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4
《青春舞曲》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青春的旋律。
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主要围绕青春这一主题,突出了生动、活泼的特点,提升了青春的思想高度。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以青春的旋律为主题,通过不同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深刻的理解青春的意义。
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高尚的情操。
3、教学目标: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初中生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通过学唱,了解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②技能目标:背唱《青春舞曲》尝试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编配打击乐伴奏③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深刻的理解青春的意义,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高尚的情操。
4、教学重、难点①重点: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演唱《青春舞曲》难点:对歌曲的风格特征的把握二、说学法《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去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唱、跳等活动让学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绪,通过创编活动,让学生体会愉悦学习带来的快乐。
三、说教法《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海陆空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
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①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中课件播放维吾尔族舞蹈片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意识。
②体验法: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
③合作探究法:在为舞蹈创编动作和编配打击乐的过程中,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一单元《东方之珠》教学设计教案1000字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一单元《东方之珠》,主要内容为歌曲《东方之珠》的学习。
该歌曲以独特的旋律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歌词,展现了香港的美丽风光和繁荣景象。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香港的地理、文化和历史背景,同时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 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东方之珠》,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了解香港的特色和魅力。
3.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学习,提高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4.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演唱,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包括:1. 采用示范演唱和分组练习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了解香港的特色和魅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香港的美丽风光和历史文化,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下:1. 导入:通过播放香港风光的短片,引起学生对香港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介绍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特色景点,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
3. 示范演唱:教师示范演唱歌曲《东方之珠》,学生跟随演唱,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4.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和合作,提高演唱水平。
5.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
6. 展示:各小组轮流演唱,展示学习成果,互相评价和学习。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以及香港的特色和魅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主要包括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和音乐交流四个方面。
通过学习歌曲《东方之珠》,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提高音乐表现能力;通过讨论和演唱,学生能够创造性地理解和表现音乐作品,培养音乐创造力;通过小组合作演唱,学生能够与同伴进行有效的音乐交流,增强集体荣誉感。
《大海啊故乡——解决难点:变化拍子》教学设计知识点来源:音乐学科,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七子之歌》录制工作和方法:多媒体、摄像机、钢琴设计思路:《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难点是尾声部分的“变化拍子”。
本课通过聆听、击拍、演唱等方式让学生分辨“变化拍子”,体会3/4拍和4/4拍的强弱规律,使学生能更好的演唱歌曲。
通过本节微课的学习,学生能举一反三的掌握其它课中出现的“变化拍子”。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变化拍子”,更好的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变化拍子”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好,欢迎大家走进音乐微课堂,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歌曲《大海啊故乡》。
这首歌曲表达了主人公对大海、故乡的深挚情感,旋律流畅优美,分成A段,B段,尾声三个部分。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歌曲的难点——尾声部分。
(设计意图:了解歌曲,有利于更好的把握歌曲风格。
)一、请同学们看曲谱,思考:尾声部分是几几拍?——3/4,4/4——“变化拍子”(设计意图:通过击拍,让学生体会节拍的变化和强弱规律。
)三、请同学们击拍聆听歌曲并思考:歌曲的速度和力度是怎样的?(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击拍,加深学生对“变化拍子”的体验,培养学生在聆听音乐过程中关注音乐要素的习惯。
)四、请同学们击拍用lu模唱歌曲(设计意图:良好的歌唱状态不但可以帮助初中变声期的学生正确演唱,还可以让他们在歌唱中享受愉悦)五、思考:最后一个乐句的长音是几拍?——9拍(设计意图:让学生准确识谱。
)六、歌曲表达了对大海、故乡的深挚情感,请同学们跟范唱演唱歌词,体会歌曲的情感(设计意图:学生熟悉歌词,体会歌曲情感,才有可能在演唱时做到有感情地演唱。
)七、请同学们用中速,弱力度,深情地演唱尾声部分(设计意图:完整把握歌曲风格和情绪。
)。
第一单元七子之歌选编意图本单元意在通过《大海啊,故乡》、《我的中国心》、《七子之歌——澳门》、《东方之珠》、《台湾风情画》(片段)、《御风万里》(片段)六部作品,呼喊出中华儿女一个共同的心声——每个炎黄子孙都有一颗中国心;表达出中华儿女一个共同的愿望——各族儿女企盼祖国统一、繁荣富强。
本单元选编的作品是艺术上的佳作。
第一,作者有大陆的著名作曲家王立平、李海鹰、郭文景;有香港著名作曲家王福龄,台湾著名作曲家罗大佑、潘皇龙。
词作者除了著名诗人闻一多,还有香港黄霑、台湾罗大佑等人。
第二,这些作品的发表或首演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值得纪念。
例如《七子之歌》歌词是闻一多先生创作于1925 年那个中国备受帝国主义列强欺辱的年代。
闻一多借组诗《七子之歌》抒发出对帝国主义列强强行霸占中国领土澳门、香港……的悲愤之情。
作曲家李海鹰在1997 年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为其中的《澳门》谱曲。
《东方之珠》、《御风万里》亦是为了庆祝1997 年香港回归而创作并演出的。
第三,《大海啊,故乡》、《我的中国心》,都是在20 世纪80 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创作并演出的,均反映了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思念祖国,报效祖国的爱国深情。
第四,这些作品在音乐创作上独具特色,堪称精品。
值得教学中深入品味。
例如《大海啊,故乡》,巧妙地运用节拍变化、附点及切分节奏和旋律的起伏变化,描写海水碧波荡漾,海浪波涛翻滚,犹如游子心潮随波起伏,思念祖国母亲之情。
《我的中国心》,同样使用附点、切分节奏,但表达海外华人的赤子之心却更直白、更有力。
《七子之歌——澳门》,依然使用附点及切分节奏,并在“ma-cau”之处使用了另一种切分节奏。
而《东方之珠》则是运用了三连音节奏。
两首歌曲或明亮高亢或深沉抒情,都表达出对祖国母亲的深情呼唤。
《御风万里》及《台湾风情画》两首作品,作曲家巧妙地使用了中国民歌:《黄河船夫曲》、《嘎达梅林》及《大胖呆》、《丢丢铜仔》、《天黑黑》、《杵歌》等,其寓意深刻。
音乐初二上人音版第一单元让世界充满爱教案第一课时:歌曲《让世界充满爱》〔1课时〕一、教学目标1、让同学们在各种爱心故事、演唱、表演等活动中体验、感受:爱------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
2、在学习中,探究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注意保护嗓子。
教学重点:1、探究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2、能全身心投入各种表演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并积极参与活动教具:多媒体、手式卡纸、小品道具、钢琴教材分析:1、创作背景1986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和平年”。
《让世界充满爱》是一部献给1986年“国际和平年”的组歌,由百名歌手演唱。
1986年新春,郭峰谱出一首题为《查找明天》的歌曲,这是后来组歌《让世界充满爱》的雏形。
1986年5月10日,这部组曲由参加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百名歌手在北京工人体育馆进行了正式演出。
演出时曲作者郭峰亲自用钢琴、电子合成器伴奏。
这次演出获得特别大的成功,这部组曲马上不胫而走,仅盒式音带就发行了180余万盘,创下了全国记录。
特别多电台、电视台多次播放这部组曲。
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前来洽谈购买盒带版权。
联合国也在向全球播出的特别节目中介绍了这部组歌。
我国音乐界、舆论界对这部作品赞誉有加:“它是一首具有鲜亮时代特征、闪耀着时代光彩的通俗歌”,“应该看作是对通俗音乐的重大突破”。
参加演唱这部组歌的百名歌手,有的已在当时歌坛颇有名气,有的后来成为富有实力的歌坛新人。
教学过程:(一)爱心故事导入创设情景:1、展示四幅有关爱心的多媒体画面,教师在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的旋律中动情解说〔A非典事迹B抗洪抢险C美国9.11救灾现场D盼望工程〕2、师:这四幅画面共同说明了一个怎么样的情感主题?3、师小结,展示主题《让世界充满爱》(二)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1、展示多媒体画面介绍音乐人----郭峰郭峰(1962—)作曲家。
四川成都人。
他生长在一个艺术之家,郭峰5岁起就在父亲指导下学习音乐,先后学习小提琴和钢琴。
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欣赏《让世界充满爱》勉阳中学:包亚非一、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二、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学唱及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深入感受“让世界充满爱”的真挚情感。
2、能够以柔和、统一、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
并通过分析、实践,处理歌曲;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3、了解《让世界充满爱》的曲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三、教学重点用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四、教材简析1、《让世界充满爱》是一部由著名音乐人郭峰作曲的,献给1986年“国际和平年”的组歌,由四部分组成,教材中选用了第二部分,其音乐为典型的ABA 三部曲,A部温馨抒情,B部在调性,音乐情绪上皆与A 形成鲜明对比,最后四个乐句完全再现A部。
2、“组歌”多乐章的声乐套曲。
包括齐唱、对唱、重唱、合唱以及朗诵等形式,常用乐队伴奏。
注重充分发挥各乐章的特点,因此各段更具有独立的意义。
五、教学思路本课以“爱”为线索,通过歌曲的演唱和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感受音乐与心灵的沟通;在学唱歌曲的过程通过分析,讨论,体验,使学生意识到各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内在感情上的作用,在以后地歌唱中,对音乐要素能自己进行分析,合理地处理歌曲。
(赠品不喜欢可以删除)期末学生评语选粹◆品学皆优◆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你文静温和,大家都愿意和你一起玩。
上课时你能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每次作业也完成得很好,令老师感到非常满意。
每次的值日工作你都能出色地完成。
如果你能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将会是老师、家人、同学的骄傲!◆朴实无华◆你是一个朴实的孩子。
你脚踏实地、勤奋好学,但是你也要知道学习不靠死记硬背,而要讲究方法。
学习上有不懂的问题,不要羞于开口,要多问,多思考,多练习。
老师相信:只要你信心不倒,努力不懈,终有一天会到达成功的彼岸!◆善良懂事◆善良的孩子最让人欣赏,恰好你就是;乐观的孩子最惹人喜爱,恰好你也是;懂事的孩子最值得称赞,恰好还是你。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Unit1 重点知识
归纳
本文档旨在归纳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Unit1的重点知识。
以下是重要的知识点总结:
1. 音乐元素
音乐由多个元素组成,包括:
- 节奏:音乐的时间和强弱规律
- 旋律:由不同音高组成的音乐线条
- 和声:不同音符同时发声产生的效果
- 音色:不同乐器的声音质地
- 节拍:音乐的基本单位,决定了音乐的速度和节奏感
2. 音乐符号
在音乐中,使用符号来表示音符和音乐要素。
常见的音乐符号包括:
- 音符:用来表示不同音高和持续时间的音符
- 谱号:用来确定音符的音高范围
- 节奏符号:用来表示不同节奏和持续时间的符号- 休止符:用来表示音乐的停顿
3. 音乐的分类
音乐可以根据不同的风格和类型进行分类,包括:
- 古典音乐: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 流行音乐:通俗音乐,流行于当今社会
- 民族音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音乐
- 舞曲:通过节奏和节拍让人们跳舞的音乐
4. 乐器
乐器是创造音乐的工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弦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等
- 木管乐器:如长笛、单簧管等
- 铜管乐器:如小号、长号等
- 打击乐器:如鼓、钢琴等
- 键盘乐器:如钢琴、电子琴等
以上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Unit1的重点知识归纳。
希望本文档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Unit1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掌握并演唱《梦想起航》这首歌曲。
2. 了解该歌曲的创作背景及相关知识。
3. 能够用简单的乐谱演奏《梦想起航》的主旋律。
4.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材:《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
2. MP3播放器或其他音频设备。
3. 乐器:键盘乐器或其他适合演奏主旋律的乐器。
4. 教学投影仪和相关幻灯片或图片。
5. 黑板、粉笔等基本教学用具。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导入(5分钟)让学生听一段《梦想起航》的音乐,让他们感受和欣赏这首歌曲。
引发学生对于梦想主题的思考,引出《梦想起航》的话题。
研究歌曲(25分钟)1. 分段教唱《梦想起航》的歌词,先教唱歌曲的主歌部分。
2. 借助歌曲的音频播放,让学生反复听和跟唱歌曲。
3. 教授歌曲的副歌部分,并让学生尝试唱唱看。
4. 综合主歌和副歌,引导学生全曲演唱。
深度了解(15分钟)1. 教师介绍《梦想起航》的创作背景和意义,包括歌曲的作者、出版时间等相关信息。
2. 带领学生思考歌词中的梦想和追求,并与生活中的经历和感悟进行对比。
3. 引导学生探讨梦想对他们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练演奏(15分钟)1. 展示歌曲的简谱,讲解简谱的基本知识。
2. 教授主旋律的简谱演奏方法,并带领学生多次练。
3. 学生分组,在老师的指导下,用键盘乐器或其他适合演奏主旋律的乐器,进行简谱演奏练。
小结与反思(5分钟)对今天的研究进行简单总结,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检查他们对歌曲和教学内容的理解。
第二课时复(5分钟)对上节课研究的歌曲和演奏进行简单复。
创作活动(25分钟)1.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主题,并写出与主题相关的歌词。
2.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旋律创作自己的歌曲,鼓励他们发挥创意。
演唱与表演(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的演唱练。
2. 引导学生在表演中展示自己的创意,可以运用肢体语言、舞蹈或其他形式。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的展示,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一单元: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第二部分的学唱和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深入感受“让世界充满爱”的真挚情感。
2、能够以柔和、统一、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并通过分析、实践,处理歌曲;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3、了解《让世界充满爱》《我们同属一个世界》《祭献之舞》三部作品的曲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
用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等)
本课以“爱”为主线,通过歌曲的演唱和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感受音乐与心灵的沟通;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通过分析,讨论,体验,使学生意识到各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内在感情上的作用,并能对音乐要素进行分析,合理地处理歌曲。
本单元用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学习歌曲《让世界充满爱》;补充歌曲《爱的奉献》。
第二课时: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手拉手》;补充歌曲《感恩的心》。
第三课时:欣赏《祭献之舞》歌舞表演《感恩的心》。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欣赏:☆御风万里》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交响序曲《御风万里》,引导学生了解郭文景先生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民族性,以及作品所表达的民族融合,传达中华各民族儿女企盼祖国统一的共同心愿。
2、通过视唱《黄河船夫曲》和《嘎达梅林》两声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复调音乐。
3、通过关注《黄河船夫曲》和《嘎达梅林》的乐器变化,感受作曲家在编配乐器时的创作理念。
2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不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更加成熟,在七年级一年的音乐学习的基础上,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都比之前有所进步,在音乐知识掌握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积累。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分析作品中的音乐素材,感受音乐中民族性的体现。
【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序曲《御风万里》第二个乐段中作曲家配器的变化以及配器变化的创作理念。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1、出示两张香港回归的图片。
师:说一说这两张图片代表了什么。
学生:香港回归。
师小结:回答正确。
在1997年7月1日,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从英国手中收回香港,并在当晚的香港红磡体育馆举行了盛大的“回归夜庆典”。
最新初中音乐精品资料设计
最新初中音乐精品资料设计 1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一单元欣赏 《让世界充满爱》
一、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学唱及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深入感受“让世界充满爱”的真挚情感。
2、能够以柔和、统一、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
并通过分析、实践,处理歌曲;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3、了解《让世界充满爱》的曲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三、教学重点
用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
四、教材简析
1、《让世界充满爱》是一部由著名音乐人郭峰作曲的,献给1986年“国际和平年”的组歌,由四部分组成,教材中选用了第二部分,其音乐为典型的ABA 三部曲,A 部温馨抒情,B 部在调性,音乐情绪上皆与A 形成鲜明对比,最后四个乐句完全再现A 部。
2、“组歌”多乐章的声乐套曲。
包括齐唱、对唱、重唱、合唱以及朗诵等形式,常用乐队伴奏。
注重充分发挥各乐章的特点,因此各段更具有独立的意义。
五、教学思路
本课以“爱”为线索,通过歌曲的演唱和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感受音乐与心灵的沟通;在学唱歌曲的过程通过分析,讨论,体验,使学生意识到各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内在感情上的作用,在以后地歌唱中,对音乐要素能自己进行分析,合理地处理歌曲。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欣赏:☆御风万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交响序曲《御风万里》,引导学生了解郭文景先生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民族性,以及作品所表达的民族融合,传达中华各民族儿女企盼祖国统一的共同心愿。
2、通过视唱《黄河船夫曲》和《嘎达梅林》两声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复调音乐。
3、通过关注《黄河船夫曲》和《嘎达梅林》的乐器变化,感受作曲家在编配乐器时的创作理念。
2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不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更加成熟,在七年级一年的音乐学习的基础上,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都比之前有所进步,在音乐知识掌握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积累。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分析作品中的音乐素材,感受音乐中民族性的体现。
【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序曲《御风万里》第二个乐段中作曲家配器的变化以及配器变化的创作理念。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1、出示两张香港回归的图片。
师:说一说这两张图片代表了什么。
学生:香港回归。
师小结:回答正确。
在1997年7月1日,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从英国手中收回香港,并在当晚的香港红磡体育馆举行了盛大的“回归夜庆典”。
【设问】在庆典的开场,有一首名为《御风万里》的交响序曲,同学们觉得这首管弦乐作品的情绪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讨论得出:激动人心的,振奋的,热情洋溢的……。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欣赏:☆御风万里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交响序曲《御风万里》,引导学生了解郭文景先生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民族性,以及作品所表达的民族融合,传达中华各民族儿女企盼祖国统一的共同心愿。
2、通过视唱《黄河船夫曲》和《嘎达梅林》两声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复调音乐。
3、通过关注《黄河船夫曲》和《嘎达梅林》的乐器变化,感受作曲家在编配乐器时的创作理念。
2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不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更加成熟,在七年级一年的音乐学习的基础上,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都比之前有所进步,在音乐知识掌握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积累。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分析作品中的音乐素材,感受音乐中民族性的体现。
【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序曲《御风万里》第二个乐段中作曲家配器的变化以及配器变化的创作理念。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1、出示两张香港回归的图片。
师:说一说这两张图片代表了什么。
学生:香港回归。
师小结:回答正确。
在1997年7月1日,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从英国手中收回香港,并在当晚的香港红磡体育馆举行了盛大的“回归夜庆典”。
【设问】在庆典的开场,有一首名为《御风万里》的交响序曲,同学们觉得这首管弦乐作品的情绪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讨论得出:激动人心的,振奋的,热情洋溢的……。
《共青团员之歌》伽里契作词、谢多伊作曲的《共青团员之歌》创作于卫国战争胜利后的1947年,是话剧《路途的起点》插曲,也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苏联歌曲之一。
教材分析《共青团员之歌》把人们带入艰苦卓绝的苏联卫国战争中,道出了苏联人民憎恨侵略战争、绝不向敌人屈服,保卫家园、热爱和平的心声。
在五六十年代的新中国,这首歌曲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几乎每一位中国新青年必备的歌曲,这首歌也成了当时中国共青团员的象征之一该歌曲被很多人认为是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团歌。
学情分析学生现已掌握初级的乐理知识,欣赏和演唱能力。
本节课是新授课,要求学生在学习新歌曲时,快速掌握新遇到的节奏型和重点加强对歌曲的情绪理解力,在演唱时已达到最佳情感表达。
教学依据:人民教育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歌曲《共青团员之歌》教学内容:学唱《共青团员之歌》教学用具:多媒体教案教学方法:视唱法听音法视听法教学目标: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共青团员之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品质。
过程与方法:了解并习唱以进行曲风格为主,兼有抒情色彩的小调歌曲。
知识与技能:掌握附点节奏。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进行曲的抒情色彩。
教学过程:(一) 情景导入1、展示课件,播放《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
师:从乐曲中能否感受到,生长在和平年代、新时代共青团员的使命呢?生:能。
如:好好学习、勤奋努力、为祖国争光等等师:挺好的。
然而,在战争年代,共青团员的使命与责任又是什么样的呢?请听《共青团员之歌》,这是一首苏联卫国战争结束后的歌曲,歌曲讲述的是:为了祖国的和平,共青团员拿起武器,上战场的场面。
2、听赏《共青团员之歌》,介绍作品引出课题。
一首兼有抒情色彩的歌曲,引起学生对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更加珍惜。
(不同年代赋予我们不同的青春岁月)。
3、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时代人物、鼓励学生学习其爱国精神。
4、师:同学们对这首歌曲了解吗?或是之前听过?生:电视剧《麻辣女兵》的主题曲。
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七子之歌》——第一课时
(2013-08-29 15:15:53)
大海啊故乡教学设计
一课题研究:“感受歌曲情感,培养创新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音版〉16册三单元内容,歌曲《大海啊故乡》旋律舒缓优美动听,感情真挚,短小易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
采用了4/4,3/4变换节拍。
抒发了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
三教学设计思路:
新课标强调“以审美为核心”,我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从音乐语言中挖掘歌曲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审美视角诠释音乐。
教学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面对一个个活泼而智慧的学生个体,力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求新:教学导入求新;挖掘教材求新;学生的创编活动求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创新能力。
四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已初步具有感受和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但是, 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教师应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
因此,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去感受音乐作品,并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感受歌曲的思想情感、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 、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过程与方法:以分析,比较,体验,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欣赏,了解掌握旋律,节拍,节奏等音乐要素对表达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性,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创编环节的练习,培养音乐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教学难点:结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创编活动
教具准备:有关大海的视频资料,音乐光盘,钢琴、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诗人说,大海是一首诗;画家说,大海是一幅画;音乐家说,大海是世界上最美最美的交响乐。
你听是什么声音?
(播放自然声响:海浪声)
学生:是海浪冲击岩石的声音。
(播放多媒体课件:大海潮起潮落海滩风光)
随着优美的音乐作背景,教师有感情的:“漫步在海边,迎面吹来阵阵凉爽的海风,脚下踩着松软的沙地,那是怎样的一种惬意啊,你想到什么?看到什么?”
学生:我仿佛看到湛蓝的大海波涛起伏的样子”“我想到各种各样的海鸟上下翻飞,海边人们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有的在大海的怀抱中尽情地畅游,简直就是一幅人与大自然和谐的画面……”
教师:“的确,大海有时平静得象个可爱的孩子,任你抚摩畅游;但有时却奔腾怒吼,掀起狂澜,让你胆战心惊,不可一视。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首关于大海的歌。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歌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设计思路:这里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导入,借助多媒体展示大海的画面,随着优美的音乐作背景,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创设意境。
并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想像,使得教学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快乐的事情。
)
(二)聆听感悟:
1 初听音乐: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初步感受歌曲
教师: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歌中所展现的大海带给你怎样的印象?
学生1:歌词质朴深情,借助对大海的思念与赞颂,抒发人们对哺育我们成长的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生2:歌中的大海总体上给人以微起波澜的印象,显得较为平和,这是由三拍子的节拍特点以及优美起伏的旋律,舒展的节奏所决定的
2 复听音乐:进一步感受歌曲
教师用钢琴伴奏,学生随琴声哼唱并划拍,体验三拍子节拍特点,加深对歌曲的印象(以听唱法代替视唱歌谱,降低学习难度)
3 学唱歌曲 :随伴奏演唱歌曲
以不同演唱形式(齐唱,领唱)使学生更加熟悉歌曲(整体把握歌曲的风格,节拍特点及歌曲的主题思想)
4 深入体验歌曲
1)旋律线
(教师指导学生一边唱一边划旋律线)
教师:划出的旋律线象什么?
学生:象大海的波浪
2)节奏
教师;这首歌曲节奏有何特点?运用到的典型节奏型是什么?
学生:歌曲节奏较为舒展,xx x.xx xx x-切分节奏的运用较明显,重复多次(集体练习节奏)
教师:这一节奏的运用有什么作用?
学生:xx x.xx xx x-切分节奏的运用生动描绘出大海带给我们的印象:平静中略带波澜,使我们很自然想到大海的潮起潮落
教师:这首歌的旋律线的起伏和节奏特点对与表达歌曲的情感有联系吗?
学生:切分节奏xx x.xx xx x-的运用及旋律线都象是真切展现出大海波涛起伏的样子,二者巧妙融合在一起,完美而统一,简直太绝妙啦。
3 )重复
教师:“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在情
感的发展上每次的重复有何不同?是否有些多余?
小组练习并讨论回答:“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不但没有感到罗嗦,恰恰相反每重复一次感情的发展就更进一步,从亲切倾诉————抒发情怀——情感深华——怀恋之情 ,这样感情的发展线也仿佛象是大海的波澜。
从旋律的起伏到感情的发展,词曲的完美结合使我们更真切感受到大海的宽广汹涌,从而更好地表达出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情
(教师总结并鼓励学生丰富的想像发表独到的见解)
5 艺术处理
学生小组讨论:演唱要轻柔连贯,注意节拍重音,随音乐情绪的发展,表达出高潮乐句情绪的变化
小组练习并展示
师生评价总结
(设计思路:首先使学生对歌曲获得初步的印象,接着在复听及演唱的基础上进入分析歌曲的环节。
教师以必要的引导提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师生间思维的互动形成课堂“动态生成”——对于音乐的较新颖合理的诠释。
潜移默化中指导学生掌握感受鉴赏音乐的方法,善于体验音乐要素的巧妙运用,从而提高音乐感受鉴赏能力及表现力)
三表现创造:
教师:在音乐创作中,音乐要素的完美运用让我们获得丰富的精神体验。
现在就让我们来为这首歌再添上精彩的一笔:
分组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创编活动及创作练习。
经过认真准备,学生分成:1)诗歌组:配乐朗诵2)器乐组:竖笛演奏(领奏,齐奏)3)演唱组:不同演唱形
式(领唱,齐唱,轮唱4)舞蹈组:形体表现5)绘画组:6)创作组:7)编导组。
学生小组活动,以小组展示,师生评价总结
教师:“对于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有何不同感受?”
学生:“诗歌使我们放飞思绪感受到诗与乐的完美结合;歌声让我们感受到人声的魅力,器乐让我们关注旋律的起伏发展;绘画给于我们无限的空间的想像......”
教师:“不同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得到无穷的艺术享受,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以集体的智慧奏响一曲新的乐章。
”
学生表演:引子:学生模仿海鸟的叫声;接着教师钢琴弹奏:用琶音表现海水波纹,潮起潮落;学生配乐朗诵加领唱,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尾声:用琶音快速弹奏,伴以海鸟的叫声及波浪声结束。
其间,由器乐组用竖笛,教师用钢琴穿插伴奏,舞蹈组形体表现,展示书画作品。
(设计思路:通过细致的分组可以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其各尽其能,其中稍有难度的是创作组,由音乐特长生为主,主要负责:为歌曲编创开头和尾声。
编导组由思维活跃,有组织能力的学生组成,主要负责:总体策划将各组节目进行筛选穿插完美结合。
通过各小组的活动,将歌曲进行了二部创作以综合艺术的形式完整展现出来,体现出集体的智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及创新实践能力)
四结束本课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导入求新、运用处理教材求新并注重从音乐语言中挖掘歌曲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创新能力。
实践中取得一定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问题。
需要教学中把握各环节分寸,教师指导到位,尤其编创环节的指导及时间把握。
任一环节把握不当,都会导致教学失败。
而且作为教师首先应时刻树立创新的意识。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一节课是短暂的,但教师的教学生涯是漫长的,只有长期不断地反思积累,总结并发扬教学成功经验,弥补教学中的不足,才能不断超越,创造性地上好每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