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庄子的社会理想

庄子的社会理想

庄子的社会理想
庄子的社会理想

浅谈庄子的社会理想

【摘要】庄子是先秦时代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个性鲜明独特,思想博大精深。从表面上看,庄子选择远离社会政治,隐居于世,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他是通过著书立说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关怀社会和世人。尽管庄子的理想社会——“至德之世”有其不足且难以实现,但是其中所蕴含的理论智慧和思想资源,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庄子;理想社会;至德之世

庄子是先秦时代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个性鲜明独特,思想博大精深。从表面上看,庄子远离社会政治,隐居于世,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他是通过著书立说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关怀社会和世人。尽管庄子的理想社会——“至德之世”有其不足且难以实现,但是其中所蕴含的理论智慧和思想资源,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一、庄子的社会理想产生的现实背景

在中国历史上,大凡有影响的思想家都会根据自己对现实的不同认识和理解而提出各具特色的理想。

庄子的社会理想的产生源自于黑暗的现实社会。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那时候天下处于分裂战乱的状况已长达近五个世纪,周天子统治地位也在逐步丧失,社会动荡不安,礼崩乐坏,各诸侯国“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①,黎民百姓们在痛

论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词典中对个人理想的解释是“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的对于自己的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所产生的种种设想和向往,它包括个人具体的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和道德理想。” 当今之世,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在不断变更,但对自己的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所产生的种种设想和向往是不变的。对我来说,我从不认为站在社会地位上的高层次或是收入丰厚才算实现了个人理想。孔子认为,人的眼光有两种,一种向外,只会不断地向物质生活伸手,为世俗名利所缚,累不堪言,因为受的物相诱惑太多太多,而另一种眼光是向内,向自己的内心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在生命的更深层次实现一种和美之境,和谐之势,才算真正意 处在这个历史条件里,说多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中去,说多了牺牲自己利益、保全集体利益,说多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说多了为人民服务——然而又有几个人能真正视之为个人理想,并真的为之付出一生辛劳?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最实际的个人理想扎扎实实学到知识,扎扎实实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将来的工作中。也许有人会质疑:这样也算志存高远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通过工作把自己的绵薄之力贡献到社会之中,发挥最大的光和热,一起点亮这个社会,这是一项缺了谁也不行的任务——这时的个人,不仅实现了最真实的个人理想,而且已经等同于圣人了。庄子说:“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说神人真的没功劳吗,是说圣人真的没有名气吗?不,因为神人功劳太大(正如社会上无数劳动者联手打造了这个高度文明与发达的社会)而无法概括他的功劳,因为圣人名声太多(还是正如这些劳动者,凭着个人理想的指导,创造了一个个推动社会的动力,赢得了无声赞美颂扬)而无法概括他的名声。每个人,怀揣着这个人理想,都应该自豪——毕竟并非人人都是比尔盖茨,能为社会创造大量财富,毕竟并非人人都是雷锋,能为社会贡献无限爱心。 对个人理想,我的总结是,志当存高,踏踏实实。 谈到这,就该引入社会理想了。 因为只追求个人理想而漠视共同理想,如同本末倒置,其结果是渺小的。社会理想是什么,根据词典的解释,是“社会集体主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个人理想的实现,除了自身努力,更大程度上是依靠社会的助力。 到了现代,我国的社会理想也一直在变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社会理想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力强盛的同时,我们个人的生活也走出温饱,跨入小康。到了这时,我们的社会理想,便是进一步使国家走上经济高速发展之路,在国际中站稳脚跟,扩大影响力,走向共产主义之路。 社会理想并非挂在嘴边的空话,是需要每个人都付出努力的。可见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有着密切关系。我认为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是正确的看法。***同志说过的:“人为什么要活着?如果只是为了自己,为家庭而活着,那意义是很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集体为他人的利益,尽心尽力地工作,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可见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人生的基本关系和基本矛盾,由这个关系决定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而且社会理想还应占主导地位,社会理想指引着个人理想的基本方向,而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基础。只有把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结合起来,个人理想才会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持久的生命力。

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100943 土木工程 9班何昀 一、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正确个人理想 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信念而奋斗.”罗曼·罗兰也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理想信念.”理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90后的大学生,一度被众人所质疑,被冠以”月光族””啃老族”之类的称号.但是做为祖国的下一代,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来创造,因此在大学时代,也正是人生风华正茂之际,我们需要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来扬起生命的风帆,开辟和探索人生新的航程. 同时,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并且坚定自己的个理想,不要被一点点的小挫折给打败.最近,华中科技大学又发生了几起学生跳楼事件,对于大学生跳楼事件,每年都有好多起,有的是为情所困,有的是压力太大,等等.我认为这是缺乏个人理想,不珍惜生命的体现.青春年华,风华正茂都是大学生所具备的特质,这时正应该是慷慨激昂,充满斗志的时候,一个轻生的念头就让这一切逝去,这是多么的可惜,多么的不负责任. 理想信念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就会成为空想.光有对美好理想信念的向往是不够的,还需用辩证地眼光看待和处理理想信念与现实的矛盾,坚信自己的理想是能够实现的. 对于自己的国家,应该树立起为国家和民族的社会理想信念而献身的精神,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科学坚定不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当代大学生应该践行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即是在生活中能吃苦耐劳,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在学习上能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努力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 二、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 一个社会不能没有理想,一个人也不能没有理想.个人的理想必须同社会发展进步的大趋势相一致.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社会理想,是人类最伟大的社会理想. (1)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信念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论述了资本主义必将灭亡,共产主义必将实现的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社会主义是向共产主义社会过度的一个阶段.中国以建立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而向共产主义奋斗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需要以共产主义做为理想信念.它是一面旗帜,能统一、协调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同时它也是一股巨大的推力,能够推动我们无产阶级不畏艰险、勇敢的、坚定的向着目标奋斗. (2)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个人理想相结合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统一的.我们的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的努力,都是朝着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前进的. 做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将自己的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相结合.首先,我们应从思想上相结合.我们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持拥护中国共产党,相信党的领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个人理想是指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的未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设想。社会理想是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是全体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这二者辩证统一,相互制约,存在密切的关系。 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的基础,个人理想体现社会理想。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 社会理想指导个人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实现的条件,违背社会理想的个人理想很难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 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并不是要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而是要摆正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的关系。我们必须重视个人理想的树立和实现。但是,当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的时候,有志气、有抱负的人可以做出最大的自我牺牲,使个人理想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指导性,又极具包容性。一方面,它凝聚着党、国家、民族、个人利益和愿望,是全体社会的共识,是号召全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另一方面,在这个大的理想信念的框架中,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形成自己在生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理想,个人理想的多样性也使社会理想更具活力。 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到一起,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真正做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阮籍矛盾人格

摘要 魏晋时期是历史上著名的乱世。从汉末战乱的结束到重新开启一个更为黑暗长久的分裂时代,阮籍作为“竹林七贤”人物之一,他以才名、痴名、隐名为世人熟知。在曹马之争动荡的大漩涡中,其内心的人格世界被现实的漩涡搅染的矛盾重重。他被塑造成诋垢礼法、嗜酒成性、放浪形骸的形象。当一个人理想人格与外在人格相悖的时候,矛盾人格便应运而生。本文将从阮籍矛盾人格的表现:出世与入世、玄言至慎与嫉恶如仇、崇敬礼法与毁坏礼法;与阮籍矛盾人格形成的原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两部分来剖析阮籍的矛盾人格。 【关键字】 阮籍;矛盾人格;原因

Abstract Wei Jin period is the history of the famous times。To re open a more dark long split times from the end of Han dynasty war,Ruan Ji as "one of the Seven Sages of the bamboo grove"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character,He was a man familiar with because culture、infatuated、conceal。Cao Ma dispute in the turmoil of the maelstrom,His inner conflicts ofpersonality is the reality of the vortex world with heavy.。He is portrayed image The destruction of etiquette,Love to drink,living a life of uninhibited indulgences。When the ideal personality and external personality conflicts, contradictions will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personality。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tradictions: The birth and accession to the WTO、Careful in speech and hate evil、respect law and damage law; Cause and contradiction: personal factors, family factors, social factors, The two aspects to analyze the contradiction of Ruan Ji s personality. 【Key words】: Ruan Ji;Contradictory personality; reason

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

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 摘要:庄子的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以自然之美、虚静之美、自由之美等多重美学思想的内涵,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塑造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庄子美学思想内涵及特性的分析,凸现庄子的美学人生,丰富人们的审美观,使人性更纯洁、人格更完美。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师承老子,以“道”的自然无为的特征作为他人生审美境界的最高理想。他以冷峻和超越的审美目光透视了人生的历程,其追求的人生是自由的人生,也是审美的人生。生命的自由与审美的超越在他那里是和谐统一、不可分割的。其所论所述对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庄子美学思想的内涵 庄子美学思想的内涵及其丰富,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之美 “道”既是庄子哲学的灵魂,也是其美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属。庄子认为“道”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无为,《在宥》篇曰:“无为而尊者,天道也。”《田方子》曰:“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天地日月的自高、自厚、自明是道的自然无为本质的体现。因此以自然为美,他把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视为最高最纯的美。《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庄子认为天地本身所具有的美即自然之美才是真正的美。世间一切方圆曲直,皆为自然天成,未经雕凿的自然之美是美的极致,《刻意》曰:“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可见庄子论美,力主自然,追求本真。” 庄子以自然为美,因此他从根本上肯定了美与真的一致性。《渔父》中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泥。”“真”是一种与世俗之伪相对立的自然而然的天生本性,是人与天、物与我达成和谐关系的关键所在。在《应帝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寓言:“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此寓言的真实含义在于“真”是浑沌的精神实质和本源,而儵与忽为浑沌凿七窍的行为破坏了浑沌的本来面目,失去了真也就失去了生命,最终导致了浑沌的死亡。所以庄子在《秋水》篇中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民”,以人灭天的做法会使自然丧失其本性,而毫无美可言。正如庄子在《天应篇》中的所讲述的“丑女效颦”的故事,西施病心蹙眉被视为美,而丑女仿效西施病心蹙眉却被邻里视为丑。以庄子的审美尺度,西施之美本自然,病心蹙眉也出于自然,故美得有理;丑女之丑本为天生,也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如《德充符》篇中的哀骀它一样,但丑女因为“彼知宾美而不知宾之所以美”而忸怩作态、弄巧争美,不但不美,由于掩盖了自然面貌,反增其丑。可见庄子美学思想内涵的核心就是自然之美和本真之美。 (二)虚静之美 “虚静”是庄子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庄子看来,这是作为生命底蕴的气的一种本原状态。每当庄子谈到“至人”、“圣人”、“神人”这些理想人格时,总在突出他们的特征:不待于物,不害于物。“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这是庄子在《齐物论》里讲至人神妙之处时的描述。在这种状态中,一个神全形具的至人,虽涉及到世界万物的变化,对于利害、生死却能超然物外,虚怀若谷。在自然中,虚意味着无,在精神上,便是一种“心斋”。在《人间世》中,叙述了颜回向孔子请教心斋的故事,孔子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里,庄子乃是借孔子之口,将人对世界的反映的最高境界视为以气合气,这种境界便是虚,便是心斋,而它的特征乃在于

和谐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和谐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一经提出,即成为中国社会的热点。它不仅成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同时也成为目前学术热点中的热点。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古今对比,分析了和谐社会的内涵和本质,针对当今时代和谐问题的凸显现象,提出要重读古代先哲们的和谐社会思想,并全面地阐述了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渊源,儒、道、墨家学派的和谐思想内涵和追寻的和谐社会理想,系统分析了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内容和传统和谐社会现象、形成的原因,得出了古代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的现代启示。本文研究目的就是想尝试在前人分析研究基础上,通过考察中国历史上的和谐思想和社会实践,以便从中找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为我们解决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提供一些思路或启示,从而为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注入有益的内容。全文共分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和资料来源、研究意义和课题学术史研究情况。正文部分分为四章: 首先,分析了中国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渊源。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和”的观念无所不在。被运用到人际关系、家庭伦理、国家治理和认识自然等广泛领域。“和谐”是一种组织精良、内外协调、左右逢源,上下有序的状态。中国和谐思想起源很早,周太史伯的“和同”论;晏子的“和与同”区别的论述,说明“和”是万物昌盛、繁衍不已的根据。在先秦儒、道、墨等学说思想中都含有丰富的和谐思想,如孔子“和而不同”和中庸观;道家的“天人合一”;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等等。古代先哲们为了追求一种平等、富裕、文明的美好生活,还设计过许多“和谐”社会方案,其中影响最大的首推西汉时期《礼记·礼运》所描绘的两种社会生活状态,即: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这种大同社会构想在中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深远。其次,分析了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理论内容。“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括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全面和谐,亦即:心和、人和、天和三部分。心和指人的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人和包括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天和指人与自然界及其他生物之间的和谐。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由心和推及人和、天和,这三和总称为太和。这“三和”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和谐相处,将是我们追求的极致目标。第三,分析了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实践及经验教训。中国古代不仅有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而且历代封建盛世的统治者们也都在追求和实践着“和谐社会”。我国历史上若干强盛王朝出现了史称为“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雍乾盛世”的和谐社会现象,其主要标志不外乎国富兵强、民丰物阜、吏治清明、安定统一、社会和谐。其形成的原因、经验和教训,能够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启迪。第四,分析了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的现代启示。建设和谐社会应当“以史为鉴”,从古代传统和谐思想和治乱兴衰的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教训,无疑对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巩固坚强的领导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重视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深入发展民主法治,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必须继承和弘扬和谐文化,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必须尚贤使能,广纳良才。只有充分吸收借鉴先人们有益的和谐思想和实践经验,才能使我们当今的社会主义和谐建设少走弯路,早日实现中国人民美好的理想社会。结论部分总结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解决社会各种矛盾和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其中有关和谐社会的思想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过改造和创新,必将为全世界的文明、和谐与进步作出令人瞩目的伟大贡献。

关于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思想汇报-作文

关于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思想汇报 理想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支配着一个人前进的方向,同时也是人前进的精神动力!因此树立正确的理想可以引导人走向成功,也可以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 但是如果没有远大、正确的理想,对人生的发展将是十分不利的,有可能走上错误的道路或者走向失败。 所以大学生必须正确的看待理想的树立问题,尤其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在人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为人指明奋斗目标方向。 树立一个好的理想对学习、工作、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有远大理想的人看问题不会狭隘,他会站在比较高的角度看问题,仔细分析问题,以及做出决策的后果估计和对自我发展的作用。 其次,一个个人理想明确的人对目标会很明确,遇到困难会想办法解决问题,思想迷茫时可以参照理想检查自己的想法,重新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最后,个人理想的确立也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能够为理想奋斗,用理想控制自己的各种想法,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也是个人理想确立的重要作用。 个人理想固然重要但社会理想更重要。 社会理想指导的是社会发展的道路,它为社会提供了一个最高的

奋斗目标,从而指引社会向前发展。 只有有了良好的社会理想,整个社会才能有新的发展。 不同时期社会的社会理想不同,带来的结果也不同。 但是都有一点它决定了社会的走向。 而我们个人则必须服从社会理想。 因为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没有社会就没有个体。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有非常崇高的理想,但是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崇高的理想,他将是不长久的。 例如奴隶社会,人们都追求自由,而奴隶主剥削奴隶的自由,这个理想的不统一造成了奴隶社会的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奴隶社会瓦解。 所以只有社会有了远大崇高正确的理想,整个社会才能稳定,才会繁荣昌盛,加速发展。 所以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是辨证统一和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实现的条件,违背社会理想的个人理想很难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大多数人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如果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违背,那么他所做的事也是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或者是损坏他人利益的。 这种个人理想绝对是错误的。 另一方面,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包含着千百万人的个人理想,社会理想的实现要靠社会成员个体的努力奋斗在人们社会实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①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并不是要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而是要摆正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的关系。 ②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集和升华,代表和反应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 努力来实现,并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 ③当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的时候,有志气、有抱负的人可以做出最大的牺牲,是个人的理想服从于全 社会的共同理想。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①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 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②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之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中,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实 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③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 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民族精神 ①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 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②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 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 民族精神。 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既是一定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认知、情感、意志是起着主要作用的三种心理要素。 用科学的人生观指导人生 ①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 ②社会上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人生观。种种错误的人生观尽管在形式上五花八门, 内容上不尽一致,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特征:揭示错误人生观的本质。 ③其一,它们都是剥削阶级的人生观,反映的都是狭隘的剥削阶级利益,不可能具有无产阶级的宽广胸怀和远大 志向,更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其二,它们没有把握个人与社会的正确关系,忽视或否认社会性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本质属性,它们讨论人生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己之私利。其三,它们对人的需要的理解是片面的,夸大了人生的某方面需要,而无视人的全面性和人生的整体需要。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要,马原中总结了,结合环境保护法)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①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应当善于上网学习,是网络这一先进工具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同时要提高 鉴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做到不涉足不良网站,浏览不良内容。 ②健康进行网络交往。网络交往要做到诚实无欺,不侮辱、诽谤他人,更不能参与网络色情游戏、赌博等活动。 同时,在网络交往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相信、约会网友,避免受骗上当。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社会理想以个人理想为基础 ——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导向 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就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个人理想脱离了的社会理想,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如果离开了个人理想,共同理想就会流于空谈。社会理想要通过个人理想的实现而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升华为社会理想,才更深刻,更富有意义。社会共同理想制约个人理想的实现;个人理想促进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 人总就是存在于一定社会之中,就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而言,社会理想应占主导地位,社会理想指引着个人理想的基本方向,只有树立了科学的、崇高的社会理想,才能使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与谐一致,才能更顺利地实现个人理想。只有把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结合起来,把倡导对国家、集体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与满足个人的利益愿望、实现个人的价值统一起来,个人理想才会有深厚的社会基础与持久的生命力。 用社会理想指导,规范个人理想,让个人理想融合在社会理想之中,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奋斗中,实现个人理想。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就是辨证统一与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社会理想决定与制约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就是个人理想实现的条件,违背社会理想的个人理想很难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与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吴奇修的故事就就是最好的证明。另一方面,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包含着千百万人的个人理想,社会理想的实现要靠社会成员个体的努力奋斗。在人们社会实践的历史上,国富民强,国破家亡的经验与教训都说明了这一点。 当代大学生再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不能脱离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显示,也就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这个共同的理想信念,一方面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与指导性,同时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在这个大的理想信念的框架中,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与需要,形成自己再生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理想信念。这些个人的理想信念越具有自己的个性与多样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就越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大学生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把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结合起来。 2、把个人理想信念与社会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庄子与魏晋时期

庄子与魏晋时期 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时期:那时的文化风流至极,那时的文人特立独行、无视生死界限。那便是魏晋时期。在中国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个名人:他淡泊名利,他与世无争,他的思想常常流离生与死的边界。这样一个时期,这样一个人,他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呢?“学者以老、庄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薄为辩而贱名检”。(干宝《晋纪总论》)在魏晋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原因,魏晋名士已不再热衷于政治,而把重心转向个人安身立命,而庄子的清静无为自由逍遥的生活主张正符合他们。 正文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庄子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其主要文献为《庄子》。其中最著名的一篇便是《逍遥游》,充满了诗意的哲理、淡泊的自然、逍遥的自我境界。 庄子逍遥与寄情山水,游于濠梁之上而能体认鱼之乐,宁曳尾于涂中不留骨于庙堂,庄子首先发现是宇宙自然中存在的“道”,“天地之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知北游》)以山川自然的艺术情趣调节补充人类现实生活,净化人类灵魂境界。所以自然的山水才是庄子艺术精神的所不期然而然的归结之地。 庄子的自然有两种理解:一种抽象的即道家的无名无己无功,自然自由自我,无为无待无欲的自然境界;另一种是具体化的山川河流、朝菌蟪蛄、冥灵大椿等自然万物。庄子在人与物是否相融相交方面,将自己的感情投射进去,与万物互通交感,而入于凝神的境界,物我界限消融而融合,浑然一体。故抽象的自然境界与具象的自然万物也是浑然一体的。动物、

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配套训练二 次 备 课 案

一.选择题 1、14—16世纪,西欧开始走出中世纪的宗教愚昧和专制束缚,追求自由、民主与科学,其重大史实包括 ①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 ②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宗教改革 ③日本明治维新与美国罗斯福新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2、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之一。下列 各项思想成就同右图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A、提倡天赋人权 B、提倡人文精神 C、提出人民主权思想 3、在工业文明席卷全球的过程中,将工业文明和殖民掠夺带来 的冲击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成 伏尔泰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走上工业化道路 的国家及其历史活动是 A、海地独立战争 B、日本明治维新 C、中国洋务运动 4、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写入了“天赋人权”,“天赋人权”思想的提出是在: A、文艺复兴时期 B、启蒙运动时期 C、工业革命时期 5、18世纪,美国、法国先后爆发革命,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里的“一大步” 是指: A、结束了殖民统治 B、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体制 C、结束了君主专制统治 6、当看到资本主义曙光之时,资产阶级以排山倒海之势冲破了封建制度的束缚,迎来了17-18 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法、美三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A、都推翻了本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B、都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C、都确立了议会制约王权的政体 7、英、美、法等国是当今世界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17-19世纪,三个国家相继创立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使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一大步,为其后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这种新的政治体制是 A、封建专制体制 B、资本主义民主政体 C、社会主义共和政体 8、在以“思想解放”为专题进行探究时,以下哪些历史事件可以选择? ①反法西斯战争②文艺复兴③启蒙运动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9、历史上的很多人物和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下列人物和事件对应 正确的是: ①达芬奇——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②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 ③杜鲁门——起草《独立宣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10、《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看,马克思主义 A、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 B、指导了社会主义革命 C、根除了法西斯主义 11、()下面是中国较早翻译和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下列反应本书信息准确的是:

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教案.doc

授课章 节授课题 目授课类 型 教学目 标 教学重 点教学难 点教学资 源教学方 法 板 书 设 邛崃市职业教育中心教案 教者:彭枭 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授课日期 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理论课讨论课授课时数 2 课 时 了解理想与现实、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知识目标 关系,理解有关人生理想的人生问题。 自觉地把个人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确立能力目标 崇高的人生理想。 情感目标顺应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1.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2.积极创造实现人生理想所必需的条件。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多媒体课件教学。 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一、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1.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3.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二、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 1.社会理想是社会的最高奋斗目标

计 教时学间过分程配 2.个人理想是个人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道德情操和职业等方面的追求 和向往 3.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三、理想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1.理想指引着人生前进的方向 2.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3.理想是人生进步的力量源泉 四、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1.人生理想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2.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的要求 3.在社会发展中确立自己崇高的人生理想 教师活动学目 生的 活 动以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例导入。 提问: 「」 1.你现在有什么理想吗 引 分 2. 你觉得青年人是否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 入 钟 学生:讨论,回答。 青年学生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正确处理好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一、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1.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大家说的理想涉及了各个方面,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新「」 向往和追求。理想不是幻想和空想,具有实现的必要的现实条件,经分 过奋斗最终是可以实现的。而空想缺乏现实客观条件根本无法实现,

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导向,社会理想以个人理想为基础

人生几十年中,我们所做出的努力都是为了追逐自己的“理想”。实现理想往往是我们奋力学习工作的目标。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文字:理想是一缕阳光,指引着人们前进的航向;理想像丰满的果实,告诉人们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理想乡一叶扁舟,载着我的理想驶向彼岸。所以说,拥有“理想”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可贵经历 理想也会有所区分,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理想。 个人理想是我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在每个人的心中对“幸福”的定义都有所不同,所以每个人的个人理想是不一样的,或是取得成功的事业,或是组建美满的家庭,总之,个人理想体现了我们的最基本的人生追求。而社会理想显然要庞大得多。社会理想是社会的主体,甚至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是在社会全体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总的来说,社会理想是大多数人的利益共同体。 我们作为拥有极强社会性的人类,自然无法完全地将自己置身于社会之外,同时,我们还是即将要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在实现“理想”时,该如何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呢? 概括而言: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导向,社会理想以个人理想为基础。 个人理想往往会带有浓厚的社会主义色彩,而社会理想会对个人理想产生制约。 七十多年前,面对日寇的侵略,梅兰芳蓄胡明志,拒绝登台为日军唱戏;马本斋在九一八事变后,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回乡,组织义勇队,抗击侵略者……在那样一个被日寇欺凌的年代,我们的社会理想毫无疑问是打败日本侵略者,重建一个美好和平的家园。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也以国家为己任,将驱逐日本侵略者作为自己的理想。若无国,焉有家?在战争年代,国家的命运与个人命运紧急相连。 而在和平年代,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也同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生活水平的提高,让我们有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的信心,无数个这样的个人理想汇聚起来,则成为我们国家共同的社会理想——建设更强更好的国家。 所以,我们要用社会理想指导,规范个人理想,让个人理想融合在社会理想之中,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奋斗中,实现个人理想。 但一旦两者有了矛盾,个人理想要服从社会理想,决不能颠倒两者的关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是辨证统一和相互制约的. 上文说到,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实现的条件,违背社会理想的个人理想很难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 如果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违背,那么他所做的事也是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或者是损坏他人利益的。这种个人理想绝对是错误的。 再者,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包含着千百万人的个人理想,社会理想的实现要靠社会成员个体的努力奋斗.同样是在战争年代,充分考虑了中国广大农民阶层的需求和利益的共产党,最后取得了成功,将中国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了出来,与之相反的,则是以成立伪政府,协助日军侵华的汪精卫等人,他们的“个人理想”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存在着严重分歧,但他们并没有以社会理想为重,最终必然是遭遇了失败。 无论是实现个人理想还是社会理想,我们都是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纵使有时,我们会为了实现社会理想而需要做出自我牺牲。真的遇到了这种必要的时刻,就是更需要我们体现出社会责任感的时刻。没有和平安全的社会,我们哪能去追求安稳公平的生活呢? 只有更多的人把自己的个人理想提升到更高的高度整个社会才能有更大的提升。总的来说,社会理想以个人理想为基础,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导向。也许不是每个人都有非常崇高的理想,但是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崇高的理想,他将是不长久的。例如奴隶社会,人们都追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修订版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 关系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社会理想以个人理想为基础 ——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导向 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个人理想脱离了的社会理想,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如果离开了个人理想,共同理想就会流于空谈。社会理想要通过个人理想的实现而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升华为社会理想,才更深刻,更富有意义。社会共同理想制约个人理想的实现;个人理想促进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 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社会之中,就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而言,社会理想应占主导地位,社会理想指引着个人理想的基本方向,只有树立了科学的、崇高的社会理想,才能使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和谐一致,才能更顺利地实现个人理想。只有把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结合起来,把倡导对国家、集体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与满足个人的利益愿望、实现个人的价值统一起来,个人理想才会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持久的生命力。 用社会理想指导,规范个人理想,让个人理想融合在社会理想之中,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奋斗中,实现个人理想。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是辨证统一和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实现的条件,违背社会理想的个人理想很难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

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吴奇修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另一方面,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包含着千百万人的个人理想,社会理想的实现要靠社会成员个体的努力奋斗。在人们社会实践的历史上,国富民强,国破家亡的经验和教训都说明了这一点。 当代大学生再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不能脱离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显示,也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这个共同的理想信念,一方面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指导性,同时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在这个大的理想信念的框架中,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形成自己再生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理想信念。这些个人的理想信念越具有自己的个性和多样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就越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大学生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把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结合起来。 2、把个人理想信念与社会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3、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13

庄子逍遥游析论

庄子逍遥游析论(摘要) 1、逍遥游 逍遥游为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庄子学说的最高理想。它是庄子书中的第一篇文章,是庄子哲学的第一个重要观念-就是对于人生哲学的问题,主张采取一个逍遥自适的生活态度。 关于逍遥二字,历来有许多解释:顾同柏说:「逍者,销也;遥者,远也。」「逍」就是人生取向往「消」的路上走,对于人的有限性,我们要去消解,要「销尽有为累,远见无为理」。所以,王船山说「消」是「向于消」,「遥」是「引而远」。而支道林说:「物物而不物于物,故逍遥不我待,玄感不疾而速,故遥然靡所不为。」楚辞补注:「逍遥,犹翱翔也。相羊,犹徘徊也。」故就字义而言,逍遥原为徘徊、翱翔之意。徘徊为行的自由,翱翔为飞的自由,逍遥是行动的自由。而憨山大师解释逍遥为广大自得、广大自在,将逍遥提升到了精神自由的层次。 鲲鹏与蜩鸠 ㄅ、大小之辩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在逍遥游第一段,庄子就提出了巨大的鲲鹏,作为大的代表;而后又提出了蜩、学鸠、斥鴳与之映衬。一般对于鲲鹏之「大」与蜩鸠之「小」有两种见解,一是「小不及大」,另一是「大小自适」。 提倡「大小自适」的,可以向、郭为代表,而魏晋的玄学家则将此发扬光大。「天地者,万物之总名也。天地以万物为体,而万物必以自然为正。自然者,不为而自然者也。故大鹏之能高,斥鴳之能下,椿木之能长,朝菌之能短,凡此皆自然之所能,非为之所能也,不为而自能,所以为正也。」「鹏鲲之实,吾所未详也。夫庄子之大义在乎逍遥游牧,无为而自得。故极小大之致,以明性分之适。」「物各有性,性各有极,皆如年知,岂跂尚之所及哉。」「苟足于其性,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夫小大虽殊,而于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 由以上引言可以看出,向、郭眼中的自然拘限于物理现象,以本能为主。大鹏能高飞,斥鴳不能飞高,这是物理现象,也是本能的限制。所以蜩鸠不希望飞到天池是不为而自然。向、郭认为大鹏和小鸠虽然形体有大小之分,但如果牠们都能「足于其性」,则都是一种逍遥。如此说来,矮小者安于矮小,貌丑者不以貌丑为恶,这也算是一种逍遥。由于矮及丑是形体所限,不是人力可以改造的,能自适自安是无可厚非。但是,这并不是逍遥的真意。如果智浅者安于智浅,德浅者安于德浅,由于智慧及德行不是形体所限,而是人力可以加以改造的,但是却自满自视而不加以求进,这是消极的颓废思想,并不是逍遥的境界。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2017年4月真题及答案

2017.4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诗经·生民》是C A.农事诗 B.讽喻诗 C.史诗 D.婚恋诗 2.以微言大义著称的史学著作是C A.《尚书》 D.《逸周书》 C.《春秋》 D.《左氏春秋》 3.诸子百家中与儒家并称显学的是D A.道家 B.纵横家 C.法家 D.墨家 4.“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出自B A.《韩非子》 B.《庄子》 C.《论语》 D.《吕氏春秋》 5.“舐痔结驷”出自B A.《庄子·秋水》 B.《庄子·列御寇》 C.《庄子·逍遥游》 D.《庄子·人间世》 6.屈原作品中风格清新幽渺的是A A.《九歌》 B.《九章》 C.《天问》 D.《招魂》 7.王充散文的创作特色是D A.纪行述志 B.引经据典 C.借景抒情 D.崇实尚用 8.《史记》的核心部分是A A.本纪、世家、列传 B.本纪、书、表 C.世家、列传、书 D.本纪、列传、表 9.《汉书·苏武传》中刻画苏武的品格特点是B A.仁爱侧隐 B.忠贞不渝 C.礼贤下士 D.仗义疏财 10.《越绝书》产生的年代是D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11.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的主要表现手法是C A.直抒胸臆 B.比喻象征 C.铺叙摹绘 D.咏物言志 12.扬雄《甘泉赋》的题材是A A.祭祀 B.山水 C.田猎 D.宴饮 13.刘歆创作的骚体赋是C A.《杨柳赋》B.《太玄赋》 C.《遂初赋》 D.《自悼赋》 14.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的 是D A.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C.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D.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15.曹操《短歌行》的主要艺术风格 是A A.悲凉沉雄 B.华丽绮焕 C.纤丽清新 D.清峻悲凉 16.曹植前期代表作品《白马篇》的 主要内容是B A.抒发怀才不遇之情 B.抒发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 C.抒发思乡怀远之情 D.抒发遗世归隐的超脱思想 17.西晋太康诗风的主要特点是C A.刚健 B.平淡 C.繁缚 D.清空 18.东晋时期,玄言诗在诗坛占据了 主流地位,其发端于A A.魏正始时代 B.汉武帝时期 C.西晋太康时期 D.东晋永嘉时期 19.陶渊明田园诗的主要风格特点 是A A.冲淡 B.华丽 C.典雅 D.清刚 20.南朝诗人谢跳的诗风是D A.古直苍凉 B.清逸玄远 C.雄健豪放 D.明丽清新 21.下列作品中,代表南朝乐府民歌 最高艺术水平的是B A.《木兰辞》 B.《西洲曲》 C.《华山袋》 D.《子夜歌》 22.南朝骄赋作品中,被《南齐书·文 学传论》评为“雕藻淫艳,倾炫心 魂”的是A A.鲍照《芜城赋》 B.庾信《小园赋》 C.江淹《恨赋》 D.梁元帝《采莲 赋》 23.杨街之《洛阳伽蓝记》的风格特 点是A A.典丽清拔 B.冲淡自然 C.铺张扬厉 D.高亢悲凉 24.《续齐谐记》属于C A.志人小说 B.历史传记 C.志怪小说 D.唐人传奇 25.卢思道诗歌的代表作《从军行》 的风格特点是B A.重词采 B.重气质 C.重格律 D.重理致 26.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是A A.平淡自然 B.幽僻清奇 C.清刚劲健 D.幽深拗峭 27.白居易的《琵琶行》属于C A.讽谕诗 B.闲适诗 C.感伤诗 D.杂律诗 28.杜牧诗歌中最受推崇的诗体是 D A.五言古诗 B.七言律诗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29.柳宗元的文学主张之一是A A.文以明道 B.不平则鸣 C.惟陈言之务去 D.宗经尚简 30.韦庄词的基本风格是B A.浓艳香软 B.清丽疏放 C.婉丽绮靡 D.雅丽深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 31.下列说法产生于汉代的有ACE A.“采诗”说 B.“献诗”说 C.“孔子删诗”说 D.“三体三用”说 E.“六义”说 32.王袭《洞箫赋》的创作特点有 ACE A.全文写乐器和音乐,完整而集中 B.“写物图貌”,繁细的慕绘 C.咏物自况,融入浓烈的情感 D.“以美为讽”,婉转地表达思想 E.遣词造句,仍存铺夸估屈的风气 33.南北朝时期,由南入北的代表诗 人有DE A.左思 B.阮籍 C.谢灵运 D.庾信 E.王褒 34.韩愈散文包括多种文体,其中有 ABCD A.杂文 B.赠序文 C.碑志 D.传记 E.游记 35.唐代传奇的创作特点主要有 ABCD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