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感觉概述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63 MB
- 文档页数:4
适应两种3.感觉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是指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它分为同时对比和相继对比。
(1)同时对比:不同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同时对比现象。
例如“月明星稀”明暗同时对比图如图2-1所示。
明暗同时对比图(2)相继对比:当不同刺激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
例如:吃糖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很酸;吃了苦药后,喝白开水都会觉得水很甜。
研究对比现象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对比现象组织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4.感受性的训练人的感受性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得到提高,由于职业的训练或实践活动的需要对某种感觉作长期、精细的训练,能使感受性大大地提高。
例如:品一口茶,就知道茶的产地、等级、品质等;染色工人可以辨认40多种黑色。
另一方面由于为了代偿某种丧失的感觉能力,会使其他感觉能力得到发展。
如聋哑人视觉特别好,盲人听觉、触觉特别发达。
(二)知觉的特性1.知觉选择性教师总结解释列举知识点人所处的环境复杂多样,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与此同时,把其他对象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作知觉选择性。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差别越大,对象越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2)对象的活动性,活动的刺激容易被感知;举例说明看图学生讨论(3)对象的特征,特征明显的刺激物易被感知。
主观因素包括:目的性、任务、知识经验、个人需要、兴趣、情感状态等。
2.知觉的整体性知觉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
但人并不它知觉为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如图2-4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其确定意义的过程,即为知觉的理解性。
有一天,诗人、哲学家、植物学家一同去春游,但是对田野风光的感受却大不相同。
心理学概论教案第一章:导言概述:心理学概论是一门介绍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课程。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心理学的初步认知,并为他们提供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3. 理解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学科分支;4. 培养对心理学研究的兴趣和好奇心;5.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教学内容:1. 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 心理学的理论和学科分支;4. 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概述:本章将介绍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让学生对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有一个初步了解。
教学目标:1. 理解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2. 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3. 掌握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和研究领域。
教学内容:1. 心理学的定义;2.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3.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4.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和研究领域。
第三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概述:本章将介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观察研究和调查研究等,让学生了解各类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教学目标:1. 理解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掌握实验研究、观察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步骤和技巧;3. 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教学内容:1.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2. 实验研究的步骤和技巧;3. 观察研究的步骤和技巧;4. 调查研究的步骤和技巧。
第四章:心理学的理论和学科分支概述:本章将介绍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学科分支,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心理学理论对人类行为和思维的解释。
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学派;2. 掌握不同心理学理论的特点和观点;3. 理解心理学理论与实际生活的关联。
教学内容:1. 结构主义心理学;2. 行为主义心理学;3. 认知心理学;4. 发展心理学;5. 社会心理学;6. 临床心理学。
第五章:心理学的应用概述:本章将介绍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组织行为学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2023年心理学情绪情感教案2023年心理学情绪情感教案1【教学对象】初二年级学生【教学课时】1课时(45分钟)【设计意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使学生不断正确的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情绪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反映,是人们在认识和处理事物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反应,拥有良好的情绪则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节辅导课依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进入青春期后的他们虽然已有一定的独立意识,但心理还不够成熟,容易出现内心需要与意志调控之间的失调。
在情绪特征上表现为好冲动、不稳定、极端化等特点。
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自主思考、交流感悟、讨论探究等方式,使学生懂得一些情绪方面的理论知识,并学会用理性情绪疗法(主要是ABC疗法)等方法调节情绪并应用于实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情绪含义与分类(2)认识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及作用2、能力目标:(1)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的情绪(2)能利用理性情绪疗法(主要ABC疗法)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3)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态度和情感目标:重视情绪的调控,培养良好的情绪,拥有积极乐观的好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认识情绪的不同表现(2)认识消极情绪的危害性(3)引导学生学会多种方法正确对待,转化消极情绪,能运用理性情绪疗法解决实际问题,有效的调控自己的情绪。
难点:学会理性情绪疗法(核心ABC疗法)有效调控自己的情绪,培养主动调节情绪的表现与能力,学会心理上的自助。
【教学方式】运用游戏引入、故事阅读、自主思考、小组讨论与相应的问卷调查【教学准备】游戏背景音乐《甩葱歌》、橡皮筋与气球若干、视频《幸福拍手歌》、故事资料与课件【教学过程】活动一、暖身导入,感知多种情绪“踩气球”游戏(活跃课堂,并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出各种情绪(高兴、生气、失望、紧张等),总结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情绪活动二、故事大讲堂了解情绪的概念与分类,分析交流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作用。
心理学教案(精编7篇)心理学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到情绪的多样性,懂得情绪对人的行为和生活的重要作用,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
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在情境创设中感受情绪的多样性;在合作探究中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学会排解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健康快乐地生活。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
(2)教学难点:把相关知识应用于实际,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健康快乐地生活,真正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式教学法教学工具:多媒体、康乃馨。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同学们,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老奶奶,她有两个儿子,大郎和二郎。
大郎开了一家雨伞店,二郎开了一家洗染点。
老奶奶整天忧心忡忡,在雨天的时候,老奶奶会担忧地说:“唉,我小儿子的衣服到哪里去晒呀?”在晴天的时候,老奶奶会忧虑地说:“唉,哪还有人买我大儿子的伞呀?”就这样,老奶奶每天都愁眉苦脸的。
后来,她的邻居和她说了一番话后,这个老奶奶开始笑逐颜开了。
同学们想一想,这位邻居说了什么话,才会使这位老奶奶转忧为喜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其实啊,外在的客观条件没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只是老奶奶的思想观念,不一样的思维模式,就会带来不一样的心理感受。
由此可见,情绪与个人的思想观念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心灵的深处,消除不良情绪,营造健康心灵。
放飞我们的好心情。
多媒体投影展示课题——消除不良情绪,营造健康心灵二、认识情绪的分类1、多媒体投影展示图片。
师:我们知道,人的情绪是丰富多彩的。
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情绪构成了我们多样的人生。
大家看看投影上的四幅图片,请同学们分别用四个字来概括孩子们的情绪。
第一幅图孩子的情绪可以用哪个字概括?(喜),第二个孩子瞪大双眼,气得眼睛都流出来了,我们可以用一个表情绪的字概括,这个字是(怒);第三个孩子嚎啕大哭,他的情绪应该是(哀),第四个孩子睁着惊恐的眼睛,很明显他的心里充满了(惧)。
心理学公开课教案一、教案概述1.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提高学生对心理学的认识和兴趣,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涉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内容。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第一章:心理学导论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
2. 教学内容:(1)心理学的定义和学科性质(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心理学的发展历程3. 教学活动:(1)讲授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性质(2)介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讲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三、第二章:认知心理学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
2. 教学内容:(1)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3)认知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3. 教学活动:(1)讲授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介绍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3)分析认知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四、第三章:情绪心理学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情绪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
2. 教学内容:(1)情绪心理学的定义和分类(2)情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3)情绪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3. 教学活动:(1)讲授情绪心理学的定义和分类(2)介绍情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3)分析情绪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五、第四章:人格心理学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人格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
2. 教学内容:(1)人格心理学的定义和分类(2)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3)人格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3. 教学活动:(1)讲授人格心理学的定义和分类(2)介绍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3)分析人格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六、第五章:发展心理学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
心理学情绪情感教案15篇心理学情绪情感教案1一、教学对象分析初一的学生正值十三、四的年龄,是充满“危机”的少年期,他们的情绪变化大,而且很不稳定,还容易冲动,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影响与父母,老师的交流,影响学业和身体健康,更有甚者因情绪偏激,不能自我控制而走上极端,触犯法律。
因而,指导学生正确认识情绪,把握自己情绪变化的特点,学会合理地宣泄与调控自己的情绪,培养和保持愉快,乐观的心境,这对于他们顺利地度过这一“危机时期”,保持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材内容分析学会克服不良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是进行情绪品质修养所要达到的目标。
调节情绪的具体方法有多种多样,本课主要从转移注意力,合理发泄情绪和主动控制情绪三个方面介绍了一些具体方法。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情绪的基本类型,认识不良情绪的危害性,了解情绪调节的几种方法。
2、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学会调节情绪的重要意义,在学习、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境,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困难。
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难点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困难,保持良好的心境六、教学方法个案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七、教学手段多媒体电脑八、教学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只是引导人,教师提供一个宽阔的平台,让学生全程参与,充分地体验。
九、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导入雨点变奏曲引导语:我们中国有一位音乐奇人叫南卫东,他可以用瓶子吹奏优美的曲子,也可以用竹签摩擦大理石发出美妙的旋律,很值得人钦佩,今天我们就用我们的手发出的声响来进行“雨点变奏”的活动。
把声响模拟自然界的声音:打响子——小雨手拍大腿——中雨拍手——暴雨老师进行指挥:六月天娃娃脸,说变就变了,刚刚还阳光明媚一下子就乌云密布了,不一会儿,就下起小雨,接着,转成了中雨,雨越下越大,一场暴雨就这样来临了。
感统教案第一节感觉统合概述(一)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感觉统合的概念及作用。
教学重点:感觉统合的概念教学难点:感觉统合的概念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内容:感觉统合能力是大脑潜能开发的基础孩子是蕴含无限希望的新生命。
当父母细心观察孩子出生后的变化时,总会禁不住感叹可爱的宝贝那神奇的生命力,似乎每天都能在孩子身上发生新的变化:学会了一个新的动作、讲出一个以前未说过的词句、涂鸦了一幅充满想象力的画等。
此时,父母总是欣喜万分,又有些担忧,喜的是孩子聪明可爱,忧的是自己是不是为孩子提供了最佳的生长环境,否不是采用了最有效的方法让孩子发挥其最优状态。
现代科学研究告诉父母们,人类自身蕴藏着巨大的生理潜能和智慧潜能,一般的人只运用了潜能的10%,还有90%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
家长们多希望证处在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孩子能够开发尽可能多的潜能,成长得更健康、更聪明。
于是,很多的益智玩具、才艺训练、外语训练受到家长的青睐。
可是,孩子的表现却与家长的愿望相去甚远,出现一些让家长困惑的现象:唱歌跳舞很棒的孩子却因为非常害羞从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很聪明的孩子却很难安静下来学点东西;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却怎么也学不会系鞋带等。
孩子的潜能似乎在某些方面发展得很好,而另一些方面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在多年的儿童心理咨询工作中发现,许多有学习问题、注意力缺陷、多动或胆小的孩子都有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现象。
让感觉统合能力----大脑潜能发展基础薄弱的孩子学习复杂的知识,就像在浅浅的地基上建筑高楼大厦,会倾斜,如果继续加到相当高度,还可能倒塌。
因为,孩子大脑发育有其自然的内在规律,感觉及统合能力的发展是其发展的第一步。
只有把基础打好打牢,大脑才能发挥出最大潜能,孩子也才能在学习、有得到良好的刺激,特别是作为思维等高级心理活动基础的感觉统合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什么是感觉统合?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南加州大学的艾尔丝博士(Dr. Jean Aryes)在1969年久提出的一个研究观点。
(四)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反映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上,就是消费者能够避免外部因素的干扰,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仍然可以根据购买商品后的使用经验来辨别眼前的商品。
(五)知觉特性与营销策略的制定1.知觉的选择性对营销人员的启示(1)人们选择哪些刺激物作为知觉对象,与知觉过程和结果受到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关。
(2)知觉的选择性有助于消费者确定购买目标。
2.利用知觉的整体性和理解性提高广告宣传效果3.利用知觉的恒常性促进商品销售四、消费者的错觉在认知过程中,人们知觉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时,这种现象被称为错觉。
(一)错觉现象同一个事物,由于看事情角度的不同,参照物有所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会有差异。
(二)社会知觉偏差消费者在感知事物的时候,还有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即社会知觉。
企业恰恰可以利用消费者对营销环境的认知错觉来刺激其消费欲望,有效地促进销售。
在社会知觉方面的偏差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首因效应2.近因效应3.光环效应4.刻板效应5.投射效应归纳与提高本章论述了消费者认识心理过程中的感觉和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的反映。
根据感觉的性质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
本章同时论述了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感觉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是人感觉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发生变化所允许的强度或感受强度变化的临界值,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人的感受性是可以变化的,常见的变化有感觉适应、感觉对比和感觉联觉。
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形成的、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应。
可以以不同的角度对知觉进行分类。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这些特性从不同方面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
所以,企业营销人员的重要任务是了解消费者的知觉特性,制订适宜的营销策略,以提高营销效果。
社会知觉偏差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和投射效应。
心理学感知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感知觉的定义、特点及相关概念。
2.理解感知过程的全过程和各要素的功能。
3.掌握感知过程中的心理和生理机制。
4.了解感知过程的误差和变形。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感知(2)感知与感觉的联系和区别。
2.感知的形成及其过程(1)感知过程的概念与要素。
(2)外界刺激的特点及感知过程中的感官器官。
(3)传入到大脑的信息处理过程。
(4)大脑对信息加工的结构和功能。
(5)感知过程中的判断和归纳。
(2)感知过程中的启动机制和保持机制。
4.感知的应用(1)感知的应用和发展。
(2)通过感知的训练,提高感知的能力。
(3)面对误差和变形时,采取正确的调整和纠正措施。
三、教学重点五、教学方法1.讲解法。
2.案例分析法。
六、教学资源心理学课本。
七、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向学生提问:“大家平时和自己的感知有关系吗?”2.讲解感知是指人通过感官器官刺激,对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辨认、分类、理解和解释的过程。
感知是人的认识活动的第一个阶段,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感知过程具有主观性、客观性和局部性的特点。
感知是人类认知的基础,是人们进行思维、记忆、推理、沟通和行动的前提。
相关概念:感觉、知觉、概念、类比、判断等。
感觉是指感官器官感受到刺激并形成神经冲动的过程,而感知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解析和整合,从而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知世界。
感觉侧重于外界环境对感官器官的刺激,感知则侧重于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解析和理解。
在感知过程中,外界的刺激通过感官器官传递到大脑,接受加工和分析,最终形成感知的结果。
感知过程由三个要素构成:感觉器官、神经传导、神经中枢加工。
感觉器官是感知过程的开始,它把外界刺激转化成电信号,并传达给神经中枢。
神经传导则是保证感知信息的传导和传递,是感知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神经中枢加工是感知过程的决定和结果,是大脑对信息的处理和决策。
外界刺激具有特点和规律,从而影响人对世界的感知。
感知过程中的感官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下组织和内部感觉等。
《心理学》教案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及发展情况教学重点:心理学研究对象和主要流派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教学课时:2教学过程: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提问:1、你知道什么是心理学吗?是不是学了心理学就知道别人心里想什么吗?2、为什么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3、为什么教师需要具备心理学的知识?学生上课时,当看到教师的长相,听到教师的声音,这是感觉和知觉的发生。
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并记住、对教师提问的思考,则是记忆和思维。
当教师动之以情,讲到幽默之处,引发学生会心的笑声,这是情绪情感的外露。
学生能够在饥肠辘辘的时候,仍坚持听课,这是意志的表现。
学生能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这是注意的分配。
对于教师的提问,有的学生未经认真思考就急于回答,有的则深思熟虑后才回答,这是不同气质的表现。
有的学生认真、勤奋、用功,有的则粗心、浮躁、马虎,这是性格的表现等等。
以上是心理现象的具体表现。
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要学习并研究一门学科,首先必须从了解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入手。
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一)、从心理的动态维度上划分,可以把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包括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在整个认识过程中,总是离不开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的参与—注意。
它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现象。
情绪、情感过程:认识客观事物表现出来的态度体验。
比如有的事情让我们满意、愉快,有的气愤、厌恶。
意志过程: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二)、从心理的意识性维度上划分,可以把心理现象分为意识和无意识。
1、意识:是指个体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当我们清醒时,绝大多数心理现象属于意识范畴。
例,我们在进行记忆活动时,能觉知记忆活动的目的、对象、方法和达到的记忆效果。
关于认识感觉的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感觉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感觉的分类和特点;3. 培养学生通过感觉认识事物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感觉的概念;2. 感觉的分类;3. 感觉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5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通过触发学生的感官来引起学生对感觉的关注。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的日常物品,让学生通过触摸、闻味等感官去判断物品的特点。
Step 2 感觉的概念(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感觉的概念,即人类通过五种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接受外界的刺激并产生反应的能力。
2. 教师与学生一起列举日常生活中的感觉示例,如看到一朵花、听到鸟儿的歌唱、闻到食物的香味等。
Step 3 感觉的分类(15分钟)1. 教师介绍感觉的分类:外感和内感。
外感是指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刺激,如视觉、听觉等;内感是指身体内部的感觉,如饥饿、渴望等。
2.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不同感觉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各种感觉的区别和联系。
Step 4 感觉的作用(15分钟)1. 教师让学生思考不同感觉对于认识事物的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例如视觉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周围的物体,听觉可以让我们倾听音乐的美妙声音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感觉,讨论该感觉对于认识事物的作用,并向全班进行汇报。
Step 5 感觉的实践(15分钟)1. 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场景(如公园、超市、图书馆等),在15分钟内运用感觉器官,记录下所感受到的刺激和体验。
2. 学生进行实践,通过观察、听取、嗅闻、品味等感觉方式,记录下自己体验到的事物特点。
Step 6 认识感觉的总结与归纳(10分钟)学生回到教室后,进行总结和归纳,分享各自的体验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感觉对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总结。
四、教学评估:1. 学生的活动观察记录及报告;2. 学生对于感觉分类和作用的讨论和汇报;3. 学生课后作业。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知觉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
2. 掌握知觉的基本规律,如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等。
3. 培养学生运用知觉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知觉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
2. 知觉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1. 知觉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学生对知觉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知觉?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知觉现象。
2. 引导学生思考:知觉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二、讲授新课1. 知觉的基本概念:讲解知觉的定义、类型和特点。
-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 类型:分为外部知觉(如视觉、听觉、嗅觉等)和内部知觉(如思维、情感等)。
- 特点: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等。
2. 知觉的基本规律:- 选择性:讲解知觉选择性的定义、原因和表现。
- 整体性:讲解知觉整体性的定义、原因和表现。
- 恒常性:讲解知觉恒常性的定义、原因和表现。
三、案例分析1.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知觉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知觉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知觉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 引导学生回忆知觉的基本概念、类型、特点和规律。
二、讲授新课1. 知觉的局限性:讲解知觉的局限性,如错觉、偏见等。
2. 知觉的个体差异:讲解知觉的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对知觉的影响。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如何克服知觉的局限性?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讨论个体差异对知觉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1.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如何克服知觉的局限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知觉规律,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知觉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知觉的基本概念、类型、特点和规律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第一节感觉和知觉概述一、感觉(一)定义感觉(sensation)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种类⑴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
⑵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感觉。
二、知觉(一)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二)种类1.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社会知觉和物体知觉(1)物体知觉①时间知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影响人对时间估计的因素主要有下列几种:人的活动内容;情绪和态度;年龄因素。
②空间知觉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性的反映。
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等。
空间知觉不是人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③运动知觉运动知觉是对物体的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
运动知觉依赖于许多主客观条件物体运动的速度;运动物体离观察者的距离;运动知觉的参照系;观察者自身的静止或运动状态;似动现象。
(2)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知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对人的知觉(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知觉)。
②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
③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A.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B.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C.社会投射效应指知觉者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特性。
认识感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描述不同感觉的特点和作用。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感官交流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感受。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感觉的细致观察和感受力,增强对美的欣赏和体验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不同感觉的特点和作用。
2. 探索感觉与身体、情感以及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介绍不同感觉及其特点。
2. 触觉体验材料:细软、光滑、粗糙的物品。
3. 嗅觉体验材料:香水、咖啡、花朵等。
4. 听觉体验材料:不同乐器的音响录音。
5. 视觉体验材料:图片、视频、书籍。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 师生交流,询问学生对感觉的理解。
2. 引入课题,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Step 2:感觉分类(20分钟)1. PowerPoint展示,介绍不同感觉的分类和特点(触觉、嗅觉、听觉、视觉)。
2. 学生看图示例,猜测不同感觉对应的物品或场景。
3. 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不同感觉的特点和作用。
Step 3:感觉体验(30分钟)1. 分组进行触觉体验,学生闭眼触摸不同材料,尽量用简短的词语描述触摸感受。
2. 分组进行嗅觉体验,学生分别闻嗅觉体验材料,描述闻到的味道及感受。
3. 分组进行听觉体验,学生闭眼听取不同乐器的声音,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4. 分组进行视觉体验,学生观看并欣赏图片、视频、书籍中的美景或精彩场景,描述自己的感受。
Step 4:感觉与情感的关系(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感觉对情感的影响。
2. 学生分享在特定感觉下的情绪变化和体验。
3.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对感觉和情感的影响,如音乐、画作、自然景观等。
Step 5:感觉交流(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感觉交流的练习,通过肢体语言、眼神、声音等表达感受。
2. 学生反馈,分享交流中的体验和收获。
五、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寻找并记录不同感觉所带来的感受。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概述
一、感觉
(一)定义
感觉(sensation)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种类
⑴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
⑵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感觉。
二、知觉
(一)定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二)种类
1.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社会知觉和物体知觉
(1)物体知觉
①时间知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影响人对时间估计的因素主要有下列几种:
人的活动内容;情绪和态度;年龄因素。
②空间知觉
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性的反映。
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等。
空间知觉不是人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③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对物体的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
运动知觉依赖于许多主客观条件
物体运动的速度;运动物体离观察者的距离;运动知觉的参照系;观察者自身的静止或运动状态;似动现象。
(2)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知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对人的知觉(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知觉)。
②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
③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A.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B.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C.社会投射效应
指知觉者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特性。
有意识的投射往往是知觉者为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D.社会刻板效应
是指社会上的部分成员对某类事物或人物所持有的共同的、固定的、笼统的看法和印象。
刻板是它的根本特点
它不是一种个体现象,而是一种群体现象,它反映的是群体的“共识”。
(3)错觉
错觉是错误的知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错觉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视错觉,还有形重错觉、运动错觉以及时间错觉等。
产生错觉的原因十分复杂,往往是由生理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2.根据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性: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3.根据知觉中哪一种感受器的活动占主导地位: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味知觉和触知觉。
三、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一)感觉和知觉的联系
1.二者都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同属于对现实的感性认识形式,均为感性认识过程;均为对事物表面现象,外部特征的反映。
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感觉越丰富、越精确,知觉也就越完善,越正确。
3.二者往往同时出现,很少产生孤立的感觉。
所以常常以感知的形式出现。
(二)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1.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
系的综合反映。
2.感觉只需个别器官的活动,知觉需各种感官共同的活动。
(1)感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的产生主要是由外周感受器、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以及相应的神经中枢特别是大脑皮质的感觉代表区三个部分协同活动的结果。
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
感觉产生的条件是:
具有一定能量的客观刺激物作用于感受器。
相应健康的感觉器官
(2)知觉的生理机制
知觉的产生是大脑皮质许多机能区协同活动的结果。
首先,皮质感觉区对感觉信息进行最初步的分析,使信息更加精确并赋予其意义。
接着言语活动直接参与知觉的形成,即把知觉对象纳入一定的范畴系统中。
四、感觉和知觉的功用
感觉是维持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如果把感觉剥夺,就会使人的思维过程发生混乱,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第一个感觉剥夺实验是由加拿大吉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赫布和贝克斯顿等人于1954年进行的。
1954年,加拿大科学家做了一个在当时看来有些莫名其妙的实验。
他们让志愿者戴上半透明的塑料眼罩、纸板做的套袖和厚厚的棉手套,躺在一张床上什么也不用做(除了吃饭和上厕所),时间要尽可能的长,每天的报酬是20美元。
当时大学生打工一小时大约只能挣50美分,这让很多大学生都跃跃欲试,认为利用这个机会可以好好睡一觉,或者考虑论文、课程计划。
但结果却令很多人大跌眼镜。
没过几天,志愿者们就纷纷退出。
他们说,他们感到非常难受,根本不能进行清晰的思考,哪怕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注意力都无法集中,思维活动似乎总是“跳来跳去”。
更为可怕的是,50%的人出现了幻觉,包括视幻觉、听幻觉和触幻觉。
视幻觉如出现光的闪烁;听幻觉似乎听到狗叫声、打字声、滴水声等;触幻觉则感到有冰冷的钢板压在前额和面颊,或感到有人从身体下面把床垫抽走。
受试者在感觉剥夺试验七天后,出现了经典的病理心理现象:
①出现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及继发性情绪行为障碍;
②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
③思维迟钝;
④暗示性增高;
⑤体诉多,各种神经症症状;
感觉剥夺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
心理学家通过切断志愿者各种感官对外界信息的获取途径,让志愿者处于高度隔绝的状
态。
实验证明丰富的、多变的环境刺激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在被剥夺感觉后,人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理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1、感知觉是认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经验)的源泉。
2、感知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使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