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测解释方法

气测解释方法

气测解释方法
气测解释方法

一、基础知识

A:比值图版解释法

比值图版一般又称皮克斯勒法。本气测解释软件比值图版使用的的默认解释标准如下:

油区: C1/C2 = 2—14

C1/C3 = 2—14

C1/C4 = 2—21

气区: C1/C2 = 10—35

C1/C3 = 14—82

C1/C4 = 21—200

无产能区: C1/C2 <2 或 >35

C1/C3 <2 或 >82

C1/C4 <2 或 >200

建议:根据使用情况逐步修正,使之适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B:三角图版解释法

三角形的倒正:如果得到的三角形与三角形坐标系方向一致,则称此三角形为正三角形;反之则为倒三角形。

三角形的大小:如果得到的三角形的边长大于三角形坐标系的边长的75%则称此三角形为大三角形;若为三角形坐标系的边长的25-75%则称此三角形为中三角形;若小于三角形坐标系的边长的25%则称此三角形为小三角形;

解释方法:

1.若三角形为正、则说明是气层;

2.若三角形为倒、则说明是含油层;

3.大三角形说明气体来自干气层或低油气比油层;

4.小三角形说明气体来自湿气层或高油气比油层;

5.若两三角形对应顶点的连线的交点位于图版的价值区内,则认为储集层有产

能;否则无生产能力。

本气测解释软件三角图版价值区使用的的默认数据如下:

C2/SUM =0.141 C3/sum = 0.020

C2/SUM =0.136 C3/sum = 0.031

C2/SUM =0.101 C3/sum = 0.063

C2/SUM =0.079 C3/sum = 0.076

C2/SUM =0.066 C3/sum = 0.080

C2/SUM =0.054 C3/sum = 0.075

C2/SUM =0.052 C3/sum = 0.068

C2/SUM =0.054 C3/sum = 0.059

C2/SUM =0.064 C3/sum = 0.047

C2/SUM =0.074 C3/sum = 0.040

C2/SUM =0.090 C3/sum = 0.030

C2/SUM =0.110 C3/sum = 0.024

C2/SUM =0.125 C3/sum = 0.017

C2/SUM =0.136 C3/sum = 0.013

C2/SUM =0.141 C3/sum = 0.020

建议:根据使用情况逐步修正,使之适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C:3H解释法

烃湿度比(Wh)=(C2+C3+C4+C5)/ (C1+C2+C3+C4+C5)*100

烃平衡比(Bh)=(C1+C2)/ (C3+C4+C5)

烃特征比(Ch)=(C4+C5)/ C3

本气测解释软件3H图版使用的的默认解释规则如下:

1.如果Wh<0.5且Bh>100那么该区间相当于只有非常轻的干气,几乎可以肯定

它没有生产能力。

2.如果0.5

气湿度和密度随着两条曲线的会聚而增大。

3.如果0.5

气/轻质油或高气油比的油、凝析油。

4.如果17.5

两条曲线的岔开而增大。

5.如果Wh>40且Bh

残油。

6.选择烃特征比(Ch)来解释介于油、气之间的模糊显示。用Ch参与解释的

规则是:如果0.50.5,那么那么该区间相当于可能开采的凝析油或高密度气/轻质油或高气油比的油、凝析油。如果

0.5

者凝析气。

建议:根据使用情况逐步修正,使之适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D: 对数图版解释法与统计图版解释

该图版纵坐标为(C2/C1)*1000,横坐标为(C3/C1)*1000;采用双对数图版绘图,图上划分为四个区间,从左至右分别为:干气、天然气—凝析油、伴生气—石油、向氧化油过渡。

在气测组分中,一出现C3即可使用对数图版解释地层含油、气类型。若使用统计图版则作图必须是有意义的气显示层段,每层C1、C2、C3门限(这些值对于被研究和处理的气体组分来说是最小的),应根据各层的具体情况设置。

本气测解释软件对数图版与统计图版使用的的默认解释规则如下:干气、天然气—凝析油区间分割线为(11,1)—(44,1000)

天然气—凝析油、伴生气—石油区间分割线为(22,1)—(88,1000)伴生气—石油、向氧化油过渡区间分割线为(120,1)—(480,1000)

建议:根据使用情况逐步修正,使之适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应当指出的是各图版解释不可避免的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使解释结果受到影响,使用时最好结合其他资料和方法综合解释。

录井资料解释2015版(优.选)

1、掌握储层物性,含油气水丰度和(油气水的可动性)是评价油气层的充要条件。 2、如果层内含油丰度相近而不同渗透带的渗透率相差较大,那么可以确定高渗透带内 没有充满油,水是可动的,该层不高于(油气同层)。 3、进行井间对比的条件是:井距不远,储层的埋深相近,层位相近,储集类型和(物 性)相近,油气水物理化学性质相近。 4、定量荧光仪测定的是(荧光强度)。 5、在平衡状态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量之比称为(分配系数)。 6、岩心描述时,一般长度大于或等于(10)cm,颜色,岩性,结构,构造,含油情况 有变化着,均需分层描述。 7、正常地下油气显示层在工程参数出现钻时降低,DC指数减小,立压降低等变化,在 钻井液参数上,具有出口温度升高,相对密度(降低)和出口电导率(变小)等现象,而假油气显示没有上述变化。 8、氢火焰离子检测器属于(质量流速检测器)。 9、在下列各组参数中,是综合录井仪实时参数的是(立管压力,1号泵冲速率,4号泥 浆体积)。 1.QFT定量荧光仪的激发波长是(254)nm。 2.QFT定量荧光仪检测到的荧光物质是(以萘族为主的化合物)。 3.假岩心一般出现在岩心的(顶部)。 4.全脱分析时盐水必须使用(饱和盐水)。 5.普通电动脱气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脱气器钻井液出口量,应为满管的(2/3)最 佳。 6.DC指数是建立在(泥岩沉积压实)的理论基础上的。 7.Slgma方法是根据(岩石骨架强度)理论基础建立的。 8.在钻井过程中,用岩性对比地层时,最有效,最可靠的的方法是(岩性标准层标志 层)。 9.岩石热解地化录井参数TMAX的含义是热解(S2)的最高点所对应的温度。 10.直接测量项目按被测参数的性质和及时性可分为:实时参数和(计算参数)。 11.转盘扭矩是反应(地层变化)及钻头使用情况的一项重要参数。 12.出入口钻井液温度的测量可以掌握(地温梯度),帮助判断油气层,还可以探测超 压地层。 13.从色谱组分分析仪注样开始到全部组分分析完成所用的时间为一个(出峰时间)。 14.对于气液色谱分离下列定义(利用不同物质的组分在涂有固定液的固定相中的溶解 度差异,从而在两相中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混合物质通过色谱柱时是单一物质组分得到分离,即挥发-溶解-在挥发=在溶解直至分离)是正确的。 15.对于气固色谱分离:利用吸附剂对单一物质的吸附性不同,是混合物质通过色谱柱 分离,即吸附-再吸附-解吸-再解吸直至分离。 16.根据石油的荧光性,请选择物质的荧光颜色正确的一组(油,沥青。黄色) 填空题

气测解释方法

一、基础知识 A:比值图版解释法 比值图版一般又称皮克斯勒法。本气测解释软件比值图版使用的的默认解释标准如下: 油区: C1/C2 = 2—14 C1/C3 = 2—14 C1/C4 = 2—21 气区: C1/C2 = 10—35 C1/C3 = 14—82 C1/C4 = 21—200 无产能区: C1/C2 <2 或 >35 C1/C3 <2 或 >82 C1/C4 <2 或 >200 建议:根据使用情况逐步修正,使之适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B:三角图版解释法 三角形的倒正:如果得到的三角形与三角形坐标系方向一致,则称此三角形为正三角形;反之则为倒三角形。 三角形的大小:如果得到的三角形的边长大于三角形坐标系的边长的75%则称此三角形为大三角形;若为三角形坐标系的边长的25-75%则称此三角形为中三角形;若小于三角形坐标系的边长的25%则称此三角形为小三角形; 解释方法: 1.若三角形为正、则说明是气层; 2.若三角形为倒、则说明是含油层; 3.大三角形说明气体来自干气层或低油气比油层; 4.小三角形说明气体来自湿气层或高油气比油层; 5.若两三角形对应顶点的连线的交点位于图版的价值区内,则认为储集层有产 能;否则无生产能力。 本气测解释软件三角图版价值区使用的的默认数据如下:

C2/SUM =0.141 C3/sum = 0.020 C2/SUM =0.136 C3/sum = 0.031 C2/SUM =0.101 C3/sum = 0.063 C2/SUM =0.079 C3/sum = 0.076 C2/SUM =0.066 C3/sum = 0.080 C2/SUM =0.054 C3/sum = 0.075 C2/SUM =0.052 C3/sum = 0.068 C2/SUM =0.054 C3/sum = 0.059 C2/SUM =0.064 C3/sum = 0.047 C2/SUM =0.074 C3/sum = 0.040 C2/SUM =0.090 C3/sum = 0.030 C2/SUM =0.110 C3/sum = 0.024 C2/SUM =0.125 C3/sum = 0.017 C2/SUM =0.136 C3/sum = 0.013 C2/SUM =0.141 C3/sum = 0.020 建议:根据使用情况逐步修正,使之适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C:3H解释法 烃湿度比(Wh)=(C2+C3+C4+C5)/ (C1+C2+C3+C4+C5)*100 烃平衡比(Bh)=(C1+C2)/ (C3+C4+C5) 烃特征比(Ch)=(C4+C5)/ C3 本气测解释软件3H图版使用的的默认解释规则如下: 1.如果Wh<0.5且Bh>100那么该区间相当于只有非常轻的干气,几乎可以肯定 它没有生产能力。 2.如果0.5

几种重要的气体检测仪详细功能说明与使用

气体检测仪中重要的部分是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气体成份和浓度的传感器都称作气体传感器,不管它是用物理方法,还是用化学方法。比如,检测气体流量的传感器不被看作气体传感器,但是热导式气体分析仪却属于重要的气体传感器,尽管它们有时使用大体一致的检测原理。 市场上目前流行的气体传感器/气体检测仪有如下种类: 一、催化燃烧式气体传感器 催化燃烧式气体传感器选择性地检测可燃性气体:凡是可以燃烧的,都能够检测到;凡是不能燃烧的,传感器都没有任何响应。 这种传感器是在白金电阻的表面制备耐高温的催化剂层,在一定的温度下,可燃性气体在其表面催化燃烧,燃烧是白金电阻温度升高,电阻变化,变化值是可燃性气体浓度的函数。 催化燃烧式气体传感器计量准确,响应快速,寿命较长。传感器的输出与环境的爆炸危险直接相关,在安全检测领域是一类主导地位的传感器。 缺点:在可燃性气体范围内,无选择性。暗火工作,有引燃爆炸的危险。大部分元素有机蒸汽对传感器都有中毒作用。 目前这种传感器的主要供应商在中国、日本、英国(发明国)。目前中国是这种传感器的最大用户(煤矿行业),也拥有最佳的传感器生产技术。 二、热导池式气体传感器 每一种气体,都有自己特定的热导率,当两个和多个气体的热导率差别较大时,可以利用热导元件,分辨其中一个组分的含量。这种传感器已经传感器地用于氢气的检测、二氧化碳的检测、高浓度甲烷的检测。 三、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 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可以有效地用于:甲烷、乙烷、丙烷、丁烷、酒精、甲醛、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乙烯、乙炔、氯乙烯、苯乙烯、丙烯酸等很多气体地检测。尤其是,这种传感器成本低廉,适宜于民用气体检测的需求。 它是利用一些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在一定温度下,电导率随着环境气体成份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理制造的。比如,酒精传感器,就是利用二氧化锡在高温下遇到酒精气体时,电阻会急剧减小的原理制备的。 缺点:稳定性较差,受环境影响较大;尤其,每一种传感器的选择性都不是唯一的,输出参数也不能确定。因此,不宜应用于计量准确要求的场所。 目前这种传感器的主要供应商在日本(发明者),其次是中国,韩国及美国等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产品,但是始终没有汇入主流。中国在这个领域投入的人力和时间都不亚于日本,但是由于多年来国家政策导向以及社会信息闭塞等原因,我国流行于市场的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性能质量都远逊于日本产品,随着市场进步,中国产的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达到和超越日本水平已经指日可待

气测录井基础知识

气测录井基础知识 一、概念 1)破碎岩石气 在钻进的过程中,钻头机械的破碎岩石而释放到泥浆中的气体称为破碎气。破碎岩石的含气量的大小与许多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含油气多的地层往往有较多的显示,这是现场录井人员及时发现油气层的基础,有时在欠压实泥岩盖层的钻进中可能有较好的气显示。如果泥浆压力大于地层孔隙压力,也可能没有明显的气显示。 2)压差气 当井下地层孔隙压力大于井筒泥浆压力时,地层流体将按达西定律向井筒泥浆运移,由此产生的天然气成为压差气。压差气产生的原因又分下列四种情况。 (1)接单根气 在接单根时的抽汲作用对井底压力降低,易形成压差气进入井筒,经过一个迟到时间就可以在录井仪器上检测到。如果钻过不同岩性地层的大段井段,而没有接单根气显示,这属不正常现象。 (2)起下钻气——后效气 起钻过程中,由于停泵、上提钻柱,必然会有泥浆静止或抽汲效应,这两个效应都会使井中泥浆压力下降,因而有利于压差气的产生。在正常的起钻过程中,没有泥浆流出井口,因而也无从检测泥浆中的气体,停留在井筒内的气体要等到下钻后再次循环泥浆密度才能被检测到,这就是后效气。 (3)扩散气 地层气可以以扩散方式进入井筒泥浆中,扩散气不受压力平衡状态影响,只与浓度有关,但扩散气的扩散过程较长,故在气显示上具有漫步性,这一特点使这种气显示与层位对应关系变得很模糊。很少用来确定油气层层位,一般把它划入到背景气中。 4)背景气 在压力平衡条件下,钻头并未进入新的油气层,而是由于上部地层中一些气体浸入钻井液,使全烃曲线出现微量变化,称这段曲线的平均值为地层背景气,又称基值。 全烃—由全烃检测分析仪检测分析出循环钻井液中的所有烃类气体含量的总和。 全量---循环钻井液中所有气体含量的总和。 色谱组分----循环钻井液中所有烃类气体的各组分含量。 非烃组分----主要指二氧化碳,氢气及惰性气体。 二、气测录井基础知识 1、气测录井的作用。 (1)气测录井---气测录井就是利用气体检测系统或按一定周期检测分析通过钻井液脱气器从钻井液中脱离出的烃类气体含量的一种录井方法,它能及时发现油气显示、预报井涌、井喷、气侵,综合评价储集层。

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井气测解释方法及其适用性评价

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井气测解释方法及其适用性评价 【摘要】列举了目前大庆油田综合录井气测解释工作的3种解释方法,阐述了这3种方法判断标准的建立和解释图版的形成,并对这3种方法进行了适用性的评价,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改进方法。最后,基于对录井气测解释工作的认识,总结了气测解释方法建立的一般过程,剖析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了一些方法建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气测解释?地层含气量?烃灌满系数 在天然气勘探领域,综合判断气水层是一项地区性、经验性很强的工作。在了解区域构造、地质特征及气水分布规律的情况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优选储层的四性参数,才能建立起合理的储层解释方法。由于深层岩性岩相异常复杂,储层类型多样,给深层天然气的解释评价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尤其是近两年为满足钻井提速而采用的新型钻头和井下驱动工具,把本来就难以识别的深层岩屑破碎得更难辨别,这无疑加大了深层储层评价的难度。为此,如何利用气测数据对地层含气性进行解释评价变得更加重要。本文就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井的3种气测解释方法进行了阐述和适用性评价,为进一步提高气测解释判准率探索了一些可行的方法。 1 全烃最大值与比值法1.1 判断标准的建立 在深层天然气解释工作中,应用传统的气测解释方法可以把气测异常显示划分为气层、差气层、含气层[1],分别定义如下: 气层:全烃含量高,比值高,色谱组分呈高甲烷异常,甲烷相对含量95%以上;差气层:全烃含量值不高,比值中等(一般5~10),色谱组分甲烷相对含量在95%以上;含气层:全烃含量值低、比值低(一般小于5),色谱组分相对含量呈气层特征,且显示厚度小,在目前试油及压裂工艺下很难具有产能。根据以上的定义,可以总结得到全烃最大值和比值气水层判断标准如下(表1): 1.2 适用性评价 这种评价方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气测显示判别方法。全烃最大值和比值在录井现场都是很容易获得的数据,现场技术人员能很迅速地运用此法对地层含气性做出定性的评价。除此之外,该方法在油田应用时间最长,应用面最广,不仅适合气水层的判别,也适合油水层的判断。但是,该方法缺少准确的量化指标,对有的显示层段,如只有1m地层的全烃值较高,导致比值较大的异常段,或全烃值都比较低,但显示厚度很大的 异常段,如果用该方法都会出现有偏差的解释结果。这充分说明,只用某1m 地层的最大全烃值和比值去评价整个显示井段的含气性,容易出现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情况。而且井与井之间,层与层之间的气测显示可比性差,不利

气测知识点介绍

汽车知识 胎压报警 大众车胎压检测有两种形式,一个是直接式,一个是间接式。直接式在每个车轮有一个传感器,检测精准,但是一般在配置高的车上使用。今天我们要说的是间接式胎压检测。 间接胎压检测是通过四个车轮的轮速传感器来检测,传感器的信号给ABS控制单元。经过长时间车轮的运转检测哪个轮运转周长短,来判断这个轮是否缺气。举个简单的例子:气压高轮胎的直径就长,气压低轮胎的直径就短,经过长时间行驶后就会为行距离的轮缺气导致报警。 但是这种间接式报警也有一点不好,就是检测的精准度低,会导致误报警,比如单侧载重,花纹不一致,发动机漏气,一侧轮胎太阳直晒登因素。有人会问我的轮胎突然爆胎为什么没有报警?因为间接式检测系统需要经过长时间驶才计算出来,然爆不会警。 车身参数

发动机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由2大机构5大系组成: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燃料供给系、润滑系、点火系、启动系组成,但是柴油机比汽油机少一个点火系统。 1.冷却系:一般由水箱、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水温表和放水开关等组成。汽车发动机采用两种冷却方式,即空气冷却和水冷却。一般汽车发动机多采用水冷却。 2.润滑系:发动机润滑系由机油泵、集滤器、机油滤清器、油道、限压阀、机油表、感压塞及油尺等组成。 3.燃油供给系: 汽油机燃油系统包括汽油箱、汽油表、汽油管、汽油滤清器、汽油泵、

化油器、空气滤清器等。 柴油机燃油系统包括喷油泵、喷油器和调速器等主要部件及柴油箱、输油泵、油水分离器、柴油滤清器、喷油提前器和高、低压油管等辅助装置。 4.启动系:起动机、蓄电池等。 5.点火系:火花塞、高压线、高压线圈、分电器、点火开关等。6.曲柄连杆机构:连杆、曲轴、轴瓦、飞轮、活塞、活塞环、活塞销、曲轴油封等。 7.配气机构:汽缸盖、气门室盖罩凸轮轴、气门进气歧管、排气歧管、空气过滤器、消音器、三元催化增压器等。 底盘 底盘作用是支撑、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的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悬挂系和制动系五部分组成。 一.传动系:汽车发动机所发出的动力靠传动系传递到驱动车轮。传动系具有减速、变速、倒车、中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与发动机配合工作,能保证汽车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性。主要是由离合、变器、向节、传动轴和驱桥等组成。 离合器:其作用是使发动机的动力与传动装置平稳地接合或暂时地分离,以便于驾驶员进行汽车的起步、停车和换档等操作。 变速器:变速器用于实现变矩、变速、空挡和倒挡,扩展汽车工作范

常规气测录井综合气体指数解释法的建立及其在油气储层解释中的应用

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7, 39(4), 18-28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7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1d3211288.html,/journal/jogt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1d3211288.html,/10.12677/jogt.2017.394033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prehensive Gas Index Interpretation Process for Conventional Gas Logg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il and Gas Reservoir Interpretation Mingfa Yu, Haifeng Guo, Wei Zhuang, Yongjie Xue, Guiqin Han Interpretation Research Center of CNPC Great Wall Drilling Engineering Company, Beijing Received: Mar. 10th, 2017; accepted: Jul. 15th, 2017; published: Aug. 15th, 2017 Abstract The conventional gas logging wa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find oil and gas show and to evaluate the oil-bearing property of the reservoir. The gas logging data of different types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s ha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so the summarized characteristics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 could be used for classifying the types of reservoirs. The Comprehensive Gas Index (COGASIN) method was a series of evaluation indices calculated from the C1 - C5 components in conventional gas log-ging data, which was a new method for distinguishing the reservoir types by plotting index curve and 3-element graph. This method can identify fluid property clearly in the primary reservoir, and combined with the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of gas logging total hydrocarbon data, reservoir inter-pretation can be carried ou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puting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gas index,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ated gas index 3-element graph and curve from the gas log-ging data of different types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s are analyzed. A technical method based on the ratio index of light hydrocarbon is preliminarily created to reflect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Logging, Gas Logging Ratio Method, Hydrocarbon Reservoir, Reservoir Property, Reservoir Fluid Property Interpretation

几种气测解释方法介绍

几种气测解释方法介绍 PIXLER图版 PIXLER图版可根据C1/C2和C1/C3、C1/C4确定储层流体性质。 解释要点与注意事项: 1. C1/C2、C1/C3、C1/C4连线向下倾斜,往往与含水相关; 2. C1/C2、C1/C3、C1/C4连线较陡,往往预示该层致密; 3. C1/C2、C1/C3、C1/C4连线呈“V”字型,往往解释为油层; 4. C1/C2、C1/C3、C1/C4连线呈“/\”字型,往往解释为气层; 5. C2/C3与地层压力相关; 6. C2/C3*10大于15--20,地层通常有高压存在。 同源系数图版 nC4/iC4或 nC5/iC5称为同源系数,利用该,同源系数可区分油层和气层。 使用条件: nC4、iC4、 nC5、iC5均要求大于% 。 3H方法 霍沃思()、惠特克()和塞伦斯()三人在1985提出了一种评价泥浆气显示的新方法。它包括三个参数,分别叫做烃湿度比(Wh)、烃平衡比(Bh)和烃特征比(Ch)。 Wh=(C2+C3+C4+C5)/(C1+C2+C3+C4+C5)*100 Bh=(C1+C2)/(C3+C4+C5) Ch=(C4+C5)/C3 式中:Ch-烷烃色谱含量(单位体积空气中某种烃气的体积, PPm); C1-甲烷;C2-乙烷;C3-丙烷;C4-丁烷;C5-戊烷。 烃湿比度(Wh)是重烃与全烃的比,它的大小是烃密度的近似值,是指示油气基本特征类型的指标。 烃平衡比(Bh),它帮助识别煤层效应。因为煤层气含有大量C1和C2,故在其分子上设置这两个数,可以把煤气显示和石油显示区别开。 解释标准 用Wh和Bh解释地层流体类型的规则如下: 1.如果Wh<和Bh>那么该区间相当于只有非常轻的干气,几乎可以肯定它没有生产能力,相当于传统气测解释中的含气层。 2.如果

多种气体检测仪

多种气体检定器 多种气体检定器结构:多种气体检测仪由气密封性良好的活塞与铝合金储气管构成。 用途:主要用于煤矿井下快速检定现场环境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也可以与不同种类的气体检定管配合使用,以测定各种气体的浓度,如二氧化碳,硫化氢,氧气,二氧化氮等。 各部件名称与作用: 1. 气咀:取气时用,气体进出口; 2. 接头胶管:测定气样时,与检定管的连接口(即出气口); 3. 三通阀:向活塞筒内抽入或送出气样的开关换向装置,由阀门把和变向阀两部分组成; 4. 活塞:气密性良好的活塞; 5. 带有刻度的拉杆:活塞筒上有10等刻的刻度标尺,可以标识出拉柄拉到某一位置时,吸入或送出活塞筒内的气体体积; 6. 活塞筒:容积为50ml的铝合金管; 7. 手柄:拉杆的把手; 8. 外壳与盒子:装检定管与检定器时使用,便于携带。 检定管的结构与原理: 检定管的结构由外壳,堵塞物,保护胶,隔离层,指示胶,刻度标尺等组成。外壳是由中性玻璃管加工而成。堵塞物用的是玻璃丝布,防声棉或耐酸涤纶,它对管内物质起固定作用。保护胶是用硅胶作载体吸附试剂制成,它的作用是除去对指示胶变色有干扰的气体。隔离层一般用的是有色玻璃粉或其他惰性有色颗粒物质,它队指示胶起界限作用。指示胶是以活性硅胶为载体,吸附化学试剂经加工处理而成,北侧气体的浓度便由它来显示。 检定管的工作原理:当被测的气体以一定的速度通过检定管时,被测气体与指示胶发生有色反应,根据指示胶变色长度来确定浓度,成为比长式检定管。用于煤矿的检定管有氧气,二氧化碳,硫化氢及二氧化氮等几种。 多种气体检定器的使用方法: 一. 下井前准备: 1. 检查外壳和连接部分是否完好,接头胶管是否配备; 2. 检查气路是否畅通:把三通开关与唧筒平行装置拉活塞检查进气口,把三通开关与唧筒垂直装置推活塞检查出气口; 3. 检查活塞的灵活性:把三通开关与唧筒平行装置往复推拉活塞3-4次使其灵活; 4. 检查气密性:把三通开关扭成与唧筒成45°角,拉活塞,猛拉快放,活塞迅速还原或活塞杆上的刻度回到不超过5ml表示气密性良好。 5. 各型检定管不少于30支; 6. 检查检定管的完整,检定管最大值,规定送气时间,规定送气量,种类,使用期限。 二. 实际操作程序: 到达待测地点,把三通开关与唧筒平行装置,与巷道中上部取气,推拉活塞3-4次清洗活塞,最后一次缓慢拉出,然后迅速将三通开关扭成与唧筒成45°角。取一根比长式检定管,首先观察一下鉴定管的规定送气量与送气时间,打开检定管两端,零位朝下,刻度面向自己,将检定管插入接头胶管,接着将三通开关扭成与唧筒垂直位置,在规定时间内匀速送气,观察变色环移动的位置。根据检定管上的实际移动刻度,读出一氧化碳的浓度。 三量检查: 1. 常量检查:操作方法同上,在规定时间内匀速送完规定送气量,能在检定管上直接读数的为常量,一氧化碳浓度即为检定管显示数值。 2. 微量检查:操作方法同上,在规定时间内匀速送完规定送气量后,检定管上无法读数,则采取在同一地点使用同一检定管反复送气的方法进行检查,每次送气量都一样,检查得出的

探讨气测录井中全烃检测值与烃组分含量之关联

气测录井技术(2012-03-06 09:59:10) 气测录井是直接测定钻井液中可燃气体含量的一种录井方法。气测录井是在钻进过程中进行的,利用气测资料能及时发现油、气显示,并能预报井喷,在探井中广泛采用。 (一)气测录井的常见类型 根据所用仪器不同,气测录井可分为两种,即半自动气测和色谱气测。 半自动气测是利用各种烃类气体的燃烧温度不同,将甲烷与重烃分开。这种方法只能得到甲烷及重烃或全烃的含量。 色谱气测是利用色谱原理制成的分析仪器,它是一个连续进行、自动记录体系。样品由进样口进入后被载气带进色谱柱进行分离,分离后各组分分别进入鉴定器,产生的信号在记录器上自动记录下来。它可将天然气中各种组分(主要是甲烷至戊烷)分开,分析速度快,数据多而准确。目前后者已基本取代半自动气测。 按气测录井方式可将气测录井分为两类,即随钻气测和循环气测。 随钻气测是在钻井过程中测定由于岩屑破碎进入钻井液中的气体含量和组分。 循环气测是在钻井液静止后再循环时,测定储集层在渗透和扩散的作用下进入钻井液中的气体含量和组分,故又称之为扩散气测。 (二)半自动气测资料解释 由于半自动气测只提供了全烃和重烃的数据,因此只能定性的识别储层中流体性质。主要根据油层气与气层气的不同特点,及烃类气体在石油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解释。 1.区分油层和气层 油层气体的重烃含量比气层高,而且包含了丙烷以上成分的烃类气体。气层的重烃含量不仅低,而且重烃成分中只有乙烷、丙烷等成分,没有大分子的烃类气体。所以油层在气测曲线上的反映是全烃和重烃曲线同时升高,两条曲线幅度差较小。而气层在气测曲线上的反映是全烃曲线幅度很高、重烃曲线幅度很低,两条曲线间的幅度差很大。

三次样条插值方法在气测解释中的应用

收稿日期:2017年3月20日,修回日期:2017年4月25日基金项目:国家科研项目“重大工程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应用”(编号:2013E-38-09)资助。作者简介:佘天威,男,硕士,研究方向:数据库与智能信息系统。张方舟,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孙永颖,女,硕士,研究方向:数字媒体技术。韩乐,女,研究方向:数据库系统。? 1引言 气测录井技术是有效识别油气层的方法之一, 在解释评价储集层性质和判断储层产出能力发挥重要的作用[1]。三角形图版作为气测解释的经典方法,以三个极坐标和二十个单位的极边构成的等边三角形为特点,结合烃类数据,判别油气层结果,在气测解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通过气测录井技术检测的烃类数据受到较多因素的干扰,并且在三角形图版中获取价值点存在误差,因此,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方法,利用参数插值的思想,选取气测解释图版价值区,减少气测 解释误差,提高储层评价准确性。 2三次样条插值法 三次样条插值法是一种特殊多项式进行插值 的方法,可以减小低阶多项式插值误差[2];该方法中的样条是用来描绘光滑曲线的一种,为了实现光滑的闭合曲线,往往需要将样条固定在样点上,非样点区域可以任意弯曲,这样连接样点的曲线称为样条曲线[3]。 三次样条插值的数学描述如下: 假设对y =f (x )在区间[]a ,b 上给定一组节点a =x 0

利用综合录井气测资料解释评价油气水层

利用综合录井气测资料解释评价油气水层 气测录井现场解释评价常用且比较成熟的经验统计法有烃组分三角形图解法、皮克斯勒解释图板法、烃类比值法(3H法)等,由于不同井场的地下地质和地面环境因素不尽相同、钻井工程参数的差异和解释方法的局限性,各种方法的解释符合率均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从提高解释符合率以及简便、快速发现并判别油、气层的角度出發,分析了应用气测录井全烃判别储集层油气水状况的理论依据,结合实例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判别原则,同时指出了该方法的局限性以及气测仪器的标定、影响因素。 标签:气测录井;全烃;异常倍数;重烃相对含量;油气水层;解释标准 气测录井在油气勘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直接寻找油气的一种地球化学方法。应用气体检测仪自动连续地检测钻井液中所含气体成分的含量。它是综合录井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气显示的因素很多,有地面的,有井下的,有客观的,有人为造成的。概括起来为地质因素和非地质因素两种。其中地质因素引起的气测显示变化正是气测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 1 综合录井气测资料的重要性 气测录井过程中,全烃曲线具有连续性、实时性的特点,已成为现场录井技术人员发现和判断油气异常显示的重要手段。正常钻进情况下,如果钻遇地层岩性稳定,地层中流体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录井过程中全烃含量就比较稳定,全烃曲线的变化幅度较小;在受到钻井施工情况、地层流体压力变化以及烃组分总量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后,容易造成全烃曲线出现异常变化。分清不同因素影响的差异,有助于提高油气储集层的解释评价水平。 油、气、水层识别与评价是油气勘探开发研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提高油、气、水层解释评价的准确性,对于避免漏掉油气层、及时发现油气田、减少试油层位、节约试油成本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各种录井资料是识别油气层最直观、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目前油、气、水层综合分析和评价的基础田。多年来,虽然在储集层物性、流体性质、岩电关系等方面测井解释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对一些地区、一些层位的油、气、水层性质的判别上仍存在不准确性,对录井资料缺乏深人系统分析及应用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钻遇油气层后,饱含在油气层中的轻烃组分会进入钻井液中,钻井液从井底上返至地面过程中,将其中携带的气体一同带至地面,经过脱气器将气体从钻井液中分离出来后,用抽气泵将气体送到检测器中进行全烃、组分分析。 2 气测录井解释评价油气水层的方法 2.1 三角形图解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