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中小学校体育教育的比较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5
中日两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对比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体育在中日两国的学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勇气的重要途径。
中日两国在体育教育方面有着各自独特的体育文化和教育模式,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两国在体育教育发展方面的差异和互补性。
而日本的体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和团队合作精神,体育教育理念独特。
日本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偏重传统体育项目如剑道、柔道等,注重礼仪和精神修养。
日本学校的体育设施和资源虽然相对有限,但学生们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活动,体育活动参与度较高。
通过对中日两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对比分析,可以为各自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促进两国在体育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中日两国学校体育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探讨两国在体育教育领域的差异和共同之处,从而更好地了解和借鉴彼此的经验和做法。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对比分析中日两国体育教育课程设置的差异和特点,探讨不同课程设置背后的教育理念和目标;2. 比较中日两国学校体育设施和资源的情况,分析其对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度的影响;3. 比较中日两国学校的运动项目和竞技水平,了解两国学生在不同体育项目上的表现和训练水平;4. 探讨中日两国体育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在体育教育中所注重的价值和教学方式上的差异;5. 比较中日两国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参与度,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2. 正文2.1 体育教育课程设置中日两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对比分析中,体育教育课程设置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中国,学校体育教育课程设置通常包括体育基础课程和体育选修课程两部分。
体育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体育锻炼、体育理论和运动技能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和基本运动能力。
体育选修课程则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涵盖了各种运动项目和体育活动。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参加不同的选修课程,丰富体育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日两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对比分析近年来,中日两国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体育运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中日两国的学校体育发展具有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对两国的学校体育发展进行对比分析。
一、历史背景的差异中日两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导致了两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差异。
日本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进西方教育模式,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活动,学校之间也进行了大量的体育竞赛。
而中国在20世纪初期正值民族危机时期,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体育很难得到重视,此后在政治、历史等方面的变动中,学校体育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体育教育理念的差异日本重视学校体育的发展,不仅仅是因为西方教育模式的引进,更是因为其强调“全人教育”的理念。
日本政府实行了全民教育制度,以促进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提高。
而中国则长期以来强调知识和文化的传承,学校体育有时被视为“副科”,重视程度不如日本。
三、教育资源的差异在教育资源方面,日本在学校体育方面的投入明显高于中国。
日本政府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同时,日本的体育产业发展非常成熟,市场供需趋于平衡,这也为学校体育提供了更多的资源支持。
而中国的学校体育设施总体仍处于滞后状态,很多学校的体育设施设备较差,师资力量不足,学校体育资源相对贫乏。
日本对学校体育的管理和监督比较严格,每年都会举行不同层级的体育比赛和竞赛,这也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同时,日本的社会各方面也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支持学校体育,如政府的资金支持、企业的赞助等。
而中国在学校体育的管理上存在一些政策和机制上的缺陷,部分学校过于注重考试成绩,而忽略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在师资力量和管理机制上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综上所述,中日两国的学校体育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
日本的学校体育发展成果显著,学校体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相对丰富,体育教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也比较成熟。
而中国的学校体育则还需要加强相关政策和管理机制的制定和完善,同时扩大教育资源和提高师资力量,提升学校体育的发展水平。
中日两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对比分析体育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中国和日本作为亚洲两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对于学校体育发展有着很大的关注。
下面将对中日两国学校体育发展进行对比分析。
从体育课程设置上来看,中国的体育课程内容较为丰富。
中国的体育课程注重了大量的体操、田径、篮球、足球等各个项目的训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
而日本的体育课程内容相对较为简单,主要注重基础体育知识的学习和体育技能的培养,缺乏一些专业发展的项目。
从体育设施建设上来看,中国在校园体育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较大。
中国的学校通常都有运动场、篮球场、足球场等运动场地,以及一些专业的体育馆和游泳池等设施。
而日本的学校在体育设施建设方面相对较为简陋,通常只有一些基础的运动场地。
从体育竞赛与比赛方面来看,中国的学校体育竞赛与比赛较为激烈。
中国的学校常常会组织一些校际比赛和校级比赛,以选拔出优秀的运动员代表学校参加各种体育赛事。
而日本的学校体育竞赛相对较为少见,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基础技能。
从学校体育教师培训与素质方面来看,中国的学校体育教师培训较为系统和全面。
中国的体育教师在入职前需要接受专业的体育教育培训,在教学经验和专业技能方面相对较为成熟。
而日本的学校体育教师培训相对简单,注重于传授基础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中日两国学校体育发展在课程设置、设施建设、竞赛比赛以及师资培训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在学校体育发展中注重多样化的运动项目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而日本则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借鉴和学习两国在学校体育发展方面的经验,进一步促进学生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
中日两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对比分析中日两国作为亚洲重要的邻国,其学校体育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
本文将从体育课程设置、体育设施建设、体育精神教育等方面对中日两国学校体育发展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差异和互补性。
一、体育课程设置在中日两国,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包括体育基础、技能训练、健康体育等内容。
日本学校的体育课程更加注重生活技能的培养,比如游泳、登山、滑雪等,学生在体育课中可以学习以及实践这些生活技能。
这使得日本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技能,同时也为他们的身体健康锻炼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而在中国,体育课程更加注重体育技能的培养,比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学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特长和竞技能力。
可以看出在体育课程设置上,中日两国的学校体育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二、体育设施建设日本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非常齐全,学校通常设有体育馆、游泳池、操场等,能够满足学生进行各种体育运动的需求。
日本学校还会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体育设施进行自主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而在中国,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一些,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体育设施更加简陋,很难满足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需要。
即使在城市中,学校的体育设施也没有达到日本学校的水平,这使得中国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的条件有限。
可以看出日本在体育设施建设方面比中国要先进和齐全。
三、体育精神教育在体育精神教育方面,中日两国有着不同的传统和文化,对于体育精神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日本学校强调“团队协作、自律自强”等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律能力。
尤其是日本学校的体育祭典活动,让学生在体育竞技中,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
而在中国,体育精神教育更加注重“拼搏、进取”,强调个人的拼搏精神和进取心。
中国学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竞技能力和敢于拼搏的精神。
可以看出在体育精神教育方面,中日两国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传统。
中日两国在学校体育发展方面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
中日两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对比分析
中日两国体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学校体育起
步相对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普及。
而日本的学校体育教育则始于19世纪末。
在现状方面,日本的学校体育教育已经高度发达,并且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和重视。
日本各个学校都开设了非常完善的体育课程,并向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如足球、田径、乒乓球、游泳、击剑等等。
此外,日本还有很多专业的体育培训机构,为学生
提供更加系统和专业的体育训练。
相比之下,中国的学校体育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中国的学校体育教育缺乏
足够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很多学校的体育课程只是简单的瑜伽、拉伸等基础体操,对学生
的体能训练、技能培养等方面缺乏重视。
其次,中国的学校体育教育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
和设备配备不良的问题。
由于人口众多,中国的学校数量很多,但在师资力量和体育设施
方面却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最后,中国的学校体育课程缺乏足够的针对性。
虽然中小学生
可以在升学考试环节参加体育测试,但这种测试仅仅强调了身体素质而忽视了技能和技战
术等方面的考核。
综合来看,中日两国在学校体育教育领域存在较大的差异。
目前,中国正在积极加强
学校体育教育力度,加强体育师资力量、改善设备配备、优化体育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工作,力争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日两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对比分析中日两国作为东亚地区的两大国家,其学校体育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虽然中日两国在许多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但在学校体育方面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对中日两国学校体育发展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异同点,并从中找出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一、中日两国学校体育的历史发展中日两国的学校体育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中国,体育一直是儒家文化和武术传统的一部分,古代的体操、射箭、马术等活动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而在日本,体育运动同样有悠久的历史,例如武士的武道、相扑等传统体育项目都源远流长。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日两国的学校体育发展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在中国,随着近代以来西方体育理念的输入,学校体育得到了新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学校体育教育体系。
而在日本,学校体育历经战后的改革,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学校体育教育制度。
在中国,随着国家对全民体育的重视,学校体育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
各地学校加强了体育设施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体育教练和专业教师,推动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学校体育也成为了教育教学的一部分,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质和素质。
相比之下,日本的学校体育发展也十分健全。
日本学校的体育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的健康发展,更加强了对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培养,同时也注重了团队协作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日本政府也投入了大量资源用于学校体育的发展,不仅加强了体育设施建设,还鼓励学校举办各种运动竞赛和文体活动。
在学校体育发展的方向上,中日两国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学校体育目前更多地注重了学生的体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而日本则更加注重了学生成为终身体育运动者的培养。
在学校体育的教学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中国学校体育的教学普遍采用了集体上课的方式,注重了学生的身体训练,而日本学校体育教育更多地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性化的体育训练。
尽管中日两国在学校体育发展的方向、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二者也存在一些共同之处。
中日两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对比分析中日两国的学校体育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教育体系的影响下有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和日本都重视学生的体育教育,但是在实践中却有不同的表现。
本文将从学校体育教育的政策、课程设置、体育设施、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了解中日两国在学校体育发展方面的差异。
在学校体育教育的政策制定方面,中国和日本都明确了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
中国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对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进行了规定;而日本政府则通过《学校教育法》、《学校体育法》等法律规定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中国和日本的学校体育政策在具体实施方面有一些差异。
中国的学校体育政策更加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强调学校体育课程与学生身心健康密切相关;而日本的学校体育政策则更加注重学生的体育竞技表现,强调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
这导致了中国和日本在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方面,中国和日本也有一些不同。
中国的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相对灵活多样,除了传统的体育项目外,还包括了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如瑜伽、太极拳等;而日本的学校体育课程则相对固定,主要包括了传统的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田径等。
中国的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还注重了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强调了学生体育教育的全面性和多样性;而日本的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则更加注重了学生的体育竞技训练,偏向于传统的体育项目和竞技性体育活动。
在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和利用方面,中国和日本也有一些差异。
中国的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相对薄弱,许多农村地区的学校都存在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而日本的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相对完善,大多数学校都拥有标准的体育场馆和器材设施。
在体育设施的利用方面,中国的学校体育活动相对单一,主要以体育课和体育比赛为主;而日本的学校体育活动相对多样,学校还会组织一些体育俱乐部和体育社团,并且有着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项目。
中日两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对比分析作者:高珊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9年第17期摘; 要:在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发展成为人才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育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阐述了研究目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中日两国在学校体育发展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总结出中国学校体育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帮助学校在今后的体育教育上完善教学,提升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 日本; 学校教育发展中图分类号: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6(b)-0136-0221世纪以来,中国在体育事业的发展上取得了理想的成绩,特别是北京奥运会的申办到成功落幕,加上政府对全民运动的宣传,激发了人民对体育事业的热爱,体现了大国顽强的体育竞技能力。
中国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发展的摇篮,只有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发扬体育精神的良好习惯,才能让中国体育实力发展有良好的提升。
二战后日本学校体育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身体态度、提高学生体力、耐力以及运动能力,重点培养学生体育学科能力,将学校体育和家庭、社会体育一体化。
虽然我国在体育竞技事业上获得巨大进步,但在体育教育事业上还是有些许欠缺,本文将对日本和中国学校体育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对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
1; 中日两国学校体育目标对比1.1 日本学校体育发展目标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对日本学校体育目标有着明确规定。
在二战后,学习指导要领每十年修订一次,每次修订,都会对体育目标有着新的要求。
1947年的《学校体育指导纲要》指出,“体育是通过运动与卫生的实践来发展人性的一种教育”以生活体育为主要方向,创立了民主体育的目标。
中日小学生学校体育锻炼对比研究作者:樊永强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6年第08期摘要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本文通过对比我国小学生与日本小学生的学校体育锻炼情况,发现:日本的小学较我国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更丰富,课外体育活动落实更到位;日本小学的冬训强度大,夏泳要求高;评价方法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我国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小学生体育锻炼的监督;广大体育专家学者要加强小学生体育锻炼方面的研究,为地方政府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小学体育工作者提供方法和手段的参考。
关键词中日小学生学校体育锻炼对比学校体育锻炼,主要包括课堂体育锻炼和课外体育活动锻炼两部分。
小学阶段的体育锻炼是人的启蒙性锻炼,能否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日后建立终身体育思想和塑造健硕的体格都是至关重要的。
梁启超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拥有强壮的身体是民族兴旺之基础,也是国家富强之基础。
然而,全国人大代表吴正宪先生的两组数据表明,当前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令人担忧。
数据一:连续25年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2012年的检查显示,北京市仅有10%的高中生体质合格;数据二:近几年世界男子平均身高调查显示:我国男子平均身高1.697米,日本男子平均身高1.707米,7-17岁男生身高我国较日本低2.54厘米[1]。
不仅平均身高低于日本,而且50米跑、握力、立定跳远三个指标的运动成绩均低于日本学生[2]。
我国与日本同处亚洲东部,同是黄种人,为何平均身高及身体素质都不及日本呢?基于这个问题,本文从学校体育锻炼方面入手对比分析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原因。
一、中日小学生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对比1.日本小学体育课内容设置(1)春、秋、冬季体育课内容设置日本的体育课,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各不相同。
小学阶段,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感受运动,要用运动体验来理解安全与健康,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乐于运动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体力,促进学生的健康。
成績___论文题目:中日的体育教育差异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授课教师陈岩院系日本语学院年级专业 2011级15班姓名赵梦辉学号 110121537____时间 2013年12月18日中日的体育教育差异我本人特别喜欢篮球,进入大学以后也一直在校队。
这两个学期一共来了三个日本女生,她们都是小学啊,初中就开始打篮球,在打球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她们身体的灵活程度要好过中国女生,团队配合程度,中国女生在体育上,身体素质上的欠缺令人堪忧。
中国是学习至上,日本的中学教育对体育的重视要比咱们强得多。
与这三个日本队友聊天过程中,对日本学生的“体育精神”很有感触了。
简单说几个例子,就能看出中国和日本学校在体育教育上的差距。
首先,在日本的学校里,从小学到大学,学校体育馆往往都是设备最好、投入最大的建筑,无论是建筑质量,还是体育设施。
每每出现地震或各种自然灾害时,学校的体育馆就会被做为当地的紧急避难场所,容纳灾民来使用,可见其建筑质量和空间面积。
第二,日本的学生往往视体育运动为一项最基本的必修课,就像中国学生对待语数外的态度一样。
别的不说,就从作者在日本读小学时,所有学生对课间操的一丝不苟就能看出来。
反观国内中小学的课间操,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许多情况下是应付差事而已。
学生懒懒散散,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恐怕只有在评选什么优秀或上级来视察或有人观摩时,体育组的老师和校领导才会临阵磨枪一下。
到了大学阶段,拿中国和日本的大学生做个对比。
北大和清华的学生谁也不服谁,两边的学生就经常拿大学排名说事,今天哪个排名北大压过清华,或者明天清华又压过北大,学生的关注点主要放在科研排名上。
可是在日本,以早稻田大学和庆应大学为例,这两所大学是私立大学中最顶尖的大学,向来是竞争对手,可早大和庆应学生的关注点是每年的体育赛事“早庆战”上,分别是棒球和橄榄球。
每年的比赛都会成为两校学生的热议话题,更有大批学生到场加油观战。
对体育的重视和关心程度,中日两国学生颇有不同。
浅析中日中学体育教育比较近年来,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在国际比较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在中学教育中,中日两国在体育教育方面有许多共同点也存在一定差异。
中国古代认为,“体育养生之要义,乃身心并育,精气神相扶”,并将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体育教育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日本也是与体育联系紧密的国家,不仅有源远流长的体育文化,而且在体育教育中追求着效率和卓越,已经成为世界体育领域的领导者。
中国高中体育教育的特点主要指体育课程的安排,历史悠久,内容广泛,分类科学,体现出古代中国体育文化的精髓和精华。
在中国,体育课程覆盖了健身活动、舞蹈、体能训练、体育竞技等多个项目,从而加强身心的发展,帮助中国学生提高体质,增强抗压能力和体内动力。
日本高中体育教育主要聚焦于体育竞技,以体能训练、体育竞技比赛和体操为主要实践内容,被称为运动技能训练,也是日本高中体育课程最重要的内容。
日本强调的是训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坚持“分级训练”的原则,从而发挥出最佳的效果。
同时,日本也有一定的素质课程,包括体育素质的提高、体育文化的认识和体育研究的学习等内容。
虽然中日两国在体育教育中有着各自特点和传统,但其实有许多共同点。
首先,中日两国在体育教育中都强调提高学生体质,实施科学有效的体育训练,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其次,中日两国都注重体育教育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体能状况进行分级训练;再次,中日两国都强调要坚持体育教育的文化内涵,通过传授体育文化知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理念和价值观。
总而言之,中日两国在体育教育中都着重于学生体质的培养,其重点不同之处也融合在一起,构建起一种包含素质和技能的体育教育视角,既实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尊严,也借鉴日本体育教育的科学,以此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为更好的培养学生提供了可行之道。
研究与交流中日两国小学体育教科书实用性对比探究杨磊明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黄彩霞湖南工业大学 张建文 任建立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小学体育教育逐渐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视,组织了相关专业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体教科书进行了优化。
虽然与旧版本的体育教科书相比有了较大的改进,但在实用性上略显不足。
本文将我国小学体育教科书所具备的实用性与日本小学体育教科书进行对比研究,从教材编写、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找出其差异性,分析出我国现行体育课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而提升我国小学体育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中日;体育教科书;实用性对比截止目前国家虽然对小学体育教科书做出了相应的改革,但仍以运动项目技术为中心,并未突出素质教育这一核心思想观念,并不具备指导小学生日常锻炼的实用价值。
反观日本体育教科书,往往是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中心,并传授日常身体锻炼的相关技巧,能够让小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锻炼习惯,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着较强的实用性。
因此,对中日小学体育教科书实用性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对我国小学体育教育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一、中日小学体育教科书编写对比分析小学体育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主要是保障小学所设立的体育目标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能够顺利达成,合理安排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其身心能够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健康发展,并且每一个阶段的教学应当具备连续性,各阶段之间能够顺利衔接,从而让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自然而然地增长。
但纵观我国各小学体育教科书的编写工作,并未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进行教材编写,往往是根据工作人员的主观臆测,认为小学生应当在身体机能某一方面得到锻炼,并未考虑到小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及适应能力[1]。
这样一来,直接导致了低年级学生不得不去学习高年级学生才能够适应的体育技能,这样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着严重的损害。
反观日本的体育教科书编写工作,他们对于不同的阶段提出了较为明确的教学方向,跟能够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对内容逐步进行深化,在小学生身体承受范围内逐渐延伸相应的教学内容,且每个阶段的体育教科书内容衔接性做得较好,能够让小学生逐步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中日中小学体育的比较与启示摘要: 本文对我国与日本的中小学体育教学进行了比较,从日本中小学体育改革中得出了对我国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日本中国中小学体育体育改革启示上世纪90年代,为了制定面向21世纪的学校体育改革方案,日本文部省对全国学校体育的现状,现行的学习指导要领的执行情况,学生的体力、运动能力和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日本小学体育在以“问题解决”学习为主要形式的“目标学习”方面,中学体育在“选择制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果,具体表现为学生主动参加体育学习,对体育的关心程度和自觉地进行体育活动的欲望和态度有明显的提高,说明日本学校体育在执行现行学校体育学习的指导要领,培养学生爱好体育活动的兴趣态度、养成自觉地参加体育活动习惯,实施快乐体育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但是,对学生的体力、运动能力和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却令人担忧,测试的成绩均比10年前有所下降,特别是学生的运动能力下降幅度较大。
在健康方面,肥胖症和近视的学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另外,乱用药物、援助交际、生活习惯等心理健康疾病也逐渐增加。
针对上述问题,1995年至1997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日本保健审议会和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先后公布了“21世纪日本教育和体育改革”的报告书,报告书提出了日本21世纪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具体对策。
依据上述3项报告书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日本对学校体育进行了改革,并对学校体育学习指导思想、原则及指导要领(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学校体育学习指导要领已在2003年实施。
一、中日两国中小学体育比较(一)学校体育目标的比较。
中国、日本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都突出了运动和健康两条主线。
中国5项学习领域目标中有2项(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为运动主线,有3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为健康主线;每项领域目标又分为6项水平目标,每项水平目标又呈递进关系,相互联系。
日本有专门的体育领域和保健领域课程目标,有一套完整的实施体育、保健体育课程目标的计划体系;在贯彻一般目标、实施具体目标的过程中,注重认识目标、社会行动性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意目标,注重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的有机结合。
中日两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对比分析随着体育运动的日益普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体育发展状况也逐渐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在中日两个东亚国家,由于历史、文化、体制等方面的差异,两国学校体育发展存在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就这些方面进行简要综合分析。
一、历史差异中日两国的学校体育发展历史不同。
日本是早期西化的国家之一,早在明治维新时期(1868年至1912年),日本就开始借鉴欧美国家的体育理论及方式,并高度重视体育文化构建,开展了大规模的体育运动活动。
这使得日本体育文化更深入社会各个领域,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相比之下,中国的学校体育起步较晚,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学校体育运动和改革。
此后,学生体育活动发展日渐活跃,但在一些方面却受到了一些局限性。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中国学校体育的投入不如日本,体育设备和场馆建设也相对滞后。
二、文化差异文化对学校体育和体育文化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日本的奥林匹克文化理念将奥林匹克体育精神与日本国内传统文化相融合,使其具有浓厚的日本特色。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对学校体育和体育文化的发展影响尚不充分,学校体育教育在传承文化方面还需加强。
三、体育体制差异在体制方面,日本实行的是以学校体育教育为主,社会体育教育为辅的教育模式。
同时,日本政府还会在社会体育方面提供相关的扶持,支持个人和社会团体自愿参与体育活动。
这种体育发展体系具有较完善的体育竞技体系,对青少年的体育比赛和表演活动具有广泛的参与机会和交流机会。
而在中国,学校体育教育大规模发展较晚,缺乏由多方合作共同参与的学校体育体制,也缺乏社区体育教育的支持。
此外,还缺乏相关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使得学校体育水平相对较低,也使中国学生的体育素养普遍不高。
四、管理机制差异日本的学校体育管理机制相对完善,严格控制学校体育教育队伍的教练员资格,保障体育教练的专业素养,并且加重了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目前日本的学校体育教师队伍都是有专业教练员和传统教师共同组成。
中日两国中小学校体育教育的比较分析作者:王亚楠王平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第08期摘要通过文献资料和日本学校体育课程观摩考察,对中国和日本两国中小学学校体育教育差异进行分析,从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与组织等方面分析了两国存在的差异,阐述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日本中小学学校体育教育中值得借鉴之处,为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提升指引了明灯。
关键词中国日本学校体育教育启示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0前言体育是现代社会人们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体育教育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科学合理地体育教学目标是各国体育发展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当今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不容乐观,在一定层面上呈下降趋势,基础教育的不断变革是我国实施体育教育的重大挑战之一。
随着近现代中国社会快速的进步与发展,“健康中国2030”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中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和运动机能的强化,致使中国更加重视学生们的体质健康,因此学校体育地位不断上升,学校体育教育成为中国国内热议话题。
日本属于发达国家,在中小学体育教育这一领域亦颇为领先,他们不仅强调“快乐体育”,而且积极推动体育运动的“终身学习”。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和日本学校课程的观摩考察全面分析比较中日两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差异,并进行对比总结,以日本中小学学校体育教育成功的宝贵经验,为中国中小学体育教育改变提升引以为鉴。
1中日两国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的比较1.1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在中小学体育阶段,中日两国体育教育目标是相一致的,皆为增强学生体质与运动机能,改善学生健康水平。
中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尤为重视身体锻炼和增强自身体质、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中小学体育教学要以增强身体健康为根本,运用“三基”强化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全面践行这三个教学目标,使得中小学体育教学向着更加科学合理、明确具体的方向发展。
中国的小学和初中属于义务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发展学生们的个体性,调动学生们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关注自身身体健康的同时可以拥有良好的心态,并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
日本中小学体育课的名称有所不同。
小学阶段被称为体育课程,中学阶段名为体育理论与保健,因此教学目标也有些许不同。
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注重学生们身心的统一发展,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激发学生们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性格,发展学生们的个性,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中学体育课程目标在小学的基础上增加了保健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但让学生们获得体育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终身有计划地亲近体育运动的资质和能力,推动体育运动的健身性、实用性和多元化发展。
日本学校普遍认为体育不能等同于运动,而是一项内在精神教育。
体育教育的精髓是通过“言传身教”中的身教进行教育,让孩子深刻的领悟到体育中“一行一动”的要领与乐趣。
体育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更是塑造孩子们坚毅健全的人格。
1.2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提出全民健身计划,在关注国民健康问题的同时对学校体育也更为重视。
中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单一,体育课程内容普遍为三大球和田径,没有新颖性。
在中国政府的要求下,增加了中小学体育活动时间和运动量,与此同时添加了更多的校园体育安全隐患,学校为避免因学生发生意外伤害而引起的官司纠纷与赔偿,所以几乎不允许开设任何危险系数高的课程,课程的开设情况也是完全由学校决定的,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科目的权利。
中小学体育课堂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统一进行指令性的集体行为,课堂枯燥无聊,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从而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
再加上现在学生学习压力大,一味以“语数外”等文化课为重,忽视体育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体育老师消极教学,而只是单一的进行要求达标的项目,看重测试分数和体考的教学任务,追求短暂的体育功效。
但在教学目标新课改背景下,要渐渐地开始培养学生们的体育意识,要求学生们不仅要掌握必要的动作技能,更要树立终身学习体育的观念。
中国的一些发达城市更是设立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特色体育课程,但这并不能满足国家所有学生们的需求。
日本体育课堂的内容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培养计划规定的很详细,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学习能力。
有幸在日本某中学观摩学习其体育课,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老师的讲解最大化的去感受体育课堂的不同之处,其主要印象为积极、活跃和多姿多彩。
日本初级中学的体育课是一个班级一周3节,一节课50分钟,男女生分开学习。
正常班级是40人左右,男女各20人,上体育课时便男女分开,女生和男生的学习内容不同。
例如体操课和舞蹈课,用公式就表示为“Aa+Ba=体操课、Ab+Bb=舞蹈课”,其中A、B分别表示班级,a、b分别表示男生和女生。
在他们的课堂上老师和学生是融为一体的,教法多样化、现代化,学生们分组活动,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几乎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到组织活动中,有效地培育了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体育能力。
日本中小学会设置体育社团和体育兴趣部,每天下午4点后会进行体育锻炼与学习,配备老师或专业的指导人员。
日本注重礼仪,其体育强调“文武两道”,剑道作为日本国的历史文化瑰宝,被设置为学生们的的必选课程,其他课程是初中部的选修课程,同时专业队的运动员也在学校上课。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普通中小学是设立特殊体育教育的,身体有障碍的学生也会参与体育课活动,由班主任辅助体育老师,对残障学生进行照顾,同学们并不会有异样的眼光。
这不只是培养中小学生们团结协作的精神,也是对他们心中“爱情”的启发,即待人友爱。
体育教育不能等同于運动,而是一项内在精神教育,体育教育的精髓是通过身体进行教育,让孩子们养成正向的生活态度,运动的过程有助于塑造孩子们完整的人格。
1.3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与设施学校体育是青少年开展体育活动的主要途径,因此学校体育场地是学校基本教学条件的基础要求,是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到,“到2030年,学校体育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强度3次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
”据教育部统计,2016年中国仍有10%~25%各级学校场地面积不达标,中小学学校体育设施的配备仍不够齐全,存在品类较为单一、器材相对陈旧等问题,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用率也有待提高并且体育场地设施开放范围因无专门管理员被限制。
日本学校体育场地规模较为合理,室内外场地比例相对均衡,场地质量较高,如富士市2017年体育设施费预算为3.89亿日元,占教育费预算的5.1%。
日本大多数学校都拥有体育馆、游泳馆和棒球场,注重体育场地后期管理保养,避免因恶劣的天气原因影响学校体育活动的进行。
学校体育场地的开放率和利用率极为可观,避免学校体育场地与设施被闲置,日本的学校一般建在居民较为集中的地区,不仅节省群众体育建设的资金而且充分发挥了高标准体育场地与器材的不同作用。
2启示2.1强化学校制度,优化课程结构中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类别有待进一步丰富,占用体育课的现象严重,所以未来要坚决执行国家规定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增加中小学体育活动时间,全面发展学生们的德智体美劳,深化中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优化中小学体育课课程,使得学生们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感受快乐体育的魅力。
就如借鉴日本学校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课程,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参与度和教学质量。
开设体育理论和保健课程,学生们在掌握基本身体运动技能的同时获得更多关于意外伤害和运动损伤的知识。
2.2培养师生体育意识中国体育教育的发展需贯彻中央发布的纲要“青年强则国强”,认识到体育教育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素质的体育活动,更能够深入了解其教育意义,发展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获得的内在精神。
社会与学校的统一,培养教师和学生的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学习观。
建立责任感,重视个性和能力的培养,形成团队合作意识、乐观的生活态度。
2.3体育场地与设施中国对各级学校场地设施进行普查,加强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等硬性条件的建设、修缮,高要求场地设施的质量。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教育系统中非对外开放的体育场地约为451314个,占比高达68.33%,所以在国家法定节假日时开放学校体育场,注重体育场地的实用性和利用率,一方面齐全的体育场地设施不会被闲置,另一方面减少国家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
3结语中国和日本两国在学校体育教育方面的共同点是教学目标都涵括增强学生体质健康这一观点,但由于国家制度的不同导致中小学学校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有所不同。
日本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多元化,学生可弹性选择课程,并且将剑道等国家武道规定为学生必选课程。
中国中小学目前并不能提供给学生自由选课的权利,教学内容千篇一律,这样的学校体育现象肯定了中国在学校体育教育上需要继续迈开研究的前行脚步,不单单是学习日本学校体育教育,今后更要向其他欧美地区发达国家学习,对高中和大学阶段体育教育也做深入研究,而不是局限于中小学体育。
参考文献[1] 王家宏.“健康中国”来了,学校体育何为[N].中国教育报,2017-03-17.[2] 何卫东,马军.中国、日本和泰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比较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6(02):85-87.[3] 文部科学省.高级学校学习指导要领[EB/OL].http:www.mext.go.jp/a_menu/shotou/new-cs/1320176.htm,2008-03-17.[4] 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Z].2016.[5] 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2018-06-15.[6] 张强,王家宏,王华燕.日本体育场地发展与管理运营特点及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43(05):7-18.[7] 富士山.教育预算-富士山[EB/OL].http://www.city.fuji.shizuoka.jp/kyouiku/c0101/fmervo0000003hzg-att/fmervo0000005i1h,2018-06-15.[8] 陈元欣,王華燕,张强.体育场地统计长效机制建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41(02):36-41.。