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反思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广大小学英语教师以双向五环为指导,以《英语课程标准》为目标和方向,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中去,这些都使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努力的方向,但细细品味这些优质课,总感觉这些课有些是教师精心准备、上了又改,改了又上的示范课。这样的课,是教师设计好了一个个教学环节等着学生往里钻,这样的课,没有了自然生成,没有了生命涌动,有的只是热闹的课堂、流畅的教学设计。以这样的课为目标、为示范,使我们对课改的真正执行有了一些担心。

一、多了师生互动,少了自然生成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是一段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这里应没有装腔作势,没有矫情的表演;这里可以没有语惊四座的回答,但不可以没有情感的真实流露。一位教师为了操练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 some ...”设计了一个“追圈”游戏。活动开始,教师先提问“What would you like?”学生回答:“I'd like some milk.”教师就给他一个milk的头饰,然后请回答过问题的几个学生走到讲台前围成一圈蹲下,一学生在圈外,蹲着的学生问:“What would you like?”圈外的学生一边沿着圈跑,一边回答“I'd like some bread.”那么戴有bread头饰的学生就必须迅速起立并追赶圈外的学生,一圈以后没有追到,他就代替圈外的学生继续转圈。这

样的活动几轮进行下来,学生一个个笑逐颜开,但这样的参与,只是表面的、形式上的参与,没有唤起学生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而且,这样的活动,只是为活动而活动,是机械性的操练,是为操练而操练,没有考虑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交际性,试想:“What would you like?”和跑圈回答之间有什么联系?在大班额教学形式下,这样的课实际操作效率又有多高?这样的课,气氛是热闹的,学生是兴奋的,但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呢?

二、多了鼓励评价,少了客观公正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主张教师多鼓励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意识到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有思考的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于是乎,我们的课堂上经常可以听到“嗨,嗨,你真棒!”“你真聪明!”“棒极了!”的表扬声。如有一位教师在讲解句型“It tastes good.”时,首先自己拿起一只橘子,边剥边尝了尝,然后意犹未尽地说:“Oh,it tastes good.”然后,让学生也来尝一尝,说一说。自然,有些学生说得很好,表演得也很好,也赢来了教师的表扬和小奖品,赢来了听课教师的一片赞叹,于是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热闹非凡,不知是教师没有留意,还是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并没有及时纠正某些学生的发音错误。我也发现还有很多学生因为没有尝到水果,没有争取到发言的机会和小奖品而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太没意思了!为什么老师没有点到我?”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

坚持正面引导,这本没有错,但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是:一节课如果总是“你真棒”之类的表扬语,把表扬当作一种公式,那这种表扬能真正起到激励作用吗?教师随意的、主观的评价能否让学生感到评价的公正?是否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多了小组“坐等”,少了合作讨论

新课标倡导要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而如今课堂上经常出现形式上的小组“合坐”,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而且无论什么课都用,好像用得越多,新课标的精神就贯彻得越好。如,一位教师在上My home这一课时,通过大量的巩固操练,学生显然已基本掌握了教学内容,接下来教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design your home”的教学环节,教师旨在通过活动,让学生灵活地将所学内容贯彻、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可是,由于教师没有做很好的铺垫和示范,为了所谓的“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英语的氛围”而没有一句汉语的解释,结果学生在活动时,由于目的不明确、操作不到位而使得活动很凌乱。讨论时,各说各的,到最后,由于时间关系,教师只好请个别学生做小组汇报,在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操练的情况下将这个活动匆匆收场,一个独特的设计就在匆忙、凌乱之中结束了。这种合作学习只是为优等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而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所以我们不能认为,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简单的讨论,就会出现合作的效应。合作的动机和责任是合作学习,不是课堂教学的点缀,而是一种实际意义的学习方式。

其实,观摩课也罢,示范课也好,都不是无懈可击的完美课,因为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天衣无缝的课让人有高处不胜寒的胆颤,因为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无懈可击的课又让人觉得遥不可及,因为教学永远是无法一一预见的;标新立异让人也觉得无能为力,因我我们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我心中的公开课、优质课、应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一段情感交流过程,是一种对生活的体验过程。是一次智慧的火花相撞升华的过程。它可以不花哨,但一定不可以失去趣味;它可以不新奇,但一定不可以失去创新;它可以不热闹,但一定不可以失去激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