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利工程的利弊分析电子版本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7
三峡水利工程的利弊分析正文:一、引言三峡水利工程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水利工程,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本文将对三峡水利工程的利弊进行分析,以期全面了解该工程的影响。
二、背景介绍1、工程概述:三峡水利工程是位于中国长江流域的重要工程,包括三峡大坝、船闸和电站等设施。
2、建设背景:该工程的建设旨在解决长江流域的水电需求和防洪能力不足的问题。
三、利益分析1、经济利益a:水电发电: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能够为中国提供大量清洁能源。
b:交通运输:建设三峡船闸后,长江航道条件改善,促进了水上交通的发展。
2、社会利益a:水资源利用:工程有效调节了长江水位,提供了灌溉和供水的功能,改善了当地农业和居民生活条件。
b:旅游业发展:三峡水利工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弊端分析1、生态环境破坏: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2、生态系统改变:大坝建设改变了长江的水流和洪水冲击,对下游生态系统产生了影响,导致一些植物和动物的生存条件恶化。
3、潜在地质灾害风险:工程建设中,一些地质灾害风险如滑坡和地震也需要得到重点考虑。
五、对策建议1、环境保护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减少工程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2、灾害防范措施:加强地质灾害预测和防范工作,降低潜在地质灾害风险。
六、结论综合分析三峡水利工程的利弊,可以看出该工程在水电供应、交通运输和旅游业发展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破坏和地质灾害风险等问题。
因此,在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应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和灾害防范措施。
附件:1、工程建设规划图2、工程建设进展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水利工程:指为调节、控制、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而进行的工程活动。
2、清洁能源:指来源于可再生能源或低碳能源的能源,不产生或产生较少的污染物。
3、环境保护: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和措施。
三峡工程的利与弊(高中复习必备)【三峡工程的利与弊】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和库区,其中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但总的说来是利大于弊。
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
它可以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们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得防治;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调节局部气候。
此外,与火力发电相比,还可以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危害等;不利影响水库蓄水将淹没土地、耕地;在移民开发和城市迁建过程中,处理不当可能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水库可能诱发地震,并使库岸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增加;库区和库尾的泥沙淤积加重;三峡的自然景观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水库蓄水可能增加蚊虫孳生,对人群健康带来影响;三峡工程八大焦点问题透视焦点一:泥沙淤积埋大坝?泥沙淤积问题是三峡工程最主要的技术问题之一。
面对泥沙问题,三峡水库采用“蓄清排浑”的方法,即在汛期时加大排水量使浑水出库,在枯水季节大量蓄积清水,以此减少泥沙在水库内的淤积。
近年研究表明,三峡水库泥沙入库量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
根据中国工程院2013年《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阶段评估综合报告》,自三峡水库开始蓄水以来(2003年至2012年),入库年均水量变化不大,但入库年均沙量为2.03亿吨,为1990年前均值的42%。
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三峡水库上游来沙减少趋势仍然持续,2009年至2012年的年均入库悬移质输沙量为1.83亿吨,仅为1990年前均值的38%。
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阶段性评估项目组组长、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院士认为,三峡入库泥沙量减少,一方面是因为上游不断实施水土保护工程,水土流失局面得到很大改善;另一方面,三峡上游新建了一系列水库,对泥沙有一定拦截作用。
他表示:“今后,随着三峡上游新建各大水库的蓄水拦沙和上下游水库的联合调度,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总体会进一步缓解,三峡水库可以在100年内维持200个亿的库容量。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利于弊第一篇: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利于弊长江三峡工程利与弊长江三峡工程由重庆到湖北宜昌市的巨大水利工程,造福了千万人民,是我国最大,最全面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
虽然三峡水利工程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但我们都知道,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不可能十全十美。
三峡工程也是同样。
我们先来看这项工程带来的好处:首先就是发电。
作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水电站,它缓解了我国的电力问题。
它的年发电量超过了900亿千瓦时。
缓和了华中、华东、华南地区电力紧张的问题,也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
再来说说三峡工程防洪的功能。
它能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防止了长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保证了下游数千万亩耕地和数千万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曾经在98年就抵抗了一次特大洪灾。
既然是水利工程,那么肯定也针对航运。
这项工程从根本上改善了从宜昌到重庆间600千米的川江航道落差大,水流急,险滩多,通航能力低的问题。
使得长江两岸的人民交往畅通,使得长江真正成为了黄金水道。
那么接下来就来看弊端:先从小处的说起,当生存环境改变后,长江中甚至长江周边的动植物难免会有不适应。
上游水库的储水,水量变多后,对于到上游产卵的鱼就造成了影响。
大家都知道,白鳍豚是我国濒临灭绝的稀有动物,其活动范围主要是在长江沿岸,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使长江往来的渔船争多。
渔船往来平凡,船与鱼相撞的事故也会争多,甚至还导致一些不法船商非法捕捉白鳍豚,这导致了白鳍豚的严重减少。
其次,长江水流速度等的改变也会对周边的天气甚至是气候都会造成影响。
而且在堤坝的修建中还积聚很多的泥沙在大坝的周围,水的浑浊,还有中下游的泥沙的减少对环境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对长江三峡周围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弥补的破坏。
甚至一些物种也因此灭绝。
三峡工程的建设还造成了众多当地居民移民搬迁的问题,为了建设此工程,差不多113万人口要进行搬迁。
国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甚至用掉了大约400亿人民币,搬迁面临的不仅仅是资金上的问题,更要面临移民的精神问题。
三峡工程的利弊从网上看了三峡工程的资料,明显的分成了两派。
一派极力强调三峡工程是利国利民、千秋万代的工程;而另一派则从各个方面指出三峡工程的问题,让人怀疑国家投资20000多亿兴建的全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难道是个天大的错误?在此,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将这些资料做一些整理和对比,提高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认知。
三峡工程的益处,最主要是在防洪、发电和航运这三个方面。
(一)防洪三峡工程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防洪,解决下游洪水灾害问题。
三峡大坝建成后,将形成巨大的水库,滞蓄洪水,使下游荆江大堤的防洪能力,由防御十年一遇的洪水,提高到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防洪库容在73—220亿立方米之间。
三峡工程修建以后,巨大的调节库容,可以非常有效提高下游的防洪标准,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延缓河流淤积,第一位是防洪,防洪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非常必要的措施。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工农业精华地区。
但地面普遍低于洪水6-17米,全靠总长33,000多公里的堤防保护。
而长江处古洪灾频繁到约10年一次,洪水威力强劲。
三峡建坝后,能控制百年一遇洪水,确保中下游安全。
遇千年一遇洪水,配合分洪区分洪,可避免发生毁坝的危害。
历史将证明:长江三峡工程,是直接确保中下游防洪体系内近2300万亩耕地和1500万人民生命财产及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安全的守护神。
中国的历史就是治河的历史,洪水不治无法使国得到安定。
也就是说没有三峡工程,三峡工程在论证的时候,其它方面都还是可以替代的,唯独防洪不可替代的,三峡工程不修建的话,在洪水控制方面我们没有有效的手段,江汉地区人与自然无法做到和谐相处。
(二)发电三峡建坝后,滔滔江水为三峡水电站做功,发电,并为三峡至葛洲坝区间的航运梯级进行反调节,再为葛洲坝水电站做功发电,以至三峡和葛洲坝年均总发电量将达1050亿度。
若每度电价0.1 元,则年度创现值105亿元;若每度电创产值5元则每年可为国家增创产值5250亿元;若人均年创产值1万元,则可安置525万人就业。
三峡大坝的利与弊(范文模版)第一篇:三峡大坝的利与弊(范文模版)三峡大坝的利弊三峡大坝的利弊三峡大坝的修建,引发了上至政府高官下至普通百姓,甚至国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三峡的利弊有各种各样的评价,但教材还比较保守,笼统的说利大于弊,近期我关注了很多这方面的评价,我认为有必要告诉学生真相,让他们了解真实的三峡。
三峡大坝于1994年正式动工,坝体高达185米,它的益处最主要集中在防洪、发电和航运等方面。
三峡工程可以防洪,非常有效控制洪水。
中国是非常典型的东南季风气候,降雨分布非常不均匀,长江从宜宾到武汉也是地上河,过去两千年的统计不到十年发一次洪灾,98年洪灾大家还是记忆犹新。
三峡工程修建以后,可以非常有效提高下游的防洪标准,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延缓河流淤积。
长江三峡工程,是直接确保中下游防洪体系内近2300万亩耕地和1500万人民生命财产及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安全的守护神。
三峡建坝后,和葛洲坝的年均总发电量将达1050亿度。
若每度电价0.1 元,则年度创现值105亿元;若每度电创产值5元则每年可为国家增创产值5250亿元;若人均年创产值1万元,则可安置525万人就业。
三峡水电站地处我国腹地,至全国各大负荷中心的输电距离均约在1000公里内,是未来全国各大电网联网中心。
电网联网后,既可与全国的火、水、核电互补,又能大大提高电网运行质量和效益。
因此,三峡水电站,将是我国未来的电力调度中心。
三峡工程还有效改善了某些河段的航运情况。
660公里的宜宾-重庆江段落差很大。
有滩险一百多处,单航段几十处,重载货轮需牵引段也有好几十处,年单向航运能力不足1000万吨。
而三峡建坝后,将淹没所有滩险、单航段和牵引段,航道扩宽很多,万吨级船队将通江达海,航运成本可以大大降低,年单向航运能力将超5000万吨。
那么,横贯中华东、西大地黄金水道的形成,对发展和繁荣长江两岸至沿海地区经济,是非常有利的。
另外,三峡工程还对环境、南水北调、养殖等多方面具有很大的益处。
三峡水利工程的利与弊(陈雯雯人文与传媒学院325211)摘要:三峡水利工程的从设想到建成始终争议不断,一方面它带来了发电、航运、防洪等方面的巨大效益,另外也存在着引发构造地震、水库库区生态环境恶化的的自然隐患和安置移民、文物破环的认为隐患。
对于三峡我们要借鉴他国经验趋利避害。
关键词: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三峡工程之利三峡工程之弊1.序言本文旨在通过对三峡水电站的研究分析三峡水电站的影响。
三峡水电站作为中国长江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的水坝。
在为中国提供大量清洁电力资源的同时,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
2.研究方法资料文献法、案例分析法3.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3.1建设背景在长江三峡建造大坝的设想最早可追溯至中华民国的开创者孙中山先生,他在《建国方略》(1919年发表)一书中《实业计划》认为长江“自宜昌以上,入峡行”的这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利”(第二计划第四部庚)。
按此设想,1940年代中期,国民政府与美国垦务局签约,准备利用美国资金建设水电站,并邀请该局总工程师、世界知名水利专家萨凡奇来华考察。
萨凡奇在三度实地考察三峡地区后,写出了《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认为三峡工程可行,并安排开展前期工作,但后因中国内战,此事无果而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长江上游频发洪水,屡屡威胁武汉等长江中游城市的安全,因此三峡工程被重提。
毛泽东1953年初视察三峡时曾说:“三峡水利枢纽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但最后下决心确定修建及何时开始修建,要待各个重要方面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之后,才能作出决定。
”又作“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水调歌头·游泳》)的词句表示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并指定由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督办。
在周恩来的主持下,开始了三峡工程的勘探、设计、论证工作,并邀请了苏联的水利专家参与。
浅析三峡水利工程的利与弊机电工程学院10机械(现代)1班蔡天文 102261014009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同、171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近三分之一的人反对或者弃权的结果,通过了《长江三峡工程决议案》,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2009年全部完工。
位于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
大坝位于宜昌市上游不远处的三斗坪,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水电站大坝高185米,蓄水高175米,水库长600余公里,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是全世界最大的(装机容量)水力发电站。
三峡工程的总体建设方案是“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
工程共分三期进行,总计约需17年,目前已全部完工。
利三峡工程主要有三大效益,即防洪、发电和航运,其中防洪被认为是三峡工程最核心的效益。
1)防洪“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荆江流经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沃野千里,是粮库、棉山、油海、鱼米之乡,是长江流域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属国家重要商品粮棉和水产品基地。
荆江防洪问题,是当前长江中下游防洪中最严重和最突出的问题。
历史上,长江上游河段及其多条支流频繁发生洪水,每次特大洪水时,宜昌以下的长江荆州河段(荆江)都要采取分洪措施,淹没乡村和农田,以保障武汉的安全。
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有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其巨大库容所提供的调蓄能力将能使下游荆江地区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有助于洞庭湖的治理和荆江堤防的全面修补。
2)发电三峡工程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发电。
它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非常靠近华东、华南等电力负荷中心,所发的电力将主要售予华中电网的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华东电网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以及南方电网的广东省。
三峡⼤坝的利与弊(⼤型⽔利⼯程的利与弊)⼀、三峡⽔利⼯程产⽣的巨⼤效益1、防洪效益三峡⼤坝为混凝⼟重⼒坝,坝顶总长3035⽶,坝顶⾼程185⽶,正常蓄⽔位175⽶,总库容393亿⽴⽅⽶,其中防洪库容量221.5亿⽴⽅⽶,可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洪⽔,能够抵御百年⼀遇的特⼤洪⽔。
2、发电效益三峡⼤坝左右岸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轮发电机组,安装2台5万千⽡电源电站,其2250万千⽡的总装机容量为世界第⼀。
据初步估计,三峡⼯程全部建成后的装机容量约占中国⽔电总装机容量的1/6,多年平均发电量约占中国⽔电发电总量的1/4。
随着三峡输电线路的投运,初步形成了以三峡为中⼼、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联⽹格局,可以实现⽔⽕互补、跨区域电⼒交换,提⾼了电⽹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航运效益三峡⽔库蓄⽔⾄175m以后,⽔库回⽔可以到达重庆,使⼤坝上游600km以上河段的通航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使运输效率提⾼,运输成本下降,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
⼆、与此同时三峡⼯程也产⽣了⼀些不利影响1、移民问题三峡⼯程全部竣⼯后,库⽔淹没区将涉及湖北和重庆的20个区市县,最终动迁移民113万。
如此⼤规模的⽔利⼯程移民,在世界上尚属罕见。
三峡⼯程建成后,移民的安置问题、⽣活、教育、就业问题、社会稳定问题等将是政府必须⼤⼒解决的问题。
2、⽣态环境问题三峡⽔库建成后,库区的⽔⽂情势将发⽣明显的改变。
库区⽔位上升,⽔流流速减缓,⽔体交换速度减慢。
这些都会导致库区富营养化进程加快,库区⽔质下降,进⽽对下游的⽣产⽣活带来不利的影响。
3、地质灾害问题三峡⽔库作为⼤型⽔库,必然会增加库区地震的频率。
根据相关计算,发震概率⼤于⼗分之⼀。
地震的频发⽆疑会对库区周边县城⼈们的⽣产⽣活带来不利影响。
4、对风景名胜和⽂物古迹的影响三峡库区蓄⽔达175⽶后,⼤量的⽂物古迹都将将被淹没到⽔下。
虽然国家进⾏了三峡⼯程库区⽂物抢救性保护和发掘⼯作,⼀批珍贵的有代表性的⽂物被保存下来,但是不可能保证保住所有的遗迹,仍有很⼤⼀部分⽂物⾄此没⼊了淹没线以下,⽽且将很难再被发掘出来。
浅析三峡水利工程的利与弊机电工程学院10机械(现代)1班蔡天文102261014009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同、171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近三分之一的人反对或者弃权的结果,通过了《长江三峡工程决议案》,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2009年全部完工。
位于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
大坝位于宜昌市上游不远处的三斗坪,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水电站大坝高185米,蓄水高175米,水库长600余公里,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是全世界最大的(装机容量)水力发电站。
三峡工程的总体建设方案是“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
工程共分三期进行,总计约需17年,目前已全部完工。
利三峡工程主要有三大效益,即防洪、发电和航运,其中防洪被认为是三峡工程最核心的效益。
1)防洪“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荆江流经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沃野千里,是粮库、棉山、油海、鱼米之乡,是长江流域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属国家重要商品粮棉和水产品基地。
荆江防洪问题,是当前长江中下游防洪中最严重和最突出的问题。
历史上,长江上游河段及其多条支流频繁发生洪水,每次特大洪水时,宜昌以下的长江荆州河段(荆江)都要采取分洪措施,淹没乡村和农田,以保障武汉的安全。
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有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其巨大库容所提供的调蓄能力将能使下游荆江地区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有助于洞庭湖的治理和荆江堤防的全面修补。
2)发电三峡工程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发电。
它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非常靠近华东、华南等电力负荷中心,所发的电力将主要售予华中电网的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华东电网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以及南方电网的广东省。
长江三峡的利与弊
三峡水电站大坝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
我们先看看作为三峡工程对人类的主要贡献。
1.1防洪目前,三峡大坝共拦蓄了70多亿立方米的水量,可以说三峡在防洪方面还是很不错的。
1.2发电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电站共有单机70万千瓦的机组26台,总装机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847亿千瓦时,相当于6个半葛洲坝电站和10个亚太湾核电站,每年为全国人均提供70千瓦时电。
1.3航运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对上可以渠化三斗坪至重庆河段,对下可以增加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
曾几何时,我们一面警醒,一面又善于忘记;一面拼命叫喊保护生态环境,一面又悄悄进行新的破坏。
那么,就让我们看看,在三峡工程如此巨大的利的背后到底有怎样的弊。
2.1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三峡水库落成后,长江中上游激流变成缓流,使适应激流性鱼类失去生存环境。
而修建鱼道成本大,难度高,加之认识不统一,目前我国所修大坝都没有考虑鱼道。
媒体曾报道过许多洄游鱼类撞死在坝堤上的惨剧。
2.2文化遗产方面三峡库区蓄水后,长江沿岸的千年古镇人文遗失,如涪陵白鹤梁、忠县石宝寨、丁房双阙——无名阙、云阳张飞庙、丰都鬼城、奉节白帝,那些古调古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赖以发展的土壤。
综述利与弊,或者说这些弊端造成的直接间接损失,是一个怎样的数据和概念,目前也难以预料。
三峡工程是功在当代,但利不在千秋。
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
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
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
大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高185米,水电站左岸设14台,左岸12台,共表机26台,前排容量为70万千瓦的小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20千瓦时,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
通航建筑物位于左岸,永久通航建筑物为双线五包连续级船闸及早线一级垂直升船机。
由于三峡工程涉及面广,规模浩大,又有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因而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
在全国上下一片支持声中,也有表示反对的;有的则对大坝的安全问题、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等还有种种疑虑。
对于这一关系到国家民族和子孙后代的重大工程建设,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这对三峡工程研究的深入和优化,无疑是有益的。
—、效益:三峡工程是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的特大工程, 三峡水利枢纽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1 防洪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
三峡水利枢纽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工程。
其地理位置优越,可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洪水。
经三峡水库调蓄,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约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遇千年一遇或类似于1870年曾发生过的特大洪水,可配合荆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运用,防止荆江河段两岸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害,减轻中下游洪灾损失和对武汉市的洪水威胁,并可为洞庭湖区的治理创造条件。
2 发电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
它将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的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提供可靠、廉价、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对经济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
3 航运三峡水库将显著改善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长江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彻底解决了长江“中游水浅,上游滩险”的问题。
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可由现在的约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
三峡工程方案的利弊首先,我们来看看三峡工程的利:1. 消灭了长江上游洪涝灾害: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其上游地区山脉多、降雨多,洪灾频繁,长江流域的洪灾一直是一大灾害。
三峡工程的修建,使得洪峰能被有效控制,减少了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这对于减少洪涝灾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发挥了水能资源: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拥有巨大的发电能力,发挥了水能资源的巨大潜力,提高了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3. 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三峡工程的建设,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交通发展和产业布局提供了便利条件,对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 缓解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紧张:三峡工程拦截了长江河道上游的洪水,使得下游水域有更多的水能够供应,减少了流域水资源的紧张状况,为流域的经济建设和生态平衡带来了一定的好处。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三峡工程的弊: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三峡工程的蓄水对下游的湿地生态系统、鱼类繁衍和鸟类迁徙产生了明显的不良影响,一些鱼类的数量锐减,湿地的面积也缩小了,对于长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 地质灾害的风险:三峡地区地貌多为峡谷,地质条件复杂,蓄水后地壳应力加剧,地震活动频繁,容易出现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这对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3. 河床下降引发的问题: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下游河床的淤积问题十分突出,河床下降,导致了下游江苏、安徽等地区的洪水风险加大,同时也造成了航运困难。
4. 农田、文物的淹没和移民问题:三峡工程开展后,移民问题成为了长期困扰该项目的问题,同时移民后未能得到很好的安置,在经济和社会方面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总体来看,三峡工程作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至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工程的运行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改进措施,确保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三峡工程能够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论长江三峡工程利弊长江三峡水力枢纽工程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
其水利工程的防洪效益与泄洪能力居世界首位,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但是她的建设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引起一系列问题,也将给周围的居民生活环境带来考验。
长江三峡工程的利在于:有利于重庆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
她主要能防洪。
历史上,长江上游洪水频繁,每逢特大洪水,宜昌以下的长江荆州河段,都要进行分洪,但总会淹没乡村和农田。
而三峡大坝具有强大滞蓄洪水能力,防洪库容近200亿立方米。
能控制百年一遇洪水,可防止长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直接确保中下游防洪体系内数千万亩耕地和数千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能够支持中国偌大人口的生活用电和工业用电问题。
其发电量约占全国年发电总量的3%,占全国水力发电的20%。
为国家带来部分财政收入,也解决了华中、华东、华南等地区电力供应。
但在看到其利的一面时也要看到其弊。
其弊在于:淹没了库区周边地区的文物古迹。
由于三峡工程淹没范围广淹没地面地下文物、遗址众多,虽有所保护规划但也有一部分文物没入了淹没线以下并且出土几率少之又少。
还破坏了沿岸的生态,对于大多的周边的动植物的生存有影响。
如白鳍豚,我国特有的濒危哺乳动物,三峡工程其上千万吨的通航能力是增加了白鳍豚被螺旋桨击毙的事件。
同白鳍豚同样珍惜的中华鲟也成了受害者,三峡工程每年蓄水时,会让下游天然水量有所减少,这有可能干扰中华鲟的栖息与产卵。
除水生生物外陆生生物如川明参,因在淹没区内或者建造其他设施而遭破坏……长江三峡工程是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体。
她的出现改变了很多东西,是顺应社会的发展,也丢了很多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做一定的补救工作。
如果人们做好补救工作的话,我觉得长江三峡工程是利大于弊的。
三峡水利工程的利与弊因为移民和大搬迁,三峡酷区的植物遭遇了灭顶之灾,至于菩陵榨菜今后还叫不叫榨菜,没有谁知道,而因为水土流失,流动的河成了死水,库区内的环保怎样来杜绝白色污染?洪水季节到底向哪个区泻洪??有一种论点说:三峡工程将有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因为不是火力发电,所以不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
想获得巨大的收益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大坝造成的破坏也是相当严重的:100多万人必须迁移,肥沃的河岸土地将被淹没;珍稀濒危与中可能面临灭绝的威胁;某些重要的历史名胜古迹将被淹没,其中的部分古迹甚至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
其他的影响还包括:对于数千公里河流水文特性无法逆转的改变,对渔业、养殖业的破坏,带来复杂的下游洪泛区的改变,以及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某种洪灾的可能等等。
下面我欢迎各位继续探讨。
在对三峡工程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时,中国科学院指出:工程最具破坏的方面是大规模的移民和大片土地被淹没。
移民安置向来是中国修建大坝过程中较为头痛的问题,特别是三门峡、新安江和丹江口水库,每次移民的人数都超过30万。
然而,三峡工程造成的移民规模之大是史无前例的。
大坝工程将淹没19个县的部分地区,其中包括有着1000多年历史文化的涪陵和万县的部分地区以及重庆的部分地区。
移民人口总数超过100万并可能将近190万。
在这次移民的人口中,城镇居民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致使三峡工程的移民工作比以往的难度更大,费用更高。
又因缺少合适的地点安顿如此多的移民人口,移民工作变得更加艰难。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适宜的土地已被开垦和占用,大部分的人口将会被安置到近年来人口业已过剩的水库上游贫瘠的高地上。
安置100多万人的生产生活,无疑是等于重建一个社会,必将打乱原有的经济结构,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会在相当长的时期造成生产力水平下降,致使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再者,由于历史和交通的原因,境内工业集中布局于长江沿岸的城市和集镇。
所以三峡工程淹没的工厂多,损失也大。
三峡水利工程利弊分析任何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全部有利弊两个方面,当然长江三峡工程也不例外。
分析长江三峡工程利和弊有利于我们对一项水利工程正确定识。
一、三峡工程背景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经过《相关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决定将兴建三峡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计划,由国务院依据国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和国家财力、物力可能,选择合适时机组织实施。
三峡工程采取“一次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建设方法,水库淹没包含湖北省、重庆市20个区县、270多个乡镇、1500多家企业,和3400多万平方米房屋。
从开始实施移民工程1993年到,每十二个月平均移民近10万人左右,累计有110多万移民离别故土。
三峡工程采取“一次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建设方案,于1993年进入施工阶段,1994年开始正式开工,1997年大江截流成功,开始通航发电,计划至全部完工,总工期为17年。
坝址在湖北宜昌境内西陵峡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千米,是一座含有防洪、发电、航运,和养殖和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下面就防洪、发电、航运来分析三峡工程有利多个方面。
二、三峡工程主动作用(一)防洪长江中下游一向是中国洪水灾难最严重地域之一。
据历史记载。
从汉代至清末间,长江曾发生大洪灾214次。
进入20世纪,1931年和1935年两次大洪水,分别淹地340万和150万公顷,死亡人口14.5万和14.2万。
新中国成立以来,1954年特大洪水,虽采取分洪方法,仍死亡3万多人,淹没良田300多万公顷,京广铁路有100天不能正常通车;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特大洪水,干流连续出现8次洪峰,连续两个多月。
百万军民奋力抗洪,即使保持住了长江大堤,但造成经济损失高达1600亿元。
长江洪水关键自然原因有一下几点:长江流经大部分是湿润地域,流域面积广、直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洪水均由暴雨形成;流域内普降暴雨,南北直流同时来水,尤其是上游川江洪水也随之袭来;长江几处河道弯曲,不利于排洪。
三峡水利工程的利弊
分析
三峡水利工程的利弊分析
任何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的建设都有利弊的两个方面,当然长江三峡工程也不例外。
分析长江三峡工程的的利与弊有利于我们对一项水利工程的正确认识。
一、三峡工程的背景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决定将兴建三峡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由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实施。
三峡工程采取“一次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式,水库淹没涉及湖北省、重庆市的20个区县、270多个乡镇、1500多家企业,以及3400多万平方米的房屋。
从开始实施移民工程的1993年到2005年,每年平均移民近10万人左右,累计有110多万移民告别故土。
三峡工程采取“一次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案,于1993年进入施工阶段,1994年开始正式开工,1997年大江截流成功,2003年开始通航发电,计划至2009年全部竣工,总工期为17年。
坝址位于湖北宜昌境内的西陵峡三斗坪,距下游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千米,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以及养殖和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下面就防洪、发电、航运来分析三峡工程的有利的几个方面。
二、三峡工程的积极作用
(一)防洪
长江中下游历来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据历史记载。
从汉代至清末的2000年间,长江曾发生大洪灾214次。
进入20世纪,1931年和1935年的两次大洪水,分别淹地340万和150万公顷,死亡人口
14.5万和14.2万。
新中国成立以来,1954年的特大洪水,虽采取分洪措
施,仍死亡3万多人,淹没良田300多万公顷,京广铁路有100天不能正常通车;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特大洪水,干流连续出现8次洪峰,持续两个多月。
百万军民奋力抗洪,虽然保持住了长江大堤,但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600亿元。
长江洪水的主要自然原因有一下几点:长江流经的大部分是湿润地区,流域面积广、直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洪水均由暴雨形成;流域内普降暴雨,南北直流同时来水,尤其是上游川江洪水也随之袭来;长江的几处河道弯曲,不利于排洪。
其次,认为原因加剧了长江中下游的洪水灾害:过渡砍伐、陡坡开荒,地表覆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一方面使得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
流、削峰补枯的能力降低;另一方面大量泥沙如将,淤积抬高河床,使
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再加上围湖造田、你少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
蓄洪峰的能力削弱,从而形成“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的局面。
长江三峡位于长江上游干流重庆奉节白帝城至湖北一场南津关,处于上游山区转入中下游平原的转换位置上,控制着长江上游全部来水和
来沙。
在此兴建的三峡水库具有393亿立方米库容,其中用于调节洪
峰、拦蓄洪水的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可以有效控制长江上游暴雨形成的洪水,它占竟将河段洪水来量的95%以上,占武汉以上河段洪水
来量的55%~76%,并且对整个中下游洪水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三峡工程建成后,可以使荆江段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如遇大于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配合分蓄洪水功能及其他防汛措施,
也可以避免荆江河段干堤溃决所发生的毁灭性灾害。
同时,由于上游洪
水得到有效控制,可以大大缓解洪水对武汉市的威胁,减轻洞庭湖淤
积,还可以大幅度减少分蓄洪水造成的巨大损失。
因此,三峡工程的防
洪作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特别巨大,这是其他
防洪措施所难以替代的。
防洪的需要,成为建设三峡工程的首位目标。
(二)发电
长江三峡段位于我国地势从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的地带,河流落差大,多年平均流量4500亿立方米,约占长江年平均入海水量的一般,相当于8条黄河的水量。
据全国水能资源普查成果统计,长江流域确认
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共计可建电站4469座,总装机容量为1.97亿千瓦,占全国可开发水能资源总量的53.4%。
而长江三峡水电站可装机容量超过2240万千瓦,约占长江干流装机容量的28%、长江三峡水电站建成后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装机总容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约占1996年全国发电站的9%。
它相当于10座大亚湾核电站,
或者7座240万千瓦的大型火电站加上一个年产5000万吨原煤的巨型煤矿及相应的运输铁路。
长江流域特别是华中和华东地区,虽然经济发达,但能源供应不足。
修建三峡水电站对于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
路运输的压力有重要意义。
按目前每千瓦时电量创造工农业产值6元计
算,三峡电站每年可为增加5000多亿元的产值提供电力保证。
同时,三峡工程所出的良好区位,使它与华中的输电距离仅在500千米的范围
内,与华东、广东及全国其他主要负荷地区的距离也均在1000千米左右的经济输电范围内。
它将作为未来全国统一大电网的中心主导电站,具
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外,三峡工程以水电替代火电,每年可替代原煤4000万~5000万吨,少排放二氧化碳1亿多吨,二氧化硫200万吨,一氧化碳1万吨,氮氧化合物37万吨及大量废水、废渣,其环境效益也十分显著。
(三)航运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沟通沿海和内地广大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
但目前长江航运还远没有发挥其“黄金水道”应有的作用。
三峡工程的兴建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川江航运条件。
水库建成后,险滩淹没,水流趋缓,航道加深,万吨级船队可以从上海直达重庆,从而使长江航运在未来能真正发挥其“低成本,大通量”的黄金水道作用。
这对促进东西部物资流通,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方针、发展西南地区经济,减轻铁路运输压力等有着深远意义。
除上所述,三峡工程的兴建,还将在中下游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南水北调中线调水(三峡水库提水流往丹江口水库,再引水至华北),以及库区水产养殖等方面,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
三、三峡工程的不利影响
三峡工程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上。
(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
比如可以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枯水期水质;调节局地气候等。
而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水库蓄水将淹没土地、耕地;移民开发和城市迁建过程中,处理不当可能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水库可能诱发地震,并使库岸发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增加;库区和库尾的泥沙淤积加重;三峡的自然景观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水库蓄水可能增加蚊虫孳生,对人群健康带来影响。
(二)对名胜古迹的影响
长江三峡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三峡水库蓄水后,原来特有急流险滩等景观将小时,部分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被淹,有些经典虽然存在,却失去了其从前的魅力。
四、小结
总之,长江三峡工程有利有弊,但总的来看,利大于弊。
但是弊的一方面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建过程中突显出的问题,要尽量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