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公开课详案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5
《定风波》教学设计【授课时间】2014年12月8日【授课班级】高二(15)班【授课老师】陈志昌【授课安排】1课时一、学生分析高二(15)班是本人所教的班级,在年级里属于理科普通班。
该班学生的特点是语文基础在同类班级里算是不错的,而且他们学习兴趣很浓,善于思考问题,课堂纪律较好,但不足之处就是学生上课不够活跃,回答问题不够积极。
二、教材分析《定风波》是粤教版语文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里的一篇经典文章,这首词篇幅短小、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最能体现苏轼豁达豪放的性格特点,是高考必考的背诵篇目。
但也正因为篇幅短小,所以给上课老师带来不少的挑战。
三、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指导自主学习全词,能准确的翻译序言并鉴赏每一句词,并在课堂上把该词背诵下来。
2.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探讨苏轼的人生态度并归纳出豪放词的基本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回顾苏轼的基本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主要的思想,感受苏轼的人格魅力四、教学策略设计这节课计划采用导学案教学的方式,在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更多地通过动笔检测其学习效果,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同时,考虑到所教班级的学生的基本学情:理科普通班,对古典诗歌的赏析还停留在理解阶段,因此,学案的设计更多的侧重于学生对词句(包括小序)的理解。
另一方面,15班的学生平时课堂气氛也略显沉闷,我担心上公开课他们一紧张就不知所措了,为了缓解他们紧张的学习状态,我在设计学案的时候也尽量增加一些有趣的内容,如苏轼的人物资料卡填空。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课堂典型人物形象猜猜猜(二)人物资料卡填空之苏轼(三)序言学习要求:请翻译该词的序言,尤其注意把加点字词翻译准确。
(4分)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遂..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晴.,故作此。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作词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词句鉴赏要求:仿照鉴赏的形式,依次鉴赏每一句词,完成填空部分的内容。
《定风波》教案四川省华蓥中学高中语文组熊利【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作者通过小事表达深刻哲理的写法。
学会朗读入手体会作者情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加深对词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体会作者面对困境的旷达。
诵读、评价、质疑问难,在读懂词的基础上领悟词的哲理美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面对人生中的风雨。
【教学重点】1、诵读,读懂作品,读出作者,读出思想情感。
2、欣赏词作,赏出作品情感态度美、人生哲理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与文本进行心灵的交流,实现情感的共鸣,对作者和作品做出个性化的评价。
【教学设想】1、从读入手,引导学生在多次诵读中读懂作品,读出作者,读出哲理美感。
在读中形成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评价、鉴赏。
2、学生品味、感悟和老师引导相结合。
3、突破重点、难点时适时引入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林语堂评价他说:“他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明百姓的好朋友。
他是一个大文豪,新派的画家,伟大的书法家。
他是一个酿酒实验家,水利工程师。
他是一个假道学的反对者,瑜伽术的修炼者,佛教徒。
他是一个士大夫,皇帝的秘书,饮酒成瘾者。
他是一个心肠慈悲的法官,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月下的漫步者。
”他被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他被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他被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他被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他曾为自己自题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个人,他就是——苏轼。
2.温故而知新(检测一下我们到底有多了解他):在以下四个选项中,哪一项不是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期?( D )A《念奴娇·赤壁怀古》B《(前)赤壁赋》C《后赤壁赋》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词,依然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时所作。
《定风波》【教学目标】1、感受词人的形象,知人论世,了解苏轼生平经历及思想。
2、积累名句,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背诵本词。
3、学习以小见大、一语双关表达技巧。
4、学习词人乐观旷达坦然的人生态度,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提升学生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以小见大、一语双关的表达技巧。
2.学习词人乐观旷达坦然的人生态度,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提升学生人生观。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写作背景这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
“定风波”是词牌名。
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湖北黄冈县),偏居荒野,躬耕自乐。
是年春,诗人至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新购田地,归途遇雨,心有所感,遂赋此词。
二、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3.读出感情。
三.了解大意上片译文:不要去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而行。
竹杖和芒鞋轻捷更胜过马,有什么可怕!只要披一件蓑衣,任凭一生风雨,我也不在意上片:写风雨中的情景和心境(雨中事)下片译文: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微微的寒冷。
山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下片:写风雨后的情景和心境(雨后感)四.诗词赏析1.思考:面对穿林打叶的大雨,主人公是怎样的态度?这体现了他怎样的个性?“莫听”:“超然物外”;“何妨”“谁怕”:向风雨挑战“吟啸且徐行”:潇洒安闲、泰然自若2.思考:作者为什么说“竹杖芒鞋”比马“轻”?你认为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吗?“竹杖芒鞋”:闲散江湖;“马”:奔波官场“竹杖芒鞋轻胜马”:两者对比,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3.思考:“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是否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烟雨”:自然界的风雨,政治上的风云变幻“任”:镇定、从容、洒脱和旷达4. 思考:“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中“微冷”“相迎”并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体验?“料峭春风”:人生的逆境、政治的风雨;“山头斜照”:人生的希望人生体验:作者于挫折中看到希望,于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挫折和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5.思考:“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和“晴”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这一句写出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感悟?“风雨”和“晴”:人生的逆境和顺境、名利的失和得、官职的降和升人生感悟:词人认为无论是雨还是晴都无所谓。
高二语文下册《定风波》教课设计三篇篇一【教课目】:⑴认识,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掌握中抒作者的豪放胸怀。
⑵ 会中包括的人性真理。
【教课重点】: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及中所抒的达胸怀。
【教课点】:领会中抒怀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悟人生真理及手法运用。
【教课】:1一、本入。
()起,我很快就会想起学的名句:“大江去,浪淘尽,千古流人物”⋯⋯ 首出自于的《念奴赤壁古》。
在《念奴赤壁古》中,站在江上,面奔的大江,想到了的流人物,他想到了呢?(生):周瑜。
()他想到了周瑜位年罕有才并且早早就成立了优秀功的年将。
想到自己已早生,但是到现在依旧功未成,有了壮志未酬的感,因此他“人生如梦”。
那么,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在那边哀、腹愁情的文人?道就是豪放派的真实格或许是豪放派格的所有?我今日就来学的此外一首作于同一年的 -- 《定波》。
二、认识作者:(),我其不生疏。
那么有哪位同学能我略介一下呢?(提示:文学作和人生宦途)(生)是有多方面的作才能的大家,他在、、散文、法等方面都有独到的成就。
在歌作上,今存有他的 2700 多首,怜悯人民、关生是的一个突出内容。
但更多地方砭了新法的流弊。
情真,朴无,古人极少涉及的社会材,多所开,取材宽泛,命意新。
的写景和理趣,价,最到。
在北宋上,他一改婉之,以洒脱达之气入。
把游仙、咏史、宴、登、悼亡、真理探等写里。
体也由形式的解放而内容的改革,形成了豪放派,南宋国人的影响特别著。
他散文也有很大奉献,他展开了欧阳修平和舒的文,散文作开辟了新天地,特别是他叙事游的散文价,有许多是广的名作,如《石山》、前后《赤壁》是他留后代的名。
除文而外,他画也很擅,法同蔡襄、黄庭、米芾并称“宋四家”,他善画竹石,自成格。
之,学博、才华横溢。
文、、、、画,无所不晓,他是一位罕的通才人物。
我国古代文学一绚丽的明珠。
()认识,我不得不认识他崎岖的一世。
自嘉祐元年( 1056),初次赴京,次年与弟同榜士以后,就被朝廷委以重担。
神宗曾任祠部外郎,因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后以作“ 君相”的罪名,罪黄州。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定风波》,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苏轼的生平和文学地位,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品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苏轼在逆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2. 苏轼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关键词语的理解2. 诗歌的鉴赏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意象等知识点。
2. 品读法:反复品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美。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诗歌的鉴赏方法和个人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和文学地位,引出《定风波》这首诗。
2. 讲解:详细讲解诗歌的背景、意象等知识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品读: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美。
4. 鉴赏:教授诗歌的鉴赏方法,让学生学会欣赏古诗。
5. 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鉴赏方法和个人感悟,分享彼此的收获。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苏轼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这五个章节的内容涵盖了《定风波》的教案编写,希望能对你的教学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我可以继续为你编写后续章节。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评估他们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他们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分享意识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反思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
2.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3. 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以《定风波》为灵感,创作自己的诗歌。
宣城市第十三中学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教学(案)编号:0502 主备人:胡琼辅备人:高一语文组《定风波》(总一课时)【学习目标】天才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1.研习品鉴,理解作品的意境。
2.拓展提升,体悟人生之雨和人生之归。
【重点难点】拓展提升,体悟人生之雨和人生之归。
【自学指导】提前预习会让你效率更高1.典型字字音:何妨()吟啸()蓑()料峭()萧瑟()2.名句赏析:(1)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教学过程】因为敢于行动,所以登上了更高处一、引入:1.导课2.完成“自学指导”二、初读感知,梳理词意1.粗通大意:齐读小序和词,看看这首词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以及苏轼在这件事情中是什么态度。
(引导学生在小序、正文以及注释中寻找答案,学会梳理内容和概括大意。
)点拨要点:这首词主要写苏轼一行人往沙湖相田,途中遇雨后的感叹;苏轼没有躲雨,他认为风雨无妨(以“余独不觉”“莫听”“何妨徐行”等词语来印证)。
2.初识词人:自由诵读这首词,结合词的内容,简单说说词人给你的最初印象。
(引导学生粗略感知词人形象,可根据学生发言来梳理点拨,不必求全。
)三、品读赏析,领略词境1.苏轼是怎样表达自己“独不觉”,即不愿躲雨的人生态度的?你认为哪些词语直接表达了这种态度?(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词作,把握提领性词语。
)点拨思路:如“莫听”“何妨”“谁怕”“竹杖”“芒鞋”“一蓑”。
(如“竹杖”等词既可见其闲庭信步的潇洒,也可由此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见其隐逸之意。
)2.苏轼为什么不躲雨?请联系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来谈谈。
(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点拨:可从如下角度作点拨或归纳(1)此词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
“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的苏轼,已开始从愤懑和痛苦中跳脱出来。
(2)苏轼思想中融合了儒佛道。
他崇尚老庄哲学,深受禅学影响,因而淡泊、遗忘、化解、隐逸等思想都会在逆境中生发。
(3)作为豪放派词宗,苏轼个性中蕴藏着乐观的因子。
苏轼《定风波》教学设计苏轼《定风波》教学设计(通用6篇)苏轼《定风波》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多次诵读,把握词人的情感态度。
2、解析探讨,欣赏词的写作特色。
3、结合资料,体会豪放派的特征。
教学方法:1、通过诵读感悟法、默读咀嚼法,品味本词“言”之味,“意”之美。
2、通过自主鉴赏、合作交流,探究豪放词派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鉴赏关键字词所包含的情感态度,探究豪放派词作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介绍苏轼。
二、读定基调,感知大意1、小序请学生朗读这首词的小序部分,归纳小序交代的信息。
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感情基调根据本词写作背景,联系苏轼在这段时间里的其它作品,奠定感情基调。
请学生一读定基调。
3、感知大意请学生归纳词的上阙和下阙各侧重写的内容。
疏通文意,明确:上阙写途中遇雨的情景,下阙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
三、读明态度、赏析内容1、请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讨论词中有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感态度。
明确:“莫听、何妨、轻、任、迎、也无”等词所体现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2、探究本词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明确:“一蓑烟雨任平生”等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3、提问本词给学生的启发。
4、归纳苏轼词的写作特色。
明确:以小见大。
请学生二读明态度。
四、读懂豪放,理解风格1、请学生阅读辛弃疾的作品,进一步体会豪放词派的特点。
太常引辛弃疾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一轮秋影转金波。
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嫦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斫:zhuó,砍。
婆娑:pósuō枝叶茂盛的样子。
明确:从内容、情感、写景等入手,鉴赏本词。
2、结合苏轼和辛弃疾的作品,总结豪放派的诗歌的特点。
明确:课本57页:豪放词题材较广泛,抒怀言志,关注社会现实,涉及人生重大主题。
格调相对高昂,较多慷慨悲壮之音,颇具阳刚之美。
请学生三读懂豪放。
五、结束语以苏轼作品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做结束语,请学生在朗读中结束。
高二语文下册《定风波》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⑴了解苏轼,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词中抒发作者的豁达胸襟。
⑵领会词中包含的人性哲理。
【教学重点】: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旷达胸襟。
【教学难点】:体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
【教学课时】:1课时一、本词导入。
(师)说起苏轼,我们很快就会想起学过的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首词出自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站在长江边上,面对奔腾的大江,想到了历的风流人物,他想到了谁呢?(生):周瑜。
(师)他想到了周瑜这位年少有才而且早早就建立了卓越功勋的年轻将领。
想到自己已经早生华发,但是至今依然功业未成,有了壮志未酬的感叹,所以他说“人生如梦”。
那么,苏轼留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一个在那里哀叹、满腹愁情的文人吗?难道这就是豪放派的真正格调或者是豪放派格调的全部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苏轼的另外一首创作于同一年的词--《定风波》。
二、了解作者:(师)苏轼,我们其实不生疏。
那么有哪位同学能为我们简略介绍一下呢?(提示:文学创作和人生仕途)(生)苏轼是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的大家,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等方面都有独到的成就。
在诗歌创作上,今存有他的诗2700多首,同情人民、关怀生产是苏诗的一个突出内容。
但更多地方则针砭了新法的流弊。
情真语挚,朴实无华,对前人很少波及的社会习题材,多所开发,取材广泛,命意新颖。
苏轼的写景诗和理趣诗,艺术价值,最为到处颂扬。
在北宋词坛上,他一改词坛婉约之风,以洒脱旷达之气入词。
把游仙、咏史、宴赏、登临、悼亡、哲理探讨等写进诗词里。
词体也由形式的解放进而为内容的革新,形成了豪放词派,对南宋爱国词人的影响尤其显著。
他对散文也有很大奉献,他开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为散文创作开辟了新天地,尤其是他叙事记游的散文艺术价值,有不少是广为传诵的名作,如《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是他留给后人的名贵遗产。
《定风波》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定风波》。
(2)分析并掌握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3)了解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定风波》。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豪放洒脱的个性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2)领悟人生的真谛,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
2. 诗中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的分析。
3. 苏轼生平背景及其文学地位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深层含义的解读。
2. 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3. 批判性思维的锻炼。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
(2)阐述《定风波》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定风波》,理解诗文内容。
(2)要求学生背诵诗文,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解读(1)讲解诗文中的难点、重点。
(2)引导学生领悟诗文的深层含义。
5. 欣赏与评价(1)让学生谈谈对《定风波》的欣赏之情。
(2)评价苏轼的文学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6. 总结拓展(1)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
(2)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定风波》。
2. 结合课内所学,课外阅读苏轼的其他诗词作品。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定风波》的意境画面,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所描绘的情境,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2.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 案例分析法:以苏轼的生平为例,让学生了解其人格魅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其诗词作品。
《定风波》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定风波》这首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名篇,使学生了解宋代文学特点,掌握诗歌赏析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美文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掌握《定风波》的基本内容和主题;2. 理解苏轼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3. 运用诗歌赏析方法,深入解读《定风波》的意境和情感;4. 分析《定风波》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简要介绍《定风波》的背景和作者苏轼的生平,引发学生对宋代文学的兴趣。
2. 阅读与讨论(20分钟)让学生分组阅读《定风波》,并讨论以下问题:1) 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2) 作者通过怎样的描写方式展现了自己的情感?3) 你对诗中的意象有什么理解?3. 诗歌赏析(25分钟)向学生介绍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对《定风波》进行深入解读:1) 音韵和节奏:分析诗中的韵脚和节奏感,探讨如何通过音韵和节奏表达情感。
2) 意象和象征:解读诗中的意象,理解作者通过意象和象征来呈现情感和意境。
3) 结构和篇章布局:分析诗的结构和篇章布局,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4. 进一步讨论(20分钟)组织学生展开进一步讨论,指导他们深入思考以下问题:1) 《定风波》如何体现了宋代文学的特点?2) 为什么《定风波》在宋代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3) 《定风波》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5. 总结与展示(10分钟)请学生回顾全文,总结《定风波》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并展示学习成果。
可以选择用朗读、演讲、展示图片等形式进行。
四、教学延伸1. 分组研读其他宋代名篇,通过比较来深化对宋代文学特点的理解。
2. 邀请专家或学者讲述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扩大学生对宋代文学的了解广度和深度。
3.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文学展览,了解文学艺术在宋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苏轼的《定风波》这首名篇,了解了宋代文学的特点,并掌握了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
《定风波》教案(通用11篇)《定风波》篇1教学目标:1、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感受词人淡定从容、豁达洒脱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检查阅读,点评指正。
1、抽查朗读。
2、其它学生点评,比较。
三、解读小序,了解背景。
1、齐读小序。
2、思考:交代了哪些信息?时间,地点,天气,人物,缘由。
3、具体分析。
(1)时间: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
(2)地点:沙湖道中谪居黄州的背景:(学生先讲,教师总结)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策及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有些人将他以“谤讪新政”之罪弹劾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结果20多人受到牵连,苏轼差点被杀,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他在那里偏居荒野,躬耕自乐。
1082年的春天,诗人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购买田地。
(3)天气:雨,晴。
(4)人物:雨具,同行,余雨具,借代,拿这雨伞的仆人。
狼狈,进退都感到困难。
独,风雨无惧,特立独行。
(5)故,交代写作缘由。
四、再读诗文,鉴赏形象;理解思想,学习手法。
1、生齐读。
2、讨论:读完这首词,那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3、探讨表现手法。
(1)再读语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词人“回首”的是什么?表层含义是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深层含义是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
这是一语双关的手法,以曲笔直抒胸臆,从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
这也是我们这首词写法上最大的特色——以小见大。
4、小结:再大的风雨,再多的困难,词人都能坦然面对。
定风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定风波》全文;(2)了解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把握其思想特点和艺术风格;(3)分析并欣赏《定风波》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定风波》;(2)学会对比分析,将《定风波》与其他作品进行横向比较,了解其独特之处;(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豁达态度和坚定信念;(2)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为美好生活努力奋斗。
二、教学重点:1. 《定风波》全文的理解与背诵;2. 苏轼生平和创作背景的掌握;3. 修辞手法和意象的分析与欣赏。
三、教学难点:1. 苏轼思想特点和艺术风格的把握;2. 对比分析方法的运用;3. 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苏轼及其作品《定风波》,激发学生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定风波》,理解诗意,体会情感;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定风波》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交流心得;4. 对比分析:将《定风波》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突出其独特之处;5. 文学鉴赏:欣赏苏轼的文学风格,提高鉴赏能力;6. 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对《定风波》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独立见解;7.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受苏轼的豁达态度和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8.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定风波》的理解和背诵情况;2. 学生对苏轼生平和创作背景的掌握程度;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分析能力、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学生对比分析、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的运用;5. 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树立。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苏轼的时代背景和《定风波》的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作品;2. 启发式教学: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文学案例,让学生分析、评价,提高文学鉴赏能力;5. 情感共鸣:引导学生从情感上与苏轼产生共鸣,理解其人生观和价值观。
《定风波》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理解《定风波》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品味词中的意境和语言,感受苏轼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3、学习词中借景抒情、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词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赏析词中的名句,体会其深刻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2、教学难点(1)领悟苏轼在词中所展现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
(2)引导学生将苏轼的豁达心态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词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词的意境和情感。
2、问题引导法: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深入理解词的内涵。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的背景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风雨交加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描述自己在这种情境下的感受。
(2)提问:如果在这样的风雨中行走,你会有怎样的心情和想法?(3)引出苏轼的《定风波》,看看他在面对风雨时有着怎样不同的态度。
2、作者及背景介绍(1)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经历,包括他的政治生涯、文学成就等。
(2)讲述《定风波》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苏轼当时的处境和心态。
3、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词的韵律和节奏。
(3)学生再次朗读,初步感受词的意境和情感。
4、文本解读(1)结合注释,让学生逐句理解词的意思,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补充。
(2)重点分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两句,引导学生思考苏轼为何能在风雨中如此淡定从容。
(3)探讨“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所表达的情感,体会苏轼的豁达与超脱。
(4)解读“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几句,感受作者在经历风雨后的感悟。
(5)分析“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深层含义,理解苏轼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定风波一、本词导入。
站在这儿,我突然就想到一句话:人生就是一堂课的工夫;加一个字,人生就是上一堂课的工夫。
类推一下:人生就是一场雨的工夫,人生就是躲(淋)一场雨的工夫。
一场雨,躲一场雨。
你更喜欢哪一种说法?为什么?板书:雨前者寓意:偶然;短暂;不幸;客观存在;……后者多了层如何面对的意思,有了动词,主观意愿,行动过程,生命痕迹,……苏轼会怎么看?请翻开教材71页,我们一起来看《定风波》。
二、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读准字音)同行(xíng)吟(yín)啸(xiào)一蓑(suō)2、教师范读读出节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朗读指导有点苏子行吟的味道。
“何妨……平生”,还应该读从容点,潇洒点,豁达点。
----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这是节拍。
调子呢,不扬不抑。
“竹杖芒鞋轻胜马”有点喜悦和豪迈在里面,可以调子略高点。
但要随意、朴拙点,豪放在骨子里,在不经意间。
“料峭……微冷,相迎”还有对人生阴晴不定、捉摸不定的复杂情绪。
……3请同学们看教材注释以及小序,了解〈定风波〉的写作背景。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官)至黄州。
同学们想一想:被贬官的人的心情如何?有一天,他出访友人,天公不作美,却在沙湖道中(遇雨),没有雨具,大家极为(狼狈),只有他独(不觉),而且。
——他没躲雨。
(小序中,词中。
小序作用?“故”:写作缘由,一件小事寄予深刻哲理。
)——他说风雨皆无。
——他淡化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
附高考题:(1)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4分)答案可在最后公布,以留下悬念。
(答案: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沉着。
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定风波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定风波》全诗,掌握诗歌的字词、句式及修辞技巧。
2. 学生能够分析《定风波》的文学背景,了解作者苏轼及其创作特点。
3. 学生能够解读《定风波》的意象、情感,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提升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首具有个人风格的诗歌,展现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3. 学生学会运用古典诗歌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古典诗歌的热爱,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学生通过学习《定风波》,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困境,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3. 学生在诗歌学习中,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尊重他人意见,学会倾听和表达。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古典诗歌鉴赏课,旨在通过学习《定风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学基础,对古典诗歌有初步的了解,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和创作。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导入新课:《定风波》背景介绍,了解作者苏轼及其文学地位。
2. 诗歌朗读:全班同学齐读《定风波》,感受诗歌韵律,体会情感。
3. 词语解析:学习生僻字词,理解诗句含义,分析修辞手法。
4. 意象分析:探讨诗歌中的自然意象,理解作者如何借景抒情。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验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学会以诗人的视角看待生活。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哲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7. 诗歌创作:指导学生借鉴《定风波》的写作技巧,创作一首反映生活感悟的诗歌。
8.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大家共同欣赏、评价、提出建议。
定风波详案•1、兴趣导入:有人说:柳永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女孩,手执红牙板,吟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苏轼的词,必须要找关西大汉,怀抱铜琵琶,手绰铁板,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为什么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只有女孩才能把那种韵味唱出来,而苏轼“大江东去”就必须找关西大汉唱呢?不同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这就要求我们在诵读时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式。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趟关西大汉,通过诵读来学习苏轼的另一佳作《定风波》。
希望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跟苏轼达到心灵相通。
2、提出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一、诵读1、预读课文(三分诗词,七分读。
请同学大声地自由诵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然后我们请同学起来试着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词。
) 32、个人诵读,学生点评,生生互动。
师生共探节奏,语气和情感。
3、听读(现在让我们来聆听名家诵读,同学们在书上划分节奏和标注重音和轻声,揣摩情感。
)4、齐读二、赏读那么初读完作品后,让我们来赏析内容,师示范朗诵小序,提问全班同学,请问这首词的小序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有何作用? 3很好,给同学们五分钟的时间,带着问题对全词进行思考,这个问题是走在风雨中的东坡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或者说在风雨中东坡是什么样子的?独立思考后可以小组讨论,最后形成完整文字,五分钟后我请同学起来展示自己的成果。
生回答师落实明确:1、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沉着。
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豪迈。
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
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
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
——随意而安。
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
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定风波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体会其豁达的人生态度。
2、理解词中的意象和意境,感受词的艺术魅力。
3、掌握词的表现手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4、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词的内容和情感,体会苏轼的旷达胸怀。
(2)分析词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1)深入领会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2)引导学生将苏轼的处世态度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
当面对这些不如意时,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应对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定风波》,看看他在困境中是如何保持从容和豁达的。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他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乐观旷达的心态。
2、这首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第三个春天。
当时,他与朋友外出春游,途中遇雨,同行之人皆觉狼狈,唯有苏轼泰然处之,吟咏自若,写下了这首词。
(三)诵读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体会词的情感。
3、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全班齐读,整体感知词的内容。
(四)词句赏析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1)提问:“莫听”“何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态?(2)引导学生回答:“莫听”表明作者不被外界的风雨所干扰,“何妨”则体现出他的从容和洒脱。
(3)总结:这两句展现了作者在风雨中泰然自若的神态。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提问:“竹杖芒鞋”与“马”相比,有何深意?(2)学生讨论后回答:“竹杖芒鞋”象征着作者简单朴素的生活,而“马”则代表着富贵和权势。
作者认为在困境中,简单的生活反而更让人感到轻松自在。
(3)追问:“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4)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不惧怕人生的风雨,愿意坦然面对一切的豁达胸怀。
《定风波》讲座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宋代文学及其代表作《定风波》;2.理解《定风波》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写;3.分析诗人李清照的创作风格和情感体验;4.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定风波》的背景和内容;2.分析《定风波》中情感的表达和描写;3.理解李清照的创作风格和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1.分析《定风波》中情感的表达和描写;2.理解李清照的创作风格和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1.李清照的《定风波》原文;2.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师生互动,询问学生对宋代文学的了解。
2.简要介绍宋代文学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二、学习《定风波》(20分钟)1.分析《定风波》的背景和内容。
2.分析《定风波》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写。
三、讨论李清照的创作风格(20分钟)1.分析李清照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2.分析李清照诗歌中的情感体验和表达。
四、文学鉴赏与个人感悟(25分钟)1.小组讨论李清照的《定风波》。
2.分享各自的文学鉴赏和个人感悟。
五、课堂总结(5分钟)1.总结《定风波》的情感表达和描写。
2.总结李清照的创作风格和情感体验。
教学延伸:1.进一步了解宋代文学及其代表作品;2.阅读其他李清照的作品,比较其创作风格和情感体验。
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宋代文学及《定风波》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分析诗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写。
2.个人评价: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备注:教案中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定风波公开课详案
定风波详案
• 1、兴趣导入:有人说:柳永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女孩,手执红牙板,吟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苏轼的词,必须要找关西大汉,怀抱铜琵琶,手绰铁板,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为什么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只有女孩才能把那种韵味唱出来,而苏轼“大江东去”就必须找关西大汉唱呢, 不同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这就要求我们在诵读时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式。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趟关西大汉,通过诵读来学习苏轼的另一佳作《定风波》。
希望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跟苏轼达到心灵相通。
2、提出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一、诵读
1、预读课文(三分诗词,七分读。
请同学大声地自由诵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出
节奏,读出情感。
然后我们请同学起来试着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词。
) 3
2、个人诵读,学生点评,生生互动。
师生共探节奏,语气和情感。
3、听读(现在让我们来聆听名家诵读,同学们在书上划分节奏和标注重音和轻声,揣
摩情感。
)
4、齐读
二、赏读
那么初读完作品后,让我们来赏析内容,师示范朗诵小序,提问全班同学,请问这首词的小序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有何作用, 3
很好,给同学们五分钟的时间,带着问题对全词进行思考,这个问题是走在风雨中的东坡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或者说在风雨中东坡是什么样子的,独立思考后可以小组讨论,最后形成完整文字,五分钟后我请同学起来展示自己的成果。
生回答
师落实
明确:
1、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沉着。
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豪迈。
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
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
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
——随意而安。
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
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通达。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还有没有雨了,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
本无风雨,何来晴明。
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五祖一位弟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无一物、无风雨,颇相似,有点空蒙之感,倒有几分禅意了)……
2、从节奏到形象,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的情感,如果让你找出最能体会作者心愿的词,你会想到哪个字,
板书:归因(风雨)
1
——前二者合在一起便是全词思想情感的核心所在,那就是 : 作者不怕任何风雨 , 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变 , 一心渴望退隐 , 归去。
那么词人因何而
归,“风雨”仅仅是自然界的风雨吗,那么词人在写作此词这段时间经历了怎样的“风雨”,(联系写作背景谈。
) 生说
(背景穿插:苏轼只因反对新法,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被人以其诗有“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之意弹劾,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后,谪任黄州团练副使。
(民间自卫队副队长)苏轼的坦荡仕途突遭狂风暴雨,他几欲投江自尽。
但谪贬路上,壮美山川洗涤了他那蒙垢的心灵,村野生活又让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
由此可见苏轼之归不仅仅是表面上所指途中自然界之风雨,还有政治上的风雨人生仕途的风雨。
——回首。
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
归到何处,
苏 362首词赋中,归字出现 105多次。
他要往哪归,与学生共同探讨拓展: 二、展读
结合文本及选读的两首诗词、以前的相关作品分析: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
〈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 hu2声)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一个笑话,以为他逃跑,派人去追,回头却发现他在呼呼大睡。
)
他想归哪儿,(形体,神:心)板书:归果(心)。
(不同于曹操的天下归心,而是自归于心)
生探索
师讲解
他从来就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是因为没有必要。
他不需要躲避官场,逃离尘嚣,而是要逃离人生。
可是,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
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
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就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
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
从雨一直下,到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彩虹总让普通的我们欢喜我们忧,然而东坡却不躲雨也无悲喜,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
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
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
四、个性阅读
1、是不是在座的都喜欢苏轼,那请联系本词来说说。
网上有一篇文章,说道: 像苏轼这样的好官却最终落了个“贬谪琼崖”的下场,是不正常的,而苏轼最终能够对这一结果接受并心平气和那就更不正常了。
在这种不正常的背景下,完美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理念其实只是“随遇而安”的另一种富于欺骗性的表达。
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旷达”实则是一种无奈,“突围”其实是
2
一种逃跑。
在人格的坚硬性上,苏轼不足以和中国历史上那些坚持真理而不怕杀头的人比肩而立~把这种“纯正的窝囊”演变成了一种“虚假的完美”,因而,他就“罪莫大焉”。
2、那你们认为人生之雨来临时,到底是假装没看见,就当不存在,还是主动去躲避或抗争呢,
生说
师结:听大家这么说,我突然感觉到人生的复杂和多元了。
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你到底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是你自己的事,只要对得起人生这一场雨的工分,对得起容纳我们的这个世界就行了。
五、美读
女:莫听/穿林/打叶声,男:何妨/吟啸/且徐行。
女: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男:一蓑/烟雨/任平生。
女: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男:山头/斜照/却相迎。
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结束语: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苏轼的人生,苏轼的作品,苏轼的心灵。
但愿时时心有东坡词,人生从此无难题。
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
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如果做不到,再多读读他的文字吧。
附板书:定风波
苏轼
因:风雨
归
果: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