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关发展史
- 格式:docx
- 大小:22.09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摘要:公关是什么?为什么中国要引进公关关系?公关关系在中国的发展?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将揭开公共关系在中国的神秘面纱,以飨读者。
关键词:公关关系市场经济发展历程一.公关到底是什么公关到底是什么?众说风云,不同的学说不同的著作有着不同的定义,对此,作者结合了主流学说(管理学、传播学、关系学)的介绍下了一个简洁的定义:“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求,并使公众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1]二.我国引进引进公共关系(一)公共关系的重要性(1)公共关系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涉及政治、经济、金融、旅游、文化、传播等领域,服务于各行各业,包括:一般公共关系咨询、调查研究、为企业决策做参谋,协助客户与有关的公众联络及建立业务关系;为客户撰写新闻稿件,为企业搜集和汇编有关新闻报道、市场信息及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情报;为客户设计公共关系广告,协助客户推广产品;为客户制定销售计划,组织大型会议;为客户设计、编制和印刷企业公共关系内部刊物和外部刊物,为客户制作影片、录像及其他试听材料;培训公共关系人员和传播媒介人员;等等。
(2)市场经济渗透着社会的各个角落,政治上的、经济上的、文化上的、科技上的等领域,加上信息全球化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冲击使得国际化的竞争日益激烈。
为此,全球化经营业的企业十分重视树立国际信誉的形象,一些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关公司更是把公关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来抓,通过一系列成功公关案例策划和危机处理,树立了公司高效、公正、专业化和优质服务的全球形象,吸引了公众的眼球、赢得了公众的信任,使得公共关系成为全球焦点。
(二)中国与公共关系的接触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时期,现代公共关系便已经传入台湾和香港并得到较快的发展。
特别是在香港地区,一些跨国公司在其分公司内部设立公共关系机构,聘用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从事公共关系工作,他们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一般具有比较高的水平。
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P.R.,简称“公关”)是由英文“Public Relations”翻译而来的,中文可译为“公共关系”或“公众关系”,不论是其字面意思还是其实际意思基本上都是一致的,都是指组织机构与公众环境之间的沟通与传播关系。
关于公共关系的各种定义有很多,一般指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手段使自己与相关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使双方达到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管理活动。
这个定义反映了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也是一种管理职能。
现代公共关系发展的过程(世界)(一)单向吹嘘式的公共关系(巴纳姆时期)单向吹嘘式的公共关系是“职业公共关系的前奏”,以“报刊宣传活动”为代表。
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随着政治民主化的推进、公众地位的提高,大众传播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报刊宣传活动”就是在这时开始风行起来的。
它是指一些公司或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雇佣专人在报刊上进行宣传的活动。
在19世纪30年代,美国《纽约时报》率先发起了一个“便士报运动”,即以一便士就可以买到一份报纸。
该报以其低廉的价格和关切大众的内容获得全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并使政府部门及各类巨头们竞相争取,成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社会舆论工具。
报纸便宜、内容好,发行量自然大增,许多公司和组织便看重了这一媒体;然而发行量大、成本高,广告费也猛涨,一些大公司和巨头们为了节省这笔昂贵的广告费,便纷纷花钱雇一些记者或宣传员来编造关于自身与组织的新闻甚至“神话”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达到宣传本组织形象的目的,于是便兴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报刊宣传活动”。
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报刊宣传员是费尼斯·泰勒·巴纳姆(PhineasTaylorBarnum)。
巴纳姆是一家马戏团的老板,以制造和杜撰“神话”而闻名于世。
他所处的时代是公共关系的重要演变时期,其影响至今依然存在。
巴纳姆最典型的宣传是制造了这样一个神话:马戏团有一名叫海斯的黑人女奴,在100年前曾经抚养过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
公共关系发展史的四个阶段
传统阶段:公共关系起源于19世纪末,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企业与媒体之间的关系。
该阶段的公共关系活动主要包括新闻稿、广告和公共演讲等传统媒体形式。
机构化阶段:20世纪初,公共关系开始向其他领域扩展,包括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大学等。
随着企业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公共关系也变得更加机构化和专业化。
该阶段的公共关系活动主要包括媒体关系管理、危机公关和企业形象管理等。
社会化阶段:20世纪后半叶,公共关系开始关注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公共关系从单纯的传播者转变为公民参与者,致力于建立社会信任和促进社会变革。
该阶段的公共关系活动主要包括社会责任报告、公民参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数字化阶段:21世纪初,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公共关系开始使用数字媒体和社交媒体来传播信息和管理品牌形象。
公共关系也变得更加量化和数据驱动,通过分析数据来确保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性和ROI。
该阶段的公共关系活动主要包括社交媒体管理、数据分析和在线危机公关等。
- 1 -。
浅谈公共关系发展史和中国公共关系的特色.txt 中国公共关系经历了20年的发展,尽管有起有落,但主流是健康而强劲的,这为公共关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公共关系在新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阶段中国的公共关系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更是同步而生,同步而长.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⑴拿来主义时期(80年代初——1986年)拿来主义时期.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公关部挂牌,公关从业人员出现. 早在60年代的中国台湾与香港,较早地接受了公共关系思想的洗礼.80年代初,中国大陆出现公共关系,主要是在沿海改革开放最早的深圳特区的一些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中率先出现的,这些公司在运作过程中设立了公共关系部,招聘培养了一大批公关从业人员,开始了早期的公共关系业务.接着,中国早期的公关从业人员在这些或洋或中的公关部里开始出现,一个崭新的职业群体开始浮出水面.B,国际著名公关公司抢先登陆中国市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开始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国际公关界摩拳擦掌冲入中国市场,捷足先登的是世界上最早诞生(1927年)也是当今世界第二大公关公司的伟达公关(Hill & Knowlton).1984年率先在我们的首都北京设立了办事处. 1985年8月,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关系公司博雅也向中国投来了深情的目光,与中国新华社下属的中国新闻发展公司展联手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公共关系公司——诞生于北京的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这些国际著名公关公司带来的新思路,新的国际操作规范都极大地催发了我们本地公关公司的出现和成长.⑵自主发展时期(1986年——1993年)到80年代中期的中国,公共关系作为拿来的事业经过本土的消化吸收已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和逐渐被社会接受与认知的氛围,进而有效地促进了公共关系事业的职业化,公共关系研究的学科化.从中我们可梳理出几个为世人所关注的板块.A,行业协会辈出,职业网络出现.1986年1月,中国大陆第一个公共关系民间团体——广东地区公共关系俱乐部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公共关系的机构.1987年6月22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标志着公共关系在中国得到了正式确认和接受,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1991年4月26日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在北京成立.前任美国大使柴泽民任会长.当时全国已有100多家公关协会或学会,全国共有全国性的协会二家,省级公关协会28家,地市级70家.这些学会在80年代中期积极发展会员,进行公共关系基本知识的培训与传播,对于推进公共关系事业的普及,促进公共关系职业的规范化,完善公共关系学科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B,公关出版物丰硕,学术成果推广快.中国公关事业的发展与80年代中期趋向热火的公关学术成果的翻译,出版,推介有直接关系,同时也与公共关系报的陆续推出有关.我国大陆第一部公共关系学专著《公共关系学概论》(塑造形象的艺术)于1986出版,1994年我国最大的一本公关巨著,550万字的《中国公共关系大辞典》问世,最早问世的一张公共关系专业报纸是由浙江省公共关系协会主办的《公共关系报》。
公关关系在中国的发展现代公共关系思想和公共关系实践进人中国,应以20世纪60年代公共关系登陆香港、台湾地区为发端,而中国大陆则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引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后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在中国大陆掀起了一股学习公共关系、研究公共关系和从事公共关系的热潮。
当然,公关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干扰和制约,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历许多挫折但总体看来,公共关系在不断发展,影响在不断扩大,而且前景也被众多业内人士看好。
综观20年中国大陆公关发展史,我们发现,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新的经营管理和技术传入中国后,呈现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由服务行业向工业企业、由外资企业向国有企业、由企业组织向政府组织逐步发展的格局,而且发展过程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当代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
—、积极引进、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在引进资金、技术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理论和职业,开始引起了中国人的广泛关注。
在深圳、广州等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一些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开始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模式,设立了公共关系部。
1980年,中港合资的深圳蛇口华森建筑设计顾问公司率先成立我国第一个公共关系性质的专业公司。
1982年,深圳竹园宾馆成立公共关系部,开展以招徕顾客为目标的、扩大影响的服务性公共关系活动。
1983年,中外合资的北京长城饭店成立公共关系部,并因成功策划接待美国总统里根访华而名扬海内外。
1984年,广州中国大酒店设立公共关系部。
后来,广东电视台以宾馆、酒楼的公共关系活动为题材,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反映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的电视连续剧《公关小姐》。
1984年9月,我国国有企业的第一家公共关系部——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公共关系部正式成立。
至此,中国人用照搬照抄的模式初步完成了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导入。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进人了一个全面引进的高潮时期,专业性公共关系公司、公共关系协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起来,同时,公共关系教育培训以及公关理论研究也发展迅速。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本章的学习,领会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职业和学科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发展的历史轨迹,把握公共关系发生与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2.了解公共关系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公共关系在中国的未来走势。
3.了解国内外公共关系的现状,剖析公共关系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认识公共关系的社会历史必然性,更好瞻望公共关系的未来发展。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起源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美国。
但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
作为人类一种朴素的思想意识观念,作为人类一种不自觉的社会活动却早已问世了。
一、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1.考古学家发现,远在公元前1800年伊拉克原一种农业公告,很有点像现代社会某些农业组织公共关系部的宣传资料。
2.在古希腊,社会对于沟通技术非常重视.有些深谙沟通学问的第一流演说家常常被推为首领。
古罗马独裁者儒略·凯撒的纪实著作(高卢战记)被公共关系同业工会主席李利·比诺称为“第一流的公共关系著作”。
希腊人认为,较强的修辞能力是参与政治过程的基本条件之一,因为政治家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是靠修辞来架筑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经典著作《修辞学》被西方公共关系学界认为是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
3.在我国古代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和军事活动中,亦有许多类似于公共关系活动的成功范例。
1)古代的游说活动2)古代帝王对民意的重视3)古代商业经济领域的诚信原则“和”4)古代军事领域“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仅仅是“类似”而已,公共关系其源头并不在古代,而在近代的美国。
美国19世纪中叶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可以说是公共关系的发端时期,其代表人物是巴纳姆(Phines T.Barnum)。
二、巴纳姆时期------现代公共关系的发端19世纪中叶在美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被认为是现代公共关系业的“前身”。
本杰明纽约太阳报便士报“报刊宣传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了自身的目的和利益,雇佣报刊宣传员在报刊上进行宣传活动,以制造舆论,扩大影响。
公关发展史简述一.前公共关系时期在这一时期,公关主要用于战争。
其中以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为前公共关系的典型代表。
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慌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
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
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
过了几天,刘备又来到诸葛亮的家。
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
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
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
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第三次去隆中,诸葛亮正好在睡觉。
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
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刘备听了,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
殊不知诸葛亮之所以让刘备求之若渴,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能,更重要的是他很好的运用了公共关系学中的知识。
二.现代公关1.萌芽阶段美国是现代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也是最早利用公共关系的国家。
19世界30年代开始,在美国历史上出现了风行一时的大规模的报刊宣传代理活动。
费尼斯·巴纳姆是当时的一个马戏团老板,以编制谎言而闻名于世。
他的信条是:"凡宣传皆是好事"。
他的宣传全然不顾公众利益,以欺骗为手段,以谋取个人利益为目的,故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之为"公众受愚弄时期"。
但这一时期的公共关系活动已带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较为明确目的性,为公共关系在其后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基础。
2.职业化阶段1903年艾维·李与帕克合作在纽约创办了"宣传顾问事务所",成为公共关系历史上第一位向顾客提供公共关系咨询服务而收取报酬的职业公共关系人员,首创了公共关系这一专门职业。
他曾先后被多家巨型公司聘请处理劳动纠纷和社会磨擦,以自己卓有成效的公共关系实践活动奠定了其在公共关系历史上的地位作用,被后人誉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中国公关关系史胡百精书评《中国公关关系史》是胡百精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该书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公关关系的演变历史,并深入分析了中国特色的公关文化和实践。
本书内容丰富,论述清晰,对于理解和应用公关关系的原则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对中国公关关系的历史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
书中从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和官方宣传开始,逐渐展现了中国公关关系的演进过程。
其中,胡百精先生详细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观,以及社会等级制度对公关关系的影响。
同时,他还对近代中国公关关系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剖析,从传统的宣传和形象塑造,到现代的舆情管理和社交媒体运营,涵盖了中国公关关系的方方面面。
本书着重讨论了中国公关关系的特色和独特之处。
胡百精先生指出,中国公关关系在实践中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因素的融入,与西方公关模式相比,更加注重人情味和情感共鸣。
这种特色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密切相关,也为中国公关关系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优势。
本书通过具体案例和理论分析,生动展示了这种特色的表现形式和应用方法,为读者提供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本书还对中国公关关系的实践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胡百精先生从传统的宣传和形象管理,到现代的危机公关和品牌传播,系统地介绍了公关关系的核心原则和实践技巧。
他强调了公关关系中的诚信和信任,以及公关活动的策划和执行。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他向读者传授了很多实用的经验和方法,帮助读者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公关关系的原则。
总的来说,胡百精先生的《中国公关关系史》是一本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著作。
通过对中国公关关系的历史、特色和实践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该书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和应用公关关系的方法和思路。
无论是对于公关专业人士还是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本书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并深入研究这本书,从中受益并为中国公关关系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史20131324243 新闻二班张榕麟"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简称PR)一词最早出现于1807年美国的《韦氏新九版大学辞典》.所谓公共关系,指的是社会组织与共同构成其生存环境,影响其生存与发展的那部分公众的一种社会关系,具体来说就是社会组织为了生存发展,通过传播沟通,塑造形象,平衡利益,协调关系,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以帮助组织建立并维系与公众间的双向沟通,了解,接纳及合作为目的,参与处理组织面临的各种问题与纠纷;帮助组织了解公众舆论并做出反映,促进公众了解组织和事实真相;帮助组织随时掌握并有效利用变化的形势,预测发展趋势,使之成为组织的预警系统.公共关系以使用有效,合适的传播技能和研究方法来为组织和公众利益服务.中国公共关系经历了20年的发展,尽管有起有落,但主流是健康而强劲的,这为公共关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公共关系在新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阶段中国的公共关系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更是同步而生,同步而长.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⑴拿来主义时期(80年代初——1986年)拿来主义时期.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公关部挂牌,公关从业人员出现. 早在60年代的中国台湾与香港,较早地接受了公共关系思想的洗礼.80年代初,中国大陆出现公共关系,主要是在沿海改革开放最早的深圳特区的一些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中率先出现的,这些公司在运作过程中设立了公共关系部,招聘培养了一大批公关从业人员,开始了早期的公共关系业务.接着,中国早期的公关从业人员在这些或洋或中的公关部里开始出现,一个崭新的职业群体开始浮出水面.B,国际著名公关公司抢先登陆中国市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开始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国际公关界摩拳擦掌冲入中国市场,捷足先登的是世界上最早诞生(1927年)也是当今世界第二大公关公司的伟达公关(Hill & Knowlton).1984年率先在我们的首都北京设立了办事处. 1985年8月,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关系公司博雅也向中国投来了深情的目光,与中国新华社下属的中国新闻发展公司展联手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公共关系公司——诞生于北京的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这些国际著名公关公司带来的新思路,新的国际操作规范都极大地催发了我们本地公关公司的出现和成长.⑵自主发展时期(1986年——1993年)到80年代中期的中国,公共关系作为拿来的事业经过本土的消化吸收已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和逐渐被社会接受与认知的氛围,进而有效地促进了公共关系事业的职业化,公共关系研究的学科化.从中我们可梳理出几个为世人所关注的板块.A,行业协会辈出,职业网络出现.1986年1月,中国大陆第一个公共关系民间团体——广东地区公共关系俱乐部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公共关系的机构.1987年6月22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标志着公共关系在中国得到了正式确认和接受,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1991年4月26日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在北京成立.前任美国大使柴泽民任会长.当时全国已有100多家公关协会或学会,全国共有全国性的协会二家,省级公关协会28家,地市级70家.这些学会在80年代中期积极发展会员,进行公共关系基本知识的培训与传播,对于推进公共关系事业的普及,促进公共关系职业的规范化,完善公共关系学科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B,公关出版物丰硕,学术成果推广快.中国公关事业的发展与80年代中期趋向热火的公关学术成果的翻译,出版,推介有直接关系,同时也与公共关系报的陆续推出有关.我国大陆第一部公共关系学专著《公共关系学概论》(塑造形象的艺术)于1986出版,1994年我国最大的一本公关巨著,550万字的《中国公共关系大辞典》问世,最早问世的一张公共关系专业报纸是由浙江省公共关系协会主办的《公共关系报》。
专业性的公共关系传播媒介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公共关系的普及和公关向纵深的发展.C,公关培训活跃,教育层次多样化. 1985年1月深圳市总工会举办的公共关系培训班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家,1985年9月深圳大学首先设立了公共关系专业,开设公共关系的必修与选修课程,从此,公共关系开始步入高等学府的讲坛。
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中山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公共关系本科专业,同时在行政管理专业的硕士点招收公共关系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从而使我国公共关系的学科化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我国公共关系教育事业已开始逐步走向正规化和系统化的高层次学历教育阶段.D,公共关系科学研究和实践运作空前繁荣.80年代中后期,在两大国家级协会的推动下,每年都召开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讨会.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主办的"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始于1993年,推动了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职业化,规范化的健康发展,对促进我国公共关系与国际公共关系的交流,促进中国公共关系早日纳入国际的轨道,加入世界公共关系的大家庭,都将有深远的意义.E,国内外公关市场开始交流,国际公关职业市场正在开辟.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多次邀请世界著名的一些公关专家来华授业解惑,像前国际公关协会主席,英国公关权威萨姆.布莱克教授,美国的公关专家格鲁尼格教授等均应邀来华讲学,为国内公关界认识和了解国际公关市场,为国内企业提供国际公关服务,培养和输送国际公关人才创造了特定的氛围和环境,也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公共关系行业的市场发展的潜力提供了机会.这一时期是中国公共关系理念传进千家万户的时期,这是改革开放的成果。
⑶迈入成熟发展时期(1993年至今)199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步伐全面启动,中国公共关系行业进入了全面的整合时期,公共关系行业开始步入更加职业化和专业化阶段,公共关系行业开始进入成熟发展时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公共关系职能部门渗透到各行各业.公共关系事业经过近十年的冲浪,开始步入稳步发展时期,扩展到各种社会组织和行业,如社会团体科研机构,银行,学校和党政部门,人们越来越重视运用公共关系手段来保障和促进自身的发展,各行各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公共关系的职能部门。
B,职业公关公司开始成熟发展. 80年中期到90年代初,名目繁多的公关公司曾风起云涌, 90年代初中期,优胜劣汰后而生存下来的一些中资公关公司渐渐开始走向专业化,市场化,职业化,在公关市场上逐渐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环球公关公司是很典型的一家.像环球公关公司拥有百名员工的公关公司已属大型公关公司,在全国内数量仍不多.由于许多中资公司规模小,因而机制相对灵活,经营成本也低.同时有优于外资公司的熟悉国情和市场的特点,因而在市场上也富有竞争优势.C,外资公关公司纷纷抢滩中国市场. 1992年93年开始,美国爱德曼,奥美,福莱,罗德,凯旋先驱,英国宣伟等纷纷进入中国,积极导入公关新观念,着力于公关专业宣传,让业内人士了解了像"认知管理","危机和问题管理","财经传播","高科技传播"等一些公关的新观念,同时外资公关公司通过自身的实践,引进了公关的最先进的国际职业操作规范和标准,特别是一些先进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向中国的客户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服务水准,让人们看到了公关更灿烂的未来.尤其是一些著名的公关公司代理一些著名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运作的成功案例,让业内人士和中国客户倍受鼓舞。
这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公关市场的引成,并对中国公关市场的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D,公关教育立体化.公关教育经过十年的风风雨雨,目前基本形成立体多维的学历和非学历交叉并存的局面.从低级到高级,公关教育的具体种类有:①业余培训②函授教育③普通全日制教育④大学全日制本科教育。
最高层次的教育是公共关系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这为我国日后培养高层次公关人才指明了方向。
1997年11月15日成立中国公共关系职业审定委员会,标志着我国的公共关系开始真正走上职业化和行业化的道路,不仅完善了公关职业的成熟发展,并极大的推进了中国公共关系行业纳入国际化运作轨道,同时必将为中国经济真正融入全球一体化经济发挥巨大作用.E,政府公共关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而提高政府公关能力是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在新形式下研究提高政府公关能力的意义和措施十分必要.●中国的"公共关系热"这里的"公共关系热"指的就是公共关系发展较为迅速且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中国公共关系在这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5次主要的"公共关系热".⑴20年前,公共关系旋风曾登陆中国南部城市,掀起了一场"公共关系热"。
⑵20世纪90年代初,一部流行影视剧作《公关小姐》,引发了中国内地的一场公共关系热潮,提升了公共关系的知名度,但也给“公关”带来了至今也没有完全消除的不良影响。
⑶20世纪90年代, "CIS热"再次席卷中国。
1992年,日本的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之父中西原南到中国传播CIS理念,掀起了国内企业的CIS热,世纪之交,许多已建立规模优势的企业,面临产业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品牌升级要求,企业VI修正和重构显得更加从容和理性.⑷2003年,"非典"一个重新洗牌期,引发新一轮公共关系热。
在"非典"时期,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对许多行业来说,"非典"时期是一个重新洗牌期."非典"过后,某些领域的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革.中国的市场竞争到了拼实力的阶段,这个实力主要不是经济实力而更多的是管理的实力.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管理做得扎实,就能轻松化解危机;管理比较薄弱,就被淘汰出局.⑸中国申奥,申博的成功,促进了公共关系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
20多年来,中国的公共关系从无到有,特别是中国申奥,申博的成功,为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带来了又一次春天.一些大中企业也相继设立了公共关系部门,这是提升企业形象,加强品牌管理所不可或缺的.在中国,公共关系是一个朝阳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公共关系是大有发展的.●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的特色概括纵观中国公共关系20年的发展历程,与国际同行比较,中国公共关系突出地呈现出的鲜明特色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中国公共关系已经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些权威的中国公共关系组织均挂靠在中国的相关部门,如统战部或外交部;第二,中国公共关系发展不平衡.公共关系是现代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改革开放为我国公共关系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的不平衡.第三,中国公共关系学科定位不仅在新闻传播层面,更定位在企业管理层面.这种学科定位的趋势反映出中国公共关系在技术和应用层面上更重视应用.追求实效性和应用性是中国公共关系的普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