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研究 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6
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论文3篇第一篇一、认识到阅读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学生进行相应的阅读工作,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仅仅限于能够理解文章,还应该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有所感悟,有所思考。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很多的情况是我们教师在阅读之前设置问题,学生只是被动地对问题进行思考。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思考就比较少,不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进行阅读工作。
同时,阅读的展开还需要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只要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才会把阅读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在这样的情况下,阅读的效果就会更好,兴趣也就更加的浓,阅读的过程才能更加长久地坚持下去。
长期积累下去,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就能不断得到提高。
那么,我们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适当在阅读之前提出问题,使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这样的效果应该是比较良好的。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
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阅读兴趣。
这样,阅读就成为了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
通过诸如这样的措施帮助学生建立对于阅读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取得进一步的提高。
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对于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做,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我认为,从下面几点着手比较好。
(一)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阅读能力较好的学生来说,他们都是有着比较好的阅读习惯。
由此可见,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若不能良好地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行为,对于学生来说就难以形成系统的、整体的阅读观念。
这样不仅不能帮助学生产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恶阅读的行为,这对于阅读水平的提高是不利的。
儿童文学阅读研究论文6篇【一】摘要:儿童文学是孩子成长的精神食粮,儿童文学阅读对孩子的发展影响深远。
因此,教师应当通过提升自己的儿童文学修养,并掌握一定的方法策略,来带领学生走进儿童文学世界,引导学生开展好儿童文学的阅读,为孩子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儿童文学阅读一.儿童文学阅读――儿童成长的精神食粮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在中小学年代里读过哪些书,书籍在他的心灵里留下什么痕迹――这一点决定着人的情感培养,决定着年轻人对待同龄的人,对待长者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所接触到的东西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成长,而其中阅读对我们的影响最大。
因此,儿童的阅读应该得到广大教师和家长的充分重视,我们要为孩子提供轻松而又有内涵的书籍。
儿童文学正是专为儿童写成的适合他们审美接受心理与阅读经验的文学,儿童文学为儿童成长提供了优质、优美的精神食粮,使他们感悟到文学之美,母语之美。
首先,儿童文学阅读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美好的童年。
海德格尔说,文学在大地和天空之间创造了崭新的诗意的世界,创造了诗意生存的生命。
文学就好像一盏灯,照耀着人们的心房。
而儿童文学则给孩子们带来了审美的愉悦,更让儿童在童年学会了“做梦”,这种“梦”使他们的童年生趣盎然、熠熠生辉、可爱至极。
童年这种“梦”的存在将成为孩子们今后人生的重要乐趣和创造的源泉。
阅读儿童文学也在不知不觉中维护着儿童的天真,让孩子们享受着一个美好的金色童年。
其次,儿童文学阅读为孩子打下一个良好的精神底子。
文学的世界里,更多的是纯真、美和幻想。
小时候让孩子深深感动过的儿童文学作品,将使他们终身难忘,一生受益。
文学阅读不同于知识书、图画书、教科书的阅读,文学是以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和个性鲜活的人物性格,是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道义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的。
儿童文学将许多美好的情感、优秀的品质、人生成功必备的素质、良好的精神状态,如爱、责任、信念、勇气等传递到孩子的心灵中,为儿童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光明的精神底子,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影响极为深远。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篇1:《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摘要: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会阅读,热爱阅读。
其基本要求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等。
本文就从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几点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更是关系到小学语文教学成功与失败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教育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小学各阶段阅读教学的要求及阅读数量。
实现这一工作目标,就必须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去努力寻找和探索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有效途径。
笔者总结了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完成小学阅读教学的最有效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会科学阅读的方法1.设置文本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作为阅读教学的首要环节,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悬念,让学生在充满好奇中,展开阅读。
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运用这种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即将开始的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伴随着教师设置的悬念,集中注意力进入到对篇章的阅读中。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很多学生之所以认为语文阅读学习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工作,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没有展开积极思考,大胆创新,故而给学生造成审美疲劳。
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中,应精心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或转换文本形式,或实现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愉快、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开展阅读学习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鼓励学生反思,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在完成了对文本的阅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地反思本篇课文,针对文章的结构、布局,优美的句子以及文章背后所蕴含的意蕴进行认真的剖析,从诗歌中学习优美的语言,从记叙文中学习清晰、有条理的叙述方式,从说明文中学会解说事物,阐明事理。
总之,对文本的阅读不应当仅仅停留在阅读中,更应该在阅读之外进行认真的反思,让学生由课堂阅读学习走向课外实践操作,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实现多方面能力的全面提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精选3篇)小学教学论文篇一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开放识字一、开发资源,生活中识字。
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教育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整合,走出语文课只叫“语文书”的怪圈,有针对性地将语文学习引向生活。
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如我校学生有部分来自农村,家长多做些小生意,门面里有许多物品包装袋、广告纸以及商店的招牌等,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注意收集,随时随地进行识字训练。
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会有多么高兴啊!因此,学生乐此不疲,有时还把一些“字”带到学校来,互相考一考,真是“乐在其中”!这样,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材料,利用学生生活经验进行识字,扩大识字量。
二、寓认于玩,活动中识字。
教育心理学认为,保持和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心理活动。
因此根据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的特点,用“趣”构建识字教学的组织形式,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通过编儿歌、讲故事、猜字谜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汉字,如教学“喜”字,用猜谜语的形式出现,老师出示谜面“一口吃掉十颗豆豆”,学生在桌子上用手写一写,猜出谜底的同时也记住了这个字。
在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为生字编字谜、编儿歌,这既是对生字的巩固,也培养了学生正确拆分字形、正确认识汉字形体特点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如在教学“趴”时,一名学生说他可以编个字谜“八只脚”。
整个课堂形成一种和谐、轻松的气氛,学生在平等、愉悦的情感状态中学习,其乐无穷。
三、识用结合,练习中识字。
新课标指出六年制小学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提早进行阅读。
三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以达到两千余字。
教师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文学欣赏》,开设适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儿歌、故事欣赏与创作》,如让学生阅读注音读物的童话故事、儿歌、古诗等,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创作中用字,从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优秀4篇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要“加大学生阅读量,增加背诵篇目,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能够使学生的知识更丰富、视野更宽阔。
小学语文阅读课究竟应该如何开展,如何让语文阅读教学更具有效性,这是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探索的课题。
一、强化词句训练,提升阅读能力掌握一定的词句是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基础。
阅读文章时,要想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首先要理解文章中的词语与句子。
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来造句,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词语的理解、累积、运用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
在进行词句训练时,理解与运用要并重,注意学与用的结合。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说话与写作时积极使用所学的词句,让其体会到这些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与用法,语文教师还可以尝试让学生把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等进行变换,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开展主动阅读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语文阅读课教师不能自导自演,而应更多地关注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比较差,我们要学会引导他们在交流互动中思索与发现,有意识地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
语文教师要为师生搭建好互动交流的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探究、感悟、体验、交流。
三、树立整体观念,促进整体发展四、启发学生质疑,调动其主动性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喜欢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我们要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首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敢于提出不懂的问题。
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对于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要学会主动查字典,查字典不能解决的再主动请教老师。
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字、词、句标出来,并提出来交流讨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研究【摘要】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仅能够加强小学生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能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为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阅读教学;积累;阅读兴趣积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
小学生们在最初阶段,除了教师在课堂讲座学习阅读,学生需要靠采集课外阅读。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的要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
而要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阅读的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阅读的习惯,使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种人生体验,成为他们的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
一、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學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
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
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
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
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精选8篇)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学阶段是儿童学习的启蒙阶段,小学阶段养成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方式对于学生之后整个人生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语文教学作为我们的母语学科不仅承担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读书识字的重要责任,更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
下面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8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第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摘要:在新课改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也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此,教师必须要创新和优化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以加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本论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对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培养;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概述在新课标下,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阅读理解能力。
在核心素养要求下,小学生语文教学中,必须要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即:理解能力、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和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情感等;2.思维发展能力。
在核心素养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要借助阅读和交流等途径,全力加强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3.文化感受能力。
鉴于语文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学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理解社会、完善人格、丰富人生的目的,通常还应充分发挥其审美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感受文化,提升审美情趣;4.语言表达能力。
在核心素养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指导学生应用准确的语言、意思和情感进行表达,与他人进行交流等。
二、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1. 明确阅读教学目标在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目标存在较大的偏差,甚至部分教师为了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常常忽视了阅读教学目标这一环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我国教育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学生阅读能力整体偏低、阅读兴趣不高、阅读效果不明显等。
这些问题反映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困惑和不足。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从教学实践来看,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注重传授知识,而缺乏对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策略的培养;教学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教学资源分散,难以形成系统性和连贯性的教学内容。
急需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在阅读领域取得更好的发展。
【2000字】1.2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和阅读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积累研究,可以探讨和总结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教师提供更多可操作的教学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深入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能够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支持。
深入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目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研究旨在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入探讨和分析,总结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整合方式,为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需求,以及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标准。
我们也希望通过研究的成果,能够为未来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这不仅对学生个人成长具有积极意义,也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7篇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阅读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知心理倾向,是学生研究的强大动力。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阅读对象是否感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动机和研究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以兴趣为导向,设计有趣的教学环节,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机。
对于小学生,我们可以采用故事、游戏、多媒体等方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形象性,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研究《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的特点,向学生展示桂林山水秀丽风光的图片、视频和音乐,营造如诗如画的优美情境,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与优美。
这样的教学方式比枯燥的讲解更有吸引力,更能引起小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展开阅读活动。
学生有了阅读的激情和动力,更能够突破文字的限制,产生更多的个性化见解,为个性化阅读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调动学生生活阅历,让学生形成独特感悟语文学科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每篇文章都不仅仅是文字的简单堆砌,它背后还包含着作者真挚的情感、智慧和心血,是作者对生活的再加工和再创造,是作者生活的真实写照。
要想让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就需要教师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回忆。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研究方式,都有丰富多彩的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这些差异性是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的重要资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参观博物馆、观看电影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差异化教学,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例如,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分级阅读、绘本阅读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阅读能力。
3.多元化教学,提高阅读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多元化教学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优秀5篇)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也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重要途径。
当前,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正积极倡导实施教学。
新课标要求小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并且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应该采取哪些策略达到课标规定的目标呢?本文对此作了浅谈。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课改;策略新课程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倡学生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重视阅读实践,并且能从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
在新课改背景下,采取哪些策略有利于实现上述目标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如下策略:一、以读为本,激发阅读兴趣二、以字为基,打好阅读基础文章的基本要素的基础是字、词、句,这也是阅读的根基。
如同学生通顺连贯的理解文章的字、词、句,他又如何打开阅读的大门呢?对小学生而言,字、词、句正像他们手中的积木。
要想把积木组装好,就首先需要能够认识一个个的零件。
相对于阅读来说,可能这一阶段的教学是最枯燥的。
但是,这一环节无疑也是最必要的。
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关于字词句的学习,都必须重视。
否则,一旦“忘本教学”,阅读乃至整个语文教学就都好像“空中阁楼”一样。
那么,如何进行字词句教学为阅读服务呢?(一)注重生字听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字听写是传统的一个识字和积累字的方法,也是很有效的一个方法。
在阅读之前,在学习每课之后,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生字的听写,这可以尽快、有序地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
而丰富的识字量,是阅读的必要基础。
(二)抓好词句训练掌握了字词,还要注意能够成了句子。
培养学生写句子的训练有造句、解释等。
尤其是教材中的古诗词及句子的练习,很有利于帮助学做好句子的积累工作,为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诗词其实是句子的精华,学生如果能掌握一定的诗词,甚至如果他们能学会运用诗词,将会大大有利于他们的阅读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论文(共18篇)篇1: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实施有效的课外阅读必须了解和遵循小学生阅读心理;激发和驱动小学生阅读需要;引导和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和优化小学生阅读习惯。
书既是益友,更是良师。
读书可以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得以完善与发展。
因此,笔者以为,必须加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学会阅读,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结合笔者多年来开展阅读教学和阅读指导的工作经历、成效及个人感悟等,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试做如下探析。
一、语文阅读的意义及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这就告诉我们:阅读的重要意义在于:不学会阅读,我们如何在信息量急剧膨胀的信息时代去获取有价值的内容?没有阅读,从古至今一切科学的论断、经典的美文、精辟的思想如何被我们吸收并发扬光大?不重视阅读的教学,一切该具备的阅读能力又如何被学生掌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二、提高阅读有效性的途径(一)了解和遵循小学生阅读心理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的输出要以“学”的回馈为依据,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动用和协调学生的各种心理机制以提高其学习效率。
小学生处于学龄初期(7岁到12岁),该年龄期的学生一般说来很乐意并很有兴趣去掌握新知识、技能和技巧,他们渴望学会阅读,他们在认识中的特点,表现在感知上有较强的情感性,有插图的书,教师的描绘性语言,都能很快引起他们的反应。
他们最先识记的并不是最本质的'东西,而是对他们产生最深刻印象的东西。
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逐渐形成一些正确的社会情感(如爱国、崇尚勇敢、乐于助人等),并以此来评价作品、评价人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研究。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将分别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方法的探索、困难与挑战以及实践案例和成果。
结尾部分将总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意义,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解决教学中的难题,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理念。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研究、背景、目的、重要性、方法、困难、挑战、实践案例、成果、意义、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研究背景主要源于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关注和探索。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阅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扩展思维、培养情感的重要途径。
而小学生作为语文学科的学习主体,其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综合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现实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阅读能力欠佳,阅读兴趣不高,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研究,我们可以探讨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研究,旨在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相关问题,旨在分析和总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方法探索、困难与挑战、实践案例以及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揭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意义,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系统研究和总结,可以促进教师们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
本研究也旨在引发更多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讨与研究,激发学者们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和热情,共同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篇一:小学语文论文:小学外语教学小学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相互沟通、平等对话的过程。
如何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创设情境、有效提问、巧用评价及读练结合等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通俗地讲,阅读就是读文章。
阅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它自身的功能,有它存在的价值。
阅读可以学习知识,可以获取信息,可以给与精神上的享受。
喜欢阅读,学会阅读,终生阅读,是一个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而阅读教学中阅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吸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
新课改实施以来,小学的语文教育教学思想空前活跃,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是出现明显出现了千变万化的局面。
但是教学的方法往往追求形式上的热闹,一般来说不能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求真务实,做到合理高效。
同时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天马行空,夸夸其谈,而使阅读教学犹如空中楼阁,华而不实,一堂课看起来十分热闹,教学手段新颖、教学形式多样、学生回答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但是下课后,学生学会了什么,却不知所以然。
如何使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本栏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会存在的问题(一)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够深入细致。
教学中,教师由于多种其原因,在文本细读上是字词做得不够的。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语义细读上是存在不少问题的。
①有的教师还不会细读文本。
他们一般都按照教学参考书建议去进行解读,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去细读研读文本。
②有的教师不能独立细读文本。
文章内容在我们老师身边充斥着许多教学参考资料,有文字的,如教学参考书、教学设计,有音像的,这个更多,只要在百度一下,许多资料都跳舞出来,供你参考。
我们都知道,这么多的资料对老师来说是双刃剑。
作为一名教师,要真正上不好一节课,首先要做的是把自己当作一般读者静下心来去阅读教材,“钻进去”“潜心会文本”“披文以入情”,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然后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及优点思索练习的提示,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找准语言训练的着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在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些学生能够流利地读出文章,却无法理解文章的含义;一些学生只重视语文课本中的知识点,而忽略了语文阅读的实际应用;还有一些学生缺乏对文字的分析能力,无法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信息。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入探讨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小学生的阅读特点和习惯,找到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也可以为未来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特点和需求,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兴趣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还可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推动学校语文教育的优质发展。
深入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意义和作用,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2. 正文2.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1. 强调基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重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提升阅读水平。
2. 注重启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获取知识,还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 强调浸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重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浸润学生,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4. 多元化教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练习、实践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论文13篇语文阅读教学论文怎么写呢?今天小编给带啊大家带来了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论文13篇,有需要的小伙伴赶紧来参考一下吧,相信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篇一)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如何优化阅读评价书籍承载的是世界文明和与之相应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让学生浸染书香,更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共识,新课标也对课外阅读总量提出明确的要求。
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既可以获得各种知识,还能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怎样指导低年级学生有效课外阅读,我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林语堂先生在谈读书时曾说,“一个人读书必然出其自然,才能够彻底享受读书的乐趣。
”这里的“自然”应该就是喜爱读书的习惯。
因此,我们老师从孩子入学开始,就应该培养培养孩子读课外书的习惯。
而习惯的培养,要从阅读学生喜爱的童书的习惯开始。
1、选择合适的书籍。
课外阅读是学生自主的、有选择的获取大量的信息的学习活动,在未经指引的情况下,很多更入学的孩子只喜爱诸如《奥特曼》、《喜羊羊和灰太狼》等卡通图书。
他们看书都是有什么看什么,很少有目的选择书目,因此不能盲目让他们读书。
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书,极其重要。
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应以拼音读物为主。
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内容健康,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类型多样的读物,包括古诗、儿歌、童话、历史故事、科普知识都要涉及。
初入学的孩子,可以让他们阅读一些图文并茂的绘本,通过教师和家长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借助图猜一猜等方式读懂内容;学完拼音后,开始让学生借助拼音逐步阅读浅显的注音读物;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可以引进经典的童话,寓言故事等童书。
2、培养听读习惯。
早期阅读中,儿童听读及其伴随的思维、智利的发展,对阅读过程中形音译的结合,儿童的语言意识培养以及由口头词汇的过渡,从听,到读,到写的自然过程是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奥秘所在。
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应从最基本的听、读童书开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研究一、引言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程之一,而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本文旨在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重要性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语言文字的规律和特点,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素养,促进语言文字能力的全面发展。
2. 阅读教学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世界,认识人生,感悟人生,增长见识,涵养情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
3. 阅读教学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提高语言文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1. 阅读教学积累的内容包括课文、课外阅读、文学常识、语言文字常识等。
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文学常识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了解文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操的重要途径之一。
语言文字常识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掌握语言文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2. 阅读教学积累的内容要求有系统性和完整性,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贴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教育教学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贴近小学生的学科特点和学科要求。
1. 阅读教学积累的方法包括引导、激励、启发、指导、辅导等。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启发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学生正确把握阅读要求,辅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研究摘要:积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的要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
而要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种人生体验,成为他们的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语文阅读;积累习惯;语文综合素质;教学研究一、课题研究背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册语文教材是以几十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主体。
这些作品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典范,是识字的有效途径,是学习作文的范例,是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拓展知识视野、培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锻炼思维能力的凭借。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因此,语文课中,阅读教学占的比重大,用的课时多。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投入的精力大,花费的时间多。
因而,人们一提到语文课,往往想得较多的是阅读教学。
在有关语文教学研究的论文中,“语文教学过程”往往是“阅读教学过程”的同义语;“语文教学方法”常常是“阅读教学方法”的代名词。
这就不难看出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
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为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要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
而要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种人生体验,成为他们的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
然而,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
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
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
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二、有关概念的界定1.小学语文:在这里是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1-6年级的语文学习。
2.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
语文教学大体上可以分为汉语拼音和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习作教学;目前课程标准又增添了一项“综合性学习”,我们姑且算之。
以上这几项纵横交错,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主体框架。
阅读教学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研究的内容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着重研究阅读教学的途径、策略和基本模式等。
2.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生阅读的研究。
着重研究网络环境下阅读的表现形式、基本模式或途径和有效的评价机制。
3.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
着重研究语文课外阅读的途径、方法和资源的开发等。
4.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着重研究阅读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地位和方法,标准的制定和操作要点。
5.阅读教学中教师的素养研究。
着重研究教师的知能水平、文化素养、课堂教育机智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影响等。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一)本课题研究主要运用了调查法、访问法、文献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
1.综合调查法。
在实验开始前实施前期调查,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实施过程调查,在结题前进行效果调查。
2.文献研究法。
通过著作、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实践的研究现状,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理念,深入挖掘课题理论的深厚底蕴,及时洞悉研究的最新情况,给课题实验与研究以有力的指导。
3.行动研究法。
课题研究中对研究对像开展阶段性有目的的观察、记录,进行比较、分析,及时调控,推动整个课题的有效研究。
4.比较分析法。
对实验对象定期检测。
及时对取得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经验、差距,及时矫正,完善实验方案。
5.个案分析法。
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实验与研究,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总结成功,以更有效地调控。
6.经验总结法。
在实验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经验交流与总结,采取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实验策略,最后。
通过对阶段成果与实践经验的筛选,从中提炼出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措施,汇总阶段成果和实验过程,形成自己的整体实验成果。
五、采取的策略(一)激发兴趣,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
1.榜样激励。
榜样能使学生产生看齐的向上心理。
平时,老师可以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更可以在班中树立典型,让学生之间相互激励,使学生逐渐认识并努力多读书,并且对书籍产生热爱之情,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精神食粮。
2.活动激趣。
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
可以开展与课内阅读有关的收集活动,以课外促课内,相得益彰,体验收获的喜悦。
还可以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如故事大王赛、诗王竞赛、手抄报赛、成语接龙赛,.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3.展示成果,激励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生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在实践中,我们采用“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记录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
小小的袋中有学生摘录的好词好句好篇章,有学生在故事演讲赛中的录音带,有学生自制的手抄报……定期在班级内部向学生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定期在学校展示全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使每位学生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课外阅读,提高课外阅读效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学生只有正确合理的选择自己所需的作品,快速准确的运用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课外阅读才有效率,才有收获。
1.做好读物推荐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
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在读物推荐时,重点是要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
遵循这个原则,我们就可以从以下四个途径向学生推荐书籍:(1)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
如上完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习了《草船借箭》,可以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
(2)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小学六年,跨度较大。
我们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每一级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
如:三、四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识字量比较丰富,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
我们就可以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儿童科幻小说》、《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
(3)从时空结构上推荐有关内容:在实践中,大胆地将报纸、杂志、小说、影视、广告、标语等语文信息引入课堂,丰富深化教材内容。
如:今年神州五号飞上太空,振奋人心。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报道,了解事件始末。
2.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
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用的是略读。
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我们又可以把略读分为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
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应用课堂中学到的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
只有正确的方法才有正确的读书体验。
3.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摘抄好词好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
感想型:再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
想象型: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
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三)落实检查,深化课外阅读只有通过检查,不断地改进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阅读才能有所获,有所得。
1.家校互动:学生的课外阅读一般都在家中进行。
一定要争取家长的配合,督促、检查子女的阅读。
2.建立读书报告制度。
每天中午10分钟,安排一个同学讲述自己阅读中的收获,其余同学评议。
此举一举两得,不但能矫正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不足之处,还能借同学的口,开拓其余学生的视野。
3.定期检查读书笔记。
通过检查读书笔记,能让老师了解学生阅读书籍的内容、种类、数量,并指出笔记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
也可以让学生互相检查,互相提出修改意见,来自同龄人的帮助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
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
六、取得的成绩阅读教学评价是以评价为手段,通过优化阅读教学评价来培养学生积极个性,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导向、激励、反馈、总结等重要作用。
通过课题实验,我们欣喜地看到,更多的学生会学习了。
语文课上学生会动笔做批注了、会与学习伙伴争论了、会向老师同学陈述自己理解感悟的心得了。
学生课外阅读的量数增加了,对读物的选择变得宽泛,学校的网上读名著活动如火如荼,形成了全校性的良好阅读氛围。
课题组教师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得到普遍提高,通过学课标,学理论,深深感受到课标关于阅读新理念的巨大魅力,自觉转变教学方式,努力在课堂上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拓展学生学习时空,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七、几点反思在新课改理念的要求下,我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研究”的尝试,确实提高了学生积累知识的能力,初步改变了语文阅读教学没有激情、没有创造、没有灵性的局面。
但透过研究热潮,发现不少问题:一是目标不清楚,活动设计没有指向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