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说课稿
- 格式:docx
- 大小:120.46 KB
- 文档页数:4
咬文嚼字教案优秀3篇《咬文嚼字》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2.明确字词意义有词典义和联想义的区别。
能力目标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
●教学重点了解文章结构,确定中心论点,评价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学习揣摩本文透辟例析的方法,克服写作中习惯性流弊。
●学习方法1.指导学习,讨论归纳,共同评析;2.制作卡片,整理文章内容,进行专题讨论;3.练习巩固,提高写作。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胶片或多媒体设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掌握文章内容,理出作者观点,结合练习题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一同学习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篇谈文章的文章——《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是个成语,它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是什么意思?明确:指过分地斟酌字词或死抠字眼,讽刺不必要的抠住字眼不放,不领会文章精神,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
好!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正确,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词典中是如何解释的。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
同学们,这三个义项,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褒扬的。
那么,这个成语出自何处呢?元代无名氏写的剧本《杀狗劝夫》的第四折,有这样一句台词:“哎,使不得你咬文嚼字。
”这便是它的出处。
无论是出处,还是词典的解释,这个词都没有褒扬的意思,而朱光潜先生却把它作为文章的标题,大书特书。
他是如何理解这个词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细研课文,看一看“咬文嚼字”的新意义。
二、作者介绍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作者情况。
朱光潜(1897年~1986年)安徽桐城人,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
清代,桐城派出了以方苞、刘大、姚鼐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学家,称为“桐城派”,其文章特点在于简洁,朱光潜早年曾在桐城派古文家私塾中读书,旧学功底很深。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5篇第一篇: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咬文嚼字》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品味课内外诗文有关用字佳话实例,体会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主动研究有关资料,有所积累,有所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严谨的语文学习习惯。
课文重点:提炼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品味妙语佳句课文难点:通过品味妙语佳句,从而体会到朱光潜的观点;在品味语言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方法:整体感知——拓展延伸——迁移应用。
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突出学生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咬文嚼字”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
对这个成语的解释,在《汉语大词典》上列有三个义项:(1)形容过分推敲字句;(2)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3)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现代汉语大词典》中云:“过度地斟酌字句(多用来讽刺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没有一项意思是褒扬的。
而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文学论文《咬文嚼字》,看看在他的笔下,“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意义呢?二、作者简介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
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
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三、分析课文1、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第三段中,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2、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用了哪些实例?明确:(1)郭沫若改字;(2)王若虚改《史记》;(3)韩愈改诗;(4)苏轼与《惠山泉烹小龙图》;(5)关于“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价。
《咬文嚼字》说课稿(正)咬文嚼字说课稿咬文嚼字是指过分追求字句的准确、用词的精细与整洁,而忽略了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咬文嚼字被视为一种文学修养和写作技巧,但在现代社会,这种传统已经受到一定质疑。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咬文嚼字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以及咬文嚼字在现代写作中的应用。
一、咬文嚼字的正面影响1. 语言的精准性:咬文嚼字追求字句准确,用词精准,可以保证文章表达的内容准确传递给读者,使信息传递更加清晰。
2. 文章的美感:咬文嚼字注重语言的整洁美观,能使文章的排版更加规范、有序,呈现出一种审美的感觉,提升文章的艺术价值。
3. 表达的深度:咬文嚼字注重字句的精细刻画,可以使文章的表达更加深入,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引发读者的共鸣。
二、咬文嚼字的负面影响1. 内容空洞:过于追求字句表达的精准,可能导致文章在内容上变得空洞,缺乏思想和观点的独特性,降低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2. 文笔僵化:过分追求语言的整洁美观,可能使文章的风格过于僵硬,缺乏生动和灵活性,影响文章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
3. 阅读难度:咬文嚼字过多可能使文章变得晦涩难懂,增加了读者的阅读难度,限制了文章的传播和接受范围。
三、咬文嚼字在现代写作中的应用1. 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中,咬文嚼字可以确保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升学术论文的质量和价值,促进学术交流的发展。
2. 新闻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咬文嚼字可以保证新闻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避免因语言不准确而导致的误解和曲解,确保新闻信息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3. 文学创作:在文学创作中,咬文嚼字可以使作品更加精致和深入,刻画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构建情节更加紧凑,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四、总结咬文嚼字作为一种写作技巧,在传统文化中有其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咬文嚼字的应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权衡。
在不影响文说通顺、篇章流畅的前提下,适当运用咬文嚼字的方法,可以使文章更加准确、美观和深入,提升文章的质量和价值。
《咬文嚼字》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与作用《咬文嚼字》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第一篇文章,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凭其深厚的人文素养、严谨求实的学者风范和纤细的文字敏感,选用一些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比较分析,得出“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的论断,将在阅读与写作中对文字应有严谨求实的精神令人折服地表达出来。
2.教学目标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学应以三维目标为中心,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概括出文章的基本内容,朗读和识记妙词佳句。
B、揣摩体味文中所举例子,体会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直觉感知——深入探究——情感提升——理性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B、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的谨严精神,养成严谨的学习、人生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1)教学重点: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揣摩体味文中所举例子,体会咬文嚼字的重要(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学习文艺评论的兴趣,利用所学知识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诗文鉴赏二、说教法1、诵读感悟法语文教学贵在多读,《咬文嚼字》是文艺评论中的经典,所以作为老师要认真引导学生诵读。
2、“自主合作探究”法在教学中设计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胆质疑,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1、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具有理解一般散文的能力。
但是,对文化内蕴很深厚的文艺评论的解读,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不过,他们对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也愿意发表个人见解,这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当然还离不开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
《咬文嚼字》教案完美版第一章:咬文嚼字的概念与意义1.1 咬文嚼字的定义1.2 咬文嚼字的重要性1.3 咬文嚼字的应用范围第二章:咬文嚼字的来源与发展2.1 咬文嚼字的起源2.2 咬文嚼字的发展历程2.3 咬文嚼字在现代社会的地位与影响第三章:咬文嚼字的分类与特点3.1 咬文嚼字的分类3.2 咬文嚼字的特点3.3 咬文嚼字与其他修辞手法的区别第四章:咬文嚼字的技巧与训练4.1 咬文嚼字的技巧4.2 咬文嚼字的训练方法4.3 咬文嚼字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第五章:咬文嚼字在实际语言运用中的作用5.1 咬文嚼字在写作中的作用5.2 咬文嚼字在口语表达中的作用5.3 咬文嚼字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第六章:咬文嚼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6.1 咬文嚼字在广告中的应用6.2 咬文嚼字在媒体传播中的应用6.3 咬文嚼字在个人品牌塑造中的应用第七章:咬文嚼字在文学作品中的案例分析7.1 咬文嚼字在诗歌中的运用7.2 咬文嚼字在小说中的运用7.3 咬文嚼字在戏剧中的运用第八章:咬文嚼字与语文教学8.1 咬文嚼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8.2 咬文嚼字在语文作业设计中的应用8.3 咬文嚼字在语文考试评价中的应用第九章:咬文嚼字的跨文化交际价值9.1 咬文嚼字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9.2 咬文嚼字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含义差异9.3 咬文嚼字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对策略第十章:咬文嚼字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咬文嚼字在数字化时代的挑战与机遇10.2 咬文嚼字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变化10.3 咬文嚼字的未来发展前景与建议第十一章:咬文嚼字与语言规范化11.1 咬文嚼字对语言规范化的影响11.2 咬文嚼字在语言规范化中的作用11.3 咬文嚼字在语言规范化中的实践案例第十二章:咬文嚼字与文学创作12.1 咬文嚼字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12.2 咬文嚼字在文学创作中的技巧与方法12.3 咬文嚼字在文学创作中的实际案例分析第十三章:咬文嚼字与修辞手法13.1 咬文嚼字与修辞手法的关联性13.2 咬文嚼字在修辞手法中的运用13.3 咬文嚼字与修辞手法的融合与创新第十四章:咬文嚼字在专业领域的应用14.1 咬文嚼字在法律领域的应用14.2 咬文嚼字在医学领域的应用14.3 咬文嚼字在科技领域的应用第十五章:咬文嚼字的综合素质提升15.1 咬文嚼字对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15.2 咬文嚼字在跨学科学习中的作用15.3 咬文嚼字在终身学习中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咬文嚼字》教案完美版涵盖了咬文嚼字的定义、意义、来源、发展、分类、特点、技巧、训练、应用、跨文化交际价值、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通用12篇)《咬文嚼字》教学设计篇1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 1. 分析评价课文.2. 借鉴汲取其中精华.3. 把握思想感情.4. 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教学重点 1. 把握思想感情.2. 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教学方法点拨法教学过程预习点拨:1. 研读两遍,初步了解文意.2. 筛选重点字词,查阅工具书予以把握.课时目标:熟习课文,把握结构,分析评价课文观点留意筛选重点语句,尝试借鉴汲取其中精华一.导入诵读课文,把握基础学问.出示习题,进行检测.同学完成.1. 了解有关常识: 朱光潜,闻名_________主要著作有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2. 从文中找诞生僻的字词加以解决:正音: 锱铢镞岑牍下乘蕴藉付梓了解词义: 咬文嚼字---- 推敲———蕴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点拨1、解题:咬文嚼字正象说的“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好”。
《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过分的斟酌词句(多用指死抠字眼而不领悟精神实质)。
”《汉语大词典》上列有三个义项(1)形容过分推敲词句;(2)形容掉书或灰卖弄才学;(3)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2、说说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本文除结语之外,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亲密关系。
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
例一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例三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
其次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正面,是善用联想意义,使意蕴丰富,有奇妙的艺术效果;负面,是“套板反应”,一派套语滥调,全无新颖的意味。
出示习题,同学概括分析:1. 口头归纳概括本文主要意思(用一两句话)2、分析结构,归纳要点分析评价1. 从文中找出表明思想观点的语句并摘录下来2. 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和熟悉3. 文章标题与观点的关系是怎样的,结合课文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提示:先看就二者关系的论述,再留意标题的基本义与在文中的意思的不同,然后联系个人的学习及写作状况来谈)分析.借鉴1. 在阐述”炼”字的道理时与郭先生的观点有哪些不同,他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2. 文中”咬文嚼字”的意思包含几点,侧重于那个范畴,它的精髓在什么方面导练1. 研读课文,结合个人平常学习及写作状况,深化理解观点。
高二语文教案《咬文嚼字》(优秀6篇)篇一:高二语文教案《咬文嚼字》篇一教学目的: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通过对文中几个实例的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
教学重点:体会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学会在阅读和写作中“咬文嚼字”。
教学过程:一、导入:“咬文嚼字”《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幻灯片显示)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咬文嚼字》,则提倡我们要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样新的意义呢?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呢?二、作者简介:三、分析课文观点:1、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读第3段)2、作者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明确:看课文例子分析道理:(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增减文字,意味不同(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不同字眼,不同意味(4)《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用联想义,意蕴丰富(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滥词旧语,毫无新意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教师先引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先行进行解说,如:(1)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2)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3)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4)填词:女飞人乔伊娜那令人xx的速度在人类追求极根的理想中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提示: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大家填写的词是什么?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吗?明确:为什么大家想到的是叹为观止之类的词呢?说明“套板反应”在起作用。
小结: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换了文字就同时更换了思想情感。
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咬文嚼字说课稿(必备4篇)咬文嚼字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课文的特点及地位《咬文嚼字》是人教版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第一篇文章,第四单元是一个“文化随笔”单元。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讲述“文字重要性”的一篇文化随笔,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很富有“理趣”。
2.课文的重点与难点本单元教学要求有四个方面:一是“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二是“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三是“品味妙语佳句”,四是“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文重点:提炼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品味妙语佳句。
课文难点:通过品味妙语佳句,从而体会到朱光潜的观点;在品味语言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了解《咬文嚼字》的主要观点。
2.能力目标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法分析1.理论依据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2.三步教学法整体感知——拓展延伸——迁移应用。
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突出学生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3.具体操作⑴立足课本整体感知。
⑵跳出课本拓展延伸。
⑶品评鉴赏培养能力。
⑷举一反三迁移应用。
五、学法分析1.学生现状:高一学生具有理解一般散文的能力。
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路难。
但高一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发表个人观点的人较多。
2.学法指导。
⑴通读全文两遍,理清思路,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理清思路的能力。
⑵在教师引导下,鉴赏诗句,培养思维能力。
⑶在鉴赏诗句,组织语言时,将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培养写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分析1.课文感知提问:为什么要咬文嚼字?咬文嚼字作用何在?2.拓展延伸品评:①忍(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区别“忍”字与“眼”字的区别?②(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删去“借问”与“牧童”两词句子更简洁,是否更好?③前村深雪里,昨夜(?)枝开——括号内可以填什么字?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可否为句子增删文字或调整语序?3.迁移训练课文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人教版高中必修5《咬文嚼字》说课稿《人教版高中必修5《咬文嚼字》说课稿》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一、教学目的1、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中心2、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3、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4、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二、教学重点1、深入体会“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
2、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一、诗歌《泊船瓜洲》导入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首词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曾经换过“过”、“到”“入”“满”等字,最后才确定用“绿”,为什么“绿”字在这里用得好?二、检查预习1、咬文嚼字在成语词典中的本意:明确:过分地斟酌字句。
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
形容过分推敲字句;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2、朱光潜在这里说的“咬文嚼字”和刚才字典上的“咬文嚼字”有何不同?能不能找出本文作者观点?明确:这里“咬文嚼字”指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为文应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达到艺术之美。
不能懒惰,不能粗心,不能受迷惑,不能轻易满足。
作者观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三、内容梳理1、为了说明咬文嚼字的意义和作用,作者在文中举了哪些例子?请同学们归纳总结。
明确: 1、郭沫若改字。
2、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
3、韩愈改诗“推” 与“敲”。
4、直指义和联想义,苏轼与《惠山烹小龙团》。
5、关于联想义的弊端,“柳腰桃面”等套板反应。
2、具体分析文中作者举的前三个例子。
(1)找出“ 你这”和“你是”句式的句子,并思考这两种句式在语气上和思想情感上有什么不同?明确:“你是什么”或是单纯的叙述语,或表假定语气,没有任何感情色彩。
咬文嚼字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能够:
了解咬文嚼字的意义和作用
掌握正确的发音和用词技巧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用词技巧。
三、教学准备
相关的词汇和句子示范
练习和写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简要介绍咬文嚼字的意义和作用,引发学生对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和美感的认识。
2. 正确发音和用词技巧
示范正确的发音和用词技巧,帮助学生掌握咬文嚼字的要领。
3. 练习和写作
组织学生进行发音和用词的练习,引导学生运用咬文嚼字的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五、教学评价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了解了咬文嚼字的意义和作用,掌握了正确的发音和用词技巧,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激发了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同时,学生也通过练习和写作来运用咬文嚼字的技巧,提升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美感。
《咬文嚼字》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咬文嚼字》,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个方面做解说。
一、说教材《咬文嚼字》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本单元是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
该单元的学习目标是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能够调动自己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作比较。
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3、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二、说教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我确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⑴立足课本整体感知⑵跳出课本。
立足课本整体感知使用的是讨论法和点拨法,跳出课本主要使用讨论法和启发法。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参与讨论,才能激发学生的个性见解;只有教师适时的启发、点拨,才能拨开学生心头的迷雾。
三、说学法教是为了学,教师的教授只有在学生那里转化为学习的能力,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
考虑到我校高二年级学生,在高一时已经接受了一年时间的新课改训练,思维较活跃,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所以,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分钟)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有三位作家在一起吃饭。
甲说:“吃在中国”。
乙说:“在中国吃”。
丙则长叹说:“在吃中国”。
“吃在中国”是主谓短语,说的是食文化在中国,“在中国吃”是偏正短语,其意是,想吃美食到中国去!“在吃中国”是动宾短语,作家感叹那些用公款大吃大喝的人任意挥霍国家财富,吃穷了中国,针砭深刻。
这三位作家说的话字数相同,只是排序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含义。
咬文嚼字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第一篇文章《咬文嚼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咬文嚼字”的含义和用法。
2. 培养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咬文嚼字”的含义和用法。
重点:培养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文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笔记本、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文字的力量和美感。
2. 文章梗概介绍: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3. 内容讲解:详细讲解文章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和用法。
4. 例题讲解:通过举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咬文嚼字”。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咬文嚼字”进行创作,锻炼学生的文学素养。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写作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咬文嚼字》板书内容:咬文嚼字的含义和用法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举例说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咬文嚼字”为主题,写一篇短文,展示你对“咬文嚼字”的理解和运用。
答案:略2. 作业题目:找出你喜欢的文学作品,分析其中运用了“咬文嚼字”的例子,并说明其效果。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文章《咬文嚼字》,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咬文嚼字”的含义和用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但部分学生对“咬文嚼字”的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练习和指导。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尝试进行文学创作,展示自己的才华。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第一篇文章《咬文嚼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咬文嚼字”的含义和用法。
2. 培养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热爱。
《咬文嚼字》教案最新9篇《咬文嚼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藉其深厚的人文素养、纤细的文字敏感,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短文《咬文嚼字》中择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将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以及必需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等观点令人折服地表达出来。
作者认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
他还认为韩愈之“敲”是否优于贾岛之“推”也值得商榷。
对此,作者说出了一番令人信服的道理。
这种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创新精神正是我们当今推行的素质教育的精义所在,非常值得学生借鉴学习。
作者对“套板反应”很反感,认为“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而“套板反应”正是许多学生的通病,因此应该作为教学重点。
据此,本文教学目标可确立为以下几个层面:1、通过对文中有关几个实例的尝试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2、不妨引导学生注意对本文语言的质疑分析,培养求实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阅读是一项极具个性化的活动,因此必须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动手动脑活动来完成各项教学目标。
本文的教学拟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进行,活动分为课前准备和课内讨论两大板块。
【教学过程】一、导入元代无名氏杂剧《劝夫杀狗》中有:由不得你咬文嚼字。
成语“咬文嚼字”既来源此。
对这个成语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中云:……;《汉语大词典》中云:……(见教师用书)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咬文嚼字》,则提倡我们要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样新的意义呢?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呢?二、作者简介(见教师用书)三、提名阅读四、分析课文1、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第3段)2、作者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并填表明确:例子分析道理“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增减文字,意味不同“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不同字眼,不同意味《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用联想义,意蕴丰富“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滥词旧语,毫无新意3、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咬文嚼字》说课稿《咬文嚼字》说课稿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咬文嚼字》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咬文嚼字》说课稿1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高中教材必修五第三单元第一课,我将从八个方面(教材、学情、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评价、开发、得失,出示ppt)说我对此课的思考和我的教学。
一、说教材这个单元学习文艺评论和随笔,共有三篇文章,朱先生的《咬文嚼字》,林庚先生的《说木叶》,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
(出示ppt)这几位先生都是文艺理论界的大家,学养极其丰厚,治学都非常严谨,而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朱先生谈论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内容丰厚,论说严谨,观点鲜明。
对于高二阶段的学生能起到启发指导的作用。
在小说单元和古典抒情散文单元之后,教材安排朱先生的文章给学生阅读,对提高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的审美能力、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重视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对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精神,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具有指导意义。
本课的重点:把握作者的观点,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梳理文章思路,了解本文的结构特色,学写议论文。
本课的难点:作者阐释观点的不同角度,学生对专业术语的理解程度和真正能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
(ppt知识树)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本着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的理解,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是1、了解作者朱光潜。
2、积累本课重点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是经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等过程,准确把握作者观点,理解文章主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1、让学生在反复研读中体味咬文嚼字的重要性,2、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培养严谨治学的态度。
二、说学情高二学生经过高一一年的训练,尤其是文言散文和诗词鉴赏的训练,已经具有一定的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理解较难散文的能力,已经能够独立分析问题。
咬文嚼字说课稿定稿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第一节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成语“咬文嚼字”的来源、含义及其在文中的运用。
通过学习成语“咬文嚼字”,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准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成语“咬文嚼字”的来源、含义及其在文中的运用;2. 培养学生准确运用成语的能力;3. 激发学生对汉字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成语“咬文嚼字”的含义及在文中的运用;重点:培养学生准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笔记本、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成语“咬文嚼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新课导入:讲解成语“咬文嚼字”的来源、含义;3. 实例分析:分析成语“咬文嚼字”在文中的运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成语的使用场合;4. 练习环节:让学生举例运用成语“咬文嚼字”,并进行点评;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成语“咬文嚼字”的拼音;2. 成语“咬文嚼字”的来源、含义;3. 成语“咬文嚼字”在文中的运用实例;4. 成语“咬文嚼字”的使用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例题:请用成语“咬文嚼字”造句,并解释其含义;2. 练习题:从课文中找出使用成语“咬文嚼字”的句子,并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3. 答案:例题答案:他这个人总是咬文嚼字,让人感觉很拘谨。
这句话中,“咬文嚼字”的含义是指过分讲究文字表达,做事过于谨慎。
练习题答案:1. 他在写作时总是咬文嚼字,力求每个字都准确无误。
这句话中,“咬文嚼字”的含义是指写作时过分讲究文字表达,追求准确性。
2. 她说话总是咬文嚼字,让人感觉很别扭。
这句话中,“咬文嚼字”的含义是指说话过分讲究措辞,让人感觉不自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成语“咬文嚼字”,使学生了解了成语的来源、含义及其在文中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练习,提高了学生准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咬文嚼字》说课教案一等奖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师素养提升途径•学生能力培养策略01课程介绍与目标传承中华文化适应时代发展弥补语文教育不足《咬文嚼字》课程背景作为一门专注于语言文字的课程,《咬文嚼字》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
在当前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准确、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显得尤为重要,《咬文嚼字》正是适应这一需求的产物。
针对当前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重文学轻语言、重阅读轻表达等问题,《咬文嚼字》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如词汇、语法、修辞等,并具备相应的表达能力。
知识与技能本课程采用讲解、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语言文字观念,尊重母语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与要求教材分析与选用教材特点《咬文嚼字》教材注重基础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以经典篇目为引领,辅以大量实例和练习,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材内容本教材主要包括语言文字基础知识、阅读与表达技巧、经典篇目赏析等板块,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
教材选用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选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咬文嚼字》教材,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02教学内容与方法掌握《咬文嚼字》中的核心思想,理解作者对于语言文字的独到见解。
重点难点解析方法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中的思想内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阅读和写作中。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难点,并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探讨。
030201重点难点解析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板书等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咬文嚼字》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本次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材《语文》的第五章第一节《咬文嚼字》。
本节课主要通过分析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咬文嚼字”的含义,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准确运用“咬文嚼字”一词,提高语文素养。
2.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课文,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咬文嚼字”的含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难点: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广告、电影台词等,引出“咬文嚼字”的概念。
2.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标记。
3. 课文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讲解“咬文嚼字”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4. 实例讲解:教师通过举例子,讲解“咬文嚼字”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5. 随堂练习:学生运用“咬文嚼字”一词进行造句,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板书设计: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咬文嚼字”的定义和用法。
7. 作业设计:让学生运用“咬文嚼字”一词进行写作,体会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六、作业设计答案:由于作业是开放性的,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造力进行写作。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咬文嚼字”的含义和运用。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如查找其他关于“咬文嚼字”的文章、书籍,了解其在文学、历史等方面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景引入的细节补充在情景引入环节,选择一个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至关重要。
例如,可以选取一则常见的广告,如某品牌的食品广告,其中包含了对食品名称的巧妙运用。
通过分析广告中“咬文嚼字”的运用,使学生产生兴趣,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2022年《咬文嚼字》说课稿三篇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一看到"咬文嚼字'这四个字,不少人会觉得是在挖苦某些人不理解字词的真正含义和精神实质而死抠文字,查查手头的《现代汉语词典》也是这个意思。
但是朱光潜先生却给予这个成语以特别的含义,即"在阅读和写作时,我们必需有一字不愿放松的谨严'。
二、介绍: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学,笔名孟实、孟石,XXX桐城人。
主要从事美学讨论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
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三、阅读课文,将重点词语划出。
对"咬文嚼字'这一概念重新作了界定,它在文中的内涵是什么?切层概括如今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再粗读一遍文章,这一遍,先求得粗知也许。
留意这样几个问题:1、文章有几段?标出标号。
2、文章观点性的语段是第几段?主要的观点什么?一句话概括出来。
师:好,粗读一遍,回答刚刚我提出的两个问题。
生:文章共分8自然段。
观点性语段在最终一段,主要的观点是:1、应当有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2、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渐渐到达艺术的完善。
概括一下就是:1、应当有谨严精神;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到达艺术的完善。
看一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
再看1-7段的内容。
这些都是具体咬文嚼字的的实例。
总共有几个实例?1、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2、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3、"推敲'的推敲4、《惠山烹小龙团》中两句的剖析5、"套板反应'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完成课后练习二、学习新课:具体分析看在第8段有一句话:以上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咬文嚼字说课稿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52.《咬文嚼字》说课稿
【说课框架】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在全书及单元中的地位
本课是必修五阅读鉴赏板块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第一.二单元内容分别为小说和散文,第四单元为自然科学小论文,而本单元则主要是一些文艺评论.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认真学好它,对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去探讨问题,加深学生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揣摩体味文中所举例子,体会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领会咬文嚼字与思想情感的关系,明确咬文嚼字在文章中的含义
拓展迁移运用:利用所学知识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诗文鉴赏
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的谨严精神,养成严谨的学习.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四)分析教学重点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 揣摩体味文中所举例子,体会咬文嚼字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学习文艺评论的兴趣, 利用所学知识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诗文鉴赏
二、教学方法
(一)故事激趣法(二)讨论点拨法
三、教学程序的设想和意图1.本文教学拟用三课时2.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索的意识
3.培养学生阅读抽象难懂的文艺评论文的兴趣及课外诗文鉴赏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2
【教学要点1.导入课文,了解作者2.熟读课文,理清脉络
【教学步骤】(一)导入以韩愈为贾岛改诗的故事导入.(先述故事,后展示诗歌,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到底用推好,还是用敲好)教师总结导出课题:其实同学们刚才的讨论就代表了古人对文学创作的态度:严谨认真,反复推敲.而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将这种反复推敲的精神称之为咬文嚼字.下面请大家看到第八课《咬文嚼字》(二)自学速读全文积累字词读音含义(三)作家作品介绍及文艺评论随笔这类文体简介
(四)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结构
1.学生细读全文2.先请学生谈对本文结构的理解,然后教师归纳总结
(五)小结.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中咬文嚼字的含义
2.揣摩体味文中所举例子,体会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1.分析第一.二部分内容(1—7段)
(1)明确:本文也可以说是一篇议论文.1—7段作者主要谈了两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2)思考:①什么是咬文嚼字本文的论点在哪段中提出来了
②为什么要有这种咬文嚼字的精神 (3)齐读1—5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证文字与思想感情的关系的
(4)齐读6—7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证文字的难以确定与控制的?
2.分析第三部分内容(第8段) (1)请一学生读2)本段论证了一个什么问题(怎么样)
(学生从文中找到答案)(三)小结,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教学要点拓展迁移运用:利用所学知识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诗文鉴赏
【教学步骤】(一)导入1.有三位作家聚在一起吃饭。
甲说:“吃在中国”。
乙说:“在中国吃”。
丙则长叹曰:“在吃中国”。
你能体会这三个人所说话的含义吗(请学生发言,然后老师点拨)
2.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的故事通过刚才两个故事,我们更加懂得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下
3
面我们就利用本课学到的知识来咬一咬,嚼一嚼课外的文字。
(二)课外拓展迁移1.鲁迅《秋夜》开篇的句子:“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树。
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思考:有人说鲁迅文章太罗嗦了,直接写成“在我家的后园,墙外有两株枣树”岂不更好你认为呢
(三)小结,布置作业。
1.作家福楼拜说:“无论你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
……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到“。
聆听大师的教诲,总能让我们受益非浅.希望我们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努力发扬咬文嚼字的精神.
2.看看自己以前的作文有需要咬文嚼字的地方吗?先自己修改,然后和同学交换修改。
3. 咬文嚼字---妙趣横生人反对重男轻女,却又常常跑到“减肥训练班”。
脸皮厚的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待你不薄”。
招聘大都是“有经验者优先”,招婿则相反。
有人请假的理由是“病假”,只因为病是假的。
五.板书设计(多媒体展示)咬文嚼字是什么? 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3)
句式不同,感情不同(1—2)文字和思想感情密切相关(1---5) 繁简不同,意味不同(3—4) 为什么?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5 )
善用联想意义,语义丰富蕴藉(6)文字有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6—7)
滥用联想意义,导致套板反应(7)怎么样? 要有谨严的态度,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