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的现场鉴别与描述手册
- 格式:docx
- 大小:295.71 KB
- 文档页数:35
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一般规定 (2)第三章岩土的分类和分级 (3)第四章土的分类 (5)第五章特殊性岩土的分类 (8)第六章土的分级 (9)附表1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 ................................................ - 11 - 附表2 岩体的裂隙发育程度分级 ........................................ - 12 - 附表3 岩体按结构类型分类 ................................................ - 13 - 附表4 砂土的野外鉴别 ........................................................ - 12 - 附表5 粉土的野外鉴别 ........................................................ - 13 - 附表6 粘性土的野外鉴别 .................................................... - 13 - 附表7 有机土分类及野外鉴别 ............................................ - 14 - 附表8 碎石土密实度的野外鉴别 ........................................ - 14 - 附表9 粉土、砂土湿度的野外鉴别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10 粘性土状态的野外鉴别 .......................................... - 15 -附表11 粉土、粘性土的野外目力鉴别………………………- 15 -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统一和规范岩土工程勘察的岩土定名,保证和提高分院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特制订本标准。
野外编录土定名、分类、鉴别、描述等第一章粘性土粘性土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一、粉质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肉眼观察,细土中有砂粒,干时不坚硬,用锤可打成细土粒,湿时有塑性有粘结力,能搓成φ0。
5-2mm的土条,长度较小,用手搓、捻感觉有少量细颗粒,稍有粘滞感觉。
二、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定为粘土,肉眼观察较细腻,一般无砂粒,干时很坚硬,用锤可打成碎块,湿时塑性粘性大,土团压成饼时,边部不裂,能搓成φ=0.5mm的土条,长度不少于手掌,用手搓捻有滑润感觉,当水分较大时,极为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
三、描述内容: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韧性、干强度、结构及层理特征1、颜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
2、状态:①坚硬:干而坚硬,很难掰成块。
②硬塑:用力捏先裂成块后显柔性,手捏感觉干,不易变形,手按无指印。
③可塑:手捏似橡皮有柔性,手按有指印。
④软塑:手捏很软,易变形,土块掰时似橡皮,用力不大就能按成坑。
⑤流塑:土柱不能直立,自行变形。
3、包含物:贝壳、铁锰结核、高岭土姜结石等。
4、光泽反应:用取土力切开土块,视其光滑程度分为①切面粗造为无光泽.②切面略粗造(稍光滑)为稍有光泽。
③切面光滑为有光泽。
5、摇震反应:试验对应将软塑—流动的小土块或土球,放在手掌中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振击此手掌,土中自由水将渗出,球面呈现光泽。
用手指捏土球,放松后水又被吸入,光泽消失,根据土球渗水和吸水反应快慢可区分为:①立即渗水及吸水者为反应迅速。
②渗水及吸水中等者为反应中等。
③渗水和吸水慢及不渗,不吸者为反应慢或无反应。
4、韧性试验:将含水率略在于塑性的土块在手中揉捏均匀,然后在手掌中搓成直径3mm的土条,再揉成土团,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可分为:①能揉成土团,再搓成条,捏而不碎者为韧性高②可再揉成团,捏而不碎者为韧性中等③勉强或不能再揉成团,稍捏或不捏即碎者为韧性差5、干强度:试验时将一小块土捏成小土团,风干后用手指捏碎,根据用力大小区分为①很难或用力才能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高②稍用力即可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中等③易于捏碎和捻成粉未者为干强度低6、结构及层理特征: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
粘性⼟的现场鉴别⽅法
⼟的名称
⼲⼟的状态
湿⼟的状态
湿润时⽤⼑切
⽤⼿撵摸的感觉
粘着程度
湿⼟搓条情况
粘⼟
坚硬,⽤碎块能打碎,碎块不会碎落。
粘塑的,腻滑的,粘连的。
切⾯⾮常光华规则,⼑刃有涩滞,有阻⼒。
湿⼟⽤⼿捻有滑腻感觉,当⽔分较⼤时极为粘⼿,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
湿极易粘着物体,⼲燥后不易剥去,⽤⼿反复洗才能去掉。
能搓成0.5毫⽶⼟条(长度不短于⼿掌)。
⼿持⼀端不致断裂。
亚粘⼟
⽤锤击或⼿压⼟块容易碎开。
塑性的,弱粘连。
稍有光滑⾯,切⾯有规则
仔细捻摸感到有少量细颗粒,稍有滑腻感和粘滞感
能粘着物体,⼲燥后较易剥落。
能搓成0.5-2毫⽶的⼟条。
轻亚粘⼟
⽤锤击或⼿压⼟块容易碎开。
塑性的,弱粘连。
⽆光滑⾯,切⾯⽐较粗糙。
感觉有细颗粒存在或粗糙,有轻微粘滞感觉或⽆粘滞感。
⼀般不粘着物体,⼲燥后,⼀碰即碎。
能搓成2-3毫⽶的⼟。
⼈⼯回填⼟、淤泥、泥炭的现场鉴别⽅法
⼟的名称
观察颜⾊
夹杂物
形状(构造)
侵⼊⽔中的现象
搓⼟条情况
⼲燥后强度
⼈⼯填⼟
⽆固定颜⾊
砖⽡、碎块、垃圾、炉灰等
夹杂物呈现于外,构造复杂
⼤部分变成微软淤泥其余部分为碎⽡、炉渣在⽔中单独出现
⼀般能搓成3毫⽶⼟条但易断,遇到杂质多时即不能搓成条
⼲燥后部分杂质脱落。
故⽆定型,稍微⼀加⼒就破碎
淤泥
灰⿊⾊,有臭味。
池沼中有半腐朽的细⼩动植物遗体,如草根,⼩螺壳等
夹杂物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构造呈层状,但有时不明显
外观⽆显著变化,在⽔⾯上出⽓泡
⼀般淤泥质⼟接近与轻亚粘⼟,故能搓成3毫⽶⼟条(长⾄少3厘⽶),容易断裂⼲燥后体积显著收缩,强度不⼤,锤击时呈粉末状,⽤⼿指能捻碎
黄⼟
黄褐两⾊的混合⾊
有⽩⾊粉末出现在纹理之中。
夹杂物常清晰显现,构造上有垂直⼤孔(⾁眼可见)
即⾏崩散,分成散的有颗粒集团,在⽔⾯出现很多⽩⾊液体。
搓条情况与正常的亚粘⼟类似。
⼀般黄⼟相当与亚粘⼟,⼲燥后强度很⾼,⼿指不易捻碎
泥炭
深灰或⿊⾊
有半腐朽的动植物遗体,其含量超过600%
夹杂物有时可见构造上⽆规律。
极易崩碎,变为细软淤泥,其余部分为植物根、动物残体、渣滓悬浮于⽔
⼀般能搓成1-3毫⽶⼟条,但残渣很多时,仅能搓成 3毫⽶以上的⼟条
⼲燥后⼤量收缩,部分杂质脱落,故有时⽆定型。
描述内容鉴别方法描述等级鉴别特征土的分类摇振反应把土放在手中摇动或振动,看其形状变化和析水情况。
间接反映土的颗粒成分、粘结力和亲水性等迅速形状迅速改变,有水析出,多次摇动后可成饼状粉土中等摇(振)动后形状有变化,湿度较大时会有水析出粉土或塑性较低的粉质粘土无反应用力摇振,土块形状无变化粘性土光泽反应用取土刀切开土块,观察切面处的光泽程度,主要反映土中黏粒含量多少光滑切面细腻光滑,可显示油质光泽或蜡质光泽黏土稍有光滑切面略显光泽但不够细腻均匀粉质粘土无光泽切面粗糙,刀切时土块易碎裂粉土干强度手捏干燥后的土块,根据易碎程度进行判别。
主要反映土的颗粒成分以及亲水性等高手用力捏很难捏碎黏土或塑性较高的粉质粘土中等适度加力即可以捏碎粉质粘土低稍微用力土块即碎粉土韧性把土搓成土条,手掰观察柔性变形还是脆性变形,反映土的可塑性、颗粒成分构成以及水理性质等高可将土搓成2mm的土条,土块(条)掰成任意形状不断裂黏土或塑性较高的粉质粘土中等土块可捏成任意形状,但搓成条后手掰容易断裂粉质粘土其实粉土最典型的就是有摇震反应。
在野外,你把取上来的土放在手里摇一下。
是粉土的话很快从土的孔隙中水就出来了。
再有就是放在手上搓土条,搓的越细且不易断的就是粘土。
不易搓成条且断的就是粉土。
介于两者之间的就是粉质粘土了。
还有粉质粘土的切面相对于粘土不是太光滑。
以上几点,楼主在野外可以慢慢体会。
现场经验:稍湿的粉土在手心搓一下,拍手后基本不沾手粘土搓后,沾手,拍手后残留,水洗才掉这个比较简明,反应了土体粒径的差别。
摇振反应现场区分粒径或者搓条法也可以借鉴1、粉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的土应定名为粉土。
粉土含有主要元素是铝还有镍等微量元素。
2、塑性指数大于10 的土应定名为粘性土。
粘性土应根据塑性指数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
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 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塑性指数大于17 的土应定名为粘土。
描述内容鉴别方法描述等级鉴别特征土的分类摇振反应把土放在手中摇动或振动,看其形状变化和析水情况。
间接反映土的颗粒成分、粘结力和亲水性等迅速形状迅速改变,有水析出,多次摇动后可成饼状粉土中等摇(振)动后形状有变化,湿度较大时会有水析出粉土或塑性较低的粉质粘土无反应用力摇振,土块形状无变化粘性土光泽反应用取土刀切开土块,观察切面处的光泽程度,主要反映土中黏粒含量多少光滑切面细腻光滑,可显示油质光泽或蜡质光泽黏土稍有光滑切面略显光泽但不够细腻均匀粉质粘土无光泽切面粗糙,刀切时土块易碎裂粉土干强度手捏干燥后的土块,根据易碎程度进行判别。
主要反映土的颗粒成分以及亲水性等高手用力捏很难捏碎黏土或塑性较高的粉质粘土中等适度加力即可以捏碎粉质粘土低稍微用力土块即碎粉土韧性把土搓成土条,手掰观察柔性变形还是脆性变形,反映土的可塑性、颗粒成分构成以及水理性质等高可将土搓成2mm的土条,土块(条)掰成任意形状不断裂黏土或塑性较高的粉质粘土中等土块可捏成任意形状,但搓成条后手掰容易断裂粉质粘土其实粉土最典型的就是有摇震反应。
在野外,你把取上来的土放在手里摇一下。
是粉土的话很快从土的孔隙中水就出来了。
再有就是放在手上搓土条,搓的越细且不易断的就是粘土。
不易搓成条且断的就是粉土。
介于两者之间的就是粉质粘土了。
还有粉质粘土的切面相对于粘土不是太光滑。
以上几点,楼主在野外可以慢慢体会。
现场经验:稍湿的粉土在手心搓一下,拍手后基本不沾手粘土搓后,沾手,拍手后残留,水洗才掉这个比较简明,反应了土体粒径的差别。
摇振反应现场区分粒径或者搓条法也可以借鉴1、粉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的土应定名为粉土。
雅康高速祥勘钻孔描述1岩石的鉴定与描述岩石描述的内容有:地质年代、风化程度、岩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和岩石质量指标RQD;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应着重描述矿物结晶大小和结晶程度.岩石风化程度划分表注:1.波速比K v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之比;2。
风化系数K f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3。
花岗岩类岩石可用标贯击数划分:N≥50为强风化;50>N≥30为全风化;N<30为残积土。
岩石质量指标RQD:用75mm口径金刚石钻头,每回次钻进所取岩芯中,长度大于或等于10cm的岩芯段之和与该回次进尺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该项指标在现场取芯后用尺实际量测计算得出,量测时必须严格区别岩石自然断裂和由钻进及取芯操作引起的断裂,新鲜的不规则的断裂面应忽略不计,断块纳入完整岩芯的长度中计数。
根据岩石质量指标RQD,可分为好的(RQD>90)、较好的(RQD=75~90)、较差的(RQD=50~75)、差的(RQD=25~50)和极差的(RQD<25)。
2碎石土1、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为碎石土。
碎石土分类2、碎石土野外描述:颜色、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碎石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类型、充填程度和密实度。
注:探井中,尚应描述碎石土的结构、构造。
3、颜色:碎石土由于岩性不一,充填物成分混杂,有时往往不容易确定出特征颜色。
如果颜色杂乱难以分辨,可描述为杂色。
4、密实度:松散、稍密、中密、密实。
初判:现场鉴别可从可钻性(可挖性)和样品骨架颗粒总质量两方面判断。
注:N63。
5和N120均为修正后的击数。
原位测试判定:如果钻探过程中同时进行重型(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应结合打击击数综合确定。
3.2。
5 颗粒级配:碎石土的颗粒级配是指其构成的粒径大小及各种粒径土的搭配关系。
野外描述可划分为:级配良好,级配一般,级配不良三个档次.在钻探中对取得的样品颗粒构成进行目测,(在探井中可直接观察井壁上土中各不同粒组的分布情况),当粒径大小极不均匀,颗粒尺寸的范围很大且存在大量中间尺寸的颗粒时,鉴定为级配良好;当在观察对象中某一尺寸的颗粒占绝对优势(级配均匀),或颗粒尺寸在一个范围内,但缺少某些尺寸的颗粒(不连续级配),可定为级配不良;介于二者之间时,描述为级配一般。
岩土描述(新手适用)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
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
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径为3cm。
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及岩土的野外鉴别1.土的描述⑴粘土(粉质粘土):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
⑵砂土: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
⑶粉土: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
⑷淤泥:颜色,状态,包含物,有无臭味(可初判有机质含量),结构性,有无层理等。
2.岩石的描述:地质名称,风化程度,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岩石的质量指标RQD。
RQD:75mm金刚石钻头,双层岩芯管取芯,每回次大于10cm的岩芯段之与该回次进尺的比值。
RQD大于90好的,75—90较好,50—75较差,25—50差的,小于25极差。
特别注意点:第一章粘性土粘性土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一、粉质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肉眼观察,细土中有砂粒,干时不坚硬,用锤可打成细土粒,湿时有塑性有粘结力,能搓成ø0.5-2mm 的土条,长度较小,用手搓、捻感觉有少量细颗粒,稍有粘滞感觉。
二、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定为粘土,肉眼观察较细腻,一般无砂粒,干时很坚硬,用锤可打成碎块,湿时塑性粘性大,土团压成饼时,边部不裂,能搓成ø0.5mm的土条,长度不少于手掌,用手搓捻有滑润感觉,当水分较大时,极为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
三、描述内容: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结构及层理特征1、颜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
2、状态:①坚硬:干而坚硬,很难掰成块。
②硬塑:用力捏先裂成块后显柔性,手捏感觉干,不易变形,手按无指印。
③可塑:手捏似橡皮有柔性,手按有指印。
④软塑:手捏很软,易变形,土块掰时似橡皮,用力不大就能按成坑。
⑤流塑:土柱不能直立,自行变形。
3、包含物:贝类、铁锰结核、高岭土姜结石等。
4、光泽反应:用取土刀切开土块,视其光滑程度分①切面粗糙为无光泽。
②切面略粗糙(稍光泽)为稍有光泽。
岩石坚硬程度等级的定性分类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
2、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3、风化岩和残积土的性质:软化性、不均匀性、固结物性、膨胀性、湿陷性
4、硬质岩石耐风化能力强,暴露后一、二年尚不易风化
5、软质岩石耐风化能力弱,暴露数日至数月即出现风化壳
土按有机质含量分类
粘性土、粉土按塑性指数的分类及野外鉴别
L
2、粉土工程性质介于粘性土和砂土之间,若用含水量接近饱和的粉土,团成小球放在
手掌上左右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震击,则土中水迅速渗出土面
人工填土、淤泥质土、腐植土的鉴别方法
土的主要成因类型的鉴定标准
砂土的野外鉴别
粘性土、粉土按塑性指数的分类及野外鉴别。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野外土名描述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
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
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
岩石坚硬程度等级的定性分类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
2、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3、风化岩和残积土的性质:软化性、不均匀性、固结物性、膨胀性、湿陷性
4、硬质岩石耐风化能力强,暴露后一、二年尚不易风化
5、软质岩石耐风化能力弱,暴露数日至数月即出现风化壳
土按有机质含量分类
粘性土、粉土按塑性指数的分类及野外鉴别
L
2、粉土工程性质介于粘性土和砂土之间,若用含水量接近饱和的粉土,团成小球放在
手掌上左右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震击,则土中水迅速渗出土面
人工填土、淤泥质土、腐植土的鉴别方法
粘性土和粉土的稠度鉴别方法
粘性土的潮湿程度鉴别方法
土的主要成因类型的鉴定标准
砂土的野外鉴别。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野外土名描述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
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
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
岩土的现场鉴别方法嘿,咱今天就来讲讲岩土的现场鉴别方法。
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事儿呢!你想想看,岩土就像是大地的秘密宝藏,咱得有法子把它们给认出来呀。
那怎么鉴别呢?首先呢,咱可以用眼瞧。
就像看一个人一样,先看看岩土的颜色。
嘿,不同的岩土颜色可不太一样哦!有的是黄黄的,有的是黑黑的,还有些带着别样的色彩呢。
这就好比不同性格的人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一下子就能看出点区别来。
再就是摸摸它。
岩土的质地也是各不相同呢。
有的摸起来粗糙得很,就像砂纸似的;有的却比较光滑,感觉还挺细腻。
这就好像有的东西摸起来扎手,有的就很顺滑,你说是不是很神奇?然后咱还可以闻闻看。
别笑啊!岩土也是有味道的呢。
有些可能带着泥土的清香,有些可能会有点奇怪的气味。
这就跟人身上的味道似的,每个人都不太一样。
还有呢,可以拿个小工具敲一敲。
听听那声音,有的清脆,有的沉闷。
这不就像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嘛,各有各的特点。
咱再说说岩土的颗粒大小。
有的岩土颗粒大大的,就像一颗颗小石子;有的呢,颗粒小小的,像细细的沙子。
这就好像大米和小米的区别,一眼就能看出来。
还有岩土的湿度也很重要哦!有的湿乎乎的,能捏出水来;有的就比较干燥,感觉一点水分都没有。
这就好比刚洗过的衣服和晾干了的衣服,差别大着呢!在现场鉴别岩土的时候,可不能马虎大意。
得仔细观察,多方面去判断。
这就像是侦探破案一样,要从各种细节里找出线索。
要是不认真,那可就容易出错啦!你说岩土的鉴别方法是不是挺有趣的?咱通过看、摸、闻、敲这些简单的办法,就能对岩土有个大概的了解。
这就像是我们认识新朋友一样,通过一些小举动就能知道对方大概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以啊,下次当你在野外看到岩土的时候,别光看着好玩,试着用这些方法去鉴别鉴别,说不定你还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呢!岩土的世界可是很奇妙的,等你去探索哟!。
野外辑录之勘阻及广创作土命名、分类、鉴别、描述等第一章粘性土粘性土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一、粉质粘土界说:塑性指数年夜于10且小于或即是17的土应命名为粉质粘土, 肉眼观察, 细土中有砂粒, 干时不坚硬, 用锤可打成细土粒, 湿时有塑性有粘结力, 能搓成φ0.5-2mm的土条, 长度较小, 用手搓、捻感觉有少量细颗粒, 稍有粘滞感觉.二、粘土界说:塑性指数年夜于17的土定为粘土, 肉眼观察较细腻, 一般无砂粒, 干时很坚硬, 用锤可打成碎块, 湿时塑性粘性年夜, 土团压成饼时, 边部不裂, 能搓成φ=0.5mm的土条, 长度很多于手掌, 用手搓捻有滑润感觉, 当水分较年夜时, 极为粘手, 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三、描述内容:颜色、状态、包括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韧性、干强度、结构及层理特征1、颜色:主色在后, 次色在前.2、状态:①坚硬:干而坚硬, 很难掰成块.②硬塑:用力捏先裂成块后显柔性, 手捏感觉干, 不容易变形, 手按无指印.③可塑:手捏似橡皮有柔性, 手按有指印.④软塑:手捏很软, 易变形, 土块掰时似橡皮, 用力不年夜就能按成坑.⑤流塑:土柱不能直立, 自行变形.3、包括物:贝壳、铁锰结核、高岭土姜结石等.4、光泽反应:用取土力切开土块, 视其光滑水平分为①切面粗造为无光泽.②切面略粗造(稍光滑)为稍有光泽.③切面光滑为有光泽.5、摇震反应:试验对应将软塑-流动的小土块或土球, 放在手掌中反复摇晃, 并以另一手掌振击此手掌, 土中自由水将渗出, 球面呈现光泽.用手指捏土球, 放松后水又被吸入, 光泽消失, 根据土球渗水和吸水反应快慢可区分为:①立即渗水及吸水者为反应迅速.②渗水及吸水中等者为反应中等.③渗水和吸水慢及不渗, 不吸者为反应慢或无反应.4、韧性试验:将含水率略在于塑性的土块在手中揉捏均匀, 然后在手掌中搓成直径3mm的土条, 再揉成土团, 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 可分为:①能揉成土团, 再搓成条, 捏而不碎者为韧性高②可再揉成团, 捏而不碎者为韧性中等③勉强或不能再揉成团, 稍捏或不捏即碎者为韧性差5、干强度:试验时将一小块土捏成小土团, 风干后用手指捏碎, 根据用力年夜小区分为①很难或用力才华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高②稍用力即可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中等③易于捏碎和捻成粉未者为干强度低6、结构及层理特征: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聚积, 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年夜于1/3时, 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 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 且屡次呈现时, 宜定为“夹薄层”.7、对具有互层、夹层、夹薄层特征的土, 尚应描述各层的厚度和层理特征.第二章粉土一、界说:粒径年夜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越总质量的50%, 且塑性指数即是或小于10的土应命名为粉土.肉眼观察绝年夜部份是粉粒, 砂粒少, 干时土块结合不够坚固, 微力即散成粉末, 湿时有流动性, 土球经振动可成饼状, 在手中可捏成团, 能搓成φ3mm的短土条.用手搓捻无粘滞感觉, 较粗拙, 年夜部份是粉末.二、描述内容:颜色、包括物、湿度、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层理特征1、颜色:主色在后, 次色在前.2、包括物:云母、贝壳、石英、氧化铁浸染条纹(带)、高岭土条纹(团块)等.3、湿度:分稍湿、湿、很湿.①稍湿:土扰动后不容易握成团, 一摇即散.②湿:土扰动后能握成团, 摇动时土概况稍出水, 手中有湿印, 用手捏水即吸回.③很湿:水位以下, 用手摇动时有水流出, 土体塌流成扁圆形.4、层理特征:层厚及夹层情况,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聚积, 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年夜于1/3时, 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 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 且屡次呈现时, 宜定为“夹薄层”.第三章砂土一、界说:粒径年夜于2mm的颗粒质量不超越总质量的50%, 粒径年夜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越总质量50%的土、应命名为砂土, 肉眼观察绝年夜部份是砂粒, 干时松散, 湿时无塑性, 搓不成条, 用水搓捻时感觉砂粒, 无滑润感觉.二、描述内容:砂土应描述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层理特征.1、颜色:主要颜色在后, 主要颜色在前, 如黄褐、青灰等.2、矿物组成:砂土主要矿物组成:石英、云母、长石等.3、颗粒级配:①砾砂:粒径年夜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50%;②粗砂:粒径年夜于0.5mm的颗粒质量超越总质量的50%;③中砂:粒径年夜于0.25mm的颗粒质量超越总质量的50%;④细砂:粒径年夜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越总质量的85%;⑤粉砂:粒径年夜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越总质量的50%.4、颗粒形状:描述颗粒的磨圆度.5、粘粒含量:所含粘性土占总质量的百分比.6、湿度:稍湿、很湿、饱和①稍湿:呈松散状, 用手握时感到湿、凉, 放在纸上不会浸湿, 加水时吸收很快.②很湿:可以勉强握成团, 放在手上有湿感、水印, 放在纸上浸湿很快, 加水时吸收很慢.③饱和:钻头上有水, 放在手掌上水自由渗出.7、密实度:砂土的密实度应根据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N划分为密实、中密、稍密和松散, 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第四章碎石土一、界说:粒径年夜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越总质量50%的土, 应命名为碎石土, 并按下表进一步分类;类碎石土分二、描述内容: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份、风化水平、充填物性质和充填水平、密实性、层理特征.1、颗粒级配:分歧粒径碎石占总质量的百分比①漂石、块石、粒径年夜于200mm超越总质量的50%;②卵石、碎石、粒径年夜于20mm小于200mm超越总质量的50%;③圆砾、角砾、粒径年夜于2mm小于20mm超越总质量的50%.2、颗粒形状①块石、碎石、角砾:以棱角形为主.②漂石、卵石、圆砾:以圆形及亚圆形为主.3、颗粒排列:颗粒间排列、接触方式.4、母岩成份:①岩浆岩:代表性岩石玄武岩花岗岩、流纹岩、辉绿岩等;②聚积岩:代表岩石泥岩、砂岩、页岩、灰岩、砾岩等;③蜕变岩:代表岩石千枚岩、板岩、片麻岩等.5、风化水平:①未风化:岩质新鲜, 偶见风化痕迹;②微风化:结构基本未变, 仅节理面有渲染或略有变色, 有少量风化裂隙,用手锤不容易击碎;③中等风化:结构部份破坏, 沿节里有次生矿物, 风化裂隙发育, 岩体被切割成岩块, 用镐难挖, 用手锤易击碎, 岩芯钻方可钻进;④强风化:结构年夜部份破坏, 矿物成份显著变动, 风化裂隙很发育, 岩体破碎, 用镐可挖, 手可折断, 干钻不容易钻进;⑤残积土:组织结构全部破坏, 已风化成土状, 锹镐易挖掘, 干钻易钻进, 具可塑性.6、充填物性质和充填水平:当充填物为粘性土、粉土、砂土充填应按充填物性质分别描述颜色、状态、密实度、湿度等.7、密实性①按N63.5分类;②按N120分类③目测法:第五章特殊土特殊土:湿陷土、红粘土、软土、混合土、填土、多年冻土、膨胀岩土、盐渍岩土、风化岩和残积土、污染土一、软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对以上土除一般描述外尚需进行嗅味、动植物腐化水平等的描述1、淤泥或淤泥质土, 肉眼鉴别特征:深灰色、灰色, 有光泽, 味臭, 除腐植质外尚含少量未完全分解的动植物体, 浸水后水面呈现气泡, 干燥后体积收缩.2、泥炭质土:深灰或黑色, 有腥臭味, 能看到未完全分解的植物结构, 浸水体胀, 易崩解, 有植物残渣浮于水中, 干缩现象明显.3、泥炭:除有泥炭质土的特征外, 结构松散, 土质很轻, 暗无光泽, 干缩现象极为明显.二、填土, 除一般描述外尚应描述物质成份, 聚积年代、密实度和厚度的均匀水平等.三、岩石, 岩石应描述颜色, 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和风化水平, 对聚积岩尚应描述矿物结晶年夜小形状、胶结物和胶结水平, 对岩浆岩和蜕变岩尚应描述矿物结晶年夜小和结晶水平, 对岩体的描述尚应包括结构面、结构体特征和岩层厚度第六章钻探要求一、钻孔规格:1、钻孔口径应根据钻探目的和钻进工艺确定.采用原状土样的钻孔, 口径不得小于91mm, 仅需鉴别地层的钻孔, 口径不宜小于36mm;在湿陷性黄土中, 钻孔口径不宜小于150mm.2、深度超越100mm的钻孔以及有特殊要求的钻孔包括定向钻进、跨孔法丈量波速, 应测斜、防斜, 坚持钻孔的垂直度或预计的倾斜度与倾斜方向.对垂直孔, 每50m丈量一次垂直度, 每深100m允许偏差为±2°.对斜孔, 每25m丈量一次倾斜角和方位角, 允许偏差应根据勘探设计要求确定.钻孔斜度及方位偏差超越规按时, 应及时采用纠斜办法.二、钻进与护壁1、钻进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对要求鉴别地层和取样的钻孔, 均应用回转方式钻进, 取得岩土样品.遇到卵石、漂石、碎石、块石等类地层不适用于回转钻进时, 可改用振动回转方式钻进.②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中应进行干钻, 不得使用冲刷液, 不得向孔内注水, 但可采纳能隔离冲刷液的二重或三重管钻进取样.③钻进岩层宜采纳金刚石钻头.对软质岩石及风化破碎岩石应采纳双层岩芯管钻头钻进.需要测定岩石质量指标RQD时应采纳外径75mm的双层岩芯管钻头.④在湿陷性黄土中应采纳螺旋钻头钻进, 亦可采纳薄壁钻头锤击钻进.把持应符合“分段钻进、逐次缩减、坚持清孔”的原则.2、对可能坍塌的地层应采用钻孔护壁办法.在浅部填土及其它松散土层中可采纳套管护壁.在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软粘性土层、粉土层和砂层中宜采纳泥浆护壁.在破碎岩层中可视需要采纳优质泥浆、水泥浆或化学浆液护壁.冲刷液漏失严重时, 应采用充值、封闭等堵漏办法.3、钻进中应坚持孔内水头压力即是或稍年夜于孔周地下水压, 提钻时应能通过钻头向孔底通气通水, 防止孔底土层由于负压、管涌而受到扰动破坏.4、在踏勘调查、基坑检验等工作中可采纳小口径螺旋钻、小口径勺钻、洛阳铲等简易钻探工具进行浅层土的勘探.三、采用鉴别土样及岩芯1、在土层中采纳螺旋钻头进时, 应分回次提取扰动土样.回次进尺不宜超越1.0m, 在主要持力层中或重点研究部位, 回次进尺不宜超越0.5m, 并应满足鉴别厚度小至20cm的薄层的要求.2、在水下粉土、砂土层中钻进, 当土样不容易带上空中时, 可用对分式取样或标准贯入器间断取样, 其间距不得年夜于1.0m.取样段之间则用无岩芯钻进方式通过, 亦可采纳无泵反循环方式用单层岩芯管回转钻进并连续取芯.3、在岩层中钻进时, 回次进尺不得超越岩芯管长度, 在软质岩层中不得超越2.0m.岩芯采用率应逐次计算.完整岩层岩芯采用率不宜小于80%;破碎岩层的岩芯采用率不宜小于65%.对需要重点研究的破碎带、滑动带, 尚应根据工程要求提高取芯率, 需要时尚应进行定向连续取芯.4、钻进过程中各项深度数据均应丈量获取, 累计量测允许误差为±5cm.四、地下水观测1、钻进中遇到地下水时, 应停钻量测初见水位.为测得单个含水层的静止水位, 对砂类土停钻时间很多于30min;对粉土很多于1h;对粘性土层很多于24h.并应在全部钻孔结束后, 同一天内量测各孔的静止水位.水位量测可使用测水钟或电测水位计.水位允许误差为±1.0cm.2、钻孔深度范围内有两个以上含水量, 且钻探任务书要求分层量测水位时, 在钻穿第一含水层并进行静止水位观测之后, 应采纳套管隔水, 抽干孔内存水, 变径钻进, 再对下一含水层进行水位观测.3、因采纳泥浆护壁影响地下水位观测时, 可在场地范围内另外安插若干专用的地下水位观测孔, 这些钻孔可改用套管护壁.第七章原状土试样的采用方法一、钻进方法的选择合理的钻进方法是保证取得原状土试样的第一个前题, 也就是说, 钻进方法的选用首先应着眼于确保孔底拟取土试样不被扰动.这一点几乎对任何种土类都适用, 对结构敏感或不稳定的土层尤为重要.从国内外的经验看, 钻进方法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①在结构性敏感土层和较疏松耗支中采纳回转钻进, 而不得采纳冲击钻进.②以泥浆护孔, 可以减少扰动, 并注意在孔中坚持足够的静水压力, 防止因孔内水位过低而招致孔底软粘性土或砂层发生松动或涌起.③取土钻孔的孔径要适当, 取土器与孔壁之间要有一定的间距, 钻孔孔壁应垂直, 防止下放取土器时切削孔壁、挤进过多的废土;尤其在软土钻孔中, 时有缩颈现象发生, 更需加年夜取土器与孔壁的间隙.钻孔应坚持孔壁垂直, 以防止取土器切削孔壁.④取土前的一次钻进不宜过深, 以免下部拟取土样部位的土层受扰动.正式取土前, 应把已受一定水平扰动的孔底土柱清理失落, 防止废土过多, 招致取土器顶部挤压土样.⑤取土深度和进土深度等尺寸, 在取土前应丈量正确.取土过程中, 提升取土器、装配取土器等每个把持工序, 均应细致稳妥, 以免造成扰动.⑥在预定深度取样失败后, 应钻进不超越50cm进行补取.二、取样方法在钻进方法、取土器的结构和规格合乎要求的前提下, 采用何种方法把土样自孔底取上来而不扰动(或尽少扰动)其天然结构和状态的问题, 也是工程地质勘探中必需特别注意的事项, 应根据分歧地层、分歧设备条件来选择, 罕见的有:1、击入法按锤击次数可分为轻锤多击和重锤少击两种方法.①轻锤多击法.这种方法是用人力或机械把持落锤, 锤击次数多, 其速度及下击力往往不均匀, 钻杆的摆动也年夜, 故对土试样的扰动较年夜, 一般不采纳.②重锤少击法.这种方法是用重锤以少击快速将取土器击入土中.根据取样试验比力, 重锤少击比轻锤多击取土质量好, 而又以重锤一次击入更好 .按锤的位置可分为上击法和下击法两种.①上击法.在钻孔以上(孔口外)用落锤冲击钻杆而击入取土器的称上击法.采纳上击法取样时, 在落锤和钻杆自重作用下, 钻杆易发生纵向弯曲.由于钻杆弯曲能使钻杆振动而吸收部份冲击能量, 使钻杆与孔壁发生摩擦而增年夜阻力, 引起锤击数增加, 故上击法取样不如下击法取样优越.②下击法.下击法是通过钻杆或钢丝绳将重锤或加重杆在钻孔内部直接锤击取土器取样.采纳下击法能使冲击能量集中在取土器上, 防止了钻杆引起的能量消耗, 有利于提高取样质量.2、压入法①慢速压入法慢速压入法是用杠杆、千斤顶、钻机手把等加压, 取土器进入土层的过程不是连续的.慢速压入法取样对土试样有一定水平的扰动, 但扰动水平较轻锤多击法要轻.采纳静力压入取样的力可用下列关系式暗示:P≥(FR+fπDih)a-q式中 P—压入取土器所需的力, 单元为kN;F—取土器的环状面积, 单元为m2;R—土层抗压强度, 单元为kPa;f—取土器与土层的侧壁摩擦阻力, 单元为kPa,其值见下表;Di—取土器外径, 单元为m;h—取土器与孔壁的接触长度, 单元为m;以上);q—钻具重量, 单元为KN.②快速压入法快速压入法是将取土器快速、均匀地压入土中.采纳这种方法对土试样的扰动水平最小.目前较普遍使用的方法有两种:活塞油压筒法:此法采纳比取土器稍长的活塞油压筒通过以高压, 强迫取土器以等速压入土中.取土器与土层的侧壁摩擦阻力f值钢绳、滑车组法:此法是借机械力量,通过钢绳、滑车装置将取土器以等速压入土中.③回转法这种方法是使用回转式取土器取样.取土时内管压入取样, 外管回转削切的废土一般用机械钻机靠冲刷液带出孔口.使用这种方法取样可减少土试样的扰动水平, 从而提高取样质量.三、取样质量要求1、土试样质量品级依照取样方法及试验目的,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对土试样的质量品级作出了规定, 见下表, 下表是分歧取样的方法与工具适用的土类及所取土样质量品级.土试样质量品级注:⑴不扰动土试样系指虽原位应力状态改变, 但土的结构、密度、含水量变动很小, 能满足各项室内试验要求的土试样.⑵因无法取得Ⅰ级土试样而必需使用Ⅱ级土试样进行强度、变形、固结压密参数试验时, 应结合地域经验慎重使用试验功效.2、取样技术要求在钻孔中采用Ⅰ~Ⅲ级土试样, 把持方法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在地下水位以上钻进遇水易于浸湿而影响土试样质量的土层, 不允许向孔内注水或使用冲刷液.②在地下水位以下的软土、粉土及砂土中钻进宜采纳泥浆护壁.如使用套管, 应始终坚持孔内水位即是或稍高于地下水位, 且取样位置至少应低于套管底部1米.③如采纳冲击、振动等方法钻进, 至少应在预计取样位置以上1米开始改用回转方式钻至取样位置.④下放取土器之前应仔细清孔, 孔底残留浮土厚度不得年夜于取土器段废土段长度 , 下放取土器时禁止冲击孔底.⑤采用土试样宜用快速静力连续压入法, 防止锤击时摇晃.⑥对粘性较强的土层, 上提取土器之前可回转3圈, 使土试样从底端断开.分歧取样方法与工具适用的土类及所取土试样质量品级注:1、取土器的设计与制造需符合表3-5技术标准2、取土器使用前, 在其内壁涂上润滑料.禁止使用刃口卷折、残缺、取样管压扁、内壁锈蚀、衬管卷折或搭接不服的取土器.3、土试样封装、保管及运输Ⅰ~Ⅲ级土试样的封装、保管及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取出土试样应及时妥善装箱, 并填塞缓冲资料, 防止运输途中波动.对易于振动液化、水份离析的土试样宜就近进行试验.②土试样采用后至试验前的寄存时间不宜超越3周.四、标准贯入试验:1、钻进方法:为保证标准贯入试验用的钻孔的质量, 要求采纳回转钻进, 当钻进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处, 应停止钻进.为坚持孔壁稳定, 需要时可用泥浆或套管护壁.如使用水冲钻进, 应使用侧向水冲钻头, 不能用底端向下水冲钻头, 以使孔底土尽可能性少扰动.钻孔直径在63.5~150mm间, 钻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仔细清除孔底残土到试验标高;②在地下水位以下钻进时遇承压含水砂层, 孔内水位或泥浆面始终应高于地下水位足够的高度, 以减少土的扰动.否则会发生孔底涌土, 年夜年夜降低N值.③当下套管时, 要防止套管下过头, 套管内的土未清除, 贯入套管内的土, 使N值急增, 不反映实际情况.④下钻具时要缓慢下放, 防止松动孔底土.2、标准贯入试验所用的钻杆应按期检查, 钻杆相对弯曲应小于1/1000, 接头应牢固, 否则受锤击后钻杆会侧后晃动.3、标准贯入试验应采纳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 并减小导向杆与锤间的摩阻力, 以坚持锤击能量恒定, 它对N值影响极年夜.4、标准贯入试验时, 先将整个杆件系统连同静置于钻杆顶真个锤击系统一起下到孔底, 在静重下贯入器的初始贯入度, 在国外也作记录, 加初始贯入度已超越450mm, 不作锤击贯入试验, N值记为零.标贯试验分两段进行:①预打阶段:先将贯入器打入土中150mm, 锤击已达50击, 贯入度未达150mm, 记录实际贯入度.②试验阶段:将贯入器再打入土中300mm, 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0mm的锤击数即为标贯击数N.累计击数已达50击(国外也有定为100击的), 而贯入度未达300mm, 应终止试验, 记录实际贯入度△s及累计锤击数n.按下式计算贯入300mm的锤击数N.300nN= ————△s式中△s——对应锤击数n的贯入度(mm).5、在粗颗粒土中, 也可用锥角为60°的实心钢锥头取代贯入器, 以免砾石或卵石损坏管靴刃口.6、标贯试验可在钻孔全深度范围内等间距进行.间距为1.0m或2.0m;也可仅在砂土、粉土等欲试验的土层范围内等间距进行.第八章记录要求一、钻探记录应在钻探进行过程中同时完成, 记录内容应包括岩土描述及钻进过程两个部份.二、钻探现场记录表的各栏均应按钻进回次逐项填写.在每个回次中发现变层时, 应分行填写, 不得将若干回次, 或若干层合并一行记录.现场记录不得誊录转抄, 误写之处可以划去, 在旁边作更正, 不得在原处涂抹修改.三、所取土样记录栏应与取样时回次相对应.四、标贯记录根据要求记录预打15cm后, 连续3个10cm进展的锤击数, 或预打150m锤击数及连续3个10cm进尺的锤击数.五、关于钻进过程的记录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使用的钻进方法、钻具名称、规格、护壁方式等;钻进的难易水平、进尺速度、把持手感、钻进参数的变动情况;孔内情况, 应注意缩径、回淤、地下水位或冲刷液位及其变动等;取样及原位测试的编号、深度位置、取样工具名称规程、原位测试类型及其结果;岩芯采用率、RQD值等;岩芯采用率为回次所取岩芯总长度与回次进尺的比值.RQD值指当采纳N型(75mm)二层管金钢石钻头获取的年夜于10cm 的岩芯段长度总和与岩芯总长度之比.ΣlRQD= ———— (%)L式中, l为年夜于10cm的岩芯段长度;L为岩芯总长度.其余异常情况.四、钻探功效均应有钻探机(班)长、记录员及钻探队负责人签名.第九章地下水一、地下水的丈量规定:1、遇地下水时应量测水位.2、稳定水位应在初见水位后经一定的稳按时间后量测.3、对多层含水层的水位量测, 应采用止水办法, 将被测含水层与其它含水层隔开.二、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可在钻孔、探井或测压管内量测, 稳定水位的间隔时间按地层的渗透性确定, 对砂土和碎石土不得少于0.5小时, 对粉土和粘性土不得少于8小时, 并在勘察结束后统一量测稳定水位.量测读数至厘米, 精度不得低于±2cm.。
岩土工程野外描述培训教材前言近年来勘察市场的竞争从初期的价格竞争到目前价格、质量竞争,市场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企业有一批高素质的员工做保证,只有高素质的作业层才会有高质量的技术资料。
钻探记录员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第一手资料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在为公司的发展培养一批专业技术过硬的技术工人的思想指导下,我们特意编写了本教材,旨在用最简洁的方式,使我公司记录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在短期内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使公司记录员上岗资格化,野外记录格式规范化,减少技术人员在后续的资料整理过程中的盲目性。
本教材共分九章,简要地介绍了岩土的成因类型,各类土的一般特性和肉眼观测特征,野外记录所要描述的内容以及钻探、取土及孔内原位测试的一般要求。
学习结束,要求各记录员掌握一般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类土及软土的野外基本鉴定方法,选择合理钻具,正确进行原状样的采集和钻孔内原位测试,并进行准确记录。
了解三类岩石的基本特征掌握岩石采取率、RQD的计算方法、地下水位的观测和水样的采集,基本掌握特殊土的特征和描述内容,了解其钻探、取样方法等。
第一章粘性土粘性土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一、粉质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肉眼观察,细土中有砂粒,干时不坚硬,用锤可打成细土粒,湿时有塑性有粘结力,能搓成φ0.5-2mm的土条,长度较小,用手搓、捻感觉有少量细颗粒,稍有粘滞感觉。
二、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定为粘土,肉眼观察较细腻,一般无砂粒,干时很坚硬,用锤可打成碎块,湿时塑性粘性大,土团压成饼时,边部不裂,能搓成φ=0.5mm的土条,长度不少于手掌,用手搓捻有滑润感觉,当水分较大时,极为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
三、描述内容: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结构及层理特征.1、颜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2、状态:①坚硬:干而坚硬,很难掰成块。
②硬塑:用力捏先裂成块后显柔性,手捏感觉干,不易变形,手按无指印.③可塑:手捏似橡皮有柔性,手按有指印.④软塑:手捏很软,易变形,土块掰时似橡皮,用力不大就能按成坑。
地质勘察岩心鉴定和描述一.土的分类和定名(一)、土的分类——按颗粒粒径大小1.漂石(块石)漂石(浑圆、圆棱)或块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d>800 中400<d≤800 小200<d≤400;2.卵石(碎石)卵石(浑圆、圆棱)或碎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60<d≤200 中40<d≤60 小20<d≤40;3. 圆砾(角砾)圆砾(浑圆、圆棱)或角砾(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10<d≤20 中5<d≤10 小2<d≤5;4. 砂粒砂粒粒径(mm)粗0.5<d≤2 中0.25<d≤0.5 细0.075<d≤0.255. 粉粒粒径(mm)0.005<d≤0.0756. 黏土粒粒径(mm)d<0.005(二)、土的定名——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执行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2.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2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3.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4.砾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5.粗砂土: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6.中砂土: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7.细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8.粉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9.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 10.粉质黏土:粉粒小于黏粒,塑性指数10-1711.黏土: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三)、黏性土的分类及野外鉴别1.黏土:极细的均匀土块,搓捻无砂感,黏塑滑腻,易搓成细于0.5mm的长条2.粉质黏土:无均质感,搓捻时有砂感,塑性,弱黏结,能搓成比黏土较粗的短土条3.粉土:有干面似的感觉,砂粒少,粉粒多,潮湿时呈流体状,不能搓成土条、土球(四)、土的潮湿程度的划分——含漂(块)石土、卵(碎)石土、圆砾(角砾)土、砂土,分为稍湿、潮湿及饱和稍湿—呈松散状,手摸时感到潮,饱和度Sr 50%潮湿—手捏时手上有湿印,Sr=50-80%饱和—空隙中的水可自由流出(地下水位以下),Sr>80%3、粉土潮湿程度的划分稍湿—天然含水率w<20%潮湿—天然含水率w=20-30%饱和—天然含水率w>30%4、土的潮湿程度在钻孔中的表达方法黏性土砂性土、粉土、碎石类土坚硬稍湿硬塑、软塑潮湿流塑饱和(1)碎石类土及砂类土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四类1.密实—钻进困难,给进震动厉害,孔内响动大,孔壁稳定,不易坍垮。
岩石坚硬程度等级的定性分类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
2、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3、风化岩和残积土的性质:软化性、不均匀性、固结物性、膨胀性、湿陷性
4、硬质岩石耐风化能力强,暴露后一、二年尚不易风化
5、软质岩石耐风化能力弱,暴露数日至数月即出现风化壳
土按有机质含量分类
粘性土、粉土按塑性指数的分类及野外鉴别
L
2、粉土工程性质介于粘性土和砂土之间,若用含水量接近饱和的粉土,团成小球放在
手掌上左右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震击,则土中水迅速渗出土面
人工填土、淤泥质土、腐植土的鉴别方法
粘性土和粉土的稠度鉴别方法
粘性土的潮湿程度鉴别方法
土的主要成因类型的鉴定标准
砂土的野外鉴别。
2012—09—20 发布湖北国土工程地质勘察0904岩土的现场鉴别与描述岩土的现场鉴别 与描述手册》粘性土状态的现场鉴别表B-2-4砂土湿度的现场鉴别表B-5碎石、卵石土密实度的现场鉴别表B-6ASTM1.干强度试验塑制一个立方体或球形的土样,在太阳下或空气中风干,也可以在不超过110℃的烘箱内烘干,用手指捏压的方法试验土的干强度。
3.塑性搓条试验-韧性将做完剪胀性试验的土样搓成直径3mm的土条,然后将土条迭成团在滚搓,至3mm时3mm 干强度试验:将风干的小土球,用手指捏碎的难易程度来划分。
土的目力鉴别一、很难或用力才能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高;二、稍用力即可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中等;三、易于捏碎和捻成粉末者为干强度低。
注:当土中含碳酸盐、氧化铁等成分时会使土的干强度增大,其干强度宜再用湿土作手捻试验,予以校核。
1.6条手捻试验时应将稍湿或硬塑的小土块在手中揉捏,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将土捻成片状,根据手感和土片光滑度可区分为:一、手感滑腻,无砂,捻面光滑者为塑性高;二、稍有滑腻感,有砂粒,捻面稍有光泽者为塑性中等;三、稍有粘性,砂感强,捻面粗糙者为塑性低。
又被吸入,光泽消失。
根据上述渗水和吸水反应快慢,可区分为:一、立即渗水及吸水者为反应快;二、渗水及吸水中等者为反应中等;三、渗水吸水慢及不渗不吸者为反应慢或无反应。
第二节鉴别分类细粒土的简易分类表4.2.2、CHO。
3.1条在现场采样和试验室开启试样时,应按下列内容描述土的状态:一、粗粒土:通俗名称及当地名称;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巨粒、砾粒、砂粒组的含量百分数;土颗粒形状(圆、次圆、棱角或次棱角);土颗粒的矿物成分;土颜色和有机质;细粒土成分(粘土或粉土);土的代号和名称。
二、细粒土:通俗名称及当地名称;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巨粒、砾粒、砂粒组的含量百分数;潮湿时土的颜色及有机质;土的湿度(干、湿、很湿或饱和);土的状态(流动、软塑、可塑或硬塑);土的塑性(高、中或低);土的代号和名称。
3.2条土的状态应根据土的不同用途按下列各项分别描述:一、当用作填料时:不同土类的分布层次及范围。
二、当用作地基时:土的分布层次及范围、结构性、密实度和稠度。
高液限H 低液限LA.0.5 土根据有机质含量可按表A.0.5 分类。
岩石风化程度的现场鉴别表B-73.2岩石的分类和鉴定3.2.1 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应鉴定岩石的地质名称和风化程度,并进行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和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的划分。
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执行。
2 当岩体整程度为极破碎时可不进行坚硬程度分类。
3.2.3 当缺乏有关试验数据时,可按本规范附录A 表A.0.1 和表A.0.2 划分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完整程度。
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可按本规范附录A 表A.0.3 执行。
3.2.4 当软化系数等于或小于0.75 时,应定为软化岩石:当岩石具有特殊成分、特殊结构或特殊性质时,应定为特殊性岩石,如易溶性岩石、膨胀性岩石、崩解性岩石、盐渍化岩石等。
3.2.5 岩石的描述应包括地质年代、地质名称、风化程度、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和岩石质量指标RQD。
对沉积岩应着重描述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形状、胶结物成分和胶结程度;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应着重描述矿物结晶大小和结晶程度。
根据岩石质量指标RQD,可分为好的(RQD>90)、较好的(RQD=75 90)、较差的(RQD=50差的(RQD=25 50)和极差的(RQD<25)。
3.2.6 岩体的描述应包括结构面、结构体、岩层厚度和结构类型,并宜符合下列规定:1 结构面的描述包括类型、性质、产状、组合形式、发育程度、延展情况、闭合程度、粗糙程度、充填情况和充填物性质以及充水性质等;2 结构体的描述包括类型、形状、大小和结构体在围岩中的受力情况等;3 岩层厚度分类应按表3.2.6 执行。
3.2.7 对地下洞室和边坡工程,尚应确定岩体的结构类型。
岩体结构类型的划分应按本规范附录A 表A.0.4 执行。
3.2.8 对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1 对软岩和极软岩,应注意是否具有可软化性、膨胀性、崩解性等特殊性质;2 对极破碎岩体,应说明破碎的原因,如断层、全风化等;3 开挖后是否有进一步风化的特性;3.3 土的分类和鉴定3.3.1 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沉积的土,应定为老沉积土;第四纪全新世中近期沉积的土,应定为新近沉积土。
根据地质成因,可划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等。
土根据有机质含量分类,应按本规范附录A 表A.0.5 执行。
3.3.2 粒径大于2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碎石土,并按表3.3.2 进一步分类。
3.3.3 粒径大于2mm 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砂土,并按表3.3.3 进一步分类。
3.3.4 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 的土,应定名为粉土。
3.3.5 塑性指数大于10 的土应定名为粘性土。
粘性土应根据塑性指数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 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塑性指数大于17 的土应定名为粘土。
注:塑性指数应由相应于76g 圆锥仪沉入土中深度为10mm 时测定的液限计算而符。
3.3.6 除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外,土的综合定名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特殊成因和年代的土类应结合其成因和年代特征定名;2 对特殊性土,应结合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3 对混合土,应冠以主要含有的土类定名;4 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 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 时,宜定为“夹层”;夹层厚度比小于1/10 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
5 当土层厚度大于0.5m 时,宜单独分层。
3.3.7 土的鉴定应在现场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的开土记录和试验结果综合确定。
土的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1 碎石土应描述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度等;构等;A.0.1岩石坚硬程度等级可按表A.0.1 定性划分。
3 岩体基本质量的分级因素3.1 分级因素及其确定方法3.1.1 岩体基本质量应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因素确定。
3.1.2 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应采用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两种方法确定。
3.2 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3.2.1 岩石坚硬程度,应按表3.2.1 进行定性划分。
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表3.2.13.3 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划分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划分表3.3.1注:平均间距指主要结构面(1~2组)间距的平均值。
结构面结合程度的划分表3.3.2名称结构面特征结合好张开度小于1mm,无充填物;张开度1~3mm,为硅质或铁质胶结;结合好张开度大于3mm,结构面粗糙,为硅质胶结Kv与定性划分的岩体完整程度的对应关系表3.4.43.4.5 定量指标Kv、Jv的测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4 岩体基本质量分级4.1 基本质量级别的确定5 工程岩体级别的确定5.1 一般规定5.1.2 对工程岩体进行详细定级时,应在岩体基本质量分级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类型工程的特点,考虑地下水状态、初始应力状态、工程轴线或走向线的方位与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的组合关系等必要的修正因素,其中边坡岩体,还应考虑地表水的影响。
5.1.3 岩体初始应力状态,当无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工程埋深或开挖深度、地形地貌、地质构造运动史、主要构造线和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岩爆、岩芯饼化等特殊地质现象,按本标准附录B作出评估。
5.1.4 当岩体的膨胀性、易溶性以及相对于工程范围,规模较大、贯通性较好的软弱结构面成为影响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时,应考虑这些因素对工程岩体级别的影响。
5.2.6 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岩体基岩承载力可按下列规定确定:fk=ηη基岩形态影响折减系数(ηKv应按下式计算:K V =(Vpm/Vpr)2式中Vpm——岩体弹性纵波速度(km/s);Vpr——岩石弹性纵波速度(km/s)。
A.0.2 岩体体积节理数(Jv),应针对不同的工程地质岩组或岩性段,选择有代表性的露头或开挖壁面进行节理(结构面)统计。
除成组节理外,对延伸长度大于1m的分散节理亦应予以统计。
已为硅质、铁质、钙质充填再胶结的节理不予统计。
每一测点的统计面积,不应小于2×5㎡。
岩体Jv值,应根据节理统计结果,按下式计算:J v =S1+S2+……+Sn+Sk式中Jv——岩体体积节理数(条/m3);Sn——第n组节理每米长测线上的条数;SK——每立方米岩体非成组节理条数。
附录B 岩体初始应力场评估B.0.1 在无实测成果时,可根据地质勘察资料,按下列方法对初始应力场作出评估:(1)较平缓的孤山体,一般情况下,初始应力的垂直向应力为自重应力,水平向应力不大于H·ν/(1-ν)。
(2)通过对历次构造形迹的调查和对近期构造运动的分析,以第一序次为准,根据复合关系,确定最新构造体系,据此确定初始应力的最大主应力方向。
当垂直向应力为自重应力,且是主应力之一时,水平向主应力较大的一个,可取(0.8~1.2)νH或更大。
(3)埋深大于1000m,随着深度的增加,初始应力场逐渐趋向于静水压力分布,大于1500m以后,一般可按静水压力分布考虑。
(4)在峡谷地段,从谷坡至山体以内,可区分为应力释放区、应力集中区和应力稳定区。
峡谷的影响范围,在水平方向一般为谷宽的1~3倍。
对两岸山体,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般平行于河谷,在谷底较深部位,最大主应力趋于水平且转向垂直于河谷。
(5)地表岩体剥蚀显着地区,水平向应力仍按原覆盖厚度计算。
(6)发生岩爆或岩芯饼化现象,应考虑存在高初始应力的可能,此时,可根据岩体在开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现象,按表B.0.1 评估。
注:H为工程埋深(m),ν为岩体重力密度(kN/),ν为岩体泊松比。
高初始应力地区岩体在开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现象表 B.0.1注:σmax为垂直洞轴线方向的最大初始应力。
附录C 岩体及结构面物理力学参数岩体物理力学参数表C.0.1表2D正1体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BQ〕),可按下式计算:〔BQ〕=BQ-100(K1+K2+K3式中〔BQ〕——岩体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BQ——岩体基本质量指标;K1——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K2——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K3——初始应力状态影响修正系数。
K1、K2、K3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K1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K2结构面产状及其与洞轴线的组合关系结构面走向与洞轴线夹角<30O;结构面倾角30O~75°结构面走向与洞轴线夹角>600;结构面倾角>75°其它组合K20.4~0.60~0.20.2~0.4初始应力状态影响停正系数K34.5 边坡力学参数4.5.1 岩体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指标宜根据现场原位试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