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浦口区总体规划(2010-2030)
- 格式:pdf
- 大小:2.79 MB
- 文档页数:12
六合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年)南京市规划局二○一三年五月说明:1、本材料是为方便公众了解、城市规划而制作的参考性文件,不作为法律文件使用。
2、本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控制与引导性文件,不代表具体的项目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旦有建设行为,应依据规划实施。
3、城市规划是个不断优化更新的过程,规划内容以南京市规划管理局存档备查的最新版本为准,同一地区同内容深度规划若有更新,南京市规划局将尽量即时在规划局网站上公布,本材料自动作废。
4、本材料版权归南京市规划局所有,未取得版权人的书面授权,谢绝改变、分发、发布或使用本材料图文资料。
5、本材料最终解释权属南京市规划局。
前言:本轮南京市十三区县总体规划编制的重点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区县现状描述与分析;区县重要发展要素分析;区县性质和主要职能分析,区县人口和用地规模的落实分解,空间布局规划,功能结构划分及主要功能的空间分布,“十二五”发展和建设重点的引导和落实。
考虑到六合区“类县域规划”的特点,在规划期内城市空间以外延快速扩展为主,城乡建设用地的需求与农业、生态空间保护的矛盾较大,规划更注重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边界的划定、生态保护与利用、镇村撤并与布局、重点工业园区的集中布局引导、旅游业的发展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等内容。
该总体规划于2010年10月编制完成,11月通过了专家评审。
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于2012年12月12日由市政府正式批准实施。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包括整个六合区的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1470.99km2。
其中,包括两个重点片区,中心城区(江北副城六合片区)面积187.74 km2,龙袍新城片区42.04km2。
规划期限:现状基准年为2009年,规划近期与国家及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期限相衔接至2015年;规划中期与《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六合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相衔接至2020年;规划远期与本轮区县总体规划编制的具体要求相衔接至2030年。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0)》摘要【规划编制进展】鉴于国务院批准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近期目标已经实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城市居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要,2000年4月6日,市政府批准同意南京市规划局开展总体规划的调整工作。
6月14日,市政府成立总体规划调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15个区县和25个相关部门。
规划局成立了总体规划调整工作领导小组。
本规划由南京市规划局和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联合编制。
2001年7月7日,南京总体规划调整成果通过国内专家组评审通过。
8月30日,建设部建规函[2001]259号认定同意了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
【规划内容介绍】一、指导思想:1、立足宏观战略的思考;2、体现区域发展的思路;3、坚持空间布局规划与经济发展协同的理念;4、表达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宗旨;5、妥善处理好弹性和刚性的关系;6、妥善处理好长远与近期、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二、规划范围和期限:现行总体规划规划期为2010年(近期2000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现行总体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南京都市圈—主城,本次规划调整对此没有修改。
市域以及主城范围也没有改变,仅对南京都市圈作局部调整:鉴于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把以南京为核心的宁镇扬地区称为“南京都市圈”,本次规划调整把现行总体规划中的“南京都市圈”改称“都市发展区”。
都市发展区范围根据乡镇行政区划撤并,以乡镇为完整单位作了局部调整。
主要规划调整内容:(一)城市性质:对国务院批准的现行总体规划明确南京城市的性质: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不做调整。
(二)城市发展目标:本次规划在对南京未来发展的宏观区域背景分析以及南京区域竞争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把南京建设成为:充满经济活力的城市——长江下游现代化的中心城市富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国际影响较大的历史文化名城最佳人居环境的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江滨城市(三)城市发展布局:本次规划调整延续现行总体规划把都市发展区作为南京城市化重点推进的地区和拉开城市发展框架的主要空间,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深化:1、都市发展区范围稍作调整。
一,论产业结构变化规律及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1、科学技术的进步攒劝产业结构变化。
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被称为科学技术革命,它的重大成果一旦应用于生产过程,就必然引起社会生产的巨大进步,使新的生产部门不断出现,推动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并趋于更高的水平。
2、产业结构由农、工二元格局向多是化方向发展.在产业革命发生以前,社会生产的主体是农业.不论是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而言,还是从社会生产结构而言。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基本上是“农业国”.经过产业革命以后,社会产业结构逐渐形成农,工二元的总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农、工二元格局的产业结构逐渐被突破,社会产业结构明显呈现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3、第一部类工业内部向多层次、高技术发展。
第一部类的工业是指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它可分为三类,即原材料生产部门、能源动力部门和机器制造屯子工业部门;总的说,上述工业部门都一直在发展着,不论产值、产量及增长速度,还是生产技术装备水平都大大超过其他部门.但是,这些第一部类的各个工业部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结构方面不断地发生多方向,多层次的变化,向高技术发展.此外,第一部类工业中已出现了许多新部门、新产品、新材料。
4、1、大力发展高科技新兴产业.要优化调整产业部门结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突破口,选择重点发展的带头产业部门.而确定带头产业部门的依据是该部门能否吸收,体现和实现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5、2、要尽一切可能大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在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机器设备和加强国内的科学研究,技术发明的同时,要利用和创造一切条件提高劳动得素质,培养大批科技人才,才能掌握和运用现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推动我国产业部门结构的优化。
6、 3、加速基础产业部门的建设.所谓基础产业部门是指那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决定其他产业部门发展状况的产业部门,如我国的农业、能源、交通通讯等部门.基础产业发展了,就能为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坚实的舞台,反之,就会限制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在我国要调整优化产业部门结构非加速农业、能源工业、交通通讯等基础产业部门不可.二、农业投资不足的原因分析1.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活动准则与农业基础产业特征之间的矛盾,在客观上形成了农业融资的困难。
浦口永宁最新规划方案第1篇浦口永宁最新规划方案一、项目背景浦口永宁地区位于我国华东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底蕴。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永宁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口不断增长。
为了更好地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方案。
二、规划目标1.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地区经济效益。
2. 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3.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4. 传承历史文化,彰显地区特色。
5. 到2030年,将永宁地区建设成为具有较高竞争力的生态宜居城市。
三、规划原则1. 合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规划方案的合法性。
2. 科学发展:充分考虑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3. 人本理念:关注民生,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4. 创新驱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动能,提高地区竞争力。
5. 可持续:坚持绿色发展,保障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规划内容1. 产业发展规划(1)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形成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2)产业布局:以永宁地区为核心,辐射周边区域,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3)产业发展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壮大优势产业,如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提升传统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
2.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生态空间布局:构建“一核、两带、多廊”的生态空间格局,提升生态功能。
(2)环境保护措施:加强水环境治理,提高空气质量,严控土壤污染,保障生态安全。
(3)生态修复: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提升生态景观品质。
3. 基础设施规划(1)交通设施:优化公共交通网络,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
(2)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3)市政设施:加强水、电、气、热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南京市总体规划说明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城乡规划 1310022班 131002217 唐劼南京是我国具有优秀规划传统的城市,六朝古都建康城、明代都城均有严格的城市建设规制。
近代,南京曾普编制过七轮总体规划。
建国至07版总规南京编制过七轮规划,尤其是80年版、90年版总体规划,01年总体规划调整,对城市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发展起到了科学的引领作用。
一、规划期限、范围及总目标规划期限据《城乡规划法》要求,本着与国家层面规划和省里有关规划要求相衔接的原则,本次规划修编的期限近至2015年,远期至2020年,对2030年和远景进行规划展望。
规划区范围南京市行政区作为南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6582平方千米。
规划层次市域:南京市全部行政区域范围,总面积6582平方千米。
都市区:包括六城区、雨花台区、栖霞区、江宁区、浦口区和六合区大部,及溧水柘塘地区,总面积约4388平方千米,是南京高度城市化地区、高层次产业承载区,也是南京城乡空间一体化高品质地区。
中心城区:由主城和东山、仙林、江北三个副城共同组成,建设用地规模约693平方千米。
二、总体发展目标总目标迈向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新都会城市性质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国家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城市职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要创新基地、区域现代服务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滨江生态宜居城市城市发展目标经济发展更具活力、文化特色更加鲜明、人居环境更为优美、社会更加和谐安定的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城市发展规模三、市域布局现状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乡发展现状1.城乡总体发展速度加快,但城乡之间仍存较大差距全市居民生活已达到小康,但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仍存较大差距。
2.国家加快城乡统筹进程,基本公共服务趋向城乡均等化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南京已进入了城乡发展新阶段07年南京市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76.8%,南京未来城市化重点将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城市发展由“以城为重点”向“城乡统筹发展”转型。
南京江北新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二〇一八年六月目录1总则 (2)1.1任务由来 (2)1.2评价目的 (2)2规划方案概述与分析 (3)2.1规划方案概述 (3)2.2规划分析 (11)3规划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1)3.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1)3.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2)3.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2)3.4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2)4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 (13)4.1环境影响识别 (13)4.2环境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 (16)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7)5.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17)5.2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7)5.3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 (18)5.4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 (18)5.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 (18)5.6土壤环境影响预测 (19)5.7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9)6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证 (19)6.1功能定位及发展目标合理性分析 (19)6.2产业结构和布局合理性分析 (20)6.3空间布局合理性分析 (20)6.4基础设施设置合理性论证 (20)7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 (21)7.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21)7.2水环境保护措施 (21)7.3声环境保护措施 (21)7.4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22)7.5增强环境风险防范 (22)7.6开展退二进三企业用地土壤整治 (22)7.7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2)7.8区域生态环境修复补偿 (23)8环境管理监测计划及跟踪评价方案 (23)8.1建立环境管理制度、管理体系 (23)8.2成立专职的环境管理机构 (23)8.3导入生态循环经济理念 (24)8.4环境监测计划 (24)8.5跟踪评价 (24)9评价结论 (24)1总则1.1任务由来改革开放后,江北地区通过原有建设带动产业转型。
1991年,南京市唯一一家国家级高新区在江北设立。
1992年后,浦口经济开发区、六合经济开发区两个省级开发区相继成立。
浦口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浦口区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十二月浦口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浦口区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前言浦口区地处南京市西北部,扬子江北岸,与南京市雨花台区、江宁区隔江相望,北部、西部分别与安徽省来安县、滁州市、全椒县、和县毗邻。
2005年末浦口区总人口66.5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GDP)127.43亿元,全年财政总收入33.0亿元。
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好地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制定《南京市浦口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分析了浦口区土地利用状况及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了浦口区规划期主要目标和土地利用调控指标,阐述了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建设用地调控和用地安排、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分区与管制、土地整治安排等为完成目标需着力开展的各项工作,最后提出了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规划》是规划期内浦口区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是规范浦口区土地利用及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依据。
《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其中近期目标年为2010年,远期目标年为2020年。
《规划》覆盖浦口区行政区域范围,土地总面积912.33平方公里,包括江浦街道、顶山街道、沿江街道、泰山街道、盘城街道、汤泉街道、桥林街道、星甸镇、永宁镇、石桥镇、乌江镇和老山林场。
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1)第一节浦口区概况 (1)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 (1)第三节机遇与挑战 (2)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与规划目标 (4)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4)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 (4)第三节规划控制目标 (5)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7)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7)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8)第四章合理利用和保护农用地 (10)第一节严格保护耕地 (10)第二节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力度 (11)第三节保护与合理利用其他农用地 (12)第五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14)第一节加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 (14)第二节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利用 (15)第三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及管制措施 (16)第四节保障基础设施用地 (17)第六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 (19)第一节构建良好的土地生态环境基础 (19)第二节创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20)第三节加强土地生态建设 (20)第七章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 (21)第八章土地整治安排 (24)第一节全面推进土地整治 (24)第二节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安排 (25)第九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26)第一节中心城区规模与发展目标 (26)第二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 (27)第三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调控 (27)第十章镇(街)土地利用调控 (28)第一节重点区域土地利用调控 (28)第二节一般镇(街)土地利用调控 (29)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 (31)第一节加强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控制 (31)第二节加强规划实施的管理制度建设 (31)第三节完善规划实施的经济调节机制 (33)第四节提高规划实施的技术手段 (34)第五节完善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 (35)第十二章附则 (36)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浦口区概况第一条区域概述浦口区地处南京市西北部,扬子江北岸,与南京市雨花台区、江宁区隔江相望,北部、西部分别与安徽省来安县、滁州市、全椒县、和县毗邻。
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城镇发展目标与战略 (3)第三章人口与城镇化 (5)第四章城乡统筹规划 (6)第一节镇域镇村体系与布局 (6)第二节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 (9)第三节产业发展与布局 (11)第四节空间管制 (12)第五节长江岸线利用 (15)第六节区域协调 (16)第五章镇区用地布局 (17)第一节总体布局 (17)第二节居住用地 (19)第三节工业用地 (20)第四节绿地 (20)第五节空间景观 (21)第六章公共设施规划 (22)第七章旅游发展规划 (25)第八章综合交通规划 (27)第一节镇域综合交通规划 (27)第二节镇区道路交通规划 (29)第九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30)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30)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32)第三节电力工程规划 (34)第四节电信工程规划 (35)第五节燃气工程规划 (36)第六节环卫工程规划 (37)第七节管线综合规划 (37)第八节水利设施规划 (38)第十章综合防灾工程规划 (38)第十一章环境保护规划 (40)第十二章分期发展时序 (42)第一节近期建设 (42)第二节中期发展规划 (43)第三节远景发展引导 (44)第十三章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45)第十四章附则 (46)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域统筹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南京行动纲领》的有关要求,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水平管理的要求,编制《南京市浦口区乌江新市镇总体规划(2011—2030)》(以下简称为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第146号令)(2006);3、《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4、《江苏省城乡统筹规划编制要点》(2010);5、《江苏省村庄规划导则》(2008);6、《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7、《浦口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8、《桥林新城总体规划(2010—2030)》;9、《浦口区乌江镇总体规划(2007—2020)》;10、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域统筹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南京行动纲要》(宁委发(2010)29号);11、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2009NO.22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工程技术南京市浦口区工程地质分区及其特征金仁洲(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建设局,江苏南京211800)引言浦口区地处南京市西北部,扬子江北岸,与南京市雨花台区、江宁区隔江相望,北部、西部分别与安徽省来安县、滁州市、全椒县、和县毗邻。
地理位置东经118°21'─118°46',北纬30°51'─32°15',总面积902平方公里,地势中部高,南北低。
老山山脉由东向西横亘中部,制高点大刺山海拔442.1米,平原标高7─5米,山地两侧为山前堆积平原(岗地)和冲积(堆积)平原。
国务院批准的《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调整》中首次提出了新市区的概念,并明确将东山、仙西、江北(珠江镇)确定为三个新市区,珠江镇分别作为城镇空间扩展向南、向东、跨江发展的三个增长级和未来南京城镇发展的重点之一,随着长江三桥、过江隧道的开通,交通条件的改善,加之有长江深水岸线资源,珠江镇将成为高新产业发展的重点区。
本区的工程地质问题将成为建筑工程的首要问题。
1工程地质分区、工程地质层划分及其特征1.1工程地质分区及分区原则据根区内工程地质条件的相似性、差异性、地貌单元、地形特征、地层岩性等因素,对本区工程地质进行分区,据根以上特征将本区划分为四个工程地质区,见工程地质分区图(图1)。
Ⅰ滁河冲积(堆积)平原工程地质区;Ⅱ长江冲积(堆积)平原工程地质区;Ⅲ山前堆积平原(岗地)工程地质区;Ⅳ低山-丘陵基岩工程地质区1.2.工程地质层划分及其特征工程地质层以岩体和松散土体的地层岩性、成因类型、生成时代和环境为基础,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依据,对岩体和松散土体层进行分层。
据此可将区内成因、沉积次序相同、工程地质意义相似的地层,按空间分划分成八个主要工程地质层。
其特征见工程地质分区及物理力学指标综合表(表1)1.3.工程地质评价岩体工程地质评价区内基岩岩体主要分布在老山山脉,从北东龙王山至南西亭子山一带,呈北东-南西走向分布在区内中部,区内基岩岩体分布面积约占20%。
此次我规划的区域属于夏热冬冷地区,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为60天至89天,以及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不足60天,但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8℃的日数大于或等于75天。
其气候特点是夏季酷热,冬季湿冷,空气湿度较大,当室外温度5℃以下时,如没有供暖设施,室内温度低、舒适度差。
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省(市)等14个省(直辖市)的部分地区,也就是说南京属于夏热冬冷的典型。
所以我决定以南京作为一个目标物,将规划场地放置在南京,以获得更为精确的规划。
建筑规划南京概况:位于北纬31°14″至32°37″,东经118°22″至119°14″,亚热带季风气候。
老南京都打趣道:“南京没有春秋,只有冬夏。
”所以说南京属于标准的夏热冬冷地区。
苏南经济板块成员,江苏与安徽综合交通枢纽、通信枢纽城市和科技创新中心。
位于长江下游,是承东启西的枢纽城市,是长三角两个副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中下游主要港口,生态宜居城市,联合国人居署特别荣誉奖获得城市。
2014年,即将举办第二届青奥会。
这些都将形成对南京城市规划的严峻考验。
面积:总面积6597k㎡,建成区面积752.83k㎡(2012年),面积算不上最大,人口816.1万人(2012年),人口密度高,这就由于历史上它是六朝古都,名胜古迹,古典院校众多,同时属于省会,经济发达,吸引大量国内外的游客、打工者、学生等人群。
同时因为长江的流经,造成了江南江北的经济水平、文化水平的差异,也导致了江北承担了工业的重担。
城市精神: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这就注定了南京将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这对南京的气候,交通,经济等各方面规划都提出了高要求。
南京一带在100万年至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又是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
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
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
《南京市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附件1《南京市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设计任务书一、项目名称南京市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二、规划背景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2009年底,《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成果(报批稿)正式形成。
规划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三个发展”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南京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规模和布局,成为引领南京全市以及各个区县发展的基本依据。
为贯彻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引导江宁区健康有序发展,南京市规划局决定会同江宁区政府组织编制区总体规划,其目的就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总目标、总定位、总规模和总布局,结合区的资源条件和发展优势,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意见》,在《江宁区城乡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区的功能定位、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和近期建设重点,成为江宁区指导“十二五”以至更长时期城乡发展的基本依据,并可以作为指导所在江宁区规划城镇单元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
三、主要内容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江宁区行政区域,包括9个街道,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
规划研究要兼顾与周边区县的协调。
2、规划期限现状基准年为2009年,规划近期至2015年(衔接“十二五”规划),远期至2030年(衔接城市总体规划),可进行远景展望。
3、编制重点(1)江宁区现状描述与分析;(2)江宁区重要发展要素分析;(3)江宁区城市性质和主要职能分析;(4)江宁区人口和用地规模的落实分解;(5)江宁区空间布局规划;(6)江宁区功能结构划分及主要功能的空间分布;(7)江宁区“十二五”发展和建设重点的引导和落实。
4、工作深度江宁区是城市空间以外延快速拓展为主的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与农业、生态空间保护的矛盾冲突激烈。
规划更注重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边界的划定、生态保护与利用、镇村撤并、重点工业园区的集中布局引导、旅游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等内容。
南京市总体规划(2007-2030)
1.总规回顾
2.总体发展目标(城市性质、职能、发展目标、发展规模等)
3.区域合作
4.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职能结构、规模结构、城乡人口分布、城乡统筹)
5.都市区(土地利用、中心城区、主城、副城、新城、新市镇)
6.综合交通(铁路、公路、航空、货运物流、综合客运枢纽、城市道路、跨江通道、公共交通-轨道及路面、静态交通)
7.名城保护
8.住区建设(居住用地布局规划、社区公共设施配套)
9.公共服务(文化、教育、体育、医疗、保障)
10.产业布局(工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商贸业、科技产业)
11.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绿地系统)
12.岸线利用(城市生活岸线、港口产业岸线)
13.市政设施(供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环境卫生)
14.综合防灾(防洪、抗震、消防)
15.地下空间
16.总体城市设计
17.规划实施(近期建设规划、规划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