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预算管理体制-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关系(陈共第九版)

  • 格式:pptx
  • 大小:572.93 KB
  • 文档页数: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简介
(一)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
1、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 2、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责(即事权)范围,合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 出职责(即财权)范围
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
4、预算调节制度,即转移支付制度 5、整体相对稳定,具体方法可以调整
事权划分
收入划分
转移支付制度
(二)收支划分的基本理论依据:
二、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三、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
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五、加快省以下各级预算体制改革
【复习和思考】
1、何谓国家预算?国家预算有哪些类别? 2、试述国家预算的原则。 3、编制部门预算的意义及其基本内容。 4、何谓政府采购制度?我国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内容。 5、国库集中支付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6、试述“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本内容。 7、试述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 8、政府间收支划分的理论依据有哪些? 9、我国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关税、车辆购置税、国内消费税、
中央税
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等集中
缴纳的收入
海关代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增值税(中央75%,地方25%)
中央地方共享税
所得税、资源税、证券交易印花税 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市房地
地方税
产税、耕地占用税、车船使用税、土地增值税、 契税等
(三)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方式
无条件的均衡拨款:上级政府为均衡各地方政府的公共服
务水平,将本级财政资金不附带任何条件无偿拨付给下级政府
使用
专项拨款:专项拨款是指上级政府为实现特定的宏观政策目
标,以及对委托下级政府代理的一些事务进行补偿而设立的专 项补助资金
无条件的均衡拨款
某地区应得的 转移支付拨款
中央、地方 地方、中央
公共福利事业、跨区域交通 环境保护、工农科研支持、教育
地方
地区性交通、卫生、供水、下水道、垃 圾、警察、消防、公园、娱乐设施
若干国家中央与地方之间税种的划分
税种
关税 公司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增值税 销售税 财产税 对用户收费
美国
联邦 联邦、州 联邦、州、地方 — 州 地方 各级
10、简述分税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11、简述我国分税制有待完善的问题。
思考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预算管理体制是( )
A、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B、结合型预算管理体制 C、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体制
D、中央与地方的分税制体制
2、下面哪一项属于国家预算的原则( A、完整性 B、局部性 ) 3、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包括( A、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 B、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 C、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 D、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 C、灵活性 D、主观性
实质 1、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2、“条条”与“块块”的关系
预 算 管 理 体 制 的 内 容
确定预算管理的主体和级次 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 预算管理权限和责任的划分 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一、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沿革
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及地方财 政各级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 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是国家预 算编制、执行、决算以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依据和
1、社会公共需要或公共物品的层次性
—— 经济标准
支出——受益原则 全国性和地方性 收入——税种本身的层次性
2、集权与分权关系 —— 政治标准
体现为中央与地方间收支划分的比例
3、中央与地方之间收支划分的案例
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框架
责任归属 支出项目
中央
国防、外交、外贸、金融和货币政策、 支农支出、债务利息支出
税收返还计算公式:1994年返还基数
税收返还增长计算公式:
R=C+75%V-S
Rn=Rn-1(1+0.3rn)
若1994年后上划中央的“两税”收入达不到1993年基数,则
相应扣减税收返还数额
纵向的补助金——基数法
(四)原体制的处理
原体制中中央对地方的补助继续按规定补助 原体制地方上解仍按不同体制类型执行
×
该地区的服务 成本差异系数
因素分析方法
第二节 中国分税制改革
一、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二、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分税制的转移支付制度 四、分税制的运行情况及其进一步完善
一、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一)合理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理增
长,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增强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
该地区标准支出
-
该地区标准收入
某地区实际可得 的转移支付拨款
中央实际可用于转移 支付的资金总额
=
各地区应得的转移 支付相加的总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某地区应得的 × 转移支付拨款
无条件的均衡拨款——收入支出标准的计算
标准收入
= =
该地区的 经济税基
× 标准税率
×
差异调整系数
某地区的 标准支出
该地区 × 人口数
全国人均标准 支出水平
加拿大
联邦 联邦、省 联邦、省 联邦 省 地方 各级
德国
联邦 联邦、州 各级 联邦、州 — 州、地方 各级
日本
中央 中央、地方 中央、地方 中央 中央、地方 地方 各级
若干国家转移支付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收支分配格局
国别
转移前中央 收入的比重 89 58 71 49 62 68 90
转移后中央 中央支出的 收入的比重 比重 71 42 51 31 57 44 82 70 49 51 34 53 54 83
法律依据。
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 以及集权和分权的关系问题;
我国的预算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体制(1950—1952)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1953—1978)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1980—1993) 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1994年至今)
第三节 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分税制改革
一、现行分税制的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二、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三、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 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五、加快省以下各级预算体制改革
一、现行分税制的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1.政府间的财政关系趋向规范

2.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原来中央拨给地方的各项专款,该下拨的继续下拨
三、分税制的转移支付制度
1995-2001实行过渡时期转移支付办法
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贫困地区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
2002年起,实行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特殊转移支付办法
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确定与特定用途的补助金
2009年起,保留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拨款
政以及腐败所酿生的高地价高房价。
可是,责任仅仅在于地方政府么?
http://www.qzrb.cn/hyxx/onews.asp?id=1262
第一节 预算管理体制概述
一、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沿革
二、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简介
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
概念
定义:处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及地方财政各级之 间的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 核心: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以及集权和分权 的关系问题
英国(1990) 美国(1990) 澳大利亚(1991) 加拿大(1989) 阿根廷(1989) 印度(1989) 印度尼西亚(1990)
(三)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在各级政府之间通过财政资金的无偿
拨付来调节各预算主体收支水平的制度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功能
— 解决预算主体之间收入能力与支出责任不对称的状况; — 解决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差异过大的问题; — 弥补地区性公共物品辖区间的外部效应; — 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3.“两个比重”逐步上升,中央财力有所加强 4.调动了地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促进了地方收入的快速增长, 保证了全国财政收入的稳定快速增长


分税制有待完善的问题
1、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各级预算主体的支出职责 2、进一步调整和规范收入划分 3、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重点 4、加大对基层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
案例分

“中央做好人,地方掏腰包”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其实是“杯酒释财权”。
背景:1980年的放权让利和1988年的财政大包干体制,使得国
家财力分散,中央政府对于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调控能力不足。
中央通过分税制改革以及后来的企业所得税划分,集中了税收
收入增量的大部分,并通过教育、医疗和住房等公共产品的市 场化改革,以及“只提政策不给钱”的公共职能下放,减轻了 中央财政的包袱。
但是地方政府困难了,没有收入就没法“为民办实事”,也就没 有政绩。于是纷纷寻求预算外收入。这就造成了上个世纪末我们 “一税轻、二税重、杂七杂八无底洞”的局面。 近年来,地方政府大搞“卖地财政”。 从2010年3月28日到4月2日,新华社一连6天发表“新华时评”,
矛头直指地方政府,痛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根源所在——土地财
(一)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
中央财政:
⑴ 国家安全、外交、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 ⑵ 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 ⑶ 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
地方财政:
⑴ 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 ⑵ 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
(二)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二)合理调节地区之间的财力分配 (三)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四)既要借鉴国外经验,又要从本国实际出发 (四)必须抓住重点,分步实施
二、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支出责任与收入划分的基本方案 (二)“两税”返还办法及其近一步完善 (三)所得税分享改革 (四)转移支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