舞台美术真的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当然也应当是新时期舞美设计新观念的重内涵。 7.平面的绘景要求色调明快,简捷,要与剧情、演员表演相得益彰。三维的硬景片绘景需有空间透现,在灯光下要有真实的纵深感,除了时间的跨跃(随剧情发展),还要有空间的延伸。硬景位置放演员表演活动的区域,要求画得逼真与剧情场景吻合,使人身临其境。软景是用宣传色画在白布上,传统绘景写实的居多。软景面积较大,大部分景幕都与舞台宽度差不多,所以也是舞台美术绘景中的技术加体力工程。在舞台美术和灯光营造的舞台气氛中,演员的表演引领着观众在现实和虚幻中随剧情发展,经历着情绪的波澜起伏。

2015年CCTV-戏曲“经典电视剧套装”

2015年CCTV-戏曲“经典电视剧套装” 【节目看点】 ● 《电视剧》:白天档和晚间档 精选历史、古装大作巨制,系列化编排,已播出《西游记》、《穆桂英挂帅》、《天仙配》、《妈祖》等经典剧作,收视表现较好。白天档第二集收视率稳定保持在0.22%左右,第三集收视率稳定保持在0.25%左右,白天档同时段全国排名第14位;晚间档收视率在0.2%左右,位列全国同时段第13位。 2015年,频道拟继续播出《红楼梦》、《雍正王朝》、《精忠岳飞》等备受好评的经典电视剧,并将引进《神探狄仁杰》、《大秦帝国之纵横》等时下流行的古装电视剧。 【广告亮点】 ● 收视稳定,超高性价比。 【签约认购时长】 60秒 【广告播出安排】 播出段位 播出时间 播出频次 总频次 白天电视剧第一集贴片 每日约11:13 1次/天 6次/天 白天电视剧第二集贴片 每日约12:03 1次/天 白天电视剧第三集贴片 每日约12:54 1次/天 晚间电视剧第一集贴片 每日约22:26 1次/天 晚间电视剧第二集贴片 每日约23:18 1次/天 晚间电视剧第三集贴片 每日约0:09 1次/天 【广告投放周期】 季度连续/上半年连续/下半年连续/全年单日/全年双日/全年连续 【广告价格】 投放期 广告频次 价格(万元) 5秒 10秒 15秒 30秒 季度连续 540次 32.2 48 60 109 上半年连续 1086次 62.8 94 118 212 下半年连续 1104次 63.8 96 120 215 全年单日 1116次 64.5 97 121 218 全年双日 1074次 62.1 93 116 210 全年连续 2190次 122.6 184 230 414 说明: 1. 栏目具体播出时间以《中国电视报》预告为准。 2. 如指定播出位置,则按照中央电视台广告相关规定加价。 3. 如因特殊原因导致栏目首播节目未能播出,广告将安排在当日同等时段的节目内播出;如广告未播出,将按照价值对等原则安排补播;补播不能实现时给予退款。 4. 本方案广告段名称仅供参考,以最终合同为准。

【精选】中国戏曲资料

3、清代戏剧 《长生殿》取材于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恋爱故事。从帝妃之间产生了一点真情的那一刻,杨玉环为卫护自己与李隆基稳定的关系,她妒忌、侦审、吵闹、百般邀宠;而作为天子的唐明皇则是“弛了朝纲,占了情场”。朝纲废弛,又引起了野心家安禄山的叛乱和军民的怨恨。在军士哗变的逼迫下,唐明皇在马嵬坡赐死杨玉环。然而,马嵬之变不是戏剧的结束。此后,洪升把情感的实现寄托到理想的天国。男女主人公飞升仙境,在情悔与梦幻中,爱情最终得到升华与净化。《长生殿》不是简单的爱情剧,它是在广阔的社会政治背景下诉说众人皆知的李杨爱情故事。帝妃间“真心到底”的海誓山盟与天上人间的不尽思念,是洪升对至情理想的讴歌与悲剧性呼号;与此同时,在剧中展示的社会动乱、民生疾苦的长幅画卷里,又分明寄寓着洪升的民族兴亡感和对帝王“溺情误国”的政治批判。所以,《长生殿》对李杨形象的塑造,赞扬针砭兼而有之。洪升笔下的情,包容着善与否两个对立的方面,这是他和他的作品难以克服的矛盾。 编辑本段主要特色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性是世界各国戏剧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国戏曲的综合性特别强。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虚拟性。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 中国戏曲另一个艺术特征,是它的程式性,如关门、上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戏曲中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戏曲艺术被恰当地称为有规则的自由动作。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编辑本段艺术品貌 3、超脱的时空形态

艺术概论对音乐剧的意义

《艺术概论》对音乐剧的指导意义 音乐剧的发声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流行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声音,中国演员处在唱法与表演的误区中,这正是中国音乐剧与百老汇音乐剧的主要差异。什么因素构成了音乐剧?奥斯卡.哈姆斯坦曾回答:“它是你所能想到的任何元素,其中,只有一个因素是音乐剧绝对包括的—音乐。”的确,音乐是音乐剧的灵魂,没有了音乐,也就没有音乐剧的存在了。在音乐剧这一戏剧形式中实行的是作曲中心制,一部音乐剧的成功往往最先捧红的是作曲家,而一部音乐剧是否成功也往往取决于作曲家对其中音乐的创作。由此可见,音乐不仅仅只是帮助完成或完善音乐剧,而是构成音乐剧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初,美国人在音乐剧的探索上显得十分稚嫩,音乐剧还没有脱离话剧艺术范畴,其中音乐经常作为话剧结构内的穿插性段落而存在.可以说,在这个时期,在美国的文化中,大部分是欧洲化的,无论是戏剧舞台上的文学作品还是音乐,几乎完全受欧洲传统支配,这也导致许多美国人到英国去学习音乐。经过众多艺术家们的努力,美国音乐剧逐步摆脱了英国音乐喜剧的影响,完成了向美国式音乐喜剧的转变, 1943年出品的《俄克拉荷马》,可以说是音乐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是后来在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两个音乐剧作家理查德。罗杰斯和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根据格斯的戏剧《Green Grow The Lilace》改编的两幕音乐剧,这也是第一个运用了音乐和舞蹈来刻画人物和发展故事的音乐剧,因此它也被称为是首部有剧情的音乐剧。这部剧通过唱歌和舞蹈三种形式融合演出,从而使音乐剧成为一种几乎完美的艺术形式,这也是这部剧最吸引人的地方。 俄克拉荷马》这部剧给人耳目一新的印象:一是选择了真正美国乡土气息的农村故事题材,并具有引人入胜的情节;而是音乐动听切紧密配合着故事的进展;三是首创性的运用了舞蹈,这是因为起用了艾格尼丝。德米尔作舞蹈设计。这种新的音乐剧形式由戏剧、音乐、抒情诗、舞蹈和舞台背景所组合起来的,这些因素不是仅仅单一的提供娱乐和复杂性,而是由一种统一一致的构想紧密地结合起来的。这就意味着该剧是由精彩和强有力的结构组成,而并不是一连串互相无关的歌曲、舞蹈和轻松剧情组合起来的;它也同样意味着它的歌曲和舞蹈必须是很符合剧情的需要而应景产生,而且歌曲和舞蹈应该不是打断剧情,而是推动剧情的发展。而且在这部剧中,不再是一种额外的东西和有趣的边饰。它和别的因素同样的重要。 汉默斯坦二世非常看重剧情进展所应有的表现,而不主张受传统的音乐戏剧模式的束缚,他主张不要受任何格式的限制去探讨最直接的、也是最佳的讲述戏剧故事的方式,比如说,传统的音乐喜剧的开场有些大同小异,都有一段序曲或序舞,与剧情基本无关,汉默斯坦就打破了这一陈规。传统的音乐剧创作,作曲家是突出的核心,,总是先做些旋律出来然后再去填词,作曲家脑子里一开始不完全清楚何种剧情而创作,事后也不再反复磨合,与此相关的是,喜剧笑话总是与音乐相分离,舞蹈像是为环境而外加的。在《俄克拉荷马》剧的创作中,汉默斯坦把这一现象扭转过来,他先提供故事,甚至先把词写好,罗杰斯据此作曲,从而明显改善了词与曲的配合关系,突出了剧情和剧的思路。 《俄克拉荷马》是富有清新气息的音乐剧,非常迷人。其实,剧中人物,除了弗瑞外,其他的,不论是朝气蓬勃的牧场小伙卡利,还是漂亮的农家姑娘劳蕾,或是开朗的姨妈、头脑简单的牛仔威尔,甚至是有点傻乎乎的轻率姑娘阿朵、笑声又尖又高的牧场姑娘,都非常可爱,从他们身上体现出上世纪初这个新兴的新大陆所充满的朝气和强大的生命力。该剧的成功和剧中人物所代表的时代精神是分不开的。当剧幕刚一拉开时,一个农家女爱嘞姑姑在干活,舞台外部年轻的牛仔的克理直接唱着那首精彩之极的歌“啊,多么美的早晨”走了过来,克理是来邀请爱嘞姑姑的侄女劳瑞去参加今晚的晚会的,劳瑞接待了克理,但是她对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