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护理常规、抢救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2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给予舒适的卧位。
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管。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
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备齐各种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
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5、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6、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7、确保病人安全:对瞻望、躁动或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护性用具;牙关紧闭、抽搐的个人,可使用牙垫,防止舌咬伤。
8、补充营养和水分:危重病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大,对营养的需求增强,而其消化功能减退,为保证其有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应设法鼓励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尽早给予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
9、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1)眼部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或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护理,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纱以保护角膜。
(2)口腔护理:每天2-3次,以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3)皮肤护理:每1-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平整、干燥。
(4)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适当应用体位垫,每2小时按摩肢体1次,预防肌腱、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发生。
(5)预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导尿者,应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
10、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便秘者可给予人工通便或缓泻剂,必要时给予灌肠。
妇产科危重护理常规、应急预案、工作流程一、危重护理常规妇产科危重护理是发展现代医学的必需组成部分。
因为孕产妇在分娩及剖宫产手术中,容易出现新生儿窒息,胎盘早剥、胎儿畸形、难产等情况,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孕产妇危重,需要紧急的救治和护理。
妇产科护理中,对于危重患者,需要进行有力的监测,引导和协助医生实施相应救治方案。
护理人员要熟悉危重患者的监测指标,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危重护理常规包括:1. 常规监测: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呼吸、尿量、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进行24小时监测。
2. 呼吸护理:对于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过低的患者,应进行鼓励深呼吸、呼气训练,并进行氧气吸入和气管插管等护理干预。
3. 循环护理:对于血压低的患者,可以进行扩容治疗,静脉输液。
对于循环障碍的患者,可以进行心肺复苏,心脏支持等治疗。
4. 营养支持: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可以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注射液体营养,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
5. 疼痛护理:对于疼痛患者,应该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选择适当的止痛药物进行缓解。
二、应急预案针对妇产科危重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尽可能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应急预案包括:1. 心肺复苏:对于突然呼吸骤停的患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护理人员应熟悉急救操作流程,提高救治效果。
2. 失血性休克的护理: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因血量不足而引起失血性休克。
在发现病情时,应立即进行失血性休克的护理干预,疏通血管,输入补液,抢救病人。
3. 孕妇的紧急手术:对于胎儿窘迫,难以顺利完成分娩的孕妇,应及时采取剖宫产手术,避免孕妇和胎儿发生意外。
三、工作流程1. 危重患者的护理要点:(1) 保证病人基本生命体征的平稳。
(2) 保持呼吸道通畅;(3) 筛查高危病人抽血,保持出院后随访。
(4) 根据病情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并监测疗效,如有不适需要特殊治疗,请及时通知医生。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抢救流程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和抢救流程是医护人员在面对病情紧急、病情危重的患者时,为了迅速有效地进行护理和救治所遵循的规定和程序。
以下是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和抢救流程的详细介绍:1.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1)密切观察:及时观察病情的变化,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疼痛程度等,并记录下来。
特别注意呼吸、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重要指标的监测。
(2)维持通畅的呼吸道: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异物。
如有必要,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手术。
(3)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分泌适量的液体和药物,维持病人的血容量和循环稳定。
监测血液压力、心率、心电图等指标,以及及时处理出现的血压下降、心率失常等问题。
(4)保持稳定的内部环境:对病人进行温度调节、电解质平衡、血糖控制等处理,以维持正常的内环境。
(5)防止感染:保持危重病人的周围环境清洁,并进行有效的手卫生措施。
如有必要,进行防护用具的隔离。
2.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1)现场评估:在发现病情紧急时,及时到达现场进行初步评估,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
(2)A-B-C原则:根据现场评估的结果,首先保证患者的空气道通畅(A),然后确保患者有足够的通气(B),最后应用适当的循环支持(C)。
(3)通气管理: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有效的通气管理,可以通过简单的面罩通气、气管插管或切开手术来维持患者的氧合和通气。
(4)心脏复苏:在发生心脏停跳时,立即进行心脏复苏,包括基础心肺复苏(CPR)、电除颤、心脏按压等措施。
复苏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处理。
(5)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心律失常药物、升压药物等。
在给药过程中,注意剂量和给药途径,并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
(6)监测和评估:在抢救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呼吸情况等指标,并进行反复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救治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对治疗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危重患者的抢救流程在医疗护理工作中,遇到危重患者的抢救是一项重要且紧急的任务。
正确的抢救流程不仅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抢救流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首先,当接到危重患者的抢救通知时,医护人员需要立即做好准备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准备好必要的抢救器械、药品,组织好抢救人员,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等。
同时,要确保自己的状态良好,保持冷静,不慌乱,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
其次,抢救流程中需要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
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判断患者是否需要立即进行抢救。
在评估的过程中,要做到全面、细致、准确,不错过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生命的细节。
接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评估结果,医护人员需要立即制定合理的抢救方案。
这包括但不限于确定抢救的优先顺序、选择合适的抢救措施、确定抢救的时间节点等。
抢救方案的制定需要依据医疗常识和临床经验,确保抢救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然后,执行抢救方案。
在执行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抢救措施,确保抢救的及时性和针对性。
在执行抢救过程中,要做到有条不紊,不慌不乱,保持专业的操作技能和临床经验,确保抢救过程的顺利进行。
最后,抢救结束后,医护人员需要对抢救过程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反思。
包括但不限于总结抢救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分析抢救效果,提出改进意见等。
通过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抢救能力和水平,为今后的抢救工作积累经验。
总之,危重患者的抢救流程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技能。
只有严格按照规定的抢救流程进行操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希望全体医护人员能够牢记抢救流程,不断提高自身的抢救能力,为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贡献自己的力量。
危重患者的工作流程危重患者是指病情危急,需要立即进行抢救和治疗的患者。
在医疗机构中,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是非常重要且复杂的,需要医护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下面将介绍危重患者的工作流程。
1. 评估患者病情。
当危重患者被送到医疗机构时,首先需要进行快速的初步评估,包括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同时,医护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可能的诱因,以便更好地制定抢救方案。
2. 快速处理。
在评估患者病情后,需要立即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氧疗、静脉通道建立、心电监护等。
同时,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液、尿液、影像学检查等,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3. 制定抢救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医护人员需要制定相应的抢救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同时,需要明确责任人员和分工,确保抢救工作的有序进行。
4. 实施抢救措施。
根据制定的抢救方案,医护人员需要立即实施相应的抢救措施,包括药物给予、手术操作等。
在抢救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监护和观察。
在抢救措施实施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护和观察,包括生命体征的监测、病情的变化等。
同时,需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6. 治疗效果评估。
在抢救和治疗过程中,需要不断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症状的改善、生命体征的稳定等。
根据评估结果,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7. 抢救结束和转运。
当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和稳定后,抢救工作结束。
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安排相应的转运工作,将患者转移到相应的病房或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和观察。
以上就是危重患者的工作流程,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确保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治疗。
同时,需要密切配合和协作,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希望通过医护人员的努力,每一位危重患者都能够得到最好的救治。
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及抢救流程护理常规:1.心理护理:危重病人往往会陷入焦虑、恐惧和悲观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他们沟通,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2.观察病情:护理人员需要时刻观察病人的体征和症状,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及时发现异常,并向医生报告。
3.保持通气道畅通:危重病人可能会发生呼吸困难,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清除病人口腔和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通气道畅通。
4.防止感染:危重病人的免疫力通常较弱,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护理人员需要保持手卫生、佩戴口罩和手套,定期更换寝具和消毒环境。
5.预防压疮:危重病人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容易形成压力溃疡,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和保湿。
6.使用监护设备:护理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监护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等,及时记录监护数据,并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抢救流程:1.呼叫急救:发现危重病人需要抢救时,护理人员首先应该呼叫急救车,并向医生报告病情。
2.评估病情: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快速的初步评估,查明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
3.维持生命体征:护理人员需要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4.知情告知:护理人员需要向家属或病人本人详细说明病情和抢救方案,帮助他们理解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5.心肺复苏:如果病人出现心脏骤停,护理人员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CPR(心肺复苏)和电除颤等措施。
6.抢救药物使用: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各种抢救药物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包括抗生素、抗心律失常药物、血浆和输液等。
7.协助医生操作:护理人员需要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抢救措施,包括手术、插管、置管等,保证操作的顺利进行。
8.病情观察和记录:护理人员需要时刻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记录监护数据和护理措施,并向医生及时报告。
9.家属支持:护理人员需要给予病人家属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参与到抢救过程中,并及时向他们汇报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常规和抢救流程1.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常规:a)快速评估:医护人员应迅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病情严重程度,并记录相关数据。
b)保持通畅呼吸道: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确保气道不受阻塞。
可采用头部后仰、下颌牵引等方法。
c)维持血液循环:给予液体复苏,纠正低血压、低血容量等。
d)保持血糖稳定: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必要时给予静脉补充营养。
e)调节体温:监测患者的体温,对高热或低温进行适当的处理。
f)管理疼痛: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给予适当的镇痛措施。
g)病情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记录相关信息。
2.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流程:a)快速反应:当急危重症患者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医护人员要立即反应,启动急救流程。
b)ABCDE原则:首先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然后检查患者的呼吸、循环、神经系统和代谢情况。
c)心肺复苏:如果患者无自主呼吸或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
d)寻找原因:确定导致患者急危重症的病因,例如创伤、中毒、心脏病等,并采取相应救治措施。
e)使用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适当的药物来纠正相关问题,如抗生素、抗血小板药物、抗凝剂等。
f)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如果患者无法自主维持气道通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g)进一步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进行手术、血液透析、血浆置换等进一步治疗措施。
以上是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常规和抢救流程的基本步骤。
在实践中,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院的资源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和决策。
此外,面对急危重症患者,医护人员的团队合作和高效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
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及抢救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及抢救流程第一章内科第一节呼吸衰竭定义: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滞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一、护理常规(1)绝对卧床休息。
(2)病情观察:①观察意识、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尿量和皮肤的色泽,检测动脉血气分析。
②观察痰液的性质、量、颜色。
③观察有无肺性脑病、酸碱平衡紊乱、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3)保持呼吸道通畅:①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有效咳嗽、雾化吸入、翻身扣背,必要时行吸痰、气管切开治疗;②准确执行医嘱;③上述处理无效者行机械性通气治疗。
(4)合理氧疗缺氧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者,给予高浓度吸氧(大于35%);缺氧伴有明显二氧化碳潴留者,给予低浓度持续吸氧(1~2L/田in,每日15h以上),观察氧疗效果。
(5)饮食护理给予含高热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的容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
对人工通气者采取鼻饲。
(6)心理护理给予患者精神支持,消除恐惧心理。
(7)健康指导:①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发原因。
②保暖防潮、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③戒烟,减少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
④呼吸运动训练及家庭氧疗每日15h低流量吸氧,尤其是夜间吸氧。
⑤进行缩唇呼吸、呼吸功能锻炼及耐寒锻炼。
二、抢救流程呼吸衰竭抢救流程表第二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定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肺内原因和(或)肺外原因引起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因高病死率而倍受关注。
一、护理常规(1)病情观察:①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
②准确记录24h液体出入量,尤其是尿量的变化。
③观察有无呼吸窘迫、气促、紫钳等症状,如伴有烦躁、出汗、焦虑,应及医生报告。
④遵医嘱随时测定血气分析,根据血氧分压调节呼吸机给氧流量,进行心电图检查以及有关生化检查等,协助医生监测各项生命指标的动态变化。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给予舒适的卧位。
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管。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
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备齐各种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
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5、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6、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7、确保病人安全:对瞻望、躁动或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护性用具;牙关紧闭、抽搐的个人,可使用牙垫,防止舌咬伤。
8、补充营养和水分:危重病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大,对营养的需求增强,而其消化功能减退,为保证其有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应设法鼓励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尽早给予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
9、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1)眼部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或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护理,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纱以保护角膜。
(2)口腔护理:每天2-3次,以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3)皮肤护理:每1-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平整、干燥。
(4)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适当应用体位垫,每2小时按摩肢体1次,预防肌腱、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发生。
(5)预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导尿者,应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
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及抢救流程危重病人是指病情危急、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需要及时抢救和紧急处理。
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主要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保持通畅呼吸道、维持循环功能、保持体温正常、保持饮食与休息、防治并发症等方面。
1.监测生命体征:包括监测呼吸、心率、血压、体温、氧饱和度等指标。
定期记录并及时报告异常,及时采取积极措施处理。
2.保持通畅呼吸道:保持头部适当位置,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必要时实施吸痰及气管插管等操作,确保呼吸道的通畅。
3.维持循环功能:确保心脏血液供应充足,保持血压稳定。
可通过补液、输血、升压药物等方式维持血容量和血压。
4.保持体温正常:保持室温适宜,使用弹性肤温贴或体温监测仪监测体温,及时采取措施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
5.保持饮食与休息:对于无法口服的病人,可通过胃管或静脉营养途径提供营养支持,同时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6.防治并发症: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
定期翻身、护理皮肤,控制感染源,及时处理感染等。
抢救流程一般按照ABC方法进行,即保持呼吸道(Airway)通畅、维持呼吸(Breathing)功能、保证循环(Circulation)功能。
1.确保呼吸道通畅:迅速评估呼吸道情况,清除口腔分泌物、异物,保持头部适当位置。
紧急情况下可实施气管插管或创开呼吸道。
2.维持呼吸功能:进行胸腔急救,如按压胸骨,以恢复心脏的机械功能。
同时可以辅助呼吸,如给予氧气、使用呼吸机等。
3.保证循环功能:评估血压、心率和脉搏,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并开始输液、输血。
如有需要,可使用升压药物提升血压。
在心脏停搏的情况下,进行心脏按压和电除颤操作。
4.持续监测检查:进行连续监测生命体征,调整抢救措施。
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定期评估病人的疗效和临床表现。
5.给予相应治疗:根据病人的病情和需要,及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抗凝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常规和抢救流程一、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常规1.院内急危重症患者的监护: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动脉血氧饱和度等,并及时记录,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2.高度警觉:急危重症患者需要持续的监测和观察,护理人员要保持高度的警觉,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改变。
3.知道患者的病情: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基本病史、病情及诊断,以便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护理。
4.护理环境: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和舒适的护理环境。
5.预防并发症: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6.心理支持: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让患者感到安全和受到关心。
7.定期转移:对于不能自我翻身的患者,需要定期转移体位,以避免压疮的发生。
8.遵守隔离措施:对于具有传染性病原体的患者,遵守相应的隔离措施,以确保护理人员和其他患者的安全。
二、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流程1.警觉和报警:护士在发现患者出现急危重症的情况下,应当立即警觉并报警,通知医生和急救人员。
2.急救人员到达: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3.初步评估:急救人员到达后,进行初步评估,确保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包括意识状态、呼吸、血压、脉搏等。
4.氧气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给予氧气进行治疗,以保证患者的呼吸功能。
5.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措施,包括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6.静脉通路建立:立即建立静脉通路,以便给予药物治疗和静脉输液。
7.快速输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合适的药物和液体进行快速输液,以维持体液平衡和血压稳定。
8.血气分析:进行血气分析,评估患者的酸碱平衡和氧合状态。
9.抢救措施: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适当的抢救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机械通气、心电监护等。
10.进一步评估:在抢救措施实施后,对患者进行进一步评估,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11.紧急转运:如果患者需要进一步治疗,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紧急转运,以便患者尽早接受更专科的治疗。
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
首先,当危重病人被送到急诊科时,医护人员首先要迅速评估
病情,包括病人的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
在评估的过
程中,要尽快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后续的抢救药物输注和液体复苏。
其次,针对病人的具体病情,医护人员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抢救
措施。
比如,对于呼吸循环衰竭的病人,要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
械通气;对于心脏骤停的病人,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
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及
时调整抢救措施。
同时,要保持与病人的家属沟通,及时告知病情
变化和抢救效果,安抚他们的情绪,让他们保持信心和理解。
最后,在病情得到控制后,医护人员要对病人进行细致的护理
和观察,防止出现并发症和再次恶化。
同时,要及时与其他科室协调,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确保病人得到全面的救治。
总之,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技能和团队协
作的工作。
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及时有效地进
行抢救,以期望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率。
同时,
也要关注病人的心理健康和家属的情绪,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关怀。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抢救每一个生命”。
危重急症抢救流程
危重急症抢救是指对生命威胁较大、需要立即抢救的病情进行
救治的过程。
在医疗工作中,危重急症抢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患者的生死,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危重急症抢救的流程。
一、现场评估。
在发现患者出现危重急症状时,首先需要对现场进行评估。
包
括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循环状态等方面的评估。
同时,要
对患者周围的环境进行评估,确保抢救过程中的安全。
二、立即抢救。
在评估完现场情况后,需要立即展开抢救工作。
首先是确保患
者的呼吸道通畅,进行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
然后进行心肺复苏,
包括心脏按压和除颤。
同时,要及时给予患者输液、药物等治疗。
三、监测和观察。
在抢救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情况。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四、寻找病因。
在抢救的同时,要尽快寻找患者病因,包括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方面的信息,以便确定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五、转运患者。
在抢救工作完成后,如果需要,要及时将患者转运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在转运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总结:
危重急症抢救是一项紧急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现场评估、立即抢救、监测和观察、寻找病因、转运患者等流程,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希望医护人员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抢救能力,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医院危重患者护理常规、流程及应急预案XXX危重患者护理常规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给予舒适的卧位。
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
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随时准备配合抢救。
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5、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6、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
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7、确保病人安全:对谵妄、躁动或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安全,合理利用保护性器具;牙关禁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避免舌咬伤。
8、补充营养和水份:危重病人机体分化代谢增强,消耗大,对营养的需求增强,而其消化功能减退,为保证其有足够的营养和水份,应设法鼓励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尽早给予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
9、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1)眼部照顾护士: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或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照顾护士,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纱以保护角膜。
2)口腔照顾护士:每天2--3次,以坚持口腔卫生,避免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3)皮肤护理:每1--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处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平整、干燥。
4)坚持肢体优秀的功能位,适当使用体位垫,每2小时按摩肢体1次,预防肌腱、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直、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发生。
5)预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导尿者,应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
10、坚持大便通畅,养成优秀的排便惯,便秘者可给予野生通便或缓泻剂,必要时给予灌肠。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流程危重患者护理是指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较重,需要进行紧急抢救、监控和治疗的患者进行的护理工作。
危重患者护理的目的是迅速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危重患者护理的常规及流程。
一、常规:1.确定责任护士:每位危重患者都应有一名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全程的护理工作,确保沟通和协调无缝。
2.监测生命体征:对危重患者进行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的监测,记录及时,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适当的方法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如吸痰、拍击背部等。
4.保持患者体位: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最佳体位,比如半躺位、头低位等,以保证氧气供应和呼吸顺畅。
5.确保静脉通畅:危重患者多需要长时间的输液和药物治疗,护士需保证静脉通畅,避免输液管路堵塞。
6.管理导尿:如患者尿量明显减少或无尿,需采取导尿措施,监测尿量及质地。
7.防止压疮:危重患者长时间卧床,易发生压疮,因此护士需进行定期翻身和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8.注意感染预防:危重患者抵抗力较差,易受感染,护士需按照感染控制的原则进行手卫生、环境清洁等工作。
二、流程:1.接诊评估: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包括病史、过敏情况、病情进展等,并与家属沟通交流。
2.高危严密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记录在表格上,定时向医生汇报患者的病情变化。
3.心电监护:对危重患者进行心电监护,监测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异常。
4.输液治疗:按医嘱及时给予患者输液治疗,注意输液管路的通畅,记录患者的入量和出量。
5.有效通气: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如有分泌物需要进行吸痰,放置气道通气导管等,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6.定位导尿:如患者不能自行排尿,需进行导尿操作,监测尿液的颜色和量。
7.镇痛和镇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疼痛程度,及时给予镇痛药物和镇静药物,保持患者的舒适。
8.床旁会诊:定期组织多学科的床旁会诊,讨论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危重患者抢救流程
首先,当危重患者被送入抢救室时,医护人员应立即进行初步
评估。
这包括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脉搏和血压等生命体征。
同时,要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后续药物输注和液体补充。
接着,根据患者的情况,医护人员需要迅速制定抢救方案。
对
于呼吸循环衰竭的患者,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对于心跳骤停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并准备除颤器
进行电除颤。
同时,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出现严重出血的患者,应立即止血,并输
注血液制品。
对于休克的患者,应迅速补液,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维持血压稳定。
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电监护、血氧
饱和度、尿量等监测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同时,要保持
通畅的呼吸道,定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防止气道阻塞。
最后,在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医护人员需要及时进行病情交
接和记录。
对于需要转入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应做好转运准备,并将相关信息交接给接班的医护人员,确保患者得到持续的治疗和监护。
总之,危重患者抢救流程是一项复杂而又紧急的工作,医护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迅速、果断地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
只有做到科学、规范的抢救流程,才能最大限度地挽救危重患者的生命。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危重患者抢救的流程和技巧。
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常规和抢救流程急危重症患者护理常规1、接诊急诊抢救患者迅速进入急诊抢救室。
2、立即评估患者病情,迅速给予心肺复苏根本生命支持术或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措施,并执行护理常规。
3、专人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相应护理常规。
4、保持抢救室安静、舒适、室温调节在18-20℃左右,保证各种急救药品和抢救器材完好。
5、密切观察病情,每15-30分钟巡视患者1次,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的连续监测,了解患者病情动态变化,及时准确完整填写抢救记录和用药情况以及特殊病情变化记录。
6、准确记录液体量及24小时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7、及时准确执行医嘱,保证各项抢救治疗有序进展。
及时观察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
8、妥善固定各种管道,保持通畅。
防止氧气管、输液管、胃管、引流管、导尿管扭曲、反折、堵塞、脱落等。
9、注意患者平安,意识障碍患者防坠床、防烫伤、防舌咬伤;卧床患者使用床栏;必要时给予约束。
10、给予口腔、皮肤等根底护理。
根据病情每1-2小时翻身1次,防止压疮及各种并发症。
11、安抚患者及家属,做好必要的沟通和解释工作,缓解患者紧X、恐惧、害怕、焦虑等不良情绪,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防止医疗纠纷。
12、根据患者病情进展,做好手术、转科等准备。
昏迷昏迷是意识完全丧失的一种严重情况。
病人对语言无反响,各种反射〔如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呈不同程度的丧失。
引起昏迷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由于大脑病变引起的昏迷,这包括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塞等〕、脑外伤、脑肿瘤、脑炎、中毒性脑病等;另一个是由于全身疾患引起的昏迷,这包括酒精中毒、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肝昏迷、一氧化碳中毒等。
1、当患者突发昏迷时,通知医生后首先要判断其神志,评估意识障碍的级别,然后对症护理。
〔1〕一般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必要时可取侧卧位或俯卧位,躁动者应加床栏,以防坠床。
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假牙者应取下,以防误咽引起窒息。
随时去除口腔内及呼吸道的分泌物,有舌后坠者应托起下颌或用舌钳将舌拉出,缺氧时给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切开后应按气管切开术护理。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危重病人是指病人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危急生命,需要抢救的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工作预见性难,护理风险明显高于普通病人,为保证护理质量,制定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一病情观察1将病人置于抢救室或监护室,行一级护理,必须24小时特护,上心电监护,备电动吸引等抢救设施。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记录,15-30分钟巡视一次,每2小时测量生命体征一次,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昏迷病人每30分钟观察意识生命体征一次,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对光反应,角膜反射,及眶上压痛反应与全身情况及神经系统反射并详细观察,注意皮肤黏膜状况,大小便次数,性质及量。
二呼吸道护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下活动假牙,头部转向一侧,如有舌后坠应用舌钳夹住拉出,及时吸出口鼻喉中分泌物及痰液,痰液粘稠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以利于咳出,免误吸入气道,造成窒息及吸入性肺炎。
2.呼吸困难,发绀时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并按气管切开护理程序进行护理。
3.预防肺部感染:每2-3小时翻身拍背一次,并刺激病人咳嗽,及时吸痰,保暖避免受凉。
三、安全护理1.躁动不安者,加用床档或保护带。
2.室内光线宜暗,动作宜轻,避免不良刺激。
3.予热水袋时水温不可超过50度,以免烫伤。
四、皮肤黏膜护理1.压疮预防及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建立翻身卡,每2小时翻身一次,搬动病人时应将病人抬离床面,不宜拖拉,以免擦伤皮肤。
2.预防口腔感染:每日口腔护理2-3次。
3预防角膜损伤:每日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或凡士林纱布覆盖眼部。
五、药物护理1.遵医嘱用药,做好三查七对工作。
2.特殊用药严格按要求使用,准确调节滴速(如硝普钠避光使用,硫酸镁严格控制滴速)3.准确及时用药,定期观察用物疗效。
4.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报告。
六、饮食护理1.遵医嘱进适当饮食。
2.能进食者多进高蛋白、高热量、清淡易消化饮食。
3.补充营养水分,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
七、心理护理1.危重病人是经过病痛折磨的病人会惧怕痛楚或死亡,情绪上表现为消极,沮丧。
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及抢救流程第一章内科第一节呼吸衰竭定义: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滞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一、护理常规(1)绝对卧床休息。
(2)病情观察:①观察意识、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尿量和皮肤的色泽,检测动脉血气分析。
②观察痰液的性质、量、颜色.③观察有无肺性脑病、酸碱平衡紊乱、心力衰竭等并发症.(3)保持呼吸道通畅:①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有效咳嗽、雾化吸入、翻身扣背,必要时行吸痰、气管切开治疗;②准确执行医嘱;③上述处理无效者行机械性通气治疗.(4)合理氧疗缺氧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者,给予高浓度吸氧(大于35%);缺氧伴有明显二氧化碳潴留者,给予低浓度持续吸氧(1~2L/田in,每日15h以上),观察氧疗效果. (5)饮食护理给予含高热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的容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
对人工通气者采取鼻饲。
(6)心理护理给予患者精神支持,消除恐惧心理.(7)健康指导:①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发原因.②保暖防潮、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③戒烟,减少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④呼吸运动训练及家庭氧疗每日15h低流量吸氧,尤其是夜间吸氧。
⑤进行缩唇呼吸、呼吸功能锻炼及耐寒锻炼。
二、抢救流程呼吸衰竭抢救流程表第二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定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肺内原因和(或)肺外原因引起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因高病死率而倍受关注。
一、护理常规(1)病情观察:①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
②准确记录24h液体出入量,尤其是尿量的变化.③观察有无呼吸窘迫、气促、紫钳等症状,如伴有烦躁、出汗、焦虑,应及医生报告。
④遵医嘱随时测定血气分析,根据血氧分压调节呼吸机给氧流量,进行心电图检查以及有关生化检查等,协助医生监测各项生命指标的动态变化。
(2)重症护理①氧疗高浓度吸氧(大于50%),维持血氧分压8。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1、连续性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亲密观察病情改变,发觉异常立即汇报医生,并配合医生主动抢救;2、每日口腔护理二次,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无异味;3、每日床上清洁皮肤一次,保持皮肤清洁;4、每七天酌情床上洗头一次,保持头发清洁;5、吸氧患者每日更换湿化瓶及灭菌用水,长久吸氧者每七天更换吸氧管。
6、心电监护者酌情更换电极片;7、每班定时观察深静脉置管处皮肤有没有渗血渗液,置管处敷料每日更换一次,导管如有松脱、污染立即更换;8、每日酌情更换床单、被套,保持床单位干燥、整齐、无污渍;9、每2—4小时翻身一次,连续垫予气垫床预防压疮发生;10、昏迷、躁动患者酌情给四肢保护性约束、加用床档等保护用具,预防坠床发生;11、保持呼吸道通畅,激励患者咳嗽咳痰,带有些人工气道患者立即吸痰,气切患者每日更换气切处敷料1~2次,如有污染立即更换;金属导管内套管每日清洗消毒二次。
12、手术患者严密观察切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发觉异常立即汇报医生;13、妥善固定多种管道,标识规范,预防扭曲、受压,保持其通畅,严密观察并统计引流液颜色、性质、量,发觉异常立即汇报医生;14、立即正确地完成各项小时诊疗及各项专科护理方法,依据病情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15、规范书写护理统计单,真实正确地统计各项诊疗护理方法及病情动态改变。
危重病人抢救步骤1.病人发生病情改变立即通知医生,并快速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床上。
2.在医生到来之前,护士依据病情立即给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路等处理。
3.连接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改变。
4.遵医嘱给多种抢救药品,并配合医生施行各项应急处理方法。
5.昏迷、躁动患者使用保护用具,预防意外发生。
6.依据医嘱留置多种导管,妥善固定,保持通畅,严密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正确统计二十四小时出入液量。
7.正确采集标本并立即送检。
8.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等病情改变,发觉异常立即汇报,正确实施各项医嘱,认真做好抢救统计。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1、连续性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积极抢救;
2、每日口腔护理二次,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无异味;
3、每日床上清洁皮肤一次,保持皮肤清洁;
4、每周酌情床上洗头一次,保持头发清洁;
5、吸氧患者每日更换湿化瓶及灭菌用水,长期吸氧者每周更换吸氧管。
6、心电监护者酌情更换电极片;
7、每班定时观察深静脉置管处皮肤有无渗血渗液,置管处敷料每日更换一次,导管如有松脱、污染及时更换;
8、每日酌情更换床单、被套,保持床单位的干燥、整洁、无污渍;
9、每 2— 4小时翻身一次,持续垫予气垫床预防压疮发生; 10、昏迷、躁动患者酌情给予四肢保护性约束、加用床档等保护用具,防止坠床发生;
11、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带有人工气道患者及时吸痰,气切患者每日更换气切处敷料 1~2次,如有污染及时更换; 金属导管内套管每日清洗消毒二次。
12、手术患者严密观察切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13、妥善固定各种管道,标识规范,防止扭曲、受压,保持其通
畅,严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14、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项小时治疗及各项专科护理措施,根据病情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15、规范书写护理记录单,真实准确地记录各项治疗护理措施及病情动态变化。
危重病人抢救流程
1. 病人发生病情变化立即通知医生,并迅速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床上。
2. 在医生到来之前,护士根据病情立即给予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路等处理。
3. 连接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4. 遵医嘱给予各种急救药物,并配合医生施行各项应急处置措施。
5. 昏迷、躁动患者使用保护用具,防止意外发生。
6. 根据医嘱留置各种导管,妥善固定,保持通畅,严密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准确记录 24小时出入液量。
7. 准确采集标本并及时送检。
8. 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等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准确执行各项医嘱,认真做好抢救记录。
9.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安抚工作。
10. 抢救结束后,认真做好物品的消毒灭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