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九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604.89 KB
- 文档页数:25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九年级化学优秀教学反思(优秀5篇)初三化学教学反思篇一一、中考后的教学反思通过对年中考试卷的分析,在今后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基础知识,联系生活实际中考重点始终是初中化学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
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清晰的化学知识结构,是解决新问题的坚实基础,所以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准确把握,并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位。
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和生活常识的联系,将化学知识回归到实际生产、日常生活中去,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其原理,从而做到举一反三。
2、加强规范训练,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化学用语的规范书写,提高学生书面语言的科学性,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如:(1)化学式的规范书写。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条件、状态的标注。
(3)化学专有名词及仪器名称的书写。
(4)计算题解题格式的规范性等。
3、重视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观察,激发学生兴趣,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启发思维、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
同时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品质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该学生动手操作的,该学生探究的,该学生观察、推理归纳的都要放手让学生去完成,老师不能越俎代庖。
4、加强审题能力训练很多同学对题目要求尚未明确就答题而导致失分,如最后两题为两选一,而许多同学没看清要求,两题全做,既增加了难度,又耽误了时间,直接影响了得分。
还有部分同学对一些综合题感到无从下手。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多应渗透这方面的训练。
如在讲习题时,老师不要帮助读题,因为老师在读题时往往不经意就把题目的关键词通过语速、语调等反映出来了,要加强综合题的分解训练,一道综合题都是由若干个基础知识点拼接而成的,通过训练要让学生具备将综合题分解成基础知识点和从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如疱丁解牛一般,眼中是一头完整的牛,心中是一头被肢解后的牛。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优秀3篇)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老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本领,教学反思我们应当怎么写呢?下面是的我为您带来的九班级化学教学反思(优秀3篇),倘若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忙,请共享给最好的伙伴。
九班级化学教学反思篇一常听有的老师说课上这些题都讲过,一考还是不会,真气人。
有的学问虽然老师讲过了,但一些孩子只能把握百分之二三十,甚至于有些孩子一点也没把握。
针对以上情况我尝试了一些方法,效果较好的有以下几点,仅供大家参考。
一.注重课堂导入老师能否在上课一开始就集中同学的注意力,引起同学的爱好和求知欲,这对一堂课的成功至关紧要。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导入,它好像文章的“凤头”,虽小巧玲珑,却能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就以“二氧化碳”这一节教学为例,可向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1)在电影、电视里,你经常看到一些云雾缭绕的幻景,它们是怎样拍摄出来的呢?(2)进入久未开启的果窖、菜窖前,为什么先做灯火试验?(3)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为什么会显现浑浊等等。
又如,“分子”一节开门见山地问1+1=?然后指出今日我们要学习1+1≠2到底是怎么回事?同学纷纷猜想,他们对此困惑不解,希望知道其中的道理。
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同学进行新课的学习,课堂的学习气氛就比较浓,注意力也很集中。
在此我用的是设疑的方法导入新课,这种方法可以诱发认知探究,从而积极自动地投入到新课的教学活动之中。
二.注重同学的参加程度主体教育思想理论认为,同学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过程是同学主体建构与进展的过程,这种过程必需通过同学的参加来实现。
而所谓同学参加,即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全身心地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同学主体建构与进展的过程。
同学的参加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由于真正有效的学习必需是在积极的参加下进行并达成的,参加面的广度和参加的机会显现的频度决议了参加是否充分、积极、有效。
有句名言说得好:“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
《九年级化学教课反省》九年级化学教课反省(一):九年级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发阶段,如安在这个阶段中调换学生的专心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思想潜力、创建潜力,提升教课质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在教课中,我们能掌握教课规律,因材施教,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媒体创建情形,仔细组织好每堂课的教课,从现实生活中选用一些典型、生动、搞笑的案例补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线,让学生感觉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能主动地、专心地学习。
在教课实践中,我们还深深地领会到,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的兴趣、最长久的兴趣在于教师的教课方法能否有吸引力。
以修业生对所学识题能否弄懂、学会,只有老师的教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又能弄理解,他们对学习才有兴趣,讲堂的教课才能获取顺利进行,老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调换,才能收到较好的本质成效。
所以,我们在教课中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学生有一个温故而知新的感觉,使新旧知识连接好,让新知识能自然过分,为学生理解新知识作了铺垫。
同时,在教课中,我们坚持面向差生,紧靠课本授课。
授课时,力争学生听懂听理解,对大多半学生坚持不讲难题、偏题,重在基础知识。
教法上采纳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让学生简单理解和理解,每次测试我们都控制试题的难易程度,尽量让学生感觉到跳一跳就能感觉到梨子滋味的感觉,充足让学生感觉学好化学其实不是遥不行及的事情。
只需肯努力,一定能学好化学。
二、充足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努力提升教课质量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忙学生构成化学看法,获取。
在我们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常常发现初三学生对化学实验十分感兴趣,只需讲堂上一做实验,兴趣骤升,如何利用学生这种心理,指引他们去察看、剖析实验现象,培育学生的察看潜力,剖析问题的潜力,充足发挥实验在教课中的作用。
在讲堂教课中,我们充足利用化学实验的优胜性,仔细组织好实验教课。
最新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反思人教版(实用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最新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反思人教版(实用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精选5篇初三化学教学反思(精选篇1)1、反思教学情境的创设本节课我采用“闻味猜物”嬉戏,有目的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将“__露”的化学学问进行包装,将学问置于详细的问题情景之中,抓准切入点,引发了学生对微观粒子的认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奇怪心、乐观性和学习兴趣,激发了探究热忱和求知欲望。
2、反思老师角色的转变课堂中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和促进者;具有亲和力,尊重学生,与学生公平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反思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中,我运用详细的情景引发思维,呈现相关学问;让学生充分的思考与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相关的性质;并将有关的性质迁移到新的问题情景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很好的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体验、思考、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组织、引导作用。
为学生供应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机会;探究性学习发挥了主体作用。
4、反思教学手段的运用本节课我采用“闻味猜物”嬉戏引课,既调动学生的乐观性又合理的使学生了解了微观粒子的真实存在和相应的性质,使学生体会到微观粒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利用许多形象生动的比方和类比来引发学生的抽象思维。
联系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试验解决问题。
而且我对本课的试验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它们成了本节课的亮点,通过这节课,我深深体会到:试验会说话!许多抽象的微观学问学生理解和运用水到渠成。
同时我对教材进行了梳理,敏捷安排教学内容,使本节课学问点之间的连接自然紧凑,一环扣一环,教学思路特别清楚。
5、反思教学评价的使用注重学习过程评价,评价形式敏捷多样;起到诊断性、激励性作用。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精选篇2)近年以来我一向担当初三化学教学,并且一向以来我对教学工作也不敢懈怠,不断连续学习来深化自我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工作中,我努力深化研究教法,虚心向同事学习,还参与各种教育教学培训来提高自我的理论水平。
初三化学人教版教案教案及反思以“化学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对全体同学,提高同学的人文素养,增加实践力量和创新精神。
准确把握化学学科特点,乐观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育同学乐观地情感态度和准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同学综合素养为同学全面进展和终身进展奠定基础。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化学人教版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关怀!初三化学人教版教案1[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知道物质的多样性,并能进行简洁的分类和区分,熟悉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2)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知道三种粒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原子的内部结构。
(3)能熟悉并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知道元素的简洁分类,初步熟悉元素周期表。
(4)记住并能运用一些常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建,并学会关于化学式的简洁计算。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试验探究进一步了解物质三态及其转化,并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进行说明。
(2)通过调查体会化学元素与人类生命活动及人体新陈代谢的亲热关系。
(3)通过必要的习题训练,能看懂并理解某些商品标签的数据涵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
(2)乐观关注与化学关于的社会问题,主动撰写论文,发表见解。
(3)通过复习,进一步树立严谨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作风。
[内容标准分析]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进展的趋势。
通过本主题的复习,进一步关怀同学用微观的观念去学习化学,理解一些化学现象的本质;通过加深同学对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的熟悉,引导同学摆脱阅历形态,形成科学的理论,进入奇异的微观世界。
初三化学人教版教案2学习目标: 1.熟悉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试验,初步学会对试验现象进行观看和描述的方法。
2.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知道化学试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准确的操作方法是保证明验胜利的关键。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新人教版九班级化学教学反思1一、努力做到课堂精讲精练精讲精练字面上可以说是陈词滥调,但在教学实际中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它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充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和教学探究,努力做到每一堂课的精讲精练,是一个老师时时刻刻必需追求的课堂教学目标。
备课过程中我首先对章节学问的大结构进行粗框架、主线索的大扫描,定好大方向后,再侧重学问点之间的有机连接和学问梯度的合理铺设,重难点学问要自然合理穿插引入,努力实现同学课堂和课后自我突破,使同学在表观抽象、散乱、敏捷的化学理论学问面前轻松领会规律和本质在化学理论推证、分析应用中的魅力。
真正实现课堂教学培育同学科学思维方法的教学目标。
对于课上例题及课后练习都根据题型进行细心的筛选,使同学在练习时能够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扎扎实实。
对教材的处理,我觉得应当留意以下问题:1、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教学应首先明确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关键在于突出转变反应条件,化学反应速率转变的根本所在——有效碰撞理论。
碰撞和活化分子理论仍是本节内容教授的核心本质。
2、压强对速率的影响状况较简单,关键是要分清引起压强转变的缘由是什么,但在压强对速率影响的万变题型中要始终坚持引导同学把握一个基本不变原则:压强的影响归根结底是浓度对速率的影响。
压强的变化假如没有引起浓度变化,对速率则没有影响。
3、化学平衡概念的引入建立于对同学门已经很熟识的溶解结晶平衡的复习基础之上,类比于化学平衡,找出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动、等、逆、定、变,为避开部分同学将达平衡时“浓度不变”理解为“浓度相等”,课本上反应达平衡后CO、H2O、CO2、H2浓度示例数据可稍做改动,以免误导。
4、化学平衡部分学问的检测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平衡状态的判定、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等效平衡的判定。
学情分析九年级七班的同学的整体素质较高,动手动脑的能力较强。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对常用仪器、药品的使用和操作等都有初步的训练,对于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对于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也有了一些体验。
因此这节课我采用分组实验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动手合作做实验,试验中学习、提高。
教材分析学生对于“溶液”并不陌生,他们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溶液,在化学实验中也多次使用过溶液,而且知道很多化学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
虽然学生对溶解现象并不陌生,但是将溶解这一宏观现象提升到微观角度去理解分析,就显得比较困难。
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以探究的方式呈现,请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固态NaCl、NH4NO3、NaOH分别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同时,以“注意”栏目的形式,提醒学生在实验时要注意溶质和溶剂的用量,以及使用固体NaOH及其溶液时的安全问题。
最后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简单介绍了乳浊液和乳化现象及其原理,以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自我测评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1)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2)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3)蔗糖溶于水时,形成了透明的蔗糖溶液,所以它属于纯净物,而不属于混合物。
()(4)澄清的石灰水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时,所得液体是溶液。
()(5)具有均一、稳定、透明性质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2、小琪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的水结了冰。
她加入的物质是()A.食盐 B.硝酸铵C.蔗糖 D.氢氧化钠固体3. 在家中,小明取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其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B.蔗糖C.芝麻糊D.植物油4.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形成的溶液中,前者是溶剂,后者是溶质的一组是()A.糖、水B.硫酸铜、水C.酒精、碘D.氢氧化钠、水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洗洁精清洗油污后得到的液体属于溶液B.无色澄清液体一定是溶液C.只有固体溶于水才能形成溶液D.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6.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形管中液面上升,该物质是( )A.氢氧化钠固体B.蔗糖C.硝酸铵晶体D.氯化钠晶体7.汽油和洗涤剂都能除去衣物上的油污,二者的原理分别是什么?课后反思本节课是结合第1课时的实验内容作了一下调整,先由实验9-3引出实验9-4,再探究一些物质溶解时的能量变化。
初三化学的教学反思在初三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通过反思和总结,我希望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我注意到在教学中有时候没有很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化学这门学科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是相互关联的,但是有时候我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这导致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不高,实验环节的效果也不如预期。
因此,我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操作来加深学生对化学的理解和兴趣,让他们能够在实验中感受到化学的神奇与乐趣。
其次,我发现在教学中有时候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这门学科是抽象的、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有时候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学习产生了消极态度。
在教学中,我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通过举例、问答、实验等形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增加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另外,我认识到在教学中有时候对于知识的讲解不够生动和让学生容易理解。
化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有很多的概念和公式。
如果仅仅依靠讲解和板书,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会感到枯燥和难以理解。
因此,我需要通过多媒体、实物演示等形式来展示化学现象,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
此外,我还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在课堂上,有时候我过于专注于自己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提问和疑惑。
作为一名好的教师,我们不仅要会讲,还要会听,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问,解决他们的困惑。
因此,我需要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最后,我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化学这门学科发展迅速,新知识不断涌现。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需要时刻关注学科的最新动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科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总之,在初三化学的教学中,我们要始终把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成就感。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本课题包含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通过学生的探究,使学生在客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粒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体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其关系。
第二部分介绍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通过学生思考,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第三部分通过实验简单介绍了乳化现象,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课题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有一定的难度,理解乳化现象也有一定难度,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探究实验,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乳化现象有较直观的了解。
第1课时溶液的概念、特征和组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
(2)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1)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从微观上认识溶液。
【教具准备】NaCl溶液、CnS04溶液、CuC12溶液、KMnO4溶液、FeCl3溶液、NaCl固体、糖、CuS04晶体、水、玻璃棒、100mL烧杯(若干)、药匙、碘、汽油、高锰酸钾固体、酒精、试管(若干)等。
【导入新课】展示已配制好的五种溶液:NaC1、CuS04、CnCl2、KMn04、FeCl3。
让学生观察,并设疑:这些漂亮的液体让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
【分析小结】其实,我们看到的液体都是溶液。
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第一课题──溶液的形成,学了本课题后同学们的猜想与假设自然有了答案。
【活动与探究1】几种固体物质溶于水(请同学依据实验填写下表)。
药品:NaCl、糖、CuS04晶体、水仪器:玻璃棒、100mL烧杯三个、药匙【交流现象】请一组同学解释实验过程及现象:食盐、糖、硫酸铜晶体都溶于水中且硫酸铜晶体溶解后的液体是蓝色的。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化学是一门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领域的科学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业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初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下面,我将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对初三化学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旨在提升我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首先,我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存在一些不足。
在初三化学教学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对于抽象概念和理论知识难以理解和应用。
这主要是因为我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一些具体的实例和应用环境的引入。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并将实验现象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中,学生存在一些合作不够紧密和配合不够默契的情况。
这主要是因为我在教学中过于注重个人竞争和分数,忽视了团队合作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设置更多的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合作热情和互帮互助的精神。
再次,在评价和反馈环节上,我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我经常使用传统的笔试和口试方式进行评价,缺乏一些创新的评价方法。
这导致一些学生的潜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对于他们的学习状况也无法准确了解。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样化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并帮助他们制定进一步的学习计划。
最后,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提升空间。
作为一名初三化学教师,我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最新的化学知识和教育理论,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同时,我也要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总之,初三化学教学反思,是对自身教学工作的自我审视和总结。
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方式、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评价和反馈环节以及自身的不足和提升空间等方面的反思,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并努力改进和提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2)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5)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5)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 (5)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 (8)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1)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1)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15)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17)第1课时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药品的取用 (17)第2课时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及洗涤 (20)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24)课题1空气 (24)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24)第2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28)课题2氧气 (31)课题3制取氧气 (34)第1课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催化剂 (34)第2课时实验室制取氧气氧气的工业制法 (37)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40)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43)课题1分子和原子 (43)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43)第2课时分子可分为原子 (46)课题2原子的结构 (49)第1课时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49)第2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的形成 (51)课题3元素 (55)第1课时元素 (55)第2课时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 (57)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60)课题1爱护水资源 (60)课题2水的净化 (63)课题3水的组成 (66)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 (70)第1课时化学式 (70)第2课时化合价 (72)第3课时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76)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78)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78)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 (78)第2课时化学方程式 (81)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83)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86)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89)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89)第1课时碳的单质 (89)第2课时碳的化学性质 (92)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94)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97)第1课时二氧化碳 (97)第2课时一氧化碳 (102)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05)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107)课题1燃烧和灭火 (107)第1课时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107)第2课时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11)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113)第1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石燃料的利用 (113)第2课时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117)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 (121)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九年级化学大单元备课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概述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大单元备课教学设计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它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将对九年级化学大单元备课教学设计进行全面评估,并就其中的关键内容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备课和教学。
二、大单元备课教学设计的深度和广度评估1. 知识点的选择和整合在进行大单元备课教学设计时,首先需要对该大单元中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选择。
这涉及到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需要考虑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通联和整合性。
只有在选择和整合知识点时做到深度和广度兼具,才能够真正做到教学内容的全面覆盖。
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在大单元备课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考虑如何通过引导式教学、实验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3. 资源整合和利用在备课教学设计中,教师还需要充分考虑如何整合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这包括教材资源、网络资源、实验设备等方面的资源整合和利用。
只有在整合和利用资源方面做到充分,并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才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文章总结和回顾通过本文对九年级化学大单元备课教学设计的深度和广度评估,我们可以看到在备课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考虑的方面非常多。
只有在选择和整合知识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等方面做到全面考虑,才能够真正做到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兼具。
我个人认为在备课教学设计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以及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这些都是备课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考虑方面。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大单元备课教学设计是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它对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
教学反思2018遂宁高级实验学校各章节反思反思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课的教学反思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做为与学生见面的第一堂课,往往牵动学生的心。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是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一的内容,即绪言,可以说是学生真正接触到化学的第一堂课。
如果引导不当,学生的兴趣就很难激发,甚至造成厌恶心理,从而导致对整个化学学习产生消极的心理,影响学生一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相反,如果对教材进行认真处理,在激发学生兴趣上下工夫,可能对学生一生学习化学造成积极的影响。
为了使教和学得到和谐发展,实现教和学的双赢策略,我认真钻研了教材,将教学内容做了适当的调整和优化组合。
在内容上更注重“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尽量淡化化学的概念识记,强调研究的对象,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加强对化学的认识和感受。
我将本课的重点定为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难点是正确理解化学的概念,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
通过组织学生列举大量实例,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鼓励学生主动合作交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将这节课的一些具体的闪光点和值得商榷的地方进行了反思,下面就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
1、在教学中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评价以激励为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但还缺乏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评,忽视了“生生互动”的重要性。
2、对于学生的学法还应加强指导,尤其是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时还要加强组织。
3、对于学生的合作学习的结果应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交流、表达、评价。
4、多媒体课件的设计的活泼性、美感、动感还有待提高的地方。
反思2《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反思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本节课我对学生进行了实验的目的性和重要性的教育,并提出了化学实验的要求。
如:要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安全;课前做好预习准备,实验时要仔细观察、实事求是的做好记录、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并写好实验报告;学生明确了实验后废物的妥善处理,仪器要及时清洗等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一、启蒙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
初三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能掌握教学规律,因材施教,从开发非智力因素入手,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媒体创造情景,认真组织好每堂课的教学,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典型、生动、有趣的事例补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能主动地、积极地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的兴趣、最持久的兴趣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吸引力。
以求学生对所学问题是否弄懂、学会,只有老师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又能弄明白,他们对学习才有兴趣,课堂的教学才能得到顺利进行,老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调动,才能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学生有一个温故而知新的感觉,使新旧知识衔接好,让新知识能自然过度,为学生接受新知识作了铺垫。
同时,在教学中,我们坚持面向差生,紧靠课本讲课。
讲课时,力求学生听懂听明白,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不讲难题、偏题,重在基础知识。
教法上采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每次测验我们都控制试题的难易程度,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梨子味道的感觉,充分让学生感到学好化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
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学好化学。
二、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知识和实验技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们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往往发现初三学生对化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兴趣骤升,如何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2024年初三化学的教学反思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三化学,由于初三化学是一门新接触的课程,又是一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再加上本班学生比较活泼,所以暂时三周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很认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中也比较活跃,但是由于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记忆能力差,使整体没有得到平衡发展,故在教学中也存在很大的困难。
本人也就这三周的教学作一个简单的反思,具体如下:一、教学方面的经验1.认真研究新教材及各章节处理方法引导学生从日常的生产、生活入手,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用化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我加强了新课程观念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不断转变教育理念,认真研究总结,贯穿于教学中,及时提醒学生注意热点问题和重点问题。
3.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在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加强化学用语和实验基本技能的教学,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
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题目,有意识地去锻炼他们思维应变、组织表达的能力。
尽量让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多让他们在黑板上写板书,发表自己的观点,动手操作。
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化学实验教学情景集色彩、图像、声音、动感等多种特点于一身,使学生有置身于真实情景之感,达到良好的效果。
4.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近年来对环保、能源等社会热点的考查力度逐步加强,这就要求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学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觉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
5.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他们很需要得到老师的鼓励,因此我密切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多与学生谈心,当他们取得进步时我表扬鼓励他们;当他们退步时我找他们个别谈心,帮助他们找出原因。
在课堂上尽量地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加以称赞,激励他们喜欢上化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九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本课题的重点在于建立溶液的概念,理解溶质、溶剂和溶液的关系。
同时,学生也需要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探究实验,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溶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
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去理解溶液的形成,这是本课题的难点。
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展示已配制好的五种溶液,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和探究。
在活动与探究1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几种固体物质溶于水的实验,并让他们填写实验表格。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得出结论。
在交流现象环节,可以让一组同学解释实验过程和现象,让其他同学参与讨论和交流。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和理解能力。
最后,需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例如,为什么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不同?溶解时为什么会有吸热或放热现象?等等。
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溶液的形成和特征。
为什么物质会在水中消失?这是因为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水中,形成一种混合物,即溶液。
在讨论中,我们可以观察溶液的颜色是否均一,是否有固体析出来确定溶液的组成。
在生活中,蔗糖溶液的溶质是蔗糖,溶剂是水;NaCl溶液的溶质是NaCl,溶剂是水。
我们还进行了实验,发现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一样,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也不一样。
最后,我们讨论了液液互溶的现象,得出液体与液体可以互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的结论。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我们建立了完善的溶液知识体系,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在溶解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因此溶液的温度会下降,这是吸热现象。
而Na0H在溶解时会释放出热量,因此溶液的温度会上升,这是放热现象。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这些现象,例如将固体NH4N03和Na0H分别加入水中,用温度计记录溶液的温度变化。
二、乳化现象及其应用乳浊液是由小液滴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它的特点是不均一、不稳定。
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教学反思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初中化学的第九单元,该单元主题为“教学反思”。
在教学反思单元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整个学期的化学学习过程,对已学习的化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和巩固,同时对自身的学习方法、态度及成果进行自我审视和反思。
通过这一教学任务,旨在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完成了化学课程的前八个单元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
在这个阶段,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时期,但同时也可能存在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有待改进等问题。
因此,针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教师需要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以提升其化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第九单元化学知识的要点,包括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实验操作技能等。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通过教学反思,整理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思维导图、列表等方式对化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如预习、课堂笔记、课后复习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小组讨论、同伴互助等形式,培养合作学习和交流沟通的能力。
(4)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自身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2)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持不懈的精神。
(3)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明确化学与生活、环境等方面的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4)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尊重他人意见,学会倾听和分享。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本课题包含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通过学生的探究,使学生在客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粒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体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其关系。
第二部分介绍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通过学生思考,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第三部分通过实验简单介绍了乳化现象,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课题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有一定的难度,理解乳化现象也有一定难度,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探究实验,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乳化现象有较直观的了解。
第1课时溶液的概念、特征和组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
(2)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1)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从微观上认识溶液。
【教具准备】NaCl溶液、CnS04溶液、CuC12溶液、KMnO4溶液、FeCl3溶液、NaCl固体、糖、CuS04晶体、水、玻璃棒、100mL烧杯(若干)、药匙、碘、汽油、高锰酸钾固体、酒精、试管(若干)等。
【导入新课】展示已配制好的五种溶液:NaC1、CuS04、CnCl2、KMn04、FeCl3。
让学生观察,并设疑:这些漂亮的液体让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
【分析小结】其实,我们看到的液体都是溶液。
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第一课题──溶液的形成,学了本课题后同学们的猜想与假设自然有了答案。
【活动与探究1】几种固体物质溶于水(请同学依据实验填写下表)。
药品:NaCl、糖、CuS04晶体、水仪器:玻璃棒、100mL烧杯三个、药匙【交流现象】请一组同学解释实验过程及现象:食盐、糖、硫酸铜晶体都溶于水中且硫酸铜晶体溶解后的液体是蓝色的。
【得出结论】三种物质都溶于水,得到混合物颜色有差异。
【提出问题】为什么物质会消失在水中?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猜想?小组讨论一下看是否能形成共识。
【分析小结】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水中,形成一种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就是溶液。
【引导观察】溶液的颜色是否均一?溶液中是否有固体析出?【分析小结】根据上述实验分析归纳出溶液的概念及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见板书设计)。
【提出问题】生活中常见的蔗糖溶液、NaCl溶液中,溶质、溶剂分别是什么?【交流回答】蔗糖溶液中,溶质是蔗糖,溶剂是水;NaCl溶液中,溶质是NaCl,溶剂是水。
【提出问题】同一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不同的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活动与探究2】实验9-2进行实验,并记录好实验现象。
请同学们按教材P,27【交流现象】碘难溶于水,高锰酸钾易溶于水;碘易溶于汽油,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
【得出结论】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一样;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也不一样。
【提出问题】把一种溶液放到另一种溶液中能形成溶液吗?【活动与探究3】实验9-3进行实验,并记录好实验现象。
请同学们按教材P28【交流现象】液体与液体可以互溶,振荡后不分层,不沉淀,形成溶液。
【归纳总结】液液互溶,量多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特别提醒:通常水无论量多量少,都是溶剂。
溶质可以为:固体、液体、气体。
①溶质和溶剂的确定②溶液中的溶质、溶剂实例【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概念及其性质,以及溶液的组成。
【布置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溶液的概念、特征和组成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2.溶液的性质:均一性、稳定性。
4.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5.液体和液体形成溶液时:量多的称溶剂,量少的称溶质。
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本节课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溶液开始着手,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基础,通过从宏观现象的领悟到微观分析的提升,认识溶液的本质特征,从而建立起完善的溶液知识体系,通过课堂有效的科学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应用价值,也使学生对物质运动的永恒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得到很好的体现。
第2课时溶解时的热量变化及乳化现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2)探究几种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2.过程与方法(1)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
2.乳化现象。
【教学难点】乳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水、植物油、洗涤剂、硝酸铵固体、Na0H固体、温度计、试管(若干)、烧杯(若干)等。
【导入新课】在前面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溶液的形成,知道了不同组成的溶液中溶剂常常为液体,而溶质则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下几种物质溶解时温度会有什么变化,并且了解乳化原理及其应用。
【提出问题】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温度发生改变。
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它们溶于水时是放热还是吸热呢?画出设计的实验简图。
记录:【活动与探究1】请同学们按教材P29进行探究实验,并记录现象。
【讨论交流】讨论展示交流实验情况和结果。
【归纳总结】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温度发生改变。
这说明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有些物质(如 NH4N03)在溶解时会出现吸热现象;有些物质(如Na0H)在溶解时会出现放热现象。
【提出问题】把植物油放入水中能否形成溶液?【活动与探究2】请同学们按教材P30实验9-4进行实验,并记录好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振荡前它们是分层的,振荡后比较均匀了,静置后又分层了,倒掉后试管不干净,加入洗涤剂后用水清洗,试管又干净了。
【归纳总结】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其特征:不均一、不稳定。
乳浊现象:洗涤剂将大油滴分散成小油滴,均匀地分散在水中的现象。
洗涤剂起的作用叫乳化作用。
乳化应用于洗涤剂去油污。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溶于水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了解了乳浊液和乳化现象及其应用。
【布置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第2课时溶解时的热量变化及乳化现象一、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如:NH4N03在溶解时会出现吸热现象;Na0H在溶解时会出现放热现象。
2.当Q吸〉Q放,水溶液的温度降低;当Q吸<Q放,水溶液的温度升高;当Q吸=Q放,水溶液的温度不变。
二、乳化现象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2.乳化现象: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这个现象叫乳化现象。
本节课要结合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以及乳化现象,对溶液有更全面的认识,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动手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题2 溶解度本课题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与溶解度两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实验导入饱和溶液的概念,并由学生讨论分析理解饱和溶液的两个条件,判断某物质的溶液是否饱和,最后分析总结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条件。
第二部分通过讨论与探究导入溶解度的概念,理解溶解度的相对大小,再以活动与探究绘制溶解度曲线,巩固和应用溶解度概念,最后又讨论引出了气体溶解度的概念。
第1课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含义。
(2)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3)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
(4)了解结晶现象。
2.过程与方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含义,并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饱和”与“不饱和”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辨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教学重点】1.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正确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教具准备】水、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烧杯(若干)、多媒体课件、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等。
【复习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同;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也不同。
那么一种物质在一种溶剂中能否无限溶解下去呢?【活动与探究1】请同学们按教材P实验9-5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33【交流现象】由一组同学描述现象、结论,其他各组提出异议。
【分析小结】实验现象:第一次的5g氯化钠都溶解了 ;第二次的5g氯化钠不能全部溶解;加人15mL水后剩余的氯化钠固体又溶解了。
【活动与探究2】实验9-6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请同学们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并按教材P33【交流现象】由一组同学描述现象、结论,其他各组提出异议。
【分析小结】实验现象:第一次的5g硝酸钾都溶解了,第二次的5g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加热后剩余的硝酸钾又溶解了,冷却后有硝酸钾固体析出。
从而我们可以得出:1.在一定条件下,NaCl不能无限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加人水后又能继续溶解。
也不能无限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升高温度,又能继2.在一定条件下,KN03续溶解。
【提出问题】上述活动的“一定条件”是什么?【交流回答】1.一定温度。
2.—定量溶剂。
若改变这两个条件,溶质会无限制溶解。
【归纳总结】请大家根据上述分析,归纳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概念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3.结晶的定义:热的溶液冷却后,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结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叫母液,母液对于析出的溶质来说是饱和溶液。
【提出问题】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否饱和?【交流回答】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条件(温度和溶剂的量均不变)下溶质是否继续溶解。
【提出问题】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发现改变条件,饱和溶液可以转化为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也可以转化为饱和溶液,请同学们讨论,归纳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